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机晶须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无机,无机盐,机理,复合材料,晶体,激素,高分子材料。
无机晶须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崔小明,金栋[1](2012)在《无机晶须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机晶须(Whisker)是一种具有一定长径的纤维状晶体,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以及再生性能等,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补强材料,在工程塑料、涂料及隔热、绝缘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常见的无机晶须1、氧化锌晶须。氧化锌晶须(ZnOw)按结构形态不同可分为针状晶须和立体四针状晶须。前者与其他针状晶须一样,主要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剂;后者因为结构独特,除用于增强外,还可(本文来源于《塑料制造》期刊2012年07期)
金栋[2](2010)在《无机晶须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机晶须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型功能材料,在塑料改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晶须的制备方法以及几种常见无机晶须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提出了其今后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期刊2010年10期)
徐婉珍[3](2009)在《钛基晶须材料固相萃取分离/富集无机环境激素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激素,也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剂,系由于人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能影响和扰乱生物内分泌系统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总称。环境激素可以分为有机环境激素和无机环境激素。无机环境激素主要指镉、铅、汞等一类具有明显生物效应的无机污染物。由于方法的灵敏度限制和基体效应的影响,利用仪器直接测定无机环境激素一般很困难,因此预富集/分离无机环境激素显得十分必要。固相萃取法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分离/富集倍数高、相分离速度快和易与不同的检测技术相结合等优点而受到广大分析工作者的关注。钛基晶须材料具有特定强度、模量、尺寸稳定性等优良性能,不仅在光电材料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吸附、分离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制备对目标化合物具有特定识别能力的聚合物的新技术。本研究选择利用钛基晶须/表面修饰钛基晶须/表面离子印迹钛基晶须固相萃取无机环境激素。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叁个方面的内容:(1)钛基晶须固相萃取预分离/富集无机环境激素的研究ⅰ.以四钛酸钾(K_2Ti_4O_9)晶须为固相萃取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为检测手段,详细研究了K_2Ti_4O_9对无机环境激素铅、镉、镍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影响情况及可能的吸附机理。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将其用于环境水样中Cd(Ⅱ)、Pb(Ⅱ)、Ni(Ⅱ)的测定,检出限分别为:2.5μg·L~(-1)、3.6μg·L~(-1)、56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6%、3.1%、2.9%。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方法具有稳定性好、吸附和解吸性能好的特点。ⅱ.建立了一种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为检测手段,六钛酸钾(K_2Ti_6O_(13))为固相萃取剂分离/富集Co(Ⅱ)、Ni(Ⅱ)、Cr(Ⅲ)的方法,探讨了影响分离/富集过程的主要因素、共存离子的干扰以及可能的吸附机理,考察了吸附容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本法用于磷化废水中Co(Ⅱ)、Ni(Ⅱ)、Cr(Ⅲ)的测定,检出限分别为:9.2μg·L~(-1)、5.3μg·L~(-1)、8.9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98%、0.75%、0.87%。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方法具有稳定性好、吸附和解吸性能好的特点。(2)钛基晶须表面修饰分离/富集无机环境激素研究ⅰ.以K_2Ti_4O_9为载体,γ-(2、3环氧丙氧)丙基叁甲氧基硅烷(KH-560)为表面修饰剂,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负载型、疏水性固相萃取剂KH-560/K_2Ti_4O_9。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F-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KH-560/K_2Ti_4O_9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以FAAS为检测手段,考察了吸附酸度、吸附剂用量、静置时间等对KH-560/K_2Ti_4O_9吸附Pb(Ⅱ)的影响;研究了在混合溶液中KH-560/K_2Ti_4O_9对Pb(Ⅱ)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K_2Ti_4O_9表面修饰KH-560可以有效增加K_2Ti_4O_9的疏水性能。ⅱ.以六钛酸钾晶须(K_2Ti_6O_(1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双硫腙(Dithizone,C_(13)H_(12)N_4S)负载型六钛酸钾(C_(13)H_(12)N_4S/K_2Ti_6O_(13))。采用FT-IR、SEM对C_(13)H_(12)N_4S/K_2Ti_6O_(13)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以ICP-AES为检测手段,考察了吸附酸度、吸附剂用量、静置时间等对C_(13)H_(12)N_4S/K_2Ti_6O_(13)吸附Cd(Ⅱ)、Pb(Ⅱ)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本法用于环境水样中Cd(Ⅱ)、Pb(Ⅱ)的测定,检出限为1.2μg·L~(-1)、1.6μg·L~(-1),加标回收率为92~101%。结果表明:C_(13)H_(12)N_4S/K_2Ti_6O_(13)可以有选择的吸附Cd(Ⅱ)、Pb(Ⅱ)等离子。(3)钛基晶须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分离/富集无机环境激素研究ⅰ.以Pb(Ⅱ)为模板离子,壳聚糖(CTS)为功能单体,叁钛酸钠(Na_2Ti_3O_7)为载体,KH-560为偶联剂,利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SMIT)和溶胶-凝胶法(sol-gel)在稀醋酸溶液中制备了Pb(Ⅱ)离子印迹聚合物(Pb(Ⅱ)-ion Imprinted Polymer,Pb(Ⅱ)-ⅡP)。采用FT-IR、SEM、XRD等表征手段对Pb(Ⅱ)-ⅡP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以FAAS为检测手段,考察了吸附酸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等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在混合溶液中对Pb(Ⅱ)的选择性,比较了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Non imprinted polymer,NIP)的吸附容量;提出了印迹聚合物可能的印迹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b(Ⅱ)-ⅡP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对Pb(Ⅱ)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ⅱ.在醋酸溶液中,以Ni(Ⅱ)为模板离子,CTS为功能单体,KH-560为偶联剂,利用表面印迹技术和溶胶-凝胶技术结合制备了Ni(Ⅱ)离子印迹聚合物(Ni(Ⅱ)-ion Imprinted Polymer,Ni(Ⅱ)-ⅡP)。采用FT-IR、SEM等手段对Ni(Ⅱ)-ⅡP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其为固相萃取吸附剂,以FAAS为检测手段,考察了溶液酸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ICP-AES研究了聚合物对Ni(Ⅱ)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对Ni(Ⅱ)-ⅡP的印迹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Ni(Ⅱ)-ⅡP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研究表明:钛基晶须分离/富集无机环境激素具有广谱性、选择性不理想等特性。对钛基晶须材料实施表面离子印迹,得到表面离子印迹改性钛基晶须固相萃取材料,用于预分离/富集样品中无机环境激素的研究,实现对无机环境激素专属性/高选择性吸附;研究了表面离子印迹改性钛基晶须材对无机环境激素的吸附行为和分离/富集机理。实现了表面离子印迹改性钛基晶须固相萃取材料预分离/富集与仪器分析方法联用,建立了环境样品中痕量/超痕量无机环境激素仪器分析新方法。(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09-04-01)
李武,靳治良,张志宏[4](2003)在《无机晶须材料的合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无机晶须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发展 ,以“硼酸铝晶须产业化”项目为代表的无机晶须材料的工业化生产 ,无疑将对我国高技术新材料的发展起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还对几种典型的无机晶须材料—— Si C晶须、Al18B4O3 3 晶须、K2 Ti6O13 晶须、Ca CO3 晶须、Mg2 B2 O5晶须、莫来石晶须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现状作了概述 ,并就其研究前景作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03年04期)
无机晶须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机晶须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型功能材料,在塑料改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晶须的制备方法以及几种常见无机晶须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提出了其今后的发展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机晶须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崔小明,金栋.无机晶须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塑料制造.2012
[2].金栋.无机晶须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进展[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0
[3].徐婉珍.钛基晶须材料固相萃取分离/富集无机环境激素及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9
[4].李武,靳治良,张志宏.无机晶须材料的合成与应用[J].化学进展.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