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废水治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废水,酸性,煤矿,牛磺酸,工艺,煤矸石,方案。
废水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徐庆华,李喆[1](2019)在《高盐高有机物废水治理工艺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异辛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含高盐高CODcr的萃取废水、高盐CODcr较高的还原废水和低盐高CODcr的酯化废水,废水中主要含有巯基乙酸、异辛醇、异辛酯、氯乙酸等物质,具有pH值低,含油脂类较多、高盐、高CODcr、废水可生化性差、毒性较大,处理较难等问题,针对原有工艺运行不理想,废水不能达标排放的问题,在原有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改造和设备、管道更新,使出水水质达到出水水质标准。(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22期)
李宏远[2](2019)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治理技术路线分析与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燃煤电厂普遍使用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含有污染物的废水。近年来,脱硫废水零排放治理技术路线越来越丰富多样,多个不同技术路线的治理示范工程已经建成投运。本文将多样的工艺技术流程统一分解归类,划分为叁个单元:预处理单元、浓缩减量单元和尾水固化单元,叁个单元组合形成"预处理+浓缩减量+尾水固化"的技术路线。通过分析叁条典型技术路线的示范工程,结合治理能力、系统设计、经济成本等应用情况,说明了叁条典型技术路线的优缺点。提出今后在燃煤发电行业更大范围开展脱硫废水零排放治理的可行技术选择建议。(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赵玉凤[3](2019)在《煤矿废水污染现状研究及其治理方案思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煤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能源之一,煤矿开采得到了重视。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及煤矿开采量的日益增加,矿井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含量变得越来越高。再加上我国没有在该方面加强监管力度,导致煤矿废水给周边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可见,加强污染处理,防治环境污染,尤为重要。同时,本文针对该方面内容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居业》期刊2019年11期)
吴东兴,黄婉光,江明超[4](2019)在《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在油脂加工行业废水治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油脂加工行业废水的特点,介绍了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A~2O的工艺组合,可以实现低成本运行,高指标排放。(本文来源于《粮食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郭美薇,赵艺璘,陈星,时胜男[5](2019)在《电芬顿—磁固定化菌株耦合体系治理苯酚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苯酚废水的处理效率,研究将磁固定化高效苯酚降解菌株Cupriavidus sp. JS与电芬顿体系相结合,构建电芬顿-磁固定化细胞耦合体系。结果表明,在pH为3.5和电压为1.0 V的适宜条件下,耦合体系的苯酚羟化酶(PHO)、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C23O)、ATP酶和脱氢酶(DHA)酶比活性均最高,且耦合体系的苯酚降解率(100.0%)显着高于单独的磁固定化细胞(87.40%)与单独电芬顿体系(8.65%)之和,表明电芬顿体系与生物降解间存在耦合协同作用。该耦合体系中苯酚降解率以及PHO、C23O、ATP酶和DHA活性均随着重复利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提高。(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李将成,黄钦佩[6](2019)在《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环境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加强环境保护属于十分重要的社会性任务,也是必然的要求,而废水处理在环境保护中属于重要内容,对于环境保护及治理的整体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因而有效进行废水治理也就十分必要。在当前废水治理工程中,生物强化技术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明显的优势,因而废水治理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有效应用生物强化技术进行废水治理,从而使废水治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31期)
左洛,李玲,张田[7](2019)在《牛磺酸生产废水治理工程改造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牛磺酸生产废水因含有的硫酸盐和磺酸基团在厌氧过程中被还原成硫单质或硫离子,进入好氧系统后影响微生物活性,物化法除硫产生大量污泥;同时,废水经厌氧处理后氨氮浓度上升,导致出水达不到设计要求。通过对原有工艺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采用UASB-水解酸化-曝气吹脱-混凝沉淀-A/O工艺进行改造,可解决氨氮及硫对系统的影响。改造后工程稳定运行,CODCr、氨氮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最终出水稳定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叁级标准。(本文来源于《工业用水与废水》期刊2019年05期)
林海,李真,贺银海,董颖博,李冰[8](2019)在《硫酸盐还原菌治理酸性矿山废水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微生物方法处理酸性废水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文章介绍了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研究进展,重点对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应用进行综述,总结了SRB改善水体pH、去除重金属的原理,提出了SRB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优势,并结合处理效果阐释其应用工艺包括厌氧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强化技术叁部分。最后针对SRB的研究及应用进行展望,提出筛选兼性厌氧菌、提高细菌耐酸性和抗毒性、改良固定化技术、硫还原法的应用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慧,王明迪,王燕平,刘友林[9](2019)在《UDMH废水治理的研发趋势及实用化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偏二甲肼(UDMH)作为液体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其废水治理技术相应受到关注。归纳总结了UDMH废水的常规化学、物理、生物治理技术及一些新型的治理技术,分析了各方法的工艺原理、研究现状、优缺点等。指出常规技术降解废水的效果不佳,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要彻底去除较为困难,存在二次污染。重点介绍多种新型联合治理技术(EOW-MBR组合工艺、微波-Fenton联用技术、UV-Fenton联合处理法、MnOx/ACF联合VUV工艺)在UDMH废水治理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今后UDMH废水需采取新型联合治理技术的新思路,并将其进行工业放大,提高反应系统UDMH废水治理能力,实现经济目标。(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文波[10](2019)在《凯里市鱼洞河流域煤矿酸性废水及煤矸石治理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凯里市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鱼洞河流域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重安江一级支流,清水江二级支流,全流域处于凯里市境内。鱼洞河发源于凯里市炉山镇大坡,流域面积234km~2,主要支流为平路河及白水河,主要涉及凯里市炉山镇、万潮镇、龙场镇、大风洞镇、湾水镇共计5个乡镇。基于目前喀斯特地区小型煤矿关停后,煤矿废水污染及煤矸石污染成因复杂,治理难度高,文章通过对煤矿及煤矸石污染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其治理方案,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废水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燃煤电厂普遍使用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含有污染物的废水。近年来,脱硫废水零排放治理技术路线越来越丰富多样,多个不同技术路线的治理示范工程已经建成投运。本文将多样的工艺技术流程统一分解归类,划分为叁个单元:预处理单元、浓缩减量单元和尾水固化单元,叁个单元组合形成"预处理+浓缩减量+尾水固化"的技术路线。通过分析叁条典型技术路线的示范工程,结合治理能力、系统设计、经济成本等应用情况,说明了叁条典型技术路线的优缺点。提出今后在燃煤发电行业更大范围开展脱硫废水零排放治理的可行技术选择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废水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1].徐晓,徐庆华,李喆.高盐高有机物废水治理工艺改进[J].山东化工.2019
[2].李宏远.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治理技术路线分析与选择[J].煤炭工程.2019
[3].赵玉凤.煤矿废水污染现状研究及其治理方案思考分析[J].居业.2019
[4].吴东兴,黄婉光,江明超.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在油脂加工行业废水治理中的应用[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9
[5].郭美薇,赵艺璘,陈星,时胜男.电芬顿—磁固定化菌株耦合体系治理苯酚废水[J].水处理技术.2019
[6].李将成,黄钦佩.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
[7].左洛,李玲,张田.牛磺酸生产废水治理工程改造实例[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9
[8].林海,李真,贺银海,董颖博,李冰.硫酸盐还原菌治理酸性矿山废水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科学.2019
[9].李慧,王明迪,王燕平,刘友林.UDMH废水治理的研发趋势及实用化进展[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9
[10].李文波.凯里市鱼洞河流域煤矿酸性废水及煤矸石治理方案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