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贵金属矿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成矿,矿床,贵金属,金属,规律,银矿,热泉。
贵金属矿床论文文献综述
郑云龙[1](2018)在《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是由于火山活动产出的贵金属物质在低温热液的环境下,火山浅层岩体系统浅部形成的矿床。随着近些年发现的众多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使得这种矿床成为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在科学家对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成矿条件不懈研究下,这种贵金属成矿的岩浆条件以及成矿机理等方面已经较为清晰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为以后贵金属矿床的发现和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16期)
张朋[2](2018)在《辽宁省东南部典型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特征、成因与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辽宁省东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有色、贵金属成矿区之一。本文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基础上,选择代表性矿床进行系统的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等方面研究,深入揭示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质来源、成岩成矿时代、成矿机理,厘定矿床成因,建立典型矿床成矿模式,运用现代成矿理论,反演研究区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过程,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取得主要成果与进展如下:1.将研究区地壳演化过程概括为太古宙古陆核的形成、元古宙裂谷及断坳的形成与演化、古生代“古亚洲洋”的形成与封闭、中生代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俯冲碰撞和古太平洋构造域形成与发展过程;通过辽河群火山岩、变质岩和辽吉花岗岩锆石U-Pb定年,限定辽河群形成时代为2.204Ga~1.898Ga;将研究区辽吉花岗岩分为叁期,分别为2.332Ga~2.132Ga(条痕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1.939Ga~1.904Ga(条痕二长花岗岩、正长岩)和1.88Ga~1.84Ga(巨斑、环斑花岗岩、条痕二长花岗岩)。2.首次报道了辽河群里尔峪组大映沟金矿床的发现,填补该层位尚未发现金矿的空白,为研究区金矿找矿提供新的线索。3.将区内有色、贵金属矿床划分为中低(高)温热液矿床(如:猫岭金矿、白云金矿、大映沟金矿、高家堡子银矿)、沉积变质-热液迭加型矿床(如:青城子铅锌矿)、矽卡岩型矿床(如:华铜铜矿)和斑岩型矿床(如:东北沟钼矿)。4.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得出研究区中低(高)温热液矿床与古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盖县组和中生代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沉积变质-热液迭加型矿床主要与辽河群浪子山组和大石桥组有关;矽卡岩型矿床与中酸性岩体与辽河群大石桥组有关;斑岩型矿床与中酸性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关系密切。中低(高)温热液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少量呈扁豆、透镜状分布在古元古代地层,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少量为黄铁矿化、偶见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沉积变质-热液迭加型矿床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脉状分布在古元古代地层,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白云石化、绿泥石化为主;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呈不规则状、瘤状、透镜状和巢状分布在花岗质岩石与古元古代地层接触带中,矿化蚀变可分为硅化、矽卡岩化、高岭土化、钾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斑岩型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网脉状分布二长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岩体内,矿化蚀变分带明显,分为硅化带、绢云母化带、钾化带、高岭土化带等。5.典型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中低(高)温热液金(银)矿床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为主,少量含CO_2叁相包裹体。具体为:猫岭金矿床均一温度为77~384℃之间,主成矿温度在180~300℃之间,盐度集中在6.0~14.0 NaCleq之间,密度集中在0.75~1.00 g/cm~3;白云金矿均一温度为148~350℃之间,主成矿温度在160~287℃之间,盐度集中在5.51%~12.30%NaCleq之间,密度集中在0.79~0.99g/cm~3;大映沟金矿均一温度为140~340℃之间,主成矿温度在218~315℃之间,盐度集中在1.81%~9.28%NaCleq之间,密度集中在0.77~0.89g/cm~3;高家堡子银矿均一温度为120~210℃之间,主成矿温度在120~190℃之间,盐度集中在2.1%~6.0%NaCleq之间,密度集中在0.90~0.96 g/cm~3。沉积变质热液迭加型铅锌矿床热液成矿期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为主,少量含CO_2叁相和含子晶的包裹体。青城子铅锌矿流体包裹体热液期均一温度在130~289℃,主成矿温度在180~260℃间,盐度之中在6.16~9.86%NaCleq之间,密度介于在0.80~0.98 g/cm~3之间。矽卡岩型铜矿床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为主,少量纯液相包裹体。华铜铜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19~375℃,主成矿温度在170~220℃间,盐度集中在7.3~15.0%NaCleq之间,密度集中在0.87~1.01 g/cm~3。斑岩型钼矿床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为主,少量纯液相包裹体。东北沟钼矿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28~290℃,主成矿温度在170~230℃间,盐度集中在9.21~22.09%Na Cleq之间,密度集中在0.98~1.03 g/cm~3。6.包裹体气相成份拉曼分析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揭示:中低(高)温热液金(银)矿床初始流体为含CO_2、CH_4和少量H_2S、N_2的H_2O-NaCl岩浆流体体系,晚阶段有大气降水参与;沉积变质热液迭加型铅锌矿床热液成矿期初始流体为含CO_2、CH_4和H_2S的H_2O-NaCl岩浆流体体系,大气降水在晚期参与成矿;矽卡岩型铜矿床初始流体为含CO_2和CH_4的H_2O-NaCl流体体系,成矿晚阶段亦有大气降水参与成矿;斑岩型钼矿床初始流体为含CO_2的H_2O-NaCl流体体系,推测晚期大气降水参与成矿。综合研究初步认为流体沸腾和/或流体混合作用最终导致成矿物质沉淀成矿。7.硫同位素显示研究区4种类型矿床矿体硫具有相似性,具有深源硫的特点,少量来源于地层,可能来源于中酸性岩体和辽河群地层;铅同位素显示矿床矿石铅具有壳慢混合铅的特征,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与造山作用有关的的地壳和地幔的混合。8.首次获得精确成矿年龄,获得大映沟金矿床载金黄铁矿Rb-Sr等时线年龄为137.0±2.0Ma;五龙金矿黄铁矿Rb-Sr年龄为119.1±2.0Ma;金厂沟金矿石英Rb-Sr年龄159.0±29.0Ma;猫岭金矿黑云母Ar-Ar年龄为188.9±1.2Ma,白云金矿载金黄铁矿Re-Os年龄为225.3±7.0Ma;青城子甸南铅锌矿脉状矿体闪锌矿Rb-Sr年龄为2217±6.9Ma,华铜铜矿和东北沟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分别为127.4±0.7Ma和128.1±5.1;结合已有成矿年代学资料,将研究区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期划为3期:吕梁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其中印支期和燕山期为主要成矿期。9.通过与成矿密切的岩浆岩元素地球化学、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得出印支期与成矿密切的岩浆岩形成于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深俯冲板块折返拉伸的构造背景,成岩、成矿热动源为板块断离,软流圈物质沿构造裂隙上涌,促使上部的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燕山期早、中侏罗世与成矿密切的岩浆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的背景,成矿热动源为板块俯冲脱水流体交代上覆地幔楔,形成的玄武质岩浆;燕山期早白垩世成矿密切的岩浆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板片俯冲折返伸展的背景,成矿热动源为板块脱水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形成玄武质岩浆。10.建立不同成矿期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式。吕梁期铅锌铜钴矿形成于古元古代裂谷演化环境;印支期叁迭纪金银铅锌矿床形成与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深俯冲板块折返拉伸背景有关;燕山期金铜铅锌钼矿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后板块折返的伸展背景。古元古代研究区为裂谷浅海环境,海底喷流形成铅锌铜钴等初始矿体和矿源层,伴随裂谷演化区域变质作用导致矿源层活化富集形成层状矿体;印支期叁迭纪金银铅锌矿形成于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深俯冲,俯冲板块先后发生拉伸断离和折返导致中酸性含矿岩浆形成,岩浆上升萃取地层成矿物质发生成矿作用;燕山期早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导致地壳加厚,加厚的岩石圈失稳拆沉形成含矿中酸性岩浆,岩浆上升萃取围岩成矿元素成矿;在早白垩世由于俯冲板块折返,研究区处于伸展环境,俯冲板片通过流体交代岩石圈地幔形成含矿岩浆,促使研究区发生大规模矿化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闫承章[3](2016)在《热泉型贵金属矿床的勘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有的各大矿床的资源越来越匮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发现新的矿床以应对发展中所需要的大量资源,其中,对于热泉型贵金属矿床的勘查至关重要。在勘查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前人总结的经验进行科学的勘查,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完善已有的方法,争取发现新型的勘查方法,文章主要讲解了热泉型贵金属矿床的已发现的有效的勘查方法。(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6年24期)
刘建楠,王铁柱[4](2014)在《浅析我国贵金属矿床的基本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作为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矿产的开采方面的开采的技术也是非常的发达。但是矿产的开采手段并不是单一的,特别是在贵金属的开采上,所以这就需要充分的了解其基本的成矿规律,根据成矿规律来制定找矿方向,从而结合贵金属的本身特点来制定开采的计划。本文从中国的最主要的贵金属——金和银入手,分析其基本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并分析其开采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4年12期)
尔斯别克·玖尼斯汗[5](2014)在《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其贵金属分布较为广泛。随着近年来贵金属找矿行业的发展,与之相关的体制与专业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其中,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成为了地质研究的重要组成。接下来,本文将详细论述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希望对贵金属的开采带来一定帮助。(本文来源于《科技致富向导》期刊2014年14期)
吴丽芳[6](2014)在《中国贵金属矿床的基本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大国,贵金属分布广泛。近年来我国贵金属找矿开采业的发展趋势日渐火爆,与贵金属找矿开发配套的专业技术与体制也随之发展与进步。其中研究贵金属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是地质找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国法律也明确规定了贵金属矿床的找矿规章制度,来保证我国的贵金属矿产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开采,怎样才能在科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找矿开矿,这需要进行我国贵金属矿床分布的更新,配合我国高超的贵金属找矿技术,进行精准的找矿活动。本文通过阐述我国贵金属找矿的现状,分析我国贵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方向,探究在贵金属找矿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技与企业》期刊2014年05期)
任天瑞[7](2013)在《中国贵金属矿床的基本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在矿产的开采技术方面也比较发达。一般来说,金属矿产的开发主要分为多种类型,对于一些矿物集中的地区来说,可采用集中式的开采方式,融合现代化的开采技术,分片进行开采和利用。从我国主要的矿产类型入手,重点对贵金属矿产形成的规律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矿产开采方式,供相关的同行参考和学习。(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28期)
马顺清,潘彤[8](2012)在《青海东昆仑地区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由昆北裂陷槽区、昆中花岗—变质杂岩带、昆南复合拼合带组成,各带形成了不同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其历经元古宙大陆边缘阶段,晚奥陶世裂陷槽阶段,晚古生代多岛洋活动大陆边缘阶段和中生代中—晚期弧后拼合—增生造山阶段4个构造演化阶段。成矿集中在印支期、加里东期,近东西向3条矿带形成不同类型矿产的分布。不同的演化阶段形成有色、贵金属矿成矿系列。(本文来源于《矿产勘查》期刊2012年06期)
双宝[9](2012)在《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位于额尔古纳兴安造山带的西南段,是大兴安岭成矿省内重要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带,该区极具成矿潜力。由于该区基础地质研究工作程度低,在大地构造演化、中生代火山岩划分、矿床成因类型等方面一直存在问题、分歧,已严重影响了该区的矿产勘查与找矿工作。鉴于此,本人选择该区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区,通过区域成矿背景和典型矿床的研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建立区域成矿模式,指导该区有色和贵金属矿床找矿勘查工作。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一带中生代火山岩地层,重新厘定了地层层序。在该区1:20万区域地质报告、内蒙古地质志和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中,该区域中生代火山岩地层的划分较为混乱,且各种报告、文章中关于中生代火山岩地层的年代、组别也不一致。笔者依据火山岩中锆石测年,结合1:20万区域地质报告、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1996)和内蒙古地质志,并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地层对比,将研究区中生代火山岩重新进行了划分。中生代火山岩地层从下至上划分为塔木兰沟组(J2tm)、满克头鄂博组(J3mk)、玛尼吐组(J3mn)白垩系地层划分为白音高老组(K1by)、梅勒图组(K1m)和大磨拐河组(K1d)。通过侵入岩岩石学、岩石化学、LA-ICP-MS锆石U-Pb分析数据,将区内晚二迭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综合分析研究,探讨其产出时代和环境。认为晚二迭世花岗岩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花岗岩在岩石化学成分上同属钙碱性的酸性花岗岩类,产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区,其形成主要与岛弧俯冲作用有关,具岛弧岩浆岩性质。尤其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属中酸性的浅成次火山相的小岩枝,对于形成该区多处银、金、铜、铅、锌等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具有重要意义。额尔古纳区域大地构造演化一直存在分歧。本人从区域沉积建造、岩浆建造、火山建造及构造型相等方面着手,结合我国地壳运动的几大阶段,确定了本区域的大地构造形成、发展及演化。提出研究区经历了新太古代—中元古代早期地块结晶基底形成、新元古代—早叁迭世古亚洲洋弧盆体系、中叁迭世以来滨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3个大的构造演化阶段,9个亚构造发展阶段。选取了研究区内5个典型矿床(点),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从矿区与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成矿机理,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以新的证据论证了甲乌拉、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而不是热液脉型。过去甲乌拉、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一直被认为是热液脉型,但在以上两矿区中发现了大量冰长石化,冰长石化是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典型标志,从而为以上两矿区的浅成低温热液成因提供了直接有力的证据。从分析本区矿床的形成和时空关系、物质共生、矿床分带以及矿床类型组合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本区有色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主要是燕山晚期,由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斑岩型矿床成矿时代由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时代主要在早白垩世。依据研究区地质特征、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的综合分析,在空间上划分了3个成矿亚带,分别为哈尼沟铜钼多金属成矿亚带、木哈尔银铅锌多金属成矿亚带和克尔伦银铅锌成矿亚带。在S、Pb、H和O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查明了成矿热液性质和矿床成因类型,主要矿床类型为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本区矿床的形成多与火山或次火山成矿作用有关。通过总结不同矿床间时空演化规律,依据成矿系列理论和矿床成矿系列划分原则,将研究区内矿床划分为1个成矿系列、2个成矿亚系列、3个矿床式、3个矿床成因类型。即:与燕山晚期中酸性火山喷发-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热液成矿系列;斑岩型成矿亚系列,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亚系列;乌奴格吐山式,甲乌拉式,大坝式;斑岩型,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区域成矿模式。在研究区成矿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厘清矿床控矿因素、总结找矿标志,并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对本区进行了成矿预测。优选出2个成矿靶区、6个成矿预测区和4个成矿远景区。2011年,本文的研究成果成功地指导了该区的地质找矿勘查工作,在查干布拉根矿区深边部探获了铅锌金属量12万吨、银金属量308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5-01)
郑蕾,周永章,何俊国,曾长育,李红中[10](2011)在《庞西垌地区构造蚀变岩型贵金属矿床成矿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庞西垌地区位于钦杭结合带南段粤西地区,区内发育有庞西垌、金山、樟木塘、中苏、大沙等贵金属矿床。矿床沿广东廉江县与广西博白县的交界处北东向的金山-庞西垌断裂带分布。研究表明,热液蚀变和构造变形是矿床的重要控矿因素,而大气降水则是主体成矿流体。蚀变带的(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1年S1期)
贵金属矿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辽宁省东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有色、贵金属成矿区之一。本文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基础上,选择代表性矿床进行系统的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等方面研究,深入揭示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质来源、成岩成矿时代、成矿机理,厘定矿床成因,建立典型矿床成矿模式,运用现代成矿理论,反演研究区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过程,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取得主要成果与进展如下:1.将研究区地壳演化过程概括为太古宙古陆核的形成、元古宙裂谷及断坳的形成与演化、古生代“古亚洲洋”的形成与封闭、中生代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俯冲碰撞和古太平洋构造域形成与发展过程;通过辽河群火山岩、变质岩和辽吉花岗岩锆石U-Pb定年,限定辽河群形成时代为2.204Ga~1.898Ga;将研究区辽吉花岗岩分为叁期,分别为2.332Ga~2.132Ga(条痕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1.939Ga~1.904Ga(条痕二长花岗岩、正长岩)和1.88Ga~1.84Ga(巨斑、环斑花岗岩、条痕二长花岗岩)。2.首次报道了辽河群里尔峪组大映沟金矿床的发现,填补该层位尚未发现金矿的空白,为研究区金矿找矿提供新的线索。3.将区内有色、贵金属矿床划分为中低(高)温热液矿床(如:猫岭金矿、白云金矿、大映沟金矿、高家堡子银矿)、沉积变质-热液迭加型矿床(如:青城子铅锌矿)、矽卡岩型矿床(如:华铜铜矿)和斑岩型矿床(如:东北沟钼矿)。4.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得出研究区中低(高)温热液矿床与古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盖县组和中生代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沉积变质-热液迭加型矿床主要与辽河群浪子山组和大石桥组有关;矽卡岩型矿床与中酸性岩体与辽河群大石桥组有关;斑岩型矿床与中酸性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关系密切。中低(高)温热液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少量呈扁豆、透镜状分布在古元古代地层,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少量为黄铁矿化、偶见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沉积变质-热液迭加型矿床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脉状分布在古元古代地层,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白云石化、绿泥石化为主;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呈不规则状、瘤状、透镜状和巢状分布在花岗质岩石与古元古代地层接触带中,矿化蚀变可分为硅化、矽卡岩化、高岭土化、钾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斑岩型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网脉状分布二长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岩体内,矿化蚀变分带明显,分为硅化带、绢云母化带、钾化带、高岭土化带等。5.典型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中低(高)温热液金(银)矿床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为主,少量含CO_2叁相包裹体。具体为:猫岭金矿床均一温度为77~384℃之间,主成矿温度在180~300℃之间,盐度集中在6.0~14.0 NaCleq之间,密度集中在0.75~1.00 g/cm~3;白云金矿均一温度为148~350℃之间,主成矿温度在160~287℃之间,盐度集中在5.51%~12.30%NaCleq之间,密度集中在0.79~0.99g/cm~3;大映沟金矿均一温度为140~340℃之间,主成矿温度在218~315℃之间,盐度集中在1.81%~9.28%NaCleq之间,密度集中在0.77~0.89g/cm~3;高家堡子银矿均一温度为120~210℃之间,主成矿温度在120~190℃之间,盐度集中在2.1%~6.0%NaCleq之间,密度集中在0.90~0.96 g/cm~3。沉积变质热液迭加型铅锌矿床热液成矿期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为主,少量含CO_2叁相和含子晶的包裹体。青城子铅锌矿流体包裹体热液期均一温度在130~289℃,主成矿温度在180~260℃间,盐度之中在6.16~9.86%NaCleq之间,密度介于在0.80~0.98 g/cm~3之间。矽卡岩型铜矿床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为主,少量纯液相包裹体。华铜铜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19~375℃,主成矿温度在170~220℃间,盐度集中在7.3~15.0%NaCleq之间,密度集中在0.87~1.01 g/cm~3。斑岩型钼矿床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为主,少量纯液相包裹体。东北沟钼矿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28~290℃,主成矿温度在170~230℃间,盐度集中在9.21~22.09%Na Cleq之间,密度集中在0.98~1.03 g/cm~3。6.包裹体气相成份拉曼分析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揭示:中低(高)温热液金(银)矿床初始流体为含CO_2、CH_4和少量H_2S、N_2的H_2O-NaCl岩浆流体体系,晚阶段有大气降水参与;沉积变质热液迭加型铅锌矿床热液成矿期初始流体为含CO_2、CH_4和H_2S的H_2O-NaCl岩浆流体体系,大气降水在晚期参与成矿;矽卡岩型铜矿床初始流体为含CO_2和CH_4的H_2O-NaCl流体体系,成矿晚阶段亦有大气降水参与成矿;斑岩型钼矿床初始流体为含CO_2的H_2O-NaCl流体体系,推测晚期大气降水参与成矿。综合研究初步认为流体沸腾和/或流体混合作用最终导致成矿物质沉淀成矿。7.硫同位素显示研究区4种类型矿床矿体硫具有相似性,具有深源硫的特点,少量来源于地层,可能来源于中酸性岩体和辽河群地层;铅同位素显示矿床矿石铅具有壳慢混合铅的特征,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与造山作用有关的的地壳和地幔的混合。8.首次获得精确成矿年龄,获得大映沟金矿床载金黄铁矿Rb-Sr等时线年龄为137.0±2.0Ma;五龙金矿黄铁矿Rb-Sr年龄为119.1±2.0Ma;金厂沟金矿石英Rb-Sr年龄159.0±29.0Ma;猫岭金矿黑云母Ar-Ar年龄为188.9±1.2Ma,白云金矿载金黄铁矿Re-Os年龄为225.3±7.0Ma;青城子甸南铅锌矿脉状矿体闪锌矿Rb-Sr年龄为2217±6.9Ma,华铜铜矿和东北沟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分别为127.4±0.7Ma和128.1±5.1;结合已有成矿年代学资料,将研究区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期划为3期:吕梁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其中印支期和燕山期为主要成矿期。9.通过与成矿密切的岩浆岩元素地球化学、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得出印支期与成矿密切的岩浆岩形成于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深俯冲板块折返拉伸的构造背景,成岩、成矿热动源为板块断离,软流圈物质沿构造裂隙上涌,促使上部的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燕山期早、中侏罗世与成矿密切的岩浆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的背景,成矿热动源为板块俯冲脱水流体交代上覆地幔楔,形成的玄武质岩浆;燕山期早白垩世成矿密切的岩浆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板片俯冲折返伸展的背景,成矿热动源为板块脱水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形成玄武质岩浆。10.建立不同成矿期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式。吕梁期铅锌铜钴矿形成于古元古代裂谷演化环境;印支期叁迭纪金银铅锌矿床形成与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深俯冲板块折返拉伸背景有关;燕山期金铜铅锌钼矿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后板块折返的伸展背景。古元古代研究区为裂谷浅海环境,海底喷流形成铅锌铜钴等初始矿体和矿源层,伴随裂谷演化区域变质作用导致矿源层活化富集形成层状矿体;印支期叁迭纪金银铅锌矿形成于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深俯冲,俯冲板块先后发生拉伸断离和折返导致中酸性含矿岩浆形成,岩浆上升萃取地层成矿物质发生成矿作用;燕山期早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导致地壳加厚,加厚的岩石圈失稳拆沉形成含矿中酸性岩浆,岩浆上升萃取围岩成矿元素成矿;在早白垩世由于俯冲板块折返,研究区处于伸展环境,俯冲板片通过流体交代岩石圈地幔形成含矿岩浆,促使研究区发生大规模矿化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贵金属矿床论文参考文献
[1].郑云龙.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浅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
[2].张朋.辽宁省东南部典型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特征、成因与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过程[D].吉林大学.2018
[3].闫承章.热泉型贵金属矿床的勘查方法[J].世界有色金属.2016
[4].刘建楠,王铁柱.浅析我国贵金属矿床的基本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J].科技风.2014
[5].尔斯别克·玖尼斯汗.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
[6].吴丽芳.中国贵金属矿床的基本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J].科技与企业.2014
[7].任天瑞.中国贵金属矿床的基本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8].马顺清,潘彤.青海东昆仑地区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系列[J].矿产勘查.2012
[9].双宝.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预测[D].吉林大学.2012
[10].郑蕾,周永章,何俊国,曾长育,李红中.庞西垌地区构造蚀变岩型贵金属矿床成矿特征研究[J].矿物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