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蒸发失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体温,基础代谢率,高山,环境温度,薄层,季节性,中华。
蒸发失水论文文献综述
朱万龙,孙舒然,陈金龙,蔡金红,张浩[1](2016)在《高山姬鼠热中性区和蒸发失水的季节性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了不同季节高山姬鼠的热中性区和蒸发失水的变化。结果表明:冬季高山姬鼠的热中性区为20~27.5℃,夏季为22.5~27.5℃,高山姬鼠夏季的体重、体温、蒸发失水、蒸发失水与代谢率的比率、蒸发热散失占总产热的比率显着高于冬季。冬季的基础代谢率、代谢水产生和蒸发失水比率显着高于夏季。以上结果说明高山姬鼠在冬季热中性区下临界点的转移和代谢率、温度有关,而热中性区上临界点和环境温度无关,说明冬季热中性区下临界点的转移是其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一种重要策略;同时在冬季通过降低肺皮蒸发失水量、降低蒸发热散失占总产热的比率等来适应冬季低温干燥的环境。(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夏素素,俞呈呈,沈丽玉,章忆颖,郑蔚虹[2](2014)在《白头鹎的体温调节与蒸发失水》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开放式呼吸测定仪和数字式温度测量仪,在环境温度为5.0~35.0℃范围内,测定8只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的体温、代谢产热和蒸发失水(EWL),并计算其热传导等生理生态特征。结果表明,白头鹎的热中性区为25.0~32.0℃;基础代谢率(BMR)为(3.67±0.03)ml/(g·h),是体重预期值的64%。平均最小热传导为(0.15±0.00)ml/(g·h·℃),是体重预期值的124%。蒸发失水与产热的比率(EWL/RMR)在5.0~35.0℃时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35℃时达到峰值,为0.20±0.01。代谢水和蒸发失水的比率(MWP/EWL)随环境温度上升而下降,在16.4℃时,MWP/EWL为1。这些结果表明,白头鹎具有较低的基础代谢率和高的热传导,蒸发失水在体温调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林琳,曹梦婷,胡益林,黄丽丽,李洲[3](2014)在《环境温度对白头鹎代谢产热和蒸发失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础代谢率(BMR)是恒温动物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最小产热速率,是动物在清醒时维持身体各项基本功能所需的最小能量值。"能量需求"假设认为,鸟类短期BMR的调整可以通过改变内部器官的大小来适应能量需求。以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0℃和30℃的不同环境中适应4周后,测定了其BMR、蒸发失水(EWL)和内部器官(心、肝、肾、胃、小肠和整体消化道)的重量,同时分析了白头鹎内部器官的变化及与BMR的关系。驯化4周后,白头鹎暖温组(30℃)的体重有明显降低的趋势;经协方差校正体重后,低温组(10℃)单位体重BMR与整体BMR明显高于暖温组,同时两组间EWL表现出显着差异。协方差分析表明,低温组白头鹎的肝脏、肾脏、小肠及总消化道重量显着高于暖温组。低温引起白头鹎能量需求增加,内部器官发生相应改变,要求摄入更多的氧气以维持代谢平衡,导致散失更多的蒸发水。(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林琳,曹梦婷,胡益林,黄丽丽,李洲[4](2013)在《环境温度对白头鹎代谢产热和蒸发失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础代谢率(BMR)是恒温动物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最小产热速率,是动物在清醒时维持身体各项基本功能所需的最小能量值。"能量需求"假设认为,鸟类短期BMR的调整可以通过改变内部器官的大小来适应能量需求。本实验以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0℃和30℃的不同环境中适应4周后,测定了其BMR、蒸发失水(EWL)和内部器官(心、肝、肾肌、胃、小肠和整体消化道)的重量,同时分析了白头鹎内部器官的变化及与BMR的关系。驯化4周后,白头鹎暖温组(30C)的体重有明显降低的趋势;经协方差校正体重后,低温组(10C)单位体重BMR与整体BMR明显高于暖温组,同时两组间EWL表现出显着差异。协方差分析表明,低温组白头鹎的肝脏、肾脏、小肠及总消化道重量显着高于暖温组。低温引起白头鹎能量需求增加,内部器官发生相应改变,要求摄入更多的氧气以维持代谢平衡,导致散失更多的蒸发水。(本文来源于《浙江省动物学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23)
黄春梅,胡黎娅,杨盛昌,朱万龙,李晓婷[5](2012)在《中缅树鼩体温、代谢率和蒸发失水日节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体温、代谢率和蒸发失水的日节律变化,采用植入式体温计测定了中缅树鼩24 h的体温,以及24 h中4个时间段(05:00~07:00时、11:00~13:00时、17:00~19:00时和23:00~01:00时)热中性区(30℃)的静止代谢率(RMR)、非颤抖性产热(NST)和蒸发失水(EWL)。结果显示,中缅树鼩的体温具有日节律变化,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1:00时和03:00时,各为(39.45±0.26)℃和(36.34±0.24)℃;静止代谢率、非颤抖性产热和蒸发失水在4个时间段都有显着差异,表现出显着的日节律变化,代谢率在23:00~01:00时最大,O2含量为(2.58±0.04)ml/(g.h),在11:00~13:00时最小,O2含量为(2.28±0.09)ml/(g.h);非颤抖性产热在05:00~07:00时最大,O2含量为(3.08±0.14)ml/(g.h),在11:00~13:00最小,O2含量为(2.69±0.63)ml/(g.h);蒸发失水在17:00~19:00时最大,失水量为(3.60±0.31)mg/(g.h)。结果表明,体温的日节律变化主要与环境温度的日节律变化和下午出窝取食活动性增强有关;当夜晚环境温度相对较低的时候,通过增强静止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来增加产热,而白天环境温度相对较高的时候,通过增强蒸发失水散热来调节体温。(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2年02期)
罗谦,柳鹏飞,王政昆,朱万龙,刘春燕[6](2011)在《大绒鼠及高山姬鼠体温调节和蒸发失水的日节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比较横断山区同域分布物种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和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的日节律特征,对两种鼠在24 h中4个时间段(04:00~06:00时、10:00~12:00时、16:00~18:00时和22:00~24:00时)的体温和蒸发失水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大绒鼠、高山姬鼠的体温具有相似的日节律,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04:00~06:00时和10:00~12:00时,分别为(37.45±0.17)℃和(37.30±0.24)℃及(35.77±0.42)℃和(36.05±0.11)℃;大绒鼠与高山姬鼠种间的非颤抖性产热、基础代谢率、热传导和干燥热传导,在4个时段间都有显着差异;蒸发失水仅在16:00~18:00时具有种间差异;大绒鼠的基础代谢率和蒸发失水在24 h内具有节律性波动;高山姬鼠非颤抖性产热的日节律变化与体温同步;高山姬鼠的热传导和干燥热传导出现了与环境温度类似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同域分布的大绒鼠和高山姬鼠具有相似的体温日节律,高山姬鼠比大绒鼠具有更强的日生理调节能力来维持水和能量平衡,以适应横断山独特的气候特征。(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1年01期)
谢静,单振光,张麟,王蓓,王政昆[7](2010)在《中缅树鼩蒸发失水及其热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栖息于滇中高原边缘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中缅树鼩夏季的代谢率、热传导、体温和蒸发失水等生理生态特征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缅树鼩在夏季体温相对较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蒸发失水与环境温度显着正相关,在热中性区内基本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为2.82mgH2O/g·h;在37.5℃时达到高峰值,为3.88mgH2O/g·h,蒸发失水在体温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同域分布的其他物种的生理生态学特征,提出中缅树鼩在热能代谢、体温调节及蒸发失水方面具有热带小型哺乳动物的特征,同时,又显示出某些适应于亚热带高原气候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李晓婷,王睿,王蓓,孟丽华,刘春燕[8](2009)在《横断山区中华姬鼠的体温调节和蒸发失水》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中华姬鼠的生理生态适应特征,对该鼠的代谢率、热传导、体温和蒸发失水等生理生态指标随环境温度从-5℃~35℃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华姬鼠的热中性区(TNZ)为20℃~30℃,平均体温为37.2±0.3℃,体温在20℃~30℃范围内维持恒定;基础代谢率为3.17±0.08 ml O2/g.h,最大非颤抖性产热为5.99±0.58 ml O2/g.h,非颤抖性产热范围(最大非颤抖性产热与基础代谢率的比率)为1.90,平均最小热传导(Cm)为0.16±0.02 ml O2/g.h℃,热中性区内,中华姬鼠的F值(RMR/Kleiber期望RMR)/(C/Bradley期望C)为1.58±0.10,中华姬鼠的蒸发失水随着温度增高而增加,蒸发失水在35℃达到峰值,为0.10±0.02 mgH2O/g.h。这些结果表明中华姬鼠对林地的适应特征是:基础代谢率较高,体温相对较低,最小热传导率与期望值相当,热中性区较宽,下临界温度较低;较高的最大非颤抖性产热和非颤抖性产热范围;蒸发失水在体温调节中占一定地位;这些特征与该物种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生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是该物种对横断山区的适应对策。(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梁春娣,张富仓,时新玲[9](2009)在《薄层土壤蒸发失水的数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薄层土壤蒸发失水的动力学过程作了机理性探讨。从土壤蒸发失水的机理出发建立了土壤干燥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薄层土壤蒸发失水的机理主要受两方面因素控制,一是土壤本身性质(土壤质地、初始含水量等)决定的内(固有)失水速率;二是受蒸发温度等外部因素影响的失水速率。由此建立的该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定量地描述了土壤水分在蒸发过程中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不同土壤在不同设定温度条件下薄层土壤蒸发的实验结果验证,对升温蒸发阶段和恒温蒸发阶段分别进行了方差分析,其拟合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极好,表明该机理方程能够很好地反映该情形下薄层土壤蒸发的动态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09年04期)
朱万龙,杨永宏,贾婷,练硝,王政昆[10](2008)在《横断山两种小型哺乳动物的蒸发失水与体温调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大绒鼠和高山姬鼠在不同温度下的蒸发失水与能量代谢。结果表明: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热中性区分别为22.5~30℃和25~30℃;平均体温分别为36.12℃和36.17℃;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基础代谢率(BMR)分别为2.99±0.48mlO2/g.h和4.24±0.50mlO2/g.h;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平均最小热传导(Cm)分别为0.26±0.038mlO2/g.h.℃和0.32±0.034mlO2/g.h.℃;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蒸发失水随着温度增高而增加,大绒鼠的蒸发失水在30℃达高峰值,为10.32mgH2O/g.h,高山姬鼠在35℃达高峰值,为14.57mgH2O/g.h;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热散失占总产热的比率随着温度增高而增加,大绒鼠在30℃达到最大为34.6%,高山姬鼠在35℃达到最大为37.5%。这些结果很可能反映出横断山小型啮齿类动物的特征,即体温相对较低,代谢水平较高,热传导也较高,蒸发失水在总产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蒸发失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开放式呼吸测定仪和数字式温度测量仪,在环境温度为5.0~35.0℃范围内,测定8只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的体温、代谢产热和蒸发失水(EWL),并计算其热传导等生理生态特征。结果表明,白头鹎的热中性区为25.0~32.0℃;基础代谢率(BMR)为(3.67±0.03)ml/(g·h),是体重预期值的64%。平均最小热传导为(0.15±0.00)ml/(g·h·℃),是体重预期值的124%。蒸发失水与产热的比率(EWL/RMR)在5.0~35.0℃时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35℃时达到峰值,为0.20±0.01。代谢水和蒸发失水的比率(MWP/EWL)随环境温度上升而下降,在16.4℃时,MWP/EWL为1。这些结果表明,白头鹎具有较低的基础代谢率和高的热传导,蒸发失水在体温调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蒸发失水论文参考文献
[1].朱万龙,孙舒然,陈金龙,蔡金红,张浩.高山姬鼠热中性区和蒸发失水的季节性差异[J].生物学杂志.2016
[2].夏素素,俞呈呈,沈丽玉,章忆颖,郑蔚虹.白头鹎的体温调节与蒸发失水[J].动物学杂志.2014
[3].林琳,曹梦婷,胡益林,黄丽丽,李洲.环境温度对白头鹎代谢产热和蒸发失水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
[4].林琳,曹梦婷,胡益林,黄丽丽,李洲.环境温度对白头鹎代谢产热和蒸发失水的影响[C].浙江省动物学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3
[5].黄春梅,胡黎娅,杨盛昌,朱万龙,李晓婷.中缅树鼩体温、代谢率和蒸发失水日节律[J].动物学杂志.2012
[6].罗谦,柳鹏飞,王政昆,朱万龙,刘春燕.大绒鼠及高山姬鼠体温调节和蒸发失水的日节律[J].动物学杂志.2011
[7].谢静,单振光,张麟,王蓓,王政昆.中缅树鼩蒸发失水及其热能研究[J].兽类学报.2010
[8].李晓婷,王睿,王蓓,孟丽华,刘春燕.横断山区中华姬鼠的体温调节和蒸发失水[J].兽类学报.2009
[9].梁春娣,张富仓,时新玲.薄层土壤蒸发失水的数学模型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
[10].朱万龙,杨永宏,贾婷,练硝,王政昆.横断山两种小型哺乳动物的蒸发失水与体温调节[J].兽类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