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谱系论文_欧阳永棚

导读:本文包含了矿床谱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矿床,谱系,成矿,多样性,地质,异常,中南。

矿床谱系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永棚[1](2013)在《滇东南钨锡多金属成矿多样性及矿床谱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有色金属钨、锡等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然而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钨、锡等金属资源的需求和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钨、锡等资源因过度开发,其耗竭速度也急剧加快,资源形势不容乐观。国务院更是于2008年出台相关政策,对钨锡锑稀土等矿产资源实行保护与限制开采。滇东南地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钨、锡、银、铜、铅、锌、锰等金属成矿密集区,隶属于华南西部的滇东南—桂西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华南褶皱带及叁江造山带叁大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经历过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分布有个旧锡铜多金属矿、白牛厂银锡多金属矿、都龙锡锌铜多金属矿、新寨锡矿等一系列超大型—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近年来,经过生产、科研和高校等诸多单位的共同努力,该地区官房钨矿、麻栗坡钨矿整装勘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增WO3储量60余万吨,钨矿也展现了巨大的资源潜力。基于上述背景条件下,笔者认为对滇东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进行更为详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赵鹏大院士提出的“叁联式”定量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对滇东南地区(N22°50′-23°40′,E103°30′~104°50′)成矿地质背景分析,探讨成矿多样性在本区多方面的表现;以该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典型矿床的剖析,对钨锡多金属矿床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建立矿床谱系。通过本文研究,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和认识:1.研究区自元古代以来经历了长期且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造就了本区现今复杂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格局。研究区地层出露相对较为齐全;构造面貌复杂,各级断裂、褶皱、岩浆侵入接触构造及各种小构造等共同组成本区控岩、导矿、容矿构造;区内岩浆岩发育,尤以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侵入最为强烈,形成了与钨锡多金属密切相关的薄竹山和老君山两个复式花岗岩体。2.在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区内典型钨锡多金属矿床(都龙锡锌铜多金属矿床、南秧田白钨矿床、官房白钨矿床、白牛厂银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系统探讨。3.滇东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研究区内种类繁多的金属矿产资源,区内已发现的矿种达34种以上,为成矿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分别从矿产类型、成矿条件及控矿因素(赋矿层位及岩性、控矿岩浆岩、控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矿床成因类型及元素组合几个方面论述了成矿多样性在滇东南地区的表现,对本区成矿特征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4.研究区自元古代以来经历了多次构造旋回,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晋宁旋回、加里东旋回、华力西—印支旋回、燕山旋回及喜马拉雅旋回。多期次构造演化为本地区成矿作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对滇东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形成最为有利的是华力西—印支旋回及燕山旋回,区内许多经济价值极大的钨锡多金属矿床均形成于这两个地质时代。5.对滇东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空间产出规律进行系统总结。与个旧地区锡铜多金属矿床在矿化类型及成矿元素两方面呈现出分带性类似,老君山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围绕花岗岩体也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矿床类型由内向外大致呈现出的分带性:岩浆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气成高温热液型→中温热液型→低温热液型矿床,二是成矿元素由内向外的分带性:W-Sn-Be-Nb→Sn-W-Cu-Zn→Cu-Pb-Zn→Ag-Sb-Hg(成矿元素组合由高温到低温)。与老君山地区相比,薄竹山地区目前所发现钨锡多金属矿床数目及类型相对较少,分带性也没有那么明显。6.在系统研究区域矿床时间谱系及空间谱系的基础上,编制出了区域矿床“时间—空间—成因”综合谱系图。此外,还以都龙锡锌铜多金属矿床为例,在矿床尺度对矿床谱系进行探索性的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3-05-01)

夏庆霖,谢蕴宏,刘俊来,冯庆来,李定平[2](2009)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黑色金属矿床谱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与环太平洋成矿带的交汇部位,具有丰富的富铁、优质锰、铬铁矿、钛铁矿等黑色金属资源。在系统收集和整理该区矿产地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南半岛5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泰国)的矿产地数据库,初步厘定了黑色金属矿床谱系,并对其找矿潜力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09年Z1期)

李景春,赵爱林,金成洙,王力[3](2002)在《金成矿多样性与矿床谱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成矿多样性在成矿地质环境、成矿时代和矿化类型上非常明显,这种多样性具有规律性变化,并在成矿时间、空间及矿床成因等方面构成了矿床谱系.进一步研究金成矿多样性和矿床谱系对阐明金成矿规律、指导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地质与资源》期刊2002年04期)

徐金芳[4](2001)在《山东内生金矿矿床谱系及其致矿地质异常》一文中研究指出矿床谱系是对成矿多样性的理论概括 ,而成矿多样性又是由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致矿地质异常决定的。本文论述了山东省内生金矿矿床谱系及其致矿地质异常(本文来源于《山东地质》期刊2001年02期)

赵鹏大,陈建平,陈建国[5](2001)在《成矿多样性与矿床谱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成矿多样性是成矿事件的根本表现 ,它不仅表现为一个矿床在成因、形态、尺度、矿石类型、矿石组合、有利及不利组分上的多样性 ,还表现在矿床、矿田、矿带、成矿省、成矿区域及成矿时期上的多样性 .成矿多样性在成矿物质基础上受矿源地质异常控制 ,在成矿物质运移上受运矿地质异常控制 ,在聚矿作用上受赋存环境地质异常控制 ,在成矿后的变化上受保矿与毁矿地质异常控制 .因此 ,可以通过地质异常背景的研究来揭示成矿多样性的具体特征 .矿床谱系在时间、空间及成因上与成矿多样性密切相关 ,它在评价与预测新类型矿床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 ,了解成矿多样性与矿床谱系 ,对研究超大型矿床、成矿流体、区域矿化以及揭示成矿规律 ,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01年02期)

矿床谱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与环太平洋成矿带的交汇部位,具有丰富的富铁、优质锰、铬铁矿、钛铁矿等黑色金属资源。在系统收集和整理该区矿产地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南半岛5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泰国)的矿产地数据库,初步厘定了黑色金属矿床谱系,并对其找矿潜力进行了简要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矿床谱系论文参考文献

[1].欧阳永棚.滇东南钨锡多金属成矿多样性及矿床谱系[D].中国地质大学.2013

[2].夏庆霖,谢蕴宏,刘俊来,冯庆来,李定平.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黑色金属矿床谱系[J].地质通报.2009

[3].李景春,赵爱林,金成洙,王力.金成矿多样性与矿床谱系[J].地质与资源.2002

[4].徐金芳.山东内生金矿矿床谱系及其致矿地质异常[J].山东地质.2001

[5].赵鹏大,陈建平,陈建国.成矿多样性与矿床谱系[J].地球科学.2001

论文知识图

大邓格多金属矿床矿石石英-围岩全岩微...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谱系示意图一10研究区与沉积建造有关的铜矿矿床新疆北部幔源岩浆矿床谱系综合成...构造复杂度等值线“叁联式”定量成矿预测模型

标签:;  ;  ;  ;  ;  ;  ;  

矿床谱系论文_欧阳永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