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再分散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乳胶,砂浆,干燥,电阻率,性能,抗压强度,分散性。
再分散性论文文献综述
许甜甜[1](2019)在《酶解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及其再分散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纤维素作为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具有绿色环保、无毒、可降解等优点。纳米纤维素不仅具备纤维素的特点,还具有高杨氏模量、高结晶度、高吸水、聚合度高等众多优良特性,使其在各行业应用领域备受青睐。酶解结合机械法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相对成熟,但是酶处理和机械处理两者的比重对纳米纤维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纳米纤维素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在赋予其高化学反应活性的同时,还使得其在干燥过程中极易发生团聚,从而阻碍了其应用发展。本论文使用Design-Expert的响应面法分析了酶解和高压均质处理对所得纳米纤维素的影响,对纳米纤维素的再分散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季铵化改性及其改性后的性能研究。以阔叶木浆为原料,使用R-363、R-358、R-360、R-210四种纤维素内切酶分别对其进行酶解处理,对酶解纤维的长度、宽度、粗糙度、扭结率、卷曲指数、细小纤维含量进行纤维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酶处理对纤维的长度、宽度、扭结率、卷曲指数、细小纤维含量都有显着影响,而对纤维的粗糙度影响不显着。酶解处理效果越好,纤维的长度、扭结率、卷曲指数越小,宽度和细小纤维含量越大。四种纤维素酶中,R-363对阔叶木浆的酶解效果最好。以阔叶木浆和针叶木浆为原料,用Design-Expert软件对酶解时间、酶用量、均质次数对所得纳米纤维素粒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最佳参数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纤维素进行了系统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阔叶木和针叶木的影响规律大体一致,叁者对粒径影响的显着性顺序依次为:酶解时间﹥酶用量﹥均质次数。纳米纤维素形貌和透光率分析结果表明,阔叶木纳米纤维素呈棒状,长度为200~500nm,宽度为20~40nm,针叶木纳米纤维素交织成网状结构,长度为长度为300~700nm,宽度为5~20nm,两种原材料制备的纳米纤维素均为CNFs。与阔叶木CNFs相比,针叶木CNFs纤维表面较光滑,团聚现象减轻,且针叶木CNFs悬浮液透光率较高。以最佳参数条件下制备的阔叶木CNFs和针叶木CNFs为原料,探究PEO(聚氧化乙烯)对纤维素再分散性的影响。Zeta电位和纤维素悬浮液透光率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前添加PEO对纤维素悬浮液的再分散性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因自身团聚对纤维素形成包裹状态而阻碍纤维素的再分散。冷冻干燥后添加适量PEO能有效促进纤维素的再分散,阔叶木CNFs悬浮液再分散时PEO最佳添加量为2.5%(w/w),针叶木CNFs悬浮液再分散时PEO最佳添加量为1.5%(w/w)。以2,3-环氧丙基叁甲基氯化铵(EPTMAC)为阳离子改性剂,对阔叶木CNFs和针叶木CNFs及其添加PEO的再分散液进行季铵化改性,对改性后的季铵化CNFs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阔叶木CNFs的季铵接枝率高于针叶木CNFs,添加了适量PEO的CNFs悬浮液的季铵阳离子接枝率高于未添加PEO的CNFs悬浮液的季铵接枝率。季铵改性后,CNFs纤维表面变得凹凸不平,纤维间结构变得疏松。改性后的CNFs保持了纤维素的Ⅰ型晶体结构,但是结晶度变低,热稳定也降低。CNFs季铵化程度越高,其晶体结晶度越低,热稳定性也越低。(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Zurbriggen,Roger,蒋志恒[2](2017)在《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薄抹灰外保温系统(ETICS)抗冲击性能的影响以及对高性能抹面砂浆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更好地了解薄抹灰外墙保温复合系统(ETICS)的抗冲击性能至关重要。本文重点研究可再分散性乳胶粉(RPP)对ETICS及其各层组成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RPP的类型和含量将决定着保温板和网格布之间的粘接强度以及抹面砂浆的内聚力和柔韧性。各层组成材料均对ETICs的抗冲击性能具有重要的贡献。RPP高掺量(5~10wt%)情况下,能赋予抹面砂浆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并同时具有优异的施工性能和良好的开放时间。施工环境条件对ETICS抗冲击性能也具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7th NCCM)论文集》期刊2017-11-08)
孙迎迎,刘喜军,娄春华[3](2015)在《PDMS乳胶粒子的制备及其再分散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VD4)为单体,甲基叁乙氧基硅烷(MTES)为交联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乳胶粒子(PDMS)。通过凝胶含量测定确定PDMS为交联体;FTIR分析结果表明D4、VD4、MTES均参与了乳液聚合反应;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DLS)测试得到PDMS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34μm;TEM图片显示PDMS乳胶粒子均为圆球形态。通过溶胀、搅拌、静置等工序,破乳后的PDMS乳胶粒子能够均匀的分散于四氢呋喃(THF)溶剂中,通过DLS、TEM分析测试证明PDMS是以单个粒子形式分散于THF中的。(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赵海鑫,华腾飞,马晓杰,周虎[4](2015)在《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混凝土结构修补砂浆的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混凝土结构修补砂浆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胶粉对新拌砂浆的物理性能和硬化砂浆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胶粉在较低掺量时修补砂浆工作性显着改善。抗压强度明显增大且抗折强度和拉伸黏接强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5年06期)
刘清平[5](2015)在《苯丙乳胶粉的制备及其再分散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再分散乳胶粉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端建筑材料领域。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以及人们对建材性能要求的提高,高性能的可再分散乳胶粉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深入研究及制备性能优良的乳胶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课题首先设计并合成具有“软核硬壳”粒子结构苯丙乳液,其次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可再分散苯丙乳胶粉,最后探讨对乳胶粉的再分散性影响因素。主要采用了傅立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乳液及乳胶粉进行表征和分析。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具有“软核硬壳”粒子结构并具有优异性能的苯丙乳液。考察了合成过程中乳化剂、引发剂和核壳单体质量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十二烷基联苯醚磺酸钠(DSB)用量为1%(占单体总量)及其在核壳两阶段配比为2:1、引发剂过硫酸钾(KSP)用量为0.5%(占单体总量)、核壳单体质量比为2:1时,所得乳液粒径为110.5 nm且粒径分布均匀,乳胶粒具有核壳结构且核壳层玻璃化温度分别为-22℃,75℃,乳液成膜性能好,适用于喷雾干燥。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可再分散苯丙乳胶粉。考察了乳液预处理工艺(乳液p H值和保护胶体的用量)、喷雾干燥温度和雾化盘转速对可再分散乳胶粉含水率、滤渣率、再分散性和成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乳液p H值为9、聚乙烯醇(PVA)用量为7%~8%、干燥温度为130℃左右、雾化器转速为24000 r·min-1时,所得苯丙乳胶粉具有很好的分散稳定性和成膜性能,乳胶粉含水率和滤渣率低,再分散液平均粒径为157.7 nm且粒径分布均匀,乳胶粒结构不变,表明制备的苯丙乳胶粉能够较好的还原原乳液的形态。考察了乳液中甲基丙烯酸(MAA)用量、乳液p H值、保护胶体PVA用量对乳胶粉分散性及再分散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A用量为4%~5%、乳液p H为9时,乳胶粒表面羧基全部离子化,亲水性增大,分散性变好;也使再分散液具有高Zeta电位,粒子间静电斥力强,再分散液稳定性好;PVA用量为7%~8%时,使乳胶粒表面亲水基团增多,分散性变好;此外,PVA的长链基团吸附在乳胶粒表面,为乳胶粒提供一定的空间位阻,这种空间位阻与静电斥力一起维持着再分散液乳胶粒子的平衡。本课题制得了性能优异的苯丙乳胶粉,较全面地分析了苯丙乳胶粉再分散性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再分散液粒子稳定机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5-04-24)
吴媛媛,衣守志,魏志杰,任立华,方中心[6](2015)在《氧化铈抛光液悬浮性和再分散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分散剂、p H以及分散介质对氧化铈抛光液悬浮性和再分散性的影响,通过静置一定时间表征氧化铈抛光液的沉降行为、吸光度和zeta电位大小。结果表明:在制备悬浮性、再分散性好的氧化铈抛光液时,分散剂L的最佳质量分数为2%;p H为10.7时抛光液的悬浮稳定性最好;水和乙醇混合作为分散介质能明显改变抛光液的沉降行为,并且水与乙醇的最佳质量比为4∶1。(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15年02期)
夏洛勇[7](2013)在《乌鲁木齐首批10家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企业产品通过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近日,乌鲁木齐市建委、市建筑节能墙改办依照《乌鲁木齐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首次对可再分散性乳胶粉进行认定,以规范其市场秩序,保证外保温工程质量。认证分初审、复审两个阶段。在初审阶段,市建筑节能墙改办依照生产地技术监督部门备案认可的产品质量标准及JG149-2003《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应用标准的相关规定,对(本文来源于《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期刊2013年12期)
王晓琨,徐崇鑫,杨宝清[8](2013)在《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防水干混砂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薄抹灰外墙保温中干混砂浆抗渗性差、和易性不足等问题,详细研究了可分散性乳胶粉对干混砂浆防水性能、和易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3年01期)
朱瑶宏,耿健,王浩,王发洲[9](2013)在《PVA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混凝土电阻率和抗渗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四电极法,研究了PVA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混凝土电阻率和抗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A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混凝土的电阻率和抗渗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随着乳胶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电阻率增加,抗渗性能提高,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所下降,当乳胶粉掺量为3%时,强度下降非常明显。综合考虑,1%~1.5%为PVA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在高阻抗高抗渗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最佳掺量。(本文来源于《建材世界》期刊2013年01期)
邹应冬,王特,卢月美,巩前明,梁吉[10](2012)在《干燥工艺对碳纳米管再分散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和叔丁醇为分散介质,分别利用烘箱和真空冷冻干燥机对混酸处理后的碳纳米管进行干燥处理,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干燥前后碳纳米管的形貌及再分散性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以水为分散介质,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所得碳纳米管粉体的再分散性比烘箱干燥的差;而以叔丁醇为分散介质时,真空冷冻干燥所得碳纳米管粉体的再分散性比烘箱干燥的好;干燥方法相同时,叔丁醇是更好的分散介质。以叔丁醇为分散介质,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碳纳米管再分散性最好,可达到干燥前的91.2%。这应归因于:分散介质适当时,真空冷冻干燥能减弱毛细管压力、氢键及化学键合等引起的团聚趋势,从而能得到再分散性更好的碳纳米管粉体。(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10期)
再分散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更好地了解薄抹灰外墙保温复合系统(ETICS)的抗冲击性能至关重要。本文重点研究可再分散性乳胶粉(RPP)对ETICS及其各层组成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RPP的类型和含量将决定着保温板和网格布之间的粘接强度以及抹面砂浆的内聚力和柔韧性。各层组成材料均对ETICs的抗冲击性能具有重要的贡献。RPP高掺量(5~10wt%)情况下,能赋予抹面砂浆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并同时具有优异的施工性能和良好的开放时间。施工环境条件对ETICS抗冲击性能也具有显着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再分散性论文参考文献
[1].许甜甜.酶解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及其再分散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2].Zurbriggen,Roger,蒋志恒.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薄抹灰外保温系统(ETICS)抗冲击性能的影响以及对高性能抹面砂浆的探讨[C].第七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7thNCCM)论文集.2017
[3].孙迎迎,刘喜军,娄春华.PDMS乳胶粒子的制备及其再分散性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赵海鑫,华腾飞,马晓杰,周虎.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混凝土结构修补砂浆的性能影响研究[J].混凝土.2015
[5].刘清平.苯丙乳胶粉的制备及其再分散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6].吴媛媛,衣守志,魏志杰,任立华,方中心.氧化铈抛光液悬浮性和再分散性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15
[7].夏洛勇.乌鲁木齐首批10家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企业产品通过认定[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3
[8].王晓琨,徐崇鑫,杨宝清.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防水干混砂浆的影响[J].安徽建筑.2013
[9].朱瑶宏,耿健,王浩,王发洲.PVA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混凝土电阻率和抗渗性影响[J].建材世界.2013
[10].邹应冬,王特,卢月美,巩前明,梁吉.干燥工艺对碳纳米管再分散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