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厢式车及其型材连接结构论文和设计-张黎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厢式车及其型材连接结构。厢式车包括车厢,车厢具有厢板和连接相邻的两个厢板的型材连接结构,型材连接结构包括内连接型材和外连接型材,内、外连接型材相对间隔布置且在两侧围成用于分别供两个厢板插入的插接槽,至少一个插接槽内于插接槽的槽壁和\/或槽底位置处设有沿型材长度方向延伸的流水槽。通过插接槽与厢板之间的缝隙进入插接槽的积水可以通过流水槽流出插接槽,积水不会通过插接槽与厢板之间的缝隙进入车厢内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型材连接结构,包括内连接型材和外连接型材,内、外连接型材相对间隔布置且在两侧围成用于分别供两个厢板插入的插接槽,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插接槽内于插接槽的槽壁和\/或槽底位置处设有沿型材长度方向延伸的流水槽。

设计方案

1.一种型材连接结构,包括内连接型材和外连接型材,内、外连接型材相对间隔布置且在两侧围成用于分别供两个厢板插入的插接槽,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插接槽内于插接槽的槽壁和\/或槽底位置处设有沿型材长度方向延伸的流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型材在形成所述插接槽的壁面上设有用于与厢板密封连接的密封连接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型材在形成所述插接槽的壁面上设有用于与厢板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有两个,且其中一个为槽口朝向水平方向的水平插接槽,另一个为槽口朝向竖向方向的竖向插接槽,内连接型材包括截面形状为L形的内连接壁板,外连接型材包括截面形状为L形的外连接壁板,内、外连接壁板平行设置,且两个插接槽的槽口分别由内、外连接壁板的相互平行的两个边围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设置于水平插接槽的下侧槽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的内连接壁板的竖直边上低于水平边的位置连接有向外连接型材延伸的折壁,折壁具有向上弯折的折弯段,折壁和L形的内连接壁板的部分竖直边共同围成所述流水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具有高于所述水平边的部分,该部分形成水平插接槽的槽底。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的边缘部分具有沿水平插接槽的插合方向弯折延伸并用于与对应厢板的端面围成集水槽的引流段。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壁的一部分形成竖向插接槽的槽底。

10.厢式车,包括车厢,车厢具有厢板和连接相邻的两个厢板的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连接结构为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型材连接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厢式车及其型材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常用的低成本物料运输工具有火车、轮船与厢式车,相比火车与轮船,厢式车具有不受港口或轨道限制的优点。授权公告号CN104742785B、授权公告日为2017.03.0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车厢的型材组件及使用该型材组件的冷藏车,冷藏车包括车厢,车厢包括型材组件,还包括分别卡设于所述型材组件前、左、右、顶、底端的若干块厢板,各个厢板与所述型材组件构成长方体收容空间,型材连接组件包括多个型材连接结构,型材连接结构包括内连接型材、外连接型材以及用于连接内连接型材和外连接型材的硬质塑胶条,所述内连接型材包括内连接壁板、与内连接壁板一体成型的折弯段;所述外连接型材包括呈L形的外连接壁板以及设置在外连接壁板内侧中部的弯折部,外连接壁板的两端分别与内连接壁板之间形成插接槽,该插接槽用于嵌入厢板。

这种冷藏车只要厢板与型材连接结构之间的密封连接不失效,车厢就可以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使雨水无法轻易进入车厢中。但是车辆长时间使用后,由于车体振动或密封结构老化、变形等原因,可能导致厢板与型材连接结构之间的密封结构失效。若骨架体与厢板之间的密封失效,外界雨水进入插接槽内无法排出,雨水积累后会渗入至厢体内部,影响厢车的正常使用。同时,若处于厢板与骨架体之间的雨水在遇冷时结冰膨胀,导致厢板与骨架体之间的缝隙存在大小差值的变化,导致厢板之间的连接不牢固,进一步的影响厢板之间密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供一种型材连接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厢车密封失效导致雨水渗入影响厢车内外密封隔离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型材连接结构的厢式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厢车密封失效导致雨水渗入影响厢车内外密封隔离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型材连接结构的技术方案是:型材连接结构,包括内连接型材和外连接型材,内、外连接型材相对间隔布置且在两侧围成用于分别供两个厢板插入的插接槽,至少一个插接槽内于插接槽的槽壁和\/或槽底位置处设有沿型材长度方向延伸的流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型材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型材连接结构在内连接型材和外连接型材之间形成插接槽,且在对应插接槽的槽壁和\/或槽底设置沿型材方向延伸的流水槽。在外连接型材与厢板之间的密封失效,积水渗入至外连接型材和厢板之间的缝隙中时,由于流水槽的设置,渗入插接槽的积水能够汇集至流水槽中,并通过流水槽排出,使积水在通过外连接型材与厢板之间的缝隙进入厢体后不会继续向内渗入,保证了厢车内外的密封隔离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外连接型材在形成所述插接槽的壁面上设有用于与厢板密封连接的密封连接段。其有益之处在于,外连接型材对应的插接槽的壁面与厢板密封连接,可以防止雨水通过外连接型材与厢板之间的缝隙进入插接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内连接型材在形成所述插接槽的壁面上设有用于与厢板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段。其有益之处在于,将厢板与内连接型材固定连接,防止厢板脱出型材连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槽有两个,且其中一个为槽口朝向水平方向的水平插接槽,另一个为槽口朝向竖向方向的竖向插接槽,内连接型材包括截面形状为L形的内连接壁板,外连接型材包括截面形状为L形的外连接壁板,内、外连接壁板平行设置,且两个插接槽的槽口分别由内、外连接壁板的相互平行的两个边围成。其有益之处在于,两个插接槽分别由内、外连接壁板的相互平行的两个边围成,形成插接槽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实现了厢板的侧板与顶板或侧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流水槽设置于水平插接槽的下侧槽壁上。其有益之处在于,进入水平插接槽的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聚积在插接槽的最低处,流水槽设置在水平插接槽的最低处便于进入水平插接槽的雨水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L形的内连接壁板的竖直边上低于水平边的位置连接有向外连接型材延伸的折壁,折壁具有向上弯折的折弯段,折壁和L形的内连接壁板的部分竖直边共同围成所述流水槽。其有益之处在于,内连接壁板自身的结构和设置在内连接壁板上的折壁形成流水槽,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段具有高于所述水平边的部分,该部分形成水平插接槽的槽底。其有益之处在于,利用了折壁自身的结构来形成水平插接槽的槽底,使型材连接结构具有对插入水平插接槽的厢板进行挡止的结构,使插入水平插接槽的厢板与型材连接结构之间具有可靠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段的边缘部分具有沿水平插接槽的插合方向弯折延伸并用于与对应厢板的端面围成集水槽的引流段。其有益之处在于,在雨水流动路径上,设置用于引导雨水流入流水槽的集水槽,便于进入水平插接槽的雨水的收集,渗入的水通过集水槽的引导后能够直接流入至流水槽内,利用了折壁自身的结构和对应厢板的端面来形成集水槽,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折壁的一部分形成竖向插接槽的槽底。其有益之处在于,利用了折壁自身的结构来形成竖向插接槽的槽底,使型材连接结构具有对插入竖向插接槽的厢板进行挡止的结构,使插入竖向插接槽的厢板与型材连接结构之间具有可靠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厢式车的技术方案是:厢式车,包括车厢,车厢具有厢板和连接相邻的两个厢板的型材连接结构,型材连接结构包括内连接型材和外连接型材,内、外连接型材相对间隔布置且在两侧围成用于分别供两个厢板插入的插接槽,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插接槽内于插接槽的槽壁和\/或槽底位置处设有沿型材长度方向延伸的流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厢式车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型材连接结构在内连接型材和外连接型材之间形成插接槽,且在对应插接槽的槽壁和\/或槽底设置流水槽。在外连接型材与厢板之间的密封失效,积水渗入至外连接型材和厢板之间的缝隙中时,由于流水槽的设置,渗入插接槽的积水能够汇集至流水槽中,并通过流水槽排出,使积水在通过外连接型材与厢板之间的缝隙进入厢体后不会继续向内渗入,保证了厢车内外的密封隔离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外连接型材在形成所述插接槽的壁面上设有用于与厢板密封连接的密封连接段。其有益之处在于,外连接型材对应的插接槽的壁面与厢板密封连接,可以防止雨水通过外连接型材与厢板之间的缝隙进入插接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内连接型材在形成所述插接槽的壁面上设有用于与厢板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段。其有益之处在于,将厢板与内连接型材固定连接,防止厢板脱出型材连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插接槽为槽口朝向水平方向的水平插接槽和槽口朝向竖向方向的竖向插接槽,内连接型材包括截面形状为L形的内连接壁板,外连接型材包括截面形状为L形的外连接壁板,内、外连接壁板平行设置,且两个插接槽的槽口分别由内、外连接壁板的相互平行的两个边围成。其有益之处在于,两个插接槽分别由内、外连接壁板的相互平行的两个边围成,形成插接槽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实现了厢板的侧板与顶板或侧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流水槽设置于水平插接槽的下侧槽壁上。其有益之处在于,进入水平插接槽的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聚积在插接槽的最低处,流水槽设置在水平插接槽的最低处便于进入水平插接槽的雨水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L形的内连接壁板的竖直边上低于水平边的位置连接有向外连接型材延伸的折壁,折壁具有向上弯折的折弯段,折壁和L形的内连接壁板的部分竖直边共同围成所述流水槽。其有益之处在于,内连接壁板自身的结构和设置在内连接壁板上的折壁形成流水槽,结构简单且减少了在型材连接结构上进行其他机加工的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段具有高于所述水平边的部分,该部分形成水平插接槽的槽底。其有益之处在于,利用了折壁自身的结构来形成水平插接槽的槽底,使型材连接结构具有对插入水平插接槽的厢板进行挡止的结构,使插入水平插接槽的厢板与型材连接结构之间具有可靠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段的边缘部分具有沿水平插接槽的插合方向弯折延伸并用于与对应厢板的端面围成集水槽的引流段。其有益之处在于,在雨水流动路径上,设置用于引导雨水流入流水槽的集水槽,便于进入水平插接槽的雨水的收集,渗入的水通过集水槽的引导后能够直接流入至流水槽内,利用了折壁自身的结构和对应厢板的端面来形成集水槽,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折壁的一部分形成竖向插接槽的槽底。其有益之处在于,利用了折壁自身的结构来形成竖向插接槽的槽底,使型材连接结构具有对插入竖向插接槽的厢板进行挡止的结构,使插入竖向插接槽的厢板与型材连接结构之间具有可靠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型材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1与对应厢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内连接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型材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型材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型材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型材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连接壁板,11、外水平边,12、外竖直边,2、密封胶,3、水平厢板,4、连接螺钉,5、内连接壁板,51、内水平边,52、内竖直边,6、集水槽,7、流水槽,8、竖直厢板,9、折壁,91、折壁水平段,92、折壁竖直段,93、引流段,29、折壁,291、折壁水平段,292、折壁竖直段,31、第一厢板,32、第二厢板,33、左壁面,34、右壁面,39、折壁,10、水平连接壁板,13、竖直连接壁板,49、折壁,491、折壁水平段,492、折壁竖直段,493、折弯段,494、第一引流段,495、第二引流段,59、折壁,591、折壁水平段,592、折壁竖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型材连接结构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型材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型材连接结构包括内连接型材和外连接型材,内、外连接型材相对间隔布置且在两侧围成用于分别供水平厢板3和竖直厢板8插入的插接槽,两个插接槽分别为槽口朝向水平方向用于插入水平厢板3的水平插接槽和槽口朝向竖直方向用于插入竖直厢板8的竖向插接槽。水平插接槽的内侧槽壁上具有用于使进入水平插接槽中的雨水引出的流水槽7,流水槽7沿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

其中,外连接型材包括L形的外连接壁板1,外连接壁板1包括外竖直边12和外水平边11。内连接型材包括L形的内连接壁板5,内连接壁板5包括内竖直边52和内水平边51,内竖直边52和外竖直边12围成竖向插接槽,内水平边51和外水平边11围成水平插接槽。

内连接壁板5上设有折壁9,折壁9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折壁9设置在内连接壁板5的内竖直边52上,并位于内竖直边52的外侧且朝向外连接壁板1延伸。折壁9具有沿垂直于内竖直边52向外延伸的折壁水平段91以及连接在折壁水平段91的外端并向上弯折的折弯段,折弯段包括折壁竖直段92以及设置在折壁竖直段92的上端并沿插合方向倾斜延伸的引流段93。内竖直边52高于折壁水平段91的部分和折壁竖直段92高于折壁水平段91低于内水平边51的部分与折壁水平段91构成了上述的流水槽7。折壁水平段91构成了竖向插接槽的槽底,折壁水平段91与竖直厢板8挡止配合使型材连接结构具有与竖直厢板8稳定挡止配合的配合面,减小车厢在受到震动时连接螺钉4受到的机械应力。折壁竖直段92高于内水平边51的部分构成了水平插接槽的槽底,折壁竖直段92高于内水平边51的部分与水平厢板3挡止配合使型材连接结构具有与水平厢板3稳定挡止配合的配合面,减小车厢在受到震动时连接螺钉4受到的机械应力。引流段93设置在折壁竖直段92的上端并沿插合方向倾斜延伸,引流段93与水平厢板3的部分端面围成V型的集水槽6,集水槽6设置在雨水的流动路径上,雨水通过外水平边11与水平厢板3之间的缝隙流入水平插接槽后,通过集水槽6的引导能够直接流入至流水槽7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折弯段。部分折壁与内水平边共同构成了水平插接槽的内侧槽壁。在其他实施例中,集水槽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U型,C型等。

流水槽7由折壁9和内竖直边52共同围成。沿外水平边11与水平厢板3之间缝隙渗入水平插接槽的积水可以通过流水槽7流出水平插接槽,使积水在通过外连接壁板1与水平厢板3之间的缝隙进入厢体后不会继续向内渗入,保证了厢车内外的密封隔离性能。

本实施例中,流水槽7为U型,在其他实施例中,流水槽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V型、C型等。

本实施例中,外水平边11与插入水平插接槽的厢板之间通过密封胶2密封固定连接,防止雨水沿外水平边11与厢板之间缝隙渗入水平插接槽,内水平边51与插入水平插接槽的厢板之间通过连接螺钉4固定连接,通过密封胶2与连接螺钉4将内连接型材、外连接型材和水平厢板3装配在一起。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在其他实施例中,内水平边与外水平边也可以都通过密封胶与水平厢板密封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内连接型材可以与外连接型材固定连接,型材连接结构固连成一个整体,内水平边与外水平边的其中一个与水平厢板固定连接,就能将内连接型材、外连接型材和水平厢板装配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型材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L形的内连接壁板5的拐角处连接有向外连接型材延伸的折壁29,折壁29包括折壁水平段291、折壁竖直段292,折壁竖直段292与折壁水平段291超出水平厢板3的部分及水平厢板3的端面围成用于引导雨水流出的流水槽7,即流水槽7设置在水平插接槽的槽底上。为了防止进入水平插接槽的积水通过内竖直边51与水平厢板3之间的缝隙继续向车厢内渗入,在水平厢板3与内竖直边51的配合处涂抹密封胶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将流水槽设置为其他形状防止积水继续向车厢内渗入,例如,V型等,流水槽为V型时,积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V型的流水槽的槽壁流至流水槽的槽底,不会继续向车厢内渗入。

折壁水平段291不与竖直厢板8挡止配合,竖直厢板8通过与竖向插接槽对应的连接螺钉4和密封胶2固定在竖向插接槽中,此时折壁水平段291不构成竖直插接槽的底壁。在其他实施例中,折壁水平段也可以与竖直厢板挡止配合。

本实施例中,仅在水平插接槽的槽底上设置流水槽7,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水平插接槽的槽底和槽壁均设有流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型材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内连接壁板5和外连接壁板1均为直板型且相互平行。内连接壁板5和外连接壁板1围成两个槽口方向相背的插接槽,这两个插接槽分别为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第一插接槽用于插入第一厢板31,第二插接槽用于插入第二厢板32。内连接壁板5上垂直连接有向外连接型材延伸的折壁39。折壁39具有相互平行的左壁面33和右壁面34,左壁面33垂直于第一厢板31的板面且与第一厢板31挡止配合,左壁面33构成第一插接槽的槽底。右壁面34与垂直于第二厢板32的板面且与第二厢板32挡止配合,右壁面34构成第二插接槽的槽底。折壁39远离内连接壁板5的一端为V型槽,V型槽即为所述流水槽7。本实施例中的型材连接结构用于连接两相邻顶板或两个平行相邻的侧板,当用于连接两相邻顶板时,进入插接槽中的雨水沿V型槽的槽壁汇集至V型槽中并通过V型槽排出。当用于连接两平行相邻侧板时,进入插接槽的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外连接壁板1与厢板之间的缝隙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型材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内连接型材由两个L型的连接壁板构成,分别为与水平厢板3配合的水平连接壁板10和与竖直厢板8配合的竖直连接壁板13,水平连接壁板10与外连接壁板1构成用于插接水平厢板3的水平插接槽,竖直连接壁板13与外连接壁板1构成用于插接竖直厢板8的竖向插接槽。水平连接壁板10的竖直边上连接有折壁49,折壁49具有折壁水平段491和折弯段493,折弯段493包括折壁竖直段492、第一引流段494和第二引流段495。折壁水平段491、水平连接壁板的竖直边高于折壁水平段491的部分和折壁竖直段492低于水平连接壁板的水平边的部分共同构成了流水槽7。位于折弯段493边缘的第一引流段494沿水平厢板3的插合方向弯折,与水平厢板3的端面围成集水槽6。位于折壁竖直段492与折壁水平段491之间的转角处的外侧设有平行于第一引流段494的第二引流段495。

型材连接结构用于固定车厢的顶部厢板和车厢的侧部厢板时,为了防止积水流入厢体内部,设置流水槽7的插接槽只能用于插装顶部厢板,因此在装配时,还需要查看流水槽7的位置,如果内连接型材拿反,需要将内连接型材翻转后才可以继续装配,装配效率低。如果内连接型材的长度较长,则翻转存在困难且容易在翻转时碰伤工作人员。本实施例中的型材连接结构在任何一个插接槽插装顶部厢板时都可以防止雨水进入车厢内部,使连接型材具有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型材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5,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折壁59包括折壁水平段591和折壁竖直段592,折壁竖直段592位于内水平边51的下方,流水槽7槽口的宽度大于水平厢板3伸出内竖直边52的长度,沿外水平边11与水平厢板3之间的缝隙渗入水平插接槽的积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滴入流水槽7中,通过流水槽7流出车厢外。此时折壁竖直段592不与水平厢板3接触,即折壁59不构成水平插接槽的槽底。

本实用新型的厢式车的具体实施例,厢式车包括车厢,车厢具有水平厢板、竖直厢板和连接相邻的厢板的型材连接结构。水平厢板和竖直厢板均为现有技术而在此处不再赘述。型材连接结构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型材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一致,也不再赘述。

设计图

一种厢式车及其型材连接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2386.5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321087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B62D 33/04

专利分类号:B62D33/04;F16B5/02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河南松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南松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76800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南环路南侧

发明人:张黎明;李锋;于立

第一发明人:张黎明

当前权利人:河南松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子龙

代理机构:41119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厢式车及其型材连接结构论文和设计-张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