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合成论文_彭灵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电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电,材料,荧光,氟化,铃木,器件,喹啉。

有机电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彭灵[1](2019)在《苯基桥联二蒽基有机深蓝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因其自发光、低能耗、宽视角、超薄质轻以及可制备成柔性器件等优势,正引领信息显示与照明技术的发展。研发高性能、高稳定深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有利于进一步推动OLED器件的应用。相对于经典的有机荧光材料内量子效率受限为25%,叁线态-叁线态湮灭(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TTA)型荧光材料由于其较高的激子利用率(内量子效率可达62.5%)、以及在高电流密度下,潜在低效率滚降等特点,使其在构筑高效率、高稳定蓝光尤其深蓝光OLED器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拟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研发高性能TTA型深蓝光材料,特别是CIEy≤0.08。进而,未来以其作为发光层主体材料,制备掺杂型高效率、高稳定深蓝光荧光OLED器件。为此,我们以“苯基桥联二蒽基”为发光中心,设计合成了一系列TTA型蓝光发光材料,并对其热性质、光物理以及电致发光等特性进行了表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部分:1.以高扭曲构型的苯基桥联二蒽基为核,在其一侧引入增溶性的3,5-二(4-叔丁基苯基)苯基端基,另一端引入不同缺点子/吸电子基团,分别得到深蓝光发光材料DAPPy、DAPBN与DAPPQ。叁者热分解温度均超过430 ~oC(失重1%),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220 ~oC,应用于非掺杂器件(ITO/HATCN(15 nm)/TAPC(60 nm)/TCTA(10 nm)/EML(20nm)/TPBi(40 nm)/LiF(1 nm)/Al)中,获得了(4.6-5.9)%的高外量子效率(EQE)和相对较低的器件效率滚降,色坐标分别为(0.15,0.07)、(0.15,0.08)、(0.15,0.09)。瞬态EL衰减特征曲线分析表明,TTA上转换参与了电致发光过程。在不加光耦合技术情况下,由于兼具高荧光量子效率(PLQY)及电子迁移率,DAPBN表现出更好的电致发光效率与更低的效率滚降:在1298 cd m~(-2)时,EQE高达5.97%,色坐标(0.15,0.08),符合NTSC蓝光标准。另,以Phen-m-PhCz作为发光层主体材料,探究了以TTA型深蓝光荧光材料DAPBN作为客体的掺杂型OLED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随着DAPBN掺杂浓度的提高,得益于TTA效应的增强,器件效率逐步提升,效率滚降明显改善。2.在第二章基础上,以深蓝光荧光材料DAPPy、DAPBN为发光层主体材料,以经典荧光材料DSA-Ph为客体,分别制备了掺杂型天蓝光OLED器件(ITO/HATCN(15nm)/TAPC(60 nm)/TCTA(10 nm)/主体:DSA-Ph(20 nm)/TPBi(40 nm)/LiF(1 nm)/Al)。利用主体材料的空间位阻及TTA上转换效应、主客体之间有效的F?rster能量转移,显着提高了OLED性能。其中,DAPPy:1%DSA-Ph OLED器件中,最大电流效率约13.04 cd A~(-1)@27100 cd m~(-2),对应于8.78%的外量子效率;色坐标(0.14,0.20)。相比之下,DAPBN:1%DSA-Ph OLED器件,最大电流效率约15.30 cd A~(-1)@43100 cd m~(-2),对应于9.71%的外量子效率,达到了同类DSA-Ph蓝光OLED器件效率的前沿水平;色坐标(0.15,0.22)。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EQE值均有所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客体DSA-Ph的聚集效应引起。例如,对于5%的掺杂浓度,两者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降至7.67%与8.16%。3.以高扭曲构型的苯基桥联二蒽基为核,在其一侧引入3,5-二苯基苯基端基,另一侧分别引入4-腈基苯基、3,5-二(4-氰基苯基)苯基端基,得到TTA型深蓝发光材料DAPBN1、DAPBN2。两者兼具高热分解温度(427 ~oC、488 ~oC,1%失重)与玻璃化转变温度(199 ~oC、231 ~oC),非掺杂器件(ITO/HATCN(15 nm)/TAPC(60 nm)/TCTA(10 nm)/DAPBN1或DAPBN2(20 nm)/TPBi(40 nm)/LiF(1 nm)/Al)得益于TTA,均取得了超过5%的高外量子效率;色坐标分别为(0.14,0.11)、(0.14,0.10)。其中,高电子迁移率的化合物DAPBN2表现出更好的电致发光效率:最大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为4.83cd A~(-1)、5.45%@1348 cd m~(-2);当亮度增加至5000 cd m~(-2),其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仍然保持在4.42 cd A~(-1)、5.11%。(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4)

张怀远,唐蓉萍,石星丽,颉林,伍家卫[2](2019)在《高价碘试剂的有机电化学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芳基碘化物的阳极氧化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用于合成高价碘试剂的方法,该方法用电流代替了化学试剂,避免了使用价格昂贵、反应后处理棘手的氧化剂,如m-CPBA, H_2O_2, Oxone, Selectfluor等.利用电化学合成的高价碘试剂,既可促进氟化、氧化环化等反应,也可成功地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一价碘/叁价碘氧化还原体系可用来高效地形成碳碳键、碳杂原子等化学键.此外,能回收循环再利用的芳基碘介质可用于间接阳极氟化,且容易和产物分离.总结近年来高价碘试剂的电化学合成方法及其介导的各种化学反应.(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7期)

蔡佳林[3](2019)在《基于热致延迟荧光的新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器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致延迟荧光(TADF)材料由于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发光器件(OLED)中所表现的优越性能,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小的单-叁重态能隙条件下,叁重态激子可以通过反向系间窜越上转换为单重态激子,因而热致延迟荧光OLED能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目前已有大量绿光TADF材料在OLED中获得较高的器件效率。但是其他颜色的高效TADF材料仍较为稀缺,本文针对该问题,设计并合成了蓝光与黄光高效TADF材料,取得了以下成果。1.为了获得高效的蓝光TADF材料,本文采用1,3,6,8-四甲基咔唑作为电子给体,叁苯基烟腈作为电子受体,设计并合成了新型的TADF发光材料2,4-二苯基-6-(4-(1,3,6,8-四甲基-)咔唑-9-基)苯基)烟腈(tMCzPN)。通过甲基引入的额外空间位阻造成了高度扭曲的分子结构,tMCzPN的最高分子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分子空轨道(LUMO)因而实现了较大的分离。通过电化学测试得tMCzPN的HOMO和LUMO能级分别为-5.66和-3.13 eV。在DPEPO掺杂薄膜中,tMCzPN的荧光峰值位置为487 nm,磷光峰值位置为507 nm;0.10 eV的单重态-叁重态能隙差确保tMCzPN具有TADF特性。在OLED器件中,tMCzPN成功实现了CIE色坐标为(0.20,0.42)的蓝光发射;并且在没有任何光输出耦合增强的情况下,tMCzPN获得了极高的器件效率,最大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为65.9 cd A~(-1)、62.7 lm W~(-1)和26.0%。这些结果表明tMCzPN是一种高效的蓝光TADF材料。2.为了获得高效的黄光TADF材料,本文采用吩恶嗪作为电子给体和嘧啶作为电子受体设计并合成了化合物1,4-双(5-(吩恶嗪-10-基)嘧啶-2-基)苯(pPBPXZ)。由于吩恶嗪本身具备较大的空间位阻,pPBPXZ实现了高度扭曲的分子结构,这使得其HOMO和LUMO之间实现了很好的分离。pPBPXZ表现出0.09 eV的极小单重态-叁重态能隙差。在甲苯溶液中pPBPXZ的发光峰值位置为535 nm。使用pPBPXZ作为发光材料的OLED器件成功地实现发光峰为556 nm,CIE色坐标为(0.41,0.56)的黄光发射;并且在没有任何光输出耦合增强的情况下实现了高达15.7%的最大外量子效率。这些结果表明pPBPXZ是一种优越的黄光TADF发光材料。(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3-01)

周宇,叶俊,张弛[4](2018)在《一种新型蓝光荧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发光二极管因为具有高亮度、驱动电压低、柔性显示、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而成为显示发光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发红、绿、蓝光的器件中,绿光器件的量子效率和寿命最高,但红光和蓝光器件的效率相对较低。因此,开发新型蓝光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通过铃木(Suzuki)交叉偶联反应一步合成了一种高效的蓝光荧光材料26TPAPy,并研究了光物理、热稳定、电化学等性质。基于26TPAPy的蓝光OLED器件的最大发光亮度达到2237cd/m2,最大电流效率达到13.7cd/A,最大功率效率达到10.7 lm/W。(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13期)

张安伦[5](2018)在《负载型有机电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对C-H键和醇的选择性电氧化活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芳香醛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和精细化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香料、食品等行业。芳香醛的合成方法有很多,传统的一些化学合成法存在能耗高、污染环境等问题,使得研究者不断探索新的合成方法。有机电化学合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合成方法已受到广泛关注。电催化氧化是有机电化学合成中的重要方法。直接电氧化容易在电极表面生成聚合物,致使电极钝化和电流效率下降。而在媒质的作用下的间接电氧化可以避免直接电氧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避免产物的过度氧化。间接电氧化中,金属媒质电位不可调,适用范围窄,而有机媒质可通过改变取代基团调节其氧化电位,但由于用量少导致与产物分离困难,也不利于重复利用。本文对有机媒质进行固载化,利用有机媒质和载体的协同作用提高电催化性能,并实现电催化剂的有效回收利用。首先合成叁苯胺类(P)和咔唑类(C)有机媒质,采用化学法将其固载到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上,分别记为SP和SC。通过~1H NMR对有机媒质进行结构鉴定,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DTA)对负载型电催化剂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恒电位电解对负载型电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恒电位电解发现,SP和SC对不同对位取代苄醇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效果。除对硝基苯甲醇电催化转化为硝基苯甲醛的产率为88%外,其它醇电氧化生成相应醛的产率和选择性都达98%及以上,而且电解电位均低于底物的氧化电位。同时研究发现水的加入对醇的电催化氧化影响不大。SP与SC相比,SC在电催化供电子基团取代的苄醇时所需的电位要比SP低,对于具有更高氧化电位的底物,SP与SC差别不大。通过对不同对位取代甲苯化合物中甲基的C-H键氧化研究发现,SP和SC对供电子基团取代的甲苯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效果。对比SP和SC对不同底物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发现SP适用于作为氧化电位较低的反应底物的媒质,而SC适用于氧化电位较高的反应底物的媒质。水的加入对甲苯类化合物的电解结果影响很大,以SP为例,在1.2V不含水时,电催化对甲氧基甲苯生成对甲氧基苯甲醛产率为58%,而加入15%水(体积分数)时,醛的产率提高到91%,比不含水时增加了33%。负载型电催化剂SP和SC通过过滤即可回收,回收方法简单快捷,而且回收后的电催化剂依然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4)

金广[6](2018)在《基于叁嗪与咪唑类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由于具有自主发光、质轻,超薄、能耗低、快速响应、高对比度以及可实现柔性折迭器件等优点,引领信息显示与照明技术的发展。但是目前OLED领域仍然面临着一些严俊挑战,比如成本高、稳定性差等。解决这些挑战的关键是发展高效率、低成本、稳定性好的有机功能材料,如蓝光荧光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蓝光功能材料可以降低全显示OLED中的能耗,通过能量转移,制备不同的发光波长的OLED。蓝光磷光材料在OLED中效率滚降严重、稳定性差,而蓝光荧光材料依然是蓝光材料应用的首选。其中,非掺杂的蓝光荧光材料可以简化器件结构,降低器件的制作成本,在产业化应用中具有巨大的优势。D-A体系的发光材料可以降低电荷注入势垒与平衡发光层中的电荷传输,作为蓝光材料分子设计较为理想的策略。但是D-A体系中给受体单元的共轭,可能导致材料的PL光谱和器件中的EL光谱红移。另外,有机电子传输材料有利于器件中电子的注入和传输、阻挡激子和空穴,对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目前,虽已经报道了大量高效率和低效率滚降的电子传输材料,但是很少研究器件的稳定性,这将不利于有机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实际应用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咪唑单元与缺电子的叁嗪单元,开发了一系列有机蓝光材料以及电子传输材料,在研发低成本、高性能OLED功能材料作了一些探索。主要内容如下:(1)菲并咪唑由于具有双极性传输性能、较高的PLQY和深蓝发光,是构筑非掺杂蓝光较为理想的单元。以二氟苯、二苯基磷氧和1,3,5-叁嗪等吸电单元修饰弱给电性的菲并咪唑基团,设计合成D-A体系的蓝光材料PPI-2FPh、PPI-PO和PPI-TRZ。其中,PPI-2FPh和PPI-PO展现了较深的蓝色发光,其荧光发射峰分别为424 nm和448 nm。由于1,3,5-叁嗪单元具有较强的吸电子能力,使PPI-TRZ化合物的发射峰发生较大红移,PL发射峰为482 nm。此外,叁个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PLQY)均较高,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非掺杂蓝光器件中,PPI-2FPh:最大发光效率(LE_(max))、功率效率(PE_(max))和外量子效率(EQE _(max))分别为5.3 cd A~(-1)、5.5 lm W~(-1)和5.8%,CIE(0.15,0.10);PPI-PO的LE_(max)、PE_(max)和EQE _(max)分别为4.5 cd A~(-1)、4.3 lm W~(-1)和4.2%,CIE(0.15,0.11);PPI-TRZ的LE_(max)、PE_(max)和EQE _(max)分别为12.2 cd A~(-1)、12.2 lm W~(-1)和6.1%,CIE(0.17,0.28)。PPI-TRZ在器件中表现出较小的效率滚降,这与PPI-TRZ较为平衡的传输性能有关。(2)进而,1,3,5-叁嗪单元修饰苯并咪唑基团,设计合成了电子传输材料ET-1和ET-2。以50%wt Liq掺杂ET-1和ET-2,分别作为电子传输层,制备了红光磷光器件。在1000 cd m~(-2)时,对于50%wt Liq:ET-1的红光磷光器件的LE、PE和EQE分别为15.4 cd A~(-1)、11.0 lm W~(-1)和10.7%,器件稳定性t_(90)≈240 h;对于50%wt Liq:ET-2的红光磷光器件的LE、PE和EQE分别为15.0 cd A~(-1)、10.7 lm W~(-1)和9.4%,t_(90)≈178 h。(3)为了进一步探索稳定性的电子传输材料,简化材料的合成路线,降低材料开发成本。以1,3,5-叁嗪基团修饰1,10-菲啰啉,设计合成了新型电子传输材料3-(3-(4,6-二苯基-1,3,5-叁嗪-2-基)苯基)-1,10-菲啰啉(TRZ-m-Phen)。TRZ-m-Phen的T_g=112°C,HOMO=-6.5 eV,LUMO?-3.0 eV,叁重态能级约为2.36 eV。TRZ-m-Phen与Liq掺杂形成的n-掺杂型电子传输层(TRZ-m-Phen:50%wt Liq),在电场E=2×10~5~5×10~5 V cm~(-1)下,电子迁移率为5.2×10~(-6)~5.8×10~(-5) cm~2 V~(-1) s~(-1)。以TRZ-m-Phen:Liq为电子传输层的红光和绿光磷光器件,均获得了高稳定性。在红光磷光器件中,起始亮度为1000 cd m~(-2)时,恒电流驱动下,t_(96)>255 h;在绿光磷光器件中,在1000 cd m~(–2)亮度下,LE和PE分别为55.1 cd A~(–1)和57.7 lm W~(–1);在起始亮度为1000 cd m~(-2)时,在恒电流驱动约330 h后,亮度仍然保持在997 cd m~(-2)。此外,发展了以二苯甲酮为核,分别以10H-螺[吖啶-9,9'-芴]和10H-螺[吖啶-9,9'-氧杂蒽]作为大位阻给体单元,设计制备了TADF材料CO-1和CO-2。CO-1和CO-2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固态发射波长为504 nm左右,单线态与叁线态的能级差只有0.04 eV,HOMO/LUMO能级约为-5.20 eV/-2.45 eV。CO-1和CO-2的荧光寿命分别为0.56μs和0.42μs,热活化延迟荧光与稳态荧光光谱基本重合,具有明显的TADF效应。且CO-1和CO-2的非掺杂薄膜的PLQY较高,分别为59.2%和73.0%。(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6)

周世雄[7](2018)在《环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和银离子传感器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磷光铱配合物由于具有叁线态最短、发光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掺杂到主体材料中制备高效率的OLED器件。本文以叁(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tdbpit H)为双环金属化配体,2,2'-联吡啶及其衍生物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一种中性铱配合物。配合物的结构通过核磁、高分辨质谱及单晶进行确认。对配合物光物理性能进行表征,掺杂于聚甲酸甲酯(PMMA)中的配合物表现出绿光发射,叁种配合物[(bpy)Ir(tdbpit)Cl]、[(dtbbpy)Ir(tdbpit)Cl]、[(sbbpy)Ir(tdbpit)Cl]的波长分别为530 nm、535 nm、527 nm。通过在联吡啶的配体上引入了叔丁基和刚性结构的位阻基团,可以有效提高器件的效率。其器件外量子效率(EQE)分别为7.4%、10.1%、9.6%,最大亮度和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9246cd/m2、10210cd/m2、15990 cd/m2和22.5 cd/A、32.5 cd/A、31.5 cd/A。磷光铱配合物不仅可以应用到OLED器件上,还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中,本文以具有一定刚性结构的邻啡啰啉(phen)和叁(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为双环金属化配体合成了配合物[(phen)Ir(tdbpit)Cl],通过紫外吸收和发射光谱的测定,紫外吸收在300 nm处的强度增强,而其它离子并没有变化。当加入1倍当量的Ag+时,荧光波长在527 nm处发光强度增强到约1393%,根据线性方程y=112.05x+11.28(R2=0.979),算出检测下限为0.13μM,这接近铱配合物探针(10-7 M))的报道值。结果表明配合物[(phen)Ir(tdbpit)Cl]对Ag+具有高选择性。铱配合物在制备器件时往往会因为浓度高产生聚集作用,从而发生淬灭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设计合成了叁种含有碟烯结构的配体。以苯并噻唑-叁蝶烯(tps)的配体合成了铱配合物(tps)2Ir(bpfpz),其荧光发射波长为545 nm,HOMO能级为-5.37 e V,LUMO能级为-3.10 e V,能隙差(Eg)为2.27 e V,量子效率为77.6%,可以用于制得良好的器件。(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8-04-06)

王德祺[8](2018)在《基于延迟荧光机制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器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激发延迟荧光(TADF)材料凭借其独特的优点,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领域迅猛发展,被誉为继磷光材料之后的下一代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为了更进一步推动此类新型荧光材料在OLED领域的研究进展,开发性能优异的TADF发光器件。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高效的TADF材料,系统的探讨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电致发光性质,并且有针对性的研究了TADF材料的光谱调控、空间位阻对材料以及器件的影响,取得了如下成果:1.设计合成了oPTBC、oATBC、oSTBC、m PTBC、mATBC、mSTBC六种TADF材料,并且对他们进行物理化学性能表征。六种材料都具有极小的电子交换能,为叁重态激子反系间窜越提供了可能;电荷转移吸收峰都在420 nm左右,发光峰分别为561 nm、509 nm、497 nm、518 nm、480 nm、474 nm;六种材料的分解温度都非常高,能够保证在制备器件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形态。2.进一步研究了同分异构体oPTBC和mPTBC的电致发光器件,提出一种可以调节器件光谱的简单方法。利用oPTBC和mPTBC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外量子效率分别达到了18.1%和17.8%,亮度都超过10000 cd m~(-2);oPTBC的电致发光峰在540 nm,而mPTBC的电致发光峰在518 nm,两种材料的效率衰减优于大部分的TADF材料。我们的工作充分证明了简单调节吸电子基团位置,就可以调控器件发光波长,并且不影响器件的其他性能。3.深入研究基于oATBC、oSTBC、mATBC和mSTBC的电致发光器件,进一步研究空间位阻对材料以及器件的影响。随着空间位阻的增大,四种化合物的斯托克斯位移逐渐减小,分别为129 nm、92 nm、54 nm、36 nm;基于这四种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色纯度也逐渐提高,半波峰宽分别为90 nm、89 nm、80 nm、79 nm。四种材料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外量子效率,其中基于oSTBC的绿光器件外量子效率达到了21.4%,而基于mSTBC的蓝光器件外量子效率高达20%。我们的工作不仅制备了一批高效的TADF器件,而且为后续进一步设计高性能的TADF材料及器件提供了依据。本文工作丰富了TADF材料的种类,制备了一系列高效的OLED器件,推动了此类新型荧光材料在OLED领域的研究进展,为后续对TADF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李晓鹏[9](2017)在《8-羟基喹啉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因其良好的电光转化作用而在通讯显示行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以8-羟基喹啉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为例详细介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7年11期)

崔雨婷[10](2017)在《新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器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十年以来,在发光二极管等领域,有机发光材料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商业化了。在R、G、B叁种颜色中,对于发红光和绿光的有机材料,无论是在器件发光效率还是稳定性方面,都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相反,发蓝光有机材料则不是那么优秀。因此,本论文着重研究发蓝色荧光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和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及它们的器件发光性能。首先我们研究了两种基于9,9-二甲基-9,10-二氢吖啶和间苯二氰或苯甲酮作为构筑单元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即3,5-DAcr-BIPN和3,5-DAcr-BP。这两种材料,通过间位的连接方式,在苯环的1,3,5位置分别连接间苯二氰或苯甲酮电子受体单元和两个9,9-二甲基-9,10-二氢吖啶电子给体单元。通过热稳定性测试,两个化合物具备蒸镀的基本条件,可形成稳定的固态薄膜。以3,5-DAcr-BIPN作为客体材料,掺杂在主体材料m CP中共同作为发光层制作出器件A,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是16.5%,以3,5-DAcr-BP作为客体材料,掺杂在主体材料m CP中共同作为发光层制作出器件B,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是9.5%。器件A的发光性能优于器件B,原因主要是由于间苯二氰较苯甲酮具备更强的吸电子能力。除此之外,在整个可操作电压范围内,器件A的CIEx,y只从(0.22,0.40)变化到(0.22,0.39),器件B的CIEx,y只从(0.36,0.56)变化到(0.35,0.56)。其次我们又研究了一系列基于苯并咪唑和叁苯胺作为构筑单元的蓝色荧光有机小分子,即BI-A-TPA、BI-B-TPA、BI-C-TPA和BI-D-TPA。这四个材料,将叁苯胺作为电子给体单元,苯并咪唑作为电子受体单元,通过改变苯并咪唑和叁苯胺之间苯环桥的连接方式,来调节分子内电荷转移作用强度,最终防止发光材料红移现象的发生。以BI-A-TPA作为发光层制作出器件A,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是2.93%,最大电流效率是1.11cd/A,最大功率效率是1.16lm/w;以BI-B-TPA作为发光层制作出器件B,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是1.34%,最大电流效率是0.68cd/A,最大功率效率是0.66lm/w;以BI-C-TPA作为发光层制作出器件C,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是0.64%,最大电流效率是0.45cd/A,最大功率效率是0.32lm/w;以BI-D-TPA作为发光层制作出器件D,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是2.00%,最大电流效率是1.15cd/A,最大功率效率是1.17lm/w。(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6-30)

有机电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芳基碘化物的阳极氧化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用于合成高价碘试剂的方法,该方法用电流代替了化学试剂,避免了使用价格昂贵、反应后处理棘手的氧化剂,如m-CPBA, H_2O_2, Oxone, Selectfluor等.利用电化学合成的高价碘试剂,既可促进氟化、氧化环化等反应,也可成功地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一价碘/叁价碘氧化还原体系可用来高效地形成碳碳键、碳杂原子等化学键.此外,能回收循环再利用的芳基碘介质可用于间接阳极氟化,且容易和产物分离.总结近年来高价碘试剂的电化学合成方法及其介导的各种化学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电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彭灵.苯基桥联二蒽基有机深蓝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9

[2].张怀远,唐蓉萍,石星丽,颉林,伍家卫.高价碘试剂的有机电化学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9

[3].蔡佳林.基于热致延迟荧光的新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器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4].周宇,叶俊,张弛.一种新型蓝光荧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8

[5].张安伦.负载型有机电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对C-H键和醇的选择性电氧化活化[D].浙江工业大学.2018

[6].金广.基于叁嗪与咪唑类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8

[7].周世雄.环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和银离子传感器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8

[8].王德祺.基于延迟荧光机制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器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9].李晓鹏.8-羟基喹啉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研究进展[J].化工设计通讯.2017

[10].崔雨婷.新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器件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不同阳极在2MKOH-1MKI-饱和KIO3电解...一1直接有机电合成途径经1000℃氧化后的陶瓷涂层一2CV实验示意图SPE复合电极直接电解反应基本原理图此图为催化镀层类型的SPE复合膜电极的示...

标签:;  ;  ;  ;  ;  ;  ;  

有机电合成论文_彭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