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林庚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江家华[1](2022)在《《说“木叶”》审美意蕴及其教学路径探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叶”是文学感性世界里充满意蕴和情趣的显例。“木叶”艺术地把诗人的心境色彩外化为外界的自然情致,是最容易唤起共鸣的最敏感的词语、最美的旋律、最美的画面、最动感的镜头,突显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本质。教学实施路径为:知人论世:作者是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因而心领神会、体验真切,审美敏锐细腻独特,一语中的、见解犀利;明辨文体:“搞清楚为何而学、如何去学更为关键”;把握观点:理清思路,明晰文脉,筛选信息,概括归纳;实证概念:学以致用,体验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激发阅读兴趣;理性批判:组织交流讨论,鼓励分享阅读中的发现与见解。
韩经太,葛晓音,冯胜利[2](2021)在《走向诗性语言的深层研究——中国诗歌语言艺术原理三人谈》文中指出中国诗歌语言艺术研究,是文学研究"回归文学本位"的重大课题。为了推动研究向深层拓展,我们特邀请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葛晓音、韩经太、冯胜利三位教授进行对话,讨论中国诗歌语言艺术研究的逻辑起点、五言诗体生成过程中节奏与音步的对应机制、词体生成过程中齐整律与长短律的辩证关系、诗歌意境创造中富有经典意义的辨体范式和名句楷式、"超时空想象的直觉呈现"之艺术哲学原理、语言的"诗化"与诗歌的"语法"、研究应突破修辞艺术的思维定式等问题。韩经太教授主持这次对话并整理文稿。
张然[3](2020)在《“珞珈龙学”研究》文中认为《文心雕龙》研究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显学,自黄侃先生拉开了《文心雕龙》研究的现代序幕,一代代学者砥砺前行。现如今,《文心雕龙》研究被称为“龙学”,这项研究已经成果斐然、蔚为大观。武汉大学位于中国的中部,其前身是晚清名臣张之洞在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早的百年老校之一。《文心雕龙》与武汉大学的缘分,也已有百年历程。1914至1919年,黄侃先生于北京大学传授《文心雕龙》。1919年离开北大后,他将有关《文心雕龙》的课程带至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华大学等高校,珞珈龙学由此开启。时至今日,已逾百年。黄侃、朱东润、刘永济、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李建中等多位先生的薪火相传,力保珞咖龙学历经风雨,仍龙脉不断。梳理珞珈龙学的百年历程,可分成三个阶段:阶段一,珞珈龙学初创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黄侃、朱东润、刘永济三位先生。黄先生是导夫先路之人,在学术研究和三尺讲坛上,均点燃了珞珈龙学的星星之火。朱先生接棒,以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贡献了精彩的“刘勰”一章,进一步强化了对义理阐释的重视。刘先生则是筑其重镇式的学者,《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成为“龙学”经典,由此奠定了珞珈龙学重义理阐释、重宏观研究的学派特质。这三位先生皆注重理论阐释,尤其关注刘勰的创作论思想,此研究倾向对路珈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后的俊贤们基本都沿着这一方向,不断深化、拓展。同时,对理论阐释重视的背后,也有着学者们借古鉴今的良苦用心,注重现实的研究品格开始逐渐显现。简言之,初创期的珞珈龙学之特点可以概括为:开始重视对义理的阐释,并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对《文心雕龙》做研究。阶段二,珞珈龙学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五位先生。刘绶松先生的学术蓬勃期遇上了政治运动的蓬勃期,他的“龙学”研究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时时处处都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刘勰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相关理论。虽然这种研究视角在无形中削弱了对《文心雕龙》审美思想的探讨,但却成为珞珈龙学现实品格的一种独特的表现。珞珈龙脉传至刘纲纪先生,刘先生凭借极高的理论水平,使珞珈龙学又上了一个高度。他以极强的逻辑性建构了刘勰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并将刘勰及《文心雕龙》定位为哲学家与哲学典籍,这一观点仍时常被后学征引。同时,其专着《刘勰》是较早在台出版的来自大陆的学术专着,是珞珈龙学扩大对外影响的一个范例。吴林伯先生则是珞珈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位大家,虽着作等身,但所获声名并不相称,这与其专着《<文心雕龙)义疏》《<文心雕龙>字义疏证》出版时间较晚有关,但吴先生真正做到了校注释义全面发展,又因国学基本功扎实,其“龙学”着述功力深厚,是“龙学”界亟待挖掘的一座宝藏。吴先生还指导过一篇硕士论文《<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此文的作者是易中天先生,他同刘纲纪先生一样也研究了《文心雕龙》的美学问题。这篇讨论《文心雕龙》美学问题的论文,历经多次修改后,出版了同名专着《<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是首部研究《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的专着。发展期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罗立乾先生,他同吴先生一样,在校注释义方面均有建树。他对刘永济先生及《文心雕龙校释》素有研究,其《新译文心雕龙》明显有《校释》的影子。罗先生还注重探讨《文心雕龙》的当下之用,在珞珈龙学现实品格方面,极具代表性。发展期的这几位代表人物,沿着初创期先贤们奠定的重义理、重宏观的研究方向,继承并光大了珞珈龙学的这种学统。无论是刘绶松先生被誉为“《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奠基石”①的《<文心雕龙)初探》,还是刘纲纪、易中天两位先生在建构刘勰美学思想理论体系方面的努力,抑或是吴林伯先生对刘勰文学思想与其它典籍理论之间关系的厘清,以及罗立乾先生对《文心雕龙》理论精义当下之用的多番探讨,这些都彰显了珞珈学人对初创期先贤们理论品格的自觉追求,以及对刘勰文学思想古为今用的现实性考虑。概言之,发展期的珞珈龙学承接了初创期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品格,在政治运动纷杂的历史时期没有放弃对刘勰及《文心雕龙》的研究,并想方设法从各种角度为刘勰及《文心雕龙》赋予“新生”,这也使得现实的品格一直流淌在珞珈龙学的血脉中,并成为其一大亮点。改革开放后,珞珈龙学的发展日益蓬勃。研究领域及方向日渐多元,理论着述都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这些都使珞珈龙学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现今珞珈龙学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的“龙学”学派。阶段三,珞珈龙学拓新期(2001至2019年),这一时期的珞珈龙学成果不断,学人辈出,李建中先生是此期代表。他在《文心雕龙》文本的译注,理论的阐释与解读,刘勰的人格精神,“龙学”的学术史等多个研究领域,皆有涉猎。依靠以中西比较和古今对话的学术思路,他为新世纪的珞珈龙学不仅贡献了《文心雕龙讲演录》《文心雕龙导读》《龙学档案》等重要成果,还凭借“青春版《文心雕龙》”成功地完成了《文心雕龙》课程的教改。拓新期的其他珞珈学人同样在注重理论研究,强调现实针对性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对《文心雕龙》各种重要理论、观点、命题的探讨仍旧是主要的研究选题。尤其是珞珈讲坛上的老师善于把《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与学科的学术动向相结合,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珞珈龙学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有序。尤其是2011年成功承办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年会后,珞珈龙学更是维持每年都有相关“龙学”着述发表的势头,而这也体现了珞珈龙学积极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合理的人员梯队建设。总体而言,新时期珞珈龙学的着述质量及学界认可度均较高,研究具有多学科、跨学科及多视角的特点,并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前辈学人及整个学派的研究成果。不过,发展至百年的该学派仍然没有出现可以比肩《文心雕龙校释》的经典之作,缺乏可以扛鼎的“龙学”专着。这是种遗憾,但更是对珞珈龙学的鞭策与期待。总之,珞珈龙学以20世纪初黄侃先生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坛上传授《文心雕龙》为发端,以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并将讲义集结成书,作为其学统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代表学人及作品有刘永济先生的《文心雕龙校释》、刘纲纪先生的《刘勰》、吴林伯先生的《<文心雕龙>义疏》、易中天先生的《<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罗立乾先生的《新译文心雕龙》以及李建中先生的《文心雕龙讲演录》等。该学派的主要特点在于注重对《文心雕龙》做整体性的研究,善于从义理阐释的角度去剖析刘勰的文学思想,突出学术研究的现实品格并着力与教学相结合。
丁雪[4](2020)在《汉赋辞义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赋是赋体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学样式。论文从辞义关系的角度来展开对于汉赋的研究,以揭示辞义关系对汉赋的作用和影响,进而分析赋体文学的本质特征与盛衰原因。全文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介绍了课题缘由与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在赋体文学还未正式形成之前,“赋”的形式与内容的早期形态以及相互关系,这对理解汉赋的辞义关系起到了先导和奠基作用。文章认为早期赋辞的铺陈描绘特性,使得赋义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而赋辞的口诵形式则决定了早期赋义相较于歌诗来说更重实用,故文人士子才得以借鉴和运用此种形式。赋义之隐要求其语言带有更多的灵活性,故需要散文式的语言来加以论述。而赋义的讽咏功能则是将赋辞的亦诗亦文性发挥到了最大功效。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在汉赋创作实践中辞义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一方面,义的特殊要求,促使了赋辞之丽,无论其义是体国经野之大者,还是咏物抒情之小者,都以丽为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汉赋的丽辞亦对赋义的丰满广博起到了促进作用,无论是赋辞的夸张铺陈促进赋义的由实转虚,还是赋辞的修饰寄托对义理正与非正的调和,实际上都使得赋义有了多样性表达的可能。总体而言,无论汉赋的辞义在具体的创作中呈现为何种形态,皆可归结于义丰辞丽这一基本特征。第三章则是从理论批评的角度来看待汉人对于汉赋辞义的认识。汉人论赋可分两类:一是认为汉赋辞义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正如我们在第二章所论述的那样,辞义是相得益彰的;二是认为辞义相称的理想是难以实现的,丽辞与义理的矛盾难以解决,这直接影响了后世对赋体的认识,导致现在的赋论中对赋辞、赋义的研究仍然多有分歧。第四章主要揭示了汉赋辞义关系的影响。人们对辞义的解读不同,对辞义关系的理解各异,辞赋的创作与接受则存在差异,而这些创作与接受的差异加速了汉赋尤其是大赋的转型。
郭舒婕[5](2020)在《对外传播视域下的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观》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以语言为载体,语言教学在汉语国际推广初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汉语对外传播不断推进,语言、文字等表层文化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应考虑西方学术界对中国文化体系的研究进程,以海外汉学学术研究作支撑,挖掘适合传播的深层文化,开辟合理、科学的传播路径。本文选取陈世骧“中国文学抒情传统”论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陈世骧在中西比较语境中发掘了中国诗歌追求内在体验和情感自由的哲学价值,以“抒情”二字概括了纷繁复杂的中国文化本质,降低了理解中国诗歌的难度,易于学生获得强烈的诗意感受。文章绪论部分从介绍性阐述和批评式阐述两个维度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了解陈世骧“抒情传统”论多元化的学术研究背景。陈世骧在异质文化中寻找中国诗歌内蕴的情志,有其特殊的生成背景和参照视野,文章第一章前两部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梳理了“中国抒情传统”学说的发展流变,诸多学者在批评和发扬中不断深化和扩充陈世骧的中国抒情传统观。在后世逐步形成的“抒情传统”学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高友工和陈国球。高友工的美典论打破了文学局限,推衍出中国美学史上各个艺术体类的抒情理想;陈国球通过重新建构陈氏文论,大力向内地推行“抒情传统观”。抒情传统学派的研究多基于对陈氏文论“具体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理论”的二维建构,难以涵盖诗歌抒情的所有特点。为了弥补这一诗学理论研究的漏洞,文章第二部分先从东西文化对比的角度解释了“中国抒情传统”的文化内涵。“抒情传统”观念中的“诗”字里行间潜藏着先民的人生体验,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力量,为对外汉语中的诗歌教学提供十分具有深度的范本。为深化对“抒情诗”的认识,本文从“诗”的构成要素出发,从诗的音乐性、个人话语调、诗的文辞、诗的主题四个维度对“中国抒情传统”学说再架构。文章第三部分,由“中国抒情传统”观的实质出发,发掘对在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中的意义,并给出教学实践的建议。在现代学术多元化的背景下,本文以陈世骧的学术思想为脉络,探讨一代寄居海外的汉学家寻求中国文学在世界安身的历程。感受其在西方文化中,怀着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自豪感建构“中国文学抒情传统”论的意义。同时,透过对这一文论整理,寻找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传播的新方向,为中国文论的现代转换和文化对外传播实践自由对话提供新思路。
刘新敖[6](2019)在《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文中指出人是时空中的存在物。人们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探寻、追索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方式,并以此来处理社会生活,投射到社会秩序之中,这成为古代社会思想的重要背景。这种人类文明之思,最终积淀为文化传统,融入艺术活动之中,中国古代诗学正是产生和发展于这种思想背景之中。中国古代的诗道、诗艺、诗评,无不与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首先,人们逐渐在时空的感性体验中确认自身的存在,并把日常经验中对时空的理解上升到了抽象层面,直接影响着中国哲学和审美意识的发生、延续。其次,诗学的时空本体,使古代诗学理论话语的表达,在想象与构思、文本结构组织和语言或范畴等方面,也表现为时空的形态。再次,古代诗论以时空意识作为方法的理论思维方式,形成了特定的表达时空意蕴的范畴。在这些体现作为中国文化本根意义的时空观而存在的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作为物理空间秩序在社会心理领域实现象征和转换的“兴”,作为社会心理秩序由艺术结构来呈现的“意境”,以及体现对自然、社会和审美时间理解的“神韵”,在时空思维影响下,中国古代的诗学范畴,基本都围绕物理时空的体察、社会历史伦理时空的建构和审美时空的体验而展开。因此,本文拟选取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诗学的发展,来管窥时空观念影响下,诗学的传承发展以及其理论形态的表现。无疑,清代诗学为这种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样本。一方面,从诗家主体的角度来看,清代诗家所面临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样本,更具参照,可以清晰的观照诗家作为主体与社会和主流价值的距离,并进而呈现诗歌的位置感;另一方面清代诗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诗学传统的总结期,也是现代诗学的启蒙时期,在这一承上启下的历史阶段,发掘诗学传承的逻辑脉络,无疑更具价值;此外,清代诗论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本和理论资源,足够为本选题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本文力图从时间蕴藉和空间形象感的角度出发,从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清代初年的王士祯、清代中期的袁枚以及清末民初的王国维所标举的诗学范畴中,寻找其内在的逻辑理路,从诗学产生的外部思想文化环境与诗之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距离,从诗学内部分析时空意识对其理论构建的作用。王夫之是清初诗学的代表。船山标举“现量”,通过整体化、生命化的创作,表现时间蕴藉和空间感觉。初清而入鼎盛的王士祯,标举“神韵”,时间与人生情思合一,谓之“神”;在空间感中展现诗境、宇宙本体同一,谓之“韵”,在时间与空间的各种组合方式中,在“人—诗—宇宙”的融合过程中,“神韵”天成。袁枚的“性灵”说,成长于乾隆以来思想解放的复兴之中之中。“性灵”是主体较社会之“远”,是与自然妙同,在大自然中感受时间之妙,在形象空间中感受审美之境。盛世之后,帝国日薄西山,彼时的王国维标举“境界”,其“隔”与“不隔”、“无我之境”、“赤子之心”等,交织着主体的生命空间、历史时间意识、艺术的审美空间等等诸多命题,将传统诗学得以传承和创造。概而言之,清代诗学的时空观念呈现了清代诗学演进的特点:从思想基础来说,清代诗学上承儒家的社会理念,在社会秩序中重新规范了诗学与社会政治的位置,更为谨慎地追求个体与社会秩序的复归,是在传承美学精神的基础上,重建社会、思想学术文化环境以及艺术个体追求的协同统一发展,是对传统人生伦理与秩序规范的新的阐发;从主体条件来说,清代诗家主体意识觉醒,使清代“诗”家更为敏感地注重诗歌及诗话写作与学术文化的距离,追求心理感悟的时空形式,尤其在清中叶以后,主体的觉醒胜过以往,诗艺及其审美意味的追求因而也更具有主体性的思辨意味;从诗学的理论形态来看,诗话写作仍以时空意识为逻辑基础,呈现出时空化的审美形态,诗论也就逐渐呈现出现代哲理与诗学审美形态融合的新趋势,体现出新旧交替、转换的时代特征。
王帅[7](2019)在《论《〈西游记〉漫话》对于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文中认为本文着力研究《〈西游记〉漫话》对于古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林庚先生的学术语言和研究方法上,希望通过这两个方面,管窥林庚先生的小说研究门径,进而挖掘其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熊威[8](2019)在《论林庚的新诗形式观》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形式观”这一角度入手,以林庚对新诗问题的关注为起步,佐以其古典诗歌研究的经验和线索,通过具体化、语境化的历史镜面,映鉴古今同构的互文性形式诗学概念。除绪论外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林庚“诗歌形式史”观念的形成,基于古典诗歌史内部的自律性,侧重林庚对楚辞到五七言诗的诗化路径的描写,同时将其与外来象征主义的纯诗命题相呼应,进而对新诗诞生初期的“自由”与“韵律”之争予以解读,为进一步探讨“自然”诗学作出铺垫。第二章以“自然”作为新诗的标尺,参酌了“现代性”的深入与晚唐诗热的兴起,对矛盾重重的“自然”之说予以去弊。由于林庚的“自然诗”企图弥合或相对化“韵律”与“自由”的分野,故而在语言形式和结构的层面上钩织“感性”,此亦成为其生命诗学的体现。第三章借助“诗行”的重新发现,对林庚的新诗诗化构想进行总结,解析“半逗律”与“节奏音组”互为卯榫的诗学术语,结合定型诗行的试验摸索,确证以“上五下四”为基构的“五四体”是反映其“建行”诉求的典型诗行。第四章立足于当下,择取林庚诗学中,对语言的倚重及对诗之本体的册立,申说其“自然”观念对新诗文体功能的改善,并通过拈举四行诗与绝句新诗的历史关联,特求裨益于新诗创作的畛域。
李霖[9](2019)在《论林庚的楚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庚是典型的诗人型学者、才子型学者,是20世纪楚辞学界以“诗心”治骚的代表人物。其所着《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研究时间均长达数十年,但篇幅皆极简洁。林庚在极简洁的论述中,辨析楚辞之“体”、校释楚辞之“文”、考证楚辞之“史”、破译楚辞之“义”、阐释楚辞之“美”,涉及了楚辞研究的多个层面,且新意频现、创见迭出。贯通此二着来看,林庚建构了其楚辞研究的独家坐标系。其楚辞研究坐标系的最初建立,纯粹是为从楚辞中探索诗歌形式区别于散文的规律,是为探寻文学史的主潮。其楚辞研究坐标系的“纵向坐标轴”,重楚辞“诗化”与“浪漫”的考究,是配合其新诗格律研究与文学史疏理、串联其唐诗研究的体现;其“横向坐标轴”则重屈原及其作品的考证,是独立于其文学史研究、相异于其唐诗研究的反映。纵、横两坐标轴的交织,呈现了林庚对楚辞的多方面审视;由纵入横的建构,展示了林庚楚辞研究与其古典诗歌研究由“一致”到“独立”的转变。分别审视二着,《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融诗体探源、生平考证、作品审定于一体;《〈天问〉论笺》纯粹是对《天问》的考证。虽写作时间不同,研究内容有异,却体现出林庚稳定一致的研究方法与特色。此二着,不论哪一个层面的考究,始终贯穿“诗性体悟”的研究方法,立足文本,会通诗心,蕴含“创作主体”的研究立场、“文学本位”的研究视角、“诗理逻辑”的研究思维。且此二着皆重汉及汉以前之材料而考据较“集中”,皆轻于学术史疏理而论证重“精粹”,皆讲求语言之韵致而饱含“诗意”,折射出林庚诗人之身份、诗人之性情。不论论据翔实、论证充分与否,林庚关于楚辞诗体、作者、作品的诸多观点确是视角新颖、考究非常、个性鲜明,在相关楚辞学课题上予人以启发;且林庚简练韵致的楚辞话语体系,在理性与灵性之统一、逻辑推演与诗性感悟之结合等方面,予人以思考。此即林庚楚辞研究的价值所在。此外,林庚始终将楚辞研究与新诗创作相融合、相沟通。其带着新诗创作的困惑研究楚辞,承载着“诗人之担当”走近楚辞、探索楚辞“诗化”规律,终以研究所得指导其新诗创作。其发展楚辞之语言形式,承继楚辞之抒情方式,并将楚辞之深层蕴义融入于其新诗作品中,演绎了楚辞这一文学经典,实现了对楚辞艺术与心灵的双重复现。故林庚是我国楚辞学史上贯通楚辞与新诗、勾连古今诗脉的关键学者。
傅根生[10](2018)在《唐诗语言艺术研究》文中认为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关于其语言艺术的讨论历来是传统文论关注的焦点,古典诗学研究一直带有“拈花一笑”、“妙不可言”的意味,其朦胧开放性阐释方式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本的可解读性。进入现代以来,随着文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对文学的阐释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如何选择一个合理的阐释框架成为唐诗语言艺术研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研究以唐代诗歌文本为基础,力求系统地对唐诗语言艺术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把握唐诗语言与艺术生成之间的关系,构建唐诗语言艺术研究的基本框架,分析唐诗语言的整体特点与风格特征,进一步深化唐诗艺术的理解,丰富和拓展唐诗的研究视野和领域,并为现代新诗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基于此,本文的研究视角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诗歌语言的基本质素出发,围绕声律、词法、句法、章法等四个方面,考察诗人如何建构一个文本,在建构过程中,何以选择某种语言策略、表达技巧与部署安排。二是在分析唐诗语言的各个质素过程中,梳理相关的批评理论,这是唐代诗人创作的基本场域与环境,决定了诗歌的基本语言形式框架,直接影响诗歌的语言风格。三整体把握唐代诗歌语言艺术风格特征与成就,考察诗歌创作的产生路径,总结其利弊得失与核心特质,以期对现代汉诗创作有所启发。文章首先界定了语言、诗歌语言以及语言艺术的概念,总结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研究的三个维度,即诗歌语言能否表达、如何表达以及诗歌语言的特质和风格问题,围绕唐诗语言的文本特征,提出本研究的逻辑框架是声律、词法、句法、章法和风格,本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唐诗语言美的审视,即通过诗歌语言的研究来发现唐诗的美,同时挖掘唐诗的美如何通过语言的策略来实现的。声律是古典诗歌的基础,近体诗最终成熟于唐代,唐初的诗歌声律理论非常丰富,文章在总结唐代诗歌声律理论基础上,从形式的意义、秩序的力量、情感的增殖三个角度分析了诗歌声律的艺术功能,特别声律对于诗歌审美情感呈现的内在机理与力量。同时,以唐代近体诗为例,分析了诗歌的用韵选择与变化,韵脚作为诗歌语言创作的前提条件,呈现了一定的规律特质和主题偏好,但是进入中晚唐,韵脚的固化已经成为近体诗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为后代新文体的出现和诗文革新提供了可能。语词是诗歌的建筑材料,文章从整体上总结了唐诗中比较有特点的构词手法,即象饰构词、情饰构词、拼接构词、意接构词。同时在比较基础上,发现唐诗词语的选择整体上呈现具象性和隐喻性特点,在诗歌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唐诗词语选择呈现趋俗和趋虚的特征。类书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文章以唐初《初学记》、《艺文类聚》为例,详细考察了类书与唐诗语词经典化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类书所确立的经典,推动了古典诗歌词语的典型化进程。从本质上而言,用典是一种创作手法,是关于语言运用的艺术,是语言词汇系统中的特殊成分,文章认为,唐代诗人整体对于用典的态度是积极的,唐代诗歌用典的艺术取向是形式上追求“水中着盐”不着痕迹,情感上追求有所寄托“意至为工”。在诗歌句法的讨论过程中,文章首先辨析了诗歌批评中“句法”概念,文章认为,作为诗学批评术语的诗歌句法指的是诗歌中能够获得审美意义的语词选择与组合方法,并提出诗歌句法研究的学科守界问题。接着分析了唐诗中对仗的特点,总结了对仗句法的范式演变与审美取向,文章认为唐诗中的对仗意义结构由单一型向立体型演变、观察视角由境象向事象转变、审美取向从形式美学走向情境美学,进而提出对仗是唐诗句法艺术呈现的核心载体。同时,本章就唐诗中两种常见的句法变异现象:语序错综和成分阙略进行了分析。以杜甫“香稻”联为例,分析了唐诗句法中语序错综的产生原因与艺术表现。以名词句为主,分析了唐诗句法中的成分阙略问题,总结不同结构名词句的表达效果。章法体现了诗歌整体上的组织模式与思绪走向,文章分析了唐诗章法组织的内在机理,从初唐的惯性选择、盛唐的“以气运诗”到中晚唐的“以意导思”,从被动的选择走向主体内在的控制。同时,考察了诗歌章法“起承转合”论的发展轨迹,并结合唐代的律诗创作,认为诗歌“起承转合”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创作实践在唐代都已经非常成熟。以五言律诗为例,分析了唐诗其章法意义结构的演进轨迹,从龙朔体的应制三部式、神龙体中的两分式、开天体中的直置式到大历体的四部式。风格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诗歌的语言风格是创作个性在诗歌艺术整体上体现的语言特色。唐代关于诗歌风格的讨论多以“体”或“品”予以呈现,唐代诗歌风格理论更关注于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与特色。唐代诗人风格多样,唐诗语言的整体风格追求是“语近情遥”,语言表述自然天成,情感呈现含蓄隽永。唐代禅宗对唐诗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禅宗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诗的语言风格的形成,唐诗语言“无迹可求”、“唯在妙悟”的风格特征与禅宗所倡导的“无相为体”、“即心即佛”的修行法门有着一定的关联。总结唐代的诗歌语言批评理论可以发现,初唐诗学语言意识的自觉推进了唐诗语言形式的成熟,唐初确立的“发诸情性,谐于律吕”诗体观,为后代诗歌语言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从元兢的“直置为本”到司空图的“不着一字”反应了唐代诗歌语言批评观念的变迁。“直置为本”体现了诗歌创作对于语言的极大关注和信任,“立言见志”的诗歌语言观反应了对诗歌改革的预期。盛唐“兴象”的诗歌语言追求,成为后代评价唐诗的核心范畴,而皎然的“作用”论,则突出对于诗歌语言的主动改造。刘禹锡提出“片言可以明百意”、“境生于象外”的诗歌语言创作观,突破了“以象见意”的局限,强调主体的参与,成为古典诗歌语言批评“意境”说的源头,而司空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歌言意之辩提供了较好的解决路径。“才”与“法”反应了诗歌创作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才”是主体的能力,“法”是客观的法式。“才”与“法”的辩证关系,构成诗歌语言创作的两极。文章认为历代关于李杜优劣的讨论,本质上是“才”“法”之争。唐代诗人推崇才学,但不废弃准则,唐代诗人对于法式的尊重,很多通过语言的锤炼予以体现。“敛才于法”成为唐诗语言的内在法式。语言是诗歌最重要的形式,形式是诗歌美学的物质载体。诗歌的形式不仅具有表现内容的功能,还有塑造内容的作用。唐代所建立的形式规范直接影响了诗歌的情感呈现与美学观照。从唐初的形式规范到盛唐的形式美学,杜甫达到诗歌语言形式美学的巅峰。而中唐对于诗歌形式的困惑与挣扎以及晚唐诗歌形式的陷阱,为诗歌形式避免流入形式主义提出了警醒。文章最后从诗歌形式、汉语诗性、诗歌意象三个方面总结了唐诗语言艺术生成的核心元素,并结合现代汉诗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现代汉诗发展的建议和思考,文章认为在现代汉诗的发展过程中,形式问题依然是诗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充分发掘和尊重汉语的诗性是现代汉诗发展的必由之路,意象必须始终是诗歌语言组织的中心。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文章从系统的角度初步构建了唐诗语言研究的宏观体系、从发展的角度尽可能把握唐诗语言的整体特点、从分析的视角探讨唐诗语言策略的艺术功能、从借鉴的角度总结唐诗语言艺术的得失。研究唐诗语言的艺术,就是分析唐诗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经久不衰的内在机理与规律,抽取其最本质最核心的元素,进而指导现代汉诗的理论与创作。
二、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林庚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林庚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说“木叶”》审美意蕴及其教学路径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说“木叶”》文本审美意蕴探微 |
1.1 飘落在千年文学天空中的“木叶”富含意蕴美 |
1.2 意味深长的透彻之悟又生动易懂的“木叶”凸显艺术美 |
1.3 诗人以诗心解读的直觉感性的“木叶”别具理趣美 |
2《说“木叶”》教学实施路径探索 |
2.1 知人论世:学生查阅资料,交流分享,教师补充 |
2.2 明辨文体:比较阅读,明晓文体特征,确定学习目标 |
2.3 把握观点:理清思路,明晰文脉,筛选信息,概括归纳 |
2.4 实证概念:学以致用,体验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激发阅读兴趣 |
2.5 理性批判:组织交流讨论,鼓励分享阅读中的发现与见解 |
(2)走向诗性语言的深层研究——中国诗歌语言艺术原理三人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点的确认:多元逻辑起点 |
二、五言诗的生成:节奏与音步 |
三、词体的演化:齐整与长短 |
四、意境的创造:辨体范式与名句楷式 |
五、新问题:语言的“诗化”和诗歌的“语法” |
六、新起点:突破修辞艺术的思维定式 |
(3)“珞珈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初创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奠基 |
一、珞珈龙学之诞生 |
二、黄侃与珞珈龙学 |
三、朱东润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永济:珞珈龙学之功臣 |
一、“龙学”专着之特点 |
二、《文心雕龙校释》义理研究 |
三、“龙学”对词学的影响 |
四、“龙学”的中西比较思维 |
第二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上)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发展 |
一、珞珈龙学之长成 |
二、胡国瑞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绶松对“龙学”的贡献 |
一、高度强调政治性的学术研究思路 |
二、论《文心雕龙》中的现实主义 |
三、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阶级性” |
四、刘绶松“龙学”之特点 |
第三节 刘纲纪的“龙学”成就 |
一、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定位 |
二、《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三、刘勰的人格精神、佛学思想与思维模式 |
四、对刘勰生平事迹之考证 |
五、与刘纲纪先生的商榷 |
第四节 吴林伯:珞珈“龙学”的巨匠 |
一、极富特点的“龙学”着作 |
二、论《文心雕龙》诸命题 |
三、论《文心雕龙》与其它典籍的关系 |
四、吴林伯“龙学”治学方法 |
第三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下) |
第一节 易中天的“龙学”着作 |
一、《文心雕龙》之文学本体论 |
二、《文心雕龙》之创作规律论 |
三、《文心雕龙》之审美理想论 |
四、易中天对珞珈龙学的贡献 |
第二节 罗立乾的“龙学”着述 |
一、《新译文心雕龙》的“承”与“新” |
二、两大类“龙学”论文 |
三、罗立乾对“龙学”的态度 |
第四章 拓新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新世纪的珞珈龙学 |
一、论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
二、珞珈龙学之壮大 |
第二节 李建中:传承“珞珈龙学”的薪火 |
一、发现《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 |
二、重释《文心雕龙》的关键词 |
三、创生《文心雕龙》青春版 |
结语 |
一、珞珈龙学的现实品格 |
二、珞珈龙学的辐射效应 |
附录 “珞珈龙学”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汉赋辞义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研究现状 |
第1章 汉赋辞义溯源 |
1.1 赋辞的基本特性对赋义的影响 |
1.1.1 赋辞的描绘性与赋义的包容性 |
1.1.2 赋辞的口诵性与赋义的实用性 |
1.2 赋义的基本要求对赋辞的影响 |
1.2.1 赋义的讽咏指向与赋辞的亦诗亦文性 |
1.2.2 赋义的隐喻性与赋辞的灵活性 |
第2章 汉赋创作实践中的辞与义 |
2.1 汉赋之义对于辞的要求 |
2.1.1 义尚光大与赋辞之繁 |
2.1.2 义重奇巧与赋辞之约 |
2.2 汉赋之辞对于义的作用 |
2.2.1 丽辞与内容的虚实关系 |
2.2.2 丽辞与义理的矛盾调和 |
第3章 汉赋认识批评中的辞与义 |
3.1 辞义相应——汉赋之大美 |
3.2 辞义纠结——汉赋之困境 |
3.3 辞义难达——赋神赋心说 |
第4章 汉赋辞义关系的影响 |
4.1 赋体界定的分歧 |
4.1.1 赋与辞、颂、箴、铭之辨 |
4.1.2 赋体的内涵与外延 |
4.2 赋体批评的嬗变 |
4.2.1 继承与发展 |
4.2.2 偏重与并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对外传播视域下的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视野的缘起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介绍性阐述研究 |
2.批评式阐述 |
第一章 陈世骧抒情传统生成背景及参照视野 |
1.1 生成背景 |
1.1.1 陈世骧个人生平 |
1.1.2 抒情传统观生成的学术背景 |
1.2 参照视野 |
1.2.1 西方文类划分 |
1.2.2 中国古代文论的“体” |
1.3 发展流变 |
1.3.1 海外汉学家对“抒情传统”观的发展与完善 |
1.3.2 港台学者和内地学者对“抒情传统”观的发展与完善 |
第二章 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论的文化内涵与理论建构 |
2.1 不同学者对陈世骧抒情传统框架建构的讨论 |
2.1.1 杨牧对陈氏抒情传统观的分类 |
2.1.2 其他学者对陈氏抒情传统观架构的讨论 |
2.2 陈世骧抒情传统论的文化内涵 |
2.2.1 中西比较语境 |
2.2.2 中西文化内涵 |
2.3 陈世骧抒情传统观的四个维度 |
2.3.1 以音乐为特征的抒情形式 |
2.3.2 “兴”与个体情感抒发 |
2.3.3 诗文辞采中的抒情特质 |
2.3.4 诗文主题中的抒情色彩 |
第三章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背景下陈氏文论的价值 |
3.1 陈世骧“抒情传统”观提出的意义 |
3.1.1 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观”的理论实质 |
3.1.2 陈世骧“抒情传统”观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意义 |
3.1.3 陈氏文论研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意义 |
3.2 陈世骧“抒情传统观”与汉语国际教育课堂实践的构想 |
3.2.1 当前孔子学院的办学特点分析及启示——以英国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
3.2.2 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抒情诗”的教案设计——以《赠汪伦》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现状述评 |
一、课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及研究方法 |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结构与创新点 |
一、本文的基本结构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时空观与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
第一节 诗学的时空依据:时空观与诗道 |
一、经验的时空: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秩序 |
二、抽象的时空:从人生体验到文化本根 |
三、审美的时空:从宇宙之思到诗学之道 |
第二节 诗学的时空形态:时空观与诗艺 |
一、时空心理与诗学想象 |
二、时空超越与诗学构思 |
三、时空结构与诗学文本 |
第三节 诗学的时空范畴:时空观与诗论 |
一、兴的源起:空间秩序的内在转换 |
二、意境的形成:社会时空的艺术呈现 |
三、韵味的把玩:诗学理解的时空历程 |
第二章 时空观与清代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
第一节 清代诗学展开的时代背景 |
一、清代诗学展开的历史背景 |
二、清代诗学展开的学术之风 |
第二节 清代诗学展开的理论路径 |
一、清代诗学的理论路径 |
二、清代诗学的理论特质 |
第三节 清代诗学的发生及其时空观念的生成 |
一、对于明代诗学的批判和反思 |
二、清代诗学的重建 |
三、清代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
第三章 时空观与艺术思维:王夫之“现量”说 |
第一节 王夫之及其诗学研究探源 |
一、船山诗学的家学渊源 |
二、船山诗学的研究探源 |
第二节 “现量”:时空化的思维特征 |
一、心目即会:时空化的构思方式 |
二、通天尽人之怀:时空化的创造方式 |
第三节 “气”“势”与“景”“意”:时空化的形象思维 |
一、“气”:形象思维的本体特征 |
二、“势”:形象思维的外在特征 |
三、“景”:艺术境界时空转换的依据 |
四、“意”:时空之境的统领 |
第四章 时空观与风格形成:王士祯的“神韵”说 |
第一节 “神韵”批评论的理论渊源 |
一、“神韵”的主体条件 |
二、“神韵”的历史源流 |
第二节 “神韵”时空意识的形成 |
一、“味”外空间的探寻 |
二、“象”中时间的体味 |
三、心理机制的形成 |
第三节 “神韵”时空蕴藉的凸显 |
一、“神韵”的风格形成 |
二、“神韵”的风格显现 |
三、“神韵”的风格旨归 |
第五章 时空观与真情抒写:袁枚的“性灵”说 |
第一节 “立世”与“立言”:文化坐标的找寻 |
一、盛世和晦暗中立世的近与远 |
二、勃兴和压抑下思想的破与立 |
第二节 “真”与“情”:主体的时空存在 |
一、“性灵”之辨:主体生存的诗意境界 |
二、“性灵”之真:主体与社会张力形成的驱动 |
三、“性灵”之情:主体与社会张力空间的充盈 |
第三节 “味”与“天籁”:艺境和生存的时空延展 |
一、“味”:审美时空的韵味余长 |
二、“天籁”:自由妙境的生成 |
第六章 时空观与审美意蕴:王国维的“境界”说 |
第一节 “赤子之心”的生命伦理空间 |
一、“赤子之心”的悲剧人生历程 |
二、“身”与“欲”的身份张力 |
第二节 “隔”与“不隔”的诗学时空形式 |
一、“境界”时空形式的基本内涵 |
二、“境界”时空形式的主体维度 |
三、“境界”时空形式的内外结构 |
第三节 “有我”到“无我”的审美人生至境 |
一、艺术和人生境界之“道”的本源 |
二、艺术和人生境界的主体之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论《〈西游记〉漫话》对于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游记〉漫话》的典范意义 |
二、《〈西游记〉漫话》学术语言风格 |
(一)诗性感悟与理性表达有机结合 |
(二)简明扼要: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思考 |
(三)彰显自我学术特色的论述语言 |
三、《〈西游记〉漫话》对于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
(一)读懂文本是一切研究的起点 |
(二)“由内到外”而非“由外到内” |
(三)“敢啃硬骨头”的创新精神 |
(四)广博的知识结构和宏通的学术视野 |
四、结语 |
(8)论林庚的新诗形式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林庚的“诗歌形式史”观念的形成 |
第一节 形式诗化的历史线索:从楚辞到五七言诗 |
第二节 “纯诗”视域下的自由与韵律 |
第二章 林庚的“自然”形式观 |
第一节 “自然”——以新诗的发生为背景 |
第二节 自然诗:一种人与宇宙合一的形式 |
第三节 语言生命观与自然韵律观 |
第三章 林庚的新诗建行理论 |
第一节 形式的中心环节:诗行 |
第二节 基于诗律模式的分析:建行 |
第三节 典型诗行:九言诗的“五四体” |
第四章 林庚的新诗形式理论的价值与反思 |
第一节 本体意识:诗歌形式的自觉与言说 |
第二节 “自然”诗学的可能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论林庚的楚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章 志意渊然:林庚楚辞研究的起因与视角 |
2.1 创作与授业:林庚楚辞研究的双重动因 |
2.2 “诗化”与“浪漫”:林庚治诗的“一致性”追寻 |
2.3 注重考证:林庚楚辞研究的“独立性”体现 |
第3章 新意迭现:林庚楚辞研究的创见 |
3.1 “楚辞源于诸子散文”说 |
3.2 “楚辞兮字为句逗”说 |
3.3 “屈原享年40 岁”说 |
3.4 “《天问》兴亡史诗”说 |
第4章 诗性体悟:林庚楚辞研究的方法 |
4.1 据诗理校释 |
4.2 由诗义考证 |
4.3 依诗情批评 |
第5章 集中、精粹、诗意:林庚楚辞研究的特色 |
5.1 选材较“集中” |
5.2 论证重“精粹” |
5.3 语言富“诗意” |
第6章 赓续骚韵:林庚新诗对楚辞的接受 |
6.1 语言形式的延续 |
6.2 抒情方式的继承 |
6.3 深层蕴涵的交融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林庚楚辞着述目录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会议清单 |
致谢 |
(10)唐诗语言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考虑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简述 |
一、关于唐诗语言的研究 |
二、唐代单个诗人的诗歌语言艺术研究 |
三、某种诗歌语言艺术手段及其功能的研究 |
四、唐诗艺术综合研究中涉及语言艺术方面的研究 |
五、诗歌语言艺术的综合研究 |
第三节 唐诗语言艺术研究的逻辑起点 |
一、语言、文学语言艺术与诗歌语言艺术 |
二、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研究的主要维度 |
三、美的审视:唐诗语言艺术研究的逻辑起点 |
第一章 唐诗的声律 |
第一节 唐代诗歌声律理论 |
一、唐前的诗歌声律理论 |
二、初唐奠定了近体诗声律的基本范式 |
三、近体诗声律理论的深化与新变 |
四、唐代诗人对待诗歌声律的态度 |
第二节 唐代近体诗声律的艺术功能 |
一、形式的意义 |
二、秩序的力量 |
三、情感的增殖 |
第三节 唐代近体诗的用韵选择 |
一、唐代用韵与韵书 |
二、唐代近体诗用韵的选择 |
三、唐代近体诗用韵选择的主题偏好 |
四、唐代近体诗韵脚的固化 |
第二章 唐诗的词法 |
第一节 唐代诗歌词法理论 |
第二节 唐诗语词的构造 |
一、意合与诗歌构词 |
二、唐诗的四种构词手法 |
第三节 唐诗语词的选择 |
一、唐诗语词选择的特点 |
二、唐诗语词选择角度的变化 |
第四节 类书与唐诗语汇的经典化 |
一、唐代类书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二、类书与唐诗语汇的选择 |
三、类书与唐诗语汇的经典化 |
第五节 唐诗的用典 |
一、典故与用典 |
二、唐人对于诗歌用典的态度 |
三、唐代诗歌用典的艺术取向 |
第三章 唐代的句法 |
第一节 句法的概念和唐代的诗歌句法理论 |
一、句法概念及诗歌句法研究的学科守界 |
二、唐代诗歌句法理论 |
第二节 对仗是唐诗句法艺术呈现的核心载体 |
一、对仗的演进及唐诗对仗的特点 |
二、唐诗对仗句法的范式演变与审美取向 |
第三节 句法变异与唐诗的艺术呈现 |
一、语序错综 |
二、成分阙略 |
第四章 唐诗的章法 |
第一节 唐代的诗歌章法理论 |
一、开头 |
二、布局 |
三、结尾 |
第二节 唐诗章法组织的内在机理 |
一、初唐的惯例 |
二、以气运诗:关于盛唐经典的形成 |
三、以意导思:走向宋诗的章法 |
第三节 “起承转合”的唐代溯源 |
一、“起承转合”论 |
二、“起承转合”源于唐代的诗歌理论 |
三、“起承转合”与唐代律诗创作 |
第四节 唐代五言律诗意义结构的演进 |
一、龙朔体 |
二、神龙体 |
三、开天体 |
四、大历体 |
第五节 “血脉”——关于唐诗章法的理论总结 |
一、王叡的“血脉”说 |
二、“血脉”是唐诗章法理论的总结 |
第五章 唐诗的语言风格 |
第一节 诗歌语言风格与唐代诗歌语言风格理论 |
一、诗歌语言风格 |
二、唐代诗歌语言风格理论 |
第二节 语近情遥:唐诗语言的风格特质 |
一、语言表述自然天成 |
二、情感呈现含蓄隽永 |
第三节 唐代禅学与诗歌语言风格 |
一、“无相为体”与唐代诗歌语言的“无迹可求” |
二、“即心即佛”与唐代诗歌语言的“唯在妙悟” |
第六章 唐代的诗歌语言批评 |
第一节 初唐诗学语言意识的自觉 |
一、语言视域的诗体阐释 |
二、诗歌语言规律的总结 |
三、基于语言的诗歌发展史构建 |
第二节 唐代诗歌语言批评观念的变迁 |
一、“直置为本”与“立言见志” |
二、“兴象”与“作用” |
三、“片言可以明百意”与“不着一字” |
第七章 才与法:关于唐诗语言的辩证思考 |
第一节 才与法:诗歌语言的两极 |
一、“才”与“法” |
二、“才”“法”之争——关于李杜优劣论 |
第二节 敛才于法:唐诗的语言哲学 |
一、“工生于才”:唐人对于才学的推崇 |
二、“良工用心”:关于唐诗语言的锤炼 |
三、“敛才于法”:唐诗语言的内在法式 |
第八章 当“形式”成为“主义” ——关于唐诗语言发展的一种思考 |
第一节 形式与诗歌形式美学 |
一、诗歌语言形式 |
二、诗歌形式美学 |
第二节 唐代诗歌形式的实践 |
一、初唐诗歌的形式规范 |
二、盛唐诗歌的形式美学 |
三、杜甫既是诗歌形式美学的巅峰,也是诗歌形式主义的滥觞 |
四、中唐诗歌形式的挣扎 |
五、晚唐诗歌形式的陷阱 |
第九章 唐诗语言艺术的现代启示 |
第一节 形式问题依然是诗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
第二节 充分发掘和尊重汉语的诗性 |
第三节 意象是诗歌语言组织的中心 |
结语 从哪里来,向何处去:诗歌终究是语言的艺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林庚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说“木叶”》审美意蕴及其教学路径探微[J]. 江家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1)
- [2]走向诗性语言的深层研究——中国诗歌语言艺术原理三人谈[J]. 韩经太,葛晓音,冯胜利. 文艺研究, 2021(05)
- [3]“珞珈龙学”研究[D]. 张然. 山东大学, 2020(11)
- [4]汉赋辞义关系研究[D]. 丁雪. 湘潭大学, 2020(02)
- [5]对外传播视域下的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观[D]. 郭舒婕. 山西大学, 2020(01)
- [6]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D]. 刘新敖.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7]论《〈西游记〉漫话》对于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 王帅.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8)
- [8]论林庚的新诗形式观[D]. 熊威.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论林庚的楚辞研究[D]. 李霖.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10]唐诗语言艺术研究[D]. 傅根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