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效能自我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效能,自我评价,自我,核心,职业,社会支持,准确性。
效能自我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杰,孙全多[1](2019)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核心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PARS-3、CSES和GSES量表,对安徽师范大学500名本科生进行测量。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探究体育锻炼与核心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9年13期)
汤孝涌[2](2019)在《希腊体育教师教学效能自我评价工具的分析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强调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反思,突出教师自我评价的重要性。体育教师是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没有体育教师自我评价标准体系以及具体的自我评价工具。本文通过对希腊体育教师自我评价工具的研究,分析其工具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系统性、有效性、以人为本的特点,从中得出启示,为构建我国体育教师自我评价工具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四川体育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王乃弋,蒋建华[3](2018)在《核心自我评价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职业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47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发展因素、声望因素、保健因素)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对发展、声望和保健叁种职业价值观因素皆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发展和声望因素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保健因素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预测效应不显着。(2)发展和声望因素在核心自我评价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二者中介效应的差异不显着。(3)结构方程模型多群组分析表明,叁种职业价值观因素的中介效应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通过提高核心自我评价及调整就业期望两条干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本文来源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王有朋,马春花,杨亚东[4](2018)在《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评价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评价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4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评价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显着性正相关,大学生自我评价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着性相关。(本文来源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倩[5](2018)在《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承受力的关系及团体心理训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武警全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于1982年,由内卫、黄金、森林、水电、交通等部队和公安部领导的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组成。武警部队是中国人民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执勤、处突、反恐、防卫作战等重要任务,其职业特点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我国部队的武警官兵一般生活状态较为紧张,还肩负着保护社会安定,处理急、难事件的责任,甚至要随时做好作战的准备。而武警系统一直较封闭,其心理服务工作也较难深入其中。本研究通过对某地区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承受力整体状况的调查,探究叁者之间的关系,并依据叁变量的关系,选取部分武警官兵,设计团体心理训练方案,从提高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入手,以期提高其心理承受力水平。本研究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军人心理承受力量表》对302名武警官兵进行问卷调查,探索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承受力的关系,并依据此关系设计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并检验该方案的即时与追踪效果。研究结果显示:(1)武警官兵的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承受力在人口统计学上差异显着。(2)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承受力呈正相关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承受力呈正相关关系;核心自我评价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的关系。(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其叁个维度分别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承受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针对武警官兵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其心理承受力水平有即时和追踪的辅导效用。本研究在探究叁者变量的基础上设计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并实施方案,该方案取得较好的效果,并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武警部队心理服务的若干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孙思雨[6](2018)在《初中生数学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及其准确性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数学教育研究者越来越重视非认知领域的研究,数学自我效能感作为动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最近的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展示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数学自我效能感水平,但是数学自我概念水平却很低。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因此,本研究选取了杭州市某所公立初中七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结合具体的数学测试卷,对学生答题前的自我效能感和答题后的自我评价进行测量,本研究主要回答叁个研究问题:第一,初中生的数学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评价水平是怎样的?它们在不同性别、不同学业水平以及不同难易程度题目上是否存在差异?第二,学生的数学效能准确性和评价准确性是怎么样的?它们在不同性别、不同学业水平以及不同难易程度题目上是否存在差异?第叁,数学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及其准确性与数学表现存在怎么样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数学自我效能水平高于自我评价水平,学生的自我效能判断与实际水平基本没有差异,但自我评价判断略低于实际水平。(2)随着数学任务难度的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水平和自我评价水平随之下降,效能判断和评价判断准确性也均降低。(3)学生的学业水平越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和自我评价水平越高,效能判断越准确,其中成绩不及格的学生自我效能和评价水平显着低于其他学业水平的学生。对于评价准确性,学业水平为优秀的学生对自己的判断最为准确,学业水平为中等的学生评价偏离程度最大,判断最不准确。(4)男女生整体上在数学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及其准确性上不存在显着差异,但是不及格的女生自我效能感水平显着低于男生。(5)学生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他们的数学表现越优秀,随之自我评价水平也越高。学生的效能判断越准确,他们的数学任务表现也越优秀。(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3)
周紫珍[7](2018)在《大学生成人依恋对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影响:自我同情与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成人依恋主要描述的是一种情感联系。它深受早期亲子依恋的影响,并在后期人际交往中变化发展。成人依恋作为依恋他人模式,会影响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成人依恋会影响个体自我评价,也会影响个体对自我的认识,而自我评价、自我认识会使我们预期产生不同的人际交往效能感,从而进一步影响我们的人际行为。因此研究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李同归老师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侯佳捷编制的大学生自我同情问卷、杜建政等人修订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以及谢晶编制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随机选取四川省45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和Mplu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解大学生的成人依恋、自我同情、核心自我评价和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基本状况,探讨成人依恋通过中介变量自我同情和核心自我评价作用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大学生成人依恋、提高自我同情、核心自我评价水平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水平都较低,依恋回避在生源地上差异显着。2、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处于中上水平,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差异显着。3、大学生自我同情处于中上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不显着。4、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发展较好,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差异显着。5、大学生成人依恋(依恋焦虑、依恋回避)、自我同情、核心自我评价和人际交往效能感两两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6、大学生依恋回避能负向预测人际交往效能感。自我同情、核心自我评价能正向预测人际交往效能感。7、自我同情、核心自我评价是依恋回避与人际交往效能感之间的中介变量,部分中介效应显着。针对本研究结果,建议在教育中做到以下几点:1、父母可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2、学校有关部门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组织活动,做好个别同学的疏导工作。3、学生应正确看待自己,树立自信。(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冯娟[8](2018)在《自我评价对写作自我效能感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写作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写作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写作任务的主体对写作任务的实施以及对完成写作任务的能力判断,自我效能感越强,写作的质量就越高,而学生积极正确的使用自我评价,可以对自身的学习状况、学习目标、出现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准确的了解,从而提升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写作自我效能感。(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09期)
侯东敏[9](2017)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探索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职业探索是个体在职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个体有目的、有意识的主动增强对外部环境的认识的行为,从而实现自我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Super把人的职业发展过程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大学生正好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Harin(2006)认为职业探索可以分为两种: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这两种探索给个体带来不同的作用:环境探索可以让个体获得有关就业的机会,了解就业的实际环境情况。自我探索主要是使个体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深入了解自己的职业爱好及自己的职业有关的能力。这两种探索一起可以为个体提供适合自己的职业信息,促进个体选择出更适合自己的理想的职业。职业探索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职业探索的现状,探讨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探索之间的关系,以分析对职业决策探索的影响机制。为了探讨积极引导大学生职业探索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深入考察了个人因素(以核心自我评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为例)和环境因素(以社会支持)对个体职业探索行为潜在的综合影响。研究采用核心自我评量表、社会支持评价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职业探索问卷,以山东省692名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调查。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和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方差分析来探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探索在专业、性别、年级、独生和生源地上的现状和差异。运用相关分析来探讨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探索的相关关系,通过Amos构建了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核心自我评价和职业探索之间的中介作用。最后通过分位数回归讨了考察了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不同百分等级职业探索行为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核心自我评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探索水平,中等以下水平的社会支持。且四个变量均存在显着的性别、年级差异,核心自我评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探索均不存在显着的生源地、独生与非独生的差异。(2)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探索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3)核心自我评价对职业探索的预测作用显着,其作用主要通过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这两个中介因素实现。(4)核心自我评价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职业探索的影响稳定,但社会支持对低水平职业探索的个体更为重要。(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3-16)
程婧楠,梁叁才,刘毅[10](2016)在《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积极心理学日渐兴盛,人们更多的开始研究如何提升人的幸福感。有研究指出生活满意度已经成为个体获得主观幸福感的核心成分之一,因此研究生活满意度的前因变量和中介机制会引导人们更好的感受幸福。以往研究发现,个体的生涯适应力与其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但是对生涯适应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机制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核心自我评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生涯适应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本研究以生涯建构理论为指导,以《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CAAS)、《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CDMSH)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为研究工具,对西安叁所大学的57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 22.0和AMOS 17.0作为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其中相关分析表明,生涯适应力与核心自我评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生活满意度均存在两两显着正相关(p<0 01);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生涯控制、生涯自信通过核心自我评价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自信均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整体模型拟合良好(x~2/df=3 838,p<001,NFI=917,AGFI=874,CFI=937,IFI=937,RMSHEA=0 070)。结论表明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可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生活满意度。(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14)
效能自我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强调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反思,突出教师自我评价的重要性。体育教师是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没有体育教师自我评价标准体系以及具体的自我评价工具。本文通过对希腊体育教师自我评价工具的研究,分析其工具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系统性、有效性、以人为本的特点,从中得出启示,为构建我国体育教师自我评价工具提供参考和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效能自我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杰,孙全多.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核心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2].汤孝涌.希腊体育教师教学效能自我评价工具的分析与启示[J].四川体育科学.2019
[3].王乃弋,蒋建华.核心自我评价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职业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
[4].王有朋,马春花,杨亚东.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评价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5].张倩.武警官兵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承受力的关系及团体心理训练研究[D].河南大学.2018
[6].孙思雨.初中生数学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及其准确性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7].周紫珍.大学生成人依恋对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影响:自我同情与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D].西华师范大学.2018
[8].冯娟.自我评价对写作自我效能感影响研究[J].长江丛刊.2018
[9].侯东敏.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探索之间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7
[10].程婧楠,梁叁才,刘毅.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效应[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