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接头,包括第一接头和与所述第一接头配合使用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可各自密封;当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后,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第二芯体抵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滑套抵接,通过推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二芯体推动所述第一芯体向第一壳体的后端移动,同时所述第一芯体带动第一滑套向第一壳体的后端移动;所述第一壳体推动所述第二滑套向所述第二壳体的末端移动,此时两个接头内部形成用于液体通过的通道。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两个接头分离前即可将各自接头的油隔离,防止漏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头和与所述第一接头配合使用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配合的第一芯体,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密封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芯体上依次套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芯体,所述第二芯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芯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密封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芯体上套设置第三弹簧和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与所述第二芯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滑套一端与所述第三弹簧连接;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后,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第二芯体抵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滑套抵接,通过推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二芯体推动所述第一芯体向第一壳体的后端移动,同时所述第一芯体带动第一滑套向第一壳体的后端移动;所述第一壳体推动所述第二滑套向所述第二壳体的末端移动,此时两个接头内部形成用于液体通过的通道。
设计方案
1.一种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头和与所述第一接头配合使用的第二接头;
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配合的第一芯体,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密封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芯体上依次套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芯体,所述第二芯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芯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密封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芯体上套设置第三弹簧和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与所述第二芯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滑套一端与所述第三弹簧连接;
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后,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第二芯体抵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滑套抵接,通过推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二芯体推动所述第一芯体向第一壳体的后端移动,同时所述第一芯体带动第一滑套向第一壳体的后端移动;所述第一壳体推动所述第二滑套向所述第二壳体的末端移动,此时两个接头内部形成用于液体通过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一滑套的第一挡套,所述第一挡套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弹簧连接;
所述第一挡套上还连接有第一卡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不连接时,所述第一密封圈卡接在第一芯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体上套设置第三滑套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三滑套一端与所述第四弹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套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芯体接触,顶端与所述第二滑套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二挡套,所述第二挡套与所述第三弹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不连接时,第一芯体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平齐;
所述第二滑套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不连接时,所述第一滑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滑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芯体的一端接触,且所述第一芯体的端面的所述第二芯体的端面直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套的一端接触,且所述第一壳体的接触端面的壁厚与所述第二滑套的接触端面的壁厚相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液压装置之间的活接头多为依靠两头间的顶尖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顶开各自的阀芯而保证管路的畅通,在相互分时在各自的复位弹簧作用下封闭油路,但在断开油路时由于断开前接头之间存在一定空间的液压油,当断开接头时这些油会流出,造成浪费和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两个接头分离前即可将各自接头的油隔离,防止漏油的快速接头。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接头,可以在两个接头分离前即可将各自接头的油隔离,防止漏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接头,包括:第一接头和与所述第一接头配合使用的第二接头;
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配合的第一芯体,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密封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芯体上依次套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芯体,所述第二芯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芯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密封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芯体上套设置第三弹簧和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与所述第二芯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滑套一端与所述第三弹簧连接;
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后,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第二芯体抵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滑套抵接,通过推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二芯体推动所述第一芯体向第一壳体的后端移动,同时所述第一芯体带动第一滑套向第一壳体的后端移动;所述第一壳体推动所述第二滑套向所述第二壳体的末端移动,此时两个接头内部形成用于液体通过的通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一滑套的第一挡套,所述第一挡套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弹簧连接;
所述第一挡套上还连接有第一卡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不连接时,所述第一密封圈卡接在第一芯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芯体上套设置第三滑套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三滑套一端与所述第四弹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滑套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芯体接触,顶端与所述第二滑套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二挡套,所述第二挡套与所述第三弹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不连接时,第一芯体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平齐;
所述第二滑套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平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不连接时,所述第一滑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滑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芯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芯体的一端接触,且所述第一芯体的端面的所述第二芯体的端面直径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套的一端接触,且所述第一壳体的接触端面的壁厚与所述第二滑套的接触端面的壁厚相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接头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接头,包括第一接头和与第一接头配合使用的第二接头,当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连接后,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抵接,同时第一壳体与第二滑套抵接,通过推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由于第二芯体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因此第二芯体推动第一芯体移动;首先第一芯体通过挤压第一弹簧使第一芯体向后移动,当第一芯体与第一滑套接触后,则带动第一滑套一起向后移动,第一滑套则通过挤压第二弹簧使第一滑套向后移动,同时第一密封圈则移动到了第一芯体和第一滑套之间;此时,第一芯体与第一滑套均脱离第一壳体,第一接头的内部则形成了通道。由于第一壳体与第二滑套抵接,通过推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因此第一壳体推动第二滑套向后移动,首先第二滑套通过挤压第三弹簧使第二滑套向后移动,使第二滑套脱离第二芯体,同时,第二密封圈移动到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第三密封圈移动到了第二滑套和第三滑套之间,此时,第二接头的内部形成了通道。因此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连接后形成用于液体通过的通道。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离时,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力挤压第一滑套,使第一滑套移动,同时第一弹簧的弹性力挤压第一芯体,使第一芯体移动,当第一密封圈移动到第一芯体和第一壳体之间后,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还未彻底分离,但第一接头已处于密封状态。与此同时,第二滑套在第三弹簧的弹性力下向前滑动,当第二密封圈移动到第二滑套和第二壳体之间,并且第三密封圈移动到第二滑套和第二芯体之间后,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还未彻底分离,但第二接头已处于密封状态。因此当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彻底分离后,接头处也不会漏油,具有防漏油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接头未连接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接头的第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接头的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接头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3-第一芯体;4-第一密封圈;5-第一弹簧;6-第一滑套;7-第一卡环;8-第二弹簧;9-第一挡套;10-第二卡环;11-第一壳体;12-第二密封圈;13-第三密封圈;14-第二滑套;15-第二芯体;16-第三滑套;17-第三弹簧;18-第四弹簧;19-第二挡套;20-第三卡环;21-第二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接头,包括:第一接头1和与第一接头1配合使用的第二接头2;第一接头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内部设置有与第一壳体11滑动配合的第一芯体3,第一芯体3与第一壳体11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芯体3与第一壳体11密封的第一密封圈4;第一芯体3上依次套设有第一弹簧5和第一滑套6,第一滑套6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8;第二接头2包括第二壳体21,第二壳体21内部设置有与第二壳体21固定连接的第二芯体15,第二芯体15与第二壳体21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二芯体15与第二壳体21密封的第二密封圈12,第二芯体15上套设置第三弹簧17和第二滑套14,第二滑套14与第二芯体15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3,第二滑套14一端与第三弹簧17连接;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2连接后,第一芯体3与第二芯体15抵接,第一壳体11与第二滑套14抵接,通过推动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第二芯体15推动第一芯体3向第一壳体11的后端移动,同时第一芯体3带动第一滑套6向第一壳体11的后端移动;第一壳体11推动第二滑套14向第二壳体21的末端移动,此时两个接头内部形成用于液体通过的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液压接头包括第一接头1和与第一接头1配合使用的第二接头2;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可各自密封;当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2连接后,第一芯体3与第二芯体15抵接,同时第一壳体11与第二滑套14抵接,通过推动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由于第二芯体15与第二壳体21固定连接,因此第二芯体15推动第一芯体3移动;首先第一芯体3通过挤压第一弹簧5使第一芯体3向后移动,当第一芯体3与第一滑套6接触后,则带动第一滑套6一起向后移动,第一滑套6则通过挤压第二弹簧8使第一滑套6向后移动,同时第一密封圈4则移动到了第一芯体3和第一滑套6之间;此时,第一芯体3与第一滑套6均脱离第一壳体11,第一接头1的内部则形成了通道。由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滑套14抵接,通过推动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因此第一壳体11推动第二滑套14向后移动,首先第二滑套14通过挤压第三弹簧17使第二滑套14向后移动,使第二滑套14脱离第二芯体15,同时,第二密封圈12移动到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之间,第三密封圈13移动到了第二滑套14和第三滑套16之间,此时,第二接头2的内部形成了通道。因此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2连接后形成用于液体通过的通道。当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分离时,通过第二弹簧8的弹性力挤压第一滑套6,使第一滑套6移动,同时第一弹簧5的弹性力挤压第一芯体3,使第一芯体3移动,当第一密封圈4移动到第一芯体3和第一壳体11之间后,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2还未彻底分离,但第一接头1已处于密封状态。与此同时,第二滑套14在第三弹簧17的弹性力下向前滑动,当第二密封圈12移动到第二滑套14和第二壳体21之间,并且第三密封圈13移动到第二滑套14和第二芯体15之间后,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2还未彻底分离,但第二接头2已处于密封状态。因此当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2彻底分离后,接头处也不会漏油,具有防漏油的优点。
本实施例可选方案中,第一壳体11内部设置有用于阻挡第一滑套6的第一挡套9,第一挡套9的一端部与第二弹簧8连接;第一挡套9上还连接有第一卡环7。
具体的,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2不连接时,第一密封圈4卡接在第一芯体3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挡套9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卡环10。
本实施例可选方案中,第二芯体15上套设置第三滑套16和第四弹簧18,第三滑套16一端与第四弹簧18连接。
具体的,第三滑套16另一端与第二芯体15接触,顶端与第二滑套14接触。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21内部设置有第二挡套19,第二挡套19与第三弹簧17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挡套19的末端设置有第三卡环20。
本实施例可选方案中,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2不连接时,第一芯体3的边缘与第一壳体11的一端平齐;第二滑套14的边缘与第二壳体21的一端平齐。
具体的,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2不连接时,第一滑套6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1的一端接触,第二滑套14的一端与第二壳体21的一端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芯体3的一端与第二芯体15的一端接触,且第一芯体3的端面的第二芯体15的端面直径相同。
更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的一端与第二滑套14的一端接触,且第一壳体11的接触端面的壁厚与第二滑套14的接触端面的壁厚相同。
工作原理:
当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2处于分离状态时,第一接头1内的第一密封圈4将第一芯体3与第一壳体11间定位密封使第一壳体11封闭,而第二接头2内的第三密封圈13、第二密封圈12在第二芯体15与第二滑套14以及第二滑套14与第二壳体21之间形成密封使第二接头2封闭;当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在外力作用下同轴压合时,压合时,可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第二接头2内的第二密封圈12滑到第一接头1的第一壳体11上使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之间形成密封,第一接头1内的第一壳体11前端面与第一接头1的第二滑套14接触并推动第二滑套14,带动第三滑套16使第二接头2的油路通道打开,第二接头2的第二芯体15与第一接头1的第一芯体3接触,并推动第一芯体3向左移动,带动第一滑套6压缩第二弹簧8将第一接头1内的油路通道打开,从而在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内形成对外封闭的内部通路,保证液压油在接头内的通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3596.6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4(山西)
授权编号:CN209340695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F16L 29/04
专利分类号:F16L29/04
范畴分类:27G;
申请人:山西双环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西双环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35400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砂村工业园区1号
发明人:闫晨阳;者中林;闫志伟
第一发明人:闫晨阳
当前权利人:山西双环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献茹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