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话·合作·发展——吴官正访问中东三国纪行(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1](2021)在《百年中国共产党与中非党际交往——理解中非关系的一个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从1921年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已历经百年。中非党际交流在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历程中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促进中非关系发展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日趋明显。21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召开后,中非党际交往的机制化、多边化水平不断提升,交往主体的范围持续扩大,交往方式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取得突破。中非党际交往已成为新时代构建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典范。中非党际交往以治党治国理念交流和经验借鉴为核心内容,以增强政治信任为重要目标,并将交往功能拓展至干部研修、务实合作、文明互鉴、人文交流等领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和中国共产党迈入第二个一百年之际,持续深化中非党际交往,对提高中国和非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中非国家间关系发展、夯实中非关系的社会基础、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蒋欣欣[2](2018)在《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文中研究指明已有研究认为,新闻媒体上的“第一夫人”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一夫人”的公共活动及其所展现的国家形象,也可以反映新闻媒体的建构方式和意图。本文采集《人民日报》1949-2018年关于中国“第一夫人”的新闻报道,以框架理论为研究方法论,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及其变迁做了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官媒重视“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建构,其媒介形象变迁呈现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报道数量方面,呈现出“n”形、“N”形和“M”形特征,“M”形特征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二是报道方式方面,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实现从“脸谱式”刻画到“生动式”呈现转变,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和中国政治发展新时代,彭丽媛的“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和生动。(2)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主要通过报道议题与报道框架表现。中国“第一夫人”独立参加公共活动时,其报道议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等相关事务;此外,陪同性框架是建构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要框架,政策性框架、礼仪性框架和义务性框架居于次要位置。(3)彭丽媛时期媒介形象的框架在不变中有变,此阶段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媒介形象全面体现在“量”、“质”、“议题”、“框架”等角度。彭丽媛时期的“第一夫人”报道总量、年均报道量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将“第一夫人”作为报道主要对象的新闻报道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第一夫人”,此时期政治外交议题有所下降,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议题大幅度提升,陪同性框架占比减少,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遵循了世界通行框架,但也突出了自己的政治风格和文化色彩。研究发现媒介形象所反映的“第一夫人”活跃程度与国家发展和政治运行有关,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与他国同中有异的重要因素,个人魅力和时代背景促成了彭丽媛引发中国“第一夫人”热。研究认为要重视“第一夫人”在与最高领导人角色互补、提升国家软实力、对女性的示范等方面的作用,建议在塑造“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时将要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也要做好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积极推进“‘第一夫人’外交”的制度化,给予“第一夫人”更多自主空间。
卞梁[3](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指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亮[4](2017)在《“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关现象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X”可视为VO式动宾结构,在历时与共时双重演化推动下,呈现出不同的演化斜坡。语义指涉成分的凸显强化“有X+于+O”结构的使用。韵律机制的制约和语用经济性的干预迫使“有X于”难以进入汉语词汇库藏,“于”趋向零形化。“于”的零形化诱发“有X”词族属性的重新解读,导致“有X”的及物化。“S+有X+Vp”是孕育“有X”副词化的句法环境,其源结构为“S+有X+Np”,是“有X”进一步语法化的前提和基础语境。“有X+Vp”结构内“有X”呈现粘谓分布,在“adv.+Vp”状中结构的强势类推下,“有X”具备被重新分析为副词的可能。“有望、有感、有意、有幸、有失、有待”等“有X”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不同的演化路径,在共时层面却呈现出相似的词汇化连续统,即“跨层结构→韵律词→语法词→词汇词”。“有望、有幸、有意”的副词化、“有感”的形容词化、“有待”的形式动词化、“有失”的附缀化等都是“有X”词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有”的语法化、“有+X”的词汇化和“有X”的语法化涉及“有、有X”的句法语义地位。“有、有X”的语义信息负载量与其是否会发生语法化具有内在联系。“有”失去语义核心地位,更易于发生语法化;同样,“有X”与Vp的谓语核心分配也决定“有X”的演化。“有X”语法化程度加深,主观化程度表达强化,外在体现即其句法位置的左移外围化。“有X”进一步语法化,从谓语核心的修饰成分向整个谓语的修饰成分演化,也就是“有X”的限定或修饰辖域扩大化,句法位置逐渐左移,外围化。此可谓“有X”语法化的“逆向减量”原则。“有X”的词汇意义弱化,其语用功能义强化。“有X”的演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有X”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因其演化程度的不同而存有差异。“有望”正向以表示情态意义为主的评注性副词发展;“有意”是具有实际词汇意义的描摹性副词;“有幸”是具有实际词汇意义兼具评注性的描摹副词;“有待”抑制其后动词的陈述性,凸显动词的指称性,Vp的动作性或动词特征越明显,“有待”的形式化特征越显着;“有失”语法化程度加深,词义虚化,功能泛化,渐失独立词地位而倾向粘着化,最终附缀化。“有+Np双”是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频繁的具有特殊语义功能的能产构式。“有”表存在与领属、“Np双”的抽象化程度和“有+Np双”构式化层级都以连续统的形式呈现。“有Np双”构式化连续统的最末端是副词化。“有+Vp”结构历经“繁荣→衰退→再复兴”三个阶段,与汉语的历时发展轨迹吻合。“有+Vp”与“有+Np”“没有+Vp”互为对称结构。“有+Vp”框架下,“有”由存现动词向表确认与肯定功能的评注性副词演化。“有”的语法化与主观化是个互动过程。“有”的体助词功能是在“有”表评注副词的基础上经重新分析而来的。语言类型学的普遍共性下,“有”的确认功能可被视作“广义的完成体”。
伍沙[5](2014)在《20世纪以来柬埔寨吴哥建筑研究及保护》文中研究指明藉参与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保护吴哥古迹——茶胶寺保护与修复工程的机会,2008年至2012年研究团队多次实地深入考察吴哥建筑及其艺术。在全面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茶胶寺建筑研究及复原设计的个案研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吴哥建筑,特别是庙山建筑的特点,全面而真实的再现吴哥建筑艺术,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同时全面收集吴哥古迹已有研究成果,建立较为完善的数据系统,为吴哥古迹研究及保护历史的书写奠定了基础。本文开始介绍了吴哥古迹的历史背景、建筑形式及特点;之后以艺术史及保护领域研究倾向的重要转变为界,将吴哥研究及保护历史分为二战前后以及1993年以来开展吴哥古迹保护的国际援助行动三部分进行详述。第一部分二战之前的研究保护活动,以法国远东学院成立、吴哥古迹保护活动正式开始、吴哥考古公园成立等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进行划分,总结了各时间段的主要活动及研究成果,涉及保护活动、碑文研究、艺术风格研究及建筑研究等方面。第二部分二战之后的研究及保护活动,以柬埔寨独立和发生内战等政治事件的发生为时间节点进行划分,总结了各时间段的活动及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保护活动、图像学及建筑学研究等方面。第三部分1993年之后的国际援助保护与修复活动,主要分析了法国、日本及中国的活动、保护理念及保护方法的特点。最后对巴戎寺的研究、吴哥古迹保护理念及方法的变迁、《真腊风土记》的研究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历史分析,吴哥古迹艺术史研究及吴哥古迹保护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及规律清晰的展现出来。
赵嘉蒙[6](2013)在《国际民主联盟(保守党国际)研究》文中指出保守党国际又称国际民主联盟,是保守党、基督教民主党和具有相同信仰的中间及中右翼政党为主的国际政党组织,在全球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保守主义思想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国民党是国际民主联盟当中的重要一员,谋求利用国际民主联盟打开所谓的台湾外交新局面。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跨越意识形态同保守党国际及其下政党发展党际关系、开展政党外交,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中国共产党可以进一步加深其与保守党国际成员的交往,以下促上,从而扩大其对保守党国际的影响力。
高雅[7](2013)在《中国共产党与阿拉伯国家政党外交研究》文中指出政党外交作为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国家对外友好关系、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及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开展党的对外交往活动,通过开展政党外交,中国共产党不但提高了自身执政能力,而且为国家外交的拓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与更多国家的执政党、参政党以及政党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国家外交的各个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阿拉伯国家与中国一贯保持友好的外交关系,在中阿国家外交友好发展的同时,中阿政党外交不断深入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与众多阿拉伯国家政党相继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双方逐步建立多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政党外交关系,成为促进中阿友好关系深入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传统的阿拉伯社会同样面临重大的转型和变革,政党组织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正在阿拉伯社会崛起。把握阿拉伯国家政党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展中阿政党外交,对促进中阿友好合作、维护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长远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政党外交的发展进程及其现状,分析中阿政党外交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与不足之处,并在总结经验与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应之策。目的在于从中阿政党外交的案例中总结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党外交的方式、规律、特点、经验,塑造和维护中国共产党在阿拉伯国家的良好形象和声誉,推进双方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加强同阿拉伯国家互动与合作,维护我国在能源、经济等领域的海外利益。
何平[8](2012)在《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几个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0年召开的第八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通过了《反腐败实际措施》,总结了当时世界各国反腐败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号召世界各国加强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并提出了较为详尽的反腐措施建议。随后,一些反腐败国际机构(如透明国际、国际监察专员协会)相继成立并积极开展活动,各种反腐败的国际会议相继召开,世界各国加强了在反腐倡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和推动了反腐败的深入开展。2003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生效以来,国际合作的机制更加健全,领域更加宽泛,措施更加务实,成效更加明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反腐败这个传统的政治领域也随之开放并同国际接轨。从最初的出国访问和参观学习,到近年的跨国反洗钱和境外追回腐败资产的合作,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为适应这个加速发展的过程,必须在实践经验的总结、国外做法的借鉴和国际合作机制的衔接等方面与时俱进。本论文就是在长期跟进国内国外反腐败实践和国际合作实务的基础上,选择治理商业贿赂、反洗钱、贪官遣返和资产追回等重要合作领域,做出分析和探讨,以期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反腐败国际合作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对中国近年来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基本历史轨迹没有全景式的研究;二是与国际反腐败合作的比较研究还有些欠缺;三是缺乏对查办跨国腐败典型案件的过程描述和深度剖析。本文在这方面也试图进行尝试和探索。本文由导论和正文六章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国内外对反腐败国际合作研究的现状和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的每一章基本上按照中国的现状、公约的有关规定、外国经验的借鉴和问题及其对策等四个部分组成,力求回答在相关问题上中国做了什么、如何做的、有哪些法律制度,国际公约如何规制、有哪些要求,国外有哪些好的做法等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然后,结合国际国内的实际,提出建议。论文第一章是反腐败国际合作概述。全球化时代,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反腐败原本只是一国的内政,现在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加强反腐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各个国家不可回避且必须做好的工作。中国的反腐败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了党和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顺应改革开放格局和外交工作大局的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外交工作大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局,深入推进对外交往,务实开展反腐败双边和多边合作,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对外宣传,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章重点讨论了腐败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重点领域、重要意义、机制建设和面临的问题。指出在腐败犯罪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组织化和国际化的特征的情况下,我国从实践经验和法律制度体系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迎难而上,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腐败。论文第二章是追回外逃腐败官员的国际合作。通过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追回外逃贪官,是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的内在要求,是通过国际合作打击腐败犯罪的根本举措。近年来,中国与许多国家签署了有关引渡、刑事司法协助、移管被判刑人等方而的条约,国内相关法律、法规也围绕刑事司法国际合作问题确立了某些原则和制度,为中国与有关国家开展反腐败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在司法协助、引渡、资产追回等方而也取得了实际成效。但从理论、立法和工作实践上看,与我国追逃工作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章对我国追逃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案例对引渡、遣返和劝返几种方式从政策、法律、后续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通过总结实践中的每一个个案经验,逐步完善方法和制度的对策。论文第三章是追回外逃腐败资金的国际合作。腐败犯罪资产外逃已经不再是局部问题,而是一种影响所有社会和经济的跨国现象,必须采取综合性的、多学科的办法有效地予以预防和打击。论文国顾了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制度的的建立过程,了剖析《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关于资产追回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分析了资产追回的基本程序,研究了资产追回的刑事途径和民事程序,分析了存在于实体法和程序法中的的法律阻碍,提出了加强追回腐败犯罪资产的对策。论文第四章是反洗钱的国际合作。跨国洗钱和腐败往往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反腐败特别要注意反洗钱。我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合作控制洗钱的行动,并采取了国内法措施控制洗钱活动。论文回顾了中国反洗钱的基本历程,解析了《公约》在反洗钱方面的相关规定,借鉴了国外加强反洗钱合作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反洗钱法律机制的初步设想。论文第五章是治理商业贿赂的国际合作。2003年前后,愈演愈烈的商业贿赂形势和连续出现的跨国商业贿赂案件,促使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央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了《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实施意见》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国际跨国公司对我国政府官员的贿赂和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而临复杂的国际环境,提醒我们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论文探讨了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机制,了望了国外对商业贿赂治理的法律规制,对媒体报道过的10起跨国商业贿赂典型案例作了分析,归纳出几个共同点,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国际合作的思路。论文第六章是预防腐败的国际合作。改革开放30年来,反腐倡廉工作大体经历了从着力治标、侧重遏制,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再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这样一个实践上不断发展、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预防腐败工作实践不断创新。《公约》创设的三大机制中包含预防腐败的国际合作机制,我国按照《公约》要求,设立了预防腐败局这个专门机构,在《公约》的框架下,积极开展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预防腐败的经验,改进国内预防腐败工作。论文回顾了我们愈来愈重视预防腐败的历程,探讨了国外如何预防腐败的方法,结合近几年《公约》的贯彻实施的具体实践,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预防、适应国际合作需要的几项措施。
王建[9](2012)在《和谐思维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的深入和政党政治的发展,使政党作为外交主体日益走上外交舞台,政党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外交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政党和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实现国家外交战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与各国各类政党(包括执政党、参政党、合法在野党、未建交国各类政党)、政党国际组织在交往中所倡导和秉持的理念、原则、策略以及实践活动的总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政党外交中形成了一系列崭新的理念、原则和策略,推动政党外交取得了辉煌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根源于政党外交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国际政治归根到底是由人来进行的,人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政党外交的进程。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受国际形势和政党性质的影响,被披上了浓厚的意识形态的罩衣,“斗争思维”主导着政党外交活动,尤其是极“左”路线的影响使交往渠道越来越窄,窒息了政党外交的功能发挥。而这一状况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步得到改善。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重新认识,提出“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新判断,以“和谐思维”代替了“斗争思维”,在认真总结政党外交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以重国家利益取代重意识形态,提出建立新型党际关系,弘扬新国际主义,并且在江泽民、胡锦涛时期的政党外交活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党之间的交往使政党外交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中国共产党作为系统的一个要素,对外交往活动涉及三层关系,一是政党与政党外交环境的关系,二是政党与国外政党(要素)之间的关系,三是政党与政党外交系统(整体)的关系。和谐思维是人们在追求和谐的进程中,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汲取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滋养而形成的思维方式,在政党外交的三层关系中,分别表现权变思维、协和思维和融通思维。和谐思维作用于政党外交理念、原则和策略的生成,分别形成与时俱进、和而不同、和谐世界的政党外交理念,国家利益、新型党际关系、新国际主义的政党外交原则和灵活机变、求同存异、务实有为的政党外交策略,拓宽了政党外交的视野,扩展了政党外交的对象,丰富了政党外交的内涵。在后危机时代,和谐思维仍然主导着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这一研究思路,本文将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外交的基本概念,归纳了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写作的意义、方法、创新点及重点、难点,是本文的绪论部分。第二章阐述了和谐思维的内涵与生成,论述了在政党外交中,和谐思维对政党外交理念、原则和策略的决定、规范和引导作用,表现为权变思维、协和思维、融通思维三种具体形式,从而构建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是本文的总论部分,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从第三章到第五章是分论部分,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应对政党外交环境的变化中,倡导“与时俱进”理念,遵循国家利益原则,采取机变灵活的政党外交策略,在权变中保持自身与政党外交环境的和谐。第四章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与国外政党(要素)的交往中,倡导“和而不同”理念,遵循党际关系四项原则,采取求同存异的政党外交策略,在协和中保持党际关系的和谐。第五章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与政党外交系统的关系中,倡导“和谐世界”理念,遵循新国际主义原则,采取务实有为的政党外交策略,在融通中保持自身与世界政党体系乃至国际社会的和谐。第六章主要结合当前形势,阐述了金融危机对政党外交的冲击,但在后危机时代,和谐思维仍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主导思维,并提出在新形势下开展政党外交的思路与构想,是论文的主题的延伸部分。第七章对论文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点明文章观点,是全文的结论部分。
杨坤洋[10](2011)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执政安全是指政党执政不存在威胁或受到内外执政风险影响下仍能保持执政地位。政党执政安全问题是关系社会治乱、国家安危和政党兴亡的根本问题。在典型的政党-国家-社会框架中,一个高效有力的政治权力中心是任何政治系统有效运转所须臾不可缺少的,而政党无异于一个名副其实的政治权力推手,这是当代政党政治的内在逻辑和必然结果。但是,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工具,没有一种政党规范是万能的,政党危机几乎贯穿在政党政治的整个历史演进历程中。生发于社会的政党,一旦掌握了公共权力,就可能因滥权而傲踞在社会和国家之上。随着政党自身作为“整合的工具”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政党就会从“冲突的力量”变身为“冲突的对象”,最终演绎了世界范围内政党危机的重重悲情。共产党执政后,会不会丧失政权?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敏感话题,但却是一个不期而至、不请自到、无以回避的现实问题。“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①新世纪以来,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意识实现了新的自觉。盛世而作“危言”,从历史和逻辑上理顺党的执政安全问题,这是本研究关心的核心问题。政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是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形成和研究进行了系统考察,以求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主要采用体系式研究与问题式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展开研究论证,强调分析与综合、定性与定量、局部与整体、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理论与经验、精确与近似、科学理性与艺术直觉等的多重结合。论文遵循由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逻辑顺序来谋篇布局,贯穿论文的主线是执政党自身状况、社会对政党的执政认同、公共权力状况和外部干预应对的“四位一体”分析工具。为了避免从原理、原则出发拼凑事实的研究歧途,问题的开放和开放的问题是本研究力求坚持的研究路向。论文共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由六章组成。绪论阐述了研究的缘起、意义、方法和思路,重点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研究状况,并进行了简单评介。第一章旨在完成政党执政安全的一般理论建构。以政党政治的由来与走向为切入点,立足于政党执政的经验性、科学性探求政党执政的内在逻辑,通过考察政党政治危机从反思维视角提炼政党执政不安全的类型形态。第二章旨在建构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基础理论。先勾勒了古今中外执政安全的理论渊源,接着从政党-国家-社会的范式分析和提炼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规定,最后导出“四位一体”的分析工具,即执政党自身状况、社会对政党的执政认同、公共权力状况和外部干预应对。第三章梳理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三次局部执政,考察了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对执政安全的初步探索。第四章全面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后党执政安全的演进与发展,初步梳理了党执政的规律性和鉴戒性。第五章立足于党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执政使命,系统地分析了新形势下党执政安全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与考验。第六章初步提出了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安全的对策思路。要而言之,论文尝试以政治学范式对传统的党建理论框架进行结合,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概念与内涵作了初设,创新了问题的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并基于对党执政历史形态新的考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当然,就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而言,论文还留下了丰富的拓展空间,如政党执政安全一般原理的进一步提炼,不同性质政党执政安全的比较研究,古今中外执政安全思想、制度和文化的梳理以及多学科方法的集成。
二、对话·合作·发展——吴官正访问中东三国纪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话·合作·发展——吴官正访问中东三国纪行(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中国共产党与中非党际交往——理解中非关系的一个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冷战时期中非党际交往的启动与探索 |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曲折探索 |
(二)改革开放后中非党际交往的全面启动 |
冷战结束后中非党际交往的拓展与演变 |
(一)国际格局调整与中非党际关系的拓展 |
(二)中非党际交往的核心内容与多样形式 |
百年变局下中非党际交往的深化与创新 |
(一)中非党际交往理论政策指导与行动指引的演变与升级 |
(二)百年变局下中非党际交往新特点 |
结语 |
(2)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述评与研究命题 |
2.1 “第一夫人”与国家形象 |
2.2 媒体与政治人物形象构建 |
2.3 “第一夫人”的报道框架与议程 |
2.4 中国政治文化环境与“第一夫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与样本获取 |
3.4 编码规则 |
3.4.1 高层次编码规则 |
3.4.2 中层次编码规则 |
3.4.3 低层次编码规则 |
3.5 研究过程与分析工具 |
4 高层次研究结果 |
4.1 “第一夫人”报道数量呈现“N”“N”和“M”特征 |
4.2 “第一夫人”报道主要对象 |
4.2.1 横向:报道主要对象“是‘第一夫人’”占比较低 |
4.2.2 纵向:“第一夫人”单独报道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 |
5 中层次研究结果 |
5.1 “第一夫人”报道议题 |
5.1.1 横向: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领域 |
5.1.2 纵向:彭丽媛时期所有报道议题比例均高于其他时期 |
5.2 “第一夫人”报道框架 |
5.2.1 横向:陪同性框架在报道框架中占主导地位 |
5.2.2 纵向:彭丽媛时期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 |
5.3 报道主要对象、报道议题、报道框架的交叉分析 |
6 低层次研究结果 |
6.1 报道高频词分析 |
6.1.1 主要运用陪同性框架建构“第一夫人”媒介形象 |
6.1.2 陪同性框架在政治外交议题中具有差异化表现 |
6.1.3 陪同性框架在王光美时期有四种特殊表现形式 |
6.2 中心词社会网络分析 |
6.2.1 中国“第一夫人”单独参与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活动 |
6.2.2 “第一夫人”依附于最高领导人开展独立活动 |
6.2.3 “第一夫人”独立参与的活动带有女性符号特性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中国官媒历来重视“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 |
7.1.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呈现逐步“生动化” |
7.1.3 中国“第一夫人”独立承担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事务 |
7.1.4 陪同性框架是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框架 |
7.1.5 彭丽媛时期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 |
7.2 研究讨论 |
7.2.1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政治因素 |
7.2.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文化因素 |
7.2.3 新时代“‘第一夫人’热”的个人和时代因素 |
7.3 研究启示与建议 |
7.3.1 研究启示 |
7.3.2 研究建议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新中国历任国家主席和夫人* |
C.《人民日报》中国“第一夫人”报道样本及编码 |
(3)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
三、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
3.1.4 台湾的植物 |
3.1.5 台湾的动物 |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
4.1.1 台湾医疗 |
4.1.2 台湾音乐 |
4.1.3 台湾教育 |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
4.2.5 风水迷信 |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关现象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任务 |
1.2 研究概况与不足 |
1.3 研究理论与视角 |
1.4 研究内容与范式 |
1.5 语料与引证 |
第2章“有待”的性质、功能及其形式化 |
2.1“有待”的性质与句法分布 |
2.2“有待”的句法形式与变换 |
2.3“有待”的语用功能 |
2.4“有待”的词汇化与形式化 |
2.5“有待”与“亟待”“急待” |
2.6 小结 |
附录 1“有待/亟待/急待+X”频次分布统计 |
第3章“有感”的及物化与形容词化 |
3.1“于”的零形化与“有感”的及物化 |
3.2 类推与“有感”的及物化 |
3.3“有感”的形容词化 |
3.4“有感”与“无感”的区别和联系 |
3.5 小结 |
第4章“有望”的副词化及其性质与功能 |
4.1“有望”的词汇化 |
4.2“有望”的历时分化与性质 |
4.3“有望”的分布、功能与发展 |
4.4“有望”与“无望”“在望”的不对称 |
4.5 小结 |
附录 2 有望/无望/在望与Vp组配统计 |
第5章“有幸”的性质、功能及其副词化 |
5.1“有幸”的句法分布及其性质 |
5.2“有幸”的副词表达功能及其解读 |
5.3“有幸”的演化与功能 |
5.4 小结 |
附录 3“有幸”后接双音节Vp统计 |
第6章“有意”的副词化与主观化及其属性 |
6.1“有意”的性质与功能 |
6.2“有意”的副词化解读 |
6.3“有意”的描摹副词性 |
6.4“有意”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
6.5 小结 |
附录 4 “有意”后附Vp情形统计 |
第7章“有失X”的表达功能及其构式成因 |
7.1“有失(X)”的性质与功能 |
7.2“有失”的演化 |
7.3“有失X”与“失之X”“失于X” |
7.4 小结 |
附录 5“有失”类后接双音节成分统计 |
第8章“有+Np双”的构式化与语法化 |
8.1“有+Np双”的构件属性 |
8.2“有+Np双”的演化及存在形态 |
8.3“有Np双”构式义认知解读 |
8.4 小结 |
附录 6 通行语文辞书收词情况 |
第9章“有+Np双”构式功能及其构式化扩展 |
9.1“有+Np双”的句法功能 |
9.2“有Np双”的语用功能 |
9.3“有Np双”功能延伸及其再虚化 |
9.4 小结 |
附录 7“有+X双”频次统计 |
第10章“有+Vp”产生机制与动因 |
10.1“有+Vp”的来源 |
10.2 方言接触与类推 |
10.3 肯定、否定表达的不对称 |
10.4“have”与“有”的对译 |
10.5 小结 |
第11章“有+Vp”的历时演化及其功能 |
11.1 古汉语范畴内的“有+Vp” |
11.2 现代汉语范畴内“有+Vp” |
11.3“有+Vp”的结构性质解读 |
11.4“有”与体 |
11.5 小结 |
第12章 结语 |
12.1 研究结论 |
1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20世纪以来柬埔寨吴哥建筑研究及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1、研究方法 |
2、论文结构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五、难点及未尽事宜 |
第一章 柬埔寨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历史综述 |
一、前吴哥时期 |
二、吴哥时期 |
三、后吴哥时期 |
四、柬埔寨近现代历史 |
第二节 吴哥-高棉王朝的心脏 |
一、吴哥地区的地理情况 |
二、吴哥平原的变迁 |
三、主要吴哥古迹分布 |
第三节 早期对吴哥建筑及城市的记载 |
一、13世纪的周达观的记载 |
二、17世纪的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记载 |
三、18世纪的日本人的记载 |
第二章 吴哥建筑 |
第一节 建筑组群 |
一、庙山寺庙(mountain-temple) |
二、山地寺庙 |
三、平地寺庙 |
第二节 塔殿建筑 |
一、塔殿供奉 |
二、塔殿建筑 |
第三节 附属建筑 |
一、寺门(Goprua) |
二、藏经阁 |
三、长厅 |
第四节 建筑装饰及风格 |
一、须弥坛装饰 |
二、墙体 |
三、花柱、山花和门楣 |
第五节 建造技术 |
一、建造材料 |
二、建造过程 |
三、建筑元素 |
第三章 1863年-1940年二战之前吴哥古迹的研究及保护 |
第一节 1863-1898年 法国远东学院成立之前的科学考察活动 |
一、艺术品的收集 |
二、历史的书写 |
第二节 1898-1907年 |
一、法国远东学院的成立 |
二、古迹及文物普查 |
第三节 1907-1924年 |
一、Malraux事件 |
二、保护工作 |
三、吴哥地区之外 |
四、碑文研究 |
第四节 1924-1940年 |
一、保护及考古挖掘工作 |
二、艺术风格研究 |
三、碑文研究——Coedes的研究 |
四、城市及建筑研究 |
第五节 结语 |
第四章 1940年-1993年二战之后的吴哥古迹研究及保护 |
第一节 1940-1953年 |
第二节 1953-1975年 |
一、保护工作 |
二、艺术风格的研究 |
三、图像学研究 |
四、大规模地形测绘及建筑测绘 |
五、吴哥地区之外 |
六、代表人物 |
第三节 1975-1993年 |
第四节 结语 |
第五章 1993年之后的吴哥古迹研究及保护 |
第一节 研究及保护历程 |
一、柬埔寨的实际情况及所遇问题 |
二、保护吴哥古迹的国际合作行动 |
三、吴哥古迹保护目标的变迁 |
四、吴哥古迹保护区划 |
五、GIS系统的完善 |
六、二十年吴哥古迹保护国际援助行动的结晶——《吴哥宪章》 |
第二节 柬埔寨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及制度建设 |
一、文物保护相关法律的颁布 |
二、APSARA的建设 |
第三节 法国援助保护吴哥古迹的保护实践及理念 |
一、癞王平台保护修复工程(1992-1996) |
二、战象平台北台阶修复工程(1996-1998) |
三、巴方寺保护及修复工程(1998-2010) |
四、EFEO在进行的考古研究项目 |
第四节 日本援助保护吴哥古迹及相关研究 |
一、索非亚大学(上智大学Sophia University)保护吴哥古迹项目 |
二、JSA(JASA)保护吴哥古迹项目 |
第五节 中国援助保护吴哥古迹及相关研究 |
一、援外项目概览 |
二、周萨神庙保护修复工程 |
三、茶胶寺保护修复工程 |
四、研究成果 |
五、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在茶胶寺保护修复工程的应用 |
第六节 结语:各国情况比较 |
一、法国援助的特点 |
二、日本援助的特点 |
三、中国援助的特点 |
第六章 专题研究 |
第一节 巴戎寺个案研究 |
一、研究历史 |
二、建筑历史研究 |
三、修复历史 |
四、巴戎寺的含义研究 |
第二节 吴哥古迹保护理念及方法的变化研究 |
一、遗产保护的国际援助历程 |
二、原物归位法(Anastylosis) |
三、吴哥古迹保护理念及技术的革新 |
第三节 《真腊风土记》的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主要网站 |
主要图书馆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一、吴哥文明主要研究者及研究成果 |
二、国王世系、寺庙风格年代表 |
三、前吴哥塔殿建筑 (图片来自:《L’art khmer primitif》) |
四、吴哥塔殿建筑 |
五、吴哥藏经阁建筑 |
致谢 |
(6)国际民主联盟(保守党国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思路 |
1、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政党外交理论 |
2、 跨国主义 |
(四) 研究方法 |
(五) 论文框架结构 |
一、 国际民主联盟的建立和发展 |
(一) 国际民主联盟的建立背景 |
(二) 国际民主联盟的历史渊源 |
(三) 国际民主联盟的演变发展 |
二、 国际民主联盟的思想理论及政策主张 |
(一) 国际民主联盟的思想理论 |
1、 保守主义 |
2、 民主主义 |
3、 非集产主义 |
(二) 国际民主联盟的政策主张 |
三、 国际民主联盟的组织运作 |
(一) 国际民主联盟本部的机构设置 |
(二) 成员党和下属机构组织 |
1、 欧洲政党国际组织 |
2、 亚太民主联盟 |
3、 国际青年民主联盟 |
4、 其他地区联盟及国际组织 |
四、 国际民主联盟的核心:欧洲政党国际组织 |
(一) 欧洲民主联盟 |
1、 欧洲民主联盟的成立背景 |
2、 欧洲民主联盟的成立 |
3、 欧洲民主联盟的发展 |
(二) 欧洲人民党 |
1、 欧洲人民党同欧洲民主联盟的关系 |
2、 欧洲人民党同国际民主联盟的关系 |
(三) 欧洲保守改革联盟 |
五、 国际舞台中的国际民主联盟 |
(一) 支持其成员党在本国的政治活动 |
(二) 以民主人权为武器攻击其意识形态的对立面 |
(三) 充当大国的发音器并代表西方的话语权 |
六、 国际民主联盟与中国国民党 |
(一) 国际民主联盟下的中国国民党 |
(二) 国际青年民主联盟下的中国国民党青年团 |
七、 国际民主联盟与中国共产党 |
(一) 对双方交往的历史回顾 |
(二) 对双方交往的统计分析 |
(三) 对中国共产党交往形式的分析 |
(四) 对双方交往的动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国际民主联盟(IDU)下属组织及政党简况 |
附录 B 国际青年民主联盟(IYDU)下属组织简况 |
附录 C 中国共产党同国际民主联盟其下组织和政党的党际交往活动简况 |
(7)中国共产党与阿拉伯国家政党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辞 |
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政党外交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政党外交”的理论阐释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历史回顾 |
第二章 中阿政党外交的发展进程 |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阿政党外交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阿政党外交 |
第三节 二十一世纪的中阿政党外交 |
第三章 中阿政党外交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阿政党间的政治交流 |
第二节 中阿政党间的经济交流 |
第三节 中阿政党间的文化交流 |
第四章 中阿政党外交的绩效评估 |
第一节 中阿政党外交的主要成就 |
第二节 中阿政党外交的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关于中阿政党外交的几点思考 |
结语 |
附 2003 年——2009 年中国共产党与阿拉伯国家政党交往事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几个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选题依据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外对反腐败国际合作问题研究现状 |
0.2.2 国内对反腐败国际合作问题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
0.4 论文框架 |
1 反腐败国际合作概述 |
1.1 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发展进程 |
1.1.1 腐败和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定义 |
1.1.2 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的概念和内涵 |
1.2 中国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基础工作 |
1.2.1 深化对外交往 |
1.2.2 开展务实合作 |
1.2.3 搞好调研培训 |
1.2.4 扩大对外宣传、指导系统工作 |
1.3 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和重点领域 |
1.3.1 基本原则 |
1.4 反腐败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
1.4.1 反腐败国际合作是全世界的共识 |
1.4.2 反腐败国际合作我国开展反腐败的必由之路 |
1.5 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面临的挑战 |
1.5.1 国际合作中的司法挑战 |
1.5.2 国际合作中的结构性挑战 |
1.5.3 参与国际反腐败合作能力建设的挑战 |
2 追回外逃贪官的国际合作 |
2.1 追回贪官外逃概述 |
2.1.1 中国贪官外逃的去向 |
2.1.2 贪官外逃的几种方式 |
2.1.3 在逃公务人员的情况 |
2.1.4 追回外逃贪官的主要措施 |
2.2 追逃的国际合作机制 |
2.2.1 司法协助的发展趋势 |
2.2.2 刑事司法协助的问题和建议 |
2.3 从几个具体案例看引渡的国际合作 |
2.3.1 我国目前成功的几个引渡案例 |
2.3.2 基本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
2.4 从开平案看遣返的合作 |
2.4.1 开平案件简况 |
2.4.2 开平案件的几点启示 |
2.5 由胡星等案例看劝返的国际合作 |
2.5.1 胡星等人劝返案件的基本情况 |
2.5.2 劝返的方式 |
2.5.3 劝返的步骤 |
2.5.4 劝返模式的完善 |
3 腐败资产追回的国际合作 |
3.1 资产追回的概述 |
3.1.1 腐败资产外逃的简况 |
3.1.2 重要的国际公约对资产追回的要求 |
3.1.3 资产追回的价值分析 |
3.1.4 资产追回的基本程序和面临的法律阻碍 |
3.2 资产追回的国际法律合作 |
3.2.1 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制度 |
3.2.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追回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
3.2.3 通过没收事宜的国际合作追回资产的机制 |
3.3 资产追回的刑事程序 |
3.3.1 刑事途径的类型 |
3.3.2 没收的基本要求 |
3.3.3 部分国际公约中的没收制度 |
3.3.4 承认与执行没收判决 |
3.3.5 资产分享 |
3.4 资产追回的民事途径 |
3.4.1 腐败犯罪资产民事程序追回概述 |
3.4.2 民事诉讼追回的重要程序和环节 |
3.4.3 完善我国民事程序追回的建议 |
4 反洗钱的国际合作 |
4.1 跨国洗钱概述 |
4.1.1 洗钱的含义与特征 |
4.1.2 腐败洗钱的跨国性 |
4.1.3 洗钱的方法和技巧 |
4.1.4 跨国洗钱的历史与现状 |
4.2 中国的反洗钱 |
4.2.1 中国反洗钱的历史背景 |
4.2.2 中国关于洗钱犯罪的规定 |
4.2.3 反洗钱的双边合作机制 |
4.3 反洗钱的国际合作机制 |
4.3.1 联合国制定的公约的相关规定 |
4.3.2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国际合作 |
4.3.3 巴塞尔委员会 |
4.4 欧洲联盟(欧洲共同体) |
4.4.1 欧洲联盟(欧洲共同体)采取的主要措施 |
4.4.2 欧共体反洗钱指令的规定和作用 |
4.5 开展反洗钱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工作 |
5 治理商业贿赂的国际合作 |
5.1 中国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 |
5.1.1 中国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力度的背景 |
5.1.2 中央出台治理商业贿赂的规范 |
5.1.3 各地区和国家有关部门在查办案件的同时建章立制 |
5.1.4 中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
5.2 国外对商业贿赂的治理和法律规制 |
5.2.1 国外治理商业贿赂的基本做法 |
5.2.2 机制防范 |
5.2.3 一些国家对禁止商业贿赂的具体规定 |
5.3 跨国商业贿赂典型案例分析 |
5.3.1 跨国公司贿赂案件引起持续关注 |
5.3.2 十起海外跨国公司贿赂的案件的基本情况 |
5.3.3 中国企业海外贿赂典型案件 |
6 预防腐败的国际合作 |
6.1 预防腐败国际合作概述 |
6.1.1 预防腐败工作的形势 |
6.1.2 预防腐败工作情况 |
6.1.3 预防腐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
6.1.4 推进预防腐败工作的开展 |
6.2 国外如何预防腐败 |
6.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贯彻实施 |
6.3.1 外交、立法、施法、社会控制措施的综合运用 |
6.3.2. 加强实施《公约》预防机制的建立 |
6.3.3 完善和实施《公约》的履约审议机制 |
参考文献 |
(9)和谐思维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2 政党外交概述 |
1.2.1 概念界定 |
1.2.2 时代背景 |
1.2.3 主要功能 |
1.2.4 几对相关概念辨析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文献 |
1.3.2 国内相关文献 |
1.4 研究计划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学术目标与创新 |
1.4.3 研究重点、难点和应对之策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外交的研究理路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外交的研究视角 |
2.1.1 思维方式 |
2.1.2 和谐思维的内涵 |
2.1.3 和谐思维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2.2 和谐思维对政党外交的作用机制 |
2.2.1 和谐思维决定政党外交理念 |
2.2.2 和谐思维规范政党外交原则 |
2.2.3 和谐思维引导政党外交策略 |
2.3 权变思维、协和思维、融通思维是和谐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 |
2.3.1 权变思维:维持要素与环境关系的和谐思维 |
2.3.2 协和思维:协调要素与要素间关系的和谐思维 |
2.3.3 融通思维:保持要素与系统(整体)关系的和谐思维 |
第三章 坚持权变思维,保持政党与环境的和谐互动 |
3.1 政党外交的“与时俱进”理念 |
3.1.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指导思想 |
3.1.2 与时俱进要求政党外交要体现时代精神 |
3.1.3 与时俱进要求政党外交要把握客观规律 |
3.1.4 与时俱进要求政党外交不断实现理论创新 |
3.2 政党外交的“国家利益”原则 |
3.2.1 国家利益是政党外交的最高准则 |
3.2.2 国家利益的最根本内容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 |
3.2.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 |
3.2.4 开展意识形态斗争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 |
3.3 灵活机变的政党外交策略 |
3.3.1 转变思想,拨乱反正,实现政党外交策略的战略性调整 |
3.3.2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成功化解国际格局变幻对政党外交的冲击 |
3.3.3 认清形势,顺应潮流,推进政党外交的全方位发展 |
第四章 坚持协和思维,保持政党之间的和谐互动 |
4.1 政党外交的“和而不同”理念 |
4.1.1 和而不同是对事物多样性存在的高度概括 |
4.1.2 政党的多样性是国际社会的客观存在 |
4.1.3 政党的多样性是推动政党发展的动力 |
4.1.4 正确化解政党间存在的矛盾与分歧 |
4.2 党际关系的四项基本原则 |
4.2.1 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提出 |
4.2.2 独立自主是新型党际关系的核心和灵魂 |
4.2.3 完全平等是建立政党友好交往的根本前提 |
4.2.4 互相尊重是实现政党友好往来的基本保障 |
4.2.5 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是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的基本条件 |
4.3 求同存异的政党外交实践策略 |
4.3.1 政党外交求同存异策略的内涵 |
4.3.2 求和平共处之同,存意识形态之异,与西方政党开展政党外交 |
4.3.3 求团结合作之同,存意见分歧之异,恢复与无产阶级政党交往 |
4.3.4 求周边安全之同,存争端分歧之异,与周边国家政党友好往来 |
第五章 坚持融通思维,保持政党与系统(整体)的和谐互动 |
5.1 政党外交的“和谐世界”理念 |
5.1.1 “和谐世界”理念是传统和谐文化的当代体现 |
5.1.2 系统意识与全球视野 |
5.1.3 国际安全与持久和平 |
5.1.4 国际新秩序与共同繁荣 |
5.2 新国际主义原则 |
5.2.1 新国际主义是国际主义的新形式 |
5.2.2 建立反霸反恐国际统一战线 |
5.2.3 遵循共同价值开展国际合作 |
5.2.4 共同应对现实挑战 |
5.3 务实有为的政党外交策略 |
5.3.1 积极融入国际社会 |
5.3.2 畅通政党交流渠道 |
5.3.3 创建政党外交机制 |
5.3.4 积极参与解决影响世界和谐的热点问题 |
第六章 和谐思维下后危机时代中国政党外交的发展走向 |
6.1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形势及其对中国政党外交的影响 |
6.1.1 后危机时代概述 |
6.1.2 后危机时代中国政党外交面临的国际环境 |
6.1.3 后危机时代中国政党外交面临的挑战 |
6.2 和谐思维主导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政党外交 |
6.2.1 后危机时代人们更加向往世界的和谐 |
6.2.2 后危机时代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深化夯实了和谐思维的基础 |
6.2.3 后危机时代更加彰显和谐文化魅力 |
6.3 坚持和谐思维,推动后危机时代中国政党外交的发展 |
6.3.1 保持政党先进性,在权变中坚持与时代同步 |
6.3.2 提升党际交往能力,在协和中推动党际关系发展 |
6.3.3 树立政党形象,在融通中促进“和谐世界”建设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局限 |
第一章 政党执政安全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政党政治的由来与走向 |
一、政党的起源 |
二、政党的内涵 |
三、政党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
四、政党政治的走向 |
第二节 政党执政的内在逻辑 |
一、政党、国家与社会的逻辑关系 |
二、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定 |
第三节 政党执政安全的基本内涵 |
一、相关概念的考察与准备 |
二、政党执政安全的基本内涵 |
三、政党的执政不安全模式类型 |
四、政党执政安全的致因分析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古代执政安全思想评介 |
二、西方近现代执政安全思想评介 |
三、马克思主义执政安全思想评介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内在规定 |
一、革命党、领导党和执政党的考辨 |
二、正确处理政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一种中国逻辑的思考 |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基本内涵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研究的工具理论 |
一、作为分析工具的执政党自身状况理论 |
二、作为分析工具的执政认同理论 |
三、作为分析工具的公共权力理论 |
四、作为分析工具的外部干预理论 |
第三章 局部执政条件下党对执政安全的探索 |
第一节 苏维埃时期党执政安全的初步探索 |
一、苏维埃时期党的自身状况 |
二、苏维埃时期党的执政认同状况 |
三、工农民主政权的权力状况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执政安全的创新 |
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自身状况 |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执政认同状况 |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状况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执政安全的拓展 |
一、解放战争时期党的自身状况 |
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执政认同状况 |
三、人民民主政权的权力状况 |
第四节 局部执政时期的外部干预应对 |
第四章 建国后党执政安全的演变与发展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党执政安全的演进与畸变 |
一、建国初期党执政安全的奠基与夯实 |
二、中共八大后党执政安全的曲折发展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党执政安全的破坏衰减 |
四、改革开放前对外部干预的应对状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执政安全的巩固和创新 |
一、改革开放前期党执政安全的巩固 |
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党执政安全的发展 |
三、全面建设小康时期党执政安全的创新 |
四、改革开放以来对外部干预的应对 |
第三节 执政经验的总结与执政规律的探索 |
一、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
二、对执政规律的探索与把握 |
第五章 新形势下党执政安全的现实考量 |
第一节 党的历史方位与执政使命 |
一、党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
二、新形势下党的执政使命 |
第二节 新形势下党自身状况的考量 |
一、新形势下党的思想建设 |
二、新形势下党的组织建设 |
三、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 |
四、新形势下党的制度建设 |
五、新形势下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考量 |
第三节 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认同考量 |
一、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问题销蚀党的执政认同 |
二、利益整合状况对党执政认同的影响 |
三、执政党意识形态认同现状与问题 |
四、民族宗教问题上的执政认同 |
五、“维稳”的异化和膨胀在侵蚀党的执政认同 |
第四节 新形势下公共权力状况的考量 |
一、新形势下党的权力状况考量 |
二、新形势下党与人大关系的考量 |
三、新形势下党与政府关系的考量 |
四、新形势下党与政协关系的考量 |
第五节 新形势下的外部干预考量 |
一、西方对中国进行外部干预的本性不会变 |
二、新形势下经济政治干预的考量 |
三、信息时代条件下意识形态干预的考量 |
第六章 巩固和维护党执政安全的思路探析 |
第一节 有效治理腐败是党执政安全的核心 |
一、腐败问题是当前党执政安全面临的重大威胁 |
二、当前有效治理腐败面临的主要困境 |
三、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打赢反腐败人民战争 |
第二节 民生、民主与发展同频共振,夯实民心基础 |
一、民生是维护和巩固党执政安全的根本 |
二、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保障 |
三、以民生财政的建构为突破口,破解社会改革难题 |
四、构建民生法治体系,加强民生的法治保障 |
第三节 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公权力的有效制约 |
一、权力有效制约的内在逻辑要求 |
二、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实现党内外监督一体化 |
三、以政府体制改革作为当前政治变革的突破口 |
第四节 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应对外部干预 |
一、维护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全,夯实应对外部干预的硬实力 |
二、维护政治、文化的发展安全,夯实应对外部干预的软实力 |
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应对外部干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对话·合作·发展——吴官正访问中东三国纪行(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中国共产党与中非党际交往——理解中非关系的一个视角[J]. 张凯. 中国非洲学刊, 2021(02)
- [2]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D]. 蒋欣欣. 重庆大学, 2018(04)
- [3]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4]“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关现象专题研究[D]. 张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9)
- [5]20世纪以来柬埔寨吴哥建筑研究及保护[D]. 伍沙. 天津大学, 2014(08)
- [6]国际民主联盟(保守党国际)研究[D]. 赵嘉蒙. 外交学院, 2013(01)
- [7]中国共产党与阿拉伯国家政党外交研究[D]. 高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3)
- [8]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几个法律问题研究[D]. 何平. 武汉大学, 2012(10)
- [9]和谐思维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外交研究[D]. 王建.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
- [10]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 杨坤洋.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