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俊来:道德世界观视野下“精神分析”诠解∗论文

庞俊来:道德世界观视野下“精神分析”诠解∗论文

内容提要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的“道德世界观”包含着“自然统一道德”“道德统一自然”以及“自然—道德中间状态”三种形态的世界观。“精神分析”的世界观既不是“自然统一道德”,也不是“道德统一自然”,而是“自然—道德”的中间状态。这样的世界观导致“精神分析”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性质,同时也带来其本质是“心理科学”还是“精神哲学”的争论。从道德世界观视野分析精神分析学派,有助于从科学与哲学的双重维度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走出“神经病”与“精神病”的话语纠缠,从而为审视当代心理学发展,提供独特的哲学形而上学视角。

关键词道德世界观 精神分析 “自然—道德”中间状态

身心关系一直都是人类认知的主题,不同的思想家们发现了不同的生“理”、心“理”与哲“理”。心理学作为介于生物学与哲学形而上学之间的中间形态,一直以来面临“左右皆是”,又“左右不是”的尴尬悖论。近代以前,生命秩序混沌不清,生理、心理与哲理也相互交织,哲理一直统摄着生理与心理。近代以来,科学开始崛起,区分成为潮流。生理、心理等以各种学科的形式逐渐从哲理中分离出来,科学以其可量化、可经验、可预测一扫哲理的思辨、玄妙、空洞。心理、生理渐渐战胜哲理,成为思考身心关系的主流。斗转星移,现代精神分析横空出世,走向社会历史文化影响的意识分析,重新让哲学伦理学因素在心理学研究中发挥作用。心理学研究中哲学作用的肯定、否定与回归的辩证历程,使我们必须正视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在精神类型的疾病中,到底应叫“神经病”还是“精神病”?这不仅仅是一个称谓问题,更是一个价值取向与方法论的问题。从哲学伦理学视域中的道德世界观出发,或可辨明心理学“精神分析”中的价值分歧,有助于心理学学科的大众化理解以及临床实践中的诠释学说明。

浮置板轨道结构,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浮置板、弹性支座、混凝土底座以及相关扣件组成的质量-弹性隔振整体结构,通过扣件将钢轨和钢筋混凝土浮置板连接,将浮置板安置在弹性支座上并在两侧用弹性材料连接固定的结构形式,可用于有砟、无砟轨道,具有高降噪性能、过程造价低等优点,在上海1号线、9号线得到应用。

“精神分析”:道德世界观的中间形态

身体、心灵、行为是人生命的三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事关人的生命质量、生命样态,也萦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沿着身体的方向,产生了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沿着心灵的方向,产生了占卜学、心理学、宗教学等;沿着行为的方向,产生了伦理学、政治学、实践哲学等。心灵以身体为基础,又是行为的根基。其中介性的关系,决定着心理学一直以来都依赖于生物学、医学的发展,同时又受制于伦理学、政治学、哲学等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正如20世纪初,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艾滨浩斯所言,“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①。纵观整个心理学发展史,我们发现,近代以前,心理学一直都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为心灵作为身体与行为的中介,它是身体的最高表现,又是行为的原始起点。古代的生物学、医学最后也归依为心灵,伦理学、政治学、实践哲学的原始起点是心灵,最后归依是一个由心灵而产生的“灵魂”。近代以前,“灵魂”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你相信它存在它就存在,你不相信它存在它就不存在。

近代以来,由于认识论的发展,身心关系成为横亘在整个近代学术中的主题。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再到休谟的“是与应当”关系的揭露。人们已经无法再像古典思想家们那样,在身心关系上含糊其辞,必须作出合理的学理解释。为了说明这一问题,生物学、医学与哲学同步发展,科学机械论在认识人的生理结构上大大拓展了古典理论,大脑取代心脏成为心灵的物质载体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哲学上,区别于灵魂与思想的“意识”被思想家们认为是与“对象”相对的具有一定客观性内涵的东西。康德在前人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回答身心二元对立的近代哲学主题,走上了批判哲学的道路,区分了理性与实践,厘定了动机与行为之间的界限,试图为人类行为寻找到永恒不变的绝对命令。可惜,当他消解了身心二元的时候,却又导致了认识论意义上现象界与物自体之间的二元对立。黑格尔终结了这一问题,他在思想史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在身心、思维与存在、对象与意识之间存在着“预定的和谐”。这一预定的和谐,在我们的道德实践理性世界里表现为“道德世界观”中“道德与自然”“感性意志(或者说自由意志)与道德”的和谐。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说,道德世界观里存在着两个公设,“第一个公设是道德与客观自然的和谐,这是世界的终极目的;另一个公设是道德与感性意志的和谐,这是自我意识本身的终极目的。因此,第一个公设是自在存在形式下的和谐,另一个公设是自为存在形式下的和谐。把这两个端项亦即两个设想出来的终极目的联结起来的那个中项,则是现实行为的运动本身”②。第一个公设事实上说的就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第二个公设是道德主体内部自由意志与道德规范的统一。将自我意识与现实世界的这两个和谐统一起来的则是“现实行为的运动本身”,由此,我们看到自由意志、道德主体与外在自然通过“现实行为”辩证统一起来的内在逻辑。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将自我意识与现实世界“联结起来的”“现实行为的运动本身”只是一个“中项”。因而,在“行为”里也就天然地包含着“自由意志”“道德主体”“外在自然”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逻辑关系。行为本身在自我意识(道德主体)内部,存在着一头连着自由意志,一头连着道德规范;在现实世界里,行为本身又存在着一头连着客观自然,一头连着道德主体。“自然统一道德”还是“道德统一自然”内在地成为我们解释行为的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由是观之,在近代认识论的范式中,身体、心灵、行为的关系已经内在地包含着看待“行为”的不同逻辑,内在地包含着从自然出发的科学解释路径与从道德出发的哲学分析路径。心理学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科学”与“哲学”的学科难题。我们从哲学形而上学的道德世界观看待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不是看其中谁重要、谁主流。我们的问题意识在于,为什么“精神分析”学派会成为心理学与哲学双重关注的对象?“精神分析”如此难解的背后存在着什么样的形上世界观?黑格尔在阐释道德世界观的时候,着重提出了从自然出发与从道德出发二者之间完全矛盾的世界观。其实,在道德世界观的背后,除了“自然统一道德”与“道德统一自然”两种方式之外,还有一种“自然—道德”的中间状态。在观察心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既承认道德的一面,又承认自然的一面,既相信道德的绝对本质,又相信行为的真实呈现;在建立心理理论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警惕自然的偶然,又要警惕道德的绝对,既预防行为的假象,又预防道德的决断。这种“既是又是”与“既不是也不是”的摇摆不定的状态,就是精神分析的世界观,就是其道德哲学形态表现。精神分析学派体现着“自然—道德”的中间状态,“精神分析的关键在于发现一种与这种不可避免的分裂相处的、适宜于每一个的知识”③。如何界定身心、科学与道德之间的模糊状态?如何将“这种不可避免的分裂”变得可理解,并且还能“适宜于每一个人的知识”?弗洛伊德及其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揭示了“自然—道德”世界观的中间状态,精神分析学派难以理解的原因也在于这种“自然—道德”世界观的中间状态的难以言说。

猴头菌炖鸡。将鸡料理干净,去内脏,猴头菌切片和鸡共煮即可。此肴具有补益心脾、益气养血的功效,适应于神经衰弱、身体虚弱之人食用。

毋庸置疑,现代心理学就是在近代自然科学对脑的认定与近代哲学对意识辩证法的认知基础上开始自己的旅程的。心理学的诞生,也是科学心理学的起步。心理学创始者威廉·冯特在创建心理学时,对于行为、心灵的研究不再只用简单的观察、生命的体悟、语言的思辨等传统方式,而是从实验的视角来检验行为,期望从科学、量化、行为本身去说明心灵的形态与规律。不过,让人十分纳闷的是,冯特创立了心理学,一直致力于让心理学成为一门新的科学,可是他为介绍自己创立新学科的杂志却叫《哲学研究》。学者们的解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冯特想保留哲学成分,保留其思想性,二是想区别于一个早期的《心理研究》杂志④。无论学者们如何解释,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心理学是“科学”还是“哲学”,从一开始就是个问题。精神分析的创立者弗洛伊德正是看到人的行为不能仅仅从其现有的表现来看,还必须进入心灵意识深处发现其背后的隐性问题,这就必然涉及人的意识的历史经验、文化习惯、道德传统以及精神结构等。这样,心理学就必然从对现实行为的经验观察,走向深入到行为背后的意识分析。“精神分析”研究包括“身—心对立的癔症”“欲望—道德的纠缠”“本我—超我的一体”等等,这些问题中充满着自由意志与道德规范、自然规律与道德应该之间的冲突。这种“自然—道德”中间状态如何理解,又如何进行普遍性言说,就成为“精神分析”理论之所以成立的根本难题。

弗洛伊德的癔症与梦:道德世界观中间状态的实体对象

②[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0、128、126页。

不同于“自然统一道德”与“道德统一自然”的正常状态,“自然—道德”的中间状态是一个模糊不清的领域。观念必须有它的实在,“自然—道德”中间状态世界观能否确立,表现在精神分析的领域就是精神分析有没有它的实在对象。“自然—道德”中间状态道德世界观的揭示是困难的,正如精神分析难以被理解一样,因为精神分析的对象一直以来都是被忽视的。1885年弗洛伊德去巴黎学习,遇到当时著名的法国精神病学家马丁·沙可,正是在这里,他参与了沙可的一次聚会,沙可在聚会这种非正式的场合中坚定不移地指出了癔症与性之间的关系,使得弗洛伊德思考为什么沙可有如此坚定的结论,但却在自己的著作和正式的讲座中绝不提及呢?⑦这种绝口不提的背后,既有现实的困惑,更有理论的困惑。正是这一点使得弗洛伊德萌生了将这种羞于启齿的、模糊不清的、人们比较忌讳的问题变成一个科学的问题。弗洛伊德找到了精神分析的实体对象,即“癔症与梦”。在寻找解释与治疗这种精神疾病的过程中,弗洛伊德揭示了“精神分析”背后的“道德—自然”中间状态的世界观。这个发现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循序渐进的。首先,弗洛伊德通过对可卡因药物治疗的试验,试图从科学世界观出发去解决“精神分析”的问题。在精神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弗洛伊德用自己作实验,亲自使用可卡因,发现这种药物对自己抑郁状况有所缓解,进而,将这种药物用于朋友与病人,最终导致了他的一个朋友的死亡,这使他陷入了困境。科学无法解决精神疾病。其次,在癔症治疗中使用精神分析,创立性诱惑理论,试图以道德世界观阐释精神分析理论。在癔症等精神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传统的科学方式如洗浴、按摩、电疗等无效后,弗洛伊德转向了催眠技术,正是通过催眠技术的使用,弗洛伊德打开了精神分析的大门。正是通过临床医疗实践,弗洛伊德初步发现人的行为与性之间的隐秘关系,创立了性诱惑理论,如,断言歇斯底里症状是早期性创伤的象征性表现。试图从道德视角,寻找精神分析的突破口。第三,在癔症与梦的解析中完善了精神分析理论,通过无意识的发现,揭示了“自然—道德”中间状态的世界观。因为性诱惑理论受到广泛的质疑,最为严重的就是质疑其存在的普遍性以及是否可用实践检验其科学性。正是在这样的质疑中,弗洛伊德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寻找精神分析更具普遍性和说服力的实体性对象,在这个追问过程中,弗洛伊德发现了梦,并通过梦完善了自己的理论,提出了无意识理论,发现了隐藏在意识背后的模糊性的无意识实体。不同于意识本身具有的自然本性,也不同于自我意识所具有的精神本性,无意识是一种“自然—精神”(表现在道德世界观中就是“自然—道德”)的中间状态。精神分析的道德世界观,既不是“自然统一道德”,也不是“道德统一自然”,而是处于一种“自然—道德”的中间状态。这种世界观以无意识为主体,在正常人的世界表现为“梦”,在异常人的世界里表现为癔症、歇斯底里等各种精神疾病。在梦里,是“道德—自然”世界观中间状态的观念形态,在精神疾病里,是“道德—自然”世界观中间状态的现实形态。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揭示了道德世界观的中间状态,但他自身却没有自觉地建立起这种世界观。因而,才有贯穿弗洛伊德整个学术人生与医疗实践的困惑。他自己也说,面对各种精神病人“疗效如何”的问题,他“不敢预定”,一切要靠病人自己的“努力、适应和忍耐”。一个试图将这种模糊状态科学化、知识化的精神分析学最终还是无法普遍化。病人的后期反悔、心理学家的质疑、临床的成功概率等问题,导致弗洛伊德自己都说,“我喜欢我的学生胜过喜欢精神病症患者十倍”,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说,“他从来都不是一个热衷治疗的人”,精神分析是一种“愚蠢的生活方式”。⑧甚至,弗洛伊德在给荣格的信中坦白说到他的一个病人,“她是没有可能治愈的,但是她仍然有义务为科学做出牺牲”⑨。这些都表明,精神分析以及其背后的世界观被认识、认可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黑格尔说过,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才会起飞,思想只有经历了最后的历练,我们才能知道言说的意义。弗洛伊德晚年曾经认为,“自己的目标是理解人性而不是帮助个体”⑩。精神分析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其治疗了多少现实的病人,而是通过这些病人,我们发现隐藏在人性中永恒存在的道德主题。这些主题一直以来都在,但是我们看不见,弗洛伊德通过精神分析为我们找到了“癔症”“梦”等这些行为实体并验证了其存在性。这个过程是自然的,但是理解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语言的概念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弗洛伊德创立了无意识理论,提出了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人格发展理论,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黑格尔提出的道德世界观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在“癔症”与“梦”中,我们发现了“自然—道德”中间状态的存在。个体始终在一种群体中生存,个体的成长始终伴随着父辈群体的规训与约束。父辈的规训与约束、群体的伦理道德习俗从正面意义上来讲就是自我的认同与统一过程,从负面意义上来讲就是个性的压抑、自由的束缚、意志的消磨,二者之间的张力是永恒存在的。癔症、精神病征兆、梦等都是这种中间状态的体现,自然与道德的统一是自我的最佳状态,走向自由自然的极致是本我的征兆,走向道德的极致是超我的理想。

拉康的欲望伦理:道德世界观中间状态的结构主义建构

在弗洛伊德的一生中,他虽然致力于将精神分析变成一种科学,事实上只是揭示了人作为“自然—道德”存在的一种中间状态的事实。弗洛伊德一生难以回答的问题,在于言说这种中间状态的普遍性。对弗洛伊德自己而言,它认为精神分析是一场革命,可以与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媲美。可是,对于心理学科的发展来说,一方面,精神分析似乎无处不在,不管人们是否了解精神分析,大家都在谈论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术语和他的重要观点渗透到现代关于人类情感和行为的思维方式之中”,就是今天的中国,很多人都可以说出本我、自我与超我这些耳熟能详的概念。精神分析似乎影响到“除经济学外的其他有关人类事务的各门学科”,然而,另一方面,它对学院派心理学几乎没什么影响。学院派心理学“除了偶尔对弗洛伊德关于动机的文学式洞察表示承认外,大部分是否认和拒绝精神分析的,所以说,学院派与精神分析之间的和睦关系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从道德世界观的中间状态分析来看,精神分析仅仅建立自己的实体对象还是远远不够的,精神分析还需要理解这种道德世界观中间状态的结构主义方法,以便使其从变态心理学走向常人心理学,从一种特殊心理现象上升为一种普遍的世界观。

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内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正是精神分析学派内在发展的分化。不满足于弗洛伊德变态心理与非常态行为(梦)等的研究,阿德勒与荣格寄期望于让精神分析走向更为一般的思想范式,找寻常人更易理解的“自然—道德”的中间状态,发现这种更为常态的“中间状态”,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心理的常态与变态,只不过是精神世界观的偏离与执著。阿德勒试图从人们更能体会、也更能接受的自卑感出发来说明人的心理发展,进而分析人的心理行为,其个体心理学的“追求优越”“自卑与补偿”“生活风格”“社会兴趣”等理论让精神分析获得了个体普遍性,“整体论研究范式、社会科学取向以及对人的自身能动性的强调让人们在还原论的瓦砾中重新找回了自己”。因为它不再是从特殊的、特别的精神病患者出发,而是从每个正常的个体出发。同样,荣格则从“群体无意识”中发现了精神分析的文化(社会)普遍性。荣格将弗洛伊德的临床分析中的“文字解释”,发展为更具普遍性的“字词联想和情结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意识、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的人格结构理论,用集体无意识来理解人类行为中的种种精神问题,使得精神分析学派走进了大众生活。

弗洛伊德通过对精神病人的精神分析所发现的“自然—道德”中间状态世界观,在阿德勒与荣格那里,已经变成了每一个普通个体的共在的世界观样态。这是精神分析重要的进展,精神分析不再是特殊群体的特殊形态,而是普遍群体的普遍样态。这样,其背后的“自然—道德”中间状态的世界观也必然具有一种普遍性,而将这种普遍性加以提升,到达哲学的高度,则是拉康的理论贡献。拉康最大的理论成功在于,使得“精神分析可以公然抵抗哲学了,它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它已经渐渐开始类似于哲学了”。拉康之后,精神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医学学科,一跃成为人文科学的核心学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向哲学家发起挑战,并使许多哲学家误入迷途”。那么,拉康是如何完成这一任务的呢?精神分析又为何拥有如此功能?根本上说,就是拉康通过“欲望伦理”将弗洛伊德“以后自然会了解”的“自然—道德”中间状态这种世界观清晰地表达出来,获得了结构主义的知识论证明。

③[法]纳塔莉·沙鸥:《欲望伦理:拉康思想引论》,郑天喆等译,漓江出版社2013年版,第31、19~20页。

从科学心理学到道德心理学:精神分析的历史位系

④1881年,冯特创办《哲学研究》杂志,该杂志是第一份专门致力于心理学研究的期刊,从创办到1902年,冯特一直是主编。参见[德]戴维·霍瑟萨尔《心理学史》,郭本禹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第109页。

如何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在这个基本问题中,存在着两个维度:一是“描述、解释”维度,即是面向已经发生行为的事实的科学认知维度,二是“预测、控制”维度,即面向未来行为的目的方向维度。稍稍放大一下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我们就会明白这是自18、19世纪西方近代科学发展以来,一直困惑人们的“人的认知是如何可能”的问题,休谟、康德等哲学家们分别在不同的思辨层次上开创了一些思想成果。心理学家通过心理学学科建构,某种意义上是将这种研究从“哲学”推演到“科学”、从“思辨”发展到“经验”、将“行为”落实到“观察与实验”。在这个过程中,近代哲学与伦理学的“科学”与“人文”、“是”与“应该”、“目的”与“动机”等主题始终贯穿在心理学基本问题之中。上述描述的两个维度,前者注重“事实”“是”“科学”,后者注重“目的”“应该”“人文”。而在同一维度内部,“描述”与“解释”、“预测”与“控制”之间也存在着“科学”与“人文”、“是”与“应该”的对立与紧张。

我们将“精神分析”学派放置在“道德世界观”之下来分析,一方面是因为精神分析注重研究的是人的行为,尤其是从个体的行为出发。这种研究不同于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心理学注重身体的维度,而是一种立足于个体、主体的道德研究。另一方面,从研究方法来说,精神分析立足的不再是伦理精神的哲学思辨,而是试图用实践理性为道德作普遍主义知识论的证明。同样,不同于从实体、伦理、精神出发的整体主义,从个体、道德、理性出发的精神分析必然面临自己学科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遵从行为的科学判断还是价值判断?是相信科学的真实还是人文的应该?就必然成为心理学研究者首先需要回答的基本世界观问题。黑格尔曾经明确指出,行为中的“意识,就其自身而言,本质上是这样一种东西,即,是为它才存在着这另一种自由独立的现实,这就是说,它本身是一种偶然的和自然的东西。这种自然,这在意识看来是属于意识的自然,乃是以意愿的形态、作为冲动和情欲而出现的感性,而感性自为地有着一种为它自己所固有的特定的本质性,也就是说,有着个别目的”。如果用现代心理学的话语来说,心理学是要研究人的行为中自然存在的感性的冲动,寻找行为背后意识的“意愿形态”,研究诸多行为背后“个别目的”的规律性。所以,哲学的思辨与现代心理学的科学观察之间存在着某种共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精神分析建立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经验与意义之间、理性与思辨之间、科学与人文之间,因而具有两面性与中间性。

由此,结合黑格尔提出的道德世界观辩证法,道德世界观里有两个基本的逻辑:一是自然的逻辑,一是道德的逻辑。从自然的逻辑来看,是自然统一道德,从道德逻辑来看,是道德统一自然。道德世界观必然包含着这两个环节,但是“这两个环节则处于完全矛盾的假定关系之中”。这一矛盾在理论认识与实践活动中渐渐呈现出来,这个呈现过程是人类认识与实践辩证发展的过程,也是知识诞生的过程,也即从“自然的逻辑”向“道德的逻辑”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包含着“自然统一道德”——“自然—道德”中间状态——“道德统一自然”三个环节的辩证发展。因而,综观心理学发展的三大范式,以冯特为代表的科学心理学就是要寻求“自然统一道德”的心理学范式,表现为“自然统一性”的科学范式;以弗洛伊德、拉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就是要探讨“自然—道德”中间状态,表现为“科学—精神”二分的精神分析范式;以埃里克森、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心理学则是“道德统一自然”,表现为“道德统一性”的道德哲学范式。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曲折繁复,形态的呈现需要时间,因为每一个环节都固守自己的逻辑并将之当作绝对的真理,只有当整体呈现出来时,我们才理解了全部。通达的体系是思辨的,而学派、流派精彩纷呈。要改变哲学对于心理学的失语状态,真正在一种通达的视野中重新理解心理科学,重归哲学形而上学视野,道德世界观不失为一种新的视野。由此,在哲学与心理学的双重视角中,精神分析的位系一目了然:

①强化学生群体对城市内涝灾害知识的认知。教育部门应从学校理论知识教育出发,系统地向学生宣传有关城市内涝灾害知识,将城市内涝的概念、理论、成因、特点及危害等知识点切实地与自身经历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对内涝灾害的认知。

道德世界观自然统一道德的世界观“自然—道德”中间状态道德统一自然的世界观心理学范型科学心理学精神分析道德心理学

由此,“精神分析”在科学与人文的双重维度上都获得了理解:如果从个体、身体、科学的“自然”视角看是一种“神经病”,“神经病”患者与我们正常人有着不一样的生理结构,在我们正常人看来,他们“脑子坏了”,是种“神经病”;如果从集体、心灵、文化的“道德”视角看是一种“精神病”,“精神病”患者与社会发生了认同危机,“精神”出了问题,是种“精神病”。我们发现,越是社会转型的时代,这样的人越多,魏晋、二战是这样,全球化的当下也是如此,或许这就是我们从道德世界观重新审视“精神分析”的启示与价值所在。

随着现代医疗的迅猛发展,医院在内外环境等方面已发生了极大改变,而相关制度的发展与现实发展的实际相脱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中,在管理工作上不严谨,财务预算管理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最终导致在会计核算时发生严重的问题。对此,医院的职能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然而,这些部门责权分工不明确,相互约束和监督的力度非常松懈,这就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的隐患和漏洞,严重影响了医院内部的控制制度及效果。

①[美]理查德·格里芬、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如何理解精神分析,不仅仅是一个常人的难题,也是理论家的难题。创立精神分析的弗洛伊德自己都说,“精神分析是神经错乱症的一种治疗法”——正因为这样,才使我们产生了好奇的同时也会带着异样的目光;“这个方法和其他医药方法不仅不同,而且经常相反”——所以,难以理解;而且,当我们用精神分析治疗神经病患者的时候,“我们要告诉他这个方法如何困难,如何需要长久的时间,如何需要他本人的努力和牺牲”——这个似乎可以理解;但是,“疗效如何,我们告诉他不敢预定,一切成功都要靠他本人的努力、了解、适应和忍耐”——这可是让人崩溃的结论。然而,弗洛伊德坚信,这“当然有其充分的理由,这种理由以后自然会了解的”⑤。为什么会如此?心理学界批评精神分析,“除了未提供一种科学世界观之外,可谓包罗万象”,但是,弗洛伊德却认为,“精神分析,在我看来,无法建立它自己的世界观,也无需如此——它是科学的一个部分”⑥。这里,我们看到弗洛伊德一方面坚信精神分析“有其充分的理由”;另一方面,又认为精神分析“无法建立它自己的世界观”。何以如此?因为站在科学世界观日益昌明的年代,弗洛伊德不能将精神分析归为业已受到批判的陈旧的心灵哲学;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又无法清晰地用科学方法来加以说明。所以,弗洛伊德得出了一个精神分析既是“科学的一个部分”,又“无法建立自己的世界观”的矛盾性结论。他把难题留给了未来,“这种理由以后自然会了解的”。事实上,弗洛伊德的时代,人们刚从哲学世界观走向科学世界观,无法理解科学方法论与哲学方法论之间的辩证关系,更看不到有一种处于科学与哲学之间摇摆不定的世界观。我们从哲学形而上学视角来理解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有一种后发性、反思性的优点。这种优点就是弗洛伊德所坚信的“以后会了解”的一种被忽略了的世界观,即“道德—自然”中间状态的世界观,也是我们理解精神分析的世界观。

他要工人们和进步的团体“注意的所在”是什么呢?这要从互助会的解散原因说起。其直接的导火索是浙江印刷公司周经理的茶房辱打排字学生,少数工人出于私欲,有意以罢工要挟经理斥责茶房,于是周经理下令解散互助会和改换工作制。实际上,这是因为它危害到了资本家和少数工人的利益而出现的一个结果。因为,互助会成立之后,改分工包工制为包工统工制,虽然使绝大多数工人得到了实惠,但也使少数工人失去了攒钱的机会,更使资本家减少了利润。魏金枝在文章中说明了这一点:

首先,拉康以“欲望”为基点,找到阐释人的精神问题的“自然—道德”中间状态的基本元素。在个体欲望内部,既有自然的冲动,又有道德的制约。在群体的欲望之间,既有自我的自由,又有他者的束缚。1933年至1939年间,拉康在法国巴黎高等研究学校聆听了科耶夫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讲座,深受科耶夫对于黑格尔主奴辩证法思想解读的影响,正是科耶夫“人类的历史就是欲望诸多欲望的历史”的启示,使得拉康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中重新发现了欲望。在拉康看来,“欲望并不是去欲望他者,而是欲望他者的欲望”。人的欲望总是先天地来自于他者,正是“他者的欲望”构成了个体自身“存在的缺失”,进而使得自身的欲望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从而指出精神分析中的抵抗、变态不是对于自身欲望的抵制或拒绝,而是对他者欲望的反叛。这正表现为自我自由意志(内在自我)与外在道德规范(外在客观实在)之间的分裂。正是通过“欲望”的转换与重新解释,使得精神分析一方面从弗洛伊德的性理论中走出来,获得了更大解释性、更具普遍性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使得精神分析的目的从精神病症的治愈走向了更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顺应和改变症状:一个更为顺应、更具有建设性的症状”。其次,以言语为中心建立精神分析的结构主义方法,为“自然—道德”中间状态的世界观提供话语结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医疗实践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治疗过程的冗长,治疗结果的不可预定。拉康一直致力精神治疗的临床实践,运用现代哲学的最新成果,提出“音步划分”话疗法。弗洛伊德催眠式或是对话式临床实践,主要目的在于让精神病患者去发现他的潜意识深处的过去或历史,进而找到病人的原初性病根,其方法是历时性的、个性化的、难以公度的;荣格的“字词联想和情结理论”虽然具有普遍性操作可能,但是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拉康则通过对语言中共时性构造与历时性构造的区分,在临床实践的话疗中用“共时性透视”代替“历时性透视”,使得精神分析疗法不仅大大缩短了时间,而且也有更大的公度性和普遍性。拉康用言语代替语言,发现言语的逻辑是分析被语言构造了的主体的精神状况的必要手段,提出“主体是语言的产物或结果”“无意识是像语言那样结构起来的”等具有哲学意味的命题,使得精神分析具有通往哲学理解的通道。而通过“言语”对话的话疗方法,我们可以使精神“语言”原初状态得以呈现,在“自然—道德”的中间状态中发现精神发生的原初意向,为“欲望”中的“自然”与“道德”提供对话空间。通过结构主义,可以说精神分析既提高了临床实践,打通通往自然的道路,又提高了普遍性意义,联结通往道德的通道。这种结构主义的精神分析的本质就是呈现“道德—自然”中间状态的意识结构,发现精神问题的源头与实质。第三,“无意识”否定世界观的坚信,也即“自然—道德”中间状态世界观的确认。在拉康整个精神分析过程中,始终坚持与继承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实践医疗与精神分析科学化的理论理想。拉康是站在黑格尔意识哲学、精神现象学基础之上建设精神分析的世界观的,“在拉康看来,弗洛伊德就是黑格尔的未来”,他要证明“弗洛伊德的著作是如何囊括在当代心灵现象学之中的,他正机敏地建构一个新的心灵图景,即否定意识的新图景”。拉康提出,用“无意识”对抗黑格尔的“意识”“精神”,以“否定”对抗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用“个体内在的欲望”对抗黑格尔“大他者的总体性”(“他者”整体构成“大他者”)。如果从黑格尔道德世界观的视角来看,则是完全站在了道德世界观的中间状态(自然—道德)来解释世界的一切。无意识就是意识与绝对精神的中间状态,人的欲望游走在“个体内在的欲望”与“大他者的总体性”之间,“无意识”背后是“否定”世界观。精神分析所建基的“自然—道德”的中间状态,既不是“自然统一道德”的科学世界观,也不是黑格尔“道德统一自然”的绝对精神,而是对这两种世界观的否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拉康敏锐地洞察到,“弗洛伊德是黑格尔的未来”,黑格尔在“道德统一自然”的绝对精神中发现了世界历史,弗洛伊德在“自然—道德”中间状态的否定性中发现了人类的非正常精神状态,而拉康则通过欲望伦理的精神分析理论让我们理解了“自然—道德”中间状态的“一个新的心灵图景”。

在分析了精神分析所代表的道德世界观及其所呈现的中间形态之后,我们需要在心理学的整个历史形态中来呈现精神分析的位系,从而更为清晰地理解“精神分析”背后的形而上学背景。

⑤[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页。

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降低成本是任何企业都想要实现的目标。供水企业不仅要在企业的内部树立起新的成本管理的理念,同时还应该顺应市场的经济发展需求,在企业的内部建立相应的成本管理体系。持此之外,供水企业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中不同环节的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把控,从而实现对企业成本的全面控制。

⑥⑨[美]托马斯·哈代·黎黑:《心理学史:心理学思想的主要流派》,蒋柯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28、236、228、228、251页。

⑦⑧⑩[德]戴维·霍瑟萨尔:《心理学史》,郭本禹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第249、261、261页。

教学活动不应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应该是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的结合,而教与学活动中最核心的应该是思维活动,正确认识思维结构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

叶浩生主编:《心理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243~245页。

[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152、127、131页。

作者简介:庞俊来,1978年生,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道德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道德偶然性研究”(项目号:16BZX1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道德偶然性理论研究”(项目号:3213008202)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赵 涛〕

标签:;  ;  ;  ;  ;  ;  ;  ;  ;  

庞俊来:道德世界观视野下“精神分析”诠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