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柳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论文

赖柳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论文

摘 要:全球化的到来,加强了国家之间的各种联系。西方文化也在不断地向我国传输,加速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融合的同时,在社会大众中间逐渐形成了尊崇西方文化的心态。再加上,在人们的观念中普遍认为传统文化就是迂腐的文化,已经不适应我们发展的需求。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观念上的不认同,使得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很大的危机。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经过时间的洗礼,留存至今就说明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所以有必要改变人们的观念,更多地接受传统文化。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从事相关教学工作的老师提供一些借鉴,提高初中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渗透研究

一、初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加强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推广,通过在学校课程中设置国学课等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但是,一周一两节的国学课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并起不到太大的提升作用。就需要开辟新的方式,拓宽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语文学科作为接触传统文化教学最多的学科,很多的传统文化都是通过古诗文的形式传递出来的,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会系统的学习大量的文言文,文言文作为古人思想文化记录的重要载体,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实际上,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情况并不乐观,很多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仅能做到对知识的讲解,并不会将其中的思想跟学生进行探讨,而且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也不够。为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 促进传统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经历过数千年的发展依然焕发着生机,就表明其存在是合理的,能够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加强他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续传承。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传统文化中的点点滴滴都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一旦缺失,我们的文明就会变得不完整,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我们的传统文化。

(二) 有利于进行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中的养分滋润了我们的现代文化,文化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有强大的基础作为支撑,最有能力进行支撑的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近年来我们的国漫取得了显著的发展,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上映后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其剧本的基本素材还是来源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故事——哪吒闹海,制作人员在原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并融合了现代的科学技术,让古老的故事得到了新的发展。

贝多芬把他那种不向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对生活自由平等的渴望植入到自己作品的每一个音符之中,并创作出流传至今的音乐作品。更体现出贝多芬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所做出的贡献。

(三)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尤其是古人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我们现代依然适用。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长的溺爱,唯我独尊的心态强烈。不懂得分享,不愿与人相处,性格冲动这些问题会对他们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尊师重道、尊老爱幼以及好善乐施的思想能够正确地指引学生,对他们的性格养成有极大的帮助。

(四) 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应用Epidata 3.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对器官捐献态度的异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调查对象对器官捐献不同态度的影响因素。

(五)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增加了他们的文化素养,现阶段的学生在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很不扎实,尤其在语文的表达能力上有很大的欠缺,写出来的文章不仅没有内涵而且失去了文字的优美。通过传统文化中的古文学习,能够让学生借鉴古人的表达方式,使得自己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传统文化中的包含着其他学科的很多知识,能够提升学生对其他知识的了解。

三、传统文化贯穿于语文教育的哪些方面

(一) 精神层面

语文老师在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授课的过程中,并未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也有部分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不论哪一种形态、哪一种类型的民主,不论其中“民”的范围有多大,一般都遵循三个重要原则。

(二) 知识层面

从图9可以看出,只选择1个采样注视点时,分类预测的准确率不足70%,而选择2个采样注视点时准确率达到了85%左右,3个及3个以上的采样注视点的分类预测准确率均达到了90%以上.由于注视点的不稳定性,单个注视点存很大的随机性,因此其预测的准确率较低.同样可以看出注视点个数达到3个以上时,准确率没有没有明显提升,这说明依靠增加采样注视点个数去提高分类预测精度是存在一定限度的.

四、初中语文教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对传统文化并不重视,尽管老师在课堂进行生动的教学,但是,在部分学生眼中认为语文的学习对自身的发展并没有什么用,抱着语文学习就是用来交流的观念,不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即使有些学生在私下里也会接触古典文学,进行大范围的阅读,但是并没有学习的意识,仅限于了解故事情节。

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可以从绘画、写作以及历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在绘画方面,现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有些插画都是紧贴文章内容进行绘制的,通过插图能够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记忆。而且,有些插图用的就是文章作者的原作,对提升学生的感知有重要影响。语言的魅力在传统文化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汉语表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洁且优美,例如:勿念二字,表达出来的确有两种意思,一是“我很好,无须挂念”,另一个是“你也要好好的,不要让我担心”。历史方面,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典籍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历史人物,通过学习能够提升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二) 学生缺乏学习意识

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度并不高,尤其是文言文在理解上晦涩难懂,如果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就会使得他们丢失注意力,达不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三) 缺乏学习氛围

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但是由于很多的学校以及老师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并不够重视,并没有在学校、班级中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缺少环境的熏陶,学生自然不能受到好的教育。

(四) 没有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

精神层面的学习贯穿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全过程,古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将自己的情感给予诗文以及画作之中。古代诗文的作用跟我们现代的新闻有异曲同工之处,能够传递很多的信息,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在战乱时期,文人将自己的爱国之情写入文中;离乡的游子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寄寓诗书。古人很多的做人道理也是通过典故向我们传递,卧冰求鲤、凿壁偷光等故事一直被广泛流传,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并受其熏陶养成好的气节以及道德。

老师要想让传统文化在语文中渗透得更有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利用教学工具进行授课,在教授《智取生辰纲》时,可以将有关的影视片段进行播放以帮助学生对人物的了解,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人物的性格,方便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把握。

的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就只有简短的几个字,不能详细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这很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 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不重视

由于我国现阶段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老师在授课时过分的关注教学内容在学生成绩中的比重,这就使得老师在授课中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跟学生讲授应试的技巧,因此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很多教学内容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进行背诵,并不会将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同学生进行探讨。

(六) 落后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落后是影响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依然采取的是传统的授课观念,并不能及时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需要让学生融入课堂,但是部分老师在进行授课时,自己是主体,完成教学任务的标准是自己的课讲没讲完,而不是学生学到了多少。

石桥那头,山径拐弯处曾有一座太子庙。起初庙宇只是茅庵,乃一云游和尚结草衔环搭建。和尚自称药僧,每日白天上山采药,晚上念经之余饱读药典,能将《黄帝内经》和《汤头歌》倒背如流。周遭百姓来拜佛问诊,药僧望闻问切后,送一包草药,药到病除,不收分文。年复一年,远近善男信女感佩和尚功德医道,捐谷捐粟,兑成碎银,打算积少成多,为药僧,亦为父老乡亲自己,建一座砖砌瓦盖的庙宇。

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措施

(一) 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他的所在地,Ian是极为普通的本地男子。开车上班,早出晚归,以工作支撑家庭,养活一家大小。她成为住在近郊小镇朗霞的全职家庭主妇。朗霞镇有1万多人,是个空旷而边缘的地区。大片整洁有序的花园房子,一个中心广场,有一条商业街道可以购买到家用必需品。也有学校、医院、教堂等各式机构。开阔路面两边绿树成荫,田野开阔。平时极少能见到人,气氛相当冷清。他们在此地购买宽大住宅,因为土地价格较城里便宜。此地位于南回归线稍南,从来没有寒冷日子,阳光暖煦亲近,是艳阳高照的地方。气候宜人。连空气都是乏味至极的清新。

传统文化中融合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通过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民族发展的各个阶段,感慨于先人们的伟大,为我们今天美好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提升我们对民族自信心,更加坚定自己的中国心。自觉地学习先辈们为国发展的奉献精神,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 转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学生要想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就必须转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老师的作用就是协助学生改变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以课本为依托,选择适合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的书籍,通过其他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兴趣度。家长在家中也要重视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带孩子多参观文化古迹,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例如《诗词大会》等,吸引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三) 营造好的氛围

学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借助语文教学的平台举办一些传统文化知识比赛、阅读大赛等。通过表彰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进而使得学生们喜欢上传统文化,在全校形成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四) 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

语文科研小组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们的学习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价,不要吝啬对学生的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解决,必要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书面考核,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 提高教育的重视度

语文教师自身要提高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制订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切忌“填鸭式”教育,要让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而不是仅限于了解。还要向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学习,并将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应用。

(六) 更新教学理念

初中语文老师要善于接受、学习新的教育理念,适时地对自己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正,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分数。定期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检讨,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六、结束语

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以及国家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都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精华。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加强他们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以及使得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不成熟易冲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能够加强对他们的约束,有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养成。但是,现阶段我国初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做得并不到位,在很多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处于缺失状态。为此,相关部门就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推广,语文教师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之中。本文对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还会继续进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李花芝.论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391(7):109.

[2]宋黎雅.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2):57+59.

[3]夏东明,陈晓珍,李素梅.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G]∥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2018.

[4]李雨珊.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81.

作者简介:赖柳华,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第四中学。

标签:;  ;  ;  ;  ;  ;  

赖柳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