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言隐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言,工作机制,语义学,图式,彩陶,纹饰,修辞。
语言隐喻论文文献综述
刘桃桃[1](2019)在《隐喻在郭德纲相声语言中的工作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尤其在相声语言中,灵活运用隐喻更是成为致笑的关键。近年来,相声演员郭德纲带领"德云社"将传统相声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他的相声语言不同于传统相声语言,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他的相声语言进行研究,也是对新时代相声语言的研究。本论文以郭德纲的相声语言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隐喻在相声语言中的工作机制。(本文来源于《课外语文》期刊2019年34期)
李永生[2](2019)在《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修辞语言研究新视野——《隐喻和修辞语言中的概念冲突》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全面分析各种修辞格,特别是隐喻和转喻。认为隐喻有两个源域,即共享的一致性隐喻概念和语言表达形成的冲突性复杂语义。"传统隐喻"都是未经加工的隐喻,而"活隐喻"是隐喻加工过的、包含概念冲突的隐喻。概念冲突介于矛盾和文本冲突之间,是对概念合法性系统顺序的破坏,在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是可识别的。另外,否定转喻是概念迁移的惯常观念,反对所谓的"隐转喻"提法,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和概念策略。(本文来源于《英语教师》期刊2019年21期)
陈朗[3](2019)在《戴维森隐喻论:语言哲学世界中有限的无限》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研究是当代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戴维森的《隐喻意味着什么》是值得重视的关键着作。他的隐喻研究,质疑语义互动论的论点,提出了自己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有自身严格而普通的意义,不能进行全局性的彻底释义。本文对其隐喻论中所渗透的隐喻与世界、隐喻与认识、隐喻的语用观、隐喻的功能及其应用等哲学思想进行了逐层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推导性地得出,隐喻之所以成为语言研究中历久弥新的话题,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以有限的语词传递无限的意义"。该核心本质使隐喻成为诗学、认知心理学、计算语言学、智能科学等多学科共同探讨和攻坚的课题。在该背景下,学界理应赋予戴维森隐喻论应有的历史地位和新的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9年10期)
张振宇[4](2019)在《汉英语言中的隐喻与认知》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中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含有across的意思,phor表达carry,所以metaphor原义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这就隐含了出发点和目的地,是隐喻必不可少的两个元素,二者相辅相成。隐喻的魅力不仅仅是在语言方面,更体现为一种认知现象。汉英语言中的隐喻从逻辑和哲学角度、语言学角度对隐喻进行语义研究,而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是心理语言学。本文将从语义学、心理语言学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结构、本质、意义和运用。(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9期)
郭佳[5](2019)在《认知视阈下网络语言隐喻现象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在感知、理解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过程中,通过隐喻将身体经验感知与抽象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认知。语言是在感知世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才形成的。隐喻存在于语言之中,但隐喻不是语言现象,而是人类重要的认知和思维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日趋发达,网络成为人类另一重要的社交虚拟场所,网络语言也成了人们相互沟通的重要载体。隐喻作为思维认知方法,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来源于《文化产业》期刊2019年19期)
李卫华,张婷玉[6](2019)在《隐喻:作为语言和文学的本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含义,一是修辞学意义上的"微隐喻",一是符号学意义上的"宏隐喻"。"微隐喻"指的是比喻或与比喻相关的一系列修辞格,"宏隐喻"则是人类语言乃至思维的本质。"微隐喻"和"宏隐喻"作为隐喻的两个不同层次的含义,引发了对文学的两种不同认识。立足于"微隐喻"的理论家,通常把广义的"隐喻"修辞当作诗之为诗、文学之为文学的根本特征。立足于"宏隐喻"的理论家则认为,隐喻是语言的本质,也是文学的本质,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不在于是否使用隐喻,而在于隐喻是作为"前景"还是作为"背景"来使用的。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比兴"也具有和隐喻类似的双重内涵。这说明中西文心相通、诗心相通,西方文论同样可以成为当代中国文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王安[7](2019)在《浅谈文化视域下汉英语言间的动物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隐喻作为语言的基石就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中英语文化中就存在着大量的动物隐喻,即把动物作为喻体的一种隐喻。拙文拟采用实例法和比较法从文化隐喻的角度谈动物隐喻翻译,笔者将汉英语言间的隐喻从文化视角下分为了四个部分:文化重迭文化半重迭、文化差异和文化空缺。以期为动物隐喻翻译提供可行的策略依据,传播民族文化并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7期)
杨莉[8](2019)在《隐喻的魅力——论《老人与海》的象征性语言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明威被喻为美国着名的语言大师,在世界文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老人与海》是他的代表作,不仅因为他刻画了个性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坚忍不拔,更因为他所塑造的这一切都用了极为凝练又内蕴丰富的语言。本文以象征性语言为切入点,对他在小说中运用的大量的隐喻进行探究,其目的在于让我们获得文学审美享受的同时,带来一些创作上的现实性思考。(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6期)
林芝雅[9](2019)在《网络语言“××”体隐喻认知浅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体是流行于网络的一种话语建构式样。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其实质就是用一个熟悉的、具象的概念去理解另一个陌生的、抽象的概念,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文章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探讨隐喻中的"图式"理论、"××"体意象图式的生成,并分析了"××"体图式具有的隐喻功能:1)具有较强的适应性;2)具有较高的表达经济性;3)产生了较好的语言审美价值;4)扩大了认知视角。(本文来源于《新媒体研究》期刊2019年16期)
王海燕[10](2019)在《原始彩陶纹饰设计语言构成及现代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纹饰作为原始彩陶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原始彩陶本身功能形态之外更加丰富的审美形态和文化属性。而反映原始人现实生活的题材及形式构成元素作为彩陶纹饰设计语言的内容和形式载体,蕴含着多重语义及象征,对于现代艺术与设计在美学观念及风格探索等诸方面具有深刻的隐喻。(本文来源于《艺术工作》期刊2019年04期)
语言隐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全面分析各种修辞格,特别是隐喻和转喻。认为隐喻有两个源域,即共享的一致性隐喻概念和语言表达形成的冲突性复杂语义。"传统隐喻"都是未经加工的隐喻,而"活隐喻"是隐喻加工过的、包含概念冲突的隐喻。概念冲突介于矛盾和文本冲突之间,是对概念合法性系统顺序的破坏,在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是可识别的。另外,否定转喻是概念迁移的惯常观念,反对所谓的"隐转喻"提法,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和概念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言隐喻论文参考文献
[1].刘桃桃.隐喻在郭德纲相声语言中的工作机制[J].课外语文.2019
[2].李永生.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修辞语言研究新视野——《隐喻和修辞语言中的概念冲突》述评[J].英语教师.2019
[3].陈朗.戴维森隐喻论:语言哲学世界中有限的无限[J].哲学动态.2019
[4].张振宇.汉英语言中的隐喻与认知[J].汉字文化.2019
[5].郭佳.认知视阈下网络语言隐喻现象浅析[J].文化产业.2019
[6].李卫华,张婷玉.隐喻:作为语言和文学的本质[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9
[7].王安.浅谈文化视域下汉英语言间的动物隐喻[J].青年文学家.2019
[8].杨莉.隐喻的魅力——论《老人与海》的象征性语言特点[J].名作欣赏.2019
[9].林芝雅.网络语言“××”体隐喻认知浅探[J].新媒体研究.2019
[10].王海燕.原始彩陶纹饰设计语言构成及现代隐喻[J].艺术工作.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