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进入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新时期精准扶贫战略下农村贫困地区如何实现脱真贫、真脱贫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优势视角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理论视角,主要着眼于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力量,强调挖掘服务对象自身的资源,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建构“社工+”扶贫模式,通过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评估,制定合理有效的扶贫方案;借助专业方法进行教育与产业扶贫,提升服务对象自身的能力建设;通过链接各方资源,为贫困地区建立完备的网络支持系统,从而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以及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优势视角;精准扶贫;社会工作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的广泛参与,诚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都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因素。〔1〕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与精准扶贫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共通之处,因而在助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2017年6月,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为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制度指引。〔2〕然而,在现有的扶贫体系中,社会工作如何有效参与其中成为当前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优势视角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向,使社工介入扶贫工作具备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因而在这一视角下探究社工介入精准扶贫的模式,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通过各种政策途径来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相关学者也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为扶贫工作的开展建言献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农村贫困人数比2013年减少了1232万人,但贫困人口数仍高达7017万人。可以看出,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想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仅仅依靠这种传统的扶贫模式是难以实现的。基于这一背景,习近平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发展思路。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对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要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坚持中国制度优势,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3〕
相关学者对于社工助力精准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分析、二者的契合以及扶贫路径的探讨上。顾东辉认为,精准扶贫是与粗放扶贫相对的,需要依托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并对其进行管理与帮扶,从而达到脱贫目的。〔4〕侯利文认为,“精准扶贫”是指借助于科学高效的方法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对扶贫过程、扶贫信息进行精准管理而达致以定点、定时、定量消除贫困为旨归的一种精细化的贫困治理模式。〔5〕在二者关系的论述上,王思斌认为二者在对待贫困的价值理念、工作方法及工作目标等方面具有相通之处。〔6〕王守颂总结出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理论思想及实务方法上对于贫困农村的脱贫攻坚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与精准扶贫具有很强的耦合性。〔7〕在路径探讨上,李迎生等认为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主要有三种模式:“委托—代理”型(由政府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扶贫;“协作—互助”型(社工机构与政府或其他组织共同合作)扶贫;“外展—介入”型(社工将接触到的贫困群体扩展为服务对象并与其建立专业帮扶关系)扶贫。〔8〕冯晓旭等人认为,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要明确“精准”,要选择合适的路径,从专业的方面进行策划与服务,以精准的评估与工作方法助力,带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从而达到脱贫和“造血”的目的。〔9〕
总的来说,学术界对于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可行性问题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在路径的探讨上,学者们的分析较为宏观,针对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具体化研究视角相对较少,而将优势视角与贫困问题结合研究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鉴于此,本文从优势视角出发,通过阐述其基本的理念以及对社工介入扶贫工作提供的优势与可能,探讨新型脱贫模式,为推动农村地区下一阶段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提供路径指引。
采用日立 L-88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酱醪中氨基酸进行测定,测定过程委托贵州大学南区分析测试中心,样品预处理采用GB/T 5009.124-2003进行处理。仪器进样时泵1压力为2~15 Mpa,流速为0.4 mL/min,仪器进样时泵 2压力为 0.5~2 MPa,流速为 0.35 mL/min。
二、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
首先,社会工作者需要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整合资源强调的是社区各类组织在进行社会分工的同时,通过整合既有的资源和争取更多的资源,从而形成功能上的互补与互赖,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因而在为贫困地区整合资源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仅要链接正式的资源,还需要考虑贫困地区非正式的资源,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在传递政府与社会的扶贫信息时,还需要对受助者的家庭、亲属、邻里等群体进行评估,寻找他们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支持的资源系统,并将这些非正式资源与正式资源进行结合,为受助群体建立完备的社会支持网络。其次,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使相邻的贫困地区之间、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之间以共同合作的方式促进资源的共享,从而带动贫困地区有效脱贫。最后,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咨询、合作等方式对资源进行配置,以保障各类资源在流通过程中得到有效协调,从而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发挥最大的效率。
精准扶贫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重要举措,其最终目的还是在于提高贫困群体的自主性,使其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能力。这无疑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相契合。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相信服务对象有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因而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到以服务对象为本,与服务对象建立平等、合作的专业关系,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服务对象进行赋权、增能,提升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与自我认同,从而达到“去标签化”的目的,帮助服务对象找回尊严。与此同时,专业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帮扶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服务对象在当下面临的问题,还注重其个人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其有条件也有能力继续未来的生活。这种关注服务对象长远发展的理念,又与当前精准扶贫中希望通过扶贫使服务对象自己有能力扩大再生产的“造血式”扶贫相符合,二者的共同目的均在于提升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只有服务对象主动并长期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才能达到帮扶效果的最大化。
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主要目的是要立足于发现、寻找、探索及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资源,通过对服务对象赋予一定的权力,协助服务对象敢于面对生命中的挫折与不幸,从而解决其面临的困难,增强服务对象的自我效能感,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与传统的社会工作相比,它弥补了传统理论中对服务对象个体潜能的忽视,因而在工作方法、扮演角色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它要求社会工作者不再孤立地专注于服务对象的问题,而是将焦点集中于服务对象的内在潜能与可能性上,它相信每一位服务对象都具有一定的潜能和资源,并认为这些内在的潜能与希望可以通过鼓励、支持、协助的方式被激发出来,继而帮助服务对象将希望转化为行动,以此鼓励其运用自身的资源和力量来走出困境。因而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强调服务对象在工作过程中所占有的主导地位,社会工作者则更多以一种支持者、协助者的角色为其提供帮助。
三、优势视角为社工介入精准扶贫提供的优势
问题视角下的社会工作过于强调对受助群体问题的解决,而忽视对其资源的挖掘与使用。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则认为处于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家庭、社团都有其优势,并拥有丰富的资源。虽然社会工作者经历了严格的专业训练,也拥有着链接资源的优势与渠道,但是在特殊的情境下,他并不一定是服务对象优势资源的最佳发掘者。因而在扶贫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以专业手段衡量服务对象的处境,让服务对象认识到贫困虽然给其生活带来不便,但也可能会给其带来机遇,使其在此过程中得到成长并有所收获。这一做法,一方面可以打破服务对象的悲观状态,另一方面也会激发服务对象的斗志,挖掘其自身的优势资源与能力。而社会工作者只需要发挥中间人的角色,帮助处于相同困境中的人建立联系,从而达到整合多方资源的目的,并使这些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和地下潜流,它劈开群山峻岭,奔涌不息,横穿祁连山脉,在这里留下了一条大峡谷——黑河大峡谷,其原始神奇的峡谷风光正等待着大家前去游览、欣赏。
1.以专业理念增强服务对象的主体性
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优势。优势视角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优势,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也不例外,这种优势表现在财富、资源、智慧、知识等各个方面。第二,增强权能。“增强权能”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将案主视为能动的主体,通过去标签化、链接资源等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机会,赋予服务对象权力,使其有能力平等使用所需资源。第三,成员资格。优势视角坚信个体之间具有同质性,因而可以归属于某个群体,并享有一定的参与权与责任,当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他们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来赢得关注并获取资源,因此,也是增强权能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第四,抗逆力。社会成员在遇到严重问题时会反弹,会以一种惊人的防御和再生能力来面对困难,并战胜困难。
2.以专业方法提升贫困群体的抗逆力
为了促使我国银行的信息管理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缩小跟国外银行的管理差距,就要求各银行能够将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跟信息管理理念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来提升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因此说各银行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以专业手段挖掘贫困地区优势资源
国务院在其2014年1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中提到: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的成功经验,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特征。社会工作作为一支专业的力量,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优势视角作为该领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理念视角,在各方面都与精准扶贫理念不谋而合,因而为社会工作介入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思维导向与工作方法。
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由于扶贫体制的冗杂以及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的缺失,政府在扶贫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能精准识别扶贫对象、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以及评估结果有失真实等方面的问题,因而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其中,运用专业的手段和方法,对扶贫对象展开精准评估,以防止因各种特殊关系而造成的虚假贫困现象的发生。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在扶贫方法上更加注重个别化和差异化,将符合当地社会文化背景和贫困群体实际需求作为衡量扶助方法专业性的重要指标。〔14〕基于优势视角的这一理念,社会工作者不仅仅要对服务对象生存的环境系统进行评估,找出贫困户致贫的具体原因,同时还需要对服务对象自身的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服务对象自身或者其家庭所具备的资源与优势,并根据其自身的意愿与需求,为服务对象制定合理的扶贫方案,进而开展有效帮扶,以帮助服务对象达到减贫、脱贫的目的。
四、“社工+”模式探讨
201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了1386万人,虽然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国仍有1660万农村人口处于贫困线上,成为扶贫中难啃的“硬骨头”,返贫现象也时有发生,因而贫困地区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我国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认为,尽管低收入与“能力”之间有密切联系,但收入低下并不是贫困的实质,贫困的实质是可行能力的贫困,即人们在免受困苦(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等)的基本可行能力、能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自由方面的匮乏。〔13〕因此,经济上的贫困并不是造成贫困地区陷于贫困的真正原因,仅仅通过经济上的扶持也并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只有使贫困者在能力和权利上得到充分的增强,才能有效地帮助贫困群体脱离贫困。
由于贫困地区具备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地方产业上的支撑以及个体能动性等方面的天然优势,为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扶贫提供了得以成功实践的可能。加上优势视角对个体内在优势与潜能的专注,使社会工作可以运用增能、赋权等专业方法,催发贫困者的内生动力,使他们可以有能力、有信心融入社会;同时,通过专业的项目评估手段,分析贫困地区的优势资源,依托专业社会工作可以链接资源的能力,将贫困地区的优势资源与社会可用资源进行链接,形成多元产业,进而帮助贫困地区达到减贫、脱贫的发展目标。
1.“社工+精准识别”,协助政府准确评估贫困户需求
近年来,智能交通领域更多涉及到深度学习的全面运用。在人工智能的操控下,智能化系统针对实时性的当前路况就能予以全方位的识别,然后借助摄像头来实现针对前方路况的预判。技术人员凭借人工智能手段还可提取微观性的路段通行信息,以此来预测当前所处路段是否表现为堵塞状态。通过运用宏观性的道路预测手段,针对即将行驶路段是否具备坑洼现象、路面塌陷以及路面施工等要素都能予以提前预知,从而保障了车辆得以顺利行驶。
2.“社工+增能支持”,通过“赋权”提升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受到传统问题视角的影响,扶贫对象往往在一开始就被贴上无能、贫穷等问题标签,这也容易使贫困群体忽视自我的优势与内在的潜能,自我效能感低下,看不到未来生活的希望。不仅仅只有服务对象存在能力不足方面的问题,政府工作人员也不例外。在扶贫工作中,部分扶贫工作人员由于对国家近年来提出的“造血式”扶贫理念认识不到位,加上缺乏扶贫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理念、方法与技能,导致其对扶贫的力度把握不够,在扶贫过程中难以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由专业社工介入,对贫困地区进行教育扶贫变得刻不容缓。
优势视角下的扶贫工作,要求社会工作者从“赋权”的角度出发,通过赋予服务对象一定的权利,从而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激发其斗志,以使其认识到自身的能力,进而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脱贫工作之中。在现有的扶贫体系中,增强服务对象自身的能力建设在整个扶贫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而要提升服务对象的能力建设。首先要进行“优势”教育,让服务对象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了解自身具备的潜能与拥有的资源,帮助他们树立摆脱贫困的信心,从而制定有效的脱贫计划。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对服务对象的优势进行评估,从而对其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培训,增强其实践方面的技能。最后,社会工作者还可以为服务对象搭建政治参与的平台,使服务对象可以通过合法的渠道行使权利,表达诉求,从而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地区发展贡献力量。
3.“社工+网络支持”,通过“资源链接”为贫困地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资源,是指能够为服务对象所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文化和组织等一切形式。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一个群体的生存需要从其周围的环境中吸取资源,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才能达到目的。因而在扶贫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资源连接者”的角色作用,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建立完备的资源网络系统,促进政府、社会以及贫困地区之间的多向互动,进而达到帮助贫困地区减贫、脱贫的目的。
优势视角起源于1989年美国社会学家维希的《社会工作实践的优势视角》一书,成熟于1992年丹尼斯·塞勒伯的《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10〕是一种注重个体的潜能、优势和资源来解决困境的视角,强调在处理问题时要优先考虑主体所处的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不是把问题放大化或过分关注其遭受的苦难。该视角认为个体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能够帮助他们有效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11〕因而是对传统问题视角下社会工作的一种颠覆。
抗逆力并不是对困难和伤痛的忽视,也不是对生活中痛苦的天真忽略,而是一种面对磨难的抗争能力。它是一个过程——源于迎接自己世界的需要和挑战的关于能力、知识、洞察力和美德的持续成长和阐明。〔12〕我国现有的社会工作更多是从问题视角出发,聚焦于受助者的问题,而忽视了其自身的内在优势。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重要理念,打破了传统观念中逆境发展必然受阻的思想,强调个体及其环境系统具备的优势资源及其在逆境中所表现的积极结果,因而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社会工作者在参与扶贫过程中,可以从其个人、家庭甚至社会环境入手,通过收集服务对象的相关资料,了解其致贫的原因以及所处的困境,探讨其环境系统及个人的优势,进而制定有效的措施,对服务对象的脱贫问题进行干预。此外,这一行为还会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起到预防的作用,有利于增强服务对象面对困难的勇气,从而激发其潜能,使其以一种超然的能力走出困境。
4.“社工+产业支持”,通过产业评估增强贫困地区的产业脱贫力度
从我国扶贫工作多年的经验来看,一个贫困地区如果没有产业的发展,就难以做到真正脱贫;如果没有产业的带动,就无法实现彻底脱贫;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更难以实现持续脱贫。作为脱贫发展的重要依托,产业在扶贫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一个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造血”功能,可以使贫困者在外力支持丧失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力量维持生存,因而能够从源头上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推动脱贫攻坚战略的全面胜利。
综上所述,通窍鼻炎颗粒可缓解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鼻腔黏膜修复,可有效预防疾病的远期复发,这可能与通窍鼻炎颗粒对炎症的抑制有关。
教育扶贫推动了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为贫困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而社会各界提供的资源支持,又为贫困地区多元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今,站在扶贫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产业扶贫与精准扶贫的密切结合,对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对照精准扶贫中“六个精准”的要求,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做到精确识别扶贫对象,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与当地脱贫增收的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使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的发展来获取一定的收益,从而走出困境。其次,社会工作者要做到因村派人精准。通过对贫困地区的问题评估,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计划,同时将贫困地区的情况及时与政府沟通,建议政府为贫困地区安排合适的驻村干部,为当地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从而引领贫困群体树立明确的脱贫目标,增强脱贫的信念。最后,社会工作者要做到项目安排精准,通过对贫困地区的评估,因地制宜发展该地区的特色产业,通过精准的资金发放以及精确到户的措施安排,使贫困户积极投身产业的发展,成为产业经营的主体力量,从而使他们在工作中脱贫,在脱贫中致富,最终达到脱贫成效精准的目标。
五、结论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优势视角下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效果表明,“社工+”的扶贫模式将会使扶贫成效达到最大化。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非但没有破坏现有的扶贫体系,同时还作为一个有力的推手,通过开展精准评估,精确识别贫困对象,弥补了政府在工作中的不足。基于优势视角的理念,社会工作者在扶贫过程中重点关注受助者自身的资源优势及内在的潜能,通过扮演支持者、教育者、协助者以及资源链接者的角色,为贫困地区开展教育,争取社会各界的资源,建立完备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而提高贫困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整个贫困地区的发展以及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根据贫困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有效地推动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本土化发展,使社会工作者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因而优势视角作为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重要理论支撑,不仅是使贫困地区脱贫问题得以解决的有效手段,也是使贫困地区脱贫成效达到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迎生,徐向文.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功能定位与实践探索[J].学海,2016(4):116.
[2]高梅书,季甜甜.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J].理论导刊,2018(3):46.
[3]王守颂.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的耦合性研究[J].前沿,2016(2):52.
[4]顾东辉.精准扶贫内涵与实务:社会工作视角的初步解读[J].社会工作,2016(5):4.
[5]侯利文.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理念牵引,技术靶向与现实进路[J].学术论坛,2016(11):107.
[6]王思斌.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参与—兼论实践型精准扶贫[J].社会工作,2016(3):7.
[7]王守颂.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的耦合性研究[J].前沿,2016(2):55.
[8]李迎生,徐向文.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功能定位与实践探索[J].学海,2016(4):118.
[9]冯晓旭,张鑫男,刘尧天.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研究综述[J].理论探索,2017(19):23.
[10]王守颂.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的耦合性研究[J].前沿,2016(2):55.
[11]余忠庆.优势视角下对庆阳市XX村精准扶贫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8(5):25.
[12]高梅书,季甜甜.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J].理论导刊,2018(3):46.
[13]程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阿马蒂亚·森的赋权增能视角[J].社会工作,2016(5):16.
[14]李芳,向德平.社会工作引领扶贫济困“精准”时代[J].中国社会工作,2016(30):17.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in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vantage
Wang Zeli,Kang Yongzheng
Abstract:At present,our country has entered a key stage of poverty alleviation.In the new era,under the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how to achiev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poverty-stricken area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all sectors of society.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specialty,the perspective of superiority focuses more on the superior strength of the service object itself,emphasizing on tapping the resources of the service object itself,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olving the problem.Social work intervenes in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constructs a “social worker plus”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which can make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poverty alleviation plan through precise evaluation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bjects,help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ducation and industry by means of professional methods,and enhance the capacity-building of the service objects themselves,and build poverty-stricken areas by linking resources from all sides.Establish a complete network support system,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verty-stricken areas and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the tas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superiority perspective,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social work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19)09-0073-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俗与治理:山西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研究”、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7-2018年度重点课题研究项目“传统习俗在山西乡村治理中的价值研究”(SSKLZDKT201707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泽莉,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康永征,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博士。
在绿化改造工程实施中,总体感觉原有绿化呈现树种单一、绿化档次低等弊端,绿化树种为杨树或经济林的,表现为杨树生长零乱,果树因果品销售不畅、效益低下致使修剪质量低、树型紊乱;在绿化树种上,存在树种单一,绿化设计不尽科学合理,树种选择、配置方式不尽科学,在注重整体绿化效果方面不够。
责任编辑:严 瑾
标签:精准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对象论文; 优势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规划论文; 《理论界》2019年第9期论文; 2017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俗与治理:山西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研究”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7-2018年度重点课题研究项目“传统习俗在山西乡村治理中的价值研究”(SSKLZDKT2017078)的研究成果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论文; 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