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肥胖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肥胖,基因,肥胖症,逆转录,分子,硫酸钠,烷基。
人肥胖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郭剑津[1](2013)在《人肥胖基因(FTO)的表达调控及其参与氧化应激对脂肪肝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FTO水平及其临床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观察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FTO水平,分析其与肥胖参数、糖代谢、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等项指标的关系,探讨FTO对体重及代谢异常的影响。对象及方法:1.根据血糖水平和体重指数(BMI)将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NW-NGR)96例,超重/肥胖正常糖调节组(OW/OB-NGR)67例,BMI正常的2型糖尿病组(NW-T2DM)153例,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组(OW/OB-T2DM)116例。2.采用ELISA法检测空腹状态下血清FTO;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TG, TC,HDL-C, LDL-C)、空腹胰岛素(FINS);测量腰围(WC)、臀围(HC);计算腰围身高比(WHtR)、腰臀比(WHR)、BMI和体内脂肪含量(Fat%);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敏感性。3.应用多因素偏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血清FTO表达水平的因素。结果:1. OW/OB-NGR组、NW-T2DM组及OW/OB-T2DM组叁组血清FTO检测结果分别为32.74±2.65ng/L、28.34±1.96ng/L、39.22±3.48ng/L,均高于NW-NGR组(23.66±1.62ng/L, P <0.05或P <0.01)。肥胖组OW/OB-T2DM的表达高于OW/OB-NGR组(P <0.01);而NW-T2DM组FTO水平明显高于NW-NGR组(P <0.05)。2.血清FTO水平不仅与BMI、WC、Fat%、WHR、WHtR、TG、LDL-C、TC呈正相关(P <0.01);同时与FINS、HOMA-IR也呈正相关(P <0.05),而与HDL-C呈负相关(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BMI、WC、WHtR、WHR、TG是血清FTO最显着的影响因素(P <0.05,决定系数R2=0.382)。结论:1.血清FTO水平与腹型肥胖、糖代谢、脂代谢、以及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相关性。2. BMI、WC、WHtR、WHR、TG是血FTO的显着影响因素,FTO可能参与体重调节并加重胰岛素抵抗,对糖、脂代谢产生影响。第二部分人FTO基因转录调控及核心启动子的鉴定目的:关于人FTO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观遗传学,而对其表达调控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构建FTO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启动子区的荧光素酶表达质粒,寻找启动子核心功能区域,鉴定关键转录因子,阐明其表达调控机制。方法:1. PCR方法获取人FTO基因不同长度启动子片段,构建系列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2.转染HEK293和Hela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其启动子活性确定最小启动子活性区域。3.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4.点突变、RNA干扰、过表达、EMSA、ChIP实验鉴定调控FTO基因的关键转录因子。结果:1.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结果显示,人FTO基因启动子活性确定启动子最小活性区域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01bp内。2.生物信息学预测该区域包含了3个Sp1结合位点、1个USF结合位点和一个Foxa2结合位点。3.点突变结果表明和过表达实验证实转录因子Sp1正向调控FTO的表达,Foxa2对FTO表达起负性调节作用。4. EMSA和ChIP实验证实Sp1可以与-102~-183bp之间的序列结合,Foxa2结合于-14~-26bp之间的序列。结论:1.人FTO基因最小活性启动子区域位于转录起始位点前-201bp内2. Sp1能够正向调控FTO基因的表达,Foxa2对其表达起负性作用第叁部分FTO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氧化应激和脂质沉积的影响目的:通过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和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探索FTO参与肝细胞脂质沉积的机制。方法:1.24只雄性SD大鼠,正常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2只,饲以低脂饲料(D12450B);NAFLD模型组12只,饲以高脂饲料(D12492)。每周称体重,在第12周称重并禁食12小时后处死。2.观察比较两组大鼠体重、肝指数、血清AST、ALT、甘油叁酯(TC)、血清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肝组织切片行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Fto表达。3.构建稳定转染人FTO过表达质粒的L02肝细胞,油酸诱导脂肪变性,24h后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变性情况并检测MDA、SOD水平。结果:1.成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模型。HE染色光镜观察发现高脂喂养模型组在实验第12周末呈明显脂肪肝表现。2.模型体重及肝指数均显着增加;肝功能指标AST,ALT及TG,TC水平显着增加;氧化应激水平标志物MDA显着增加,起抗氧化作用的SOD活性则显着下降。Fto 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大鼠显着增加(P <0.01)。3.成功构建FTO基因过表达质粒并稳定转染正常L02肝细胞,油酸刺激后,发现细胞内脂滴形成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氧化应激水平较对照组显着增高。结论:FTO通过增加肝细胞氧化应激水平促进脂质沉积,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3-04-01)
刘建忠,敖敬,田为宇,周卫,鲁礼林[2](2008)在《人肥胖基因大肠杆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诱导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计1对PCR引物(上游引物,5-′GCCATATGGTGCCGATCCAAAAAG-3′,下游引物,5-′GAGAATTCCCTTCAAGGCCTCAG-3′),采用PCR方法扩增出人肥胖基因编码成熟肽的核苷酸序列,将扩增产物从琼脂糖凝胶上回收后插入测序载体pMD-18-T后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将经EcoRⅠ和NdeⅠ双酶切后的扩增产物插入经EcoRⅠ和NdeⅠ双酶切后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构建了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人瘦蛋白的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菌株BL21,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人肥胖基因表达载体得到高效表达,重组蛋白占到菌体总蛋白的31.2%。(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聂芬[3](2006)在《人肥胖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肥胖基因编码的蛋白质(leptin)是反映体内脂肪含量和调节体重的重要信号因子,leptin能显着降低脂肪组织数量、促进青春期发育,对机体的免疫应答、繁殖功能、神经内分泌等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已报道的人肥胖基因cDNA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出人肥胖基因的cDNA编码序列,然后将此定向克隆至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的α因子信号肽编码序列3′端,构建成重组酵母表达载体,测序分析表明该cDNA序列由438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4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用化学方法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PCR鉴定证实,目的基因整合到重组酵母菌染色体中,对重组酵母进行G418筛选和4天的诱导表达,然后对阳性克隆进行了为期4天的诱导表达,SDS-PAGE未检测到目的产物的表达。根据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密码子偏爱性,对肥胖基因进行了简并改造和人工合成,然后将改造过的人肥胖基因以正确的读码框架插入到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的α因子信号肽编码序列3′端,构建成重组酵母表达载体,测序结果与预期一致。重组酵母用同样方法进行了为期4天的诱导表达,并通过SDS-PAGE和放免检测,得到一株表达目的蛋白量最高的重组酵母菌,该重组蛋白表达水平可达7.71mg/L,不同浓度G418筛选表明该酵母菌是高拷贝的。SDS-PAGE检测表明分泌蛋白分子量约为16kD。(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6-06-01)
昔奋攻,赵春江,李宁,吴常信[4](2006)在《人肥胖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肥胖基因(ob)编码的瘦蛋白可以反映机体脂肪含量信息,在发育、繁殖、造血及体重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利用PCR方法扩增去除信号肽的人肥胖基因cDNA序列,并将位于基因5!端的CCC转变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常用密码子CCG,扩增片段经测序证实后,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5a,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0.1mmol/LIPTG诱导,获得分子量约为16kD的特异蛋白表达带,表达量最高占菌体蛋白总含量的55%。重组蛋白纯化后,注射昆明白小白鼠,小白鼠体重明显下降,说明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张忠芳,李鸿雁,杨丽娜,董志恒,刘娅[5](2005)在《人肥胖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人肥胖基因瘦素蛋白(leptin)编码区cDNA序列,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方法:在人体脂肪组织中提取mRNA,利用RTPCR扩增人肥胖基因,将其插入pMD18T载体,经双酶切、鉴定后将肥胖基因片段亚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提取质粒。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表达受体菌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肥胖基因表达产物,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产物蛋白。结果:经测序证实获得的肥胖基因序列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其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000。结论:利用pMD18T克隆载体和pET28a表达载体可以有效地在原核生物中表达重组人类瘦素蛋白。(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祝骥,马文丽,毛向明,李凌,宋艳斌[6](2005)在《人肥胖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中国人的肥胖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人瘦素蛋白。方法用RT-PCR从培养的中国人脂肪细胞提取的总RNA中扩增出肥胖基因,与TA载体连接后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并将该基因定向克隆至高效表达质粒pBV22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克隆出中国人肥胖基因,其cDNA序列与文献报道的一致,构建了重组质粒pBV220-OB,并成功地实现了人肥胖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论人肥胖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在脂肪代谢与脂肪细胞分化中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韩彩和,张铁梅[7](2001)在《克隆人肥胖基因表达产物瘦素的分子量及特异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克隆的人肥胖 (OB)基因蛋白表达产物-瘦素 (Leptin)进行分子量及特异性鉴定。方法以商品 Leptin为阳性对照,同时设有未经热诱导的对照组 (OB-c)及克隆人肥胖基因重组表达产物试验组 (OB-h)。本文采用 SDS-PAGE对大肠杆菌所表达的蛋白产物进行分子量测定,同时用 Western blotting试验对其产物进行了特异性鉴定。结果经 SDS-PAGE检测,在 21.5~ 14.4 ku之间有一明显蛋白表达条带,对照组在相同的位置上未见明显蛋白表达。试验组 OB-h蛋白表达产物分子量的位置与商品 Leptin的位置基本一致。经 Western blotting试验,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商品 Leptin阳性对照及 OB-h试验组大约 16 ku的位置上可见到两条明显的与抗人 Leptin多克隆抗体呈特异性结合反应染色条带。结论人的 OB基因克隆后,在大肠杆菌中能特异的表达人的 Leptin蛋白质。(本文来源于《现代康复》期刊2001年02期)
刘建忠,李宁,熊远着,安晓荣,王莉莉[8](2000)在《人肥胖基因(Obese)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叁个含有兔乳清酸性蛋白基因(rWAP)启动子,人oh基因(cDNA)及rWAP基因终止子的质粒经亚克隆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用 Notl消化表达载体,回收包含上述叁个表达元件且插入方向正确的片段(约 7.5 kb)并进行显微注射。注射用的DNA浓度为2 μg/mL,每mL注射液中DNA的拷贝数约为2.4×10~11,每一枚原核期小鼠胚胎注射1-2pL。采用标准的显微注射方法,获得 48只后代小鼠。四周龄时剪尾并提取尾组织 DNA,以人 ob基因 cDNA为探针,用 EcoRI消化总组织DNA,经Southern杂交确证其中两只母鼠为转人ob基因小鼠。在出生的后代小鼠中,转基因阳性率约为4%(2/48)。(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于雪梅,朱振宇,傅祖植,马涧泉[9](1998)在《人肥胖基因在pBV221中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人leptin。方法:根据中国人肥胖基因(obesegene,OB)cDNA序列和高效表达质粒pBV221的多克隆位点,设计PCR引物,以含有人OB的重组质粒pUC19OB为模板,体外扩增人OB编码leptin的片段(OB1),并经内切酶消化鉴定。将带有一对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OB1和pBV221分别进行双酶切,然后把OB1定向克隆于pBV221中。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质粒pBV221OB1,实现了人leptin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论:采用定向克隆技术,将OB1插入表达质粒pBV221,连接效率高,且重组质粒中OB1均为正向插入,确保了人肥胖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4期)
周炜,缪为民,周丙荣,王立明,陈志辉[10](1998)在《中国人肥胖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中国人肥胖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从中国人脂肪组织RNA中扩增出肥胖基因(Obesegene),进行核苷酸顺序分析,并将该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克隆了中国人肥胖基因,其cDNA顺序与已报道的白种人的序列完全一致,并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结论本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肥胖基因在肥胖症和糖尿病等病人中的表达情况及探讨肥胖基因的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期刊1998年04期)
人肥胖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设计1对PCR引物(上游引物,5-′GCCATATGGTGCCGATCCAAAAAG-3′,下游引物,5-′GAGAATTCCCTTCAAGGCCTCAG-3′),采用PCR方法扩增出人肥胖基因编码成熟肽的核苷酸序列,将扩增产物从琼脂糖凝胶上回收后插入测序载体pMD-18-T后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将经EcoRⅠ和NdeⅠ双酶切后的扩增产物插入经EcoRⅠ和NdeⅠ双酶切后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构建了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人瘦蛋白的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菌株BL21,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人肥胖基因表达载体得到高效表达,重组蛋白占到菌体总蛋白的31.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肥胖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郭剑津.人肥胖基因(FTO)的表达调控及其参与氧化应激对脂肪肝形成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3
[2].刘建忠,敖敬,田为宇,周卫,鲁礼林.人肥胖基因大肠杆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诱导表达[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
[3].聂芬.人肥胖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D].华中农业大学.2006
[4].昔奋攻,赵春江,李宁,吴常信.人肥胖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检测[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
[5].张忠芳,李鸿雁,杨丽娜,董志恒,刘娅.人肥胖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
[6].祝骥,马文丽,毛向明,李凌,宋艳斌.人肥胖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
[7].韩彩和,张铁梅.克隆人肥胖基因表达产物瘦素的分子量及特异性鉴定[J].现代康复.2001
[8].刘建忠,李宁,熊远着,安晓荣,王莉莉.人肥胖基因(Obese)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0
[9].于雪梅,朱振宇,傅祖植,马涧泉.人肥胖基因在pBV221中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8
[10].周炜,缪为民,周丙荣,王立明,陈志辉.中国人肥胖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