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损伤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强地震,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损伤指数
地震损伤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张俊发[1](2019)在《中强地震下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震性能是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需要对地震作用下的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损伤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种中强地震下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方法。从有效应力与Cauchy应力张量,建筑材料损伤演化方程等方面对弹塑性损伤模型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建筑材料应变率与建筑结构损伤能释放率的相关关系,通过Bonora损伤模型获取失效建筑材料损伤指数,并计算整体建筑结构构件损伤指数,以建筑材料损伤指数和建筑结构构件损伤指数为依据,完成中强地震下的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损伤模型构建。利用实例进行分析,地震加速度值为0.3g的情况下,该模型的建筑结构相对位移时程曲线与实际位移曲线拟合度较高,且具有较好的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损伤模拟精度,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英民,周上鉴,刘杰东[2](2019)在《考虑地震损伤的RC框架构件滞回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关键点在于合理确定计算模型,震损结构较新建结构而言力学性能产生退化现象,同时滞回模型也随之发生变化。基于不同震损状态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数值计算模型,从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试验数据库中选取97个构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数据,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拟合,考虑轴压比、剪跨比等因素的影响,建立构件损伤程度与剩余强度和剩余刚度的定量拟合关系式,给出震损结构构件滞回模型的确定方法与验证方法;通过试验数据和算例分析对震损滞回模型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本文方法确定的考虑地震损伤的滞回模型合理且必要,可为后续震损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特种结构》期刊2019年03期)
朱四虎[3](2019)在《基于改进Park-Ang模型的RC框架结构地震损伤性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灾害严重威胁和影响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震前预测和震后评估房屋建筑结构损伤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损伤模型主要从材料、构件、结构3个层次对结构进行地震损伤评估。Park和Ang提出的以弹塑性变形和累积滞回耗能线性组合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广泛用于评估构件损伤状态,但该模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构件处于无损伤状态时,损伤指标不等于0;当构件处于完全破坏时,损伤指标不等于1;损伤指标比实际损伤值偏大等。为了使损伤模型计算出的损伤指标更能代表实际损伤状态,本文对传统Park-Ang模型做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1)鉴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弹性阶段处于无损伤状态,本文所提损伤模型使用最大位移和极限位移均减去屈服位移,用以消除Park-Ang损伤模型中考虑弹性变形而造成的不合理损伤值,同时通过累积滞回能减去弹性应变能改进损伤模型的耗能项。构件完全破坏时理论损伤值为1,模型引入一系数对位移损伤项进行修正。(2)基于钢筋混凝土梁、柱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试件的试验结果,通过试验数据计算出改进后的损伤指数。将传统Park-Ang模型损伤指数和改进模型的损伤指数与试件试验损伤值上、下限进行比较后发现:当构件处于无损伤状态时改进损伤模型得到的损伤指标等于0;当构件处于完全破坏时构件损伤模型得到的损伤指标比实际损伤值偏大。比较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结果后发现论文提出的改进损伤模型降低了Park-Ang模型的损伤值,能够较好地反映钢筋混凝土试件损伤过程。(3)按照我国建筑现行规范,本文设计了一个六层叁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并对该结构在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状态进行了评估。首先以本文改进的Park-Ang损伤模型为基础,引用杜修力构件权重系数计算楼层损伤指数,再采用欧进萍楼层权重系数对楼层损伤指数进行计算,得到结构整体损伤指数。楼层损伤指数可以识别薄弱构件和结构薄弱层位置,整体损伤指数可以评估结构在设防烈度下所处的破坏状态,判断出结构所处的损伤状态是否满足相应的设防目标。根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分析结果,本文改进Park-Ang损伤模型能够很好地评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损伤,为结构抗震设计与分析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0)
许成顺,李洋,杜修力,李政,周燕国[4](2019)在《上覆土竖向惯性力对浅埋地下框架结构地震损伤反应影响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研究表明不同轴压比下中柱侧向变形能力是影响浅埋框架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由竖向地震作用引起的柱轴压比增高对浅埋地下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反应的影响,采取在结构上覆土中掺入钢砂的方式体现上覆土的竖向惯性力作用,开展地下结构地震破坏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结构上覆土体掺钢砂的方式对土-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顶、底板水平相对位移反应影响不大;增加上覆土竖向惯性力较大地改变了围岩土体与地下结构的接触压力分布形式,进而改变结构各构件的内力状态,使得框架结构中的关键竖向承力柱的轴压比升高;增加上覆土竖向惯性力导致地下结构框架受力及中柱轴压比增高的后果使得地下框架结构更易发生地震破坏。(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杰[5](2019)在《基于地震损伤评估的框架-核心筒结构Benchmark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层建筑结构大震失效的损伤演化量化描述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关键,虽然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结构不同层次的损伤模型,但相互之间缺乏比较与验证,目前仍然没有广泛认可的损伤模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Benchmark由于具有相同的标准,是研究问题很好的公共平台。为此,本文建立了基于地震损伤评估的框架-核心筒结构Benchmark模型,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的方法详细研究了Benchmark模型的性能,获得了丰富的参考数据,并针对Benchmark数据库开发了可视化系统,方便了数据的参考和Benchmark的扩展使用。所建立的Benchmark可以作为损伤模型验证和框架-核心筒相关抗震理论研究的公共平台,使不同问题的研究成果之间实现可比较,可借鉴,可参考,推动相关研究的进展。具体研究工作如下:框架-核心筒Benchmark原型结构设计及振动台试验。分别通过规范设计方法和基于预期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设计Benchmark原型结构,并设计开展了两个Benchmark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基于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Benchmark缩尺模型的抗震性能及失效模式,并对基于不同方法设计的Benchmark缩尺模型的性能进行对比,探究不同设计方法所导致的结构性能差异,为框架-核心筒相关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框架-核心筒Benchmark模型基于损伤评估的失效模式分析。建立了Benchmark缩尺模型和原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此对振动台试验全过程进行了地震动模拟。通过开发适用于Benchmark模型的损伤评估插件,对Benchmark模型构件不同层次以及结构整体在整个振动台试验中的损伤演化进行了定量评估,结合试验数据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比较Benchmark原型结构与缩尺模型的性能差异,并从相似比的角度解释了这种差异。研究成果丰富了框架-核心筒结构地震损伤数据库。框架-核心筒Benchmark数据库可视化系统开发。为了对框架-核心筒Benchmark丰富的数据库进行分类,有序且便捷的查看,针对Benchmark模型数据库的特点,使用Python语言,结合图形用户界面GUI工具库wxPython和Matplotlib模块开发可视化系统界面,在该界面中设置数据导出的功能,方便了研究者参考数据并基于本文的Benchmark模型进行扩展研究,实现了数据库的管理功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1-01)
郑山锁,石磊,周炎,张秋石,朱揽奇[6](2018)在《考虑锈蚀的钢框架柱地震损伤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评估锈蚀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对已有的地震损伤模型进行改进,并对框架柱的地震损伤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变形和能量组合的双参数损伤模型,对损伤模型中相应的参数给出具体定义和表达式,定义不同破坏等级的损伤指数范围。对3个具有不同锈蚀率的空间钢框架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并对损伤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锈蚀钢框架柱的地震损伤程度。研究结果可为该类结构构件的地震损伤评估以及基于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丁江,刘文治,方传斌[7](2018)在《远场长周期地震下高层建筑的地震损伤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高层建筑地震损伤模型不能反映构件极限滞回耗能随累积幅值的改变情况,无法有效确定组合参数,离散性较大。为此,设计一种远场长周期地震下高层建筑的地震损伤模型。针对不同层次高层建筑结构,依据广义力-广义变形曲线,构建变形损伤模型。结合累积能量比、远场长周期地震瞬时输入能比构建能量损伤模型。从变形与能量两方面综合评价损伤,依据钢筋混凝土结构构建最大反应变形与耗损能量的线性组合地震损伤模型,并对其进行改进。实验选用ILA003、ILA048和TCU115叁种长周期地震波,计算不同构件和高层建筑结构整体损伤结果,验证所提模型的可靠性。将所提模型应用于实际高层建筑中,发现其实用性强。(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增亮,陈士军,鹿庆蕊,戴仁辉,吴莉民[8](2018)在《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地震损伤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现有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果为基础,通过基于变形和耗能的损伤模型和柔性损伤比模型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地震损伤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地震损伤模型计算值与试件试验损伤值吻合较好,可为该类节点的地震损伤评估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质量》期刊2018年11期)
叶晨莹,熊峰,相敏,赵鹏,翟盼盼[9](2018)在《基于改进损伤模型的RC框架地震易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的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大都采用理论分析法,建模过程忽略了土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SSI),同时广泛采用的层间位移角方法不能准确反应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损伤机理。本文基于现有损伤模型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最大变形和滞回耗能非线性组合的改进双参数损伤模型,采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并以8层RC框架结构为例,进行50条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增量动力分析,分别绘制了变形和能量两种单参数模型以及Park-Ang模型,牛荻涛模型和本文模型3种双参数模型的结构损伤曲线与易损性曲线进行模型的对比分析和检验评估。(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叶晨莹,赵鹏,相敏[10](2018)在《基于不同结构损伤模型的RC框架地震易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整体损伤模型研究的薄弱性以及广泛采用的层间位移角方法不能准确反应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损伤机理的现状,本文基于现有损伤模型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较准确反映地震破坏机理同时便于应用的最大变形和滞回耗能非线性组合的双参数损伤模型。以8层RC框架结构为例,进行50条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增量动力分析,分别绘制了变形和能量2种单参数模型以及牛荻涛模型和本文模型两种双参数模型的结构损伤曲线与易损性曲线,并进行了模型的对比分析和检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仅以层间位移角作为结构整体损伤指标会高估结构的抗倒塌性能,仅以能量作为结构整体损伤指标会低估结构损伤的超越概率。本文模型能较好地平衡最大变形和累积损伤对结构损伤的影响程度。(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地震损伤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关键点在于合理确定计算模型,震损结构较新建结构而言力学性能产生退化现象,同时滞回模型也随之发生变化。基于不同震损状态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数值计算模型,从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试验数据库中选取97个构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数据,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拟合,考虑轴压比、剪跨比等因素的影响,建立构件损伤程度与剩余强度和剩余刚度的定量拟合关系式,给出震损结构构件滞回模型的确定方法与验证方法;通过试验数据和算例分析对震损滞回模型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本文方法确定的考虑地震损伤的滞回模型合理且必要,可为后续震损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损伤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辉,张俊发.中强地震下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9
[2].李英民,周上鉴,刘杰东.考虑地震损伤的RC框架构件滞回模型研究[J].特种结构.2019
[3].朱四虎.基于改进Park-Ang模型的RC框架结构地震损伤性能评估[D].长安大学.2019
[4].许成顺,李洋,杜修力,李政,周燕国.上覆土竖向惯性力对浅埋地下框架结构地震损伤反应影响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
[5].李杰.基于地震损伤评估的框架-核心筒结构Benchmark模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6].郑山锁,石磊,周炎,张秋石,朱揽奇.考虑锈蚀的钢框架柱地震损伤模型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8
[7].丁江,刘文治,方传斌.远场长周期地震下高层建筑的地震损伤模型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8
[8].王增亮,陈士军,鹿庆蕊,戴仁辉,吴莉民.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地震损伤模型[J].工程质量.2018
[9].叶晨莹,熊峰,相敏,赵鹏,翟盼盼.基于改进损伤模型的RC框架地震易损性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8
[10].叶晨莹,赵鹏,相敏.基于不同结构损伤模型的RC框架地震易损性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