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风后痛性肩46例治疗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黄小龙[1](2020)在《极泉穴配合肩三针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评分、ADL评分、ROM评分、肌力、总积分等变化情况,评估针刺极泉穴配合肩三针(肩髃、肩前、肩贞)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收纳单侧患病的顽固性肩周炎患者,共60例,无脱落病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单数为极泉穴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双数为对照组。对照组参照杜元灏等主编的《针灸治疗学》用穴,消毒后均取用0.30X40mm规格的针灸针先刺下肢远端穴位,行强捻转提插手法,行针时鼓励患者缓缓运动肩关节。肩部穴位要求刺入肩关节,有强烈的针感,得气后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不行针,起针后拔罐,取穴:肩髁、肩髎、天宗、肩贞、肩井,每次取三穴,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周末休息2天,共4周。治疗组患者取侧卧位,极泉穴(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局部消毒后,取用0.30X75mm规格的针灸针,稍抬患侧上臂后避开腋动脉进针1.5-2.5寸(若患者无法上抬手臂,则从腋后纹头处向极泉穴方向进针),采用大幅度提插捻转法行针至肩部深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并向上臂放射(如有明显放电样感觉则需稍退针至放电感减轻或消失),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不行针。肩三针取用0.25X40mm的针灸针,消毒后进针0.5-0.8寸,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不行针,起针后拔罐,取穴:肩髁、肩髎、天宗、肩贞、肩井,每次取三穴,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周末休息2天,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评分、ADL评分、ROM评分、肌力评分及总积分变化,并行统计学分析,评估疗效。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无脱落病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治疗前疼痛评分、ADL评分、ROM评分、肌力、总积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各项评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评分进行对比,疼痛评分差异显着(P<0.01),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M评分对比差异显着(P<0.01),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积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愈2例,有效1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5%;治疗组治愈1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优。结论:本次研究显示,针刺极泉穴配合肩三针治疗顽固性肩周炎对比对照组针刺方案,在缓解疼痛,提高ADL评分、ROM评分方面疗效更佳,可临床选用。并且采用极泉穴配合肩三针治疗顽固性肩周炎,选穴少而精,可以降低操作复杂度,减少患者接受治疗的痛苦,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与接受度,提高疗效。
陈致尧[2](2019)在《彭德忠教授“杠肩扳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载体,运用彭德忠教授“杠肩扳法”推拿法结合针刺“肩三针”治疗肩袖损伤与超声波结合针刺“肩三针”治疗肩袖损伤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来探讨彭德忠教授“杠肩扳法”推拿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以期对此做出系统、客观、科学的疗效评价,为治疗肩袖损伤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5例肩袖损伤患者,按入组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生成的随机数将受试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2例,接受彭德忠教授“杠肩扳法”结合针刺“肩三针”治疗肩袖损伤。对照组33例,运用超声波结合针刺“肩三针”治疗肩袖损伤。治疗每周3次,6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针刺治疗每次30分钟,推拿治疗和超声波每次20分钟。观察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改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活动度评分量表(CMS),两组分别在基线期,入组第2周治疗后,入组第4周治疗后对每个量表测评一次。结果:1、两组基线期比较:将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疼痛部位、呼吸、心率、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行基线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将临床疗效指标VAS评分、ASES评分和CMS评分做基线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进行比较。2、(1)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试验组最终完成30例,治愈的有7例,显效有17例,有效有4例,无效有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最终完成30例,治愈有4例,显效有9例,有效有13例,无效有4例,总有效率86.7%,试验组疗效比对照组更显着P=0.014(P<0.05)。第1疗程(入组2周)治疗结束后,两组在VAS评分、ASES评分和CMS总分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第2疗程(入组4周)治疗结束后,两组在VAS评分、ASES评分和CMS评分的比较,差异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SES评分和C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内比较:两组第1疗程(入组2周)和第2疗程(入组4周)治疗结束后,VAS评分都低于基线期,ASES评分和CMS评分都高于基线期,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彭德忠教授“杠肩扳法”推拿法和超声波均能治疗肩袖损伤,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活动。2.对于肩袖损伤的治疗中,彭德忠教授“杠肩扳法”推拿法疗效明显优于超3.本研究证实,彭德忠教授“杠肩扳法”在治疗肩袖损伤中,能显着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具有效显、安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及运用。
刘康霖[3](2019)在《不同深度针刺阿是穴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对既往已发表的关于阿是穴治疗肩痛的文献进行系统Meta分析,为探索基于阿是穴的治疗方式对肩痛临床有效性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通过对比单纯康复组、康复+阿是浅刺、康复+阿是深刺组,客观评价不同深度针刺阿是穴对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文献评价检索国内各大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国外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建库以来所有与阿是穴治疗肩痛的相关文献。采用Endnote X8软件进行管理,经仔细阅读文献标题和摘要以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如临床有效率、VAS等,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1)检索策略中文检索词:①“阿是穴”or“扳机点”or“触发点”or“激痛点”;②“肩痛”or“肩袖损伤”or“肩袖撕裂”or“肩峰撞击综合征”or“肩关节损伤”。英文检索词为:①“ashi point”or“trigger point”or“tenderpoint”;②“shoulder pain”or“rotator cuff injury”or“rotator-cuff tear”or or“acromion impingement syndrome”or“shoulder joint injury”。检索策略为①and②。检索国内外各大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等建库以来的所有相关文献。(2)质量评价采用Corchrane评价手册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判。评判标准为:①患者是否采用随机分配方法,是否使用正确的随机方法(正确的随机方法:随机数字表、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抛硬币以及抽签等方法;错误的随机方法:使用患者生日、住院日、住院号等数字的奇偶等;不清楚:未提供详细方法,难以判断。);②是否采用完善的分配隐藏方案(完善:中心随机,包括电话、网络以及药房控制随机;不完善:公开随机分配序列,使用未封闭、透光的信封,交替分配;不清楚:未提及分配隐藏。);③是否正确使用盲法(正确:没有采用盲法但结果判断和测量不受影响,对患者和主要研究人员采用盲法,对结果评估者使用盲法;不正确:未采用盲法,或盲法不完善,结果判断受影响;不清楚:未提及盲法。);④结果数据是否完整(完整无缺失数据,或缺失数据不影响结果分析;不完整:缺失数据并影响到结果分析;不清楚:信息不全,难以判断。);⑤是否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无:有研究方案,并依据此报告结果,无研究方案,但期望结局指标均有;有:无报道预先指定的主要结局指标;不清楚。);⑥其他偏倚来源(无:纳入研究无其他偏移来源;有:提前终止研究,基线不齐;不清楚)。由两名评价者进行独立平行评价,在意见分歧出由双方协商解决,对于有争议的文献增加第3名文献阅读者,并经3人商议后决定纳入与否。(3)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处理。对所有纳入的文献的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若I2≥50%,提示所纳入的研究异质性显着,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并分析异质性来源;若I2<50%,提示纳入的研究不存在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依据结局指标的资料类型选择统计方式进行分析,对分类资料采用风险比(Odds Ratio,OR)分析;对连续型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 Difference,MD)分析。各效应量均采用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临床研究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澳洲新南威尔士州康疗复健中心,研究时间自2016年8月到2018年6月。根据前期预实验研究以及查阅针刺阿是穴相关文献,以VAS为主要疗效指标,应用Power and Sample Size软件进行样本量估算,最终得出研究共需要纳入90例受试者,按1:1:1的比例,每组所需30例受试者。本课题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并将随机数字密封至不透光信封,由研究者将信封交至受试者随机抽取,依据随机数字分配至单纯康复组、康复+阿是浅刺组、康复+阿是深刺组。治疗方案:单独康复组:采用澳大利亚Maitland关节松动术对受试者进行被动及主动康复训练。康复+阿是浅刺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毫针浅刺阿是穴(刺入皮下浅层(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约5-10mmm,视患者体质肥瘦而定)。康复+阿是深刺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毫针深刺阿是穴(刺入肌肉深层,约30-50mm,视患者体质肥瘦及避开肺尖等危险部位而定)。疗程:每周康复或结合阿是穴针刺2次,针刺每次20分钟,每次治疗间隔≥48h,6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2次。并嘱患者在家或工作场所自行进行肩关节主动肌肌力锻练及牵拉肩袖各肌。疗效评价时点:各治疗组均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以及治疗结束后1月进行评价。主要结局指标: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rating Scale,UCLA)、关节功能活动度(Random of Motion,ROM);次要结局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不良反应记录、基线特征。数据统计: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完全随机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比较组间是否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是否具有可比性。计量资料(如年龄、病程、量表测量值等)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达形式。VAS、ROM、UCLA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要求者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时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且方差不齐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多个观察时点的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率表示,总有效率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双侧检验,基线比较检验水平α=0.10,疗效组间比较检验水平α=0.05,两两组间比较α=0.0167。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首次检索到724篇文献。使用Endnote查重以及阅读文献标题、摘要等排除重复发表、非临床研究文献后剩余46篇。进一步阅读全文,排除不合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21篇文献,含英文文献2篇。纳入的研究分别报道了临床总有效率、VAS、肩关节功能评分。所纳入的21篇文献均报道了临床总有效率,7项研究报道了 VAS评分,其余文献因对肩关节功能评分指标各不相同,无法合并分析,故未对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meta分析。具体相关结局指标见下述:1)临床总有效率分析共有21个研究通过治疗前后VAS、肩关节功能活动计算得出总有效率前后变化计算得出的有效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P=0.41,I2=4%,提示基于阿是穴的治疗与常规治疗在有效率上无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示:OR=4.74,95%CI(3.216.99),=<0.00001,提示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基于阿是穴的治疗对缓解肩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更佳。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发表偏倚分析。漏斗图显示,大部分集中在中部,提示无明显发表偏倚。2)VAS分析共有7个研究报道了 VAS评分。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P<0.00001,I2=87%,提示基于阿是穴的治疗与常规治疗在VAS评分上存在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示:MD=-0.65,95%CI(-1.18-0.11),P=0.002,提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基于阿是穴的治疗对改善肩部疼痛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2.临床研究结果基线结果:本课题共纳入90例肩袖损伤患者,其中完成80%全部治疗方案及随访的患者74例,脱落或剔除患者16例。单纯康复组纳入30例,脱落6例;康复+阿是浅刺组纳入30例,脱落6例;康复+阿是深刺组纳入30例,脱落4例。三组完成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依据意向性分析(Intent-to-Treat Population,ITT)原则,即对符合方案要求,经随机分组进入研究并开始治疗的全部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对脱落病例的评价),以评价总的处理效果。患者随机分配入组后,所收集到的资料均参与统计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职业、婚姻、文化程度、病程及治疗史、累及患肢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进卡方检验或完全随机方差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肩关节活动度(ROM)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结局指标结果:(1)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①UCLA评分:采用重复测量多元方差分析对疗效进行比较,球型检验不满足检验条件(P=0.000<0.05),故采用Greenhouse-Geisser校正模型,整体发现:时点(F=1783.207,P=0.000)、组别(F=17.975,P=0.000)间比较均有显着性意义,时点与组别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显着性意义(F=7.834,P=0.000)。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三组在治疗后及随访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结束时三组UCL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其中单纯康复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D=-O.967,P=0.201),但与康复+阿是深刺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MD=-3.433,P=0.000)。随访1月时,单纯康复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比较仍无统计学差异(MD=-O.200,P=0.741),与康复+阿是深刺组比较仍有统计学差异(MD=-3.567,P=0.000)。不论是在治疗结束时还是在随访1月,康复+阿是深刺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MD=-2.467,P=0.001),(MD=-3.367,P=0.000)。②UCLA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根据UCLA评分(优34-35分,良好29-33分,差<29分)评定临床疗效。单纯康复组UCLA评分为优的为0例,UCLA分为良的15例,UCLA分为差的15例;康复+阿是浅刺组UCLA评分为优的为5例,UCLA分为良的18例,UCLA分为差的7例;康复+阿是深刺组UCLA评分为优的为11例,UCLA分为良的18例,UCLA分为差的1例。采用采用3XC卡方检验,三组之间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2)肩关节活动度(ROM)比较:①肩关节前屈活动度(SFROM)结果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型检验不满足检验条件(P=0.000<0.05),故采用Greenhouse-Geisser校正模型,整体发现:时点(F=776.129,P=0.000)、组别(F=2.965,P=0.057)间比较均有显着性意义,时点与组别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显着性意义(P=4.600,P=0.008)。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三组在治疗后及随访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结束时三组SFRO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其中单纯康复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D=-1.333,P=0.705),但与康复+阿是深刺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MD=-9.667,P=0.007)。随访1月时,单纯康复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比较仍无统计学差异(MD=0.200,P=0.958),与康复+阿是深刺组比较仍有统计学差异(MD=-10.133,P=0.009)。无论是在治疗结束时,还是在随访1月,康复+阿是深刺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MD=-8.333,P=0.020)、(MD=-10.333,P=0.008)。②肩关节外展活动度(SAROM)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球型检验结果P=0.000<0.05不满足球形假设,故采用Greenhouse-Geisser校正模型,发现时点(F=611.371,P=0.000)、组别(F=5.152,P=0.008)间比较均有显着性意义,时点与组别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显着性意义(F9.036,P=0.000)。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三组在治疗后及随访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结束时三组SARO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其中单纯康复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D=-5.167,P=0.213),但与康复+阿是深刺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MD=-16.167,P=0.000)。随访1月时,单纯康复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比较仍无统计学差异(MD=-1.833,P=0.65),与康复+阿是深刺组比较仍有统计学差异(MD=-16.833,P=0.000)。不论是在治疗结束时,还是在随访1月时,康复+阿是深刺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MD=-11.000,P=0.009)、(MD=-15.000,P=0.000)。③肩关节后伸活动度(SEROM)结果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球型检验结果P=0.000<0.05不满足球形假设,故采用Greenhouse-Geisser校正模型,发现时点(F=285.756,P=0.000)、组别(F=4.714,P=0.000)间比较均有显着性意义,时点与组别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显着性意义(F=7.960,P=0.000)。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三组在治疗后及随访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结束时三组SARO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其中单纯康复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D=-1.500,P=0.458),但与康复+阿是深刺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MD=-11.133,P=0.000)。随访1月时,单纯康复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比较仍无统计学差异(MD=0.900,P=0.601),与康复+阿是深刺组比较仍有统计学差异(MD=-12.000,P=0.000)。不论是在治疗结束时,还是在随访1月时,康复+阿是深刺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MD=-9.633,P=0.000)、(MD=-12.900,P=0.000)。次要结局指标结果:(1)VAS评分: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球型检验结果P=0.001<0.05不满足球形假设,故采用Greenhouse-Geisser校正模型,发现时点(F=32.808,P=0.000)、组别(F=67.920,P=0.000)间比较均有显着性意义,时点与组别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显着性意义(F=25.402,P=0.000)。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治疗结束时三组VAS评分均下降,其中单纯康复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D=0.100,P=0.667),但与康复+阿是深刺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MD=2.067,P=0.000)。随访4周时,单纯康复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比较仍无统计学差异(MD=0.067,P=0.724),与康复+阿是深刺组比较仍有统计学差异(MD=2.333,P=0.000)。不论是在治疗结束时还是在随访1月,康复+阿是深刺组与康复+阿是浅刺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MD=1.967,P=0.000),(MD=2.267,P=0.000)。(2)VAS临床有效率,采用尼莫地平法评定,结果显示:单纯康复组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康复+阿是浅刺组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康复+阿是深刺组显效2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采用3XC卡方检验,三组之间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安全性分析:针刺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1例皮下血肿,康复+阿是深刺组出现1例晕针现象,所有不良现象出现后经过处理后均转归良好,不影响研究结果。本课题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依从性分析:此次研究共纳入90例受试者,共有74例患者完成80%的治疗,其中单纯康复组6例脱落,康复+阿是浅刺组6例脱落,康复+阿是深刺组4例患者脱落。此次研究受试者脱落率为17.78%,提示依从性良好,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Meta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阿是穴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阿是穴的治疗在治疗肩痛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总有效率、改善肩关节疼痛较常规治疗效果更佳。2.单纯康复或结合阿是穴针刺均可有效缓解肩袖损伤患者肩周疼痛,改善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的活动功能,但康复结合深刺阿是穴临床疗效最佳。
陈琦[4](2017)在《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文章探讨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痛患者的治疗疗效,以最大限度缓解患者机体疼痛感,加速中风后病情转归,预防后遗症的发生,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方法:文章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丹阳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病房确诊为脑卒中且出现患侧肩痛的病人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非盲法随机对照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0例)、治疗组(n=3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基本一致(P>0.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明确诊断后均进行常规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对照组纳入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体针疗法治疗,拔针后予以康复训练指导;治疗组纳入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腕踝针疗法治疗,留针同时予以康复训练指导。治疗前、后分别应用VAS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应用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量表评定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程度,应用上田敏偏瘫上肢评定量表评定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应用Barthel改良指数评分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VAS量表评分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VAS量表评分为(2.1 ±0.3)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Fugl-Meyer量表评分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量表评分为(42.6±2.3)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上田敏偏瘫上肢评定量表评分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上田敏偏瘫上肢评定量表评分为(9.1±0.3)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Barthel量表评分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Barthel量表评分为(72.6±3.9)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痛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相较于常规体针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而言,在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以及上肢运动功能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更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突出价值,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曾子芸[5](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朱丹琮[6](2000)在《中风后痛性肩46例治疗体会》文中指出
张蕊[7](2021)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6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研讨眼针结合体针疗法治疗此类患者的有效性,为缓解并改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症状及体征提供真实有效的临床依据及清晰的治疗思路。资料与方法:在2019年5月-2020年10月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康复中心住院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中,筛选并收集气虚血瘀证型的60例患者,并将其纳入临床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30例观察组(眼针结合体针组)和30例对照组(常规体针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施予前期治疗,前期治疗包括中、西医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以眼针结合体针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对照组则以常规体针疗法治疗为主。两组患者每个疗程均为7天,一疗程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共治疗两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手综合征程度、患处疼痛程度、生活中活动能力、患肢关节运动功能、患处肿胀程度及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分别采用肩手综合征量表(SHS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I)、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视觉肿胀评分量表和SPSS统计软件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后两组的BI评分与FMA评分均明显提高,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SHSS评分、VAS评分与视觉肿胀评分均显着降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治疗两个疗程后,经两组内比较,观察组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4.临床疗效经中医疗效评定,观察组总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总效率83.33%。结论:1.对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眼针结合体针疗法与常规体针疗法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眼针结合体针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体针疗法。尤其在改善患者的肩手活动障碍、上肢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关节运动功能、水肿程度等方面眼针结合体针疗法较常规体针疗法效果更佳。
陀财超(Toh Chai Chau)[8](2021)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痹症,是全世界中老年人常见的肢体经络病证,痹症主要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的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关节屈伸不利、僵硬、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变形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轻者在于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传入脏腑。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的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其发病无地域、种族、性别差异,和年龄、体重、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遗传基因有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满意的有效疗法,而自古以来,中医针灸、中药针灸等治疗本病,方法丰富、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快速。目的:痹症的范畴非常广,现代医学把痹症归纳为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痹症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痹症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病因不太明确,因此治疗痹症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西药治疗也不彻底,而且副作用较大,具有药物依赖性,严重损害了肝、肾等脏腑功能。采用中医中药内服、中药外治、热敷、针灸等中医的方法,能从疾病整体调理,进而辨证论治,治愈率较高,无副作用。中医在痹症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传统中药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具有相当优势,本人希望透过采访新马地区的名医家,对于痹症的特效疗法,无论是针灸还是中药的治疗方面作一个经验整理及总结。方法:通过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十位名中医之生平事迹及其着作,探讨治疗痹症的特色疗法,并对每一位的名中医的临床病案及思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每一位名家的治疗特色,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观点,收集资料以剖析各位名家的临证思路与学术观点撰写论文。成果:经过本文研究,通过采访或电访方式,总结各位名家的名家特色疗法临床经验整理,发现高手在民间,挖掘了许多名中医的治疗痹症的独有的特色,包括了火针疗法、刮筋疗法、针刀疗法、强力灸、火针代灸、整脊推拿,还有各种有效的祖传药方、经方等医疗方式,以及归纳了各家的治疗的思路及学术观点,对于痹症这个南洋地区的常见病,总结了有效的治疗方案。结论:痹症在新马也属于常见病,称为“不死的癌症”,造成许多病患的痛苦,因此许多医家中终其一生努力研究如何减轻或治好本病,本次论文发现,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下,如何不拘泥及坚持一家之长,综合使用各家的思路及治疗特色,也许是治疗痹症的最佳治疗方案。
刘倍利[9](2019)在《火刃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客观量表评价火刃针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状态改善程度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火刃针治疗,每3天治疗1次,每周2次治疗,连续治疗3周,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周末休息2天,共治疗3周。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采用改良CSI痉挛量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及改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进行评价,并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秩和检验,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病人治疗后CSI分级比较(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前后CSI评分比较,(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CSI评分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CSI评分比较,疗效差异显着(P<0.05),治疗组对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4两组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火刃针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肢体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林玉慧[10](2016)在《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针对当前麻木中医药治疗研究系统性不够、深度不高的现状,通过系统总结古今医家论治麻木的理论文献和诊治经验,提出以气血不足、痰瘀痹阻为基本病机,根据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研制蠲痹通络方,以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蠲痹通络方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为麻木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治法方药。方法临床收集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患者120例,包括末梢神经炎麻木、神经根压迫麻木、腕管综合征麻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蠲痹通络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0.5mg、维生素B110mg,每日3次,每次各1片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观察2个疗程。通过比较两组控制麻木发作、减轻麻木程度、改善麻木相关症状等方面的差异,评价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并观察评价其对不同病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结果(1)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个月疗程时,痊愈率12.7%,显效率21.8%,总有效率70.9%。2个疗程时,痊愈率46%,显效率34%,总有效率92%。其中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0.01,明显优于1个疗程的疗效。对照组1个疗程时痊愈率5.6%,显效率14.8%,总有效率42.6%;2个疗程时痊愈率20.4%,显效率22.4%,总有效率69.3%。.其中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0.05,也明显优于1个疗程的疗效。提示,治疗麻木,不管采用中、西药物,治疗疗程均以2个月为佳。两组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比较,P<0.01。治疗后2个月,痊愈率比较,P<0.05;总有效率比较,P<0.01。表明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甲钴胺、维B1对照组。(2)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程度:Levi法结果显示,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两组麻木程度比较,P<0.01,表明治疗组麻木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VAS法结果显示,治疗后不同疗程两组VAS评分比较,P均<0.01,表明蠲痹通络方改善麻木程度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3)蠲痹通络方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两组不同疗程均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且以2个疗程更为明显,蠲痹通络方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4)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相关症状:蠲痹通络方对于改善酸、胀、痛、肿、清冷感、重滞感、针刺感以2个疗程疗效更为明显;对于灼热感、蚁行感则只需要1个疗程就能明显改善。西药对照组对于改善酸、胀、痛、肿、针刺感亦以2个疗程为佳;对于重滞感则只需1个疗程就有显着疗效;对于清冷感、灼热感、蚁行感则无明显疗效。(5)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候表现:蠲痹通络方治疗2个月后,伴随症状均不同程度的得以改善。其中,治疗组对于改善乏力、形寒怕冷、腰酸、腿软、颈项僵硬、头昏的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6)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明显疗效:统计治疗2个月后,两组对不同疾病麻木疗效,结果显示:末梢神经炎麻木:治疗组痊愈率50%、显效率29.2%、总有效率91.7%,对照组分别为24%、12%、60%。两组比较,P<0.05。神经根压迫麻木:治疗组痊愈率41.2%、显效率52.9%、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10%、30%、75%。两组比较,P<0.05。腕管综合征麻木:治疗组痊愈率44.4%、显效率11.1%、总有效率77.7%,对照组分别为50%、25%、100%。两组比较,P>0.05。表明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治疗有明显疗效,尤其是末梢神经炎麻木、神经根压迫麻木。结论:气血不足、风痰瘀阻是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病机;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治法;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明显优于甲钴胺、维B1对照组,能有效减轻麻木程度,减少发作频率,疗程以2个月为佳;蠲痹通络方改善麻木的同时,亦能有效改善酸、胀、痛、肿、清冷感、灼热感、重滞感、针刺感、蚁行感等麻木相关症状及乏力、形寒怕冷、怕风、腰酸、腿软、颈项僵硬、头昏、烘热汗出等麻木伴随症状;蠲痹通络方对于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较好疗效。
二、中风后痛性肩46例治疗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风后痛性肩46例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极泉穴配合肩三针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中医学对顽固性肩周炎的认识 |
1.1 病名沿革 |
1.2 古代中医的认识 |
1.3 现代中医对漏肩风的认知 |
2.西医学对顽固性肩周炎的认识 |
2.1 发病机制 |
2.2 流行病学 |
2.3 肩周炎的分期 |
2.4 西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研究分组 |
1.7 器材 |
2 治疗方法 |
3.评分标准 |
4.评判标准 |
5.统计方法 |
6.结果分析 |
6.1 一般资料分析 |
6.2 观察项目比较 |
6.3 治疗后情况对比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针刺机理的研究 |
2 选穴依据 |
3.疗效观察 |
第四部分 结论 |
1.研究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2.1 不足之处 |
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彭德忠教授“杠肩扳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一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与脱落病例的处理 |
1.8 研究病例中止试验的步骤及处理 |
1.9 不良事件的处置 |
1.9.1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 |
1.9.2 推拿意外的处理 |
1.9.3 超声波不良反应的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类型 |
2.2 样本含量 |
2.3 随机方法 |
2.4 盲法 |
2.5 治疗方案 |
2.5.1 设计分组 |
2.5.2 操作规范 |
2.5.3 试验组 |
2.5.4 对照组 |
2.6 观察指标 |
2.6.1 一般项目 |
2.6.2 疗效评价指标 |
2.6.3 依从性评价 |
2.6.4 安全性评价 |
2.7 统计方法 |
2.8 技术路线图 |
3 质量控制和保证 |
4 研究结果 |
4.1 完成情况 |
4.2 一般情况比较 |
4.3 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
4.3.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情况 |
4.3.2 两组治疗前后ASES评分对比情况 |
4.3.3 两组治疗前后CMS评分对比情况 |
4.3.4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情况 |
4.4 依从性分析 |
4.5 安全性分析 |
二 讨论 |
1 中医对肩袖损伤的认识 |
1.1 中医对病名的认识及概述 |
1.2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肩袖损伤的认识 |
2.1 现代医学对肩袖损伤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 |
2.2 肩袖损伤的流行病学 |
2.3 肩袖损伤的发病机制 |
3 肩袖损伤的治疗研究 |
3.1 中医治疗研究 |
3.2 西医治疗研究 |
4 关于试验设计的讨论 |
4.1 量表的选择 |
4.2 治疗方案的选择 |
4.2.1 彭德忠教授“杠肩扳法”推拿法的探讨 |
4.2.2 超声波选用依据的探讨 |
4.2.3 “肩三针”选用依据的探讨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两组在VAS评分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分析 |
5.2 两组在ASES评分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分析 |
5.3 两组在CMS评分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分析 |
三 结论 |
四 问题与展望 |
五 致谢 |
六 参考文献 |
七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临床指标 |
附录三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不同深度针刺阿是穴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肩袖损伤的认识 |
1.1.1 症状、病名溯源 |
1.1.2 肩袖损伤病因病机 |
1.1.3 肩袖损伤中医治疗方式 |
1.2 现代医学对肩袖损伤的认识 |
1.2.1 流行病学 |
1.2.2 肩袖解剖基础 |
1.2.3 病因假说 |
1.2.4 肩袖损伤继发疼痛的机制 |
1.2.5 肩袖损伤分型 |
1.2.6 肩袖损伤诊断辅助检查 |
1.2.7 肩袖损伤治疗进展 |
第二部分 运用阿是穴治疗肩痛的META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文献检索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文献数据提取 |
2.1.5 文献质量评价 |
2.2 统计学处理 |
2.3 结果 |
2.3.1 检索结果 |
2.3.2 纳入研究的基本资料特征 |
2.3.3 结局指标 |
2.3.4 疗效分析 |
2.4 讨论 |
2.4.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2.4.2 本研究的意义 |
2.4.3 本研究启示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3.1 病例选择 |
3.1.1 病例来源 |
3.1.2 诊断标准 |
3.1.3 纳入标准 |
3.1.4 排除标准 |
3.1.5 中止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随机与盲法 |
3.2.2 样本量计算 |
3.2.3 针刺用品 |
3.2.4 干预方案 |
3.2.5 疗效评价 |
3.2.6 伦理学考虑 |
3.2.7 病例的脱落或剔除后的处理 |
3.2.8 不良事件/反应观察与分析 |
3.2.9 质量控制 |
3.2.10 临床试验技术路线图 |
3.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 |
3.4.1 脱落病例 |
3.4.2 基线一般资料比较 |
3.4.3 主要结局指标 |
3.4.4 次要结局指标 |
3.4.5 安全性分析 |
3.4.6 依从性分析 |
3.5 讨论 |
3.5.1 治疗方案制定的理论依据 |
3.5.2 依从性分析 |
3.5.3 安全性分析 |
3.5.4 本研究创新点 |
3.5.5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中风后肩痛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方法 |
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肩痛的认识 |
2.1 定义 |
2.2 机制 |
2.3 治疗方法 |
3. 腕踝针发展过程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标准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2.5 临床疗效指标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对比 |
3.2 疼痛指数对比 |
3.3 肩关节活动度对比 |
3.4 上肢运动功能对比 |
3.5 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
3.6 临床疗效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腕踝针与痛症 |
1.1 概念 |
1.2 疾病症状、体征的身体分区与针刺点 |
1.3 机制研究 |
1.4 腕踝针临床应用 |
1.5 腕踝针治疗痛症 |
1.6 腕踝针治疗肩痛的优点特点 |
2. 治疗结果与分析 |
3. 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分标准》(二代标准)(国家科委攻关项目“85-919-02-01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课题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 |
附录2: 《脑梗死、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2007年全国中西医神经科学术会议制定) |
附录3: VAS疼痛评分标准 |
附录4: 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量表 |
附录5: 上田敏偏瘫上肢评定量表 |
附录6: Barthel改良指数评分量表 |
致谢 |
(5)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
2.1.1 攻逐瘀血法 |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
2.1.1.2 抵当汤证 |
2.1.1.3 抵当丸证 |
2.1.2 泻热逐水法 |
2.1.2.1 大陷胸丸证 |
2.1.2.2 大陷胸汤证 |
2.1.3 三物白散证 |
2.1.4 十枣汤证 |
2.1.5 苦寒泻下法 |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
2.1.5.2 小承气汤证 |
2.1.5.3 大承气汤证 |
2.1.6 麻子仁丸证 |
2.1.7 蜜煎导证 |
2.1.8 变治法 |
2.1.8.1 大柴胡汤证 |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
2.1.9 急下存阴法 |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
2.2.1 攻下泻热法 |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
2.2.1.4 谷疸证证治 |
2.2.1.5 酒疸证证治 |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
2.2.2 攻下行气法 |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
2.2.3 峻下去积法 |
2.2.4 攻下逐饮法 |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
2.2.4.2 悬饮证证治 |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
2.2.5 攻下逐瘀法 |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
2.2.7 缓下润燥法 |
2.2.8 温里攻下法 |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
1.1 原文 |
1.2 主证 |
1.3 药物组成 |
1.4 煎服法 |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
1.5.2 蒸蒸发热 |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
2 小承气汤论述 |
2.1 条文 |
2.2 主证 |
2.3 药物组成 |
2.4 煎服法 |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
2.5.1 脉滑而疾 |
2.5.2 腹大满不通 |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
3 大承气汤论述 |
3.1 原文 |
3.2 主证 |
3.3 药物组成 |
3.4 煎服法 |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
3.5.1.1.3 不能食 |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3.5.2.2 发热汗多 |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
4 三承气汤总结 |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加黄龙汤证 |
2 宣白承气汤证 |
3 导赤承气汤证 |
4 牛黄承气汤证 |
5 增液承气汤证 |
6 护胃承气汤证 |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
8 桃仁承气汤证 |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
前言 |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4 结论 |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系统评价概述 |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3 Meta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
2.1 系统评价方法 |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
3 Meta分析概述 |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
3.2 Meta分析的目的 |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1 确立研究课题 |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
4.2.1 文献检索方法 |
4.2.1.1 检索词 |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
4.2.1.3 检索范围 |
4.2.2 文献检索步骤 |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
4.3.4 结果测量指标 |
4.3.5 重复发表文献 |
4.3.6 信息完整性 |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4.4.1 随机对照研究 |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
4.4.2 观察性研究 |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6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中风后痛性肩46例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治疗方法 |
2 治疗结果 |
2.1 疗效标准 |
2.2 治疗结果 |
3 讨论 |
(7)眼针结合体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 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医命名源流及历代医家对痹症的论治概述 |
一、《黄帝内经》对痹症的理论源流概述 |
二、历代医家对痹症的论治概述 |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与分析 |
一、外因重于风寒湿邪及热邪 |
二、内因重于正气不足痰瘀内阻 |
三、中医的病机 |
四、自《伤寒》、《金匮》角度探析经方对于痹症的病因病机 |
第三节 中医辨证分型归纳与论治 |
一、风寒湿痹型方用乌头汤 |
二、风湿热痹型方用宣痹汤 |
三、痰淤阻滞型方用二陈汤合桂枝芍药知母汤 |
四、正气亏虚型方用独活寄生汤 |
五、瘀血致痹型方用身痛逐瘀汤 |
第四节 中医治痹概况 |
一、中医内治法 |
二、中医外治法 |
第五节 现代医学对痹症的认识及研究 |
一、现代医学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检查概述 |
二、现代医学治疗痹症的用药概述 |
三、现代医学对于痹症病名的归纳 |
第六节 小结 |
一、痹症、痹证及痹病的区别 |
二、痹症和现代医学相关疾病的关系 |
第二章 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 |
第一节 吴德钦——强力灸与火针灸疗法 |
一、师承——站在巨人肩膀看得更远 |
二、治痹特色:一灸二针三用药 |
三、病案举例 |
四、给予学习中医后辈的叮咛 |
后记 |
第二节 陈国全——推拿及正骨疗法 |
一、师承、学术思想与治痹思路 |
二、治疗关节骨痹:独创直腿旋腰复位法 |
三、病案举例 |
四、新马各家治痹各有特色、百花齐放 |
后记 |
第三节 庄或勋——五运六气疗法 |
一、师承《黄帝内经》及推崇《黄元御医学全书》 |
二、学术思想与治痹观点 |
三、以“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活用经方治痹 |
四、好医师三条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
后记 |
第四节 郑金顺——名家针法 |
一、千里访名师、万里求口诀 |
二、善用董针治疗痹症的思路及特色疗法 |
三、病案举例 |
后记 |
第五节 潘广斋——刺血疗法 |
一、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去其所苦 |
二、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 |
三、病案举例 |
四、治痹以四诊八纲、六经辨证、脏腑辨证、辨病综合论治 |
后记 |
第三章 马来西亚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 |
第一节 陈期发——陈氏火针疗法 |
一、火针去宛陈莝治大病 |
二、陈氏针法:治痹以真火去邪火 |
三、病案举例 |
四、清晰思路方向、灵活开方施治 |
后记 |
第二节 蔡培春——蔡氏棍针刮筋疗法 |
一、刮除病筋、病痛自除 |
二、棍针刮筋疗法是创新技术、绿色医学 |
三、病案举例 |
四、棍针刮筋疗法通治痹症与内科病 |
后记 |
第三节 何国忠——针刀疗法及龙氏整脊疗法 |
一、针刀是治疗痹症的主要手段 |
二、其他治痹特色疗法 |
三、病案举例 |
四、专业特色是中医生存之道 |
后记 |
第四节 黄启城——祖传针药疗法 |
一、建立整体观念,提倡佛医 |
二、治痹思路以辨证论治、攻补兼施为主 |
三、病案举例 |
四、中西医思维互参而忠于中治 |
后记 |
第五节 宋益陞——融合张步桃经方疗法 |
一、师承张步桃经方、重在简便廉效 |
二、治痹思路重在补气补血、活血化瘀 |
三、病案举例 |
四、尊师重道为重、医德医术兼备、四诊合参兼具 |
后记 |
第四章 新马名中医治痹临床成果再凝练 |
第一节 内治法以“伤寒金匮十方证”为归纳 |
一、寒湿痹阻经脉之麻黄加术汤证 |
二、风湿痹阻肌肉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 |
三、风寒湿郁热痹阻关节经脉之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
四、寒湿痹阻筋脉骨节之乌头汤证 |
五、暑湿痹阻肌表之加减木防己汤证 |
六、半表半里治痹柴胡桂枝汤证 |
七、阳虚寒湿、痹着经脉之甘草附子汤证 |
八、肝血不足、风寒痹着之当归四逆汤证 |
九、虚劳血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
十、温阳散寒、通络止痛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
总结 |
第二节 外治法以针法为主旋律 |
一、毫针疗法最佳首选、一马当先 |
二、扶阳温经的火针、艾灸疗法紧接在后 |
三、祖传推拿及整脊手法盛行已久 |
四、名家针法逐步盛行 |
五、刮筋疗法独树一帜 |
六、刺血疗法立竿见影 |
七、秘方外敷膏药盛行 |
八、其他特色疗法雨后春笋发展 |
总结 |
第三节 治痹经验整理总结归纳“治痹十法” |
一、温经散寒通痹法 |
二、利湿通经蠲痹法 |
三、祛风通络宣痹法 |
四、清热凉血散痹法 |
五、祛湿化热去痹法 |
六、活血化瘀除痹法 |
七、补益气血扶正法 |
八、滋肝补肾强督法 |
九、寒温并用祛痹法 |
十、化痰散结法 |
总结 |
第四节 自现代医学的“痹病种类”角度探析治痹临床成果 |
一、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 |
二、类风湿关节炎(RA) |
三、强直性脊柱炎(AS) |
四、痛风 |
五、风湿热 |
六、颈项痹、肩周炎 |
七、腰痹痛、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等 |
八、退化性膝盖痛(KOE) |
九、硬皮病 |
十、雷诺氏综合征 |
十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
十二、病毒性心肌炎 |
总结 |
第五节 新马名中医治痹经验心得之启示与传承 |
一、痹症的确是新马的常见病,种类繁多 |
二、新马医家治痹的内治法多以经方为主轴 |
三、外治法以火针及艾灸是治痹最主要的手段 |
四、善于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结合综合疗法,不拘泥门派 |
五、辨证论治为基础,注重天人合一、因时因地制宜 |
六、整理总结传承新马名医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为一生的使命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9)火刃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
1.1 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
1.2 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发病机制 |
1.3 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现代治疗手段 |
2.传统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
2.1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中医病因病机 |
2.2 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传统治疗手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采集及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和剔除标准 |
1.6 分组方法 |
2 研究方法 |
2.1 基础治疗 |
2.2 分组治疗 |
2.3 疗效观察 |
2.4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
3.3 两组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见表3 |
3.4 两组总治疗结束后CSI量表评分比较,见表4、表5 |
3.5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比较,见表6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火刃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传统医学理论依据 |
1.1 传统医学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认识 |
1.2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与经筋病中的“筋结点”密切相关 |
2 火刃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现代医学认识 |
3 火刃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选择依据 |
3.1 取穴简洁:基于“筋结点”取穴,直达病灶 |
3.2 火刃针操作方便,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
3.3 火刃针针具选择依据 |
3.4 火刃针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
4 火刃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评价 |
4.1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的比较分析 |
4.2 对临床有效率的评价 |
4.3 对脑卒中上肢痉挛程度改善的评价 |
4.4 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评价 |
4.5 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 |
5 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展望 |
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Brunnstrom分期详细标准 |
附录3 简式Fugl-Meyer上肢坐位运动评定法 |
附录4 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记录表(MBI) |
附录5 改良Ashworth量表标准(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 |
附录6 临床痉挛指数(CSI)量表 |
附录7 针灸不良事件记录表 |
附录8 针灸不良事件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教育及工作经历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经历 |
(10)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麻木的文献回顾、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 |
1 现代医学对麻木发病机理的认识与治疗研究概况 |
1.1 麻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有密切关系 |
1.2 慢性压迫、缺血、营养缺乏、炎症、中毒等都可导致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 |
1.3 西药治疗麻木因其缺乏针对性而存在争议 |
2 中医对麻木的认识及其流派 |
2.1 先秦至三国时期为麻木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期 |
2.2 晋唐以荣卫不和,风寒入于肌肉立论 |
2.3 宋辽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初步区分麻与木 |
2.4 明代充实麻木理论,治疗方法更加丰富 |
2.5 清代医家继承前人经验,在理论与治疗上均有突破 |
2.6 现代中医继承先辈智慧经验,发病学说渐成体系,辨证方法日臻完善 |
第二章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理论研究 |
1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立论依据 |
1.1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古代文献依据 |
1.2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依据 |
1.3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是治疗麻木的重要治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评价 |
1 诊断标准与病例纳入标准 |
1.1 麻木中医诊断依据 |
1.2 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诊断依据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1.6 病例终止标准、脱落及剔除标准 |
2 观察指标 |
2.1 麻木病程 |
2.2 麻木部位 |
2.3 麻木发作频率 |
3 统计学方法 |
4 临床资料 |
4.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4.2 两组病例脱落情况 |
4.3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4.4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4.5 两组患者既往病史 |
4.6 两组患者个人史 |
4.7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4.8 两组患者麻木诱发或加重因素 |
4.9 两组患者麻木部位 |
4.10 两组患者麻木程度 |
4.11 两组患者麻木发作频率比较 |
4.12 两组麻木不同疾病分布情况 |
5 治疗方法 |
5.1 治疗组 |
5.2 对照组 |
5.3 合并治疗处理 |
6 疗效评定 |
7 治疗结果 |
7.1 两组总疗效比较 |
7.2 两组治疗后麻木改善程度比较 |
7.3 两组治疗后麻木发作频率比较 |
7.4 两组不同病种麻木疗效比较 |
7.5 两组患者麻木相关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
7.6 两组患者伴随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麻木病因病机探讨 |
1.1 麻木虽有外感、内伤之分,而以内伤为常见 |
1.2 气血不足、风痰瘀阻是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病机 |
2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治法 |
3 临床常用加减药物功效分析 |
3.1 桂枝 |
3.2 肉桂 |
3.3 细辛 |
3.4 桑枝 |
3.5 羌活 |
3.6 秦艽 |
3.7 葛根 |
3.8 片姜黄 |
3.9 白附子 |
3.10 川牛膝 |
3.11 防己、天仙藤 |
3.12 桑寄生、杜仲 |
3.13 地鳖虫 |
3.14 生地黄 |
3.15 赤芍 |
4 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发病特点分析 |
4.1 中老年女性多发 |
4.2 高血压病患易患麻木 |
4.3 肢体静止、寒冷刺激是麻木主要的诱发或加重因素 |
5 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分析 |
5.1 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
5.2 蠲痹通络方能明显改善麻木程度 |
5.3 蠲痹通络方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 |
5.4 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相关症状 |
5.5 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候表现 |
5.6 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明显疗效 |
6 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中风后痛性肩46例治疗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极泉穴配合肩三针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黄小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彭德忠教授“杠肩扳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 陈致尧.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不同深度针刺阿是穴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D]. 刘康霖.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疗效观察[D]. 陈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4)
- [5]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6]中风后痛性肩46例治疗体会[J]. 朱丹琮. 现代康复, 2000(01)
- [7]眼针结合体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蕊.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D]. 陀财超(Toh Chai Chau).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9]火刃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倍利.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D]. 林玉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