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强:浅析中国传统家训的特殊方式“教子诗”论文

严文强:浅析中国传统家训的特殊方式“教子诗”论文

摘要:中国古代家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教子诗”就是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古人通过“教子诗”教育子弟传承家庭文化、立志高远、修身养性、为学日益、达观淡泊。

关键词:家训;教子诗;修身养性

家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递着祖辈对子孙后代的期望,是家庭内部的精神纽带和传家宝。家训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培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价值观的肥沃土壤。[1]中国古代家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教子诗”就是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父母或兄长写给子弟看的“教子诗”,既有情趣,又有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此,本文将分析古代“教子诗”的主要内容。

2.4 李家峡水库景观 李家峡水库是在李家峡下闸蓄水后形成的,面积32 km2,水面标高2 180 m,水库总容量为16.5×108 m3,电站总装机容量2×106 kW,年平均发电量5.9×109 kW·h。游客可乘船畅游,赏湖光山色,览大坝雄姿。

以“教子诗”教诲子弟传承家族文化。杜甫在小儿子过生日时,为小儿子设宴庆贺,并作诗教导他。诗中写道:“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2]这首《宗武生日》就是典型的“教子诗”。诗的前四句是鼓励、赞许小儿子:儿子,你什么时候才能成才成名呢?父亲真正希望你能有所作为。从在长安就开始读我写的诗,你的进步让我很高兴。接下来的四句是父亲的告诫:写诗是我们祖传的家业,你要继承发扬,不要去看重那些世俗夸张的修饰。好好钻研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从中吸收养料。千万别学“老莱娱亲”那样的所谓孝子,没有出息。杜甫利用给儿子过生日的机会,用“教子诗”表达父亲要儿子向上进去、沐浴文化的期望。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题为《示儿》的“教子诗”里,情深意切地回忆自己奋斗的历史:经过三十年的辛勤奋斗,由一无所有到高堂大厦,以及主人、宾客的显耀身份,最后他提到:“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韩愈谆谆教诲,告诫儿子要继往开来,延续自己开创的道路,不可半途而废、迷失自我。[3]明代名臣孙承恩在教子诗《示子效玉川子》中写道:“.....汝今十四岁,非复髫龀儿。读书吾家事,诲汝良孜孜。读书添智慧,读书破愚痴。.....吾又念世德,承传汝当思。吾宗百年来,诗礼人共推。......”作者述说祖上重视德行修养、诗礼传家的优良传统,直接劝勉家中儿子要绍承家学,接续文化的血脉。[4]

铜块(99.5%,直径8 mm):某化学试剂厂。硝酸银(AgNO3):某化学试剂厂。正十八硫醇(C7H15COOH):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无水乙醇(C2H5OH):某化学试剂厂。

以“教子诗”教育子弟立志高远。元代文学家张耒写的一首“教子诗”,描述卖饼小孩的艰辛,令人感动:“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月亮从城头落下去,早晨的霜厚得像雪一样;更鼓从楼上响起来,声音冷涩得仿佛要断绝。卖饼的孩子捧着装饼的盘子,走出家门,拖着长声叫卖。这时候,街市上从东到西,一个人还没有呢!虽然寒冷的北风吹来,像箭一样射在饼上。孩子担心的不是自己衣服穿得少,而是他的饼会冷掉!孩子们啊,人们从事的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但关键是志向坚定,有了明确的追求目标,哪有时间去游手好闲做懒汉呢![5]文学家汤显祖给儿子写了一首有名的“教子诗”:“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惰士鲜明体,昏人无出意。兼兹庶其立,缺之安所诣。珍重少年人,努力天下事。”父亲通俗易懂教诲儿子,阐明理想志向与聪明才智关系,有志向才有智慧,有智识才能立大志。怠惰的人罕见能识大体,昏庸的人没有创意。兼具志智的人应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缺乏这两者的人前程茫然。最后,汤显祖教育儿子要珍重少年时光,志存高远,不能懈怠,努力去做天下的大事业。[6]

以“教子诗”教育子弟为学日益。中国传统家训中充斥大量劝学的内容,各朝各代的“教子诗”也不例外。

以“教子诗”教化子弟修身养性。东汉末年文学家刘桢在《赠从弟》中写到:“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作者勉励堂弟在当时所处的逆境中,要有如松树那样的品格,为人正直、坚贞不屈,不畏强暴,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首“教子诗”对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北宋著名哲学家邵雍在《诫子吟》中告诫儿子:“鸡能警旦,马能代行。犬能守御,牛能力耕。人禀天地,万物之灵。妒贤嫉能,不如不生。”他教育儿子,牲畜尚能有用,更何况人呢?做人切不可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否则牲畜不如。只有小人才愿意妒贤嫉能,在此诗人深切地希望后代能够成为光明磊落的大雅君子。他在另一首《诫子吟》中教育子孙做人要勇于知错改过:“善恶无它在所存,小人君子此中分。改图不害为君子,迷复终归作小人。良药有功方利病,白圭无玷始称珍。欲成令器须追琢,过失如何不就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只有虚心接受别人的指正,迷途知返、有过改之才是真君子。[7]

虽然基于匹配追踪法的信号分解方法能够对信号进行很好的分解,但是针对某些信号,不难看出,在信号整体时间区间内依旧出现了计算出了负频率。若出现在端点处,可以通过周期延拓方式解决;若出现在时间区间中段,则可以通过改变子波种类,提升字典性能解决。

首先,学习需要目标。“子去寻名胜,何忏著布衣? 出门知所乡,在旅亦如归。”离家出发寻访名胜古迹,何须为穿着打扮不高贵而介意?即使劳累行于旅途,但心中已有明确方向,也好比是在往家里赶路。学习有目标,就能带给我们生命的方向感、安稳感,就如家庭亲情的温暖一样,在灵魂深处点亮了一盏明灯,照耀生命。其次,学习需要珍惜时间。“人之居世,忽去便过。日月可爱也!故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人生在世,岁月很容易过去,时间是最宝贵的。大禹之所以不爱珍宝玉璧,而喜爱很短的光阴,是因为时间一过就不会再回来,如同年龄大了不可能再变成少年一样,希望及早开始抓紧时间。尽量规划计划好,把时间利用起来,学习时候有效率,学到自己该学的东西。“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珍惜时间,珍爱光阴。生命的存在方式,生命不可逆转,当它在一点一滴凝聚的同时,也同时在一分一秒地失去。我们每多过一天,实际上就少去、老去一天。一生中永远不会再有这一天,那么,我们的这一天为自己生命,为他人,为社会留下什么?再次,学习需要安宁耐烦。“不如安分耐烦,寂处里闾,挺然独立,作第一等人物。”“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大意是说,与其听别人一会儿说这样,一会儿说那样,还不如坚定自己志向,安静地学习,挺拔不摇摆,日积月累达到自己目标。如果学习时候,事事时时勤于思考善于提问,何愁不是一日千里的进步?[8]停止不前,摇晃犹豫反而害得自己最后什么都没有。“患心虑纷乱,不能宁静,此则天下公病。学者只要立个心,此上头尽有商量。”从事学习的人容易心绪凌乱,静不下来。关键是坚定坚强的心灵,在此基础上,一切方有可能。当下急躁浮躁时代,学习的前提其实就是修安静之心,真诚之心,智慧之心。最后,学习需要持之以恒。“此事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必要日积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侯,愈欲速则愈锢蔽也。”做对自己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情决不可以求快,快了便成了拨苗助长,不仅没有益处,反而极为有害。只要沉下心来,日积月累,像愚公移山一样,终有豁然贯通的时侯,越想快越容易禁锢蔽塞自己,不能获得灵动的力量。特别浮躁的时代,看起来精彩纷呈,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资料繁杂并不能改变学习需要踏踏实实积累的实际;技术发达并不能改变工作需要扎扎实实开展的现实。

“教子诗”教训子弟达观淡泊。白居易在所写的教子诗《狂言示诸侄》中感叹:“世欺不识字,我忝攻文笔。世欺不得官,我忝居班秩。......心安不移转,身泰无牵率。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 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 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 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 傍观愚亦见,当己贤多失。不敢论他人,狂言示诸侄。”在另一篇“教子诗”《闲坐看书贻诸少年》中,白居易写到:“雨砌长寒芜,风庭落秋果。窗间有闲叟,尽日看书坐。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坠。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我心知已久,吾道无不可。所以雀罗门,不能寂寞我。”[9]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家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教子诗”是一种特殊的家训方式。古人通过“教子诗”来教育子弟,无论传承家庭文化、立志高远、修身养性,还是为学日益、达观淡泊,都体现了古代优良的文化遗产。这些祖先积淀下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丰富精神产物值得当下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乙力编,“中国古代圣贤家训”前言[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赵忠心,“古今名人教子诗”[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26

[3]庄星,评韩愈的“教子诗”[J]《韩山师专学报(社会科 学版)》1984.02

[4]《明诗综》转引自李得菲,“明代教子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8.4 (37): 1790

[5]谢宝耿,《中国家训精华》[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76

[6]徐荣街、叶胥:《教子诗选》[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 120

[7]《全宋诗》(第七册),转引自朱君,“宋代教子诗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5:4643

[8]唐浩明:《唐浩明点评曾国藩语录》[M]华夏出版社,2019:586

[9]赵忠心,“古今名人教子诗”[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37-39

中图分类号:B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9)09(C)-0044-02

作者简介:严文强(1968.10-),男,四川新津人,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法律制度史,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人类学

标签:;  ;  ;  ;  ;  ;  ;  ;  ;  ;  ;  ;  

严文强:浅析中国传统家训的特殊方式“教子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