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澳季风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季风,水汽,赤道,季节,气流,梅雨期,大气。
亚澳季风区论文文献综述
张键[1](2019)在《亚澳季风区近1 ka大气降水和石笋δ~(18)O的意义:观测与自然记录集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气候系统的内部变率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热点研究问题,由于器测资料时间尺度的局限性,其仅仅只可以提供过去百年的海洋和大气环流的变化趋势。但对于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信息,往往只能依靠古气候的载体(冰芯、洞穴石笋、树轮等)。值得注意的是,具有高分辨的古气候的代用资料记录,它们通常被用作重建过去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指数变化的材料。但纵观过去几十年的ENSO变率研究,可以发现不同地质指标重建的ENSO内部变率可谓是争议不断,而不同模式模拟出来的结果也是矛盾重重,这为研究更长时间尺度的ENSO变化增加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对过去千年的ENSO模态有更加清楚的认识,降低过去千年ENSO变率重建的不确定性,本文将从亚澳季风系统出发,对亚澳季风区的大气降水到洞穴石笋δ~(18)O信号的气候意义进行整体探讨,使用亚澳季风区高精度年代和高分辨率U-Th测年的石笋样品,试图提出一个新的ENSO代用指标——石笋氧同位素,并将重建的过去千年的ENSO指数变化与地球系统的外部变率指数,以及和大气涛动指数等进行系统对比研究,目的是阐释地球系统内部和外部变率的联系和区别。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亚澳季风区各研究气象站点的月降水量与大气降水的氧同位素呈现反相关关系,各站点均可以通过相关性检验,说明这种规律在亚澳季风区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在数学统计关系上说明月时间尺度上的大气降水氧同位素主要反映了当地降水量的变化。但是,亚澳季风区各站点降水量变化可能并不是引起月大气降水氧同位素变化的最直接因素,而大气环流的变化和不同季节当地水汽来源的变化才是影响大气降水δ~(18)O最重要因素。(2)在受复合水汽源影响的东亚季风区和澳大利亚季风区,大气降水δ~(18)O的年加权平均值与当地的年降水量之间在年际尺度上并不具有相关性,但在受相对单一水汽源影响的印度季风区,年降水量与当地的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的年加权平均值却呈现反相关关系。因此,在受复合水汽源影响的东亚季风区和澳大利亚季风区使用石笋氧同位素来重建当地降水量的变化需要谨慎。另外,亚澳季风区的大气降水的氧同位素在年际尺度上与ENSO指数可以通过相关性检验,尽管原因还存在争议,但这种大气降水氧同位素与ENSO指数的良好相关性,为我们使用石笋δ~(18)O记录来重建过去千年的ENSO变化指数提供了基础。(3)通过将亚澳季风区高分辨率的多条石笋记录进行相关性计算,发现亚澳季风区多条石笋记录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在亚澳季风区的石笋δ~(18)O的记录在十年——百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大体是一致的,暗示该区域的石笋δ~(18)O可能受控于同样的气候信号。另外,亚澳季风区的石笋δ~(18)O记录在小冰期时期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这与前人提出的南北半球气候变化会存在一种“跷跷板”模式的观点并不一致。(4)通过将过去1 ka亚澳季风区的石笋δ~(18)O进行集成,发现小冰期时期石笋的δ~(18)O值呈现明显的偏正趋势,对应于热带太平洋Ni?o 3.4区的El Ni?o态;石笋δ~(18)O在中世纪暖期明显偏负,对应于热带太平洋Ni?o 3.4区的La Ni?a态。为了验证石笋集成的ENSO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将器测的SOI指数与集成的ENSO指数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呈现明显的反相关关系,与大气降水的氧同位素和SOI指数的对应关系一致,证明我们的集成结果是可靠的,可以正确的反映过去千年ENSO的变化趋势。(5)亚澳季风区石笋δ~(18)O重建的过去1 ka ENSO变化指数与太阳活动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反相位关系,其原因在于太阳活动可能影响热带东西太平洋的海温梯度变化。通过将重建的过去1 ka PDO指数与我们基于亚澳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重建的ENSO指数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原因在于热带太平洋Ni?o 3.4区的海温变化可以通过“大气桥”来影响PDO的变化。另外,过去1 ka的北大西洋多年代际变率(Atlantic Multi-decadal Variability:AMV)指数变化与重建的ENSO指数呈现反相关关系,当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海区降温时,对应热带太平洋Ni?o 3.4区的海温的正异常,这种遥相关关系主要是通过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和大气的Rossby波来实现的。(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1)
范倩莹,李忠贤,王健治[2](2018)在《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变化与亚澳季风区降水异常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79—2014年ERA-Interim逐月风场和水汽通量资料及GPCP逐月降水率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亚澳季风区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1)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明显,具有3~4 a的周期。2)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变化与热带东印度洋和海洋性大陆区域降水异常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异常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我国中部地区降水异常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3)当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偏强时,850 hPa上自阿拉伯海向东一直延伸到热带西太平洋为西风异常,这种环流形势有利于热带西太平洋出现水汽辐合,使得该区域降水出现明显偏多,同时热带东印度洋低层为东风异常,受其影响,热带东印度洋和海洋性大陆区域出现水汽辐散,使得该区域降水偏少;此外,在我国东南沿海为一个气旋式风场异常,不利于来自热带海洋的水汽输送到达我国中部地区,使得该地区降水偏少;反之亦然。4)当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偏强时,东亚地区局地Hadley环流表现为异常偏弱,低空偏南越赤道气流异常在20°N附近与来自北半球的冷空气交汇上升,赤道附近及30~40°N地区出现异常下沉运动,使得热带海洋性大陆区域和我国中部地区降水减少;反之亦然。(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丛菁,管兆勇,王黎娟[3](2007)在《夏季亚澳季风区两支越赤道气流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夏季风活动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索马里急流和105°E越赤道气流变化的异同及它们与亚洲夏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强度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突变时间及周期都明显不同;两者的年际变化在某些年代显示出很强的负相关关系;索马里急流与亚洲夏季风的南亚夏季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而105°E越赤道气流仅与南海夏季风关系密切;两支越赤道气流对亚洲夏季风系统各成员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朱玮[4](2007)在《亚澳季风区平均场和扰动场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江淮梅雨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NCAR1957~2001年逐日的再分析资料,从地面开始积分计算整层的水汽输送通量,减去用月平均资料计算出的平均场的水汽输送量,从而得到扰动水汽输送量,初步讨论了我国江淮地区平均场水汽输送及扰动场水汽输送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江淮梅雨期(6~7月)旱、涝年平均场水汽输送与扰动场水汽输送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江淮地区的平均场水汽输送在冬季主要来自中低纬的西风输送,春季此输送带显着增强,并有副热带高压南侧源自西太平洋的东风水汽输送在中南半岛和南海转向汇入其中,使江淮南部的水汽输送大大加强。夏季江淮地区最主要的水汽来源是从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进入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的水汽输送,105°E附近的越赤道气流和副高南侧的东风转向水汽输送在夏季也会影响到江淮地区。秋季江淮地区上空的水汽输送最弱,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和西太平洋。(2)江淮梅雨期旱、涝年平均场水汽输送的差值在我国北方、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达到最大。源自西太平洋和我国北方的偏强的水汽输送很可能是造成江淮梅雨期降水偏多的主要因子。(3)扰动场的水汽输送与平均场的水汽输送差别较大,源自孟加拉湾的平均场水汽输送对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影响较大,而影响我国江淮地区的扰动水汽输送主要来自于南海地区。赤道地区的扰动水汽输送很小,扰动输送值最大的区域出现在西太平洋副高北侧的西北太平洋上。(4)扰动水汽输送在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异常时期与平均水汽输送场基本呈反方向输送,其差值散度场与平均水汽输送差值散度场为反位相分布,江淮地区梅雨期扰动场的水汽收支情况也与平均场正好相反,因此说扰动水汽输送对平均场的水汽输送起削弱作用,抵消由于平均水汽输送异常而造成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偏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7-01-01)
乔云亭,林美静[5](2006)在《亚澳季风区的水汽输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用1950-2004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得到逐日垂直积分水汽输送通量矢量Q,然后进行月平均处理,分析了亚澳季风区的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冬季,亚洲季风区低纬地区为东北风水汽输送,它经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水汽输送,将水汽输送到澳大利亚季风区和低纬南印度洋。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季风区和低纬南印度洋为东南风水汽输送,它经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水汽输送,将水汽输送到亚洲季风区。夏季的水汽输送要比冬季强盛得多。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赤道上存在两个显着的水汽经向输送大值区,分别在35°-65°E和100°-135°E。冬季100°-135°E的平均值稍强;夏季35°-65°E的平均值远大于100°-135°E的水汽输送值,这说明夏季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在亚、澳季风区之间的水汽交换中占主要地位。两支越赤道水汽输送是相互独立的。每支越赤道水汽输送本身在冬、夏季存在显着负相关,当冬季从亚洲季风区向澳大利亚季风区和低纬南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偏强时,接下来的夏季,从澳大利亚季风区和低纬南印度洋向亚洲季风区的水汽输送也偏强;反之亦然。(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6期)
刘芸芸,何金海,梁建茵,李春晖[6](2006)在《亚澳季风区水汽输送季节转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NCAR1957~2001年45年逐日的再分析资料,从地面开始积分计算整层的水汽输送通量,从气候平均的角度分析了亚澳季风区大尺度水汽输送的季节转换演变特征。分析发现,亚澳季风区水汽输送由冬季向夏季的季节转换的基本特征是:夏季大值输送带的建立及其自西向东伸展,伴随着斯里兰卡低涡活动、自南向北的越赤道输送和副高的东撤、南海夏季风建立等一系列天气气候事件;而冬季形势的建立则是副高南侧东风输送带的西伸,伴随夏季大值输送带的断裂、西撤,最后形成亚洲低纬东风输送带,进而形成由北向南的越赤道输送以及澳大利亚和南印度洋夏季风水汽输送。伴随着冬、夏季节转换,中南半岛以西和以东地区的西风水汽输送的经向移动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特征,表明印度季风和东亚-西太平洋季风的形成机制有很大不同。(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乔云亭,简茂球,罗会邦[7](2005)在《亚澳季风区内水汽汇的准两年振荡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50—2000年大气视水汽汇资料,分析了亚澳季风区内水汽汇准两年振荡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亚澳季风区内水汽汇有显着的准两年振荡,其关键区位于西太平洋暖池、孟加拉湾、东南印度洋和西南印度洋.它们对应3种遥相关型。当暖池水汽汇偏强时,我国华南为偏北风距平,东亚季风区水汽汇偏弱:印度洋水汽汇距平呈现为偶极子分布,东南印度洋附近水汽汇偏强时,东南印度洋至赤道西印度洋为偏西风距平,赤道西印度洋水汽汇偏弱;孟加拉湾水汽汇偏强时,孟加拉湾至西南印度洋为偏南风距平,西南印度洋的水汽汇偏弱。反之亦然。(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5期)
简茂球,罗会邦,乔云亭[8](2004)在《亚澳季风区大气视热源的季节演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950-2000年平均的亚澳季风区大气热源的季节演变和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亚澳季风区热带低纬的大气热源区随季节由冬到夏而自南半球向北半球移动,在盛夏达到最北,强度也最强,并在春末与北半球中纬度的热源区汇合,到秋季开始南撤;东亚季风区和印度季风区大气热源的冬夏型间转换的过度季节都较短,冬夏型间转换具有明显的突变性,而印度季风区大气热源的冬季型维持时间明显比夏季型要长;亚澳季风区内大气热源的年较差以亚洲季风区的热源年较差最显着,澳大利亚北部次之。(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周长艳[9](2004)在《亚澳季风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1980—1997年垂直积分的整层水汽输送通量资料,从气候平均的角度分析了亚澳季风区大尺度水汽输送演变和偏南风水汽输送在东亚地区推进的气候特征,为研究异常年份旱涝事件的产生提供了相应的大尺度背景;同时还讨论了长江流域旱涝年水汽输送的差异以及4-9月我国东部各区域的水分收支情况。主要结论如下: (1)冬季(1月)的水汽输送形势与南北半球东、西风带紧密联系,主要有四条近似纬向分布的垂直积分的强水汽输送带,越赤道输送将水汽从亚洲季风区输送到南半球澳大利亚季风区和南印度洋季风区,亚洲季风区为水汽源区。夏季(7月)各支大尺度水汽输送汇合成一条行星尺度水汽输送大值带,它从南半球出发,经过阿拉伯海、印度半岛、孟加拉湾、中南半岛、我国东部、朝鲜和日本,进入北太平洋;越赤道输送将水汽从南半球澳大利亚季风区和南印度洋输送到亚洲季风区,亚洲季风区为水汽汇区。水汽输送形势的季节转变跟南北半球间的越赤道输送的转向密切相关,尤其是在105°E、45°E附近。 (2)气候平均状态下,夏季偏南风水汽输送在东亚地区(110—130°E)的向北推进有阶段式跳跃的特点,每次跳跃均与影响我国的大型天气事件相联系。东亚夏季偏南风水汽输送所能到达的北界为50°N附近的东北北部。西太平洋副高南侧、亚洲季风槽北侧的东南风水汽输送在夏季可向西扩展到甘肃东南部地区(100°E附近)。夏季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通量强辐合区大多位于行星尺度水汽输送大值带中,和降水大值区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3)亚澳季风区气候平均状态下4-9月份的水汽通量的EOF矢量展开的第一特征向量最显着的特征是存在一条行星尺度的强西南风水汽输送带,它源于南半球低纬地区,经过亚洲季风区,进入北太平洋地区,集中反映了南北半球和中低纬各支水汽输送气流的相互作用。第一特征向量对应的时间系数图表现了亚澳季风区4-9月份的水汽输送阶段性的时间演变特征,可反映夏季亚澳季风区的大型天气事件的发生变化过程。 (4)长江流域旱涝年亚澳季风区夏季风水汽输送的建立、推进、减弱的阶段性特征显着不同,对应的中低纬季风环流、副高环流等季风系统水汽输送、汇合也有显着差别,尤其是在南海、热带西太平洋、长江流域、华北和东北等地区。长江流域旱涝年,6-7月中旬来源于南海、华南地区的南边界水汽输入是主要影响因子,7月下旬一8月北边界的水汽输出是主要影响因子。长江流域旱(涝)年夏季风水汽输送的北界偏北(南),副高南侧的东南风水汽输送偏北(南)。(5)4一9月,在亚洲夏季风建立和其后的演变中,随着季风季节性的北推,强水汽输送带也季节性地北移到较高纬度,为东亚雨带在各地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大尺度水汽条件。6月份季风建立后,中国东部的水汽来源主要来自南边界。夏季风北进而伴随的西南暖湿气流北传及在各地的停滞提供了各地雨季开始的重要水汽源,南海地区是进入中国东部大陆的重要水汽通道,6月份东亚各区南边界的输入随着南海地区向北输送的剧增而剧增,9月随着南海地区向北输送的剧减而剧减。雨季建立之前和雨季结束之后,华北和东北地区西边界的偏西风水汽输入占绝对优势;雨季中南边界的偏南风水汽输送对华北最为重要,东北地区雨季期间南边界的水汽输入和与来自西边界的水汽输入贡献相当。(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期刊2004-05-01)
乔云亭,罗会邦,简茂球[10](2002)在《亚澳季风区水汽收支时空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用1980~198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亚澳季风区视水汽汇并分析了其水汽收支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研究范围水汽收支的典型空间分布型为南北型,即南半球澳大利亚季风区与北半球亚洲季风区相反的分布形势,而且这种分布形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北半球亚洲季风区为水汽源,110~135 E之间大陆桥附近、80 E附近及40~50 E之间的叁支越赤道水汽输送通道将北半球水汽输送到南半球澳大利亚季风区及南印度洋,成为水汽汇,夏季南半球澳大利亚季风区和南印度洋为水汽源,上述叁支越赤道水汽输送通道实现与夏季反向的水汽输送,将水汽由南半球输送到北半球亚洲季风区,此时亚洲季风区为水汽汇。春季和秋季赤道辐合带为主要的水汽汇,亚澳季风区无明显越赤道水汽输送。(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亚澳季风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1979—2014年ERA-Interim逐月风场和水汽通量资料及GPCP逐月降水率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亚澳季风区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1)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明显,具有3~4 a的周期。2)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变化与热带东印度洋和海洋性大陆区域降水异常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异常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我国中部地区降水异常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3)当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度偏强时,850 hPa上自阿拉伯海向东一直延伸到热带西太平洋为西风异常,这种环流形势有利于热带西太平洋出现水汽辐合,使得该区域降水出现明显偏多,同时热带东印度洋低层为东风异常,受其影响,热带东印度洋和海洋性大陆区域出现水汽辐散,使得该区域降水偏少;此外,在我国东南沿海为一个气旋式风场异常,不利于来自热带海洋的水汽输送到达我国中部地区,使得该地区降水偏少;反之亦然。4)当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偏强时,东亚地区局地Hadley环流表现为异常偏弱,低空偏南越赤道气流异常在20°N附近与来自北半球的冷空气交汇上升,赤道附近及30~40°N地区出现异常下沉运动,使得热带海洋性大陆区域和我国中部地区降水减少;反之亦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澳季风区论文参考文献
[1].张键.亚澳季风区近1ka大气降水和石笋δ~(18)O的意义:观测与自然记录集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9
[2].范倩莹,李忠贤,王健治.夏季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变化与亚澳季风区降水异常的联系[J].大气科学学报.2018
[3].丛菁,管兆勇,王黎娟.夏季亚澳季风区两支越赤道气流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夏季风活动的联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
[4].朱玮.亚澳季风区平均场和扰动场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江淮梅雨异常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
[5].乔云亭,林美静.亚澳季风区的水汽输送特征[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6].刘芸芸,何金海,梁建茵,李春晖.亚澳季风区水汽输送季节转换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06
[7].乔云亭,简茂球,罗会邦.亚澳季风区内水汽汇的准两年振荡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8].简茂球,罗会邦,乔云亭.亚澳季风区大气视热源的季节演变特征[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9].周长艳.亚澳季风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D].南京气象学院.2004
[10].乔云亭,罗会邦,简茂球.亚澳季风区水汽收支时空分布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