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静谣:“佛系青年”文化的社会心理问题与诊断支持论文

童静谣:“佛系青年”文化的社会心理问题与诊断支持论文

“佛系青年”文化产生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处在这种环境下的青年群体的价值观有可能出现冲突矛盾和混乱的现象。面对这一现象,如何正确引导青年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所要探讨和研究的。

“佛系”是2018年的流行语之一,“佛系人生”更是成为被当前青年群体所追捧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佛系”生活气质越发受到青年人推崇。“佛系”文化在网络媒介的大力传播下成为当前中国新兴青年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值得引起学者和社会的重视。

一、“佛系青年”文化下的青年亚文化现象表征

“亚文化”(sub-culture)的命名包含着显著而深刻的价值判断。“亚”,是相对于“主”而言的次文化,是相对于“中心”而言的边缘文化,是相对于“主流”而言的非主流文化,也是相对于“独立”而言的从属文化,是与社会主导文化相对应而存在的文化形态。[1]“佛系青年”文化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反映出青年亚文化所具有的共性,即在社会中的青年个体面对新的时代背景所体现出的不同于社会主流文化的意识,但与此同时,“佛系青年”文化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同于之前的“丧文化”所表现出的颓废色彩,也不同于一些网络热词所表现出的以“自我污名化”为特色的亚文化形式。由此,要正确解读“佛系青年”文化现象,需要从它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和阐释。

(一)身份认同下的青年群体意识:“佛系青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身份认同的问题一直以来都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里笔者采用学者张萌萌所提出的概念阐释:身份认同即是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社会实践中不被人们所察觉,但是一旦出现“危机”便由无意识变为意识被人们所唤起。[2]“Weeks J认为,认同即你和一些人有何共同之处,以及你和他者有何区别之处。从本质上来讲,认同给人一种存在感,它涉及个体的社会关系,包含你和他者的复杂牵连。”[3]身份认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被影响所形成的一种潜意识,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受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影响。“佛系”代表的便是青年群体对于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与接纳,因此,要想真正了解“佛系青年”,就需要探究其隐藏在深处的对于“佛系”的身份认同。

1.4 评价标准 治愈:随访半年以上,高代谢症状级体征完全消失,血清FT3、FT4、TT3、TT4恢复正常;好转:高代谢症状部分减轻,体征部分消失,FT3、FT4、TT3、TT4 明显减低,但未将至正常水平;无效: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反而加重,FT3、FT4、TT3、TT4 无明显减低; 复发:131-I治疗后的患者,已达痊愈标准后,再次出现甲亢的症状和体征,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再次升高;甲低:131-I治疗后的患者出现甲低的症状和体征,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低于正常,TSH高于正常。

就那样分手了。三年的校园爱情,一年的共同生活,苍茫地结束。而夏天也就过去了,所有的阳光都好像在夏季里消耗殆尽。

自经济快速发展以来,国家的开放带来的不只是经济的发展,还有诸多文化的交流,外来的价值观不断冲击着本土价值观,生于这一时代的青年人不断经历着塑造价值观的社会化过程。复杂的社会化过程使得青年人的价值观变得多元化,出现了更多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亚文化。这些亚文化的出现,反映出青年群体希望代表自身的文化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能够被主流价值观所承认。“佛系青年”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青年群体对社会现状产生迷茫和无助,从而向社会寻求心理认同、表达心理诉求的一种方式。他们期望社会可以认同青年群体所代表的新的行为理念,希望这种随性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以及关注自身的处世之道可以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因此,“佛系青年”的出现是青年群体在向社会表达内心深处的渴望。正如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所说:“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5]换言之,青年群体在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寻求心理认同,是推动“佛系青年”文化生成的心理根源。

(二)青年亚文化的二次编码建构:对于主流文化的抵抗

“佛系青年”中的“佛”并不是主流文化中所说的“佛教”。主流文化将“佛”定义为“觉者”,佛教则是一种宗教信仰,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当下盛行的“佛系”文化却不是主流文化所定义的佛教文化,而是将佛教文化中的某一些观点进行提炼和置换,不断进行改写,将原有的意思进行创造性的改变,赋予新的含义,这种二次编码体现出青年群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笔者认为这种将已有的词语进行不断编码和创新的行为,能够赋予当代青年人特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可以被鼓励和接受的。但与此同时,以“佛系青年”文化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发展至今,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消极主义色彩,这种消极主义不断地在青年群体中蔓延,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这是必须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

以青年亚文化研究见长的英国伯明翰学派反对法兰克福学派将大众描绘成“文化白痴”的做法,他们把受众置于研究的核心,并将其塑造为“积极的生产者”。[4]青年亚文化在对于主流文化的抵抗中,并非采用暴力极端的方式,而是主要体现在审美和生活方式中,是一种温和的、仪式性的抵抗,用积极创造新的亚文化的表现形式来间接对主流文化造成冲击。青年人对主流文化中呈现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进行带有自身特征的文化二次编码,不断地创造出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亚文化表现形式,以一种反叛的方式表达青年人对于主流文化的抵抗。

“佛系”是指只看重自己的意愿和自身的舒适与追求的一种不争不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其实一直都存在,有不少人认同这种潜藏在意识里的处事风格,只是在“佛系”一词盛行之前很少被大众和舆论注意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不断进行信息的更迭和替换,一个新词语的出现构成一种“危机”,使得人们开始注意到这种生活方式,“佛系”一词所代表的态度和观念更是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所接受和认同。于是,人们开始不断以“佛系青年”来进行身份的介绍,对于“佛系”群体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属于网络时代“原住民”的青年群体,更是开始在各个社交平台宣称自己是“佛系青年”。网络时代的信息便捷性更是让“佛系青年”被更多人所认识和接纳,这使得更多青年人加入到这个群体中来,成为一种社会亚群体而存在。由此,“佛系青年”文化被更广泛地传播开来。

二、“佛系青年”文化生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在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的现代社会,青年人面临的无论是来自社会还是家庭的压力都与日俱增。而在这些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时,他们会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慢慢累积在一起,会使青年群体产生自我不确定性。当个体对自我的理解出现偏差,对自身产生质疑和困惑时,则会对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青年群体为了缓解和释放这种压力,会形成对压力的回避和退却。“佛系青年”文化的产生便是青年群体为了回避来自社会对其的期望和压力时的选择。青年群体生活在竞争压力和就业压力日渐严峻的现代社会环境中,为了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满足,要面对诸多竞争和失败。而“佛系青年”所认同的无欲无求和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正是试图回避竞争带来的失败结果—既然可能会失败,那么不如就将自己的心态放到最轻松的位置,进而达到放松和排解压力的目的。“佛系青年”做事仅凭喜好的态度,是青年群体在繁杂的社会现实中,试图将自我的不确定性转变为更多对自我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青年群体的心理压力。因此,“佛系青年”文化的出现是青年群体的一种“自嘲”和对于现实社会的一种消极抵抗,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体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心理缓释机制。

(4)著者号取号复杂,外包书商没有编目基础和经验,编目工作难度大,因此,编目外包受限制。例如:《蛙》(莫言著),其索书号:I247.5/M718.1-18(1),查重结果显示是莫言著的第18本书,取著者号要加“-18”,而且又是修订版,又要加“(1)”。外包书商一般没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又不了解我馆的编目原则,而且对我馆取著者号的“汉语拼音著者号码表”又不熟悉,编目质量很难符合一定的要求。所以,书商编目外包有困难。

(一)青年个体主观向上的心理诉求是“佛系青年”文化产生的根源

我国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现在正处在深度融合阶段,工业控制网络在保护需求、响应时间与更新周期等方面的要求较之信息网络存在较大的不同,使得目前面向信息网络的安全防御理论与技术不能直接应用到工业控制网络的安全防御之中。目前在工业控制网络的安全防御建设工作中,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追求自我逃避的心理代偿是“佛系青年”文化生成的内因

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新一代青年群体在既定的现实社会规则下,会有一种打破常规、挑战权威的心态。而在现实社会中,青年人必须首先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随之而来的压力也同样影响着不断追求个性和自由的青年群体的心理状态。当代青年群体成长于物质丰富的时代,这使得部分青年人缺乏对于现实的认知,心理成熟度较低。当他们真正进入到社会中,各种压力以及责任扑面而来,而现实社会又不像之前想象的那般简单。于是,为了适应既定的现实规则,青年人开始学会适应与理想中不同的社会,为了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而压抑自身的本性。刚走出“象牙塔”的青年人往往拥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但是由于现实的原因,这些目标似乎都是困难而又艰险的,此时,如果他们的心理成熟度低,无法通过自身来适应和调节,这种心理状态就会极度影响他们的生活,于是他们开始出现自我逃避和自我补偿的行为。无论是之前出现的“丧文化”,还是“佛系青年”文化的盛行,这些青年人的处世之道都与主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不同,他们通过这种亚文化来与主流文化对抗,以实现自身对于长期处于主流规则而又无法获得自身满足的压抑下的一种补偿。当青年群体的愿望和需求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时,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而“佛系”文化恰恰在这时满足了青年人的心理需求,缓冲了社会现实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张力。“佛系青年”文化既反映了当代青年群体对于社会现实的接纳,又体现出其对于社会现实的反叛精神,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佛系青年”文化达到平衡,这是青年在心理代偿机制下对自身价值、使命与责任的探求。

由于人为活动影响的水文序列与天然序列存在差异,因此可将两者作为两类水文序列。本研究基于流域水文模型,采用有序聚类分析方法,判定人为活动影响的水文序列与天然序列之间的突变点。运用有序聚类分析方法判定水文序列的显著突变点,其实质就是判定最优分割点。最优点分割的方法为:

(三)无欲无求的心理缓释是“佛系青年”文化生成的动因

“佛系青年”的出现是新一代青年群体在现代文化冲击下形成的精神诉求。当青年人找不到途径缓解和释放自身的压力时,便会产生一种逃避心态,会用一种“新奇”的方式寻求社会的关注和解答。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可以从心理学中找到解释。

(四)网络虚拟的心理场变化是“佛系青年”文化生成的外因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曾提出“场域”理论,指个体所形成的对于事物的认知是由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事件的经验和思想组成的。[6]也就是说,个体心理场的变化是由个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同决定的。当今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信息化时代的青年群体每天都处于信息爆炸的环境中,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个体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知一直都是在变化中的。“佛系青年”文化的产生就是青年群体在大量关于“佛系”的信息轰炸下所汲取到的一种新的自我“认知”。当代青年群体会有自我呈现的需要,更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他们会更快地接受“佛系”文化的传播,同时作为传播者,将“佛系”文化的影响扩散,使其成为青年群体的一种“潮流”,进而影响更多的人。

三、“佛系青年”文化的诊断支持与引导机制

“佛系青年”文化产生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处在这种环境下的青年群体的价值观有可能出现冲突矛盾和混乱的现象。面对这一现象,如何正确引导青年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所要探讨和研究的。

(一)身份认同是进行价值观引导的基础

青年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身份认同。身份认同的过程,是青年群体逐渐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和相应的社会身份,以及对于这个身份接受度的过程。当今时代,多元文化使得青年群体对自身的身份认同存在困惑和混乱。“佛系青年”的出现是青年人在对社会中自我身份定位模糊与不确定的心理状态下的一种价值观的思考。因此,引导“佛系青年”们拥有正确的身份认同,减少其内心消极避世的态度,养成更多内在包容的优秀品质,需要我们不断对其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引导青年群体拥有主流价值观所认同的社会身份和自我价值,可以进一步减少“佛系”文化中消极遁世的一面对于青年群体的负面影响,进而鼓励青年群体树立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精神,不断强化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的新时代青年的身份。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剖析“佛系青年”文化,加强与青年群体的沟通和交流,了解青年群体内部的诉求,让青年群体对社会产生归属感,提高其身份认同度,确保青年群体能够用理性的价值观来看待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二)社会支持是价值引导的助推力

在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支持和理解。而每天都处于虚拟网络中的青年人,在虚拟社会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关系网,当他们面对现实社会中的压力时,更愿意向关系网中的人诉说。青年们在网络中标榜自身,寻求同道中人,一起来表达自身的价值和追求。这种社会支持是青年人应对困难、寻求心理缓解的一种有效途径。“佛系青年”的出现也是如此,他们用“佛系”将自己符号化,不断宣扬自身的“佛系”追求,以期得到关系网中其他人的关注和认同。虽然这种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青年人的心理压力,但无法真正解决青年人的内在问题。这就需要给予青年人更多的社会支持,通过现实社会的支持解决他们的问题,释放心理压力,进而促进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减少消极避世的观念对他们的负面影响。而必要的社会支持需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一方面,政府应该不断通过沟通机制来切实解决青年群体的困难,缓解青年群体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增强对青年亚文化的包容力,对其积极方面予以关注,对其消极方面加以引导,从而更好地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道德修养是价值引导的内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加强青年群体的道德修养是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内在动力。只有青年群体不断进行自我修养的反思和提高,才能在面对不良的文化意识侵蚀时进行防御和理智的思考。提高道德修养需要青年群体培养自律意识,在克己和自省中不断锻炼自律的能力。克己是指青年群体需要增强自我克制的能力,在面对网络流行文化时,应该理性思考,克制自身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有对自身的约束能力。自省是需要青年群体对自身有清楚的认知,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提升自我。通过这两点,青年群体可以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意识,进一步增强对主流文化的接受度,同时减轻不良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文化认同是价值引导的主要途径

处于信息化时代的青年人不断从网络中接受新的信息、文化和思想,而现在的网络环境复杂,充斥着良莠不齐的文化价值观念,这就需要不断引导青年群体提高对于中国先进文化的认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网络对于青年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影响巨大,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网络对于主流文化的宣扬和推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青年群体。另一方面,传统媒介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引导社会舆论宣扬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加强青年群体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感,理性地看待诸如“佛系”文化一类的亚文化。

参考文献:

[1]马中红.青年亚文化:文化关系网中的一条鱼[J].青年探索,2016(1):74-83.

[2]张萌萌.西方身份认同研究述评[J].云梦学刊,2011,32(2):28-33.

[3]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5(1):21-27.

[4]闫方洁.媒介文化研究视角下“弹幕”的生成机制及其亚文化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2017(10):81-85.

[5]廖福生.SNS社交网站流行所引发的思考[J].科技传播,2009(5):3-5.

[6]申荷永.论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J].心理学报,1991(3):306-312.

*本文系山东省2018年度社科规划专项项目“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18CSZJ42)及教育部2016年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16JD710025)研究成果。

【童静谣,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卜建华,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宗伟,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副教授】

责任编辑︱何 蕊

标签:;  ;  ;  ;  ;  ;  ;  ;  ;  ;  ;  ;  

童静谣:“佛系青年”文化的社会心理问题与诊断支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