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观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观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杰彭文武刘小凤/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一定范围内的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以实际数据作为分析基础,分析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主要因素出发,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而提出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观教育和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就业观

一、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现状与问题调查

我们在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随机抽取2012届应届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11份,其中有效问卷903份,有效回收率90.5%。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目的是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理想、就业动机、就业认知、就业途径、就业价值观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表示充分认同。59.2%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表示“满意”和“较满意”。

2.大多数毕业生对就业的选择日趋理性。56.3%被调查者认为就业形势严峻或比较严峻,52.6%的同学对就业前景表示“乐观”和“比较乐观”。但还有41.8%的同学感到“信心不足”。23.5%的同学表示一定会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职业,“可能会”、“视情况而定”的占68.7%。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定根据专业来选择自己的职业,一方面说明被调查者对自己专业的喜爱和执著,但另一方面也必将缩小职业选择的范围。

3.就业取向多元化,择业受多种因素影响。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是大多数同学毕业后的打算,拟考研继续深造的比例高达39.2%,与实际录取情况存在不少差距,部分同学很可能就业准备不足。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经济收入与福利”、“个人兴趣”、“工作单位所在地”,分别占33.6%、20.7%和18.7%;“个人的待遇”仍是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而“单位前景”、“利于施展个人才干”分别占10.6%、8.6%,令人堪忧。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大多数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有所降低,月薪期望2000元以下的占61.3%,这将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4.多种因素造成学生的就业难。在被调查者中,认为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外语和计算机未过级”、“没有工作经验”,分别占59.8%、16.6%、12.8%。

5.毕业生对学校有着较高的期望。希望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分别为“提供招聘信息”占55.3%,“职业生涯指导”占18.5%,“就业形势政策指导”占13.7%,“求职面试技巧培训”占12.4%;认为能给自己就业提供最大帮助的依次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占38.7%、“院系专业老师”占31.1%、校友占18.3%、亲友占7.8%、辅导员占6.7%,其中学校教职工比例高达73.5%。

6.毕业生主动性不够。毕业生希望学校多提供就业信息,但有19.2%的毕业生基本上未登录学校就业信息网,如今是信息社会,就业竞争异常激烈,机会稍纵即逝,个人不主动,天上不可能掉馅饼。可见,部分毕业生极须转变观念,要以科学的规划、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务实的行动对待就业。

二、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明确。当前,不少毕业生因为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基本了解、对就业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导致有的毕业生六神无主,茫然不知所措;有的盲目乐观,就业期望太高;有的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还有的干脆拿着材料一个单位又一个单位、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的东奔西跑,结果仍然是无功而返,效果欠佳。[1]

2.就业意识淡薄,依赖性强。现在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制度的改革认识不足,仍留恋过去“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害怕竞争,对就业问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被动地位,有“等”和“靠”思想。所谓“等”就是等待政府安排工作,“靠”就是依靠家长帮忙,靠工作来找他。[2]他们一方面希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思考择业问题和积极行动。过于依赖的心理,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失去择业的自主性,陷入非常被动的择业境地。

3.就业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切实际。学生在择业目标方面,趋向于高薪水、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在就业地域方面,多数毕业生向往大中城市,尤其是沿海的中心城市,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好,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多。部分学生认为内地特别是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缺乏发挥自我才能的环境和机遇,因而不愿下基层。[3]

4.追求稳定工作,缺乏开拓精神。目前,尽管传统的就业渠道变窄了,但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对大学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大企业已经人才济济了,但中小企业还求才若渴;大城市已经人满为患了,但广大的乡镇与农村还大有用武之地。李福在《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及其指导》中指出:尽管当前已经打破“铁饭碗”,拿个文凭管一生、一份工作干到退休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不少大学生还把眼光停留在一些如教师、公务员等相对稳定的职业上,不愿意到企业就业。一些大学生乡土观念较重,认为远走不如近爬,尽管有用人单位愿意签约,却不愿意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到异地就业。甚至个别大学生有排外思想,欠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4]

5.普遍存在从众心理从众也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从众心理在心理学上是指在群体压力影响下,放弃个人意愿,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在就业问题中表现为缺乏主见,就业观为他人或舆论所左右,不顾主观条件和客观事实,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黄妍,钟小川在《高校扩招条件下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化》中指出:绝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众多的矛盾面前,分不清主次而不知所措,觉得还是从众保险。随着当下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数字精英”、“管理精英”等的着重宣传,大学生容易形成个人价值取向的从众心理,对传媒所推崇和认可的职业亦步亦趋,紧紧相随,造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之势。[5]

6.创业意识淡薄。许多大学毕业生受传统观念影响,对于创业,还存在观望态度,缺乏信心和勇气,也不愿意承受创业的艰辛和风险,不到万般无奈,不肯“铤而走险”。[6]有的人甚至认为,那些自己去创业的人,都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后才被“逼上梁山”的。毕业生不应当只是被动的求职者,有条件的,也可以成为主动的创业者。这种就业观,似乎有点超前,难免会被某些人说是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之类的话,但这也确实是一种很可取的就业观。

三、加强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观教育和引导的对策

1.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构建就业工作长效运行机制。高校领导要切实学习、贯彻教育部有关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文件,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队伍的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将就业指导工作列入学校重要工作之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提高、新发展。如:协调或共享现有的教育资源,使全校各部门、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形成全校一盘棋的工作局面,从而改变就业部门孤军作战的现状。根据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构建“学校——学院——系(部)”三级管理模式:由主管就业工作、学生工作、教务工作的校领导和相关机关负责人及各院系负责人组成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就业指导工作的方针、政策、思路等,进行宏观管理和监督;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就业工作制度建设、全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规划、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等各种指导性工作;各个院系保证每个毕业生都能快速地获得新的信息和各种就业指导活动方案的落实等。这样的立体三级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实效,促进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发展。

2.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高峰期的到来,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就业指导人员素质状况有待提高,还没有建立起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加之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合并,使得毕业生人数大幅度攀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整天忙于应付事务工作,根本顾不上对就业工作的研究,也没有机会和时间接受继续教育,理论水平很难得到提高。新补充的人员中,一部分则是刚毕业的学生,昨天还接受指导,四处奔波找工作,今天留校开始指导学生就业;另一部分人员则是从其他行政转岗过来的,没有经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就开始指导毕业生就业,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高素质、专业化、专家化人才。就业指导工作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涉及到社会学、教育学、人才学、市场学以及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走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建立起良性发展、规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

3.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全程化就业指导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就业指导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指导模式,它体现了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方向。[37]全程化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应该是连续、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培养和积累。因此,就业指导应具有连续性和针对性,就业指导对象不应该局限在大学四年级临毕业阶段,应贯穿于大学全过程,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不同年级、不同学历层次,采取不同的目标培养模式,分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实施。

4.优化就业政策指导。政策指导是就业指导的前提,也是广大毕业生最为关心的内容之一。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制定的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准则的体现,是调控、约束、导向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基本依据。毕业生应在就业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自由择业。就业政策一经制定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制约作用,这些都涉及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学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指导,宣传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原则及有关规定和具体实施办法,通过广泛地政策宣传和教育,使学生了解国家制定的全国性就业政策、有关部门和省市制定的行业性和区域性就业政策及学生所在学校制定的具体实施意见,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教育,引导毕业生走出择业的“误区”,以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进行就业政策指导时,指导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政策、吃透政策、用足政策。

5.加强就业法律指导。由于大学生初次就业,社会经验不够成熟,与招聘单位相比,大学生是弱势群体,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尽管就业中发生争议、侵权事件比例有限,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地区、某一位毕业生、某一个家庭来说,事关重大,绝无小事。处理不好或者是处理不及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在就业过程中,一些用人单位随意处理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加上不少大学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其合法权益被用人单位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开展高校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工作在新形势下具有现实意义,尤为重要。

6.树立新型就业观。就业是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转折点,但就业所反映的,不仅是如何找到用人单位,而且涉及到大学生本身的素质准备。大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到大单位当干部才是就业的观念,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就业,既可在城镇也可到乡村,既可在内地也可去边疆就业。因此,就业观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帮助学生树立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艰苦奋斗、创业成才的观念,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

6.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一个好的校园人文景观能催人奋发向上;一个学术氛围浓厚、追求自我实现的校园文化环境,更有可能将大学生的职业定向朝靠近学术研究及发展和满足个性要求的职业方向上引导;一个学术氛围淡薄,注重实利的校园文化环境也将引导学生去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

【参考文献】

[1]廖君华.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观问题及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田光灿.浅谈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J].河池学院学报,2004,24(3):113-114.

[3]郭保明,艳琴,震,武忠诚,陈显久.我校大学生就业观及态度的调查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68.

标签:;  ;  ;  

当代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观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