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火灾的导致因素和防控对策

建筑电气火灾的导致因素和防控对策

广东腾安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528312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现状,并就现阶段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此提出了预防控制对策。

关键词:建筑;电气;火灾;防控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用电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电气引发的火灾也随之增多,给国家的经济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

1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现状

我国每年因电气问题而引发的火灾事故很多,平均每天因电气火灾而死亡的人数大约四人左右,这其中大部分的电气火灾都是由于电气故障所引起的,而且根据相关的调查,我国的大部分电气火灾发生地点都集中在商业,交通运输以及社会服务等密集地方,同时这三个行业也是电气火灾发生最多的行业,通常情况下,在秋冬两季电气火灾发生最多,因为这两季度风力都比较大,而且天干物燥,一些电气设备或线路由于长久失修会出现表皮脱落等情况,一旦与其他物体摩擦或者碰到飘来的火星就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另外在冬季时节一般家里用电都会增多,这些电器设备的使用会直接增加电气线路的负荷,而且一旦疏忽让一些易燃物品接触到这些高温取暖设备,同样都会引发电气火灾,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很严重的恶劣影响。

2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导致因素分析

建筑中的电气火灾危害甚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即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的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电气火灾,具体可从下面几点进行分析:

2.1我国电气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来说,我国制定了《消防法》以及《电力法》等电力消防行业的法律法规,但针对电气防火方面的法律法规却是有所欠缺,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对电气的防火设计与施工要求等方面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范标准,同时对电气设备的应用要求与技术要求等方面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与法规性,而有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也只是对建筑的插座,照明以及线路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火要求,缺乏一定的防火控制体系,对电气防火没有相应的强制性要求。

2.2建筑电气设计不合理

现代建筑由于形式多样,导致电气设计安装变得复杂,其难度也增加,而在现代建设的设计过程中由于一些设计师过于注重建筑的结构与外观设计,而忽视了对建筑内部的电气设计,或者对电气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完全不重视,没有与建筑设计融合在一起,容易使电气设计造成失败的局面,再加上一些施工人员在电气线路施工过程中不够认真负责,或者技术水平差都容易引发电气火灾的发生。

2.3电气防火监督管理职责不明晰

在建筑电气防火监管实践中,各部门职责权限关系不明晰,协调配合难度大、效果差。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电力供应与使用的监督管理,供电企业一般只检查到用电单位的主配电装置,对单位内部电气防火不进行检查,只是在《供用电合同》中规定用户有“安全用电”的义务,但约束力弱、流于形式。

2.4使用不当和缺乏安全用电常识

由于终端用户特别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业主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不掌握防范电气火灾的常识,擅自拉接临时线路、随意使用大功率电热器具、忘关电源、误操作导致的电气火灾发生频率较高。一些居民楼存在私改电气线路,或者增加电路设备等现象,使电线或电气设备的负荷加重,这样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严重影响到电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会使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过热,导致表皮脱落,失去应有的绝缘效果,这样就容易引发电气火灾。

3建筑电气火灾的防控对策

3.1合理设计建筑中电气系统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或单位应根据行业需求制定相关的电气法律法规,健全电气设计与施工的法律规章制度。我国建筑电气火灾事故之中,发生频率最多的电气火灾就是由绝缘设备老化或者与电气设备超负荷运行所引发的,为了避免发生这类短路故障,应根据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具体的可从以下几点来进行:

(1)合理选择和设计电气设备与电气线路,除了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之外还要遵循国家相关的技术要求与行业规范,同时对于容易引发火灾的电气设备与线路等,尤其是着火非常严重的事故回路等部位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在建筑中的电气线路与设备在进行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到相关的环境因素之外,针对一些关健部位还要进行定期的预防性测验,同时在检查维修的过程要做到全面仔细,保证电气线路与设备的安全运行;

(3)在家用电器的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产厂家出具的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严禁私接其他的电气设备以免出现高负荷的现象,为电气运行埋下隐患。

3.2完善电气防火法规体系

要抓住当前《消防法》、《电力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正在修订的机遇,提请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在相关法律增加有关电气防火安全的条款,明确电气防火监督管理职责,同时,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着手研究制订我国统一的电气防火安全规范,作为强制性标准执行,为根本上提高我国建筑电气设计、安装、管理、使用的防火安全水平提供依据。

3.3严格监督管理工作

对电器火灾的防范,要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由于建筑物用电管理上有点多面广、用电设备多、安全用电管理难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时,要对业主及物业管理人员的用电行为进行严格的督促,确保其符合安全用电的规范。要对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以及时消除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对于日常的安装及维修要有专业的电工来负责完成。

3.4积极推广电气防火新技术、新产品

推动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开展电气防火基础理念和实用技术研究,推广早期短路分断、配电装置接点过热报警、非接触红外检测、短路电流抑制、漏电保护等有效预防和控制电气火灾的技术,特别是要在人员密集场所推广普及漏电火灾报警器,准确监控电气线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及时报警,有效预防电气火灾。

3.5广泛开展电气防火宣传教育培训

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将预防电气火灾的知识纳入普法、科普教育和义务、学历、职业教育,广泛宣传防范建筑电气火灾的措施,普及安全用电常识和防控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剖析典型建筑电气火灾案例,警示社会单位和群众,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同时,劳动和安全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电工的防火安全技能培训,减少因电气线路施工、电气产品安装不合格产生的火灾隐患。

3.6加强用电管理

在工程交付使用后,业主及物业管理要用电进行科学管理,使得用电负荷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用电设备要合理使用,以免出现线路负载过重,同时要经常安排专人对用电设备以及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电气火灾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尤其是对于使用期限已经很长的电器设备、配电线路,更要勤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更换维修,确保用电安全。

同时,对于二次装修的,相关部门要对二次装修工程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于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要严禁其施工,要严格按照消防法和消防部门制定的相关条例和审批验收制度对二次装修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无安全隐患。

4结束语

加强建筑电气火灾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积极推进电气火灾认识科学化、防冶工程化、隐患整改超前化、防范措施系统化和宣传教育普及化,全面提高建筑电气系统的防火安全性,才能有效遏制此类火灾多发势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俞力.浅述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现状、问题和防控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199~200.

[2]潘辉明.浅谈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现状及其防控对策[J].江西建材,2015,09:228.

[3]赵丹丹.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现状、问题和防控对策[J].门窗,2015,10:33~34.

标签:;  ;  ;  

建筑电气火灾的导致因素和防控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