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南江西省南丰县职业中专344500
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个环节。若方式得当,则可以使学生对新课感到新奇有趣,因而就能产生学习新课的欲望、冲动。由于课文内容不同、体裁不同、特点不同、时代不同、写作方法不同。因此,导入新课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那么导入新课有哪些方式呢?我认为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释题导入法
人们常把题目比作一篇文章的眼睛。这是因为题目往往概括了文章的内容,表现着文章的精神。在讲授新课时,如果能从题目入手,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旨、内容。如讲授《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可以先板书课题,接着以秋——故都的秋为序,逐层剖析题目,指出:“秋”是很普通平常的时令季节,而课文要讲的是“故都的秋”,那么作者为何要写故都的秋?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它有何新奇独到之处?它与别处的秋比较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进入课文。
二、直观导入法
直观性原则已为长期的教学实践所证明是有效的。通过直观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利用实物、照片、挂图、宣传画、以及书中插图等。如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教师要先让学生仔细观看课本前面的插图,提醒学生注意图中人物的穿衣戴帽,从头到脚与一般人有何不同,大晴天手里拿了什么,同时还要注意插图下方的那一句文字说明——“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学生带着以上问题一边看图一边思考。然后板书课题——装在套子里的人。进而解题,课文写的是一个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是一个要把自己装在自己设计的、似乎很安全的“套子”里的人。不仅如此,他还要把他自己的生活与思想也装进“套子”里。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下面就让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介绍背景法
有些课文所写的是过去时代的人物事件。如果不先介绍时代背景,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感情,事件的进程、意义就难以理解。如课文《鸿门宴》,节选的这部分是楚汉战争中的一段插曲,主要叙述项羽进入函谷关后与刘邦的一场斗争。如果在讲课前不把与此相关的楚汉战争的历史背景介绍清楚,学生就难以读懂课文。所以,先介绍时代背景,给学生学习新课打好基础,作好铺垫。
四、介绍作者法
有些课文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有的课文是作者的自叙,有的课文中的人物就是作者的化身,有的虽非写作者本人,但作者却在文章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如《琵琶行》、《再别康桥》等,作者的经历与课文如胶似漆地联系在一起。讲授这些课文时,必须先介绍作者的经历,以便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其由来。如果不介绍诗人白居易的悲惨遭遇,学生就难以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刻含义,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可能还会感到奇怪甚至可笑。当然,介绍作者与介绍背景一样,要目的明确,抓住与课文相关内容,简明扼要。
五、比较导入法
教材中常常有题目相同、题材相仿的课文。碰到这类课文,可以常常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课文,以便唤起旧知。在温故的基础上,抓住有机联系导入新课。如讲授苏轼的《赤壁赋》时,先让学生回忆或背诵作者的另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然后提问:《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作者在何时何地而所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接着板书《赤壁赋》,让学生辨别课题的异同。然后,进一步指出,虽然两篇课文都与赤壁有关,但它们所采用的体裁,表现的主题各不相同,那么《赤壁赋》究竟写了什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这样通过比较的方式导入新课便顺理成章了。
六、讨论问题法
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往往比较感兴趣。教师如果能利用学生以前掌握的历史知识,与课文结合起来,找到课文与历史知识的结合点,就能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如《过秦论》,在讲授该课前,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中国古代史战国时期秦国的历史,并让学生思考且讨论这么一个问题——强大的秦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一举扫平六国,建立起统一的秦王朝,却为何会被陈胜、吴广发起的秦末农民起义迅速推翻呢?让学生带着奇趣学习新课。
七、成语、警句导入法
学生作文时都会运用一些成语、警句,但却不知道其出自何处。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既来之,则安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居安思危”等等。在讲授《劝学》、《季氏将伐颛臾》、《五代史伶官传序》、《谏太宗十思疏》等课文时,先把有关成语、警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解释,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不少学生只能讲出其常用的引申意义,而对其本义却不甚了解。教师便可提醒他们,在学习新课时要特别注意。
八、音乐导入法
一些古典诗词,被现在的曲作者谱上了曲,变成了一首首歌曲,如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教学时可先播放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学生听后都知道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水调歌头》。利用音乐导入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爱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总之,导入新课方法很多,如还有设置悬念法、猜谜激趣法、对联揭示法等,不同课文有不同的导入方式,同一篇课文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导入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式,要因人、因文而异,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选择最佳的导入方法,不能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