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玲新疆奇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新疆奇台831100
【摘要】现代创伤中多发伤发生率高,病情严重,为了提高正确的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士采取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成功起到重要作用。多发伤患者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为患者争取急诊手术赢得了宝贵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多发伤;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7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79-01
随着社会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形式多样的劳动机械化为人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与经济效益,但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在日益拥挤的交通中会发生形形色色的交通事故,在轰隆的机械化生产中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因此多发伤也已成为医疗急诊中常见的急诊之一。多发伤常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而危及生命,其早期处理包括急救、复苏、专科护理等一系列措施,无论哪一个步骤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1、概念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受到创伤,且其中至少有一处可以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或并发创伤性休克者,多发伤的特点是:不同器官可以相互影响,加重损伤反应;伤情较单一损伤严重、复杂;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休克发生率高;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容易漏诊和误诊;并发症发生率高;在抢救时各部位的治疗方法往往发生矛盾。
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稍一延误即可造成伤员的死亡。因此,在急诊科进行的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思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2急救措施
2.1评估患者伤情患者入急救室后按:①呼吸道是否通畅;②呼吸频率;③脉率、血压、末梢循环;④神经系统;⑤肢体活动有无畸形等5个步骤做出伤情的初步判断,明确护理重点,通知有关专科,在急诊科预先设计好的急救护理计划单上做出明确标志,详细列出护理措施,在医生到来之后进行第二次评估伤情,做出最后诊断。
2.2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多发伤患者多伴有呼吸道梗阻以致窒息,必须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用手向前托起下颌,把舌拉出来,将头转向一侧,窒息可以很快解除。严重多发伤患者常伴有呼吸道阻塞以致窒息,有舌后坠者常规放置口咽导管;呼吸衰竭者行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困难的患者立即给以氧气吸入。
2.3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加快补充有效血容量是抢救严重多发伤休克的重要措施。给予建立双静脉通道,选肘静脉或颈内静脉,采用18—22号静脉留置针,以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在前30min内输平衡液1500m1,然后输入胶体,其晶体与胶体之比为3:1。根据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调节液体滴速。使用静脉套管针迅速建立静脉通路1~2条,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血压在60mmHg以下者,在第一个半小时,输入平衡盐水3000ml,然后输入胶体液、全血,使其休克得以复苏,为进一步专科治疗赢得时间。
2.4及时控制出血控。控制出血是早期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主要方法有加压包扎、抬高伤肢等。严重多发伤的开放性伤,出血快、失血多,在短时间内可造成患者血容量锐减而导致休克死亡。因此,对开放性骨折、活动性出血患者,给予夹板固定和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同时,快速补充血容量,直接送人手术室手术,住院15d痊愈出院。
2.5及时监测观察记录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脉搏、血压、尿量、出血量及伤情变化等,有助于判断伤情、估计出血量和指导治疗,特别是对合并头部伤后躁动不安患者,提示可能为继发颅内血肿、脑疝。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根据中心静脉压掌握补液量及滴数。
根据少氧饱和度了解缺氧情况,随时调整吸氧浓度。留置导尿,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
2.6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断性操作对有手术指征患者做好配血、皮试、血气分析、备皮、留置胃管尿管等术前准备,对无紧急手术指征的患者给予监护或一般护理观察。
3护理体会3.1规范化、程序化的抢救合理分工制度,确保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
3.2娴熟的业务是治病救人的关键医护人员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在抢救中,护士熟练配合医生解除呼吸梗阻确保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按时处理,对成功救治病人至关重要。
3.3了解患者心理,做好思想工作实施心理护理在救治患者过程中要使患者及家属知道,其在医院不是孤立无援的,让其放心,以稳定患者急剧波动的情绪,配合治疗、护理。有效的心理救护,使患者树立信心,对治疗康复亦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王庸晋.急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9.[2]侯小燕.严重多发性创伤院前急救护理[J].家庭护士,2008,(6):195-197[3]杨巧菊,郑凤莉.护理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