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隐社会认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认知,社会,人际,幸福感,西蒙,测验,主观。
内隐社会认知论文文献综述
董婧萌[1](2019)在《贫困个体的精准扶贫政策态度与自尊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精准扶贫政策是国家为了彻底消除贫困,实现全民小康的选择型社会福利政策,而贫困个体对该政策的真实态度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则难以被外显观察。本研究基于内隐社会认知,以S省S县的贫困人口(N=65人)作为贫困组,以普通农民(N=61人)作为对照组,运用外在情感西蒙任务(EAST)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内隐政策态度和内隐自尊进行测量,运用自行编制的精准扶贫政策态度问卷和Rosenberg自尊量表对研究对象的精准扶贫政策的外显态度和外显自尊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发现,内隐测验的结果表明,贫困个体和普通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均为积极的态度(ps<0.001),但是该两种人群对全民医保政策的态度则不同,贫困个体对全民医保政策的态度偏向中立,普通农民则是积极态度(p<0.001);外显结果表明,贫困个体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外显态度比普通农民对该政策的态度更积极(p<0.001),说明贫困个体从内心深处更认可精准扶贫政策。贫困个体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外显精准扶贫政策态度与外显自尊显着正相关(p<0.05),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显着负相关(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外显精准扶贫政策态度和内隐自尊能预测外显自尊,共能解释变异的18.8%,而普通农民的精准扶贫政策态度与其自尊的相关性均不显着。在本实验范式内。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内隐、外显态度结果综合分析得出贫困个体确实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态度呈现积极的状态。第二,根据贫困个体和普通农民在精准扶贫政策,全民医保政策态度的差异得出,贫困个体更认可与他们自身利益相联系的社会福利政策。第叁,根据被试在自尊与政策态度的对比分析中得出贫困个体的自尊确与只由他们这一群体所享的选择型社会福利政策——精准扶贫政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为贫困个体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提供了实验证据,预期对制订和设计促进贫困人口公平发展和社会心理健康发展的扶贫减贫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5-01)
张跃[2](2017)在《社会结构判断的内隐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分层是社会现实的一个基本特征,它能够以强化分层的方式塑造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人们不仅将自己的社会地位划分为高或低,还会整体地看待这种分层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这种整体性加工既表现为内在的认知结构的表征(关系图式),也表现为对外在的感知觉经验的依赖(隐喻与具身认知)。同时,由于认知效能等的影响,这种知觉常常发生在无意识层面。伴随社会认知领域社会结构及其相关研究的深入,尤其是社会知觉、权力理论与阶层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研究者逐渐关注到宏观社会结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对社会结构的微观体验(对社会结构的知觉与判断)对个体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认知的视角,本研究考察社会结构判断对其随后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实验给被试呈现一种表达层级或者平等的社会结构的刺激(词汇或图片),然后考察他们在随后的判断、动机和情绪反应任务上的表现。研究一通过加工分离范式考察社会结构判断的自动化加工,假设知觉到社会结构是否存在差异会影响对社会结构能力和热情两个方面的判断。实验结果发现,在对平等结构判断时,无意识加工的贡献率要高于意识加工的贡献率,尤其体现在热情维度上,热情维度的自动化程度高于能力维度;在对层级结构判断时,无意识加工的贡献率也高于意识加工的贡献率,并主要体现在能力维度上,但是能力维度与热情维度的自动化程度没有显着差异。研究二通过启动范式(词汇搜索任务)考察社会结构判断的影响,假设知觉到社会结构是否存在差异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动机。实验结果发现,在以行为者内在动机为主导的任务中,被试在平等结构启动条件下比在层级结构启动条件下表现出更大的趋近动机;而在以行为者外在动机为主导的任务中,被试在平等结构启动条件下比在层级结构启动条件下表现出更大的回避动机。研究叁采用评价启动任务进一步考察社会结构判断的影响,假设知觉到社会结构是否存在差异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判断。实验结果发现,在层级结构启动条件下,在对消极刺激的知觉判断中表现出更大的情绪强度,而在平等结构启动条件下,在对积极、消极情绪刺激的知觉判断中均表现出较大的情绪强度。研究证实了社会结构判断的自动化加工,以及这种加工对心理的影响。首先,对平等结构的内隐认知主要体现在热情维度,而对层级结构的内隐认知主要体现在能力维度;其次,社会结构判断影响个体的行为动机与情绪。(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7-03-18)
向昭颖,张冰松[3](2017)在《基于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高职院校社会价值观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内隐词汇测验来测量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内隐认知方面是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在情感方面和行为方面获得学生的认同,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度。内隐社会认知作为一个新近步入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命题,是当今蓬勃展开的内隐认知研究和社会心理成果交叉、演进的必然产物。这一理论沿着无意识维度向传统的社会认(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7年02期)
王冉冉[4](2016)在《社会不公信息对场依存—场独立型大学生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推广,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许多方面都在围绕着互联网进行,各种有关医疗、教育、工业和政务等的微信公共平台从数量到影响力,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略的信息传播力量。大量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其中难免掺杂着一些有关暴力、天灾人祸或社会不公的负性新闻信息,这种信息的长期接触可能会对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当代大学生产生无意识影响。所以有必要探究一下不同认知风格大学生受周围环境中有关社会不公信息影响的程度如何,以及具体的脑机制,以为高校更好的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及心理健康辅导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对各种媒体在报道负性事件提出更好的建议。本研究从摄入社会不公信息对场依存—场独立型大学生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角度出发,探讨由社会不公信息诱发不同认知风格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强度,以及具体的脑功能区活动特征。实验一:首先通过镶嵌图形测验,选出场依存型(T<50)、场独立型(60<T<80)和场中间型(50<T<60)的被试各30人进行行为实验。具体实验设计如下:根据情绪内隐西蒙任务的变式,通过3(被试类型:场依存、场独立、场中间)×2(新闻报道属性:积极、消极)×2(词语材料属性:积极、消极)叁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分析摄入社会不公信息对不同认知风格大学生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实验二:从实验一的被试中选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的志愿者各10人进行fMRI实验,具体实验设计如下:先对被试进行静息态扫描15-20分钟,然后通过E-prime程序向被试呈现社会不公信息的视频刺激,借助fMRI技术记录下被试脑功能区激活特征。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有,(1)摄入社会不公信息后,每个被试对绿色积极词和蓝色消极词的反应时显着减少(p<0.05;p<0.01)。(2)词语属性、新闻属性和被试类型叁者的交互作用显着(F(2,87)=9.026,p=0.000<0.001),不论是摄入中性还是社会不公的新闻刺激,场独立组被试和场依存组被试均有显着差异(F(2,87)=3.335,p=0.042<0.05;F(1,87)=3.931,p=0.025<0.05)。(3)词语属性主效应显着(F(1,87)=12.293,p=0.001<0.01),新闻属性主效应显着(F(1,87)=4.78,p=0.032<0.05)。新闻属性和被试类型的交互作用显着(F(2,87)=4.059,p=0.022<0.05),主要是场依存型被试在摄入社会不公信息后,对彩色词汇判断的反应时有显着差异(F(2,87)=8.454,p=0.005<0.01)。词语属性和新闻属性的交互作用显着(F(1,87)=7.447,p=0.008<0.01),无论摄入中性还是和社会不公有关的新闻信息,被试对消极词汇的反应时均有显着差异(F(1,87)=15.767,p=0.000<0.001)。(4)在静息态下,场独立组和场依存组被试的脑功能区存在差异,场独立型被试的左小脑与内侧前额叶、左侧颞叶、右侧脑岛等脑功能区的连接更强,场依存型被试的左小脑仅仅和左舌回有较强连接。(5)摄入社会不公信息后,场依存组被试的左侧额下回、右侧额下回、左侧前脑岛和右背侧扣带的激活程度显着大于场独立组被试。本研究结论:(1)和摄入中性社会信息相比,摄入不公社会信息后,场依存组和场独立组的被试对消极情绪词的反应时会降低;(2)被试对绿色积极词和蓝色消极词的反应比绿色消极词和蓝色积极词更快更准;(3)摄入不公社会信息对场依存组被试影响更大;(4)摄入不公社会信息激活了场依存组和场独立组被试的负性情绪功能区(如前扣带回皮层和脑岛等);(5)摄入不公社会信息后,场依存组的脑功能区激活情况显着强于场独立组被试。(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学院》期刊2016-06-10)
蒋怀滨,张斌,黄艳红,黄萍萍,樊孟婷[5](2015)在《内隐社会认知视角下大学生感恩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方便取样,以班级为单位,选取在校大学生133名,同时对被试进行感恩平行问卷和主观幸福感平行问卷测试,再运用两个平行简式内隐联想测验B-IAT测量被试的内隐感恩与内隐幸福感态度,以期研究大学生感恩对其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外显、内隐感恩分别与外显、内隐幸福感呈显着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感恩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为:外显、内隐感恩分别对外显、内隐主观幸福感起独立预测作用。因此,大学生感恩和主观幸福感在内隐、外显层面上相互独立且感恩在内隐、外显层面上对相应结构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具有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林珂,黄萍萍,陈颖,黄艳红[6](2015)在《感恩对主观幸福感的内隐社会认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量表法对13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考察感恩对主观幸福感的内隐社会认知。结果:(1)感恩的外显平行测量GQ-6和AGS的相关极其显着,内隐平行测验BIAT 1和BIAT 2相关显着,而感恩的外显测量和内隐测验相关都不显着。(2)幸福感的外显平行测量GWB和生活满意度相关十分显着,内隐平行测验BIAT 3和BIAT 4相关极其显着,幸福感的外显测量和内隐测验相关不显着。(3)结构方程结果表示外显感恩预测外显幸福感,内隐感恩预测内隐幸福感。(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5年05期)
陈淑梅,车现楠,徐忠虎[7](2014)在《内隐社会认知:从测验方法到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大多数认知活动都发生意识觉察或意识控制之外。部分内隐加工会影响社会知觉、判断和行为。基于大量的内隐测量程序被开发、应用,以及更多使用内隐测量程序研究社会认知的报告的事实,内隐社会认知的最近15年可以被称为"测量时代(Age of Measurement)"。内隐测量的内容、结果与外显测量的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关于社会认知的内容、加工过程及预测行为等方面各有优势。今后内隐测量的研究方向是探索内隐测量背手的心理机制,以及内隐测量到的心理构念影响行为的过程。(本文来源于《红河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宋娟,张振,黄亮,王益文[8](2014)在《基础认知与社会认知中内隐过程及其脑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过程及其脑机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社会认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行为的意图及情感的认识,是人际互动的重要方面,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全面深入地对社会认知和基础认知中自动加工过程进行了研究综述,对基础认知与社会认知的研究方式进行了比较。自动加工过程是社会认知和基础认知中都存在的重要过程,从脑机制研究角度,相关的电生理学指标(如N400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指标来考察社会认知中的自动加工过程。本文从社会认知与基础认知的比较入手,介绍了各种领域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等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罗书伟[9](2014)在《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际信任是影响个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个体社会适应的重要标志。已有研究从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对人际信任的概念、结构、功能、影响因素及形成与发展机制等方面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是,人际信任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涉及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社会心理现象,因此研究者对它的思考与研究显得纷繁复杂,不同的学科取向、研究视角、研究层次以及研究者各种不同的解释均导致人际信任研究较难取得一致的结果。受到内隐记忆研究的推动和启发,Greenwald和Banaji (1995)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的概念及其研究的体系和范式,明确地指出个体的社会行为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征。人际信任产生于人际互动的过程当中,是个体对与人际交往有关的社会信息进行判断、评估和认知加工的结果。那么,人际信任是否也存在内隐加工成分,且这种内隐成分指导个体对人际互动过程中的社会信息进行内隐加工?现有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是否也适用于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信任研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有关人际信任研究进行详细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视角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特征、大学生对不同人际情境中人际信任相关信息的内隐社会加工阶段、各加工阶段的特点及其可改变性进行了研究,旨在更好地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促进其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对内隐人际信任进行了系统探讨。本研究分为3个部分,由5个实验构成,依次涉及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特征、不同人际信任水平大学生在内隐社会认知的叁个阶段的特点及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可变性等问题。根据以上研究的结果及分析讨论,得出如下结论:1.内隐态度上,人们更倾向于用表示信任的词汇来形容他人,从而表现出对他人信任的倾向。2.内隐人际信任存在于高外显信任水平的被试群体中,而不存在于低外显信任水平的被试群体中。3.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与外显人际信任之间存在低相关,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4.词的情绪属性导致不同信任水平的被试均出现内隐人际知觉易化现象,词的积极情绪属性(积极信任词汇)加快了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信任词的知觉速度,而词的消极情绪属性(消极不信任词汇)加快了低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不信任词汇的知觉速度。5.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在人际信任社会认知印象形成过程中出现了显着的启动效应,而低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则未曾出现启动效应。但是,对于不同评价对象,高信任水平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启动效应。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亲人进行评价时,不延迟时最近激活的概念或结构有优势,但在长延迟时频繁启动的概念或结构将占优势,这支持了突触模式。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熟悉人进行评价时,刺激类型及是否延迟主效应均显着,具体表现为不延迟时有优势的概念或结构(近因即最近激活的刺激)在长延迟时也有优势,支持了电传递模式。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陌生人进行评价时,启动刺激类型主效应显着,深入分析发现,为不延迟时有优势的概念或结构(近因即最近激活的刺激)在长延迟时也有优势,支持了电传递模式。关于人际信任的内隐社会认知图式具有条件性和对象性。6.在不同交往对象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信任词和不信任词汇在反应速度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偏好。具体表现为在亲人词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信任词汇反应更快;在熟悉人词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不信任词汇反应更快;而对于陌生人则无差异。7.内隐人际信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本研究中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未能改变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综上所述,本研究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探索并证实了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存在性,并初步分析了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特征;第二,提出并验证了内隐人际信任的叁阶段模型,即内隐人际知觉、内隐人际印象和内隐人际判断;第叁,考察了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第四,从内隐社会认知角度,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特征、大学生对不同人际情境中社会信息的内隐加工特点及其可改变性进行了研究,为人际信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4-04-10)
倪珊珊,葛佳丽,李成齐,陈涛,庄彩迪[10](2014)在《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选取99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运用Inquist程序对内隐自尊和内隐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同时运用Rosenberg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对被试的外显自尊和外显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4年13期)
内隐社会认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会分层是社会现实的一个基本特征,它能够以强化分层的方式塑造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人们不仅将自己的社会地位划分为高或低,还会整体地看待这种分层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这种整体性加工既表现为内在的认知结构的表征(关系图式),也表现为对外在的感知觉经验的依赖(隐喻与具身认知)。同时,由于认知效能等的影响,这种知觉常常发生在无意识层面。伴随社会认知领域社会结构及其相关研究的深入,尤其是社会知觉、权力理论与阶层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研究者逐渐关注到宏观社会结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对社会结构的微观体验(对社会结构的知觉与判断)对个体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认知的视角,本研究考察社会结构判断对其随后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实验给被试呈现一种表达层级或者平等的社会结构的刺激(词汇或图片),然后考察他们在随后的判断、动机和情绪反应任务上的表现。研究一通过加工分离范式考察社会结构判断的自动化加工,假设知觉到社会结构是否存在差异会影响对社会结构能力和热情两个方面的判断。实验结果发现,在对平等结构判断时,无意识加工的贡献率要高于意识加工的贡献率,尤其体现在热情维度上,热情维度的自动化程度高于能力维度;在对层级结构判断时,无意识加工的贡献率也高于意识加工的贡献率,并主要体现在能力维度上,但是能力维度与热情维度的自动化程度没有显着差异。研究二通过启动范式(词汇搜索任务)考察社会结构判断的影响,假设知觉到社会结构是否存在差异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动机。实验结果发现,在以行为者内在动机为主导的任务中,被试在平等结构启动条件下比在层级结构启动条件下表现出更大的趋近动机;而在以行为者外在动机为主导的任务中,被试在平等结构启动条件下比在层级结构启动条件下表现出更大的回避动机。研究叁采用评价启动任务进一步考察社会结构判断的影响,假设知觉到社会结构是否存在差异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判断。实验结果发现,在层级结构启动条件下,在对消极刺激的知觉判断中表现出更大的情绪强度,而在平等结构启动条件下,在对积极、消极情绪刺激的知觉判断中均表现出较大的情绪强度。研究证实了社会结构判断的自动化加工,以及这种加工对心理的影响。首先,对平等结构的内隐认知主要体现在热情维度,而对层级结构的内隐认知主要体现在能力维度;其次,社会结构判断影响个体的行为动机与情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隐社会认知论文参考文献
[1].董婧萌.贫困个体的精准扶贫政策态度与自尊的关系[D].西北大学.2019
[2].张跃.社会结构判断的内隐认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向昭颖,张冰松.基于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高职院校社会价值观实证研究[J].知识文库.2017
[4].王冉冉.社会不公信息对场依存—场独立型大学生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D].赣南师范学院.2016
[5].蒋怀滨,张斌,黄艳红,黄萍萍,樊孟婷.内隐社会认知视角下大学生感恩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
[6].林珂,黄萍萍,陈颖,黄艳红.感恩对主观幸福感的内隐社会认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
[7].陈淑梅,车现楠,徐忠虎.内隐社会认知:从测验方法到作用机制[J].红河学院学报.2014
[8].宋娟,张振,黄亮,王益文.基础认知与社会认知中内隐过程及其脑机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
[9].罗书伟.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4
[10].倪珊珊,葛佳丽,李成齐,陈涛,庄彩迪.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