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观论文_张彩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言学习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言,语义,维特根斯坦,大学英语,观念,系统论,汉语。

语言学习观论文文献综述

张彩云[1](2019)在《Pathways教材的语言观及语言学习观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以Pathways系列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简单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教材的编写原则、框架结构及设计目的进行研究,探究编写者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进而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实现编者的指导思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李巧英[2](2017)在《现代儿童语言学习观及其若干方略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是一个完整的成长中的人,儿童的语言、心理、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素质发展都是相互关联的,儿童语言素质不能孤立地发展。发展儿童语言素质就要从引导交往和培养思维能力两个方向着手,从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等理论中吸取营养、更新观念。据此设计出引导儿童多说话、说自信的话和多参与争辩等儿童语言素质发展方略。(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7年36期)

翁晓梅[3](2017)在《连通主义视角下的移动语言学习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语言学习是二语习得在移动学习时代新的学习形式。利用连通主义学习观与认知科学中的连通主义内外融通,可以对移动语言学习认知过程进行探究。研究发现,移动语言学习的认知连通机制在维度和效度方面发生了改变,联结范式更为结构化,认知负荷与习得性产生效应发生改变,而认知的通道也由内部向外部转换。存在于语言载体之间、语言信息量和语言信息质叁个方面的不对称是语言学习的触发机制;在学习者个体对语言输出建立的个性化通道中,主体接收方式也得到了个体化和差异化。根据移动语言学习的动态信息对等即语义通达机制,各种语义关系发生相互作用,语义场浮现。因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语义信息分配,将语言"学习元"进行分解和组合,创建学习结点,如果语义通道发生了相对固化即语义通道语法化,移动语言学习的习得就发生了。(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钟国荣[4](2017)在《国际汉语教师的语言学习观——以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学习观对学习行为及学习成果有着深刻的影响。本篇论文使用Horwitz(1988)提出的"语言学习观量表"(BALLI),对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33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研究,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语言学习观。当他们对此有了自身的体认后,在往后的国际汉语教学中,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观,并且更好地体会学生学习汉语的感受,同时更好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本文来源于《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期刊2017年01期)

赵惠珠[5](2015)在《语言学习观的交融与甄别——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比分析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是欧洲理事会制定的关于语言教学、学习及评估的整体指导方针与行动纲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高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二者都是结合当下外语教育的全新理念而制定的纲领性文件,但二者的制定主体、内容和受众的范围都不尽相同。语言学习观是二者主要的部分内容,由于受众范围、受众主体、民族心理差异、民族文化差异等影响,二者既有融合又有甄别,通过二者的对比可以给予语言学习者新的启示。(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5年21期)

叶小燕,陆国军[6](2012)在《维特根斯坦哲学视域下的语言学习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哲学史上,维特根斯坦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语言哲学开创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从语言视角来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人,其提出的语言哲学观主要分为前期的语言逻辑图像论和后期的语言游戏学说。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语言哲学观,都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后期的哲学思想直接推动了语用学的研究。本文将重点讨论前期和后期哲学的语言学习观点,并分析其对于当代的语言学习有哪些影响和启发,并通过深刻的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来更好地加强我们的语言学习。(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2年10期)

孙仁杰[7](2011)在《大学生语言学习观(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College students had six or seven years of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s.Previou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 constituted one of the attitudinal obstacles to learner autonomy.In this paper college students' beliefs on language learning are discussed.The sampling students of two groups have different performance on them.(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下半月)》期刊2011年11期)

马淑霞[8](2011)在《透视大学英语教学观的转向——基于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和功能语言学习观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法依靠不断引进的外国语言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西方的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和语言功能理论对中国的当代英语教学影响深刻。分析和思考在这两种理论影响下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观的转变,意在促进我国英语语言学习理论及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并能形成和确立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英语教学观。(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杨桂琴[9](2011)在《母语习得观与语言学习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母语知识在其中起怎样的作用?这个问题已争论了多年,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如何根据我国的国情,探索出一种真正有效的基于认知语言观的教学法以适应课改的需要,是当前外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拟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史玉蓉[10](2010)在《大学生语言学习观、学习策略与考试成绩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语言学家以及语言教学者发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学习者的影响并不大,而且同一种教学方式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已经开始从“教师如何教学”向“学生如何学习”转变,研究的重点也相应地从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转向“对学习者个体的研究”。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已经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包括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性别、年龄等具有生理特色的因素,还有一些例如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动机、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在学习者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许多语言学家以及语言教学者都认为,这些因素是可以调节的。近年来,对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并且已经对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发挥了很大作用。作者根据Horwitz(1987)的BALLI和Oxford(1990)的SILL设计问卷,调查了华东理工大学四年制本科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策略和英语考试成绩。根据Horwitz(1987)的分类,学习观念分为外语学能观念、语言学习难度观念、语言学习本质观念、学习和交际策略观念以及动机和期望观念。就学习者策略而言Oxford(1990)将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其中直接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记忆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作者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多元回归等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处于中等水平,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中补偿策略、记忆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最高,社会策略和认知策略使用频率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观念对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具有显着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语言学习观念中的关于语言学习难度的观念以及关于语言学习交流策略的观念两项,与语言学习者的成绩呈显着相关;语言学习策略中的记忆策略、补偿策略以及社会策略叁项,与学习者的成绩具有相关性。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成绩好的学习者与成绩差的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0-12-01)

语言学习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儿童是一个完整的成长中的人,儿童的语言、心理、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素质发展都是相互关联的,儿童语言素质不能孤立地发展。发展儿童语言素质就要从引导交往和培养思维能力两个方向着手,从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等理论中吸取营养、更新观念。据此设计出引导儿童多说话、说自信的话和多参与争辩等儿童语言素质发展方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言学习观论文参考文献

[1].张彩云.Pathways教材的语言观及语言学习观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2].李巧英.现代儿童语言学习观及其若干方略的设计[J].现代职业教育.2017

[3].翁晓梅.连通主义视角下的移动语言学习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

[4].钟国荣.国际汉语教师的语言学习观——以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为例[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7

[5].赵惠珠.语言学习观的交融与甄别——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比分析谈起[J].考试周刊.2015

[6].叶小燕,陆国军.维特根斯坦哲学视域下的语言学习观[J].学术探索.2012

[7].孙仁杰.大学生语言学习观(英文)[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

[8].马淑霞.透视大学英语教学观的转向——基于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和功能语言学习观的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9].杨桂琴.母语习得观与语言学习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

[10].史玉蓉.大学生语言学习观、学习策略与考试成绩相关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

论文知识图

教师、学生语言学习观.各阶段英语学习阶段特点图示河南师范大学获奖成果(7)河南师范大学获奖成果(3)河南师范大学获奖成果(2)河南师范大学获奖成果(4)

标签:;  ;  ;  ;  ;  ;  ;  

语言学习观论文_张彩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