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生物滤池论文_张智,余薇薇,王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变速生物滤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滤池,生物,污水,填料,组合,城市,曝气。

变速生物滤池论文文献综述

张智,余薇薇,王涛[1](2009)在《纯氧曝气—变速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医院污水启动调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院污水不同于普通的生活污水,不仅水质水量波动大且污水中含有大量杀菌剂,采用纯氧曝气—变速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医院污水,有利于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系统的启动调试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历时一个月左右,活性污泥絮体基本形成,生物相基本稳定,处理效果显着,出水各项指标达标,成功完成了该污水处理站的启动调试。(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09年05期)

张智,谭昆[2](2008)在《水力负荷对深度处理污水的影响研究——以复合变速生物滤池做反应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复合变速生物滤池深度处理氧化沟污水厂的二级出水,开展了生产性试验研究。考察了叁种水力负荷下滤池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CODcr平均去除率最高为21.42%,去除率随水力负荷升高而下降;NH3-N平均去除率最高达43.19%;浊度平均去除率最高达60.40%。试验表明:对可生化性差、营养物质贫乏的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复合变速生物滤池是一种较理想的工艺。(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张智,杨华仙,张晓卫,浦军毅[3](2006)在《强化生物絮凝+变速生物滤池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运行条件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进水温度低会导致污泥量小以及硝化、反硝化效果差。试验在低温条件下研究了缺氧/好氧强化生物絮凝+变速生物滤池处理宿舍区生活污水的效能,考察了缺氧/好氧池不同HRT之比对CODCr、NH3-N、TN、TP和浊度等污染物去除的影响,首次通过灰色系统理论来综合评判,从而确定在该试验条件下缺氧/好氧池最佳HRT之比为3.6∶2.4。(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06年04期)

郭劲松,吴君炜,刘涛,龙腾锐[4](2006)在《缺氧变速酶促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生产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为缺氧变速酶促生物滤池工艺生产性试验,示范工程位于重庆某污水处理厂内,规模为2×104m3/d,共计20格滤池,单池设计工艺参数如下:水力停留时间4 h,尺寸7.0 m×7.0 m×5.0 m,填料层厚度2.0 m,冲洗强度10 L/m2.s.试验表明滤池进水COD 264 m g/L,出水182 m g/L,COD平均去除率为31.1%,填料层HRT为2.0 h是较优的填料层HRT,填料层容积负荷N v为1.9~2.4(kgCOD/(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30%~40%之间.(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吴君炜[5](2006)在《缺氧变速酶促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生产性试验及操作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污染物废水前景广阔。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缺氧变速酶促生物滤池为高效厌氧反应器,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对该反应器进行生产性试验。进一步研究生产性规模的缺氧变速酶促生物滤池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对其处理效果、运行管理进行经验总结,并结合工艺研究对其控制提出要求,完善该工艺的自动控制系统,为此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为其实践应用积累经验,以期发展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简易高效低耗城市污水处理新工艺。试验分为启动及运行两个阶段。启动试验表明:通过逐步加大进水量,当填料层HRT为2.59~1.95h时,滤池COD平均去除率为30.7%,SCOD平均去除率为18.6%,SS平均去除率为53.7%;滤池出水COD均值为176mg/L,SCOD均值为108mg/L,SS均值为69mg/L。出水浓度随进水浓度虽有所波动但变化的幅度较小,去除率趋于稳定,表明滤池已有一定的承受负荷能力,可以认为滤池基本完成启动过程,排除设备检修的时间来看,滤池启动仅需4个月。运行试验表明:滤池稳定运行时,对COD的去除率大多可维持在30~40%之间,对SCOD去除率大多可维持在20%左右,对SS去除率大多可50~60%之间,叁者中以SS去除率最高。并以此确定COD的去除率大于30%,SCOD去除率大于15%,SS去除率大于50%为滤池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高效段。启动末期和运行阶段滤池进水阀门均全部打开,为满负荷运行阶段。在该段考察滤池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因素。试验表明:当填料层HRT在2.2~2.4h之间时,滤池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最佳,COD去除率有59.09%为高效样本, SCOD去除率有59.09%为高效样本,SS去除率有86.36%为高效样本;当COD容积负荷在2.5~3.0kgCOD/m3·d之间时,滤池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COD及SCOD去除率均有80%为高效样本;当SS容积负荷在1.5~2.0kgSS/m3·d之间时,滤池对SS的去除效果最优,SS去除率有94.44%为高效样本。其中COD容积负荷及SS容积负荷比填料层HRT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显着,宜将其作为滤池的主要控制参数。当冲洗强度为6.8 L/s·m2,冲洗时间为180秒的条件下对滤池进行冲洗,冲洗后滤池的后续运行效果最好。当COD的高效去除率概率低于70%时可进行新一轮冲洗,一般为30~35天。(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6-04-20)

谭昆[6](2005)在《复合变速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的效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重庆大学城环学院自主开发的复合变速生物滤池,作为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再生利用的生产性试验研究的主体设备。复合变速生物滤池的过滤速度沿着水流方向沿程变化,充分利用滤层的截污能力。滤池分内、外两部分,外层区域采用由软性和半软性填料组成的组合填料,内层区域采用重庆大学城环学院自行研制和拥有专利的一种新型酶促颗粒填料。试验中通过对复合变速生物滤池的外层填料进行曝气,研究其在曝气条件下的处理效果。曝气后的复合变速生物滤池同时具有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淹没式生物滤池)和曝气生物滤池(BAF)的某些特点。通过试验开发出了一种深度处理的新工艺。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缺氧的条件下,研究了水力负荷对复合变速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影响;第二阶段,在曝气条件下,进行叁种气水比(1:1,3:1,5:1)和叁种水力负荷(进水流量分别为100m~3/d,150m~3/d,200m~3/d)的交叉试验,研究复合变速生物滤池的运行效果,确定最佳运行工况。试验结果表明:(1)复合变速生物滤池在缺氧条件下,随着水力负荷提高,CODcr 去除率呈下降趋势,NH_3-N 的去除率随之上升,浊度去除率随之下降。当流量在100m~3/d ,150m~3/d ,200m~3/d 时,COD_(cr)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0.41%, 22.12%和15.33%;NH_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4.58%,35.50%,46.29%;TP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7.37%,10.54%和4.41%;浊度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6.99%,60.40%,46.34%。(2)在曝气条件下,CODcr 的去除率在同一水力负荷下,随气水比提高而下降;在同一气水比下,随水力负荷提高而下降。当流量在100m3/d,气水比从1:1升到5:1 时,CODcr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6.36%,32.27%和24.99%;流量升至150m~3/d时,此数值分别为37.43%,29.17%,26.40%;流量200m~3/d 时,此数值分别为29.86%和20.90%。(3)在曝气条件下, NH3-N 的平均去除率在同一水力负荷下随着气水比的提高而下降。当气水比为1:1 时,流量从100m3/d 升到200m~3/d,NH_3-N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00%,44.21%和51.27%;而当气水比为3:1 时,此数值分别为50.23%,30.14%和32.96%;当气水比为5:1 时,分别为31.60%和32.49%。(4)同一水力负荷下,提高气水比,复合变速生物滤池的出水浊度值上升,同时滤池对浊度的去除率下降,在试验的四种工况下,浊度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39%,74.14%,70.53%和63.13%。(5)TP 的去除主要是微生物同化作用和含磷颗粒的自然沉积。好氧条件下,(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5-04-10)

张智,刘少武[7](2004)在《复合变速生物滤池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复合变速生物滤池的最佳运行工况,进行了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的中试,滤池采用酶促填料和组合填料,考察了四种流量水平下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滤池出水COD<20mg/L、浊度<1NTU、BOD5<8mg/L,可满足《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并确定了复合变速生物滤池的各种运行参数。(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04年08期)

刘少武[8](2004)在《复合变速生物滤池处理城市二级出水再生利用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大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环境的负担,可利用的水资源正逐年减少,经济增长与水资源缺乏之间的供需矛盾加剧。而将城市二级出水作为一种再生资源二次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污水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利用自己研制开发的复合变速生物滤池对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作了生产性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及其净化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获得了变速生物滤池的最佳运行工况,同时推导和验证了有机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复合变速生物滤池装载新型酶促填料和组合填料时,在如下的运行环境下:常温,pH值介于6.5-8.0,且以200m3/d的工作流量下连续工作4d,并采用外层小断面进水内层大断面出水的运行方式时,可以对有机物获得较好的去除效果,以反冲洗强度q为8—15L /s?m2,时间为15min左右可以达到较好的反冲洗效果。在此条件下,变速生物滤池出水中各污染物指标分别为: CODcr≤20mg/L,NH3-N≤8.0 mg/L,TP≤1.0mg/L,BOD5≤10mg/L,浊度≤1NTU, CODcr去除率38%以上,NH3-N去除率20%以上,TP去除率20%以上,BOD5去除率42.9%以上,浊度去除率在80%左右, 出水低于《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运用推导出的有机物去除率动力学模型基本上能反应变速生物滤池的实际运行工况,应用该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滤池出水水质。(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4-04-20)

冯裕钊[9](2004)在《缺氧变速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混合智能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控制是一门新兴的理论和技术,是控制理论发展的高级阶段。 模糊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 专家控制等构成了智能控制新的学科体系, 其在污水处理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在国内外尚处在探索性研究阶段, 是当前污水处理工业控制领域一项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文在较全面地分析了污水处理智能控制研究现状,以及模糊控制(FC)、神经网络控制(ANNC)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模糊逻辑(FL)理论为核心,提出了污水处理混合智能控制思想,在国内首次将模糊控制与 PID,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混合智能控制方法引入变速生物滤池工艺自动控制中, 在污水处理混合智能控制研究方面进行了一些开拓性和探索性的研究工作, 为提高我国污水处理智能控制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 。 论文以重庆市重点科技攻关课题“中小城镇缺氧/需氧组合式污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控制系统研究子专题”为对象,对核心技术缺氧变速生物滤池进行了混合智能控制研究, 对其后补工艺进行了鲁棒控制研究, 完成了缺氧变速生物滤池混合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研制和实验研究。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1、论文分析了缺氧变速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建立了其混合 智 能 控 制 的 总 体 构 架 提 出 了 污 水 处 理 Fuzzy-PID、IGA-Fuzzy 和ERBFNNC 混合智能控制结构和设计方法。 2、 针对污水处理厂水量、水质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为避免在考察水量样本时不计及样本分布特性而造成的预测误差较大的缺点, 首次提出基于样本模糊分布识别的短期预测方法, 为解决水量波动对控制系统稳定性影响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解决水质传感器欠缺的难题, 将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数学有机结合, 提出水质神经网络预测智能软计算(软测量)模型与算法, 为解决水质测量滞后对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带来的不协调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3、 针对缺氧生物滤池工艺存在的模糊控制规则不易建立、模糊控制器参数不易调整等问题, 论文将模糊控制理论与 PID 控制(F-PID)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出了一种快速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方法, 使控制器参数能够随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工况的变化得到实时在线修正, 实现控制器具有快速自适应性的目标, 有效地解决了PID参数整定和自适应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利用改进的基因遗传算法(IGA)实现了对模糊控制规则的优 I<WP=6>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化调整, 克服了单凭经验和反复试算法设计污水处理模糊控制器时所存在的困难, 使模糊控制理论在污水处理控制中的应用变得容易 。4、 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自学习能力, 提出了变速生物滤池 COD 去除率及其变化为控制参数, 反冲洗强度为控制变量的生物滤池混合智能控制系统。 构建了误差增强型算法且能自动生成控制规则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 通过学习对作用力不大和无效的规则进行删除, 自动生成有效规则,避免了控制规则“爆炸”现象 。5、 首次提出了基于变参数活性污泥系统鲁棒控制思想。 针对缺氧变速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的特性, 其滤池出水水质必须考虑后处理工艺的特点, 根据科研示范工程——城南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 建立了活性污泥系统的鲁棒控制模型 。6、利用 Matlab12 平台对所提出的污水处理混合智能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开发成功了生物滤池智能控制实验系统, 通过仿真和实验, 证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和适用的。(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4-03-15)

龙腾锐,赵娟,郭劲松,方芳[10](2002)在《缺氧变速生物滤池+SASBR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缺氧变速生物滤池 + SASBR工艺 ,在常温下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进水 CODCr均值为 2 1 5 .4mg/L左右、NH3 - N为 2 7.3mg/L、SS为91 .6mg/L时 ,经过本工艺的处理后 ,其出水 CODCr为 2 0 .0~ 2 5 .0 mg/L,NH3 - N为 9.0~1 1 .0 mg/L,SS约为 1 0 .0 mg/L,满足国家综合排放 ( GB8978- 1 996)一级标准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02年05期)

变速生物滤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复合变速生物滤池深度处理氧化沟污水厂的二级出水,开展了生产性试验研究。考察了叁种水力负荷下滤池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CODcr平均去除率最高为21.42%,去除率随水力负荷升高而下降;NH3-N平均去除率最高达43.19%;浊度平均去除率最高达60.40%。试验表明:对可生化性差、营养物质贫乏的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复合变速生物滤池是一种较理想的工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速生物滤池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智,余薇薇,王涛.纯氧曝气—变速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医院污水启动调试研究[J].给水排水.2009

[2].张智,谭昆.水力负荷对深度处理污水的影响研究——以复合变速生物滤池做反应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

[3].张智,杨华仙,张晓卫,浦军毅.强化生物絮凝+变速生物滤池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运行条件的确定[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

[4].郭劲松,吴君炜,刘涛,龙腾锐.缺氧变速酶促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生产性试验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5].吴君炜.缺氧变速酶促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生产性试验及操作调控研究[D].重庆大学.2006

[6].谭昆.复合变速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的效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5

[7].张智,刘少武.复合变速生物滤池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4

[8].刘少武.复合变速生物滤池处理城市二级出水再生利用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4

[9].冯裕钊.缺氧变速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混合智能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

[10].龙腾锐,赵娟,郭劲松,方芳.缺氧变速生物滤池+SASBR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2

论文知识图

复合变速生物滤池结构示意图变速生物滤池构造图变速生物滤池示意变速生物滤池示意图复合变速生物滤池构造简图复合变速生物滤池结构简图

标签:;  ;  ;  ;  ;  ;  ;  

变速生物滤池论文_张智,余薇薇,王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