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山东省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用于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为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来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50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为观察组,50例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0.3,对照组1d、7d及30d后恢复率依次为44.00%、78.00%、88.00%,观察组患者1d、7d及30d后恢复率依次为43.64%、76.36%、89.09%,观察组的角膜水肿发生率为1.78%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7.00%。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良好的疗效,操作比超声乳化吸除术简单,对设备依赖程度低,经济实惠,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白内障;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是由于糖代谢异常和内分泌紊乱引发的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治疗手段到目前还较为单一,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为改善眼压升高、散光而导致的视力下降问题,大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选择摘除白内障,白内障的摘除方法是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新兴的白内障摘除方法,具有反应轻、愈合快、散光小、视力恢复迅速且稳定等特点,该术法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和超声乳化吸除术进行对比研究,现对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本研究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参加,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年龄在60岁以上,糖尿病史明确,符合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状物植入术指征,排除术前血糖控制不佳者、眼部手术史者、麻醉药物过敏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等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将100例老年性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最小者为62岁,最大者为82岁,平均年龄在(70.45±10.2)岁,病程在3-7年,平均病程为(5.37±2.03)。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最小者为61岁,最大者为81岁,平均年龄在(71.65±10.57)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为(5.72±2.45)年,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一)完成常规检查,强化降糖治疗,控制空腹血糖水平。(二)常规清洗睫毛、结膜囊和泪道,随之进行散瞳、眼球表面麻醉及局部麻醉,然后打开眼睑,采用聚维酮碘消毒液冲洗结膜囊。

观察组: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准备完成后,以患者眼球上方穹窿为基底,在正上方角膜缘后2mm处剪开球结膜,等彻底烧灼止血后,在患者角膜缘后方约1.5mm处作反眉型切口,后距角膜1mm处作3.5mm巩膜隧道切口,随后进行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和水分层,扩展并形成隧道,采用黏弹剂针头使晶状体核突出,往晶状体核下方注入粘弹剂注入黏弹剂以使晶体核充分水化分离,与此同时将其旋转至前房,接着采用圈套器将其套出,采用注吸器将残留皮质充分吸出,并经前房以及囊袋内注入适量粘弹剂,然后再向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适当调整位置,并将粘弹剂冲洗出,根据切口的水密情况来给予缝合(1针或不予缝合),进行常规包扎术眼。在术后第1天给予典必殊滴眼液进行滴眼,每日6次,给予抗生素治疗5至7d,控制血糖水平。

对照组: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准备完成后,在患者眼球角膜边缘作长3.2mm、深0.3mm的切口,采用3.0mm的穿刺刀穿刺至眼球前房穿刺并注入黏弹剂,然后进行连续环形撕拉处理前囊膜,等显露晶体核后,采用超声乳化粉碎并将晶状体原位摘除,采用I/A型手柄将残留皮质充分吸出,等晶体核内皮质清除完成后,接着经前房以及囊袋内注入适量黏弹剂,再经主操作孔将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至囊袋内,适当调整位置后,采用I/A型手柄将黏弹剂吸出,充分水化并且封闭角膜切口,给予典必殊眼膏进行涂眼,常规包扎术眼。术后处理协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后1d、7d及30d的视力变化,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在术前、术后的各项变化,关注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1d、7d及30d的视力变化

观察组术后1d、7d及30d的视力变化,两组术后患者视力≥0.3,对照组1d、7d及30d后恢复率依次为44.00%、78.00%、88.00%,手术后观察组患者1d、7d及30d后恢复率依次为43.64%、76.36%、89.09%。观察组术后视力恢复到(0.88±0.18)明显高于对照组(0.78±0.19),综合数值比较发现观察组术后视力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角膜水肿发生率为1.78%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7.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8.16%)明显低于对照组(18.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主要是体内血糖水平居高不下而形成的,随着病程延长,患者容易出现视力下降、散光增加、眼压升高的问题。观察组术后视力恢复到(0.88±0.18)明显高于对照组(0.78±0.19),两组组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8.16%)明显低于对照组(18.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安全性高,对设备依赖较低,并发症风险较低,适合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适用于基层地方医院。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疗效明显,风险低,经济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田联玉.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4):68-69.

[2]佟玲玲.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4):81-83.

[3]石亭亭,陈阳.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4):87-88.

[4]张来芹.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8):150-151.

[5]崔凯,张严卓,郭晓文.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104,106.

标签:;  ;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