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集体责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集体,责任,道德,全国人大常委会,政府,人民团体,重托。
集体责任论文文献综述
刘千乔[1](2019)在《准确认定党组织的集体责任》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在开展党内问责工作中,一些地方存在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相互替代的问题,有的只问责党组织不问责领导干部,把集体责任当成个人逃避责任的挡箭牌;有的只问责领导干部不问责党组织,以个人履责不力掩盖集体失职失责问题。《问责条例》第六条明确规定,“对党组织问责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报》期刊2019-09-18)
官阳[2](2018)在《零愿景时代的交通安全呼吁集体责任意识与职业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每每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行业内就会出现很多声音,其中,有分析问题的,也有讨论责任归属的。其实,人类社会进入汽车时代后,交通事故的责任到底应该由道路使用者承担,还是道路设计者和管理者来承担,这样的研判和争论就从未停止过。直到1997年后,这种争论在国际交通安全领域渐渐几乎听不到了,因为大家终于认识到,交通出行是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多样化的驾驶任务需求考验和挑战着人的承载力,交通事故是全人类和全社会的代价,其责任需要全体道路使用者和道路交通系统的设计者们共同承担。(本文来源于《汽车与安全》期刊2018年11期)
杨春然,董兴佩[3](2018)在《从政府、协会到个人:集体责任影响运动员比赛权的根据——兼论俄罗斯兴奋剂丑闻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俄罗斯系统使用兴奋剂的行为,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以特别决议的方式,授权各国际体育联合会根据自己的规则进行处理。有的联合会,如国际田联,间接通过中止国家协会会籍的方式,也有联合会,如国际举联,直接通过适用决议或自己的规则,使政府责任演变为对比赛权的否定,导致很多俄罗斯运动员无缘于里约奥运会。俄罗斯运动员以违反责任主义原则或者比例原则为由,提起国际仲裁。CAS以这种处理并非是兴奋剂违规处罚,而是其不具备比赛条件,使之避开了法律的限制。当然,《决议》第3条规定除外,因其有悖于"禁止双重危险原则"而被CAS宣布为无效。经过此事件,体育法的一个最大变化是,运动员的比赛权开始与国家协会的管理权解构。(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邬桑[4](2017)在《社会集体的自主性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识与社会科学经常将集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基于这种看法,社会与法律要求社会集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法律责任,甚至,许多时候要求社会集体独立地承担责任。责任与权力息息相关,因此,追究社会集体整体的责任意味着要求社会集体拥有自主权。不同责任对应的自主不同,因果责任对应着行动的自主,道德责任对应着道德的自主。因此,要追究集体的责任,需要集体具备行动的自主——由于集体的行动自主面临还原论的挑战,我将它称之为本体论的自主,也需要集体具备道德的自主。社会集体是本研究的对象。为了保证集体的并存性、建立社会与集体间的联系,社会集体被定义为由具备共同接受的人组成的实体。这个定义能够涵盖其他定义中的社会集体,弥补其他定义的不足,并且将群体排除在社会集体的范围。还原论认为集体的行动与责任都能够还原为集体成员个人的行动与责任。为了回应还原论的挑战,说明一些案例中无法还原的集体,本文讨论了集体行动者的建构过程。成为一个自主的主体意味着集体具备高于成员的渴望和意图,并且意味着集体能够为了自己的目标而采取行动,且不能被还原为成员的判断或行动。集体意向性建立了集体。建立集体的集体意向性主体是“我”,这种建立集体的步骤中涉及的集体意向性被图梅勒称为we-intention。这种集体意向性之所以能够实现,因为它建立在个人的自然能力与社会能力之上,这两种能力是计划能动性与回应期望义务。集体建立以后,集体通过随附关系进行集体决策,集体决策机制是决定随附关系的核心。为了避免集体非理性的现象,集体的决策要满足强的集体理性,也就是保证集体决策是完整、一致且演绎闭合的。能够实现强的集体理性的随附关系是整体式的随附。集体决策具备权威性,给予集体行动的理由。并且,集体决策的权威性能够使集体的行动理由转化为成员的行动理由。集体的能动性是建立在共有意图之上的。共有意图保证了集体成员之间能够协调一致,制定相互契合的计划,从而保证集体的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实现。集体行动者与个人存在争夺控制权的问题。嵌入式解释讨论了集体行动者对自身有监管式的控制权,解决了争夺控制权的问题。由于集体行动者具备了不可还原性、能动性和控制权,因此,满足以上条件的集体行动者是本体论自主的。控制集体道德自主的核心是集体的决策机制。仅仅依赖集体决策机制并不能保证集体的道德自主,另需满足的两个条件是:集体要决定的事件具有价值负载、集体成员给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在保证了以上条件时,集体对决定的事件拥有道德自主权。在这一基础之上,如果集体具备集体层面的反馈机制,那么,集体能够实现连续的道德推理,拥有完全的道德自主权。据此,层级制集体是可以实现集体自主的。层级制集体实现集体自主的条件为:第一,集体的最终判断必须随附于其集体成员个人的判断;第二,集体成员做判断时的意向性必须在每一层级中连贯地指向最终的集体决策。以上理论具备一定的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超充分决定论案例、“挑战者”号坠毁事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典型的集体自主性和集体责任的实践案例。按照判定集体责任的流程,能够支持案例中的集体是自主的,并且,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5-27)
邓超伟[5](2016)在《赔偿与集体责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经常想到的“赔偿”是个人对个人的问题;一个人的行为对别人带来了恶影响,责任者必须要对受害者付赔偿。那如果是一个集体犯罪,或者受伤的是集体,怎么支付赔偿呢?本文试图通过赔偿的研究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有的国家,尤其是美国,和国际层面上存在一些赔偿要求,大部分是一个受害者集体对另外一个集体——比如个国家的政府——要求的赔偿。所以本文讨论的问题是在这种要求赔偿的情况下,如何分别责任者集体和受害者集体的人员?在一些学者的研究当中,我找到了一个跟大部分研究不一样的观点。在松田茉莉写的《向下看:批判法律研究和赔偿》一书当中,她提出为什么国家有义务承认以前的错误以及支付赔偿。使用批判法律研究的背景,她找了反对赔偿这一概念最流行的争论,然后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讨论为什么那些反对者是错误的。那松田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在分析她的解决方案之前,本文首先介绍她讨论的对于赔偿的一些问题。在她的论文里,松田为读者介绍了反对赔偿的叁个最大的争论。第一个就是关于集体分别和集体责任。对于每个赔偿要求,找到合适的方法决定谁算是受害者集体的人员和责任者集体的人员是非常困难的。第二是每个赔偿要求需要跟以前的错误有关系,比如说必须要证明受害者的情况是与责任者的行为相关的。第叁是关于赔偿的计算和赔偿的形式:受害者受到的伤害不一定只有有形的损害,还有有可能失去的未来机会,或者心理方面的伤害,这些伤害该如何定价也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这篇论文旨在研究松田的解决方案是否适合解决现代的赔偿问题,以及研究国内赔偿要求和国际赔偿要求的区别。国内赔偿使用松田解决方案的方式跟国际赔偿要求的是否一样?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将会分析两个美国国内赔偿问题:美国黑人要求的赔偿和日裔美国人要求的赔偿。在美国,美国黑人的歧视问题以及如何给予他们的赔偿是一个长期被讨论的问题,但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相反日裔美国人对美国政府要求了赔偿,并且在90年代成功得到了赔偿。这两个例子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关于松田的第二个解决方案,即很难建立赔偿要求和美国政府行动的关系。日裔美国人获取赔偿的例子当中,计算赔偿金额以及赔偿对象比较容易。但是美国黑人索赔的例子则不同,美国的黑人很多,每个人也经历过不一样的歧视,还要看哪些人的先祖在美国当了奴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松田的解决方案在日裔美国人的例子当中是可行的:美国政府支付的赔偿成功了安慰了日裔美国人。但是在美国黑人的例子当中,因为第二解决方案不适用,所以美国政府无法决定给谁付多少钱的赔偿。那国际赔偿要求跟国内的有什么区别?本文分析了两个比较有名的赔偿要求,就是犹太人对德国政府要求的赔偿,和中国政府对日本政府要求的赔偿。两个例子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受害者集体受到了其他国家军队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侵害,包括大屠杀以及很多其他暴行。德国已经对犹太人支付了很多赔偿,并且目前还在继续赔偿。相反,日本只对一些国家支付了比较少赔偿,进行了几回公开道歉,并且现在已经没有了。为什么这两个赔偿要求有这么不一样的结果呢?本文的研究结论是松田的解决方案在解决国际赔偿要求和相关问题上比解决国内问题更加有效。在本文分析的国内赔偿要求和国际赔偿要求,成功的例子都是因为责任者国家按照松田的《向下看》解决方案支付赔偿了。而且,国内的问题和国际的问题还有一些区别影响了松田解决方案的使用法。比如说,美国政府应该给予日裔美国人支付的赔偿比美国黑人的容易计算了。在本文分析的两个国际赔偿要求问题,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的犹太人马上建立的组织,即犹太人要求赔偿联合会,开始与德国政府探讨最合适的赔偿价值和辨别受害者集体的方式。在这个例子当中,德国政府每一步都做到了“向下看”,是因为受害者集合,主动地跟德国政府合作了。(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5-27)
赖先进[6](2015)在《集体责任如何追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重大决策责任追究碰到集体决策,“法不责众”“责任区分不清”“决策失误责任认定”等难题凸显,最终造成决策责任无人追究。为此,可按照“谁决策、谁负责”“有权必有责、权责统一”“谁主持、谁承担”原则,将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细化到个人,并建立重大集体决策终身(本文来源于《学习时报》期刊2015-03-16)
王钟的[7](2015)在《把好“入口关”是集体责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张德江委员长要求“把好代表‘入口关’”。工作报告中还提出: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常委会职能作用,完善代表资格审查机制,加强对选举全过程的有效监督,确保选举工作风清气正。委员长提到的把好“入口关”,就是确保把真(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5-03-13)
邓海建[8](2014)在《官去楼空,说好的集体责任呢?》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省萧县县城东部新城区的一座小山脚下,有一片在建的建筑群。中间是一座6层的主体建筑,四角4栋副楼,楼前的广场两侧,对称分布着8栋楼房,均已封顶,却未见后续施工。工地施工示意图显示,建筑名为“安粮皖北大厦”,面积23966平方米,对称分布的8栋楼房上则分(本文来源于《嘉兴日报》期刊2014-10-23)
邢生祥[9](2014)在《青海建立省管干部廉政谈话提醒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特约记者邢生祥)为强化对省管干部的日常教育和监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近日,青海省纪委印发《对省管干部廉政谈话的暂行办法》。该《办法》健全完善了任职廉政谈话、信访谈话、巡视谈话、审计谈话、案后整改谈话和廉政责任谈话等对省管干部的廉政谈话提醒机(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4-02-11)
李丹,宗利娟,刘俊升[10](2013)在《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之关系:班级氛围的调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调查法,随机选取上海市3所普通中小学四、六、八、十年级的755名学生为被试,探讨班级氛围在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男生的外化行为问题显着高于女生,其感知的班级氛围显着低于女生。而男、女生集体道德情绪与集体责任行为的性别差异不显着;(2)学生感知的班级氛围随年龄的增长先下降再上升,八年级时最低;集体道德情绪和集体责任行为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小学生(四、六年级)的集体道德情绪和集体责任行为得分均比中学生(八、十年级)高,高一(十年级)学生的得分处于最低水平;(3)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的关系受班级氛围的调节。与消极的班级氛围相比,积极的班级氛围能够弱化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的负向关联。结果揭示了积极的班级氛围对外化行为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助于改善这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集体责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每每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行业内就会出现很多声音,其中,有分析问题的,也有讨论责任归属的。其实,人类社会进入汽车时代后,交通事故的责任到底应该由道路使用者承担,还是道路设计者和管理者来承担,这样的研判和争论就从未停止过。直到1997年后,这种争论在国际交通安全领域渐渐几乎听不到了,因为大家终于认识到,交通出行是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多样化的驾驶任务需求考验和挑战着人的承载力,交通事故是全人类和全社会的代价,其责任需要全体道路使用者和道路交通系统的设计者们共同承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体责任论文参考文献
[1].刘千乔.准确认定党组织的集体责任[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
[2].官阳.零愿景时代的交通安全呼吁集体责任意识与职业精神[J].汽车与安全.2018
[3].杨春然,董兴佩.从政府、协会到个人:集体责任影响运动员比赛权的根据——兼论俄罗斯兴奋剂丑闻的处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
[4].邬桑.社会集体的自主性建构[D].浙江大学.2017
[5].邓超伟.赔偿与集体责任研究[D].南京大学.2016
[6].赖先进.集体责任如何追究[N].学习时报.2015
[7].王钟的.把好“入口关”是集体责任[N].中国青年报.2015
[8].邓海建.官去楼空,说好的集体责任呢?[N].嘉兴日报.2014
[9].邢生祥.青海建立省管干部廉政谈话提醒机制[N].工人日报.2014
[10].李丹,宗利娟,刘俊升.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之关系:班级氛围的调节效应[J].心理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不同班级氛围下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责](/uploads/article/2020/01/06/eab4f0d96c8700627d028eda.jpg)
![不同班级氛围下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uploads/article/2020/01/06/6c51d8105c15815b9a6e71ed.jpg)
![10 商业外贸旅游物价10-16 市区限额以上批...](/uploads/article/2020/01/06/e817ec101d6ec79a4edc56fa.jpg)
![第二篇 企业集团2-14 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与...](/uploads/article/2020/01/06/146350e29790cf95a8564b4d.jpg)
![第二篇 企业集团2-14 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与...](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n20081200860755_00&suffix=.jpg)
![第二篇 企业集团2-14 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与...](/uploads/article/2020/01/06/758b7070f7448ee3ca5295d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