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癌组织CD44v5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瑾[1](2019)在《CD44剪接变异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胃癌细胞株CD44剪接变异体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2012年我国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31.28/10万、22.04/10万,但胃癌5年生存率却不足30%。CD44与胃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具有抑瘤作用的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NS1)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CD44作为肿瘤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CD44剪接变异体(CD44 transcript variant,CD44v)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如它的形成、转移、复发。目的:观察胃癌组织及转染NS1前后胃癌细胞CD44v的表达情况,分析CD44v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研究NS1对胃癌细胞株CD44v表达的影响。方法:1.收集东部战区总医院2018年6月-11月经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标本21例及健康胃组织7例,利用qRT-PCR检测胃癌组织CD44v的表达情况。2.利用脂质体法将pEGFP-N1-Flag-NS1重组质粒转染至胃癌细胞内,MTT检测吸光度,绘制生长曲线。qRT-PCR检测转染前后细胞CD44v表达的改变。结果:1.CD44v3(t=26,P=0.01)、CD44v4(t=37,P=0.05)、CD44v6(t=35,P=0.04)、CD44v9(t=29,P=0.02)及CD44v10(t=16,P=0.0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正常组织间有明显差异。2.胃癌组织中CD44v以CD44v5的表达为主。3.CD44v3与肿瘤大小(χ2=4.95,P=0.05)、脉管侵犯(χ2=7.88,P=0.02)、神经侵犯(χ2=6.11,P=0.02)相关,CD44v4与肿瘤大小(χ2=7.46,P=0.02)、脉管侵犯(χ2=5.45,P=0.03)相关,CD44v6的表达与脉管侵犯(χ2=10.52,P=0.01)、神经侵犯(χ2=8.24,P=0.01)有关,CD44v8的表达与肿瘤大小(χ2=10.10,P=0.01)、脉管侵犯(χ2=7.88,P=0.02)及神经侵犯(χ2=6.11,P=0.02)有关,CD44v9的表达与肿瘤大小(χ2=7.46,P=0.02)、脉管侵犯(χ2=10.52,P=0.01)及神经侵犯(χ2=8.24,P=0.01)有关,CD44v10的表达与肿瘤大小(χ2=4.89,P=0.05)及神经侵犯(χ2=7.22,P=0.01)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NS1抑制CD44(+)胃癌细胞的增殖与降低CD44v的表达有关。结论:1.CD44v3、v4、v6、v8、v9及v10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为生存预后提供参考。2.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抑制CD44(+)胃癌的增殖与降低CD44v,特别是v5的表达有关。
范志勤,吴振华,王兴名,王勇涛,王洪江[2](2017)在《血清中CD44v5及c-met检测对食管鳞癌高危人群的筛检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CD44v5及c-met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探讨采用ELISA法检测两者在血清中含量用于食管鳞癌筛检的价值。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CD44v5及c-met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CD44v5及c-met蛋白在100例食管鳞癌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的含量。结果:CD44v5、c-met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IA值(0.7 3 7±0.1 1 6,0.7 4 8±0.1 2 2)高于相应癌旁食管组织(0.140±0.065,0.147±0.06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4 v5及c-met蛋白相对表达量在癌组织(1.099±0.230,1.054±0.227)中亦高于相应癌旁组织(0.265±0.105,0.245±0.097)(P<0.01);CD44v5蛋白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31.308±10.123)μg/L]高于健康体检者[(19.364±1.680)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met蛋白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101.183±15.335)μg/L]亦高于健康体检者[(56.165±8.979)μg/L](P<0.01)。CD44v5与c-met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具有相关性(r=0.880,P<0.01)。ELISA法检测CD44v5、c-met、二者并联及串联诊断食管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1.000、0.800及0.950,灵敏度分别为91.0%、99.0%、1 0 0.0%、9 0.0%,特异度分别为60.0%、100.0%、60.0%、100.0%。结论:CD44v5与c-met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二者具有相关性;ELISA法检测血清中c-met蛋白含量,并联合CD44v5蛋白检测,或许有助于在食管鳞癌高发地区对高危人群进行大规模筛检。
冯凡,曹卫平,陈琦,朱小兰,许文林[3](2017)在《CD44剪接变异体(CD44v)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CD44是一种黏附性的跨膜受体糖蛋白,根据外显子表达方式可分为CD44标准体(CD44s)和CD44剪接变异体(CD44v)两种。大量研究证实CD44v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CD44v在转移性肿瘤中的选择性表达及其与细胞骨架的相互作用。由于CD44v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剪接变异体形式,拟从结构上对NCBI中的CD44v进行差异序列的全面比较,综合阐述CD44v在不同肿瘤中的研究及其靶标治疗,为进一步研究CD44v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马骁[4](2016)在《骨肉瘤细胞CD44v2、CD44v5及CD44v6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迁移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CD44变异体包括CD44v1、v2、v3、v4、v5、v6、v7、v8、v9、v10等,CD44变异体在肿瘤细胞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目前人们认为骨肿瘤表达与CD44各变异体的表达紧密相关,并认为CD44变异体的表达与骨肉瘤恶性程度、侵袭、转移等有关。有国内外文献研究观察了骨肉瘤中CD44v5、CD44v6的表达,而CD44v2与骨肉瘤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本实验旨在通过q PCR技术及细胞培养检测3种不同的骨肉瘤细胞(MG-63、U-2OS、Saos-2)中变异体CD44v2、CD44v5及CD44v6的表达情况,以及通过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和划痕实验判断3种不同的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差异。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探究这些变异体在不同骨肉瘤细胞表达分布,与细胞生长、增殖以及迁移能力的关系。方法:1.应用MTT法,在1-7天分别检测U-2OS、MG-63、Saos-2骨肉瘤细胞活力,并依次绘制生长曲线;2.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U-2OS、MG-63、Saos-2细胞周期的变化;3.利用划痕实验观察U-2OS、MG-63、Saos-2细胞迁移能力;4.分别提取U-2OS、MG-63、Saos-2细胞RNA,逆转录为c DNA,设计q PCR引物,应用q PCR与荧光定量检测3种骨肉瘤细胞CD44v2、CD44v5、CD44v6m RNA的表达;5.应用IDEAS软件计算出各基因在各标本中的CT值,以U-2OS作为对照标准,应用2-△△CT方法计算出各个基因在各标本中表达的相对定量,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各个基因在各组标本中表达的相对定量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依据生长曲线结果显示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能力,生长速率高于U-2OS及Saos-2,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能力,生长速率高于Saos-2。其中骨肉瘤细胞MG-63与Saos-2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细胞周期结果显示:MG-63细胞在G0/G1期数值63.4%,S期18.5%,G2/M期18.1%。U-2OS细胞在GO/G1期数值43.5%,S期30.3%,G2/M期22.3%。Saos-2细胞在GO/G1期数值28.1%,S期35.3%,G2/M期36.5%。由以上结果可知,MG-63细胞中G0/G1期的细胞比例略大于U-2OS细胞和Saos-2细胞。3.根据划痕试验结果显示细胞迁移速度由快到慢为MG-63>U-2OS>Saos-2。4.q PCR相对定量结果显示CD44v2在骨肉瘤细胞MG-63表达最高,约分别是U-2OS及Saos-2细胞的94倍与70倍;CD44v5在骨肉瘤细胞MG-63中表达分别高于U-2OS及Saos-2细胞7.4倍与11.1倍;CD44v6在骨肉瘤细胞MG-63中的表达分别高于U-2OS及Saos-2细胞10倍与2.1倍。同时发现CD44v2在骨肉瘤细胞U-2OS与Saos-2中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CD44v5和CD44v6在骨肉瘤细胞U-2OS中的表达高于Saos-2。由此推测骨肉瘤细胞的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可能与CD44v2的表达程度成正比。结论:1.三种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不同:MG-63增殖速度最快,U-2OS次之,Saos-2最慢;MG-63迁移能力最快,U-2OS次之,Saos-2最慢。2.CD44v2、CD44v5、CD44v6在不同骨肉瘤细胞的表达有差异:其中CD44v2在MG-63表达最高,U-2OS次之,Saos-2最低。CD44v6在骨肉瘤MG-63细胞MG-63中表达高于U-2OS及Saos-2。CD44v5和CD44v6在骨肉瘤细胞U-2OS表达高于Saos-2。由此推测骨肉瘤细胞的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可能与CD44v2的表达程度成正比。3.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不同可能与CD44v2、CD44v5、CD44v6基因的表达有关,但这些变异体之间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严晓璐,陈忆嘉,王宏刚,沈鹏,葛倩文,黄晓丹,季国忠[5](2015)在《CD4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中变异型CD44(CD44v)包括(CD44v3、CD44v4、CD44v5和CD44v6)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HCC手术切除标本6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癌组织中CD44v3、CD44v4、CD44v5和CD44v6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别对CD44v3、CD44v4、CD44v5和CD44v6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级、转移、分期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对其进行生存评估。对患者随访1169周。结果 CD44v4的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显着相关(P=0.026),CD44v5的表达与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相关(P=0.043),CD44v6的表达与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P=0.016)、肝癌分化程度(P=0.024)、有无转移(P=0.010)以及临床分期(P=0.034)均显着相关。与CD44v6表达阴性患者比较,CD44v6表达阳性的HCC患者其生存时间显着降低(P=0.049)。结论 CD44的表达与H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CD44v6的检测可作为HCC的预后判断指标。
王兴名,王洪江,张园,王勇涛[6](2015)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44v5含量用于食管鳞癌筛检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CD44v5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血清中CD44v5含量检测用于食管鳞癌筛检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CD44v5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该蛋白在100例食管鳞癌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含量。结果:(1)CD44v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食管组织,且CD44v5表达在不同TNM分期、癌组织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中存在差异(P<0.05)。(2)CD44v5蛋白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31.308±10.123)μg/L高于健康体检者(19.364±1.680)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44v5含量诊断食管鳞癌试验中,ROC曲线下面积0.865,以健康体检者血清CD44v5含量的95%可信区间上限值作为阳性判断标准诊断效果:灵敏度91.0%,特异度60.0%。结论:CD44v5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44v5蛋白含量用于诊断食管鳞癌灵敏度高,或许可以用于食管癌的筛检。
张志强[7](2014)在《c-met、CD44v5、RECK基因在新疆哈族、汉族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c-met、CD44v5、RECK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检测10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c-met、CD44v5及RECK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c-met基因的表达情况:c-met基因在10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共同表达阳性33例,共同表达阴性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et基因的蛋白表达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D44v5的表达情况:CD44v5基因在10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共同表达阳性20例,共同表达阴性10例,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5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侵润深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RECK的表达情况:RECK基因在10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共同表达阳性26例,共同表达阴性4例,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CK的表达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民族间c-met、CD44v5、RECK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在哈族(50例)和汉族(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c-met、 CD44v5、RECK基因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met、CD44v5和RECK基因的蛋白表达之间相关性:两两比较三个基因在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met、CD44v5及RECK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和汉族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无民族差异性。2、c-met、CD44v5基因的高表达及RECK基因的低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谢建伟,黄昌明,郑朝辉,李平,王家镔,林建贤,陆俊[8](2013)在《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156例胃腺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4家族成员CD44s、CD44v5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44s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0.0%(78/156)和40.3%(63/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v5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9.3%(77/156)和63.4%(99/15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7.6%(12/156)和0(均P<0.05)。3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两两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在胃癌组织中,CD44s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CD44v5的表达仅与胃癌浸润深度相关;CD44v6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Lauren分型相关。CD44s、CD44v5及CD44v6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5.8%和52.5%(P<0.05)、38.9%和49.3%(P>0.05)及26.2%和75.4%(P<0.05),仅CD44.v6表达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RR=1.931,95%CI:1.1833.152)。结论CD44参与胃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过程,CD44可能成为胃癌预后预测指标之一。
齐迹,穆森,赵莉,彭旭霞,曹潇方,裴路,张瑞敏[9](2013)在《CD44V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表达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可溶性CD44V的含量及口腔鳞癌组织中CD44v5、CD44v7的表达。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及3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可溶性CD44V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同一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口腔鳞癌组织中CD44v5、CD44v7的表达。结果:3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可溶性CD44V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1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其原发灶与转移灶(淋巴结)内CD44v5、CD44v7的表达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原发灶高于转移灶。同一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可溶性CD44V含量水平与口腔鳞癌组织中CD44v5、CD44v7的表达强度均未见相关性。结论:外周血中可溶性CD44V的含量水平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可能具有参考价值;CD44v5、CD44v7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
田勍[10](2010)在《CD44v5、RECK、c-met在新疆不同民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检测CD44v5、RECK和c-met基因在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汉族食管鳞癌组织及远隔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90例(维族、哈族和汉族各30例)及其对应的远隔无癌组织90例中CD44v5、RECK和c-met的表达的情况。结果:1、CD44v5的表达情况:CD44v5在食管鳞癌组织和远隔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89%(80/90)和88.89%(80/90)。在鳞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病例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病例组CD44v5表达量分别为0.814±0.261和0.666±0.30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CD44v5在癌组织和远隔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CD44v5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2、RECK的表达情况:RECK在食管鳞癌组织和远隔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89%(35/90)和38.89%(35/90)。RECK在癌组织和远隔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90±0.187和0.563±0.20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鳞癌组织中,RECK在浸润深度为T1+T2组和T3+T4组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581±0.202和0.469±0.178,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在病理分期为Ⅰ+Ⅱa组和Ⅱb+Ⅲ组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568±0.221和0.460±0.16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RECK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3、c-met的表达情况:c-met在食管鳞癌组织和远隔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78%(88/90)和98.89%(89/90)。c-met在癌组织和远隔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74±0.372和0.968±0.36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食管鳞癌组织中,c-met在浸润深度为T1+T2组和T3+T4组中的表达量分别为1.004±0.259和1.214±0.385,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c-met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4、不同民族间CD44v5、RECK和c-met的表达:分析CD44v5、RECK和c-met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及汉族不同民族间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D44v5、RECK和c-met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在9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CD44v5、RECK和c-met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1、c-met的高表达和RECK的低表达分别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2、CD44v5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3、RECK的低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有关。4、c-met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有关。5、CD44v5、RECK及c-met在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汉族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民族差异性。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CD44v5、RECK和c-met的表达无相关性。
二、胃癌组织CD44v5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癌组织CD44v5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CD44剪接变异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胃癌细胞株CD44剪接变异体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CD44剪接变异体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细小病毒H-1 非结构蛋白NS1 对胃癌细胞株CD44 剪接变异体表达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 B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附录 C 个人简历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附录 E 综述 |
参考文献 |
(2)血清中CD44v5及c-met检测对食管鳞癌高危人群的筛检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标本来源及临床资料 |
1.2 标本处理 |
1.3 实验主要试剂 |
1.4 实验操作 |
1.5 结果判读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CD44v5及c-met在食管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2.2 CD44v5及c-met蛋白在食管鳞癌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含量及筛检价值 |
2.3 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CD44v5及c-met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CD44剪接变异体(CD44v)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D44剪接变异体(CD44v)的基本结构概述 |
2 CD44剪接变异体(CD44v)与肿瘤 |
2.1 CD44v与消化道肿瘤 |
2.2 CD44v与淋巴/血液系统肿瘤 |
2.3 CD44v与其他器官肿瘤 |
3 肿瘤中CD44剪接变异体(CD44v)的靶标治疗 |
4 总结 |
(4)骨肉瘤细胞CD44v2、CD44v5及CD44v6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迁移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骨肉瘤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
2.2 CD44的基因结构及表达 |
2.3 CD44与骨肉瘤及相关肿瘤关系的研究 |
2.4 CD44与骨肉瘤最新研究 |
2.5 小结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主要试剂及器材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研究方法和步骤 |
3.3.1 骨肉瘤细胞株生长曲线测定 |
3.3.2 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周期检测 |
3.3.3 划痕实验 |
3.3.4 U-2OS、MG-63、Saos-2 细胞RNA的提取 |
3.3.5 U-2OS、MG-63、Saos-2 细胞RNA逆转录为cDNA |
3.3.6 引物设计 |
3.3.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3.8 统计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骨肉瘤细胞活力的变化 |
4.2 骨肉瘤细胞周期的变化 |
4.3 骨肉瘤细胞迁移能力检测 |
4.4 骨肉瘤细胞中RNA质量的检测 |
4.5 骨肉瘤细胞中 CD44v2、CD44v5 和 CD44v6 基因表达的检测 |
4.6 CD44v2、CD44v5和CD44v6 引物特异性的检测 |
4.7 骨肉瘤细胞中 CD44v2、CD44v5 和 CD44v6 各基因相对定量值的变化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CD4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CD44v表达的免疫组化染色 |
1.3 结果判定 |
1.4 随访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HCC患者临床病理特点 |
2.2 CD44v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 |
2.3 CD44v的表达与HCC患者生存分析 |
3 讨论 |
(6)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44v5含量用于食管鳞癌筛检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7)c-met、CD44v5、RECK基因在新疆哈族、汉族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9)CD44V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sCD44V含量的测定 |
1.2.2 免疫组化染色 |
1.2.3 结果判定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OSCC患者及健康成人外周血中sCD44V含量水平 |
2.2 OSCC鳞癌组织中CD44v5、CD44v7表达强度与肿瘤WHO分级的关系 |
2.2.1 OSCC鳞癌组织中CD44v5表达强度与肿瘤WHO分级的关系 |
2.2.2 OSCC鳞癌组织中CD44v7表达强度与肿瘤WHO分级的关系 |
2.2.3 OSCC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原发灶及其对应淋巴结转移灶中CD44v5的表达 |
2.2.4 OSCC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原发灶及其对应淋巴结转移灶中CD44v7的表达 |
2.2.5 OSC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中CD44v5的表达 |
2.2.6 OSC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中CD44v7的表达 |
2.3 OSCC患者外周血中sCD44V含量与自身口腔鳞癌组织中CD44v5、CD44v7的表达 |
2.3.1 OSCC患者外周血中sCD44V含量与自身口腔鳞癌组织中CD44v5表达的关系 |
2.3.2 OSCC患者外周血中sCD44V含量与自身口腔鳞癌组织中CD44v7表达的关系 |
3 讨论 |
(10)CD44v5、RECK、c-met在新疆不同民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标本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RT-PCR 法 |
2.2 结果判断 |
2.3 数据处理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胃癌组织CD44v5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CD44剪接变异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胃癌细胞株CD44剪接变异体表达的影响[D]. 李瑾.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2]血清中CD44v5及c-met检测对食管鳞癌高危人群的筛检价值[J]. 范志勤,吴振华,王兴名,王勇涛,王洪江. 现代肿瘤医学, 2017(14)
- [3]CD44剪接变异体(CD44v)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冯凡,曹卫平,陈琦,朱小兰,许文林. 生物学杂志, 2017(01)
- [4]骨肉瘤细胞CD44v2、CD44v5及CD44v6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迁移的关系[D]. 马骁. 吉林大学, 2016(09)
- [5]CD4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意义[J]. 严晓璐,陈忆嘉,王宏刚,沈鹏,葛倩文,黄晓丹,季国忠. 中国临床研究, 2015(09)
- [6]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44v5含量用于食管鳞癌筛检的初步研究[J]. 王兴名,王洪江,张园,王勇涛. 实用医学杂志, 2015(14)
- [7]c-met、CD44v5、RECK基因在新疆哈族、汉族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D]. 张志强.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2)
- [8]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谢建伟,黄昌明,郑朝辉,李平,王家镔,林建贤,陆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3(11)
- [9]CD44V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表达的研究[J]. 齐迹,穆森,赵莉,彭旭霞,曹潇方,裴路,张瑞敏. 现代肿瘤医学, 2013(01)
- [10]CD44v5、RECK、c-met在新疆不同民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田勍.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