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山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随温度、湿度和培养时间的变化特征

太岳山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随温度、湿度和培养时间的变化特征

论文摘要

温度和湿度是驱动土壤有机碳矿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其驱动作用又会随着培养时间而发生改变.以山西太岳山地区的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Carriere,PF)、辽东栎林(Ouercus wutaishansea Mary,QF)和油松辽东栎混交林(MF) 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把其土壤放在水分含量为30%、60%、90%和温度为5℃、10℃、20℃、30℃的水热条件下进行培养,用CO2自动测量系统按照不同的时间间隔测定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整个矿化周期为387 d.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以辽东栎林的相对较高,最高值出现在20℃和90%水热条件下培养的辽东栎林,为18.58μg/g,最低值出现在30℃和30%含水量的油松林,为3.95μg/g.在前75 d培养时间内,累积碳矿化量随着水热梯度的提高而增加,而在从181-387 d的培养期内,累积碳矿化量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对瞬时矿化速率的影响也随着培养时间呈现出了类似的变化规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以辽东栎林土壤在5℃和90%湿度培养时最高,为2.35;以在20℃和湿度60%培养的混交林土壤最低,为0.58.温度敏感系数值(Q10)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温度梯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综上所述,在太岳山地区,同样的培养条件下,以辽东栎林的土壤碳矿化量最高;在培养前期,水热互作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有正的驱动作用,而在培养后期,温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调控作用明显减弱.(图4表4参41)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的测定
  •   1.4 温度敏感值(Q10)的计算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森林类型累积碳矿化量
  •   2.2 不同培养阶段温度和湿度对土壤累积碳矿化量的影响
  •   2.3 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动态变化
  •   2.4 不同培养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
  • 3 讨论
  •   3.1 森林类型对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   3.2 温度和湿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3.3 温度敏感性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袁瑱,周志勇,赵洪涛,史佳伟,张欢

    关键词: 培养周期,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

    来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农业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自然博物馆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D0600205),北京林业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中长期项目(2015ZCQ-LX-03),林业科技创新平台运行补助项目(2018-LYPT-DW-153,2017-LYPT-DW-148)资助~~

    分类号: S714

    DOI: 10.19675/j.cnki.1006-687x.2019.01012

    页码: 1021-1029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1531K

    下载量: 365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杜英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营养元素的垂直分布格局[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12)
    • [2].北京市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资源科学 2019(12)
    • [3].采伐残余物不同处理方式对杉木幼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9(06)
    • [4].生态学研究性实习的设计与实践——以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矿化潜力研究为例[J]. 河南农业 2020(09)
    • [5].北京城市化梯度带上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20(05)
    • [6].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 2020(08)
    • [7].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酶活性影响研究[J]. 土壤通报 2020(04)
    • [8].土壤有机碳模型研究进展[J]. 宜春学院学报 2019(09)
    • [9].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 2019(32)
    • [10].放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相关过程研究进展[J]. 草地学报 2018(02)
    • [11].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及在农田生产中的应用[J]. 耕作与栽培 2018(02)
    • [12].增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研究综述[J]. 生态学报 2017(01)
    • [13].干湿交替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7(01)
    • [14].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土壤有机碳组分对土地利用的响应特征方面取得进展[J]. 干旱区地理 2017(02)
    • [15].温度对太谷县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5)
    • [16].天山雪岭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异及其与森林发育的关系[J]. 山地学报 2017(03)
    • [17].武陵山脉龙山段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及控制机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08)
    • [18].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的尺度效应研究[J]. 土壤 2014(05)
    • [19].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27)
    • [20].喀斯特地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以贵州省兴义市为例[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1)
    • [21].西北地区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质论评 2020(S1)
    • [22].江苏沿海典型滩涂围垦区土壤有机碳时空异质性[J]. 土壤 2020(02)
    • [23].秸秆还田对麦玉系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08)
    • [24].利用方式与成土母质对金衢盆地土壤有机碳积累及其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20(10)
    • [25].影响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因素研究进展[J]. 北方果树 2019(04)
    • [26].上海市林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06)
    • [27].1998~2017年我国森林土壤有机碳研究文献分析[J]. 绿色科技 2018(08)
    • [28].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研究进展[J]. 江西化工 2018(05)
    • [29].4种植被恢复模式对贵州石漠化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6(05)
    • [30].江苏沿海滩涂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影响因素[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04)

    标签:;  ;  ;  ;  ;  

    太岳山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随温度、湿度和培养时间的变化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