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脑灰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痉挛型脑瘫,形态学测量,运动功能障碍
脑灰质论文文献综述
艾洁尔古丽·麦合苏木,栾新平,徐敬轩,韩秉艳,王云玲[1](2019)在《痉挛型脑瘫患儿脑灰质结构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磁共振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oxel based morphometry,VBM)定量分析运动功能不同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脑灰质体积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36例年龄2~15岁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将所有患儿分为轻度运动功能障碍组和重度运动功能障碍组。对2组受试者进行常规和3D-T1WI序列扫描,采用VBM方法获得2组受试者的全脑灰质及局部脑灰质体积,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2组脑灰质体积,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差异脑区灰质体积与GMFCS分级间的相关性。结果轻度运动功能障碍组与重度运动功能障碍组全脑灰质体积分别为(648.43±76.30) mL和(589.08±82.2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9,P<0.001)。与轻度运动功能障碍组相比,重度运动功能障碍组双侧额上回、双侧颞极、右侧颞上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梭状回、左侧缘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扣带回、左侧顶下小叶、右侧楔前叶、右侧枕叶局部脑灰质体积均减少(P<0.001,未经校正),未发现脑灰质增加区域。双侧额上回、右侧扣带回、右侧颞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楔前叶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呈负相关性(P均<0.05)。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与弥漫性的皮质损伤有关,VBM方法可对脑瘫患儿的脑部结构及功能异常提供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申其淇,殷恒婵,崔蕾,王源,李秀娟[2](2019)在《太极运动对大学生脑灰质可塑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太极运动是身心合一、心静体松的东方正念运动,其对大学生的促进作用及脑机制如何,其是否是提升大学生执行功能的更优选手段,均值得深入探讨。为了探讨太极运动、有氧健步走对大学生脑灰质体积的影响及差异,对正念有氧太极运动组、非正念有氧运动组、对照组叁组进行运动干预及测试,为深入理解体育运动改善神经机制提供新的证据,为太极运动改善个体身心脑健康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为教育中使用体育运动手段对大学生脑可塑的发展提供实践基础,为改善大学生身心脑健康提供优选运动方案。研究方法:招募并筛选出在校大学生36人,并随机分为叁组,其中正念有氧太极运动组12人,非正念有氧健步走组12人,对照组12人,各组男女比例均等,平均年龄24岁左右。采用3(组别:正念有氧太极运动组、非正念有氧运动组、对照组)×2(时间:前测、后测)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本研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吕韶钧教授开发的"太极(八法五步)"普及套路对正念有氧太极运动组实施8周运动干预,采用"有氧健步走"对非正念有氧运动组进行运动干预,正念有氧太极组和非正念有氧健步走组两组的干预方案均为8周,每周3次,每次60min,并采用桡动脉测量或TEAM2对被试进行强度的监控,确保运动强度处于中等强度,即平均心率处于(220-年龄)×(60%-69%),对照组进行正常学习生活。运动干预前、后通过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 MRI)技术,采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成像中心西门子公司的SIEMENS MAGNETOM Prisma3TMRI系统采集大学生脑灰质体积。T1-MPRAGE结构像扫描参数:TR/TE=2530/2.98ms,TI=1100ms,层厚=1.00mm,翻转角=7°,采集矩阵=256×256,FOV=256×256mm。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讨太极运动与健步走运动干预前后大学生脑灰质体积变化及差异用VBM8对数据进行配准、组织分割、平滑等预处理,然后采用统计检验方法检测各组间每个体素的体积差异。采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预处理及后续数据分析;采用重复测量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不同运动干预对脑灰质体积变化影响的差异,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差异脑区计算。研究结果:(1)对太极组、健步走组和对照组大学生的灰质体积的前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太极组、健步走组和对照组叁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WE校正P值>0.05),实验前各组大学生脑灰质体积同质。(2)采用SPM12中的灵活因子模型(Flexible factorialdesign)对两组前、后测脑灰质体积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运动所致大学生脑灰质体积的变化。结果发现,时间×组别交互作用具有显着性[统计阈值设置为0.05,FEW校正,最小团块(cluster size)为50]的脑区包括:左脑颞上回(-55.5,-9,-4.5),左脑眶部额中回(-34.5,45,-6),左脑枕中回(-37.5,-73.5,7.5),右脑颞中回(58.5,-51,4.5),左脑额中回(-25.5,42,18),左脑楔前叶(-12,-67.5,39)(2)进一步对左脑颞上回,左脑眶部额中回,左脑枕中回,右脑颞中回,左脑额中回,左脑楔前叶六个脑区的体积差异的组别的主效应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左脑枕中回,太极组和健步走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3<0.05),太极组和对照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3<0.01);右脑颞中回,太极组和健步走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4<0.05),太极组和对照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0<0.01),健步走组和对照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边缘显着性差异(P=0.054);左脑楔前叶,太太极组和对照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显着性差异(P=0.036<0.05),健步走组和对照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0≤0.01),左脑颞上回,太极组和对照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显着性差异(P=0.049<0.05)。参照表中各脑区不同组别前后测的多重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太极运动增加左脑枕中回、右脑颞中回、左脑楔前叶、左脑颞上回的灰质体积,健步走运动可以增加右脑颞中回和左脑楔前叶的灰质体积。研究结论:(1)8周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大学生脑灰质可塑性;(2)与非正念有氧运动相比,太极运动对大学生脑灰质可塑性的促进作用更强,具体体现在对左脑枕中回、右脑颞中回、左脑楔前叶、左脑颞上回灰质结构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牛琪惠,贾得焕,牛明敏,程敬亮,刘俊宏[3](2019)在《强迫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强迫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与健康对照的差异,并分析患者脑灰质体积有改变脑区与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首发强迫障碍患者36例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35名,进行头部磁共振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测量受试者大脑灰质体积,患者组使用神经认知成套测验和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评估认知功能和强迫症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脑灰质体积增加的脑区有额顶叶(左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t=4.299,P<0.0005,体素>100)、颞叶—边缘系统(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左侧海马旁回)(t=4.841,P <0.0005,体素>100);脑灰质体积减少的脑区为双侧前扣带回(t=-4.181,P<0.0005,体素>100)。患者组中,颞叶—边缘系统的灰质体积与社会认知评分正相关(r=0.347,P=0.038),前扣带回的灰质体积与强迫思维评分正相关(r=0.416,P=0.012)。结论强迫障碍患者在额顶叶、颞叶—边缘系统、双侧前扣带回等广泛的脑区存在灰质体积改变,其中颞叶—边缘系统灰质体积与社会认知、前扣带回灰质体积与强迫思维存在关联。(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张烨梅,王敏君,周福庆,陈奇,曾献军[4](2019)在《非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脑灰质体积的MRI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BM)对非神经精神性狼疮(non-NPSLE)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形态学改变进行研究。方法使用Siemens Magnetom Trio Tim 3.0T MRI对non-NPSLE组(33例)和健康对照组(33例)分别进行常规MRI及高分辨T_1WI扫描,采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non-NPSLE患者的病程、临床症状、近期实验室检查结果及SLEDAI评分。对高分辨T_1WI结构图像进行预处理,接着运用VBM方法计算灰质体积,再应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non-NPSLE组及健康对照组各脑区灰质体积的变化。并分析两组灰质体积差异脑区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non-NPSLE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利手等一般人口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灰质体积是存在差异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on-NPSLE患者双侧枕叶/距状回/楔叶及右侧岛叶灰质体积减少,双侧壳核、小脑后叶、右侧梭状回、中脑、左侧顶叶/楔前叶、左侧额叶/中央旁小叶灰质体积增加。左侧顶叶/楔前叶的灰质体积和患者的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368,P=0.035)。结论 non-NPSLE患者已经出现局部脑形态的改变,可能暗示其已经处于亚临床神经精神状态,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这些变化所导致的神经精神症状。(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徐德辉,谢海涛,伍犹梁,谢学敏,赵敏[5](2019)在《脑灰质异位合并巨脑回及海马硬化伴发癫痫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病史:患儿,女性,5岁6个月,2017年2月20日午睡中突然呕吐1次,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面色苍白、精神疲倦,意识清楚,可简单对答,后再次呕吐数次,意识逐渐变差,双眼凝视,口唇发绀,呼之不应,后逐渐转为昏睡,期间无肢体抽搐。反复多次外院调整药物治疗未能减少发作频(本文来源于《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8)
杨登法,金杭皇,张素娟,杨婷,吴亮[6](2019)在《轻度脑损伤患者脑灰质改变的形态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方法评价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患者的脑灰质体积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HILIPS1.5T磁共振扫描仪对24例mTBI患者(试验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4例健康体验者(对照组)进行全脑3DFFET1WI序列扫描。采用SPM8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VBM软件包对全脑结构进行分析,比较2组受检者灰质体积的差异,并记录临床上mTBI相关症状。结果:与对照组比,试验组左侧扣带回、右侧扣带回、左侧壳核、右侧壳核的灰质体积减小(均P<0.05);右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灰质体积增大(均P<0.05)。试验组出现临床症状包括神经功能症状、认知功能下降和行为障碍,其中头痛头晕19例,记忆下降12例,情绪激动9例,注意力不集中8例,肢体不灵活6例,2种及以上症状同时出现15例。结论:VBM揭示了mTBI患者存在部分脑区灰质体积异常,这种异常可能与mTBI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关。(本文来源于《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淑青,李滢,王明慧,阎文静,刘学军[7](2019)在《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脑灰质体积异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前庭性偏头痛患者2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良好的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VBM)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全脑灰质体积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灰质体积减小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上回和右侧中央后回(t=3.817、4.049,P<0.001);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灰质体积增大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中回、右侧缘上回、右侧补充运动区(t=-4.627~-3.907,P<0.001)。结论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相关脑区和涉及多感觉前庭处理脑区均发现灰质体积异常,这应该是前庭性偏头痛的神经生物学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精准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孙崎元[8](2019)在《多种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脑灰质核团应用价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联合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定量磁敏感图(QSM)、扩散张量成像(DTI)以及扩散峰度成像(DKI)诊断并研究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脑灰质核团微观结构变化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8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头部MRI检查40名检查者,其中20名为临床确诊为早期帕金森病的患者(PD组),男性8名,女性12名,平均年龄66.50±9.65岁,病程为0.5-6年,统一PD评分量表第叁部分(UPDRS-Ⅲ)评分为(18.4±9.4);20名为健康对照者(HC组),男性13名,女性7名,平均年龄61.25±6.87岁。所有检查者都被告知研究目的,并取得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本研究应用飞利浦3.0TMR机,采用SWI、QSM、DTI和DKI技术来测量早期帕金森患者脑灰质核团的影像学指标。利用飞利浦后处理工作站、DKE、MEDI等软件得到各参数图,由两名MRI科医师共同阅片,进行手动画出感兴趣区(ROI)黑质、红核、尾状核头、壳核、丘脑的范围,并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基于SWI对燕尾征诊断,15例PD患者诊断正确,6名健康志愿者诊断正确,Nigrosome-one诊断PD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30.0%,阳性预测值为51.7%,阴性预测值为54.5%,诊断符合率为52.5%;2.基于QSM对燕尾征诊断,19例PD患者诊断正确,11名健康志愿者诊断正确,Nigrosome-one诊断PD的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55.0%,阳性预测值为67.9%,阴性预测值为91.7%,诊断符合率为75.0%;3.在HC组中,DKI_(3b)与DKI_(5b)扫描序列在ROI位置各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与HC组相比,PD组黑质MK、MD增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尾状核头MD增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丘脑MK减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与HC组相比,PD组黑质、红核、尾状核头、壳核位置磁化率增高,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在鉴别HC和PD时,黑质处MD值具有最佳诊断效能,MD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23,其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85.0%,诊断阈值为0.414;黑质处MK值的诊断效能次之,MK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5,敏感度为95.0%,特异度为50.0%,诊断阈值为0.667。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诊断早期帕金森病中,QSM观察黑质燕尾征有无情况的诊断效能高于SWI;2.在诊断早期帕金森病中,DKI参数中黑质的MD、MK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3.联合DKI和QSM技术诊断效能最高,为临床诊断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提供影像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期刊2019-06-04)
林东[9](2019)在《脑灰质异位症伴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脑灰质异位症伴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特征分析。方法选取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灰质异位症伴癫痫发作患者28例,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特征。结果 (1)部分性发作18例,部分性发作激发全面性发作12例,全面性发作10例。(2)28例患者脑电图均异常,重度异常2例,中度异常16例,轻度异常10例。患者均表现为全岛或局灶性慢波、棘波、棘慢波综合、尖波、尖慢波综合,其中2例表现为右中央顶区α波减弱。脑电图异常与脑灰质异位部位基本相同。(3)28例患者均证实为脑灰质异位症,其中室管膜下脑灰质异位症8例,皮质下脑灰质异位症14例,带状脑灰质异位症2例,混合型脑灰质异位症4例。结论脑灰质异位症伴癫痫发作以部分性发作为主,通过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可较准确得知发病部位。(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刘佳琦[10](2019)在《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脑灰质体积改变的静息态磁共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 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观察带状疱疹急性期(herpes zoster,HZ)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期大脑灰质结构的变化,分析区域灰质结构的异常与PHN疼痛的可能关系。方法:本研究收集HZ组33例,PHN 22例患者;以及年龄、性别结构组成相对匹配正常健康组(healthy control,HC)28例。扫描前先对3组受试者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进行评分,随后进行静息态MRI数据采集。使用VBM测量所有受试者大脑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改变,分别对比HZ组、PHN组及HC组组间GMV差异。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用于确定差异脑区GMV变化的显着性。结果:对比HC组,HZ组脑GMV增加的区域为双侧丘脑,GMV减小的区域为双侧岛叶;PHN组对比HC组大脑GMV增加的区域分别为左侧小脑后叶、右侧海马旁回及右侧豆状核,GMV减小的区域分别为双侧岛叶、右侧额中回、双侧中央前回及左侧中央后回;PHN组与HZ组对比,前者较后者GMV增加区域为:左侧小脑扁桃体、小脑小山、左侧豆状核,GMV减小的区域为:右侧中央前回。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及ROC曲线验证了大部分异常脑区的重要性。结论:VBM方法证实了HZ及PHN患者均存在异常GMV的改变,PHN患者大脑灰质损伤更为广泛,且其中许多涉及非疼痛相关脑区,表明PHN疼痛中心机制的复杂性。ROC曲线分析表明左测小脑蚓部,小脑小山和左侧豆状核的灰质异常可能是HZ转化为PHN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01)
脑灰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太极运动是身心合一、心静体松的东方正念运动,其对大学生的促进作用及脑机制如何,其是否是提升大学生执行功能的更优选手段,均值得深入探讨。为了探讨太极运动、有氧健步走对大学生脑灰质体积的影响及差异,对正念有氧太极运动组、非正念有氧运动组、对照组叁组进行运动干预及测试,为深入理解体育运动改善神经机制提供新的证据,为太极运动改善个体身心脑健康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为教育中使用体育运动手段对大学生脑可塑的发展提供实践基础,为改善大学生身心脑健康提供优选运动方案。研究方法:招募并筛选出在校大学生36人,并随机分为叁组,其中正念有氧太极运动组12人,非正念有氧健步走组12人,对照组12人,各组男女比例均等,平均年龄24岁左右。采用3(组别:正念有氧太极运动组、非正念有氧运动组、对照组)×2(时间:前测、后测)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本研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吕韶钧教授开发的"太极(八法五步)"普及套路对正念有氧太极运动组实施8周运动干预,采用"有氧健步走"对非正念有氧运动组进行运动干预,正念有氧太极组和非正念有氧健步走组两组的干预方案均为8周,每周3次,每次60min,并采用桡动脉测量或TEAM2对被试进行强度的监控,确保运动强度处于中等强度,即平均心率处于(220-年龄)×(60%-69%),对照组进行正常学习生活。运动干预前、后通过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 MRI)技术,采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成像中心西门子公司的SIEMENS MAGNETOM Prisma3TMRI系统采集大学生脑灰质体积。T1-MPRAGE结构像扫描参数:TR/TE=2530/2.98ms,TI=1100ms,层厚=1.00mm,翻转角=7°,采集矩阵=256×256,FOV=256×256mm。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讨太极运动与健步走运动干预前后大学生脑灰质体积变化及差异用VBM8对数据进行配准、组织分割、平滑等预处理,然后采用统计检验方法检测各组间每个体素的体积差异。采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预处理及后续数据分析;采用重复测量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不同运动干预对脑灰质体积变化影响的差异,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差异脑区计算。研究结果:(1)对太极组、健步走组和对照组大学生的灰质体积的前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太极组、健步走组和对照组叁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WE校正P值>0.05),实验前各组大学生脑灰质体积同质。(2)采用SPM12中的灵活因子模型(Flexible factorialdesign)对两组前、后测脑灰质体积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运动所致大学生脑灰质体积的变化。结果发现,时间×组别交互作用具有显着性[统计阈值设置为0.05,FEW校正,最小团块(cluster size)为50]的脑区包括:左脑颞上回(-55.5,-9,-4.5),左脑眶部额中回(-34.5,45,-6),左脑枕中回(-37.5,-73.5,7.5),右脑颞中回(58.5,-51,4.5),左脑额中回(-25.5,42,18),左脑楔前叶(-12,-67.5,39)(2)进一步对左脑颞上回,左脑眶部额中回,左脑枕中回,右脑颞中回,左脑额中回,左脑楔前叶六个脑区的体积差异的组别的主效应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左脑枕中回,太极组和健步走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3<0.05),太极组和对照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3<0.01);右脑颞中回,太极组和健步走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4<0.05),太极组和对照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0<0.01),健步走组和对照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边缘显着性差异(P=0.054);左脑楔前叶,太太极组和对照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显着性差异(P=0.036<0.05),健步走组和对照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0≤0.01),左脑颞上回,太极组和对照组的灰质体积差具有显着性差异(P=0.049<0.05)。参照表中各脑区不同组别前后测的多重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太极运动增加左脑枕中回、右脑颞中回、左脑楔前叶、左脑颞上回的灰质体积,健步走运动可以增加右脑颞中回和左脑楔前叶的灰质体积。研究结论:(1)8周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大学生脑灰质可塑性;(2)与非正念有氧运动相比,太极运动对大学生脑灰质可塑性的促进作用更强,具体体现在对左脑枕中回、右脑颞中回、左脑楔前叶、左脑颞上回灰质结构的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灰质论文参考文献
[1].艾洁尔古丽·麦合苏木,栾新平,徐敬轩,韩秉艳,王云玲.痉挛型脑瘫患儿脑灰质结构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
[2].申其淇,殷恒婵,崔蕾,王源,李秀娟.太极运动对大学生脑灰质可塑性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牛琪惠,贾得焕,牛明敏,程敬亮,刘俊宏.强迫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9
[4].张烨梅,王敏君,周福庆,陈奇,曾献军.非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脑灰质体积的MRI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5].徐德辉,谢海涛,伍犹梁,谢学敏,赵敏.脑灰质异位合并巨脑回及海马硬化伴发癫痫1例并文献复习[C].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2019
[6].杨登法,金杭皇,张素娟,杨婷,吴亮.轻度脑损伤患者脑灰质改变的形态学分析[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
[7].王淑青,李滢,王明慧,阎文静,刘学军.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脑灰质体积异常研究[J].精准医学杂志.2019
[8].孙崎元.多种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脑灰质核团应用价值的研究[D].北华大学.2019
[9].林东.脑灰质异位症伴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特征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10].刘佳琦.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脑灰质体积改变的静息态磁共振研究[D].南昌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