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论文和设计-不公告发明人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包括前保险杠、雾灯、前轮罩,所述前保险杠上设置有造型突出结构,造型突出结构与前雾灯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前轮罩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靠近前轮罩外侧;前保险杠内侧有进气口翻边,第一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之间设置有整流器,整流器前部与进气口翻边配合连接,整流器后部固定于前轮罩外侧面上,整流器为通腔结构,通腔一端为第二进气口,另一端为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与第一进气口对应,第二出气口与第一出气口对应,第二进气口面积大于第二出气口面积。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但能降低车辆前方左右雾灯处的风阻,还能起到防止轮胎外部气流进入轮舱产生的风阻,达到降风阻降噪节省油耗的作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包括前保险杠(3)、前雾灯(1)、前轮罩(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3)上设置有造型突出结构(4),造型突出结构(4)与前雾灯(1)形成的凹坑处设置有第一进气口(2),第一进气口(2)所在的前保险杠(3)内侧设置有进气口翻边(11);前轮罩(5)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7),第一出气口(7)靠近前轮罩(5)外侧;第一进气口(2)与第一出气口(7)之间设置有整流器(6),整流器(6)前端部分与进气口翻边(11)配合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装置(10),整流器(6)后端部分固定于前轮罩(5)外侧面上,整流器(6)为通腔结构,通腔一端为第二进气口(61),另一端为第二出气口(62),第二进气口(61)与第一进气口(2)对应,第二出气口(62)与第一出气口(7)对应,第二进气口(61)面积大于第二出气口(62)面积。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包括前保险杠(3)、前雾灯(1)、前轮罩(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3)上设置有造型突出结构(4),造型突出结构(4)与前雾灯(1)形成的凹坑处设置有第一进气口(2),第一进气口(2)所在的前保险杠(3)内侧设置有进气口翻边(11);前轮罩(5)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7),第一出气口(7)靠近前轮罩(5)外侧;第一进气口(2)与第一出气口(7)之间设置有整流器(6),整流器(6)前端部分与进气口翻边(11)配合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装置(10),整流器(6)后端部分固定于前轮罩(5)外侧面上,整流器(6)为通腔结构,通腔一端为第二进气口(61),另一端为第二出气口(62),第二进气口(61)与第一进气口(2)对应,第二出气口(62)与第一出气口(7)对应,第二进气口(61)面积大于第二出气口(62)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翻边(11)与前保险杠(3)一体成型,进气口翻边(11)截面呈L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口(61)面积与第二出气口(62)面积的比值为1.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6)前端部分上设置有台阶,台阶与进气口翻边(11)对应,两者通过密封装置(10)套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10)为粘性海绵条。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节约能源提高单位里程一直是汽车行业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降低风阻能够大大节约能源提高单位里程。汽车流线型造型就是为降低风阻而设计,但为了满足造型的需要,完全的流线型很难做到,汽车行进中保险杠前缘部位最先开始受到风阻,且所受的风阻面积最大,因此生产商不断探索如何在汽车前端采取降阻措施而节省汽车油耗,提高竞争力。如专利号“CN201720536445.0”公开了一种前保险杠内侧导风罩及具有其的前保险杠内侧导风组合,所述组合包括前保险杠内侧导风罩、前雾灯盖板、前保险杠表皮及前轮罩护板。所述前保险杠内侧导风罩包括导风罩本体,所述导风罩本体朝向车身的一侧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流腔,所述导流腔的两个相对端开口,所述导风罩本体与前保险杠表皮相连,且所述导流腔的两个开口端分别靠近前雾灯盖板和前轮罩护板,此专利采取利用前保险杠内侧导风罩在前雾灯盖板和前轮罩护板之间形成两端开口的导流腔,将车辆前方分流到左右雾灯位置的空气,导流到左右前轮胎前部,进而降低车辆的风阻系数,起到降噪和降低车辆油耗的作用,此方法虽然采取利用导流腔将车辆前方分流到左右雾灯位置的空气导流到左右前轮胎前部,降低了车辆的风阻系数,但是导出的气流吹到前车轮上则再次形成了风阻,且不能够阻止外部气流进入车轮轮舱形成的风阻和风燥。因此汽车降阻措施的现有技术存在着降阻效率低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汽车降阻措施的现有技术存在着降阻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包括前保险杠、前雾灯、前轮罩,所述前保险杠上设置有造型突出结构,造型突出结构与前雾灯形成的凹坑处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所在的前保险杠内侧设置有进气口翻边;第一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之间设置有整流器,整流器前端部分与进气口翻边配合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装置,整流器后端部分固定于前轮罩外侧面上,整流器为通腔结构,通腔一端为第二进气口,另一端为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与第一进气口对应,第二出气口与第一出气口对应,第二进气口面积大于第二出气口面积。

本实用新型采取在前雾灯与前轮罩之间设置通气装置-整流器,使得汽车行驶过程中前雾灯处的气流从整流器进到车轮罩后面,且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从整流器出来的气流不会直接喷在前轮胎表面上二次形成阻力,同时从整流器出来的气流出来后在车轮外侧形成一道气帘墙,阻止车轮外侧气流形成扰流而增加轮舱阻力,进而达到再一次降低风阻目的。具体来说,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包括前保险杠、前雾灯、前轮罩,所述前保险杠上设置有造型突出结构,造型突出结构与前雾灯形成的凹坑处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所在的前保险杠内侧设置有进气口翻边,造型突出结构在前保险杠成型时一体成型,安装好前保险杠时,造型突出结构与前雾灯之间会形成凹坑,在前雾灯两侧的凹坑处设置第一进气口,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进气口也可以单独采用通腔结构零件也可以采用在前雾灯两侧的凹坑处开设通孔进而导流,气流从凹坑汇集后进入第一进气口,在汽车前轮的前轮罩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靠近前轮罩外侧,对比于现有技术采取直接将第一出气口对准前轮轮胎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取将第一出气口开设在靠近前轮罩外侧面的位置,实际在使用时让第一出气口置于前轮罩侧面,让第一出气口在地面上的投影位于汽车前轮外侧,这样使得从第一出气口出来的气流不会直接喷射在前车轮轮胎表面上而对轮胎形成风阻,消除风阻对前车轮的阻碍,本实用新型为固定整流器前部,同时在前保险杠成型时在第一进气口所在的前保险杠内侧一体成型有进气口翻边;第一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之间设置有整流器,整流器前端部分与进气口翻边配合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装置,整流器前端部分设置有台阶,台阶与进气口翻边所对应,安装时将整流器的前端部分的台阶套住进气口翻边,两者之间通过带粘性的密封条周圈连接,整流器后端部分固定于前轮罩外侧面上,整流器后端部分有安装凸台,安装凸台上开设有安装孔,对应的前轮罩上开设有过孔,安装时使用螺钉与黄片螺母配合将整流器后端部分固定连接于前轮罩上,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整流器为通腔结构,通腔环周封闭两端开口,通腔一端为第二进气口,另一端为第二出气口,安装整流器时使得第二进气口与第一进气口正面对应,第二进气口面积大于第一进气口面积也可以小于第一进气口面积,第二出气口与第一出气口正面对应,为达到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目的,得到足够大的气流喷射速度,第二出气口面积必须小于第一出气口面积,此处的第二进气口面积必须大于第二出气口面积;为能够汇集气流形成喷气的气帘墙,第二进气口为宽条形,第二出气口为窄条形,前保险杠前端的气流进入第一进气口后,进入整流器,从第一出气口出来,因为第二进气口面积大于第二出气口面积且第一出气口置于前轮罩侧面,汽车在前进中高速气流从第二出气口出来后会在前车轮的外侧形成一道气帘墙,气帘墙则阻止车轮外侧气流形成扰流增加车轮轮舱阻力,从而达到再一次降低风阻效果,实际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从第一出气口流出的高速气流的与汽车前进同向的纵向面尽量与车轮外侧平行且相切,高速气流的横向面中心方向尽量与水平面平行,进气口与出气口具体大小需运用汽车空气动力学仿真或实验予以优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取在前雾灯与前轮罩之间设置通气装置-整流器,使得汽车行驶过程中前雾灯处的气流从整流器进到车轮罩后面,且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从整流器出来的气流不会直接喷在前轮胎表面上二次形成阻力,同时从整流器出来的气流出来后在车轮外侧形成一道气帘墙,阻止车轮外侧气流形成扰流而增加轮舱阻力,进而达到再一次降低风阻目的,本实用新型本发明不但能降低车辆前方左右雾灯处的风阻 ,还能起到防止轮胎外部气流进入轮舱产生的风阻,达到降风阻降噪,节省油耗的作用,因此解决汽车降阻措施的现有技术存在着降阻效率低的现实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的剖视图;

附图3为前轮罩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B-B的剖视图;

附图5为整流器的截面图;

图中1、前雾灯,2、第一进气口,3、前保险杠,4、造型突出结构,5、前轮罩,6、整流器,60、安装凸台,61、第二进气口,62、第二出气口,7、第一出气口,8、螺钉,9、黄片螺母,10、密封装置,11、进气口翻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描述中,相关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指示位置仅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为了便于描述简化本实用新型,不是所述的零部件必须具有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附图1、2、3、4所示,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包括前保险杠3、前雾灯1、前轮罩5,所述前保险杠3上设置有造型突出结构4,造型突出结构4与前雾灯1形成的凹坑处设置有第一进气口2,第一进气口2所在的前保险杠1内侧设置有进气口翻边11;第一进气口2与第一出气口7之间设置有整流器6,整流器6前端部分与进气口翻边11配合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装置10,整流器6后端部分固定于前轮罩5外侧面上,整流器6为通腔结构,通腔一端为第二进气口61,另一端为第二出气口62,第二进气口61与第一进气口2对应,第二出气口62与第一出气口7对应,第二进气61口面积大于第二出气口62面积。

本实用新型采取在前雾灯1与前轮罩5之间设置通气装置-整流器6,使得汽车行驶过程中前雾灯1处的气流从整流器6进到前轮罩5后面,且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从整流器6出来的气流不会直接喷在前轮胎表面上二次形成阻力,同时从整流器6出来的气流出来后在车轮外侧形成一道气帘墙,阻止车轮外侧气流形成扰流而增加轮舱阻力,进而达到再一次降低风阻目的。具体来说,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包括前保险杠3、前雾灯1、前轮罩5,所述前保险杠1上设置有造型突出结构4,造型突出结构4与前雾灯1形成的凹坑处设置有第一进气口2,第一进气口2所在的前保险杠3内侧设置有进气口翻边11,造型突出结构4在前保险杠3成型时一体成型,安装好前保险杠3时,造型突出结构4与前雾灯1之间会形成凹坑,在前雾灯1两侧的凹坑处设置第一进气口2,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进气口2也可以单独采用通腔结构零件也可以采用在前雾灯1两侧的凹坑处开设通孔进而导流,气流从凹坑汇集后进入第一进气口2,在汽车前轮的前轮罩5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7,第一出气口7靠近前轮罩5外侧,对比于现有技术采取直接将第一出气口7对准前轮轮胎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取将第一出气口7开设在靠近前轮罩5外侧面的位置,实际在使用时让第一出气口7置于前轮罩5侧面,让第一出气口7在地面上的投影位于汽车前轮外侧,这样使得从第一出气口7出来的气流不会直接喷射在前车轮轮胎表面上而对轮胎形成风阻,消除风阻对前车轮的阻碍,本实用新型为固定整流器6前部,同时在前保险杠3成型时在第一进气口2所在的前保险杠3内侧一体成型有进气口翻边11;第一进气口2与第一出气口7之间设置有整流器6,整流器6前端部分与进气口翻边11配合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装置10,整流器6前端部分设置有台阶,台阶与进气口翻边11所对应,安装时将整流器6的前端部分的台阶套住进气口翻边11,两者之间通过带粘性的密封条周圈连接,整流器6后端部分固定于前轮罩5外侧面上,整流器6后端部分有安装凸台60,安装凸台60上开设有安装孔,对应的前轮罩5上开设有过孔,将前轮罩5过孔套住第二出气口62,安装时使用螺钉8与黄片螺母9配合将整流器6后端部分固定连接于前轮罩5上,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整流器6为通腔结构,通腔环周封闭两端开口,通腔一端为第二进气口61,另一端为第二出气口62,安装整流器6时使得第二进气口61与第一进气口2正面对应,第二进气口61面积大于第一进气口2面积也可以小于第一进气口2面积,第二出气口62与第一出气口7正面对应,为达到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目的,得到足够大的气流喷射速度,第二出气口62面积必须小于第一出气口7面积,此处的第二进气口61面积必须大于第二出气口62面积;为能够汇集气流形成喷气的气帘墙,第二进气口61为宽条形,第二出气口62为窄条形,前保险杠3前端的气流进入第一进气口2后,进入整流器6,从第一出气口7出来,因为第二进气口61面积大于第二出气口62面积且第二出气口62位于前轮罩5侧面,汽车在前进中高速气流从第二出气口62出来后会在前车轮的外侧形成一道气帘墙,气帘墙则阻止车轮外侧气流形成扰流增加车轮轮舱阻力,从而达到再一次降低风阻效果,实际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从第一出气口7流出的高速气流的与汽车前进同向的纵向面尽量与车轮外侧平行且相切,高速气流的横向面中心方向尽量与水平面平行,进气口与出气口具体大小需运用汽车空气动力学仿真或实验予以优化。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翻边11与前保险杠3一体成型,进气口翻边11截面呈L状。如附图1所示,进气口翻边11在前保险杠3成型时一体成型,安装好前保险杠3时,为固定整流器6前部,同时在第一进气口2所在的前保险杠3内侧一体成型有进气口翻边11,且进气口翻边11截面呈L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气口61面积与第二出气口62面积的比值为1.5-3。为得到足够大的气流喷射速度,汇集气流到第二出气口62,第二进气口61面积必须大于第二出气口62面积,若是第二进气口61面积等于或者小于第二出气口62的面积,则两端气流无法形成气体流量差而成型气帘墙,因此本实施例中选择第二进气口61面积与第二出气口面积62的比值为2,即可达到良好的降阻效果;针对底盘较低的车型,因其车轮直径较小,气帘墙面积可以稍小,选择第二进气口61面积与第二出气口62面积的比值为1.5即可,针对底盘较高的车型,因其车轮直径较大,气帘墙面积需要大,选择第二进气口61面积与第二出气口面积62的比值为3。

进一步的,如附图2所示,所述整流器6前端部分上设置有有台阶,台阶与进气口翻边11对应,两者通过密封装置10套住。为使整流器6的前段部分稳定固定,整流器6前端部分设置有台阶,台阶与进气口翻边11所对应,安装时将整流器6的前端部分的台阶套住进气口翻边11,两者之间通过带粘性的密封条周圈连接,此时台阶具有限位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装置10为粘性海绵条。海绵条具有粘边,台阶与进气口翻边11通过粘性海绵条周圈粘接,达到稳定连接的作用。

显然,本实用新型本发明不但能降低车辆前方左右雾灯处的风阻 ,还能起到防止轮胎外部气流进入轮舱产生的风阻,达到降风阻降噪,节省油耗的作用。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实验等得出相关技术方案,因此这些相关技术方案都应在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2287.9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505674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60R 19/48

专利分类号:B60R19/48;B60R19/50;B62D35/00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重庆菲斯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菲斯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1121 重庆市北部新区栖霞路18号19幢1单元5-3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第一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当前权利人:重庆菲斯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立荣

代理机构:50214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汽车前部整流装置论文和设计-不公告发明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