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频率偏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频率,孤岛,缔合,摄动,效应,几何体,时域。
频率偏移论文文献综述
李丽,王鲁杨,张浩,孙皓[1](2019)在《适用于多逆变器孤岛检测的改进主动频率偏移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逆变器并网运行存在稀释效应,影响孤岛检测的速度和精度。对多逆变器并网运行系统进行了孤岛检测稀释效应分析,并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削减稀释效应,加快孤岛检测速度,提高检测精度。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试验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能够快速实现孤岛检测,减小稀释效应。(本文来源于《上海电力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鹏伟[2](2019)在《外磁场对超冷铯原子光缔合共振频率偏移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末,碱金属中性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和费米气体量子简并(DFG)的相继实现,超冷原子物理成为物理学前沿的研究热点。超冷原子样品在各种各样的物理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精密测量、量子信息处理以及量子模拟等)。人们期待在超冷分子系统中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成就,由于超冷分子在本质上与传统的分子有差异,能级结构复杂,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容易被调控,振转自由度丰富等一系列特性,超冷分子也展现了令人憧憬的前景。在光缔合理论提出不久后,超冷碱金属分子先后在实验上获得,很好地验证了光缔合理论。最重要的是,2008年美国实验天体物理联合研究所的叶军教授小组通过受激拉曼绝热转移实现了40K87Rb分子到振转基态,为基态分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虽然科学家产生、俘获和操控超冷分子的目标是各式各样的,以及跨学科的,但是他们制备分子的途径基本是一致的,一般采用光缔合(photoassociation,PA)和Feshbach共振的方法。本文制备超冷铯分子的方法是光缔合(PA),在此背景下,研究PA激光强度与光谱共振位置频移的线性规律。同时,结合单通道方势阱模型,理论解释了外磁场对超冷铯分子光谱共振位置频率移动影响的实验结果。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一、将133Cs原子囚禁在磁光阱(MOT)中,随后,通过增加梯度磁场,降低泵浦光的功率,以及增大俘获光的失谐完成有效的压缩MOT,并利用光学粘团(optical molasses)将铯原子制备到超精细能级62S1/2,F=3态。通过拉曼激光作用的叁维拉曼边带冷却的降温操作,铯原子获得更低的温度且位于62S1/2,|F=3,mF=3;v=0>上。二、两束红失谐的大功率激光结合梯度磁场和偏置磁场构成磁悬浮的光学偶极阱,将铯原子装载在光阱的中心,获得高品质超冷133Cs原子。这里,激光的功率为7 W,偏置磁场为75 G,梯度磁场为31.13 G/cm。此时铯原子云的密度变大,温度~3.5 μpK,数目~2.5×105。随后,选择钛宝石激光器输出的852 nm激光入射到光阱中心,利用光缔合(PA)的方法,将[F=3,mF=3;v=0>态的铯原子形成6S1/2+6P1/2离解限下的Ou+态铯分子,且振动能级为vD-v=190。叁、改变光缔合激光强度,获得光谱共振位置频率移动与激光强度成线性关系。在不同的外磁场下,重复该实验过程,得到光缔合(PA)光谱的频移率依赖于外磁场。引入外磁场控制可调深度的单通道方势阱模型进行定量理论分析,研究外磁场影响原子在方势阱内的行为,进而影响铯原子的光缔合。实验上获得的铯原子光缔合(PA)光谱共振位置偏移率随外磁场的变化与理论解释结果符合得很好。(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常刚,李华瑞,刘玉田,吴海伟,徐春雷[3](2019)在《计及低频减载动作的最大暂态频率偏移快速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容量远距离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受端电网频率安全风险增大。针对大容量直流闭锁等可能触发低频减载的严重扰动,文中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电力系统最大暂态频率偏移快速估计方法。将问题分解为低频减载响应判断和最大频率偏移估计两个子问题,通过子模型交替求解估计最大暂态频率偏移;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方法构建最大频率偏移估计子模型,以支持向量机为个体学习器构建基于Bagging集成学习的低频减载响应判断子模型;以运行方式信息和扰动信息为输入,采用ReliefF算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输入特征进行选择和提取,降低模型复杂度。以某多直流馈入受端系统为例构建最大暂态频率偏移估计模型,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适应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9年12期)
张大鹏,高杨,许夏茜[4](2019)在《偏场下薄膜体声波谐振器频率偏移的摄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预测测量力、热场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传感器的灵敏度,采用迭加于有限偏场之上的小增量场理论描述,提出一种摄动与有限元联合求解方法。该方法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计算FBAR传感器受外界载荷下其压电层AlN的平均偏置应力,进一步在COMSOL中计算FBAR的谐振频率与相应的振型,将有限元的计算数据代入摄动积分公式中,得到FBAR传感器的频率灵敏度。并以一个圆膜片FBAR为案例,介绍该方法用于计算圆膜片FBAR频率-集中力灵敏度的详细过程。采用摄动与有限元联合求解方法得到的频率灵敏度为41.3 MHz/N,与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 50 MHz/N接近,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9年03期)
李质彬,司伟立,韩娟[5](2019)在《GMR-1 3G卫星通信系统频率偏移估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GMR-1 3G卫星通信系统中π/4-CQPSK调制信号采用现有无数据辅助频偏估计算法时在估计精度和估计范围上存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估计算法。该算法根据前后符号相位关系确定调制相位差,通过对原信号去累加调制相位差的方式去除调制相位,在去除调制相位时不会放大噪声影响;通过平滑处理和函数加权的方式抑制噪声影响,并进行线性拟合计算频偏。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较之经典的无数据辅助频偏估计算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估计范围,可适用于GMR-1 3G卫星通信系统的频偏估计。(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焦伟[6](2019)在《截断旋转对称几何体的无条件稳定复频率偏移完全匹配层》一文中研究指出旋转对称几何体时域有限差分算法(Body Of Revolution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BOR-FDTD)利用其自身的特性通常用于仿真旋转对称几何体中的电磁传播。然而,它是有条件稳定的,它的时间步无法摆脱Courant-Friedrichs-Lewy(CFL)条件的束缚。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无条件稳定算法相继提出,其中Crank-Nicolson FDTD(CN-FDTD)算法的计算精度对于较大的时间步而言也能保持较高的计算精度。此外,完全匹配层(Perfect Matched Layer,PML)是FDTD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电磁波具有极佳的吸收效果。众多完全匹配层中,复频率偏移完全匹配层(CFS-PML)吸收效果最佳。本论文分别研究了在自由空间中、完全匹配层截断自由空间、完全匹配层截断非磁化等离子体的无条件稳定BOR-FDTD算法。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提出一种自由空间中基于CNAD-BOR即CNAD-BOR-FDTD算法,此外还提出一种自由空间中基于SSCN-BOR即SSCN-BOR-FDTD算法,将以上两种算法分别与传统自由空间中BOR-FDTD即conventional BOR-FDTD算法就谐振频率、计算时间,占用内存情况进行对比,通过数字算例验证,得到这两种算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比传统算法更节省计算时间。2.提出一种截断非磁化等离子体基于传统BOR-FDTD的CFS-PML算法,并与SC-PML进行对比,来说明CFS-PML的优势特性。与此同时,提出一种截断真空和非磁化等离子体基于CNAD-BOR-FDTD的CFS-PML算法。提出一种截断真空基于SSCN-BOR-FDTD的CFS-PML算法。其中,CFS-PML截断真空的模型中,CFS-PML利用辅助微分方程法(ADE)进行离散,CFS-PML截断非磁化等离子体的模型中,非磁化等离子体利用梯形递归卷积法(TRC)进行离散。并将其与基于传统BOR-FDTD的CFS-PML算法即BOR-CFS-PML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通过数字算例验证得出这两种算法的PML吸收效果在可接受的情况下,更加节省计算时间。(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9-01-20)
蔡文超,杨炳元,高敏,李超[7](2018)在《一种抑制双馈风机故障电流频率偏移的有效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风机装机容量的增加,双馈感应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故障特性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不同的Crowbar控制策略会导致不同的故障特性。在深入分析DFIG暂态电流特征和Crowbar作用后转子短路电流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其定、转子电流的对应关系,提出一种优化的Crowbar控制策略。电网故障期间内Crowbar电路分时段投切,既能满足DFIG的低电压穿越要求,又能改善其故障电流频率偏移的程度。有效地减少了电流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及方向元件、选相元件的错误动作,在根源处减轻基于工频量的傅氏算法出现偏差对继电保护造成的影响。最后利用RTDS平台,以内蒙古某风场为依托,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8年11期)
何怡刚,佘培亮,佐磊,张超群,宁暑光[8](2018)在《高频RFID密集标签系统频率偏移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标签密集放置导致系统工作频率偏移问题,传统的频率偏移预估方法,如迭加法认为标签间的耦合作用可累加,但误差较大,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感耦合矩阵特征值的系统频率预估方法。首先通过对密集标签系统建立耦合模型,提取密集标签间的互感;然后,基于二端口网络,推导出密集标签系统的电感耦合矩阵,提取电感耦合矩阵的特征值代入汤姆逊公式计算;最后,在室内环境中测试了各种标签密集场景。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高频射频识别(HF RFID)密集标签系统,所提出特征值法在标签数量大于7时,误差小于9.8%,与迭加法相比,预估精确性更高。(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何怡刚,佘培亮,佐磊,张超群[9](2019)在《超高频射频识别近场系统互耦效应中频率偏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超高频射频识别(UHF RFID)系统近场(NF)密集标签应用中,由于微带标签天线的结构特点,传统线圈间互阻抗表达式在预估系统频率偏移等互耦效应问题方面误差较大,精确性不够。首先,基于变压器模型,从无线电能传输的角度推导了近场密集标签间的互阻抗表达式。然后,结合近场电感耦合型标签,通过建立电磁仿真模型间接获取有关电气参数值。最后,验证推导公式并从影响双标签间互阻抗的环境因素角度去研究UHF RFID近场频率偏移问题。测试结果表明,当标签间距小于30 mm时,推导的互阻抗表达式应用于频率偏移计算误差范围为1.6~7.3 MHz。研究结果为基于标签间互阻抗预估UHF RFID近场标签间的互耦效应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林义,何通能[10](2018)在《一种改良的主动频率偏移孤岛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孤岛检测问题是目前研究的难点,特别是传统主动频率偏移法在逆变器输出功率与负载功率平衡或者不平衡程度较小时,较难检测出孤岛并且输出电流存在较大的谐波含量;针对这个问题,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改良的主动频率偏移孤岛检测方法;该方法把主动频率偏移与卡尔曼滤波的谐波估计相结合组成判断是否发生孤岛的依据;在Matlab/Simulink下进行系统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有效地减少了传统主动频率偏移法存在的检测盲区,也明显地降低了逆变器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8年09期)
频率偏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世纪末,碱金属中性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和费米气体量子简并(DFG)的相继实现,超冷原子物理成为物理学前沿的研究热点。超冷原子样品在各种各样的物理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精密测量、量子信息处理以及量子模拟等)。人们期待在超冷分子系统中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成就,由于超冷分子在本质上与传统的分子有差异,能级结构复杂,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容易被调控,振转自由度丰富等一系列特性,超冷分子也展现了令人憧憬的前景。在光缔合理论提出不久后,超冷碱金属分子先后在实验上获得,很好地验证了光缔合理论。最重要的是,2008年美国实验天体物理联合研究所的叶军教授小组通过受激拉曼绝热转移实现了40K87Rb分子到振转基态,为基态分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虽然科学家产生、俘获和操控超冷分子的目标是各式各样的,以及跨学科的,但是他们制备分子的途径基本是一致的,一般采用光缔合(photoassociation,PA)和Feshbach共振的方法。本文制备超冷铯分子的方法是光缔合(PA),在此背景下,研究PA激光强度与光谱共振位置频移的线性规律。同时,结合单通道方势阱模型,理论解释了外磁场对超冷铯分子光谱共振位置频率移动影响的实验结果。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一、将133Cs原子囚禁在磁光阱(MOT)中,随后,通过增加梯度磁场,降低泵浦光的功率,以及增大俘获光的失谐完成有效的压缩MOT,并利用光学粘团(optical molasses)将铯原子制备到超精细能级62S1/2,F=3态。通过拉曼激光作用的叁维拉曼边带冷却的降温操作,铯原子获得更低的温度且位于62S1/2,|F=3,mF=3;v=0>上。二、两束红失谐的大功率激光结合梯度磁场和偏置磁场构成磁悬浮的光学偶极阱,将铯原子装载在光阱的中心,获得高品质超冷133Cs原子。这里,激光的功率为7 W,偏置磁场为75 G,梯度磁场为31.13 G/cm。此时铯原子云的密度变大,温度~3.5 μpK,数目~2.5×105。随后,选择钛宝石激光器输出的852 nm激光入射到光阱中心,利用光缔合(PA)的方法,将[F=3,mF=3;v=0>态的铯原子形成6S1/2+6P1/2离解限下的Ou+态铯分子,且振动能级为vD-v=190。叁、改变光缔合激光强度,获得光谱共振位置频率移动与激光强度成线性关系。在不同的外磁场下,重复该实验过程,得到光缔合(PA)光谱的频移率依赖于外磁场。引入外磁场控制可调深度的单通道方势阱模型进行定量理论分析,研究外磁场影响原子在方势阱内的行为,进而影响铯原子的光缔合。实验上获得的铯原子光缔合(PA)光谱共振位置偏移率随外磁场的变化与理论解释结果符合得很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频率偏移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丽,王鲁杨,张浩,孙皓.适用于多逆变器孤岛检测的改进主动频率偏移法[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9
[2].李鹏伟.外磁场对超冷铯原子光缔合共振频率偏移影响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9
[3].李常刚,李华瑞,刘玉田,吴海伟,徐春雷.计及低频减载动作的最大暂态频率偏移快速估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
[4].张大鹏,高杨,许夏茜.偏场下薄膜体声波谐振器频率偏移的摄动分析[J].中国测试.2019
[5].李质彬,司伟立,韩娟.GMR-13G卫星通信系统频率偏移估计算法[J].通信技术.2019
[6].焦伟.截断旋转对称几何体的无条件稳定复频率偏移完全匹配层[D].天津工业大学.2019
[7].蔡文超,杨炳元,高敏,李超.一种抑制双馈风机故障电流频率偏移的有效方法[J].可再生能源.2018
[8].何怡刚,佘培亮,佐磊,张超群,宁暑光.高频RFID密集标签系统频率偏移预估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8
[9].何怡刚,佘培亮,佐磊,张超群.超高频射频识别近场系统互耦效应中频率偏移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9
[10].林义,何通能.一种改良的主动频率偏移孤岛检测方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