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印刷生产线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印刷生产线,包括机架、印刷平台、对位机构和印刷机构。上述玻璃印刷生产线通过将印刷平台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的印刷区内,印刷平台为真空负压空腔结构,印刷平台具有用于承托玻璃的承托面,在承托面设有连通外界与印刷平台内部的通孔,从而可以通过负压吸附玻璃使玻璃紧贴在印刷平台上,以保持玻璃印刷表面的良好平面度,避免玻璃的印刷表面产生墨层厚度不均的现象,同时还能防止玻璃在印刷机构进行印刷的过程中移位,避免因玻璃移位而影响玻璃的定位精准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印刷精度。另外,通过对位机构调整印刷平台的方位来使位于印刷平台上的玻璃对位,不会使玻璃产生滑动摩擦,从而避免玻璃因滑动摩擦而刮花或损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玻璃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设有印刷区(120);印刷平台(20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印刷区(120)内,所述印刷平台(200)为真空负压空腔结构,所述印刷平台(200)具有用于承托玻璃(10)的承托面(210),所述承托面(210)设有连通外界与所述印刷平台(200)内部的通孔;对位机构(300),用于调整所述印刷平台(200)的方位,以使位于所述印刷平台(200)上的玻璃(10)对位;印刷机构,设置在所述印刷区(120),用于对位于所述印刷平台(200)上的所述玻璃(10)进行印刷。

设计方案

1.一种玻璃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设有印刷区(120);

印刷平台(20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印刷区(120)内,所述印刷平台(200)为真空负压空腔结构,所述印刷平台(200)具有用于承托玻璃(10)的承托面(210),所述承托面(210)设有连通外界与所述印刷平台(200)内部的通孔;

对位机构(300),用于调整所述印刷平台(200)的方位,以使位于所述印刷平台(200)上的玻璃(10)对位;

印刷机构,设置在所述印刷区(120),用于对位于所述印刷平台(200)上的所述玻璃(10)进行印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机构(300)包括用于在X轴方向调整所述印刷平台(200)的方位的X轴调整单元、用于在Y轴方向调整所述印刷平台(200)的方位的Y轴调整单元和用于调整所述印刷平台(200)的平面角度的角度调整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印刷生产线还包括用于检测位于所述印刷平台(200)上的所述玻璃(10)的位置的第一CCD相机(121),所述第一CCD相机(121)、所述X轴调整单元、所述Y轴调整单元和所述角度调整单元分别连接控制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印刷生产线还包括升降机构(400)和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00)上、能够承托所述玻璃(10)的托板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托板组件在所述机架(100)上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托板组件位于所述印刷平台(200)的上方;

所述升降机构(400)包括能够承托所述玻璃(10)的立柱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立柱组件做升降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410),所述立柱组件与所述托板组件互不干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所述印刷平台(200)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

所述托板组件包括能够分别在两个所述侧壁上往复运动的第一托板组件和第二托板组件,且所述第一托板组件与所述第二托板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托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托板组件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用于承托所述玻璃(10)的托板(5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的导轨和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托板(510)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滑块,以驱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托板(510)沿所述导轨往复运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立柱(420),每个所述立柱(420)的顶端均设有能够吸附所述玻璃(10)的硅胶吸盘(450)。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00)还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410)的驱动下做升降运动的底座(430)和用于为所述底座(430)导向的导向杆(440),所述立柱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430)上。

9.如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区(120)内设有所述升降机构(400),所述印刷平台(200)上对应所述立柱组件设有供所述立柱组件穿过的通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上还设有固化区(130)、检验区(140)和出料区(150),所述印刷区(120)、所述固化区(130)、所述检验区(140)和所述出料区(150)依次设置;

所述固化区(130)设有所述升降机构(400)和用于对经过所述印刷机构印刷后的玻璃(10)进行固化的固化机构,所述检验区(140)设有所述升降机构(400)和用于检验印刷完成后的玻璃(10)是否合格的检验机构,所述出料区(150)设有合格品出料口(151)和不合格品出料口(15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印刷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玻璃印刷是网版印刷的一种型式,而传统的平板玻璃印刷技术在印刷前、印刷过程中及印刷后通常采用多条平皮带传输玻璃制品,这就需要在印刷平台上多处开长糟,另则由于平板玻璃在印刷区域需要定位,通常采用四周移动推规进行定位,也势必在平台上进行开长糟,造成了印刷平台的平面不完整性和拼接平板的缺陷,这种缺陷容易导致印刷表面产生墨层厚度不均的现象而出现不良品,俗称色差;同时由于采用四周移动推规进行定位的方式不够稳定,玻璃在进行印刷的过程中容易移位,从而影响了玻璃的定位精准度,进而导致印刷精度降低,并且采用四周移动推规进行定位时是直接推动玻璃移动的,容易导致玻璃因滑动摩擦而刮花或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提高玻璃的定位精准度和减少玻璃印刷表面色差的玻璃印刷生产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印刷生产线,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印刷区;

印刷平台,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印刷区内,所述印刷平台为真空负压空腔结构,所述印刷平台具有用于承托玻璃的承托面,所述承托面设有连通外界与所述印刷平台内部的通孔;

对位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印刷平台的方位,以使位于所述印刷平台上的玻璃对位;

印刷机构,设置在所述印刷区,用于对位于所述印刷平台上的所述玻璃进行印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位机构包括用于在X轴方向调整所述印刷平台的方位的X轴调整单元、用于在Y轴方向调整所述印刷平台的方位的Y轴调整单元和用于调整所述印刷平台的平面角度的角度调整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印刷生产线还包括用于检测位于所述印刷平台上的所述玻璃的位置的第一CCD相机,所述第一CCD相机、所述X轴调整单元、所述Y轴调整单元和所述角度调整单元分别连接控制系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印刷生产线还包括升降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能够承托所述玻璃的托板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托板组件在所述机架上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托板组件位于所述印刷平台的上方;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能够承托所述玻璃的立柱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立柱组件做升降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立柱组件与所述托板组件互不干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所述印刷平台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

所述托板组件包括能够分别在两个所述侧壁上往复运动的第一托板组件和第二托板组件,且所述第一托板组件与所述第二托板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托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托板组件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用于承托所述玻璃的托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导轨和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滑块,以驱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托板沿所述导轨往复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立柱,每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均设有能够吸附所述玻璃的硅胶吸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做升降运动的底座和用于为所述底座导向的导向杆,所述立柱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印刷区内设有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印刷平台上对应所述立柱组件设有供所述立柱组件穿过的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固化区、检验区和出料区,所述印刷区、所述固化区、所述检验区和所述出料区依次设置;

所述固化区设有所述升降机构和用于对经过所述印刷机构印刷后的玻璃进行固化的固化机构,所述检验区设有所述升降机构和用于检验印刷完成后的玻璃是否合格的检验机构,所述出料区设有合格品出料口和不合格品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印刷生产线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玻璃印刷生产线,通过将印刷平台可活动地设置在印刷区内,印刷平台为真空负压空腔结构,印刷平台具有用于承托玻璃的承托面,在承托面设有连通外界与印刷平台内部的通孔,从而可以通过负压吸附玻璃使玻璃紧贴在印刷平台上,以保持玻璃印刷表面的良好平面度,避免玻璃的印刷表面产生墨层厚度不均的现象,同时还能防止玻璃在进行印刷的过程中移位,避免因玻璃移位而影响玻璃的定位精准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印刷精度。另外,通过对位机构调整印刷平台的方位来使位于印刷平台上的玻璃对位,不会使玻璃产生滑动摩擦,从而避免玻璃因滑动摩擦而刮花或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玻璃印刷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玻璃印刷生产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玻璃10、机架100、初始定位区110、印刷区120、第一CCD相机121、固化区130、检验区140、出料区150、合格品出料口151、不合格品出料口152、印刷平台200、承托面210、对位机构300、升降机构400、第二驱动单元410、立柱420、底座430、导向杆440、硅胶吸盘450、限位件460、托板510、第二CCD相机600、橡胶滚筒700、操作系统80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部,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部。当一个部被认为是“连接”到另一个部,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玻璃印刷生产线可以应用于建筑装饰、汽车门窗以及太阳能光伏产业。

参阅图1-图2,一实施方式的玻璃印刷生产线包括机架100、印刷平台200、对位机构300和印刷机构。其中,机架100上设有印刷区120;印刷平台200可活动地设置在印刷区120内,该印刷平台200为真空负压空腔结构,印刷平台200具有用于承托玻璃10的承托面210(如图2所示),承托面210设有连通外界与印刷平台200内部的通孔;对位机构300用于调整印刷平台200的方位,以使位于印刷平台200上的玻璃10对位;印刷机构设置在印刷区120,用于对位于印刷平台200上的玻璃10进行印刷。

印刷平台200具有完整性平面,具有完整性平面的印刷平台200的平面度远远高于传统槽沟式印刷平台200,且对薄型玻璃的保护功能大大增强,可有效降低玻璃10在较大印刷压力下产生的破碎率。具体的,印刷平台200的承托面210设有许多通孔,且承托面210上的通孔均为细孔。更为具体的,承托面210上的通孔间隔且均匀分布。

对位机构300包括用于在X轴方向调整印刷平台200的方位的X轴调整单元、用于在Y轴方向调整所述印刷平台200的方位的Y轴调整单元和用于调整印刷平台200的平面角度的角度调整单元。具体的,X轴调整单元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机,另一端连接印刷平台200,以驱动印刷平台200在X轴方向上移动。Y轴调整单元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丝杆,第二丝杆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机,另一端连接印刷平台200,以驱动印刷平台200在Y轴方向上移动。角度调整单元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丝杆,第三丝杆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机,另一端连接印刷平台200,以驱动印刷平台200在平面上转动,以调整印刷平台200的平面角度。

印刷机构采用伺服动力,该印刷机构可以包括精密直线导轨和可调压力的气缸,动作灵敏,速度均匀气压稳定,保障了印刷墨层的均匀性,避免了覆墨的波绞及墨层覆盖的不完整性。

进一步的,玻璃印刷生产线还包括用于检测位于印刷平台200上的玻璃10的位置的第一CCD相机121,第一CCD相机121、X轴调整单元、Y轴调整单元和角度调整单元分别连接控制系统。具体的,第一CCD相机121检测玻璃10的位置,并将检测结果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检测结果来控制X轴调整单元、Y轴调整单元和角度调整单元的动作,以调整印刷平台200的方位,使玻璃10最终定位在预设位置上。

具体的,可以采用第一CCD相机121检测上一工序产生的痕迹为基准靶点,通过第一CCD相机121自动寻标定位。根据玻璃印刷的特殊要求,有些行业玻璃生产程序较多,工艺较为复杂,其制作中各项基准线采用的不统一,所以传统的机械推规定位无法满足产品要求,即无法统一利用玻璃两侧边为基准,而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CCD相机121检测上一工序产生的痕迹为基准靶点,与玻璃的周边无关,故可完全满足产品的印刷套位的需要。

玻璃印刷生产线还包括升降机构400和输送机构,其中,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玻璃10,升降机构400用于驱动玻璃10做升降运动。

参阅图1,输送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机架100上、能够承托玻璃10的托板组件和用于驱动托板组件在机架100上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单元,托板组件位于印刷平台200的上方。

具体的,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传动组件、设置在机架100上的导轨和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托板510设置在滑块上,第一电机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滑块,以驱动滑块带动托板510沿导轨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同步主动轮、同步被动轮和第一同步带,同步主动轮与第一电机连接,同步带与滑块连接,并能够传动带动滑块沿导轨的导向方向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印刷平台200位于两个侧壁之间;托板组件包括能够分别在机架100的两个侧壁上往复运动的第一托板组件和第二托板组件,且第一托板组件与第二托板组件相对设置,第一托板组件和第二托板组件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用于承托玻璃10的托板510。每个托板510的外周均包覆有绒布,以避免损坏玻璃10底面的镀膜。由于有一些玻璃10是底面镀膜的,要求在输送、定位及印刷过程中不因产生摩擦而损坏玻璃10表面的膜层,而传统皮带输送和周边机械推规定位的方式很难符合这一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托板组件、第一驱动单元和在托板510的外周包覆绒布,使玻璃10在输送过程中无滑动摩擦,从而不会损坏玻璃10底部的镀膜。

进一步的,输送机构还包括多排橡胶滚筒700,在一些不需要对玻璃10进行定位的区域便可以使用橡胶滚筒700来接收及输送玻璃板料。采用多排橡胶滚筒700接收及输送玻璃板料,输送平稳,对玻璃产品整体及玻璃底面保护性强。

升降机构400包括能够承托玻璃10的立柱组件和用于驱动立柱组件做升降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410,立柱组件与托板组件互不干涉。具体的,第二驱动单元410可以为电机、液压缸或气缸。

具体的,立柱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立柱420,每个立柱420的顶端均设有能够吸附玻璃10的硅胶吸盘450。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立柱组件包括八个立柱420,八个立柱420间隔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立柱组件的立柱420也可以为其他数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只要能满足平稳地托住玻璃10即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一些平板玻璃轻、薄且面积较大,经过钢化处理后玻璃的平面产生翘曲变形,而利用传统输送方式及定位方式很难解决这个影响印刷的难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立柱420的顶端设置硅胶吸盘450,硅胶吸盘450能够吸住玻璃的底部,提供吸力\/拉力使玻璃向下与印刷平台200贴合,从而对有翘曲变形的玻璃底面进行较平。

进一步的,升降机构400还包括能够在第二驱动单元410的驱动下做升降运动的底座430和用于为底座430导向的导向杆440,立柱组件设置在底座430上,由该底座430带动立柱组件做升降运动。更进一步的,升降机构400还包括用于在底座430的升降方向上限位底座430的限位件460(如图2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印刷区120内设有升降机构400,印刷平台200上对应立柱组件设有供立柱组件穿过的通孔。参阅图1,在机架100上还设有初始定位区110、固化区130、检验区140和出料区150,初始定位区110、印刷区120、固化区130、检验区140和出料区150依次设置。其中,固化区130设有升降机构400和用于对经过印刷机构印刷后的玻璃10进行固化的固化机构,检验区140设有升降机构400和用于检验印刷完成后的玻璃10是否合格的检验机构,出料区150设有合格品出料口151和不合格品出料口152。

具体的,在初始定位区110对玻璃10进行初始机械定位,在初始定位区110入口还可以设置有静电棒,通过静电棒产生高压风离子以去除玻璃10表面的静电,保障印刷工艺质量。在固化区130对印刷后的玻璃10进行干燥固化,具体可以采用UV固化方式或者红外固化方式对印刷后的玻璃10进行干燥固化。在检验区140设置有多个第二CCD相机600,由多个第二CCD相机600分布多点局部检测,检测位置精度无误,图形变形量等主要印刷质量项目量化指标,为印刷合格品提供质量控制依据。在出料区150进行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流,合格品从合格品出料口151输出进入下一工序,而不合格品则从不合格品出料口152输出。

参阅图1,玻璃印刷生产线还包括操作系统800,操作系统800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可直观体现定位X轴、Y轴精度图型与数字记录,完成精确印刷前的准备工作。操作系统800的人机界面具有运行方式选择(运行方式包括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三种方式)、记数显示、印刷次数选择和参数设置等窗口设置,方便调机和运行操作。

上述玻璃印刷生产线的工作流程如下:结合图1和图2,接前道工序清洗机输送的玻璃10待印料进入初始定位区110进行定位,升降机构400将玻璃10升起,两侧托板510进入玻璃10两侧,六柱升降机构400下降,使玻璃10受托于托板510上,两侧托板510带动玻璃10向印刷区120输送,到位后印刷区120内的升降机构400上升接住玻璃10,两侧托板510向初始定位区110退出,升降机构400托着玻璃10下降,使玻璃10平稳落到印刷平台200上,对位机构300进行调整所述印刷平台200的方位,使玻璃10精准对位。玻璃10精准对位后,印刷机构的横梁下降开始进行印刷,印刷完毕后,横梁上升,升降机构400托着玻璃10上升,两侧托板510进入玻璃10两侧,然后升降机构400下降,两侧托板510托住玻璃10进入固化区130进行干燥固化,由升降机构400托住玻璃10,两侧托板510退出返回印刷区120;固化完成后,升降机构400工托着玻璃10上升,两侧托板510进入玻璃10两侧,然后升降机构400下降,两侧托板510托住玻璃10两侧并带动完成印刷和固化的玻璃10进入检验区140进行检验,检验完毕后由多排橡胶滚筒700输送到出料区150,合格品从合格品出料口151输出进入下一工序,而不合格品则从不合格品出料口152输出。

上述玻璃印刷生产线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上述玻璃印刷生产线,通过将印刷平台200可活动地设置在印刷区120内,印刷平台200为真空负压空腔结构,印刷平台200具有用于承托玻璃10的承托面210,在承托面210设有连通外界与印刷平台200内部的通孔,从而可以通过负压吸附玻璃10使玻璃10紧贴在印刷平台200上,以保持玻璃10的印刷表面的良好平面度,避免玻璃10的印刷表面产生墨层厚度不均的现象,同时还能防止玻璃10在进行印刷的过程中移位,避免因玻璃10移位而影响玻璃10的定位精准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印刷精度。另外,通过对位机构300调整印刷平台200的方位来使位于印刷平台200上的玻璃10对位,不会使玻璃10产生滑动摩擦,从而避免玻璃10因滑动摩擦而刮花或损坏。

(2)利用电机、导轨、滑块,同步带及表面包覆有绒布的托板510组成输送机构,在输送过程平稳无滑动摩擦,从而对玻璃10底部不产生镀膜损坏。

(3)印刷平台200完整,不开糟、不拼接,具有较好平面度,保证印刷的平整性及避免薄板玻璃由于印刷压力过大而引起破碎。

(4)通过使玻璃10随印刷平台200成为一体后,再采用对位机构300来调整印刷平台200的方位,以使玻璃10进行对位,玻璃10不产生摩擦滑动,且对位精准,使印刷精度高。

(5)升降机构分布在印刷区120内,与托板组件对接后,立柱420顶端的硅胶吸盘450吸住玻璃10底部,提供吸力\/拉力使玻璃10向下落入印刷平台200,对有翘曲玻璃底面进行较平,印刷平台200表面均匀分布的细孔使玻璃10底部紧紧为印刷平台200贴住吸合,这是传统玻璃印刷工艺结构难以做到的。

(6)通过采用第一CCD相机121检测上一工序产生的痕迹为基准靶点,与玻璃10的周边无关,故可完全满足产品的印刷套位的需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玻璃印刷生产线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38501.9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756395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41F15/08

专利分类号:B41F15/08;B41F15/20

范畴分类:29B;

申请人:深圳市科精诚印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科精诚印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镇楼岗村新岗东路55号科之艺工业园

发明人:邱耀光

第一发明人:邱耀光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科精诚印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胡彬

代理机构:1133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玻璃印刷生产线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