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储层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碳酸盐,塔里木盆地,塔河,海相,油田,渤海,钻杆。
储层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藏军,别旭伟,聂玲玲,黄磊,姜永[1](2019)在《渤海曹妃甸6-4油田东叁段储层孔隙演化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物性、X射线衍射等资料,对渤海石臼坨凸起曹妃甸6-4油田东叁段储层埋藏成岩过程中的孔隙演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东叁段储层埋藏成岩后经历4个孔隙演化阶段,模型计算初始孔隙度平均为32.24%;早成岩A期压实减孔阶段,储层孔隙演化受控于早期机械压实,减少孔隙度5.79%;早成岩B期压实+早期胶结减孔阶段,压实作用减少孔隙度9.62%,早期胶结作用减少孔隙度2.33%;中成岩A期压实-溶蚀增孔阶段,溶蚀作用增加孔隙度10.80%,受压实作用影响减少孔隙度2.16%;中成岩A期压实+中晚期胶结/交代减孔阶段,压实作用减小孔隙度仅为3.80%,胶结作用减少孔隙度为3.90%。经过成岩过程中孔隙度演化模拟,最终计算样品孔隙度平均为15.47%,与气测孔隙度相对误差平均为2.52%,误差相对比较小。本文研究成果对于该区优质储层预测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9年06期)
陈寅秋[2](2019)在《页岩气储层地球物理测井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页岩气具有极低孔极低渗的特性,具有非常强的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对页岩气储层测量需要建立新的页岩气测井评价体系才能做出有效评价。(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代仕明,李生杰[3](2019)在《结合核主成分分析和GA-BP神经网络的储层参数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横向预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进行储层信息预测的理论基础是:储层中岩石性质、流体性质及其空间变化可引起地震反射振幅、频率和相位等地震属性的变化。本文以准噶尔盆地内部叁维工区资料为例,进行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研究:(1)借助各种地震属性提取方法,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多种地震属性;(2)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方法(KPCA)进行地震属性的优选;(3)根据工区内测井资料进行储层参数的转换,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进行孔隙度预测。结果表明:结合KPCA和GA-BP神经网络的方法是一项可以进行孔隙度预测的有效技术。(本文来源于《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7)
荣俊卿,谭茂金[4](2019)在《塔河油田6、7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属于缝洞型碳酸盐岩,其储层具有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分布不均匀,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因此,针对各种类型储层进行储层有效性分析具有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首先,从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入手,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类型除原生孔隙外,主要发育有裂缝、孔洞(溶孔)、洞穴(溶洞),分别对各种储集空间类型储层展开分析,研究其与储层有效性相关因素,然后选取与之相对应参数建立交会图,从而建立适用于各类储层的有效性评价标准。将该标准应用于实际储层中,能够对储层做出比较正确的评价。(本文来源于《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7)
程浩,王起琮,景帅[5](2019)在《R-Q因子分析法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储层作为油气最主要的保存条件,对其储集性好坏进行评价是油气勘探中的重要环节,其结果对油气开发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数据,结合R-Q因子分析结果,探讨了R-Q因子分析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根据样品与样品、样品与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被划分为Ⅰ、Ⅱ、Ⅲ、Ⅳ四大类。研究结果表明,根据R-Q因子分析,人们可以对储层进行准确合理分类。(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11期)
赵洪绪,林亮[6](2019)在《储层动态渗透率的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海洋油气田勘探程度的深入和区域的扩大,储层物性变化越来越大,对于测试程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井动态渗透率是制定测试程序的关键参数,其准确性关系到测试作业的质量和安全。目前测试设计的渗透率主要参考测井渗透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实际数值相差较大。为了正确认识储层动态渗透率特性,使用多种方法对储层动态渗透率做了分析。建立电缆地层测试渗流数学模型,研究电缆地层测试渗流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绘制电缆地层测试解释渗透率与钻杆测试(DST)解释动态渗透率关系图;根据不同储层早期测井和测试资料,建立测井渗透率与试井动态渗透率关系图版;利用电缆地层测试解释方法和测井解释方法预测试井动态渗透率对于测试井施工方案作出早期评价;利用声波无线遥测技术实时监测试井动态渗透率,实时了解测试全过程井下流动状态和压力探测距离,为地质和工程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王福军,张亚潮,窦成义,翁奇,郑苑楠[7](2019)在《大佛寺低阶煤瓦斯储层的渗透性及其关键受控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彬长矿区大佛寺煤矿井田具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瓦斯抽采的关键因素为煤层中瓦斯运移的难易程度,即渗透性。通过现场取样、实验室制样并采用煤样渗流实验系统进行测试,分析煤层渗透性大小及其关键受控因素,煤样垂直层理方向瓦斯流动通道与平行层理相比发育较少,水分进入煤体后阻塞瓦斯流动通道,瓦斯在垂直层理方向的运移受其影响更大,渗透率随着煤样含水率增加显着下降,不利于瓦斯抽采。(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11期)
韩羽[8](2019)在《基于储层保护的数据分析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华北油田第四采油厂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因检泵作业造成的储层伤害问题,应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扩充检泵井数据,建立各因素数据库,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对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维度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对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创新,利用距离判别的方法建立检泵井产量恢复分析预测模型,并针对分析结果应用现有的洗井用药剂及不压井工艺采取相应措施,最终形成一套能够指导储层保护措施的数据分析体系,指导作业时的各项参数及管柱优化,有效避免作业造成的储层伤害,在保证清洁生产的同时缩短油井作业恢复期,减少产量影响。(本文来源于《石油知识》期刊2019年06期)
王云飞,陆星,王健伟[9](2019)在《海相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滤失与导流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海相碳酸盐岩地质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并且在这些地层中,油气资源丰富。开发这些地层中的油气储集层,酸化是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叙述了酸化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并且通过与国内外海相碳酸盐岩地质对比,得出我国碳酸盐岩的特殊性;本文分析了影响酸化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总结了国内外针对这两个主要因素的相关研究。(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9年21期)
李越哲,王仕莉,曾玉兰,李维锋,王洋[10](2019)在《新疆油田九_6区齐古组沉积特征分析及有利储层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油田九_6区齐古组发育一套近源碎屑沉积。目前,该区的沉积相类型仍存争论。通过对岩心、录井、测井及试油等资料数据进行研究,齐古组发育一套辫状河叁角洲沉积,而非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所认为的辫状河沉积。储层分类表明:中粗砂岩、含砾粗砂岩为辫状河道沉积和水下分支河道沉积,发育I类储层;细砂岩为河口砂坝沉积,发育II类储层。为该区后续的评价、开发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19年05期)
储层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页岩气具有极低孔极低渗的特性,具有非常强的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对页岩气储层测量需要建立新的页岩气测井评价体系才能做出有效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储层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孙藏军,别旭伟,聂玲玲,黄磊,姜永.渤海曹妃甸6-4油田东叁段储层孔隙演化定量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2019
[2].陈寅秋.页岩气储层地球物理测井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J].石化技术.2019
[3].代仕明,李生杰.结合核主成分分析和GA-BP神经网络的储层参数预测研究[C].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荣俊卿,谭茂金.塔河油田6、7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分析[C].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5].程浩,王起琮,景帅.R-Q因子分析法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
[6].赵洪绪,林亮.储层动态渗透率的分析与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王福军,张亚潮,窦成义,翁奇,郑苑楠.大佛寺低阶煤瓦斯储层的渗透性及其关键受控因素分析[J].煤矿安全.2019
[8].韩羽.基于储层保护的数据分析体系研究[J].石油知识.2019
[9].王云飞,陆星,王健伟.海相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滤失与导流能力分析[J].甘肃科技.2019
[10].李越哲,王仕莉,曾玉兰,李维锋,王洋.新疆油田九_6区齐古组沉积特征分析及有利储层预测[J].中国锰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