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映华广东省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511518
摘要:课题组以项目教学法的优化应用为手段,探索了“因应项目教学模式,在建立目标中优化”、“推进课堂教学项目,从实施评估中优化”、“课外小组模拟仿真实训,在项目延伸中优化”,具体涉及仓储入库和ABC分类法、JIT库存控制,优化后的教学模式体现了良好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仓储作业项目教学目标课堂仿真优化
本人参加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职中专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主编的《仓储作业实务》教材2011年8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我们科组在原有教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项目教学法,对仓储入库、仓储控制等章节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应用探索。通过项目教学,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因应项目教学模式,在建立目标中优化
仓储入库、仓储控制和设备操作、保管作业、出库作业、配送作业、安全作业环节一样,学习过程具有线性渐进的特点,换言之,在教学设计上它是符合项目教学模建理论的,亦符合德国项目教学专家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的理论。我们则使用项目教学法对这门课程进行了规划整合,以项目为导向设立了实训项目。下面,试举例商品入库的流程:
仓储入库的目标:1.了解入库单的流转,能够识别各种入库单证。2.正确填制入库单、登记明细账、设置保管卡和建立商品档案。3.了解商品的堆码,熟悉货位的编码,正确理解商品验收入库中所涉及的相关单证。4.培养学生灵活处理解决入库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处理验收不合格货品的操作能力。
同样,在基于类同的入库程式原理上,我们把仓储库存控制目标定位为:1.了解ABC分类法、JIT库存控制原理和方法,以及实施的步骤。2.学会根据ABC分类管理法和JIT生产原理进行物品库存控制和生产管理。3.熟练ABC分类的基本步骤以及对物品进行JIT分类管理,实现生产“零库存”、“零缺陷”。
优化后教学模式的模建原理:
首先,将整个仓储作业流程分解为7个实训项目,每个项目分解设定了目的、标准、涉及课程的知识点、学生在完成这个项目时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
其次,通过“商品入库→商品在库管理→商品出库管理→仓储质量与服务”等业务项目的下达,按“下达任务→任务实施→实训作业”的流程逐项完成。
最后,经过“做中学→边做边学→先做后学”的多次循环,最终完成任务。
该做法以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就直接发展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责任感,从另一角度也符合企业用人的需求。
二、课堂教学项目的推进,从实施评估中优化
据我们在以往项目教学课题研究中取得的经验,这一步要特别注意按照“展示——评估——修正”的教学顺序抓好分段实施。以入库作业为例:首先要确定学习的项目是“入库作业”。从以往的教学现象来看,不少物流教师在教学中只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在课堂上对入库作业的定义、程序等处理流于笼统表述,再通过举例加以巩固,完成教学,效果平平,这当然是缘于实际的操作能力和实际经验匮乏所致。而优化项目教学法后,我们根据工作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确定负责人,进行工作分工、分段实施。
1.前置任务阶段。我们打破了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向学生介绍工作环境、可利用的工具与技术,并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进行启发与引导,将任务下达给学生。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是实际工作中的案例:2010年8月18日,某企业的仓库分别接到传真、E-mail和电话形式的入库通知,分属4个客户,具体商品包括:500台西门子KA62NV01TI对开门冰箱,1500台等离子电视松下TH-P50U20C,1000台小天鹅XPB75-5098S洗衣机,1250台美的FS4064L智能电饭煲,654台九阳电磁炉,存期3个月。我们要求学生安排做好4个客户货物的入库准备工作,提供给学生具体的工作任务单,使学生明确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工作效果的评价标准等。
2.分组计划阶段。确定任务后,学生由以往的“听”转变为努力研究“怎样去做”。根据入库准备的任务描述,把班级分为5个小组,挑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学生任仓储经理,分别进行4个客户的入库准备工作,客服员接受4个客户的入库通知,首先对货物入库信息进行检查和核实,然后根据入库通知填写公司内部入库作业计划单,并下发到入库作业相关的部门人员,进而落实岗位职责,切身融入到岗位工作的氛围中。
3.计划实施阶段。这是重要的操作阶段,是优化的重点,我们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工作分工,采用合适的工具与方法完成,依照计划进行具体操作,对工作过程、结果详细记载。该阶段由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资料,掌握货物入库准备工作的内容以及入库验收的方法和程序,正确填写验收单据,完成入库货物的账目登记。我们认为,中职的学生只要掌握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就可以了,不宜太深。
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入库管理中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是项目教学的关键。学生要做好入库前的准备工作,势必要先明确准备工作有哪些、需要填写的单证以及内容是什么,这就会再一次地激发同学们主动去落实相关的理论知识。在理论重现时又会自然地与“做”结合起来,实现“做中学”。再如:物品入库时要准备的设备都需要哪些?商品的验收有哪些要求?程序是怎样的?涉及的单证有哪些?如何领取?……教师则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观察,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载。在关键处设置一些问题和困难让学生解决,如:“入库单没人签名怎么办?货物到了但单证不齐全该如何处理?”……借学生的观察来分析,让学生动手、动嘴去处理。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更多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解决。这样,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对事情更关注了。本阶段的作业过程,培养了学生入库业务的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相互协助的团队精神,特别是一定的客户服务意识,对践行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做中学、做中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又进了一步。
4.检查评估阶段。完成项目任务后,要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自评、互评。这样,他们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从中发现问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要着眼于优化,在对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时,侧重在工作过程与改进过程的评价,而非结果的评价。通过点评,要使学生知道完成此项任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同时为下一项工作任务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如果这一步不够重视,项目进行的效果一般都会大打折扣,是我们应当注意的。
三、课外小组模拟仿真实训,在项目延伸中优化
还是回到教材《仓储作业实务》上来,项目内容主要依据企业实际的各项仓储工作岗位的需求而设立,通过能予学生岗位角色,让学生围绕“仓储业务受理员、操作员、理货员、装卸搬运员、客服员”等多岗位开展业务轮训,将分散的任务单元贯穿成一个完成工作的过程,解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和甲项由谁负责、乙项又由谁来负责的问题,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性概念。于是,我们进一步将控制项目延伸至课外,实训的方案如下:
1.实训项目内容:(1)帮助某电脑公司或家电销售公司将商品分为ABC三类,并分别按照ABC分类管理原理提出库存初步管理方案。(2)掌握ABC分类管理和库存控制能力,了解商品供应链情况是否符合JIT管理思想,并结合专卖店情况设计JIT订单管理(看板订单)方案。
2.实行项目库存、订单分析表:(此处略。)
3.实训目标: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动脑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现职业教育特征。
4.岗位角色和地点:(1)角色:将各班学生分组,每组5-6人。(2)地点:广东省清远市金岳电脑城、清远市国美电器销售股份公司、清远市鸿基日美电器销售有限公司、清远华润万家超市。
5.模拟步骤:(1)各小组讨论;(2)各小组制定出策划方案;(3)各小组按方案完成作业;(4)教师进行评价并和销售共同为各小组打分。
6.注意事项:(1)学生分组时要合理搭配;(2)小组成员要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体现项目优势;(3)必须遵守纪律、听从指挥、讲文明,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
7.作业展示及点评。
作为项目教学法主导下的一项仿真延伸,我们还注意到,在重点培养学生职业化的工作技能的基础上,“创建模拟公司,采用业务仿真处理,开展项目教学”是主要优化途径,下面的方式都可以服务教学:仓储工作体验、角色扮演、素质拓展、培训游戏及企业工作体验。它能最大程度强化学生职业化的工作态度、职业化的工作道德及职业化的工作形象,一定程度上将教室、课外仿真变为技能训练场,把教、学、做深度融合,使培训出来的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有实质的提高,比如这里对ABC和JIT的理解及运用。
四、小结
通过优化项目教学法,对《仓储作业实务》教学的有效性探索实践,我们认为改进后的项目教学法深刻地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很适合《仓储作业实务》的教学方法之一,表现在:
1.教师在课堂上定项目,确定项目任务,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研究、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实行“教学相长”,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2.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热情,教学的实效好,学生岗位工作的现场感强烈。
3.项目教学使学习过程成为众人参与的实践活动过程,在完成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更能理解教材的内容了,也更能把握课程的要求和知识技能,体验到创新的艰辛与学习的乐趣,有利于促使其在以后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脱颖而出。
另外,我们也认识到,要优化项目教学,所涉及的内容、范围远远超出了教科书规定的内容,教师仅凭教科书上的那些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为此,学校应当提供更高层次的培训平台,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多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在课外小组模拟仿真实训中,我们面对的是实打实的公司,有许多不稳定因素存在,学校方面需要做好必要的联系、介绍、引荐、协调、组织工作,把对公司营业的影响降至最低,这对于还缺少必要的社会资源的学生来讲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周晓红黄映华《仓储作业实务》.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
2.王金妍李国龙《项目教学法在物流教学中的应用》.《商业经济》,2009年,第24期。
3.石伟平《当前我国中等职业专业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华东师大。
4.吴登军《项目教学法在〈中餐烹调〉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