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叶建灵

摘要:问题教学法既注重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本文以《绚烂的民族服饰》为例,采用问题教学法,将少数民族服饰的鉴赏过程看作是主体间的交流,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使欣赏与评述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关键词:问题教学;美术欣赏;应用

一、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及初中美术鉴赏课中的意义

所谓的“问题教学”是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以“问题”导课吸引学生进入课堂;以“问题”教学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其核心与关键是问题的设计和问题解决的引领。有效有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知需求,课堂中这种需求变成动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逐步探究和解决围绕中心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的思考性和探究性不断加强,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本文将以第16册的美术鉴赏课《绚烂的民族文化》为例,尝试通过教师引导图像意义的精神活动,以“问题”作为引领,让学生在视觉的阅读过程和知识迁移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的内涵。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鉴赏课中的实践

1.问题引领,完成知识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真正的美术鉴赏,一定要涉及人类知识的“默会知识”的维度,在美术的学习方面,默会知识的维度指的是在社会生活里无处不在的视觉文化影响因子,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存在的文化烙印,这些默会知识与教师对话的话题产生碰撞的时候,会使学生对此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绚烂的民族服饰》一课是浙美版16册的欣赏.评述单元,通过本课学习能够对民族服饰的历史和实用价值有一定了解,能对民族服饰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述。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对“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进行说明:教师要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使欣赏与评述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案例一:

问题1:我们班级有畲族的同学吗?

问题2:你们知道温州地区的畲族大部分是生活在那些地区?

(温州的文成泰顺是畲族的聚集地,随着迁移在我们身边也有了很多的畲族同学,比如姓雷、钟、蓝等都是畲族少数民族,你可以回顾下你什么有没有这样的姓的同学或者老乡)

问题3:我们来看一套传统畲族服饰,在座的这位同学有印象吗?

问题4:我们来看下,这套畲族服饰的绑腿带有什么作用?

得出结论:服装设计除了美观以外,它们都会有实用的功能,和当地居住环境和历史是有紧密联系的,因此我们发现服装的两大功能:美观和实用。

本案例中,笔者从当地的文化底蕴进行设计提问,从生活中联系人和物,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并在一系列的提问过程中,激发出本身的默会知识,完成学习迁移的过程。教学活动回归到学生生活,让学生的个人感悟中体验和理解学科概念及表现技能。能够激发学生的默会知识。

2.问题层层递进,深入感知民族服饰特色

美术课程强调学生经验的生长,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的经验,通过师生的交互作用,学生的思考和回答的过程,就是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并内化知识运用在课堂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从教学教学目标出发,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从简到难,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人体验和知识背景去考虑问题,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案例二:图像直观导入与提问,将学生的知觉迅速引向学习主题,对于民族服饰的特点和自己的审美观点被图像所激活。

问1:民族服饰的细节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问2:民族服饰中你最喜欢的亮点在哪里?

生1:我喜欢图1的藏族服饰,特别是她的帽子很有特点

师:你可以尝试吧这个特点运用到自己的服饰设计当中吗,有哪些可以继承的?

生1:我想这个形象我很喜欢,我想把他运动到肩膀的设计当中来。

生2:我喜欢图1的壮族服装,因为这套服装中的色彩搭配和鲜亮,我觉得很漂亮。

师:看来你对颜色很敏感,作为设计师,色彩的敏感度可以让自己的服装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你可以尝试下在你的笔下完成一套属于你的色彩服饰吗?

生3:我喜欢这套服装的图案设计,因为采用了刺绣的方式,很别致。

师: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在少数民族的服饰设计中大量的运用了图案和图腾,它们是因为美观还是有一定的意义?有谁可以回答......

师:我们再来看看几套少数民族的作品,在服饰的设计中,现代设计师又是如何把这块的图腾装饰运用到我们的服饰当中的,这样的设计你们觉得合理吗?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什么?

通过对话型的交流,学生的作业的呈现(图2)

图1图2

让学生理解当地的民族服饰在生活生产过程中的实用功能,利用学生的“默会知识”迁移学习,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服饰在装饰的基础上,有本身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唤醒学生潜在的本身的一些知识文化的迁移。从对传统的服饰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的过程迁移到现代设计。是学生在课程中如何理解传统和传承的一个过程,学生通过欣赏、提问、思考、讲解、讨论的教学方式,逐步完成知识整合。

3.以问题为中心,激发互助合作学习

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遇见问题比较复杂的时候,有时候需要不同学生或不同组学生探讨解决问题,可以通过互助、合作等综合手段将问题层层揭开,在讨论交流的互动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识和理论。

案例三:传承与演变

民族服饰文化经过长年的演变,必定会根据时代的变迁,生活的习性的改变,生产力的提高等逐步演变,从此带来一些民族服饰在现今时代中的尴尬局面:传统礼服化,服装材料非本土化,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等。

请你根据上面的知识小组来进行分析和讲解你对此的认识

选择一个话题,由此展开与学生的对话,与美术文化的对话,让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小高潮,这样教学比平稳地讲诉要更能够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有效性的达成。一个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上的表现,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在“想”,而不是单纯让学生去“听”“记”,引导学生去“想”,教师的设计就有讲究,就需要思路,而不是一味的在自己讲述,有了话题线索,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这样的过程就是在引导学生“想”,有了“想”就有了思维方法,有了思维方法,学生就有了发展的基础。

4.体验感受,检验对话教学法有效性

美术鉴赏是一种心理知觉的领悟过程,是鉴赏者(初中生)对传统服饰的一种独立的意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美术鉴赏的价值在于完善学生的人性。

案例4:体验活动:“利用民族的元素设计一套服饰”,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把所有前面所学到掌握的知识内化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检验运用对话性的教学方式是否可以形成学生的自己的独立意识与独特的审美观点,并能运动在实践当中。

作业成果的展示:(图3是作业的呈现,可以很好的检验和验证对话教学法的有效性。)

图3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统与继承(交流)”是美术教育的使命,过去的美术教育过度注重技能技巧的传授,导致文化理解与传承观念的不足,节日的美术教育需要更多的力量,在下一代心中种下尊重与爱好文化的种子,使之不但能够认识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更愿意身体力行以艺术实践与文化行动来为少数民族文化乃至一切人类文化的传承,研究保护尽一份努力。

三、结束语

总之,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经历置于更为全面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读教材,层层递进的提问,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深入感知文本内涵。恰当的问题,更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检验教学有效性。采用问题教学法,不仅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更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美术欣赏课也因此变得灵动而富有生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力加.走向多元的美术教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2]李力加.美术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M].四川: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飞云中学

邮政编码:325200

标签:;  ;  ;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