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皮肤肥大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胞,皮肤,增生症,加味,病理,艾灸,丘疹。
皮肤肥大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林丽莉[1](2019)在《基于肥大细胞应激效应探讨捏脊疗法对皮肤-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拟从捏脊疗法对皮肤肥大细胞的激活效应入手,探讨捏脊疗法对局部皮肤的机械力刺激能否激活督脉穴位局部皮肤肥大细胞以及该刺激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激活是否相关,探讨捏脊疗法与肥大细胞、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叁者的相关性,为传统捏脊疗法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并为其临床效应研究提供思路。研究方法:(1)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手段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国内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通过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手段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相关文献的系统评价,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为数据来源,检索迄今为止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手段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中文文献。根据研究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治疗方案主要为针刺、康复、药物、推拿、耳穴、中药熏蒸等用Revman5.0开展Meta分析。(2)捏脊疗法对大鼠督脉穴位皮肤肥大细胞激活的即刻效应实验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提供的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6只)、轻刺激组(6只)、中刺激组(6只)、重刺激组(6只),其中对照组大鼠仅模拟抓取动作处理,轻、中、重刺激组分别给予捏脊7、14、21遍,而阻断剂组采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行局部穴位注射;以上各组干预后即刻取材,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局部皮肤肥大细胞的脱颗粒现象。(3)捏脊疗法对皮肤一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影响实验选取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捏脊轻刺激组,捏脊中刺激组,捏脊重刺激组,空白组仅模拟抓取动作处理,而各捏脊组于每天固定时间捏脊治疗,每周治疗5天,休息2天,连续3周为一个疗程实验结束后取材,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及局部皮肤与海马的CB1/2表达情况,以及大脑皮质FAAH的表达。(4)捏脊疗法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临床研究纳入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康复科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30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训练组及捏脊组(即捏脊疗法加常规康复训练),每次治疗捏脊21次,每天1次,每周5次,休息2日,持续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采用婴幼儿发展评定量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量表、格塞尔发展量表对其进行评估,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对临床文献的筛选分析,共纳入15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研究文献,其中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手段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相对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DQ值上合并RR值(M-H method)及95%CI分别为1.21(1.1~1.34),4.42(1.85~7.0),P<0.05,提示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具有一定优势;而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相对于常规康复治疗组而言在有效率上合并RR值(M-H method)及95%CI分别为1.2(1.08~1.34),而DQ总值RR=4.80,95%CI(1.56~8.04),言语DQ的RR=4.51,95%CI(-7.2~16.23),P<0.05,提示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同样具有一定优势。2捏脊疗法对大鼠督脉穴位皮肤肥大细胞激活的即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大椎穴及至阳穴的肥大细胞的脱颗粒率在轻刺激组及重刺激组均较空白组增加,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命门穴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在重刺激组较空白组有显着性增加(P<0.05),而上述现象在注射色甘酸钠溶液(屏蔽组)后均消失,且各组间肥大细胞总数、脱颗粒数及脱颗粒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经过3周连续捏脊干预后,在外周中,重刺激组与空白组间比较至阳穴及命门穴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上升,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至阳穴的重刺激组较轻刺激组亦有显着性升高(P<0.05),同时免疫组化结果均发现在至阳穴局部CB1的蛋白表达中刺激组与空白组、轻刺激组比较显着增加,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重刺激组与轻刺激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命门穴局部CB1的结果则表明中刺激组与空白组、轻刺激组间比较显着增加,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中刺激组较空白组的CB2蛋白表达显着上升(P<0.01)。在中枢,各组大鼠海马脑区CB1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CB2蛋白表达轻、中、重刺激组均较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在大脑中,内源性大麻素降解酶(FAAH)的表达重刺激组与轻刺激组、空白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01),同时中刺激组与空白组亦有显着性差异(P<0.05)。4捏脊组与常规康复组相比,干预1个月后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量表中的社交和参加集体生活的能力评分,分值明显增加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其增加幅度较其后2个月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捏脊疗法的即刻效应能使得大鼠背部大椎、至阳、命门穴位局部体表肥大细胞脱颗粒,且该效应与捏脊的刺激强度相关,刺激强度越大脱颗粒现象越明显。2捏脊疗法对大鼠背部大椎、至阳、命门穴位局部体表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即刻效应,能被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所阻断。3在叁周的疗程作用下,捏脊疗法的重刺激能显着促进大鼠背部大椎、至阳、命门穴位局部体表肥大细胞的脱颗粒现象,且较强的捏脊刺激能使得大鼠督脉至阳穴及命门穴的内源性大麻素受体CB1及CB2的表达增加。4在叁周的疗程作用下,捏脊疗法使得大鼠脑内海马区的CB2受体蛋白表达显着增加,且同样与刺激强度相关。5叁周的捏脊疗法后,使得大鼠脑内皮质区内源性大麻素降解酶(FAAH)的表达增加,且与刺激强度相关。6捏脊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社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这种改善效应在干预的前1个月作用较为显着。(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胡宇晴,姚雪妍,杜娟,张建中,周城[2](2019)在《成人斑丘疹型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主因躯干、四肢皮疹伴瘙痒6个月,于2018年5月3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6个月前我明显诱因双上肢、前胸及上腹部出现数个红色黄豆至蚕豆大的斑丘疹伴少许水疱,剧烈瘙痒,搔抓后可有部分皮损隆起于皮面,且数日之内不消退。部分新鲜皮损可有少量清亮液体渗出伴结痂,结痂脱落后留色素沉着。近两个月皮疹逐渐增多,逐渐蔓延至背部及下肢,仍以屈侧为主,瘙痒加剧。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肌肉关节疼痛。甲状腺功能减退3年,现每日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魏烨平,孙文兰,朴冰,郁竹,王丽娟[3](2019)在《肥大细胞在人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意义及对PCNA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在人皮肤基底细胞癌中肥大细胞的意义,以及对于PCNA表达的影响情况。方法择取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12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病患,归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段到我院进行体检的120名健康人员,归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检测,从而对PCNA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同肥大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对本次所选择的12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其皮肤基底细胞癌PCNA指标升高,且增值指数也在上升,瘤巢间质内肥大细胞的状态为脱颗粒,密度为(14.85±6.12),同对照组比较(P<0.05)。经过相关分析,发现人皮肤基底细胞癌PCNA表达与瘤巢间质内肥大细胞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而言,抗肿瘤的局部反应形式之一便是肥大细胞增多,但是同PCNA表达的高低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31期)
高诗燕,路永红[4](2019)在《新生儿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儿男,6个月。全身红斑丘疹3月,水疱、糜烂、结痂1月。全身皮肤可见暗红色斑丘疹,额部、躯干及四肢可见散在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尼氏征(一),部分破溃结痂,皮肤划痕征(+),可见色素沉着。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轻微角化过度,真皮内血管周围可见肥大细胞浸润,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诊断:新生儿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本文来源于《201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3-28)
李宝月,隋薇,金春林[5](2019)在《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20例临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C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情况的原因。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20例CM患者,将其临床特征、病理组织的变化情况以及误诊情况做一个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20例CM患者,年龄2个月~52岁,其中有11例患者年龄<2岁;11例带有斑丘疹型CM(MPCM)、皮疹形态多样的特征,占比55.0%;2例为肥大细胞瘤,占比10.0%;3例为弥漫性CM,占比15.0%;3例伴有水疱,1例合并成人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初诊共有12例误诊的情况,占比60.0%。经组织病理显示12例为肥大细胞真皮弥漫性浸润,其中见表皮下水疱有1例;12例见浅层血管周围浸润。20例患者均经Giemsa染色检查显示异染颗粒。结论儿童为CM病的常见病发群体,表现出皮损形态多样化,以MPCM最为常见,临床中极易有误诊的情况出现,多见于成年人。因此,临床需对不典型CM病加强关注,并辅以组织病理学检查,来降低临床误诊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龙声志,文昌晖,朱海燕,王永萍,李红日[6](2019)在《加味过敏煎对荨麻疹小鼠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加味过敏煎治疗荨麻疹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单纯IgE组、模型组、过敏煎组、加味过敏煎组、氯雷他定组,每组10只。过敏煎组给予过敏煎10. 27 g/(kg·d)灌胃,加味过敏煎组给予加味过敏煎14. 39 g/(kg·d)灌胃,氯雷他定组给予氯雷他定片2. 10 mg/(kg·d)灌胃,模型组、空白组及单纯IgE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7次。第6日给药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予尾静脉注射抗DNP IgE单克隆抗体0. 5 ml,次日除空白组和单纯IEg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耳部涂抹2,4-二硝基氟苯50μl激发建立荨麻疹动物模型。第8日检测各组小鼠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及蛋白酶激活受体2 (PAR-2) mRNA表达和血清组胺浓度。结果显微镜下观察,空白组与单纯Ig E组未见明显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明显,各给药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数均较模型组低,加味过敏煎组脱颗粒数相对较少。与空白组、单纯IgE组比较,模型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数、PAR-2 mRNA及组胺表达明显增加(P <0. 05或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过敏煎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数、PAR-2 mRNA及组胺表达均明显降低(P <0. 01),且均低于过敏煎组与氯雷他定组(P <0. 05或P <0. 01)。结论加味过敏煎可能通过下调皮肤PAR-2 mRNA表达,降低血清组胺释放,进而抑制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稳定肥大细胞,以达到防治荨麻疹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李巍,钱华,吴亚芬,鲁慧,胡翠[7](2018)在《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12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归纳总结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诊治的12例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皮损多表现为躯干、近端四肢圆形或类圆形的斑丘疹,部分可见单发结节,面部基本不受累,掌跖受累少见,Darier征部分阳性。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浅层可见肥大细胞不同程度浸润,甲苯胺蓝染色阳性。均无皮肤以外的症状体征。结论根据典型的皮损特点及病理表现可诊断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雷志强,刘冰靥,张丁,鲁波勇,韩莉[8](2018)在《肺炎克雷伯菌ST23流行株皮肤脓肿感染及肥大细胞动态变化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肺炎克雷伯菌(KP) ST23型流行株经小鼠皮肤脓肿感染后的脓肿形成过程及肥大细胞动态变化。本研究将60只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PBS对照组、KP常规感染组与免疫抑制KP感染组,同时取20只My D88KO小鼠接种KP作为免疫功能缺失感染组。除对照组外所有感染组小鼠均分别皮下接种50μL ST23型KP菌株悬液(5×10~8cfu/只),对各组小鼠皮肤变化进行时相性观察;同时取各组小鼠皮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比较肥大细胞在小鼠体内释放的主要介质的分布与变化。结果显示,所有接种KP的小鼠皮肤均有典型脓肿形成,并且随着感染时间延长,皮肤脓肿体积逐渐增大;接种KP的正常C57BL/6小鼠皮肤脓肿较快自愈,而My D88KO小鼠皮肤脓肿自愈延后;组织病理学显示感染KP后常规组与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小鼠真皮层胶原纤维消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脓肿区域有明显的肥大细胞及主要炎性介质的分布;同时显示My D88KO组小鼠皮肤有明显的组织病理损伤;而PBS对照组各方面均正常。本研究建立了KP小鼠皮肤脓肿感染模型,可为进一步研究KP皮肤感染的病原特性和发病机制等提供小动物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高诗燕,路永红[9](2018)在《新生儿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儿男,6个月。全身红斑丘疹3月,水疱、糜烂、结痂1月。全身皮肤可见暗红色斑丘疹,额部、躯干及四肢可见散在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尼氏征(一),部分破溃结痂,皮肤划痕征(+),可见色素沉着。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轻微角化过度,真皮内血管周围可见肥大细胞浸润,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诊断:新生儿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本文来源于《201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04-19)
纵姣艳,王耀帅,王茜,蔡建伟[10](2017)在《不同灸温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和神阙穴皮肤形态及肥大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艾灸不同温度热刺激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调节的作用与神阙穴施灸局部效应的联系。方法观察艾灸不同温度(38℃、45℃)热刺激对高脂血症小鼠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的影响,并观察对小鼠神阙穴施灸局部皮肤形态结构的改变以及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和脱颗粒情况。结果艾灸不同温度热刺激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均有调节作用,45℃艾灸热刺激对小鼠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的调节作用优于38℃艾灸热刺激;温热刺激和辣椒碱化学刺激可以不同程度的影响神阙穴局部的结构和细胞,相较于38℃艾灸热刺激和辣椒碱化学刺激,45℃的艾灸热刺激能够明显的改变小鼠神阙穴局部皮肤形态,使肥大细胞数目增多,肥大细胞脱颗粒。结论艾灸不同的温热刺激可以不同程度的调节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并影响神阙穴施灸局部组织的结构和细胞,艾灸热刺激对血脂的调节效应与神阙穴施灸局部效应有相关性,两者的联系可能与激活TRPV1相关。(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7年12期)
皮肤肥大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主因躯干、四肢皮疹伴瘙痒6个月,于2018年5月3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6个月前我明显诱因双上肢、前胸及上腹部出现数个红色黄豆至蚕豆大的斑丘疹伴少许水疱,剧烈瘙痒,搔抓后可有部分皮损隆起于皮面,且数日之内不消退。部分新鲜皮损可有少量清亮液体渗出伴结痂,结痂脱落后留色素沉着。近两个月皮疹逐渐增多,逐渐蔓延至背部及下肢,仍以屈侧为主,瘙痒加剧。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肌肉关节疼痛。甲状腺功能减退3年,现每日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皮肤肥大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林丽莉.基于肥大细胞应激效应探讨捏脊疗法对皮肤-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
[2].胡宇晴,姚雪妍,杜娟,张建中,周城.成人斑丘疹型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一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
[3].魏烨平,孙文兰,朴冰,郁竹,王丽娟.肥大细胞在人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意义及对PCNA表达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4].高诗燕,路永红.新生儿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C].201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5].李宝月,隋薇,金春林.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20例临床病理分析[J].当代医学.2019
[6].龙声志,文昌晖,朱海燕,王永萍,李红日.加味过敏煎对荨麻疹小鼠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9
[7].李巍,钱华,吴亚芬,鲁慧,胡翠.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12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
[8].雷志强,刘冰靥,张丁,鲁波勇,韩莉.肺炎克雷伯菌ST23流行株皮肤脓肿感染及肥大细胞动态变化观察[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8
[9].高诗燕,路永红.新生儿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C].201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8
[10].纵姣艳,王耀帅,王茜,蔡建伟.不同灸温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和神阙穴皮肤形态及肥大细胞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