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PA建议更严格的汽油含硫法规(论文文献综述)
赵如画[1](2021)在《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环境管制对石油工业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石油成为美国运输业的主要燃料,并逐渐超过煤炭成为美国能源消费最多的能源形式。然而石油在创造美国工业奇迹的同时,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石油勘探、开采中造成的生态破坏,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发生的泄漏,加工炼制和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对空气、水体、水生物以及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设立环境质量委员会、环保署等环境行政机构,出台《清洁空气法》和《清洁水法》等环保法案加强对环境的管制。严格的环境管制增加了炼油行业的生产成本,石油工业也以此为借口,不断向环保署提出挑战。从短期来看,严格的环境管制增加了石油行业的负担,从长期来看环境管制倒逼石油工业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开发清洁燃料,实现“清洁空气”的环境目标与能源独立的政治目标。根据该研究思路和逻辑,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首先采用了综合梳理的方式,阐释了对1970-1990年代美国环境管制对石油工业的影响研究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资料来源、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宏观描述了美国石油工业兴起与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剖析美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特征。1859年,宾夕法尼亚州第一口石油自流井的诞生,拉开了美国石油工业的序幕。20世纪中期美国的汽车数量高速增长,汽车行业的发展带动石油消费的快速增长。然而,随着石油勘探日趋成熟,国内的石油勘探活动也开始萎缩。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政治、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了石油工业,也彻底地改变了美国的石油产业。1980年代到1990年代,石油行业经历了大规模的整合,炼油行业扩张停止,转而以关闭落后产能、技术改造和环保升级为发展方向。石油工业引发的石油污染给美国城市环境、民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在1970年代之前,美国就已经着手进行污染治理,但成效甚微。第二章分别梳理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和《清洁水法》对炼油行业污染排放的管制要求以及石油行业的反应。1970年代,在《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和《清洁水法》法律框架下,美国对炼油厂建设许可、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排放标准做出规定。石油工业因高额的污染治理费用为借口,跟环保署做斗争,促使国会对法律进行修订。环保署与石油工业博弈的过程中,将环境管制的路径逐渐转向市场调节型,治理污染的同时兼顾企业成本与效益。石油商也逐渐转变其对环境管制的态度。第三章探讨了环境管制对炼油行业的影响。首先以朴茨茅斯拟建炼油厂为例,分析朴茨茅斯炼油厂获得许可的决策过程所体现的1970年代美国政治、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其次,分析环境管制对炼油业成本、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三个方面的影响。第四章探析了美国去除含铅汽油的艰难历史进程以及1990年《清洁空气法》对燃料的监管要求。1990年《清洁空气法》修订时加入了一系列旨在净化汽油的计划。关于汽油中的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引发了一场环保署与石油工业、环保组织与各州政府之间的争论。甲基叔丁基醚对人体的危害最终被证实,这场争论促使生物燃料-乙醇汽油被推广使用。
张昊楠[2](2020)在《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动车保有量始终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8年,中国已连续十年位居世界机动车产销量第一大国,机动车移动排放源已成为空气污染物、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从2013年开始,先后推行了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加速淘汰高排放车辆、提升燃油经济性、发展新能源与替代能源汽车、优化公共交通规划和布局等一系列管控政策,不断强化机动车排放管控,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理念,机动车排放治理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相比于外国相关研究,我国针对机动车排放治理政策评价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缺少结合我国国情的量化分析。同时,天津市作为中国的直辖市之一,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在全国66个城市中名列前十,因此研究和分析天津市机动车排放管控政策的实施路径和减排效果,特别是针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治理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地机动车保有量、活动水平、排放因子、环境指标、道路分布等数据,从市域角度对机动车排放控制政策的单一减排效应和协同减排效应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创新性研究如下:(1)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面板数据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了机动车排放标准提升对于机动车污染物的减排效应。通过构建回归合成模型,将天津市作为干预组个体,并引入机器学习LASSO方法从全国城市中选取控制组个体构建反事实结果,从而估计了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V标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大气中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NO2)的浓度,但对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污染物的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在进一步规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配合实施其它管控政策来治理空气质量。(2)构建基于燃油经济性的碳排放模型,探究提升燃油经济性对于降低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本文在IPCC2006碳排放模型的基础上,将原模型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修正为燃油含碳量系数,使得模型更具一般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燃油经济性对CO2的减排效果初期并不显着,未来随着老旧汽车的逐步淘汰,提升燃油经济性的CO2减排效果会逐渐增强,到2030年预计可以达到8%。此外,“双限”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是有效降低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3)构建了基于多情景模式的机动车排放清单,探究机动车排放管控措施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本研究以2016年为基准年,估计了 2017年至2030年天津市机动车的排放清单,并利用弹性系数方法,比较了各单一减排措施、结构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等单一减排措施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要高于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而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实施交通管制等单一减排措施以及结构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均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果更佳。因此,综合考虑各项减排措施的减排强度和协同效应,应在构建机动车排放综合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提升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等减排措施。
王晓华[3](2020)在《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环境管制与汽车行业的发展》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前美国的汽车行业通过价格战抢占了销售市场,但是20世纪70年代后,汽车行业面临石油危机、滞涨和环境管制的多重压力,丧失了部分轻型车和小型车的市场,被日本、西欧等国的汽车制造商占领。面对危机,美国汽车行业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迅速做出回应,通过联邦政府限制进口、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方式促使危机得到一定程度地缓解。美国汽车行业各方措施并举,应对日益严苛的环境管制,不过传统的命令-控制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调节机制作用下的汽车行业发展,因此政府顺应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管制政策,适应经济发展规律。20世纪70年代前美国就已开始对汽车行业进行环境管制。通过了1963的《清洁空气法》,加紧了联邦空气污染研究计划的步伐,之后沿用命令-控制的手段在1965年对法案进行了修正,《汽车空气污染控制法》成为《清洁空气法》的有机构成部分。早期的环境立法虽然明确了机动车排放污染物,也对其排放标准、认证过程作出明确规定,但是美国汽车行业并没有积极响应,导致法案的实施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1970年美国环保局成立,《清洁空气法》也进行了修正,这次修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修正了关于汽车排放的管制,并授权美国环保局执行监管责任。面对美国环保局的管制,美国汽车行业与监管部门展开利益的角力,汽车制造商们在分析了安装排放控制系统的成本-效益后,初期采取了消极抵抗态度,对汽车排放问题进行简单的机外净化与机内净化的技术创新,最终过于严格的管制标准与汽车行业消极应对导致管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市场自主调节导致对汽车行业的技术与资金投入不足,1977年对《清洁空气法》进行了修正,新标准是根据市场反馈制定的。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使得美国汽车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管制的步伐并没有停止不前。面对能源短缺的情况,国家对平均燃油经济性的关注度提升并制定了标准,但是汽车制造商开始以逃避的方式应对,日本、西欧汽车厂商抓住机遇涌入美国市场,使得美国汽车制造商的销售市场丧失。面对竞争美国汽车制造商不得不继续研制更环保的技术,随后三效催化器被引入市场,汽油无铅化也逐步施行,最终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里根执政期间美国的环境管制趋于平缓,为了改变这种短暂的停滞,国会于1990年再次对《清洁空气法》进行了修正。这次的修正中关于汽车排放的管制更加严格,结合轻型车市场的变化,加紧对不同车型的管制,同时对清洁燃料汽车的关注度也上升。美国汽车行业也觉察到新的市场变化,发展电动汽车技术,但却受到各方阻力,在20世纪末没能实现大规模推广。20世纪末,汽车排放的管制从技术层面进入到燃料源头控制,最终使美国汽车行业的一氧化碳、铅、氮氧化物排放都大幅减少。底特律这一个案纳入其中,阐述了环境管制对底特律的汽车行业、就业及郊区化的影响。
竹涛,朱晓晶,牛文凤,于洋,任幸,林军[4](2020)在《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管控措施不完善,通过开展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对比研究,学习国外标准内容,给我国环境管理提供思路,加强管控,降低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通过研究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危害属性、管控措施等内容,对我国管控挥发性有机物提出了建议: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筛选,增加行业管控污染物;建立精细化标准体系;实行风险管理;兼顾光化学反应与危害属性,加强源头预防。
曹亚丽[5](2020)在《典型区域船舶及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京杭运河江苏段是江苏省―两纵四横‖干线航道网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京杭运河通航里程最长、货流密度最大、运输效益最好的航段,牵动着长三角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东渡港区是沿海主要港口之一的厦门港最大的海港物流中心,承担集装箱、干散货、杂货、成品油等运输,码头岸线长9.5km,港区陆域面积621万m2。繁荣的水路运输带来了经济效益,亦带来了环境污染。当前,船舶尾气排放已成为继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后我国第三大大气污染源,更是我国港口城市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本文分别以京杭运河江苏段和厦门东渡港区作为内河与沿海典型区域,进行船舶与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排放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针对内河航道船舶大气污染排放问题,以抵港及过路船舶为研究对象,基于实船测试确定排放因子,建立详尽的排放清单,并系统分析排放特征。大气污染源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是建立可信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基础。本文探究建立了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清单全口径数据结构,明确各相关信息的获取途径,确定了内河船舶基本静态信息及动态活动水平数据信息;采取基于AIS信息、船舶名录信息等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东渡港区高分辨率的船舶动态与静态信息;基于问卷调查、现场调研、部分参数实测与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东渡港区污染源详实的动静态信息。船舶与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是源清单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源清单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对于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基于实船测试的方式确定了船舶不同运行工况下的NOx和PM排放因子;基于获取的船舶动静态信息,采取以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作为基础排放因子,以燃油类型与品质、引擎负载因子等为依据进行基础排放因子本地化校正的方式确定船舶SO2、HC、CO、CO2排放因子。对于东渡港区船舶,充分利用国内外排放因子实测研究成果,以其作为基础排放因子,并基于港区船舶燃油类型与品质、引擎负载因子等船舶动、静态信息,进行基础排放因子本地化校正。对于港区陆域污染源,基于国内既有研究成果确定港区作业机械、集疏运车辆及液散码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基于公式测算的方式确定港区散货堆场装卸扬尘、散货堆场风蚀扬尘和散货堆场四周道路扬尘主要污染物排放因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基于船舶引擎功率的估算方法分别建立了2017年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与2017年东渡港区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基于燃油消耗、TANK模型等方法建立了2017年东渡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系统分析了各研究区域船舶与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并基于蒙特卡洛法分析了各研究区域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基于实船测试结果,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在出港、进闸、出闸、正常航行及进港工况下,主机NOx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19.89g/k W·h、17.01g/k W·h、20.78g/k W·h、17.23g/k W·h以及19.46g/k W·h;主机PM10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6.71g/k W·h、4.32g/k W·h、5.97g/k W·h、1.59g/k W·h以及6.99g/k W·h;主机PM2.5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6.14g/k W·h、3.80 g/k W·h、5.25g/k W·h、1.40 g/k W·h以及5.90g/k W·h。根据既有主机与辅机排放因子研究成果的本地化校正,获得了主机分船舶类型、分运行工况的SO2、HC、CO和CO2排放因子数据表和辅机分运行工况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建模计算得2017年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PM10、PM2.5、NOx、SO2、CO、HC与CO2排放总量分别为0.163万t、0.144万t、1.655万t、0.0780万t、0.107万t、0.0487万t以及66.071万t。对于东渡港区,各类排放因子基于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及本地化校正获得,通过模型计算得2017年抵港船舶PM10、PM2.5、NOx、SO2、CO、VOCs与CO2排放总量分别为14t、11.7t、549t、95t、50t、30t与58490t;东渡港区NOx、CO、SOx、VOCs、烃类、TSP、PM10、PM2.5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273.1t、215.4t、20.5t、79.0t、4.7t、1083.2t、712.5t和152.7t。对于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在京杭运河江苏段研究中,船舶正常航行排放量最大,主机发动机是各运行工况下船舶大气污染物最主要的排放源,各污染物的排放占比均在96%以上;在东渡港区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研究中,船舶在停泊状态下的排放量占比最大,巡航状态下的排放量占比最小,且不同排放单元对不同污染物的贡献率不同,主机对于VOCs的排放贡献率最高,辅机对于NOx和CO的贡献率最高,辅机及锅炉对于PM2.5和PM10的排放贡献率较高,锅炉对于SO2和温室气体CO2的排放贡献率较高。大气污染物排放随时间变化方面研究发现,两个研究区域内,大气污染物排放均受时间影响较小,各时间段内排放较为均匀。大气污染物排放随空间变化方面研究发现,京杭运河江苏段中,徐州港、苏州内河港、常州内河港以及淮安港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占比较大,京杭运河苏南段大气污染物的比排放量较苏北段大,除蔺家坝船闸与解台船闸范围船舶排放占比较小外,其余各船闸范围内船舶排放占比较为均匀;而在东渡港研究区域内发现,大气污染物排放在空间分布方面呈现出相似特征。基于蒙特卡罗方法,采用Ctystal ball软件模拟计算,完成不确定性的定量传递。计算得2017年,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NOx、PM10、PM2.5、SO2、CO、HC与CO2总排放量在95%置信区间下的定量不确定性范围分别为-52.35%~102.94%、-48.3%~93.05%、-49.01%~89.65%、-49.36%~89.93%、-48.61%~88.22%、-48.18%~87.13%和-49.62%~88.78%;东渡港区船舶NOx、PM10、PM2.5、SO2、VOCs、CO与CO2总排放量在95%置信区间下的定量不确定性范围分别为-25.72%~40.49%、-23.44%~38.59%、-30.02%~33.46%、-20.78%~35.27%、-23.44%~38.59%、-22.31%~40.35%和-11.26%~21.50%;东渡港区NOx、SOx、CO、烃类、VOCs、TSP、PM10和PM2.5总排放量在95%置信区间下的定量不确定性范围分别为-29.03%~34.1%、-44.77%~55.23%、-45.21%~63.92%、-57.39%~84.35%、-15.67%~20.07%、-55.17%~76.79%、-56.84%~79.08%和-53.49%~74.46%。船舶与港区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污染源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的不确定性,对排放因子本地化的深入研究可进一步降低清单的不确定度。船舶与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以政策为先导,以制度作保障,用标准来支撑,通过优选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基于典型区域船舶与港区排放清单及特征及排放影响分析的研究,结合国内外船舶与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对策与措施的梳理、对比与分析,本文提出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东渡港区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与东渡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并基于情景分析方式明确了各控制政策下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减排比例,以期为其他区域船舶与港区控排措施的制定提供借鉴。
常晓荣[6](2021)在《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环境管制与电力行业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二战以来,美国的电力行业得到飞速发展,电力公司获得丰厚利润。然作为美国支柱性产业之一的电力行业,在给美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尤其是燃煤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悬浮颗粒物等其他污染物,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政府及民众已经意识到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因此,美国国会在1970、1977和1990年对1963年颁布的《清洁空气法》进行三次修订,以及1970年12月2日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成立,都对环境进行严格管制。文章以20世纪70-90为时间段,以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的环境报告和国会颁布的三部《清洁空气法》为切入点,以美国电力行业自身的发展演变和面临双重环境管制的压力为主要线索,探析这一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对电力行业做出的环境管制。从中分析电力行业在环境管制下如何平衡自身发展与环境法规之间的冲突和为遵守环境法规电力公司所支付的成本与获得收益。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酸雨已成为美国国会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1990年《清洁空气法》第四章“酸沉降控制”就是美国国会专门为控制酸雨问题设置的。法案要求,对于造成酸雨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治理,其中第一阶段是1995年到2000年,这一时期每一个发电厂都要明确的减排任务,因此,这一时期美国的电力行业面临着最为严格的环境管制,电力公司的发展也最为艰难。其次文章还以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为案例,以小见大,来分析美国的电力公司在面临严格的环境管制时,进行的博弈和反思,在遵守环境法规的同时,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从20世纪70-90年代这一时期,美国电力行业在面对自身利益发展和严格环境管制的双重压力下,是如何协调好自身利益和环境管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为我国燃煤发电厂的治理提供经验与教训。
刘佳林[7](2018)在《柴油和汽油掺混聚甲氧基二甲醚燃烧和排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料特性优化是实现柴油机高效清洁燃烧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是一种高十六烷值、高含氧量、挥发性好和无碳碳键的新型清洁替代燃料,其生产原料来源广泛,能显着改善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本文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定容燃烧弹试验、化学动力学分析和三维数值模拟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柴油和汽油掺混PODE压燃燃烧和排放特性以及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的研究。柴油掺混PODE的喷雾试验结果表明,在非蒸发态条件下,掺混PODE使柴油的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增加,喷雾轴向和径向当量比降低,对液滴索特平均直径(SMD)影响较小;在蒸发态条件下,掺混PODE使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变小,混合燃料气相比例增多。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掺混PODE对滞燃期影响较小,预混放热率峰值降低,喷油持续期和燃烧持续期延长,热效率降低,但在大负荷高EGR率工况,热效率显着改善。掺混PODE有利于提高后期燃烧速率,降低了由于喷油持续长而造成的燃烧定容度损失。掺混PODE使中小负荷工况NOx排放降低,对大负荷工况NOx排放影响较小,而HC、CO和碳烟排放显着降低。汽油掺混PODE的喷雾试验结果表明,在非蒸发态条件下,掺混PODE使汽油的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增大,喷雾轴向和径向当量比降低,液滴的SMD增加。在蒸发态条件下,由于PODE的挥发性较汽油差,掺混PODE使汽油的液相贯穿距增加。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汽油掺混20%的PODE使汽油压燃大负荷工况(BMEP=1.60 MPa)的碳烟排放和压力升高率分别降低94%和47%,中等负荷工况(BMEP=0.95 MPa)燃烧敏感性降低,与柴油燃烧可控性相当,小负荷工况(BMEP=0.30 MPa)循环波动系数从6.5%降至2.7%,燃烧稳定性显着提高,燃烧效率从85.1%提高至99.6%,HC和CO排放显着降低。进一步针对汽油/PODE混合燃料压燃大负荷工况开展多次喷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汽油掺混20%的PODE可降低碳烟排放对预喷和后喷参数的敏感性,采用三次喷射策略、30%EGR率和140 MPa喷油压力,NOx排放降至1.3 g/kWh,碳烟排放为0.007g/kWh,BSFC为199.67 g/kWh,最大压力升高率仅为0.45 MPa/°CA。上述结果表明,掺混PODE是拓宽汽油压燃运行工况范围、改善性能和排放的有效途径。为揭示掺混PODE对颗粒排放影响的机理,本文在多缸重型柴油机上开展了掺混PODE对传统柴油机和汽油压燃PAHs排放特性以及颗粒物微观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掺混PODE使大负荷和中等负荷工况总PAHs排放和毒性降低,小负荷工况二者略微增加。随负荷降低,汽油和G80P20的气相PAHs增加,但汽油的PAHs毒性显着增加,G80P20的PAHs毒性略微增加;在中小负荷工况,汽油掺混PODE可显着降低总PAHs排放和毒性。在颗粒物微观形态方面,燃用柴油和D80P20时的基本碳粒子直径主要分布在15~37 nm和13~34nm之间。汽油和G80P20的基本碳粒子粒径主要分布在15~35 nm之间。提高喷油压力有利于降低基本碳粒子的平均粒径,且基本碳粒子粒径分布总体向小粒径方向变化。增加EGR使碳烟的氧化能力减弱,基本碳粒子平均粒径增加。柴油/PODE和汽油/PODE掺混燃料的基本碳粒子纳观结构呈现出典型的核壳结构,即由无序结构的内核和石墨微晶结构的外壳组成。本文最后构建了包含151个物种和654步反应的TRF-PODE-PAH简化机理,与CFD软件耦合可预测燃用柴油/PODE和汽油/PODE混合燃料时的燃烧和排放性能。模拟结果表明,掺混PODE使OH浓度增加,燃烧反应速率加快,缸内温度增加,在高温和OH的作用下,有利于HC和CO氧化,提高燃烧效率。汽油在低当量比和低温条件下的着火滞燃期对初始当量比和温度变化敏感,掺混PODE使滞燃期缩短,混合燃料着火前温度和当量比增加,燃烧敏感性降低。掺混PODE既可抑制碳烟生成又可促进碳烟氧化,其作用机制包括:首先,PODE的高含氧量及无碳碳键的分子结构使其在燃烧过程中不产生PAH前驱物,稀释作用是降低碳烟排放原因之一;其二,掺混PODE可减少局部过浓区,从而抑制碳烟生成;其三,掺混PODE提高了燃烧过程中的OH自由基浓度,促进PAH和碳烟的氧化;最后,掺混PODE使燃烧后期缸内温度增加,提高了碳烟后期氧化速率。
徐闪[8](2018)在《中美大气排污许可制度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仍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雾霾依旧频发,水污染依然严重。以及之前的排污许可制度存在监管不到位,地位不明确等问题。因此,为了改善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国家提出了改革现有的排污许可制度要求。排污许可证,顾名思义,就是排污单位在排放污染物之前,要获得环保部门颁发的允许向环境排污的许可证书。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国际上所通行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因此,在国家要求改革我国排污许可制度的背景下,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是很必要的。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美国的大气排污许可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监督管理等内容,并以美国石化行业申请许可证作为案例,分析在申请许可证时对排放源项和污染源的要求,许可排放量的确定方法,实际排放量的核算方法等。其次,结合新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背景,对新排污许可制度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进行总结,并以石化行业申请许可证作为案例,分析我国石化行业申请排污许可证的要点重点。最后从法律体系,遵循的标准体系,监督管理、许可证申请四个方面对比我国与美国的大气排污许可制度;其中许可证申请从石化行业申请许可证的排放源项和污染源的要求,许可排放量的确定方法,实际污染物的核算方法三个方面对比分析。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新排污许可制度的建议:一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二是完善我国的标准体系,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四是制定和完善各行业的排污许可技术规范。
单丽[9](2018)在《我国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的环境效益评估及对成都市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机动化进程加快,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历经二十多年,中国已经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机动车污染管理机制。在这种形势下,综合评估中国过去的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探讨城市未来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机动车相关的PM2.5污染为研究对象,综合排放清单、空气质量模型、综合暴露响应函数等,应用情景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中国实施的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对于减少排放、提高空气质量、避免健康损失等的效果。结果表明,2015年,中国道路机动车HC、CO、NOx和一次PM2.5的排放量相较于无措施控制的情景分别减少了83.59%、87.57%、59.04%和86.63%。同时,由于排放量的降低,全国PM2.5的年平均浓度相较于无控情景降低了 4.11ug/m3,避免了近34.6万(95%可信区间:15.2万-48.9万)由于PM2.5暴露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在目前的机动车污染控制体系中,严格的新车标准和燃油控制标准是减排的重要措施,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他一些措施,如加强的I/M制度、车辆限购、尾号限行等,将在今后的机动车排放控制体系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实施的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带来的环境效益的地理分布来看,其呈现出明显的区域聚集效应,京津冀、长三角以、珠三角及其周边区域的效益相对突出。这些区域的人均机动车拥有量、路网密度和机动车使用率较高,导致这些区域的机动车污染排放强度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但同时这些区域的污染控制管理也走在全国前列,他们根据本地的机动车发展现状,不断加严排放控制标准,实施符合地方特色的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从而大幅度地削减了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带来显着的环境效益。尽管目前实施的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已经在减排、改善空气质量以及维护健康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效益,但是随着机动车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仍需要不断加严政策措施来减轻机动车污染排放带来的对气候、健康的影响。由于很多机动车排放控制政策都是在城市层面进行的,从过去实施的机动车控制措施效益分析可以看出结合城市机动车运行工况、本地机动车发展现状制定排放控制策略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以西部重要城市成都为例,研究了成都市道路机动车的运行工况特征,探讨了未来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策略。结果显示:成都市不同类型的机动车在其主要使用年限(车龄)分布范围内,年活动水平基本不随使用年限而变化;成都市整体机动车行驶状况一般,平均速度在15.54km/h-33.35km/h之间,怠速比例比较高,平均约占31%,加减速频繁,很少匀速行驶。整体来看,成都市机动车的交通状况较差,车辆运行时,畅通状态占比19.26%-47.79%,缓行状态占比8.39%-16.88%,拥堵状态占比41.14%-66.14%;不同类型的道路车流量存在明显差异,作为城区交通的主要承担者,城市主干道的车流量在7:00-20:00之间的车流量变化呈马鞍状,两高峰时段分别为8:00-9:00,和15:00-18:00,低谷时段为12:00-14:00;在不同类型道路车流中,轻型载客车均占最大比例,其次是出租车。本研究通过对成都市机动车发展中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中国过去城市机动车控制措施实施的成果经验,探讨了成都市未来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策略,为城市机动车排放控制管理提供一种极具重要性的思路和方法鉴定,对我国移动源污染物排放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庄锶锶[10](2018)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研究》文中指出本篇论文是以美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公众健康优先原则为研究对象,尝试从法律规定的静态诠释到司法实践的动态考察,由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的生成到具体适用及其保障机制等方面对该项原则展开深入剖析,以期从美国空气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中获得改进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启示。除第一章“引言”和最后的“结论”部分外,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用五章来展开论述:第二章在厘清空气污染与公众健康的内在联系基础上,分析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公众健康从关切对象到重要目的的转变,进而使公众健康保障构成中心目的与基本原则的嬗变过程。在中美两国空气污染治理的今昔对比中发现,我国空气污染治理虽已由保障人体健康转变为保障公众健康,但若要像美国一样获得成功的治理效果,未来不得不向优先保障公众健康的方向前进。第三章追溯公众健康优先原则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的生成法源。首先阐明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的生成背景。接着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法律到《国家环境政策法》及《清洁空气法》,梳理该原则的制定法渊源。最后通过剖析1970年《清洁空气法》确立该原则后,从地区法院到联邦最高法院的一系列案例中,梳理该原则的判例法渊源。第四章剖析公众健康优先原则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的具体适用。一是:公众健康优先原则下的政府空气污染治理责任,要求政府必须提供清洁空气,保障公众健康;二是:公众健康优先原则下的空气质量标准制度,是由联邦环保局着手创设一体两翼的国家空气标准制度。三是:通过1976年联合电力公司诉联邦环保局案剖析公众健康压倒经济成本和技术可行性考虑。第五章分析公众健康优先原则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的保障机制。主要是有四大保障机制:一是以公众健康为基础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作为基石;二是以公众健康为中心追求的州实施计划作为支柱;三是以公众健康为基本考虑的公民诉讼作为支撑;四是以公众健康为终极目标的惩罚措施作为后盾。整个部分的论述都是紧密围绕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哪些机制能为公众健康优先原则落实提供保障而展开的。第六章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上,以公众健康优先原则为主线,从基本理念的变革和法律制度的完善两个方面,借鉴美国空气污染治理具有显着意义的基本经验,为我国改进空气污染治理提供重要启示。
二、EPA建议更严格的汽油含硫法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PA建议更严格的汽油含硫法规(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环境管制对石油工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1.现实意义 |
2.学术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1.原始材料分析 |
2.国外研究概述 |
3.国内研究概述 |
(三)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美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与早期管制 |
(一)美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
1.1900-1970年代美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演变 |
2.1970-1990年代美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
(二)美国石油工业污染与早期环境管制 |
1.美国石油工业污染以及影响 |
2.美国对石油工业污染的早期管制 |
二 美国对炼油厂污染物排放的管制 |
(一)《国家环境政策法》 |
(二)1970-1990 年代《清洁空气法》对炼油厂的环境管制 |
1.国家空气质量标准 |
2.新源执行标准 |
3.废水系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新源执行标准 |
4.国家有害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三)1970-1990 年代《清洁水法》对炼油厂的环境管制 |
1.许可证制度 |
2.石油炼制行业废水排放指南和标准 |
三 美国环境管制对炼油厂的影响 |
(一)环境管制对拟建炼油厂的影响 |
1.朴茨茅斯拟建炼油厂情况概述 |
2.《清洁水法》对朴茨茅斯拟建炼油厂的影响 |
3.《清洁空气法》对朴茨茅斯拟建炼油厂的影响 |
(二)污染控制对炼油工业的影响 |
1.炼油厂控污成本分析 |
2.环境管制推动炼油业的行业整合 |
3.环境管制推动炼油行业技术创新 |
四 1970-1990 年代美国对石油燃料的管制及其影响 |
(一)去除含铅汽油的斗争及影响 |
1.含铅汽油的使用及危害 |
2.环保署与石油工业的博弈 |
3.降低汽油铅含量的成本效益分析 |
(二)1990 年《清洁空气法》对汽油管制及影响 |
1.重新配制燃料计划 |
2.含氧燃料计划及其面临的阻力 |
3.乙醇汽油的推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原始文献 |
(二)英文专着 |
(三)英文学术文章 |
(四)中文着作 |
(五)中文学术文章 |
后记 |
(2)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反事实框架下政策效应评估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机动车排放模型及排放清单的相关研究 |
1.2.3 机动车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效应评价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 机动车排放清单 |
2.1.1 排放清单编制原理 |
2.1.2 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排放源分级 |
2.1.3 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 |
2.2 机动车排放模型 |
2.2.1 机动车排放基本模型 |
2.2.2 机动车车队信息 |
2.2.3 机动车存活曲线 |
2.2.4 机动车活动水平 |
2.3 机动车排放因子 |
2.3.1 机动车排放因子的测定方法 |
2.3.2 污染物排放因子 |
2.3.3 CO_2排放因子 |
2.4 反事实分析理论 |
2.4.1 潜在结果框架 |
2.4.2 因果效应识别策略 |
2.4.3 回归合成方法 |
2.5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模型选取 |
2.5.1 回归模型的收缩与选取 |
2.5.2 机器学习LASSO方法的基本模型 |
2.5.3 基于LASSO的反事实分析方法 |
第3章 中国机动车排放特征与排放治理演进 |
3.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与车队构成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
3.1.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
3.1.2 中国机动车车队构成现状 |
3.2 中国机动车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特征分析 |
3.2.1 排放现状分析 |
3.2.2 排放历史趋势分析 |
3.3 中国机动车排放治理的演进 |
3.3.1 新车准入管理 |
3.3.2 在用车辆排放检测及管控 |
3.3.3 燃油质量标准管理 |
3.3.4 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 |
3.3.5 强化交通规划治理和经济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动车排放标准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研究 |
4.1 基于反事实分析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应评价模型 |
4.1.1 基于回归合成方法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应评价模型 |
4.1.2 预测精度的分析和比较 |
4.1.3 政策干预的显着性检验 |
4.2 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组个体选取 |
4.2.1 基于LASSO方法的控制组个体选取 |
4.2.2 Monte Carlo模拟对比分析 |
4.3 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对污染物减排效应分析 |
4.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3.2 实证分析结果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动车燃油经济性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研究 |
5.1 基于燃油经济性的碳排放模型 |
5.1.1 碳排放基本模型 |
5.1.2 模型参数设定 |
5.2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现状 |
5.2.1 天津市机动车流量及碳排放时空分布 |
5.2.2 天津市机动车燃油消耗现状 |
5.2.3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量估算 |
5.2.4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变化趋势 |
5.3 机动车排放控制对温室气体的治理效应评估 |
5.3.1 提升燃油经济性 |
5.3.2 限制道路机动车数量 |
5.3.3 推广替代燃料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与策略优化 |
6.1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模型与排放因子模拟 |
6.1.1 保有量及车队构成 |
6.1.2 车辆活动水平 |
6.1.3 污染物排放因子 |
6.1.4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
6.2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情景设置 |
6.2.1 保有量预测分析 |
6.2.2 年均行驶里程预测分析 |
6.2.3 排放控制情景设计 |
6.3 基于情景分析的协同治理效应分析 |
6.3.1 基准年排放估计 |
6.3.2 目标年排放预测 |
6.3.3 减排情景下机动车减排效应分析 |
6.3.4 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效应分析 |
6.4 天津市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环境管制与汽车行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1.现实意义 |
2.学术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1.原始资料 |
2.外文研究专着概述 |
3.中文专着概述 |
4.问题意识与研究思路 |
(三)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美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及初期管制 |
(一)美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
1.快速发展阶段(1900年-1970年) |
2.相对衰落期(1970年-2000年) |
(二)早期机动车空气污染治理进程及研究 |
1.早期机动车污染治理进程 |
2.汽车尾气污染物铅排放的研究 |
3.曲轴箱控制系统研究 |
(三)汽车空气污染报告 |
1.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2.联邦汽车认证 |
二 1970年《清洁空气法》对汽车行业的管制及其反应 |
(一)1970年《清洁空气法》中的汽车管制 |
1.1970年《清洁空气法》对汽车排放标准的规定 |
2.美国环保局对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行政监管 |
(二)美国监管部门敦促汽车制造商技术创新 |
1.美国环保局的监管行为 |
2.监管视域下的技术创新 |
(三)联邦政府的管制强制性与汽车制造商的应对 |
1.安装排放控制装置的成本变化与公众利益 |
2.发动机系统的改进 |
3.汽油车机外净化系统 |
三 1977年《清洁空气法》对美国汽车行业的管制及反应 |
(一)1977年《清洁空气法》对汽车排放的修订 |
1.国会与美国环保局的延期谈判 |
2.机动车排放标准及燃油经济性的规定 |
(二)美国汽车制造商的行动 |
1.美国汽车制造商对平均燃油经济性的逃避和遵从 |
2.美国汽车制造商的技术与专利变化 |
(三)环境管制下的成本效益变化 |
1.环境管制下的政府增量成本分配 |
2.汽油无铅化过程中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
四 1990年《清洁空气法》对美国汽车行业的管制及反应 |
(一)1990年《清洁空气法》对汽车排放的新规定 |
1.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修订 |
2.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的变化 |
3.轻型清洁燃料机动车的规定 |
(二)美国汽车制造商对平均燃油经济性和清洁燃料汽车的态度 |
1.汽车制造商对平均燃油经济性变化的态度 |
2.制造商和燃料供应商的相互依赖 |
(三)电动汽车推广的阻力 |
1.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
2.电动汽车高昂的成本投入 |
3.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局限 |
五 环境管制作用下的汽车排放及底特律汽车城的变化 |
(一)环境管制下汽车排放物的变化 |
1.一氧化碳排放 |
2.铅排放 |
3.氮氧化物排放 |
(二)环境管制下与底特律汽车城 |
1.环境管制下底特律汽车行业的战略调整 |
2.底特律就业率的变化 |
3.底特律郊区化与平均燃油经济性的相互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挥发性有机物(VOCs)定义 |
2 发达国家对VOCs管控情况 |
2.1 美国对VOCs管控情况 |
2.1.1 美国《新污染源排放标准》(NSPS) |
2.1.2 美国《国家有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NESHAP) |
2.1.3 美国VOCs产品排放标准 |
2.2 日本对VOCs的管控情况 |
2.3 欧盟对VOCs的管控情况 |
3 我国对VOCs的管控情况 |
3.1 我国对VOCs管控的相关政策法规 |
3.2 我国国家固定源排放标准对VOCs管控 |
4 国内外管控措施对比分析 |
5 建 议 |
5.1 强化顶层设计,统一VOCs定义 |
(1) 加快完善顶层设计。 |
(2) 确定统一的挥发性有机物定义。 |
5.2 科学筛选,进一步补充、完善行业特征污染物 |
(1) 完善物质底层数据。 |
(2) 筛选确定行业特征污染物。 |
5.3 建立精细化标准体系和控制技术体系,完善相关技术规范 |
5.4 实行风险管理,建立并完善配套技术 |
(1)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
(2) 从MACT及RTR的角度,建立风险管理配套技术。 |
5.5 加强源头预防,兼顾光化学反应与危害属性的污染物的协同控制 |
(1) 加强源头预防,有效减少应用行业的VOCs和HAPs排放。 |
(2) 优先考虑开放性用途、含具有HAPs特征的VOCs产品的淘汰限制。 |
(3) 注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 |
(5)典型区域船舶及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船舶及港区污染物排放与控制现状 |
1.1.1 我国内河航运及典型沿海港区运行现状 |
1.1.2 船舶及港区大气污染物类型 |
1.1.3 船舶及港区大气污染控制政策及法规 |
1.2 船舶及港区大气污染排放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2.1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研究 |
1.2.2 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研究 |
1.2.3 船舶及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 |
1.2.4 既有研究的问题总结与借鉴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本研究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典型区域船舶及港区主要大气污染源信息采集 |
2.1.1 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信息 |
2.1.2 东渡港区船舶信息 |
2.1.3 东渡港港区主要大气污染源信息 |
2.2 典型区域船舶及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的确定 |
2.2.1 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 |
2.2.2 东渡港区船舶及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 |
2.3 典型区域船舶及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特征研究 |
2.3.1 典型区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特征 |
2.3.2 典型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特征 |
2.4 典型区域船舶及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分析 |
2.4.1 不确定性来源定性分析 |
2.4.2 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定量分析 |
2.4.3 不确定性评价方法 |
2.5 典型区域船舶与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贡献度分析 |
2.5.1 预测模式选取 |
2.5.2 污染源概化 |
2.5.3 气象参数选取 |
第三章 船舶与港区大气污染源动、静态信息 |
3.1 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静态信息及动态活动水平信息 |
3.1.1 基础数据调研与分析 |
3.1.2 船舶引擎功率 |
3.1.3 船舶燃油类型 |
3.1.4 船舶活动水平数据 |
3.2 东渡港区船舶静态信息及动态活动水平信息 |
3.2.1 静态信息 |
3.2.2 动态活动水平数据 |
3.3 东渡港区主要大气污染源信息 |
3.3.1 港区装卸码头概况 |
3.3.2 作业机械燃油消耗量 |
3.3.3 各码头企业货运总量及集疏运车辆燃油消耗量 |
3.3.4 散货码头堆场相关参数信息 |
3.3.5 液散码头相关参数信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船舶与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 |
4.1 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 |
4.1.1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实测数据分析 |
4.1.2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校正 |
4.2 东渡港区船舶大气污染源排放因子 |
4.2.1 主机排放因子 |
4.2.2 辅机排放因子 |
4.2.3 锅炉排放因子 |
4.3 东渡港区主要大气污染源排放因子 |
4.3.1 作业机械排放因子 |
4.3.2 集疏运车辆排放因子 |
4.3.3 散货码头扬尘主要污染物排放因子 |
4.3.4 液散码头管线组件泄漏排放因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区域船舶及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特征 |
5.1 典型区域船舶及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
5.1.1 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
5.1.2 东渡港区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
5.1.3 东渡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
5.2 典型区域船舶及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
5.2.1 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
5.2.2 东渡港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
5.3 东渡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5.4 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分析 |
5.4.1 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大气污染物 |
5.4.2 东渡港区船舶大气污染物 |
5.4.3 东渡港区大气污染物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船舶与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贡献度 |
6.1 大气污染物排放贡献度概况 |
6.2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贡献度分析 |
6.3 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贡献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排放控制对策与措施 |
7.1 国内外船舶与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 |
7.1.1 国内外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 |
7.1.2 国内外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 |
7.2 船舶与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路线 |
7.2.1 总体技术路线 |
7.2.2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政策措施 |
7.2.3 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政策措施 |
7.3 基于排放清单的船舶与港区大气污染物控制措施建议 |
7.3.1 典型内河水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 |
7.3.2 典型沿海港区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 |
7.3.3 典型沿海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加课题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东渡港口码头大气污染排放调查表 |
一、经营干散货的码头企业 |
二、经营集装箱的码头企业 |
三、经营干散、件杂货种企业 |
四、经营液体散货的码头企业 |
(6)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环境管制与电力行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与现代研究综述 |
(三)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美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概况 |
(一)20 世纪美国电力行业发展史 |
(二)电力行业的主要燃料及污染物排放 |
二、1970 年《清洁空气法》对美国电力行业的环境管制及其应对 |
(一)1970 年《清洁空气法》及其相关法规对电力行业的管制 |
(二)电力行业应对环境管制的行为及具体措施 |
(三)环境管制下电力行业的收益与成本 |
三、1977 年《清洁空气法》对美国电力行业的环境管制及其应对 |
(一)1977 年《清洁空气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对电力行业的管制 |
(二)电力行业应对环境法规的行为及具体措施 |
(三)环境管制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
四、1990 年《清洁空气法》对美国电力行业的环境管制及其应对 |
(一)1990 年《清洁空气法》对电力行业的管制 |
(二)电力行业面对环境法规的行为及具体措施 |
(三)1990 年《清洁空气法》下电力行业的成本与收益 |
五、环境管制下美国电力公司的发展——以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为例 |
(一)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电力发展 |
(二)环境管制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应对举措 |
(三)环境管制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柴油和汽油掺混聚甲氧基二甲醚燃烧和排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英文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燃料特性对实现柴油机高效清洁燃烧的影响 |
1.3 柴油机燃用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理化特性及来源 |
1.3.2 聚甲氧基二甲醚在柴油机上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柴油/PODE掺混燃料燃烧和排放的试验研究 |
2.1 柴油/PODE掺混燃料喷雾特性的研究 |
2.1.1 喷雾试验方法 |
2.1.2 非蒸发态 |
2.1.3 蒸发态 |
2.2 柴油/PODE掺混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
2.2.1 试验装置及方法 |
2.2.2 柴油/PODE掺混燃料的燃烧特性 |
2.2.3 柴油/PODE掺混燃料的燃油经济性 |
2.2.4 柴油/PODE掺混燃料的排放特性 |
2.2.5 柴油/PODE掺混燃料的WHSC测试循环加权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油/PODE掺混燃料燃烧和排放的试验研究 |
3.1 汽油/PODE掺混燃料喷雾特性的研究 |
3.1.1 喷雾试验方法 |
3.1.2 非蒸发态 |
3.1.3 蒸发态 |
3.2 汽油/PODE掺混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
3.2.1 试验装置及方法 |
3.2.2 汽油掺混PODE在大负荷(BMEP=1.60 MPa)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
3.2.3 汽油掺混PODE在中等负荷(BMEP=0.95 MPa)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
3.2.4 汽油掺混PODE在小负荷(BMEP=0.30 MPa)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
3.3 汽油/PODE掺混燃料燃烧和排放性能优化研究 |
3.3.1 喷油策略对汽油/PODE掺混燃料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3.3.2 EGR耦合喷油策略对汽油/PODE掺混燃料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3.3.3 喷油压力对汽油/PODE掺混燃料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3.3.4 ESC测试循环加权结果 |
3.4 汽油、汽油/PODE掺混燃料压燃与传统柴油燃烧模式对比 |
3.4.1 大负荷工况(BMEP=1.43 MPa)比较 |
3.4.2 中等负荷工况(BMEP=0.95 MPa)比较 |
3.4.3 小负荷工况(BMEP=0.48 MPa)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ODE对柴油和汽油压燃PAHs和颗粒物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4.1 样品采集及检测方法 |
4.1.1 多环芳香烃(PAHs)采集及分析方法 |
4.1.2 颗粒物微观形貌检测方法 |
4.2 PODE对柴油压燃PAHs和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4.2.1 柴油/PODE掺混燃料PAHs排放研究 |
4.2.2 柴油/PODE掺混燃料颗粒物微观形貌研究 |
4.3 PODE对汽油压燃PAHs和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4.3.1 汽油/PODE掺混燃料PAHs排放研究 |
4.3.2 汽油/PODE掺混燃料颗粒物微观形貌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柴油和汽油掺混PODE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TRF-PODE-PAH简化动力学机理构建及验证 |
5.1.1 TRF-PODE-PAH简化机理构建 |
5.1.2 TRF-PODE-PAH简化机理验证 |
5.2 PODE对汽油压燃燃烧和排放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2.1 PODE对汽油压燃碳烟排放的影响 |
5.2.2 PODE对汽油压燃燃烧敏感性的影响 |
5.3 PODE对柴油压燃碳烟排放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3.1 PODE对柴油燃烧反应路径的影响 |
5.3.2 PODE对柴油油气混合过程的影响 |
5.3.3 PODE对柴油压燃关键物种演化历程的影响 |
5.3.4 PODE对柴油压燃碳烟生成和氧化历程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中美大气排污许可制度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排污许可制度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排污许可制度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美国大气排污许可制度研究 |
2.1 美国大气排污许可制度的法律体系 |
2.1.1 清洁空气法 |
2.1.2 联邦法规 |
2.1.3 州立法层面 |
2.2 美国大气排污许可的标准体系 |
2.2.1 排放标准 |
2.2.2 控制技术标准 |
2.3 美国大气排污许可管理和执行 |
2.3.1 大气环境管理体系 |
2.3.2 大气许可证的有效执行 |
2.4 大气许可证的分类和申请内容 |
2.4.1 大气许可证的分类 |
2.4.2 许可证的申请内容 |
2.5 美国德州石化企业大气许可证申请案例分析 |
2.5.1 企业概况 |
2.5.2 申请表格 |
2.5.3 工艺描述和排污点汇总 |
2.5.4 全厂性排放限值的确定 |
2.5.5 排放源及污染物核算方法 |
2.5.6 遵循的相关标准条款及法律要求 |
2.5.7 附表 |
2.5.8 排放数据的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新排污许可制度解析 |
3.1 新排污许可改革的背景 |
3.1.1 国家政策的要求 |
3.1.2 旧排污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 我国新排污许可制度的法律体系 |
3.3 我国新排污许可制度的标准体系 |
3.4 新排污许可证的形式与申请内容 |
3.4.1 新排污许可的形式 |
3.4.2 申请内容 |
3.5 国内石化企业新排污许可申请案例分析 |
3.5.1 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
3.5.2 排污单位登记信息 |
3.5.3 大气污染物排放 |
3.5.4 环境管理要求 |
3.5.5 管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和污染物分析 |
3.5.6 许可排放总量确定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大气排污许可制度对比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
4.1 中美大气排污许可制度比较 |
4.1.1 法律体系比较 |
4.1.2 标准体系比较 |
4.1.3 监督管理体系比较 |
4.1.4 许可证申请比较 |
4.2 对完善我国排污许可制度的启示 |
4.2.1 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 |
4.2.2 完善我国的标准体系 |
4.2.3 加强监督管理 |
4.2.4 制定和完善各行业排污许可技术规范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的环境效益评估及对成都市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
论文中涉及的符号和缩写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机动车排放的影响因素 |
1.2.2 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 |
1.2.3 控制措施的效应评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的环境效益评估 |
2.1 方法和数据 |
2.1.1 情景设置和排放清单 |
2.1.2 空气质量模拟 |
2.1.3 综合暴露响应模型 |
2.1.4 控制措施的健康效益评估 |
2.2 污染物减排效果 |
2.3 空气质量效益分析 |
2.4 健康效益分析 |
2.5 区域的机动车控制措施效益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城市机动车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策略探究 |
3.1 调研方案设计与数据处理 |
3.1.1 机动车行驶里程调研 |
3.1.2 机动车实际道路运行工况调研 |
3.1.3 道路交通流调研 |
3.2 机动车行驶里程分布规律 |
3.3 机动车实际道路行驶工况分析 |
3.4 道路交通流时空分布分析 |
3.5 城市机动车控制策略探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模拟的不同控制措施所减缓的PM_(2.5)浓度对大气PM_(2.5)浓度的贡献比重的地理分布 |
附录B 经纬度矫正处理 |
附录C 机动车活动水平随使用车龄的分布 |
附录D 小轿车测试数据描述 |
附录E 测试车辆的驾驶模式12个特征值 |
附录F 车流量日相关性分析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美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论文的主要创新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公众健康保障在空气污染治理中的地位演变 |
2.1 空气污染与公众健康的内在联系 |
2.1.1 空气污染带来公众健康问题 |
2.1.2 空气污染治理保障公众健康 |
2.2 公众健康保障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地位的嬗变 |
2.2.1 公众健康由关切对象向重要目的的转变 |
2.2.2 公众健康保障构成中心目的与基本原则 |
2.3 公众健康保障在我国空气污染治理中地位的演变 |
2.3.1 保障人体健康阶段 |
2.3.2 保障公众健康阶段 |
2.3.3 公众健康优先阶段 |
第三章 公众健康优先原则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的生成法源 |
3.1 美国环境治理现代转向与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的生成背景 |
3.1.1 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 |
3.1.2 环境保护运动的高涨 |
3.1.3 环境法律体系的诞生 |
3.2 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与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的制定法渊源 |
3.2.1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法律 |
3.2.2 《国家环境政策法》 |
3.2.3 《清洁空气法》 |
3.3 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与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的判例法渊源 |
3.3.1 国家资源保卫委员会诉联邦环保局案 |
3.3.2 美国肺脏协会诉联邦环保局案 |
3.3.3 惠特曼诉美国货物运输协会案 |
第四章 公众健康优先原则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的具体适用 |
4.1 公众健康优先原则下的政府空气污染治理责任 |
4.1.1 政府责任的理论基础 |
4.1.2 政府责任的法律依据 |
4.1.3 政府责任的创新执行 |
4.2 公众健康优先原则下的空气质量标准制度 |
4.2.1 一体: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4.2.2 两翼:国家危险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新源运行标准 |
4.3 公众健康压倒经济成本和技术可行性考虑 |
4.3.1 技术强制实现公众健康 |
4.3.2 联合电力公司诉联邦环保局案 |
第五章 公众健康优先原则在美田空气污染治理中的保障机制 |
5.1 以公众健康为基础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作为基石 |
5.1.1 以最新科学知识为基础 |
5.1.2 以可量化的数据为尺度 |
5.1.3 以定期更新标准为保障 |
5.2 以公众健康为中心追求的州实施计划作为支柱 |
5.2.1 “合作性联邦制”在《清洁空气法》中的实践创新 |
5.2.2 州制定和执行州实施计划 |
5.2.3 联邦环保局审批和监控州实施计划 |
5.3 以公众健康为基本考虑的公民诉讼作为支撑 |
5.3.1 美国公民诉讼的起源与性质 |
5.3.2 美国公民诉讼的法律构造 |
5.3.3 美国公民诉讼的基本功能 |
5.4 以公众健康为终极目标的惩罚措施作为后盾 |
5.4.1 民事诉讼制裁 |
5.4.2 惩戒性的罚款措施 |
5.4.3 严厉的刑事处罚 |
第六章 公众健康优先原则对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启示 |
6.1 基本理念的变革 |
6.1.1 公众健康优先理念 |
6.1.2 政府环境责任理念 |
6.1.3 绿色GDP发展理念 |
6.2 法律制度的完善 |
6.2.1 以公众健康为本位完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6.2.2 以州实施计划为参照实现限期达标规划制度化 |
6.2.3 以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并重原则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6.2.4 针对相关违法行为健全制裁措施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EPA建议更严格的汽油含硫法规(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环境管制对石油工业的影响[D]. 赵如画.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张昊楠.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3]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环境管制与汽车行业的发展[D]. 王晓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对比研究[J]. 竹涛,朱晓晶,牛文凤,于洋,任幸,林军. 矿业科学学报, 2020(02)
- [5]典型区域船舶及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特征研究[D]. 曹亚丽. 上海大学, 2020(02)
- [6]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环境管制与电力行业的发展[D]. 常晓荣.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柴油和汽油掺混聚甲氧基二甲醚燃烧和排放的研究[D]. 刘佳林. 天津大学, 2018(06)
- [8]中美大气排污许可制度对比研究[D]. 徐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我国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的环境效益评估及对成都市的启示[D]. 单丽. 南京大学, 2018(01)
- [10]美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研究[D]. 庄锶锶. 福州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