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端后压浆论文_李虎,于美豹

导读:本文包含了桩端后压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钻孔,承载力,浆液,桩基,机理,作用,黏性。

桩端后压浆论文文献综述

李虎,于美豹[1](2019)在《建筑桩基工程施工中桩端后压浆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桩端后压浆技术是压浆技术与灌注桩技术的结合,对提高桩端承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现场施工中对该技术的应用分析,帮助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制定周密的施工方案,以便达到预期设计效果,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18期)

张成,万晓峰,刘传新,唐连权,王甘林[2](2018)在《桩端后压浆工艺对单桩承载力及桩身沉降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桩端后压浆工艺,通过对试桩压浆前后的自平衡法承载力试验,分析桩端后压浆工艺对单桩承载力、桩端承载力以及桩身竖向位移的影响。根据测试结果,比较压浆前后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和等效桩顶向下位移,分析桩端后压浆工艺的可实施性。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技术对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桩身不均匀沉降具有明显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通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聂颖[3](2018)在《桩端后压浆技术在某生物碎屑岩层钻孔灌注桩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海口市某生物碎屑岩层钻孔灌注桩工程的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对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及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对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处理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和总结,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8年38期)

贾国庆[4](2018)在《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适用范围、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施工操作要点。(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郝东雷,赵文亮,张然,薛明义,张永才[5](2018)在《桩端后压浆技术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了在长江叁角洲冲积平原区域的南通港吕四某一项目中的一组对比试验桩,并对两根普通钻孔灌注桩和一根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设计、施工、实验成果对比研究,包含超声波检测、自平衡静载试验以及应力计测试试验等。研究表明:桩端后压浆可有效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承载力,以及桩底截面以上一定范围的桩侧摩阻力,从而提高整桩承载力;桩端后压浆不仅可以提高桩承载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其刚度,有利于控制基础的沉降。因此桩端后压浆对提高桩承载力和改善荷载传递性能有明显的效果。在研究中得到了一些关于桩在承受竖向荷载时桩端阻力和桩侧的摩阻力作用机理的规律。(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工程勘察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06-21)

王艳[6](2018)在《桩端后压浆技术在高层建筑桩基施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桩端后压浆技术在高层建筑桩基施工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在简要阐述桩端后压浆技术加固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此项技术在高层建筑桩基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得出在高层建筑桩基施工中科学合理的应用桩端后压浆技术,是保证高层建筑桩基施工质量和稳定性关键的结论,希望对相关单位有一定帮助。(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8年11期)

黄生根,徐松,胡永健[7](2018)在《基于颗粒流的桩端后压浆细观机理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目前,桩端注浆的理论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有限元模拟等手段从宏观现象出发分析注浆机理、加固效果等,存在假设过多、本构模型选取困难和内在作用机理认识不清等诸多弊端。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采用颗粒流方法模拟桩端注浆过程,从细观角度分析桩端注浆扩散机理、压力分布及衰减、土体改性作用、土体位移场和应力场变化、桩身受力特性和桩体-浆液-土体耦合作用等,从而进一步完善注浆理论的研究。研究结论:(1)注浆压力是影响注浆扩散范围和桩周土体改性最重要的因素,注浆压力越大,浆液扩散半径越大,土孔隙率变化越大,土颗粒运动和重新排列越明显;(2)由于桩体的阻碍,注浆压力在桩端平面上下分布不同,导致土体孔隙率变化、应力场和位移场在桩端上下差别明显;(3)桩端注浆可分为叁个阶段,前期土体应力和桩身受力增长明显;中期持续增长,趋势放缓;后期基本不变;(4)桩端注浆本质上是桩体-浆液-土体叁者相互作用的过程;(5)本文可为注浆理论的研究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铁道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利鹏[8](2018)在《非湿陷性黄土地区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桩端后压浆技术作为一项改善桩基础承载特性和有效提高承载能力的措施,在工程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实际工程建设中采用多种成孔方式的桩端后压浆灌注桩,因成孔方式不同,致使桩端压浆效果不同,使得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特性不同,目前针对成孔方式对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成孔方式对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桩端后压浆的作用机理,合理设计桩端压浆参数,为成孔方式的合理选择和承载力确定提供依据。论文结合陕西省交通运输项目《黄土地区不同成孔方式摩擦桩承载能力研究》(15-21K),依托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的建设,通过桩基现场静载试验和理论分析,对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基于圆管层流理论,建立了考虑压浆孔个数和土体滤过作用影响的浆液柱形渗流扩散模型,对影响浆液渗流扩散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浆液―有效扩散距离‖的概念;基于柱孔扩张和统一强度理论,研究了浆液柱形压密作用机理及土体强度参数对柱孔扩孔后半径的影响,所建立的模型为估算浆液的―有效扩散距离‖和压浆后的桩端直径提供了方法。2.基于圆管层流理论和弹性力学物理方程,建立了考虑浆液后期时变性的浆液上返模型,分析了泥皮厚度、桩长、浆液压力和土体性质对浆液上返高度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土体中压力作用下浆液的上返高度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好适用性和计算精度,为确定浆液上返高度提供了方法。3.通过现场静载破坏试验得到了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压浆量、浆液压力、极限承载力、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对比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特性并得到了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极限承载力不同的原因;分析了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桩身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桩端后压浆提高不同成孔方式灌注桩承载力的机理,试验结果分析可为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成孔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4.基于柱孔收缩和统一强度理论,考虑混凝土灌注对桩周的径向压力作用,研究了从桩成孔到混凝土灌注后土体强度参数对桩周径向压力的影响,得到了侧摩阻力随土体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根据不同成孔方式所形成的桩周夹层特征,建立了考虑桩周夹层影响的剪切位移计算模型,得到了桩周土沉降随泥皮和混凝土厚度、剪切模量的变化规律;结合试桩资料,通过研究侧摩阻力的―深度效应‖、―软化效应‖和―强化效应‖,确定了叁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些对侧摩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可为侧摩阻力的合理取值提供参考。5.结合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特性、压浆量和浆液上返模型,在已有的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成孔方式影响的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摩擦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表明采用所建立的承载力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提高了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精度,可供实际工程参考使用。(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17)

杨有莲,吴启红,万世明,谢飞鸿,董建辉[9](2017)在《桩端后压浆对群桩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超长大直径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技术及其作用机理,介绍了该技术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供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通过某大桥超长大直径灌注桩基础的具体工程应用表明,利用桩端后压注浆可大大提高灌注桩的桩基承载力,为克服灌注桩施工工艺上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万晓峰,徐胜锋,王磊[10](2017)在《含黏性土圆砾层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特性现场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的3根钻孔灌注桩,通过对采用U型管法的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进行现场静载荷试验,研究桩端后压浆对含黏性土圆砾层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含黏性土圆砾层中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随着桩顶沉降的增加,其承载力能显着提高,且在达到极限状态时,极限承载力的提高幅度至少67%;桩端压浆后端阻力提高幅度为125.09%~146.36%,且端阻力占极限承载力的比值有很大提高,表明采用U型管法的桩端后压浆对含黏性土圆砾土层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此外,在含黏性土圆砾土层中采用桩端后压浆技术不仅可以通过增强端阻力来提升桩基极限承载力,还能提高桩身总侧阻力,并对桩基的荷载传递特性产生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7年12期)

桩端后压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桩端后压浆工艺,通过对试桩压浆前后的自平衡法承载力试验,分析桩端后压浆工艺对单桩承载力、桩端承载力以及桩身竖向位移的影响。根据测试结果,比较压浆前后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和等效桩顶向下位移,分析桩端后压浆工艺的可实施性。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技术对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桩身不均匀沉降具有明显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桩端后压浆论文参考文献

[1].李虎,于美豹.建筑桩基工程施工中桩端后压浆技术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2].张成,万晓峰,刘传新,唐连权,王甘林.桩端后压浆工艺对单桩承载力及桩身沉降的影响分析[J].现代交通技术.2018

[3].聂颖.桩端后压浆技术在某生物碎屑岩层钻孔灌注桩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

[4].贾国庆.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

[5].郝东雷,赵文亮,张然,薛明义,张永才.桩端后压浆技术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与研究[C].2018年全国工程勘察学术大会论文集.2018

[6].王艳.桩端后压浆技术在高层建筑桩基施工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8

[7].黄生根,徐松,胡永健.基于颗粒流的桩端后压浆细观机理模拟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8

[8].张利鹏.非湿陷性黄土地区不同成孔方式桩端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8

[9].杨有莲,吴启红,万世明,谢飞鸿,董建辉.桩端后压浆对群桩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10].万晓峰,徐胜锋,王磊.含黏性土圆砾层桩端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特性现场试验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

论文知识图

灌注桩压浆部位示意图桩端后压浆施工流程图6桩端后压浆与未压浆桩基Q~S曲...现场桩端后压浆浆液上返[127]桩端后压浆示意图现场桩端后压浆

标签:;  ;  ;  ;  ;  ;  ;  

桩端后压浆论文_李虎,于美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