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翻译论文_叶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交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外交,语言,斯皮瓦克,贸易部,周恩来,外交部,目的论。

外交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叶莹[1](2019)在《关联——顺应理论下的外交翻译模糊语言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关联-顺应理论"是在杨平2001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被首次提出,其中提到将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相结合,相辅相成,用一种理论的优点来弥补另外一种理论的不足,从而形成一整套更加具有研究价值、使用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理论体系。(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7期)

郑伟[2](2019)在《中国特色外交话语古诗词翻译在国际演讲中的“名”与“实”》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外事外交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也逐步走向国际舞台,中国特色外交话语研究也因此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诗词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其文学性和民族性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意蕴深厚。为了更好地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在国际演讲中特别注重传递中国特色话语权的运用,引用了大量中国古典诗歌。本文将以国际演讲中中国古诗词运用的文本为例,从翻译的"名"与"实"两个方面探讨其中诗词翻译的实际传播效果和启示。(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11期)

杨明星,陈倩[3](2019)在《女性主义视野拓宽外交话语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外交话语和女性主义已成为国际翻译界的热门话题,但鲜有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视角系统研究外交话语翻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从国际关系学、翻译学和女性主义等跨学科、超学科的视角,关注“外交翻译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独具特色$(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0-22)

张庆彬,王振华[4](2019)在《“政治等效”与“评价等效”:中国外交表态词的评价机制和翻译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外交表态词作为外交理念表达的核心,其翻译需要语言学、外交学、传播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支撑。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系统及外交翻译"政治等效"原则的跨学科视角下,外交表态词与外交语境属于附生性关系,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嵌生性关系。外交表态词的翻译应遵循评价类型等效与外交立场等效的双重"评价等效"原则。以此原则为指导,目前我国重要外交表态词"参拜"的英译不符合评价类型等效原则和外交立场等效原则,未能在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保持外交立场的统一,无法有效传递原文的外交评价基调。外交表态词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应从多学科视角进行考察。(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佳玉[5](2019)在《外交口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以领导人的系列重要讲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中国经济事业迅猛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这对于翻译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涉及国家交流层面的外交口译。文化负载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外交口译中的难点所在。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载体,我国领导人的系列重要讲话较多地使用了文化负载词。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领导人近期系列重要讲话中的语句,剖析外交口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旨在为外交口译工作者提供借鉴意见。(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27期)

毕舒南[6](2019)在《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2016-2017年度报告》(第叁部分)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译者选用《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2016-2017年度报告》(节选第叁部分)进行翻译实践,这有利于读者更加了解澳大利亚的相关政治文化,译者根据翻译实践撰写翻译报告。本文共分为4个章节。第一章为翻译任务描述,主要介绍《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2016-2017年度报告》(缩写为the ARADFAT for 2016-17)的研究背景、文本特点和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述,主要包括译前准备、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的介绍以及译文的校审。第叁章为案例分析,提出了可行的翻译策略,为了确保专业术语、专有名词翻译的准确性,作者在语义翻译的指导下,遵循对等的原则。在词类转换、被动句和定语从句的翻译方面,为了确保译文的交际效果,作者选择了交际翻译策略。第四章是对翻译实践报告的总结,阐述了本次翻译实践的反思和对未来翻译实践的展望。通过翻译该文本,读者能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的社会文化,同时希望本次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翻译方法能够为同类文本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期刊2019-06-16)

刘国辉[7](2019)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澳大利亚外交外贸部2016-2017年度工作报告》(节选第1—35页)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加深对澳大利亚文化的了解,服务对澳政策与外交研究,译者选择《澳大利亚外交外贸部2016——2017年度工作报告》(下文简称“the ARADFAT for2016-17”)作为该翻译实践的内容。该翻译实践报告基于此撰写完成,包括四章:翻译任务概述、翻译过程描述、翻译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呈现了译者分析文本特征,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译者将达成译文的专业性、准确性、流畅性,可读性作为目标,对年度报告中的术语、一词多义、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结构,定语从句以及英汉表达差异性方面的翻译困难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案例,论述了运用文献法、转换法、增译法、省译法、包孕法和明确指代等翻译方法解决翻译困难的过程。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的指导下,译者协调了译文与原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将原文本的目的与读者的期待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进行了统一,达成了既定的翻译目标,积累了翻译经验,为其他译者翻译类似文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期刊2019-06-16)

吴跃农[8](2019)在《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翻译事业》一文中研究指出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1949年新中国建立,直到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兼任外交部长,纵横捭阖,弹指风云。之后,作为大国总理,他一直以很大精力主持外交外事工作。在他的睿智开拓下,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也是与他亲力亲为,培育开创新中国外交翻译事业分不开的。(本文来源于《党史博采(上)》期刊2019年06期)

文昌镐[9](2019)在《关于《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的转型》的中韩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时代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加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对外传播能力的建设,已成为中国当下话语外宣构建的关键任务。外宣翻译作为中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释放中国信号,传递中国信息的桥梁作用。为了能译好外交文书,必须了解与之相对的翻译语言,其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外交语言的特点,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国际地位不同,因而外交语言也有各自的特点。中国为了更好发挥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逐步形成了“坚持原则、求同存异、实事求是”的独特外交风格,而体现外交政策的外交语言自然要反应中国外交的独特风格。本文中以政治明确性、婉转储蓄性、分寸感、准确性等中国外交语言的特点为基础,以《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的转型》作为研究案例,对具体的翻译技巧和整体策略进行了分析。译者选择作品《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的转型》进行汉译韩的翻译实践,并撰写了翻译实践报告。这部作品于2015年出版发行,作者为王逸舟,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本文分为上编和下编,分为外交转型的政治前提和外交转型的主要问题。本次实践报告分为绪论、翻译项目的概况、译前分析和准备、案例分析、结语等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做了相关阐述。第二章是对翻译项目的简单介绍,本作品为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兼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王逸舟于2015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主要探讨了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外交应适应的新要求和未来的走向。第叁章是关于翻译的译前分析和准备,主要分析了外交语言的特点,在了解中韩两国外交语言的特点和不同之处、查找众多平行文本、学习理论知识,做大量的翻译实践等方面做了准备。第四章通过举例分析来说明翻译过程中的翻译重点和难点以及所采用的翻译技巧与策略。外交语言的特点决定了翻译策略,译文不仅要做到体现各国外交风格的翻译要求,而且在翻译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第五章为结语部分,译者就外交语言的特点展开了本翻译实践报告所得出的各项结论,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5-16)

梁筱诗[10](2019)在《口译学习动机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语言学习很受学习者的动机影响,这种动机也会影响学习者的表现。然而,在口译领域,学习动机的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口译动态变化的研究更是如此。本文在自我决定理论的理论框架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外交学院翻译硕士研究生的口译学习动机类型以及口译学习动机的可能出现的变化。调查对象是外交学院翻译硕士口译方向课程的2019届的学生。本文还对2020届的口译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他们为参照,由此推测2019届学生在入学前的原始口译学习动机。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无论处于哪个阶段口译专业研究生,他们的口译学习主要受自主动机驱动,包括内在动机、整合调节和认同调节。其中,整合调节是最有影响力的驱动因素。第二,总体而言,他们的口译学习动机的自主水平呈略微的下降趋势,但基本上口译学习动机的类型和水平没有显着变化。第叁,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包括自主性需求,胜任性需求和关联性的满足程度下降。相关性需求的满足程度最低。为了激发和内化学生的口译学习动机,教师应通过满足学生对自主性,胜任性和相关性需求来培养学生对口译的内在兴趣。(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9-05-01)

外交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外事外交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也逐步走向国际舞台,中国特色外交话语研究也因此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诗词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其文学性和民族性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意蕴深厚。为了更好地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在国际演讲中特别注重传递中国特色话语权的运用,引用了大量中国古典诗歌。本文将以国际演讲中中国古诗词运用的文本为例,从翻译的"名"与"实"两个方面探讨其中诗词翻译的实际传播效果和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交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叶莹.关联——顺应理论下的外交翻译模糊语言探析[J].校园英语.2019

[2].郑伟.中国特色外交话语古诗词翻译在国际演讲中的“名”与“实”[J].英语广场.2019

[3].杨明星,陈倩.女性主义视野拓宽外交话语翻译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4].张庆彬,王振华.“政治等效”与“评价等效”:中国外交表态词的评价机制和翻译原则[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5].王佳玉.外交口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以领导人的系列重要讲话为例[J].校园英语.2019

[6].毕舒南.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2016-2017年度报告》(第叁部分)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7].刘国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澳大利亚外交外贸部2016-2017年度工作报告》(节选第1—35页)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8].吴跃农.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翻译事业[J].党史博采(上).2019

[9].文昌镐.关于《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的转型》的中韩翻译实践报告[D].延边大学.2019

[10].梁筱诗.口译学习动机调查[D].外交学院.2019

论文知识图

附录200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着作出版基金...附录200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着作出版基金...附录200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着作出版基金...附录200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着作出版基金...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度承担省部级以上人文社...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度承担省部级以上人文社...

标签:;  ;  ;  ;  ;  ;  ;  

外交翻译论文_叶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