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IL-6的变化及双利肝对其的影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IL-6的变化及双利肝对其的影响

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和IL-6的变化及双利肝对其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雷[1](2021)在《细胞因子与肝衰竭的关系及人工肝治疗对其变化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不同模式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在肝衰竭中的作用及不同模式下人工肝治疗的意义,为肝衰竭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证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04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资料,分别依据肝衰竭不同阶段、人工肝治疗模式、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分析不同阶段肝衰竭患者临床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特征,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细胞因子水平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对于早、中、晚期肝衰竭患者,三组间的WBC、RBC、PLT、TBIL、DBIL、ALT、PT、PTA、INR、IL-5、IL-6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细胞因子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IL-6、IL-17均与TBIL、DBIL呈正相关(r=0.37、0.36、0.33、0.36,均P<0.01);且IL-17与ALT、AST呈负相关(r=-0.46、-0.33,均P<0.01)。3、胆红素吸附(BA)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组、血浆置换(PE)+BA组、PE+DPMAS组肝衰竭患者ALB、TBIL、DBIL、ALT、AST、γ-GT、AL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其中BA组、DPMAS组ALB下降程度高于PE+BA组,DPMAS组TBIL、DBIL下降程度低于PE+BA组,BA组ALT下降程度低于PE+BA组、PE+DPMAS组,BA组AST下降程度低于PE+BA组。4、除外BA组,DPMAS、PE+BA、PE+DPMAS组肝衰竭患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均较前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DPMAS组以IL-2下降为主,PE+BA以IL-1β、IL-2、TNF-α、IFN-γ、IFN-α下降为主,PE+DPMAS以IL-2、IL-5、IL-6、TNF-α下降为主,且PE+DPMAS组中IL-5下降程度高于BA组(均P<0.05)。5、IL-6与肝衰竭患者的预后生存有关(P<0.01)。结论:1、不同阶段肝衰竭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恶化,在晚期肝衰竭患者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促炎细胞因子IL-6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IL-6水平越高,病情越重。2、BA、DPMAS、PE+BA、PE+DPMAS四组人工肝模式均能有效改善肝衰竭患者恶化的肝功能,其中PE+BA组治疗后肝功能的改善更为显着。3、DPMAS、PE+BA、PE+DPMAS三组均能有效降低肝衰竭患者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4、细胞因子IL-6水平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应尽早选用最优化人工肝模式进行治疗。

刘皎皎[2](2021)在《“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观察“补肾生髓成肝”法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的疗效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采用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科的入选晚期肝癌患者共126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成3组,即西医对照组42例(以下简称西医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医组),采用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西医组),采用西医治疗组方案基础上加上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入选后有10例患者脱落(中医组6例,3例因失访脱落,3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西医组4例,2例因异地就医不便退出,2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病例资料的共116例,西医对照组(西医组)38例、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中西医组)42组、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中医组)36例。该研究通过湖北省中医院伦理审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完成临床试验注册,注册号:Chi CTR-IOR-17011439。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比三组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对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常规、粪常规加潜血、肝功、血糖、血脂、肾功等指标,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对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依据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后分别收集中医组、西医组、中西组每组20名患者血清,共60份,正常人群血清18份。收集的血清-80℃冻存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实验室。通过悬液芯片系统检测患者血清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Factor,G-CS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6/8/18(Interleukin-6,IL-6,Interleukin-8,IL-8,Interleukin-18,IL-18)、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观察体现“补肾生髓成肝”的中药对这些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88.10%VS72.22%VS52.63%)、(71.43%VS58.33%VS34.21%)(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西组和西医组患者生存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3.86±17.55VS20.08±19.86VS15.95±16.44)(P<0.05)。(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组间比较及前后测量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指标比较:中西医组患者治疗后直接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治疗后胆碱酯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升高,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中西医组及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水平,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肌酐水平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以时间因素为源的主体内差异及以组别为源的主体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显着低于西医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量表积分比较:三组患者生理机能积分方面治疗后积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组间比较后中西医组与中医组、西医组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HGF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明显高于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2255.17VS1097.76VS1072.39VS882.67)(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GF的过度表达。(8)IL-6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中西医组及西医组均低于正常人群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38.03VS5166.45VS12842.5VS24559.34)(P<0.05)。中西医组、中医组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L-6的过度表达。(9)IL-18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及中医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0.345VS82.61VS78.58)(P>0.05),但均较正常人群组升高(75.16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同样可以促进IL-18的表达。(10)PDGF-BB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相对中西医组、西医组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677.18VS6140.6VS5534.885)(P>0.05)。但中医组低于西医组及中西医组,且更接近正常人群组(4401.67)。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抑制PDGF-BB的过度表达。(11)TNF-α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35.955VS244.93VS573.46VS1037.25)(P>0.05)。中西医组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更好的抑制TNF-α的过度表达。结论:“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能够显着提高晚期肝癌患者3个月及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改善患者各种生化指标。明显降低晚期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晚期肝癌患者HGF、PDGF-BB、TNF-α、IL-6的过度表达,同时升高晚期肝癌患者IL-18的表达,改善肝癌的肝再生微环境及其相关的炎症微环境、免疫微环境、血管新生微环境等。

曹献[3](2021)在《肝宁方对小鼠肝癌癌前病变炎症微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肝宁方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对肝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本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肝宁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联合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建立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小鼠模型炎症微环境的影响,以期阐明肝宁方对肝癌癌前病变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60只周龄6-8周,重量为(18±22)g的KM雄性小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四组(15只):对照组、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除对照组,其余各组进行CCl4溶液灌胃和DEN腹腔注射联合造模,同时每天进行药物灌胃。于16周末(肝癌癌前病变期)将小鼠进行禁食取材,眼眶采血,摘取脾脏、肝脏。记录各组间肝的外观、癌前结节的数目及大小;称量肝脏、脾脏、体重;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ALT、AST、GGT、TBIL水平;肝脏病理检查;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中小鼠血清IL-6、IL-1β、AFP、TNF-α、GPC-3、TSGF和Ki67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TLR4、NF-κB蛋白表达。结果:1.一般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在造模第4周开始出现进食量减少,精神萎靡,掉毛,急躁易怒等表现,第8周部分出现腹水,尾部出现皮下出血点,行动迟缓。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和护肝片组程度均好于模型组,一般状态好。2.体重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体重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护肝片组体重显着增加(P<0.05);肝脏指数、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显着下降(P<0.01),护肝片组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下降(P<0.05)。3.病理:小鼠肝脏形态,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质地粗糙,色泽暗沉,表面密布大小不等白色增生结节(0.2-3cm)肉眼可见,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和护肝片组,结节分布密度低,直径小,肝脏色泽较好。肝组织HE染色,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出现水肿、坏死,成巢状,细胞核出现核异型性(核大、双核、多核),细胞密度增高,汇管区间质增生,纤维组织增多;结节包膜明显,与周边肝脏组织界限清楚,肝小梁结构不规则。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轻,纤维组织增生程度较轻,细胞较少出现核异型,护肝片介于两者间。4.肝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肝功能ALT、AST、GGT、TBIL显着升高(P<0.01),与模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肝功能ALT、AST、GGT、TBIL显着降低(P<0.01),护肝片组肝功能ALT、AST、GGT、TBIL降低(P<0.05)。5.炎症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IL-6、IL-1β、TNF-α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IL-6、IL-1β、TNF-α水平显着降低(P<0.01),护肝片组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6.肿瘤相关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AFP、GPC-3、TSGF和Ki67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护肝片组AFP、GPC-3、TSGF和Ki67显着降低(P<0.05)。7.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TLR4、NF-κB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和护肝片组TLR4、NF-κB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5)。结论:1.肝宁方对DEN诱导的小鼠肝癌癌前病变有抑制作用2.肝宁方可抑制TLR4、NF-κB的表达,改善肝癌癌前病变的炎症微环境,其可能通过TLR4/NF-KB信号通路发生作用。

吴聪[4](2021)在《基于炎症因子角度观察补阳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肝衰竭(阴黄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补阳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肝衰竭(CLF)的临床疗效;且从炎症因子角度探索其对慢性肝衰竭发病机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肝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予补阳解毒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周期8周。通过观察慢性肝衰竭患者8周的病死率,肝功能(TBiL、AST、ALT、ALB)、PTA、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6水平,评估补阳解毒化瘀方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后在对照组中,显效4例(13.34%),有效10例(33.33%),无效7例(23.33%),死亡9例(30%)。治疗组中,显效7例(23.33%)有效14例(46.67%),无效4例(13.33%),死亡5例(16.67%),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总体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TBiL、AST、ALT明显下降(P<0.05),PTA显着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相比,ALB水平显着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MELD评分均显着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显着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补阳解毒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改善慢性肝衰竭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病死率。(2)补阳解毒化瘀方联合西医结合治疗可助于降低患者促炎因子TNF-α、IL-6水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综合治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性反应相关。

许开亮[5](2021)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肝衰竭(Liver failure,LF)是指由药物、病毒以及酒精等因素引起的大量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失代偿或严重障碍,出现肝性脑病、黄疸、腹水以及凝血障碍等表现的临床症状。肝衰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死亡率极高。目前,内科治疗因缺乏特效药,其治疗效果不尽如意。肝移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由于供体受限、价格昂贵以及肝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限制了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在这背景下,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受到广泛关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ual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人工肝治疗技术,在临床治疗肝衰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优缺点,本研究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普通费森尤斯血滤机器(MUlti Filtrate)上,进行管路改装,单机完成DPMAS治疗;管路改装后实现单机实现DPMAS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体外循环血量少、经济性佳等优点,但其疗效的仍在探究中。因此,本研究拟通过PE和改进的DPMAS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对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研究目的:比较血浆置换和改进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寻求最佳的人工肝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接受人工肝治疗的95例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根据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PE治疗组(n=47)和DPMAS治疗组(n=48)。(1)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肝衰竭情况、病因以及并发症等);(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第3d、5d、14d、21d、28d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趋势;(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血浆中炎症因子的变化;(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血常规和离子水平的变化;(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肾功能变化情况;(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基线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调查,研究结果显示,PE组平均年龄为49.4±7.5岁,男性28例,女性19例;DPMAS组平均年龄为49.1±7.3岁,男性30例,女性18例。肝衰竭分类主要有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以及慢性肝衰竭,肝衰竭病因主要有病毒性,药物,酒精和未知,合并症主要有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两组患者基线调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肝功能指标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TBIL、AST、ALT值无显着性差异,治疗后均显着下降,且DPMAS组TBIL、AST、ALT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ALB值较治疗前显着升高,而DPMAS组ALB值较治疗前显着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内肝功能指标显示,PE组和DPMAS组在治疗后TBIL、AST、ALT水平在3d和5d时出现部分反弹升高现象,而从第7d、14d、21d、28d TBIL均呈现下降趋势,PE组相比于DPMAS组,下降趋势相对较缓,DPMAS组和PE组在治疗后3d、5d、14d、21d、28d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患者第3d、5d、7d、14d、28d的ALB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E组ALB值较治疗前呈现增多趋势,而DPMAS组ALB较治疗前呈现缓慢下降趋势。3、凝血功能变化:DPMAS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E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PT和INR指标明显降低,FIB值显着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9;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率的比较显示,PE组患者治疗后PT值下降率显着高于DPM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TA、INR、FIB、APTT变化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炎症因子水平: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值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下降率显示,DPMAS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常规和离子水平:PE组NEU%治疗后即刻较治疗前显着性升高,而RBC、HGB显着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MAS组治疗前、治疗后血常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E组患者治疗后Na+和Cl-较治疗前显着性升高,而Ca+较治疗前显着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PMAS组患者治疗后Na+、Cl-、Ca+等离子水平较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和离子水平显示,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RBC、NEU%、HGB、Na+、Cl-、Ca+下降率有显着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肾功能改变:PE组和DPMAS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BUN和Cr较治疗前显着降低,比较两组肾功能BUN和Cr下降率显示,DPMAS组BUN和Cr指标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经PE和DPMAS治疗后,患者主要发生口唇麻木、瘙痒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PE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3.40%)显着高于DPMAS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PE组和DPMAS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1.06%和5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E和DPMAS均能够有效降低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肝功能指标(AST、ALT)以及胆红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是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DPMAS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优于PE术。2、DPMAS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异,而PE治疗能显着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因此,应针对患者的病情选取人工肝治疗方式,对于重度凝血障碍的患者可选用PE治疗,缓解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DPMAS可用于血浆紧缺且凝血功能相对轻症的患者。3、DPMAS组降低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优于PE组,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4、DPMAS不受血浆资源紧缺的限制,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低,是治疗肝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刘静[6](2020)在《小柴胡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功效作用网络研究及机制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柴胡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功效作用网络及作用机制,以期为NASH新的临床治疗策略及小柴胡汤精准化用药提供实验研究证据。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建立NASH模型小鼠,观察小鼠状态,HE染色分析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分析血清及肝组织脂质代谢和炎症相关指标变化,q RT-PCR实验初步探讨其降脂机制;选择游离脂肪酸(FFA)诱导建立L-02高脂细胞模型,观察小柴胡汤水提物对细胞脂质沉积及损伤程度的影响;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构建“疾病-方剂-靶点”网络,预测小柴胡汤治疗NASH的主要药效成分及关键靶点,并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Path Way富集分析,预测其潜在的药效作用网络,q RT-PCR实验对作用网络相关指标进行验证。结果:小柴胡汤可明显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等变化,降低血清及肝组织中TG和TC水平,减少MDA和SOD的分泌,降低血清肝损伤标志物AST、ALT和LDH的浓度;q RT-PCR结果显示小柴胡汤可通过降低肝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FAS、SREBP-1c、SREBP-2和HMG-Co A及炎症相关指标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量发挥降脂抗炎作用。400μmol·L-1FFA诱导建立L-02高脂细胞模型,0.625~2.50 mg·m L-1小柴胡汤水提物可明显改善高脂细胞的脂变率,降低细胞中TC和TG含量、上清液中ALT和AST水平及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网络药理学预测小柴胡汤干预NASH主要是通过方中182个化学成分作用于NFKB2、NFKBIA等38个关键靶点,参与白介素信号、免疫系统、TRAF6介导的NF-κB激活等多条通路,通过检测NASH各组小鼠肝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给药小柴胡汤后,可显着降低NF-κB通路相关转录因子P65/Rel A、P50/NFKB1和P52/NFKB2的表达水平。结论:本研究运用体内、外研究手段结合网络药理学技术开展了小柴胡汤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明确小柴胡汤在体内、外水平上均有显着的降脂保肝作用且量效关系良好。高脂或游离脂肪酸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可引起促炎因子TNF-α和IL-6等的表达,在促炎因子的作用下,TNF-α和NF-κB相互作用可构成炎症反应网络,通过对FAS、SREBP-1c等基因、炎症因子及NF-κB通路相关转录因子P65/Rel A、P50/NFKB1和P52/NFKB2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提示小柴胡汤可能通过调控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及网络药理学预测所得白介素信号通路、免疫系统及NF-κB通路等发挥对NASH的降脂保肝作用。

张松[7](2020)在《肝硬化患者血中TNF-α、瘦素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肝硬化患者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tin)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肝硬化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住院肝硬化患者,共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5-68岁,体重指数(BMI)(22.51±3.77)kg/m2,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35例,酒精性肝硬化15例,根据Child-Pugh评分,将肝硬化组分为A组、B组及C组。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2-56岁,体重指数(BMI)(22.66±4.08)kg/m2。收集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空腹状态下,生化及凝血功能指标,以及通过腹部彩超或螺旋CT及电子胃镜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及是否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LISA法测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瘦素(Leptin)指标变化。根据统计学软件SPSS23.0分析测得各组间指标对比结果,TNF-α、血清瘦素与各指标及其相互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肝硬化组TNF-α和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Child-Pugh分级C级肝硬化患者血中TNF-α水平高于Child-Pugh B级(P<0.05);Child-Pugh B级高于Child-Pugh A级(P<0.05);Child-Pugh分级C级肝硬化患者血中瘦素水平高于Child-Pugh B级(P<0.05);Child-Pugh B级高于Child-Pugh A级(P<0.05)。(3)在肝硬化组中,酒精性肝硬化与乙肝性肝硬化相比较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酒精性肝硬化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乙肝性肝硬化(P<0.05)。(4)存在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较无静脉曲张者TNF-α及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5)TNF-α、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呈显着正相关(P<0.05);TNF-α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显着正相关(P<0.05)。结论:1.在肝硬化患者血中,TNF-α和瘦素水平升高;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中瘦素水平显着高于乙肝性肝硬化患者。2.TNF-α和血清瘦素水平与肝脏受损程度有关,肝脏受损程度越严重,TNF-α和血清瘦素水平越高。3.TNF-α、血清瘦素呈显着正相关。

王彩娥[8](2020)在《STAT4基因多态性通过调控CYP2E1参与肝癌发生发展》文中指出肝癌,主要指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生率、高死亡率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HCC的发病除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致癌物质和代谢性疾病等外在因素有关外,还与基因多态性这一内在因素有关,其中基因多态性可参与介导HCC的发生发展。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4,STAT4),可被IL-12激活,调控T细胞和NK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在细胞因子诱导的细胞分化、增殖、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参与炎症、免疫和肿瘤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尽管有文献报道STAT4 rs7574865基因多态性与HCC的易感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仍缺乏STAT4基因多态性影响HCC发生发展机制及预后的研究。CYP2E1是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不仅参与约6%临床药物的代谢和前致癌物的代谢,还与炎症反应有关,有研究报道,CYP2E1参与肝纤维化、肝癌和其他肿瘤的发生发展。本室前期研究已证实CYP2E1的先天活性增高与大鼠肝癌的发生率具有相关性。另有研究显示,STAT1、STAT3可调控CYP2E1的表达、转录和翻译后的修饰,但STAT4是否可以通过调节CYP2E1参与HCC的发生发展尚不清楚。蛋白质是生物体活动的基础,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直接影响机体的生理变化。蛋白质组学是以全部蛋白质为对象,对蛋白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进一步揭示蛋白质的功能,因此,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和发现参与调节肝癌发生过程的蛋白和通路。本研究以STAT4、CYP2E1为研究对象,拟阐明STAT4基因多态性通过调控CYP2E1参与引起HCC相关蛋白质组学改变及可能的分子机制。STAT4基因多态性对HCC易感性及预后影响的研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和Meta分析结果发现,STAT4 rs7574865位点突变与HBV感染的HCC易感性有明显相关性;STAT4在肺癌、胃腺癌和结肠癌等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提示肿瘤的发生与STAT4的表达密切相关。尽管有文献报道STAT4 rs7574865基因多态性与HCC的易感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STAT4基因多态性对HCC易感性机制及预后的研究仍较少。本研究收集了500例HBV-HCC住院患者(HCC组)与500例健康人(Con组)的血液标本,通过Sequenom Mass Array法对STAT4 rs7574865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分型,证实STAT4位点rs7574865基因多态性(T>G)与HBV-HCC的易感性密切相关,携带GG基因型会增加HBV-HCC的患病风险;我们又检测了血液标本中STAT4的量,发现在HCC组中STAT4含量高于Con组(P<0.05),携带GG基因型的STAT4含量明显高于携带GT、TT和GT+TT基因型(P<0.05),而对照组中,各基因型之间STAT4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这提示了STAT4基因多态性仅影响HCC中STAT4的含量,不影响健康人群中STAT4的含量。影响HCC患者预后因素不仅与肿瘤自身的特点(如肿瘤数量、大小、周围是否浸润和转移)、临床指标和病理分级等有关,还与基因位点突变有关。至于STAT4基因多态性是否影响HCC的预后。我们又通过电话和门诊等方式随访了314名HBV-HCC患者的术后生存期,历时42-56个月,进一步研究了STAT4基因多态性与HBV-HC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发现,携带GG基因型且STAT4含量高的HCC患者生存时间也明显缩短(Plog-rank<0.05),预后差。这也提示STAT4基因多态性影响外周血中STAT4的量进而影响HCC患者的预后。总之,STAT4基因多态性可能引起HCC患者外周血中STAT4量的改变从而影响HCC的发生发展,对其进行检测可能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具有一定意义。STAT4通过调控CYP2E1参与HCC中发生发展的初步机制探讨本研究收集了人正常肝组织标本和肝癌肝纤维化组织标本各42例,再次在人肝组织进行证实,发现携带GG基因型的HCC组中STAT4含量高,死亡风险增加,预后差(P<0.05),提示人肝组织中STAT4 rs7574865 GG型可能影响HCC的预后,这和人血清的实验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还发现,STAT4高组的CYP2E1酶动力学参数(Vmax和Clint)明显高于STAT4低组,提示STAT4与CYP2E1的活性呈正相关。通过一系列细胞实验证实,STAT4沉默可促进细胞的凋亡,使G1/0期和G2/M期细胞含量显着升高,而S期细胞含量显着降低,抑制了细胞的侵袭迁移;q PCR和Western blot显示STAT4沉默时STAT4和CYP2E1表达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STAT4可能调节CYP2E1启动子区域影响转录后翻译的功能。因此,STAT4可能通过调控CYP2E1的启动子区域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这为寻找HCC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肝癌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基于蛋白质组学探究STAT4调控CYP2E1参与肝癌发生发展蛋白质是生物体活动的基础,主要参与基因调节、细胞代谢和信号传导等过程。蛋白质组是指一个细胞或一个组织的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的飞速发展,从整体、动态、全面角度分析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和表达水平等,进而发现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因此,蛋白质组学方法有助于阐明STAT4基因多态性影响肝癌发生发展的信号通路及可能分子机制。本实验室前期用label-free法鉴定分析出1360个差异蛋白,选取了34例正常肝组织标本和42例HCC患者肝纤维化组织标本,采用Label-free定量进行鉴定。将STAT4蛋白表达中位数分为高低两组,鉴定筛选出差异蛋白273个,其中上调蛋白175个,下调蛋白98个。以差异显着程度为标准,P<0.01、0.01≤P<0.03和0.03≤P<0.05的差异蛋白数量分别为63、115和95个。筛选与STAT4表达有直接关联的差异蛋白。HCC组差异蛋白与STAT4表达亚组筛选的差异蛋白相交,交集蛋白共104个。按照功能归类,有18个差异蛋白纳入。STAT4高表达亚组中为上调蛋白,从中筛选出同时满足与CYP2E1活性相关且具有促癌作用的差异蛋白1个,即纤维介素(FGL2)蛋白。与STAT4相关的这273个差异蛋白,通过差异蛋白的功能注释富集分析等探索其所涉及到的细胞组分、分子特征以及生物学过程;此外,还通过KEGG通路富集探究肝癌肝纤维化组织蛋白质组的通路调节,发现其主要与免疫、CYP450药物代谢和炎症等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为进一步分析CYP2E1和FGL2的关系,我们通过人肝组织和动物模型探究CYP2E1影响FGL2表达,以及对HCC患者预后的影响。蛋白质组学数据显示,以人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肝癌肝纤维化组织中FGL2表达增加(P<0.0001),且该结果也通过Western blot进行了验证(P<0.05)。提示FGL2升高可能与HCC的发生有关。在肝癌肝纤维化组织中,以STAT4蛋白表达量中位数为界点,分为高低两组,STAT4高表达组FGL2表达增加(P=0.0004),提示FGL2表达增加可能与HCC中STAT4高表达有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FGL2高表达组HCC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预后差(Plog-rank=0.009),提示FGL2可能影响肝癌患者的预后,促进肝癌的发展。ROC曲线下面积为0.760(P<0.0001),提示该蛋白可能具有一定HCC诊断的临床预测价值。在肝癌肝纤维化组中,分别以CYP2E1酶动力学参数Vmax和Clint中位数为界点分为高低两组,蛋白质组学数据显示,与Vmax和Clint低组相比,Vmax和Clint高组FGL2高表达(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也显示,Vmax和Clint高时肝癌肝纤维化组FGL2表达增加(P<0.05),提示CYP2E1的活性与FGL2表达呈正相关。我们构建了H22细胞肝脏原位抑制瘤模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22细胞原位移植瘤(模型组)和CYP2E1特异性抑制剂SMI 12(干预组),去探讨使用CYP2E1抑制剂后FGL2的变化。结果发现FGL2在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干预组低于模型组,Western blot结果也显示CYP2E1活性高FGL2表达增加;构建cyp2e1基因敲除鼠模型,结果发现cyp2e1-/-纯合型(KO)大鼠FGL2表达降低,提示CYP2E1可能上调FGL2的表达。因此,探究STAT4基因多态性通过调控CYP2E1引起HCC相关蛋白质组学改变及可能的分子机制,这为HCC早预防和有效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作用靶点和基础理论支持。结论1.STAT4基因多态性可引起STAT4含量改变从而影响HCC发生发展。2.STAT4通过调节CYP2E1参与HCC发生发展。3.CYP2E1调节肝癌患者FGL2的表达,且FGL2高表达患者预后差,死亡风险增加。4.STAT4基因多态性影响HCC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TAT4调控CYP2E1进而影响FGL2的表达有关。

邓静雯[9](2020)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肝衰竭的免疫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一类病情迅速进展的临床症候群,患者病情较重,病死率极高,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肝移植是ALF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因为禁忌症较多且供肝较少,限制了其使用。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对ALF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可快速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前期临床研究表明,GCs治疗ALF可有一定临床获益,但由于其具体作用机制不明确,合适治疗人群较难确定,治疗指征较难把握,使其使用存在较多争议。本研究旨在明确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脂多糖/D-半乳糖胺(Lipopolysaccharide/D-galactosamine,LPS/D-Ga IN)诱导的ALF小鼠的治疗效果,并深入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具体免疫学机制。研究方法1.给予C57BL/6小鼠LPS/D-Ga IN腹腔注射建立小鼠ALF模型。取造模后1-5h小鼠肝脏行H&E染色并检测血清肝酶ALT和AST,明确ALF小鼠疾病进展中肝损情况;CBA法检测造模不同时间点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CCL-2和IL-10的变化;取小鼠肝脏和血液行多色流式,明确造模不同时间点肝脏和血液B、CD4、CD8、NK、NKT、Kupffer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亚群的变化。2.LPS/D-Ga IN诱导的ALF小鼠在造模0h和1h腹腔注射Dex观察其治疗效果。绘制生存曲线分析造模不同时间点给予Dex对ALF小鼠生存率的影响;H&E染色和血清肝酶检测明确Dex对ALF肝损伤进展的影响;CBA法检测细胞因子变化;多色流式明确肝脏和血液免疫细胞亚群变化情况。3.流式分选LPS/D-Ga IN造模组和Dex 0h治疗组小鼠肝脏Kupffer细胞。免疫组化染色F480确认流式检测结果;q PCR检测分选出的Kupffer细胞CD86和CD163 m RNA水平;RNA测序进一步明确两组间Kupffer细胞差异。4.使用肝脏巨噬细胞清除剂氯膦酸二钠脂质体(CL)清除肝脏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明确其清除效果;ALF小鼠早期使用Dex或CL,H&E染色和血清肝酶检测明确巨噬细胞在造模早期使用Dex治疗ALF中的作用。5.ALF小鼠早期使用Dex或GR受体抑制剂RU486,观察其对小鼠生存率的影响,H&E染色和血清肝酶检测明确肝损情况。q PCR检测RU486作用后Kupffer细胞NR4A1 m RNA水平;研究结果1.LPS/D-Ga IN可成功诱导小鼠ALF,5h即可出现明显肝衰竭表现。该模型早期即存在细胞因子风暴,肝脏和血液固有免疫细胞如Kupffer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疾病进展中数目变化较明显。2.相较造模1h组,造模0h使用Dex可显着改善LPS/D-Ga IN诱导的小鼠ALF疾病进展,同时可显着降低IL-6、TNF-α和CCL-2等促炎细胞因子,升高抑炎因子IL-10。固有免疫细胞尤其是Kupffer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Dex 0h治疗组显着上升。3.相较模型组,Dex 0h治疗组小鼠肝脏Kupffer细胞数目显着增加,且以M2型为主。RNA测序表明,Dex治疗组Kupffer细胞中NR4A1的m RNA水平显着增加。4.CL提前作用24h可有效清除肝脏巨噬细胞。但早期清除肝脏巨噬细胞,再予以小鼠腹腔注射LPS/D-Ga IN,并未出现明显肝衰竭表现。ALF小鼠造模前清除肝脏巨噬细胞,再早期加用Dex,对Dex治疗ALF的作用无明显影响。5.使用RU486后,LPS/D-Ga IN造模早期使用Dex改善ALF小鼠生存率和缓解肝损伤的作用被抑制。GR抑制后,早期使用Dex增加肝脏Kupffer细胞中NR4A1 m RNA的作用也被抑制。研究结论1.LPS/D-Ga IN可成功诱导小鼠ALF模型。2.ALF造模早期使用Dex可改善疾病进展。3.ALF造模早期使用Dex可显着增加肝脏Kupffer细胞,主要以M2型为主,且Kupffer细胞中NR4A1的m RNA水平显着增加。4.造模前期直接清除肝脏巨噬细胞,并不能解释Kupffer在早期使用Dex治疗ALF中的重要作用。5.早期使用Dex改善LPS/D-Ga IN诱导的小鼠ALF,主要通过GR基因组机制发挥作用。6.早期使用Dex增加肝脏Kupffer细胞中NR4A1 m RNA的作用需要GR参与。

邓丽[10](2020)在《DPMAS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探讨DPMAS对血清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2019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共收治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86例,为观察DPMAS(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对ACLF早中期患者的治疗疗效,排除了合并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以及治疗依从性差等影响疗效观察的因素,最后符合入选标准患者共51例,根据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将其分为观察组(DPMAS联合内科综合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单纯内科综合治疗组,22例),两组治疗前基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共行DPMAS治疗48例次,根据病情,每例治疗1-2次,平均治疗次数1.6次,两次治疗间隔时间为4-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MELD评分,以及治疗后第7、14、21、28天肝功能(TBIL、ALT、AST、ALB、PAB)、凝血功能(PT、APTT、INR)、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0)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好转率、实验室指标、MELD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分析DPMAS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比较:观察组消化道症状、皮肤巩膜黄染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8天好转率比较:观察组好转率为37.9%,对照组好转率为22.7%。两组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343,P=0.246)。(3)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的TBIL、ALT、AST与治疗前对比有下降趋势,ALB、PAB与治疗前对比有升高趋势,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21、28天的ALB较治疗前基线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TBIL、ALT、AST、PAB治疗后与治疗前基线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凝血功能指标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PT、APTT、INR整体均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8天MELD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ELD评分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38±4.14)分vs.(20.10±7.45)分,t=2.239,P=0.033],对照组治疗前后MELD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0±4.39)分vs.(21.01±5.58)分,t=-0.005,P=0.996]。(6)肝衰竭患者与正常人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肝衰竭患者治疗前TNF-α、IFN-γ、IL-10三种细胞因子基线水平均显着高于正常人水平[(78.86±38.65)pg/ml vs.(0.67±0.15)pg/ml,(79.67±34.29)pg/ml vs.(0.72±0.26)pg/ml,(44.08±23.80)pg/ml vs.(0.95±0.50)pg/ml]。(7)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细胞因子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的TNF-α、IFN-γ、IL-10与治疗前对比有下降趋势,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TNF-α、IFN-γ、IL-10整体均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PMAS能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可能有利于提高ACLF患者治疗疗效。(2)DPMAS对TNF-α、IFN-γ、IL-10三种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下调作用,有可能减轻ACLF患者体内炎症反应。

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和IL-6的变化及双利肝对其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和IL-6的变化及双利肝对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细胞因子与肝衰竭的关系及人工肝治疗对其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肝衰竭概述
    1.2 细胞因子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3 人工肝治疗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实验分组
    2.2 研究方法
        2.2.1 观察指标
        2.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细胞因子与肝衰竭的关系
        3.2.1 不同临床阶段肝衰竭患者临床指标分析
        3.2.2 不同临床阶段肝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特征分析
        3.2.3 细胞因子与各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 不同模式下人工肝治疗对临床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3.3.1 不同模式下人工肝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
        3.3.2 不同模式下人工肝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
        3.3.3 比较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差异
        3.3.4 比较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差异
    3.4 细胞因子与预后的关系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进展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参考文献

(2)“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名称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剔除标准
        2.4 退出标准
        2.5 中止标准
        2.6 观察指标:包括安全性观察指标和疗效性观察指标
        2.7 疗效判断
    3 治疗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5 结果
        5.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5.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
        5.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
        5.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5.5 三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5.6 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5.7 观察指标对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讨论
        1 “补肾生髓成肝”对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及生存期的影响
        2 肝癌肝再生微环境及“补肾生髓成肝”的改善作用
        3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4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机制研究
    1 研究样本及方法
        1.1 材料与方法
        1.2 实验操作流程
    2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结果
        3.1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正态性检验结果
        3.2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在各组人群中表达的差异性
        3.3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1 “补肾生髓成肝”疗法相关研究进展
        2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再生微环境防治肝癌的疗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一 肝癌微环境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中医药影响肝癌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SF-36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3)肝宁方对小鼠肝癌癌前病变炎症微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肝癌癌前病变的认识与研究
        1.1 肝癌癌前病变的病名
        1.2 肝癌癌前病变的病因病机
        1.3 肝癌癌前的辨证与分型
        1.4 中医药治疗肝癌癌前病变
    2 现代医学对肝癌癌前病变的认识与研究
        2.1 肝癌癌前病变的流行病学
        2.2 肝癌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
        2.3 现代医学对肝癌癌前病变的诊断
        2.4 现代医学对肝癌癌前病变的治疗
    3 肝癌癌前病变的肿瘤微环境
        3.1 肿瘤微环境的定义
        3.2 肿瘤免疫微环境
        3.3 肿瘤炎症微环境
        3.4 中医药调节肿瘤微环境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试验药物及试剂
        1.2.1 实验药物
        1.2.2 实验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造模方法
        2.2 标本采集
        2.3 观察指标
        2.3.1 小鼠的一般情况
        2.3.2 体重、肝脏指数、脾脏指数
        2.3.3 肝脏病理HE染色
        2.3.4 血清肝功能和肿瘤相关因子检测
        2.3.5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TLR4、NF-κB蛋白表达
        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小鼠的一般情况
    3.2 各组小鼠体重变化趋势
    3.3 体重、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变化情况
    3.4 肉眼可见结节大小、数量、分布情况
    3.5 肝脏病理学观察HE染色
    3.6 肝功能
    3.7 血清炎症相关因子与肿瘤相关指标
    3.8 肝脏TLR4、NF-κB表达情况
第四部分 讨论
    4.1 肝宁方的研究基础
    4.2 肝宁方的药物组成成分及研究现状
    4.3 肝宁方对DEN/CCl4诱发的肝癌癌前病变炎症微环境影响的评价
        4.3.1 肝宁方对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4.3.2 肝宁方对肝脏指数/脾脏指数的影响
        4.3.3 肝宁方对肝功能的影响
        4.3.4 肝宁方对肝脏病理的影响
        4.3.5 肝宁方对肝癌癌前病变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4.3.6 肝宁方对肝癌癌前病变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4.3.7 肝宁方对肝癌癌前病变TLR4、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4.4 中西结合防治肝癌及癌前病变的特色与优势
    4.5 不足与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调节肝癌及癌前微环境中的TLR4/NF-κB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基于炎症因子角度观察补阳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肝衰竭(阴黄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慢性肝衰竭的研究
        1.1 历史沿革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
        1.4 治法治则
    2 现代对慢性肝衰竭的研究
        2.1 慢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
        2.2 慢性肝衰竭的西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剔除标准
        1.3.4 脱落标准
        1.3.5 脱落病例的处理
    2 研究方案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3 观察项目
    4 临床疗效评价
        4.1 西医疗效评价
        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5 统计分析
    6 结果
    7 讨论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缩略词表
综述 肝衰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检测方法
    五、疗效判断
    六、技术路线
    七、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一、两组患者基线特征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TBIL值变化
    三、两组患者肝生化指标比较
    四、两组患者1 个月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五、两组患者血清凝血指标的比较
    六、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炎症因子的变化
    七、两组患者血常规和离子水平变化
    八、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的比较
    九、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
    十、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
讨论
    一、PE组和DPMAS组治疗肝衰竭患者肝功能变化
    二、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凝血功能的改变
    三、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炎症因子的改变
    四、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血常规的改变
    五、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离子水平的改变
    六、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肾功能的改变
    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有效率的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体外人工肝治疗急性和急慢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小柴胡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功效作用网络研究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s
引言
第一部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小柴胡汤的研究进展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1.1 现代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认识
        1.2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认识
    2 小柴胡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理论依据
    3 小柴胡汤文献梳理
        3.1 小柴胡汤方解及功效作用研究
        3.2 小柴胡汤药理作用的研究
        3.3 小柴胡汤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应用
    4 小结
第二部分 小柴胡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的药效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小柴胡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小鼠体重和日食量的影响
        3.2 小柴胡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小鼠肝脏湿重及肝脏系数的影响
        3.3 小柴胡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3.4 小柴胡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相关指标的检测
        3.5 小柴胡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小鼠肝脏损伤相关指标的检测
    4 小结
第三部分 小柴胡汤对游离脂肪酸诱导L-02 细胞高脂模型体外药效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游离脂肪酸诱导L-02 细胞高脂模型的建立
        3.2 小柴胡汤对游离脂肪酸诱导L-02 高脂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4 小结
第四部分 小柴胡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功效作用网络预测及实验验证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小柴胡汤的化学成分及靶标筛选
        3.2 小柴胡汤药效成分筛选
        3.3 小柴胡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网络构建与分析
        3.4 小柴胡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机制探讨
        3.5 小柴胡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机制验证
    4 小结
第五部分 结语
    1 对实验研究部分的讨论
    2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创新点
    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着作
科研课题

(7)肝硬化患者血中TNF-α、瘦素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缩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图

(8)STAT4基因多态性通过调控CYP2E1参与肝癌发生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STAT4 基因多态性对HCC易感性及预后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研究对象
        2.3 标本采集
        2.4 实验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STAT4 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研究
        3.2 STAT4 基因多态性对HCC患者预后的影响
        3.3 STAT4 基因多态性联合预后风险因素对HCC患者预后的影响
        3.4 STAT4 基因多态性对亚组HCC患者预后的影响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TAT4 调控CYP2E1 参与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初步探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肝组织标本的收集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STAT4 含量与CYP2E1 之间的关系研究
        3.2 STAT4 si RNA时 L02、Hep G2 细胞的转染率
        3.3 STAT4、CYP2E1在L02和Hep G2 细胞的表达
        3.4 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学变化
        3.5 细胞的凋亡
        3.6 细胞生长周期
        3.7 Transwell实验检测迁移及侵袭
        3.8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STAT4 调节CYP2E1 启动子区域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究STAT4 调控CYP2E1 参与肝癌发生发展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STAT4与HCC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3.2 FGL2与CYP2E1 代谢活性的相关性
        3.3 FGL2在H22细胞原位移植瘤肝组织的表达
        3.4 cyp2e1 基因敲除鼠PCR鉴定
        3.5 CYP2E1 调节FGL2 的表达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1 炎症
    2 免疫
    3 基因多态性
    4 细胞信号与转录激活因子
    5 细胞色素P450代谢酶
    6 微环境
    7 其他代谢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肝衰竭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注释表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 早期使用地塞米松可改善LPS/D-GAI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
    1.1 前言
    1.2 研究对象和材料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果
    1.5 讨论
第二部分 早期使用地塞米松改善小鼠急性肝衰竭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2.1 前言
    2.2 研究对象和材料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结果
    2.5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皮质激素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及其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研究

(10)DPMAS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设备及材料
        1.2.2 治疗方案及流程
        1.2.3 研究内容
        1.3 疗效评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临床症状比较
        2.2 28天好转率比较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8天内实验室指标比较
        2.3.1 治疗后28天内肝功能指标比较
        2.3.2 治疗后28天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4 治疗前后MELD评分比较
        2.5 DPMAS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第三章 讨论
第二部分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设备及材料
        1.2.2 检测方案及流程
        1.2.3 研究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患者细胞因子基线水平与正常人比较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水平比较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8天内细胞因子比较
        2.3.1 治疗后28天内TNF-α对比
        2.3.2 治疗后28天内IFN-γ对比
        2.3.3 治疗后28天内IL-10对比
    第三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绩
致谢

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和IL-6的变化及双利肝对其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细胞因子与肝衰竭的关系及人工肝治疗对其变化的影响[D]. 李雷. 南昌大学, 2021(01)
  • [2]“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D]. 刘皎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
  • [3]肝宁方对小鼠肝癌癌前病变炎症微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D]. 曹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炎症因子角度观察补阳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肝衰竭(阴黄证)的临床研究[D]. 吴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D]. 许开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6]小柴胡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功效作用网络研究及机制探讨[D]. 刘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肝硬化患者血中TNF-α、瘦素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D]. 张松. 佳木斯大学, 2020(03)
  • [8]STAT4基因多态性通过调控CYP2E1参与肝癌发生发展[D]. 王彩娥. 郑州大学, 2020(02)
  • [9]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肝衰竭的免疫学机制研究[D]. 邓静雯. 浙江大学, 2020(01)
  • [10]DPMAS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D]. 邓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IL-6的变化及双利肝对其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