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巴州城镇化现状、特征及其发展模式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成瑞雪[1](2020)在《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文中指出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主要支撑,也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医院制剂及其调剂市场的存在满足了少数民族患者的用药需求。调剂市场的发展,对延长民族药产业价值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建设、对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市场,均有重要意义。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调剂了民族医医院之间制剂的余缺,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药安全、充分、公平和有效的使用,有利于缓解少数民族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本文运用系统抽象法,注重矛盾分析,结合田野调查材料全面考察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重要作用、市场结构、市场监管和市场发展趋势,为调剂市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民族药医院制剂是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主体涉及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医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由调出方、调入方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调剂价格等构成。拟调剂制剂具有商品化率低、可替代性弱、地域性强的特点。医院之间调剂制剂的程序、规则、范围都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制剂价格也由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由此形成了发育程度不同的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调剂市场进行了严格控制,从医院制剂注册、再注册和备案到管理制剂进入市场的数量、品种,再通过实施制剂调剂使用办法,管控着制剂市场的运行。药监部门对调剂程序的严格管控,缩减了制剂调剂规模、导致制剂市场调入调出不平衡、制剂调剂价格无法反映制剂供求关系、延长了制剂在调剂市场流通的时间、减少了医院利润,导致各民族医院内部出现大量的协定方剂以满足患者临床所需、增加民族医特色疗法提高医院收入,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在监管下具有显着的地方性和封闭性。从调剂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它最终会走向衰落,但还需要条件,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按药监部门对调剂市场的过严控制,阻碍了市场发展,加剧了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矛盾,医院为保障患者用药与维持运营只能购入国准字成药和使用协定方剂。但根据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医保目录中所纳入的民族药品可报销的范围和比例来看,过快取缔调剂市场不可行,医院制剂“简、便、廉、效”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因此,应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规模,定期将部分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降低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在逐步发展中提高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和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为促进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最终消亡创造条件。
赵朋[2](2020)在《新疆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表现最突出的地方在农村,为此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中,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它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实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解决好乡村经济发展问题就是解决了“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我国长期实行的城镇、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致使当前乡村出现居民收入较低、乡村产业结构单一、乡村发展动力不足等经济发展问题。城镇优先发展策略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城镇以其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等吸引着乡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逐渐暴露。为此,2013年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要求城镇化是全面的城镇化,要充分发挥城乡各自优势来推进城镇化进程。基于此,本文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以期对繁荣乡村经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本文首先对城镇化影响乡村经济发展的理论进行梳理,对城镇化和乡村经济发展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城镇化和乡村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进行实证检验。其次,采用2005-2017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以乡村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城镇化影响乡村经济发展的总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1)通过测算新疆城镇化和乡村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发现,2005-2017年新疆城镇化水和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平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维度发展水平来看,经济城镇化和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分最高,人口城镇化和乡村产业结构的得分最低。从各地、州、市城镇化和乡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总体上呈北疆地区>东疆地区>南疆地区的分布规律。(2)面板回归结果显示城镇化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与乡村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0.4219。广义矩估计的结果显示城镇化在5%的水平上与乡村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系数为0.0717。(3)南北疆地区城镇化均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与乡村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1374和1.0432,北疆地区城镇化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效用大于南疆地区。(4)城镇化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和农地集约化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的中介效应存在,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3.67%、7.36%和11.81%,资本投资促的中介效应不存在。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加快推进全疆区域协调发展。(3)及时调整城镇化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内部结构和前进方向。(4)优化城镇化影响乡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并指出文章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张凯[3](2020)在《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总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社会矛盾在乡村尤为突出。因此,在新经济背景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构建新型的农业生产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产业融合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产业间通过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能重构生产关系和产业发展的空间。如果忽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构建所必须的法律制度需求,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农业则难以实现代化发展,难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各地亮点纷呈,但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各区存在差异,新疆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但竞争力不足,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农业剩余劳动力多,但转移能力较差;区域农业资源具有特色,但品牌建设尚不完善,农产品加工深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为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对策为出发点,以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运用比较优势方法分析了新疆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产值贡献度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了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水平普遍北疆地区强于南疆地区;特色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种植方面北疆地区比较优势强于南疆地区;南疆、东疆地区的林果种植优势较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对较好的是乌鲁木齐、昌吉、伊犁地区,相对一般的是哈密、吐鲁番、塔城、喀什、阿克苏、巴州地区,发展程度较低的是克州、阿勒泰、和田地区。运用理论分析结合案例论证与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农增收、增进社会福利、推动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融合度,与农业和农业服务业的融合度存在着相互替代作用。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度对农业产值有正效应,农业与农业服务业融合度对农业产值具有负效应。农业产值对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度、农业与农业服务业融合度在短时期内存在正效应。根据对新疆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分析结合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为新疆农村产业融和发展提出了几点措施建议。
黄一倬,张天舒[4](2019)在《智慧社区的差异化应对——基于我国城市社区不同类型的研究》文中提出社区是居民安身立命之所,信息时代,智慧社区成为社区建设新模式。在我国,受传统体制、经济能力、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城市社区类型多样且现状迥异。在大规模的城市化任务迅速推进和长期片面追求"工具理性"的发展路线下,"无人接手"的单位式社区、"激进动乱"的城乡边缘社区和"人情冷淡"的新建商品房社区,成为当前我国社区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三种类型。智慧社区作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互补弥合的产物,在服务模式、决策方式、自组织培育、城乡一体化、人口管理和虚拟社区建构上具有独特优势。
刘杰[5](2017)在《新疆南疆地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为进一步发挥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在提供个性化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于2014年发布了《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这为推进我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事业的发展,加快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同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1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不难得出这些都对于新疆地区正在发展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事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为了更好地了解南疆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并进一步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笔者进行了深入南疆地区六家典型社工服务机构的实地调研。笔者大致将南疆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模式概括为三类,即喀什地区的深圳“对口援疆”模式、阿克苏地区的民间自生型运作模式以及巴州地区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并且笔者从机构运作等相关方面内容出发对整个南疆社工服务机构的典型代表机构的具体的发展现状的特点进行了整体梳理分析,其中表现包括南疆地区社工服务机构发展各有特色、“政府购买服务”是其主要的资源链接方式以及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是其服务的一大主题等内容。而后进一步从外部环境、机构自身建设以及本土化三个角度出发分析目前新疆南疆地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如机构内部管理不完善、南疆地区专业的社工人才短缺普遍存在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南疆地区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以及社工理念宣传比较欠缺等原因所导致的。行文末,为促进南疆地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更好地发展,笔者从外部环境的政府和社会等层面展开,如希望政府能够积极推进南疆社工人才队伍的建设,协助宣传社工服务理念等内容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再者从机构自身管理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角度提出了机构应完善资金链接渠道,完善机构的督导机制建设等方面出发来强化机构自身的解决对策;并且在关于解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南疆地区的本土化问题时,笔者从人才本土化和项目本土化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有实际意义的探索。
田童[6](2016)在《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的潜力研究》文中指出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利用有限的资源、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众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要议题。在循环经济体系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产出是循环经济是否能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同时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资源友好化发展的关键节点。棉花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早已获得认可,对其利用问题众多学者也已进行了大量探讨。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棉花种植空间布局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西北地区,新疆作为中国棉花主产区之一,其副产品棉花秸秆的数量是相对稳定而庞大的,作为一般农业废弃物,其处理过程中碳的排放不可小觑。但是,若将数量庞大的棉花秸秆赋予其资源属性,无疑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都会产生正面的影响。由于区域内社会、经济、文化的差异性,棉花秸秆资源化程度不尽相同,在棉花秸秆利用过程中,不同的利用模式对自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均有影响,而针对区域内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的评价研究相对匮乏,未能形成成熟的潜力判别体系。本研究基于前人对秸秆资源化的研究成果,以新疆作为研究区域,在综合整理了现阶段棉花秸秆利用技术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生态经济学原理、扎根理论作为理论依据,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归纳,不仅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基于SWOT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潜力进行分析,同时从生物质角度,基于面板数据,展开对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的分析。文本亦从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内部、外部影响因素角度出发,对二者协调耦合发展与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关系做了相应论述。通过对其潜力的一系列相关基础数据的质性分析和量化分析,发现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的地区差异与变化趋势,通过分析新疆不同地区棉花秸秆资源化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地区差异性分析结果,提出了十种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模式,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地区所适宜采纳的模式做了相应分析,进而实现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的科学、高效、有序发展。结果表明:第一,新疆农业基础较好,但种植业与畜牧业尚未达到高阶协调发展阶段,而棉花秸秆资源化重要出路之一即对棉花秸秆的饲料化应用,因此,种植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的发挥;第二,新疆棉花资源化潜力较大,但利用程度有限且棉花种植区域集中程度较弱;第三,棉花秸秆资源化实现技术种类较多,但其现实生产力转化率较低;第四,社会对棉花秸秆资源利用意愿较强,但缺乏市场平台、观念以及政策支持。根据结论,结合新疆实际,分别从循环农业角度和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开发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1、确保农业资源和农业经济实现内部协调化发展;2、加强政策引导,推广先进科学种养技术,发展可持续农业;3、加快地区农业转型步伐,降低农业资源依赖度;4、着重培育棉花秸秆产业链建设;5、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循环农业;6、合理、高效配置棉花秸秆资源,增加耕地单位产出;7、增大教育宣传力度,加强市场各端环保意识建设。旨在通过宏观性政策的调控,力求加快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进程,进而实现棉花秸秆由农作物废弃物向农业可再生资源的转变。
李现彩[7](2015)在《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协调性研究》文中提出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六大任务,其中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发展被认为是此次城镇化规划中最突出的亮点。会议明确,在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据悉,西部城镇化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将西部城镇化发展与“新丝绸之路”建设相结合,打造西部国际经济合作圈,建设向西、向北开发的“桥头堡”。新疆是丝绸之路建设核心区,是联接中亚和欧洲的纽带,新疆南疆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北疆,其城镇化建设关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完善与发展。因此,全面了解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状况,既可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利用地缘优势更好的发挥作用,又可以把握其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关于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协调性的研究仍属空白,本文试图用构建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方法等来填补此空白。依据信息熵法构建指标体系计算发现,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发展缓慢。但当前的城镇化速度与塔里木盆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发展阶段相适应,并未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城镇化发展速度超前于城镇化发展质量。采用耦合协调度分析法,建立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速度-质量耦合模型,通过计算把握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协调性,针对协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协调发展对策。
车将[8](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王长建,杜宏茹,张小雷,汪菲,张利,李雪梅[9](2015)在《塔里木河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2000—2011年塔里木河流域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并探讨塔河流域42个县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演变规律及空间差异。研究表明:(1)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于拓宽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的应用具有实践意义。(2)以新疆为参照区,塔河流域2000—2011年处于人口严重超载、经济非常富余或富余阶段。(3)与全疆相比,土地资源是塔河流域的相对优势资源,水资源是制约塔河流域人口、经济发展的相对劣势资源。(4)以塔河流域为参照区,流域内42个县市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显着。(4)依据相对资源人口、经济承载力的超载、富余状态将塔河流域42县市归为A、B、C、D 4种资源承载力匹配区,并总结其时序演变特点和发展策略。
高慧[10](2013)在《新疆农二师二十九团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处的地理位置为祖国的边陲重要防线之处,决定了它特殊的“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而且至今为止仍旧肩负着此重要任务,因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强大对边疆的社会稳定以至于对于祖国的统一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稳定要靠经济发展,依照目前兵团的实际情况来看,要使兵团经济发展就要大力实施兵团城镇化,减少城乡二元经济的差距,从而推动城乡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而城镇化过程中,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二十九团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就是从这些方面为切入点,这样能更好地发现兵团城镇化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促进二十九团团城镇化。本文选择了农二师二十九团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兵团城镇化的因素,首先在对二十九团的概况和历史沿革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二十九团的城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城镇化的基础进行了评价,以便发现其中的问题;其次,从对影响兵团城镇化的经济、农业、自然、体制以及对二十九团职工主体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阐述影响兵团小城城镇化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二十九团城镇化的对策。
二、新疆巴州城镇化现状、特征及其发展模式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巴州城镇化现状、特征及其发展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政府控制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 |
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研究的新领域 |
三、系统抽象法在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中的运用 |
第一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市场调剂的重要性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及其地位 |
一、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医院制剂 |
二、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品种 |
三、民族药医院制剂在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主体地位 |
第二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支撑 |
一、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
二、医院制剂在各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发挥的作用 |
三、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的用药范围 |
第三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保障 |
一、民族医医院的结构及其分布 |
二、民族医医院调剂使用制剂的原因 |
三、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调剂制剂所占比重 |
第四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重要保障 |
一、少数民族患者大多愿意接受民族医治疗 |
二、民族地区常发病、多发病民族药有独特疗效 |
三、少数民族患者使用民族药医院制剂药费低 |
第五节 医院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的发展 |
一、能增加制剂调出医院的收入 |
二、有利于提高民族药医院制剂的生产质量和水平 |
三、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特色的形成 |
第二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结构 |
第一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调出方和调入方 |
一、调出方(卖方) |
二、调入方(买方) |
三、调入方和调出方买卖制剂的特点 |
第二节 调入方与调出方的调剂协议与批准 |
一、买卖双方协议的达成 |
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
三、制剂调剂是一个有严格监管的市场 |
第三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价格 |
一、制剂的调剂价格由物价部门制定执行 |
二、医院制剂调剂价格的评价 |
三、民族药品市场内部价格变化对调剂市场产生的影响 |
第四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一、调剂市场主要涉及藏、蒙、维吾尔族药医院制剂 |
二、五藏区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三、八蒙区蒙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四、维傣彝苗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第三章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注册与再注册 |
一、对民族药医院制剂注册的要求 |
二、有效期与再注册 |
三、高昂的注册与再注册成本阻碍民族药医院制剂发展 |
四、注册困难限制了市场调剂制剂的品种与结构 |
第二节 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
一、对每一笔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的批准 |
二、调剂市场监管阻碍市场正常运行 |
三、大量院内协定方剂产生和民族医特色疗法产生 |
四、制剂调剂市场行政控制地方性和封闭性突出 |
第三节 从注册制到备案制的转变缩小了制剂调剂市场规模 |
一、备案制的出台及其主要内容 |
二、备案制必将导致调剂市场规模缩减 |
第四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发展的趋势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消亡的条件 |
一、中药医院制剂所走过的道路 |
二、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必须增加 |
三、医疗保险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提高 |
第二节 现阶段必须扩大民族药医院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 |
一、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有限 |
二、市场是民族医医院之间调剂制剂余缺的唯一途径 |
三、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满足少数民族患者用药需求 |
第三节 为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消亡创造条件 |
一、定期将部分民族药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 |
二、降低医院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 |
三、逐步增加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国药比重 |
四、提高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新疆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城镇化的研究 |
1.3.2 关于乡村经济发展的研究 |
1.3.3 城镇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镇化影响乡村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乡村经济发展 |
2.2 基础理论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3 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
2.3.1 城镇化、农业劳动力转移与乡村经济发展 |
2.3.2 城镇化、农业技术进步与乡村经济发展 |
2.3.3 城镇化、财政支出与乡村经济发展 |
2.3.4 城镇化、农地集约化与乡村经济发展 |
第三章 新疆城镇化及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
3.1 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1 测度方法 |
3.1.2 数据来源 |
3.2 新疆城镇化水平测度分析 |
3.2.1 指标体系构建 |
3.2.2 城镇化指标说明 |
3.2.3 城镇化测度结果分析 |
3.3 新疆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
3.3.1 指标体系构建 |
3.3.2 乡村经济发展指标说明 |
3.3.3 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变量选取 |
4.1.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模型构建 |
4.2.1 模型介绍 |
4.2.2 模型设定 |
4.3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
4.3.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4.3.2 协整检验 |
4.4 .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效应检验 |
4.5 城镇化影响乡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检验 |
4.6 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的研究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理论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测度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应用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可能的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一二三产业 |
2.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产业链理论 |
2.2.4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5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
3 新疆农业发展的区域特征与比较优势分析 |
3.1 新疆总体农业发展概况 |
3.1.1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稳中有升 |
3.1.2 农业生产特色突出 |
3.1.3 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有待提升 |
3.2 新疆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 |
3.2.1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
3.2.2 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
3.2.3 新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
3.3 新疆种植业、养殖业结构状况 |
3.3.1 新疆主要作物种植结构 |
3.3.2 新疆林果特色种植结构 |
3.3.3 新疆畜产品结构 |
3.4 新疆农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3.4.1 新疆农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3.4.2 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
3.4.3 特色经济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
3.4.4 林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
3.4.5 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水平测度 |
4.1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4.1.1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较快 |
4.1.2 农产品加工深度不断深化 |
4.1.3 农业社会化发展滞后于农业发展 |
4.1.4 乡村非农从业比逐渐上升 |
4.2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 |
4.2.1 种养加循环型融合发展模式 |
4.2.2 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 |
4.2.3 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发展模式 |
4.3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 |
4.3.1 回归计量模型 |
4.3.2 变量说明 |
4.3.3 模型检验 |
4.3.4 模型确定 |
4.4 结果分析 |
4.4.1 新疆总体农村产业融合度 |
4.4.2 新疆县、市农村产业融合度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
5.1 融合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 |
5.1.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模式 |
5.1.2 融合主体的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
5.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农增收、增进社会福利的效应分析 |
5.2.1 促农增收 |
5.2.2 增进社会福利 |
5.2.3 案例论证 |
5.2.4 案例启示 |
5.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分析 |
5.3.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互动机制分析 |
5.3.2 实证方法 |
5.3.3 模型检验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与措施建议 |
6.1 国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1 新疆兵团“土地流转+社会保障” |
6.1.2 金秋农业的葡萄三产融合之路 |
6.1.3 南湖杏花村乡村旅游发展 |
6.2 国际经验借鉴 |
6.2.1 荷兰现代农业的做法 |
6.2.2 美国农工商一体化做法 |
6.2.3 日本“六次产业”的做法 |
6.3 措施建议 |
6.3.1 加快特色产业布局,推进农业产业专业化 |
6.3.2 完善法律服务体系,保障发展可持续 |
6.3.3 发展农业教育,为三产融合添动力 |
6.3.4 把握发展机遇,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
6.3.5 培育融合主体,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智慧社区的差异化应对——基于我国城市社区不同类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区概念与类型 |
(一) 社区的内涵与特征 |
(二) 社区的类型 |
1. 单位式社区 |
2. 城乡边缘社区 |
3. 新建商品房社区 |
二、不同类型社区智慧化的不同挑战 |
(一) “无人接手”的单位式社区 |
(二) “激进动乱”的城乡边缘社区 |
(三) “人情冷淡”的新建商品房社区 |
三、不同类型社区的智慧化策略 |
(一) 单位式社区:内外兼修的智慧化策略 |
(二) 城乡边缘社区:综合整治的智慧化策略 |
(三) 商品房社区:回归邻里的智慧化策略 |
(5)新疆南疆地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 |
2、国内研究 |
3、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思路 |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1、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
2、新疆南疆地区 |
(二)理论基础 |
1、社会工作相关管理理论 |
2、社会工作理论 |
二、南疆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 |
(一)新疆南疆地区总体概况 |
1、自然条件 |
2、经济发展 |
3、社会情况 |
4、国家大力建设新疆南疆地区 |
(二)南疆社工服务机构发展模式研究 |
1、喀什地区:深圳“对口援疆”发展模式研究 |
2、阿克苏地区:民间自生运作型发展模式 |
3、巴州:政府主导型运作发展模式 |
(三)基于三种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 |
(四)基于对比总结的发展特点分析 |
1、南疆地区发展各有特色 |
2、发展成果显着 |
3、开展服务的重要方式是“政社合作”与“三社联动” |
4、“政府购买服务”是其主要资源链接方式 |
5、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是服务一大主题 |
6、机构普遍年轻化 |
三、南疆社工服务机构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一)南疆社工服务于机构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1、南疆社工服务机构事业发展整体相对滞后 |
2、缺乏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督 |
3、机构内部管理不健全 |
4、独立性和资源链接能力不足 |
5、专业的社工人才短缺普遍存在 |
6、机构自身的本土化相关问题 |
(二)南疆社工服务机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社会发展偏落后 |
2、社会工作理念宣传与推广不到位 |
3、本土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
4、社工服务机构的督导机制建设欠缺 |
5、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
四、南疆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建议和对策 |
(一)改善外部发展环境 |
1、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大力制定和贯彻落实相关政策 |
2、政府积极协助宣传普及社会工作理念 |
3、积极推进与优秀社会工作人才的交流与学习 |
(二)积极努力强化自身 |
1、大力完善机构内部管理建设 |
2、完善机构内部督导机制 |
3、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4、向优秀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学习 |
5、加大力度宣传普及社会工作服务理念 |
6、加强机构独立性建设 |
(三)本土化的探索 |
1、项目本土化 |
2、人才本土化 |
总结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的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不足与创新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秸秆资源化机理 |
2.1 基本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3 棉花秸秆资源化发展历程 |
2.4 棉花秸秆资源化机理 |
2.5 棉花秸秆资源化的限制因素分析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
3.2 现阶段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棉花秸秆资源化动因的质性分析 |
4.1 质性研究方法简介 |
4.2 质性研究方法机理 |
4.3 样本选择 |
4.4 编码过程及分析 |
4.5 核心式编码及分析 |
第5章 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优劣势分析 |
5.1 SWOT研究方法简介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SWOT计算结果 |
5.4 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优势分析 |
5.5 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劣势分析 |
5.6 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机会分析 |
5.7 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威胁分析 |
5.8 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综合潜力分析 |
5.9 小结 |
第6章 基于耦合发展视角下的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分析 |
6.1 耦合协调度研究方法概况 |
6.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标准 |
6.3 计算结果与特征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基于生物质的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分析 |
7.1 研究方法 |
7.2 计算结果与特征分析 |
7.3 小结 |
第8章 新疆不同地区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分析 |
8.1 研究方法 |
8.2 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变化趋势分析 |
8.3 北疆地区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变化趋势分析 |
8.4 南疆地区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变化趋势分析 |
8.5 基于监测样点数据的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分布 |
8.6 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
第9章 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实现模式分析 |
9.1 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模式构建 |
9.2 未来棉花秸秆资源化潜力的区域差异性优化建议 |
9.3 小结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对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塔里木盆地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速度综合评价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的获取 |
2.2.2 评价方法与步骤 |
2.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 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速度分析 |
2.3.1 五地州城镇化发展速度不均衡 |
2.3.2 城镇化发展速度带有明显的区域性 |
2.3.3 城镇化发展速度具有多变的复杂性 |
2.3.4 城镇化发展速度空间演化向南部推进 |
2.3.5 城镇化发展速度等级分布趋于平稳状态 |
3 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评价 |
3.1 指标体系构建和指标解释 |
3.1.1 指标体系构建 |
3.1.2 指标解释 |
3.2 评价等级标准划分 |
3.3 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质量分析 |
3.3.1 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 |
3.3.2 空间极化逐步减弱,市区辐射作用增强 |
3.3.3 城镇化质量呈发散状态 |
4 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协调性评价及对策 |
4.1 评价方法 |
4.1.1 耦合的概念 |
4.1.2 耦合关联度模型 |
4.2 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协调度分析 |
4.2.1 五地州协调度综合评价等级不高 |
4.2.2 协调度分布具有区域性 |
4.2.3 协调度向高等级演进 |
4.3 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协调性分析 |
4.4 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
4.4.1 做好城镇发展规划 |
4.4.2 主导产业与城镇设施建设并重发展 |
4.4.3 加强城镇环境建设 |
4.4.4 加强资源保护,实现制度创新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l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
2.2 生态农业理论 |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
4.2.1 自然条件 |
4.2.2 社会经济条件 |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
5.1.5 模式设计程序 |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
5.2.4 结果 |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
5.3.4 结果 |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
8.3.6 产业政策 |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塔里木河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1 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 |
2.2 模型的权重确定 |
2.3 评价结果判定 |
2.4 数据说明 3 塔里木河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 |
3.1 相对资源人口、经济承载水平变化分析 |
3.2 相对资源承载力综合分析 4 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演变分析 |
4.1 相对资源承载力时间序列动态变化 |
4.1.1 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动态演变 |
4.1.2 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动态演变 |
4.1.3 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1)城镇化水平 |
(2)产业发展 |
(3)政策影响 |
4.2 相对资源承载力数量结构差异分析 |
4.2.1 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结构差异 |
4.2.2 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的结构差异 |
4.2.3 塔河各县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 5 结论与讨论 |
(10)新疆农二师二十九团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
2.1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 |
2.1.1 城镇 |
2.1.2 小城镇 |
2.1.3 城镇化 |
2.2 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社会分工理论与城镇化 |
2.2.2 人口流动理论与城镇化 |
2.2.3 经济增长极理论与城镇化 |
2.2.4 区位理论与城镇化 |
第3章 二十九团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
3.1 二十九团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条件 |
3.1.3 历史沿革 |
3.2 二十九团城镇化现状分析 |
3.2.1 二十九团城镇化水平分析 |
3.2.2 二十九团城镇化的人口结构分析 |
3.2.3 二十九团城镇化道路 |
3.3 二十九团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评价 |
3.3.2 经济发展基础 |
3.3.3 基础设施状况 |
3.3.4 社会发展基础 |
第4章 二十九团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经济因素对二十九团城镇化的影响 |
4.1.1 经济增长对二十九团城镇化的作用 |
4.1.2 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城镇化 |
4.2 职工主体特征因素对二十九团城镇化的影响 |
4.2.1 文化素质情况 |
4.2.2 经济收入情况 |
4.2.3 进入城镇的意愿 |
4.3 农业生产因素对二十九团城镇化影响 |
4.3.1 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推动二、三产业发展 |
4.3.2 农业向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城镇化 |
4.3.3 农业生产发展促进人口城镇化增长 |
4.4 政府政策及兵团体制对城镇化的影响 |
4.4.1 政府政策对城镇化的影响 |
4.4.2 兵团特殊体制对城镇化的影响 |
4.5 自然资源及环境因素对城镇化的影响 |
第5章 加快二十九团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
5.1 促进工业化发展,增强经济实力 |
5.2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
5.3 培育兵团新型职工 |
5.4 正确处理兵团的“三大关系” |
5.5 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新疆巴州城镇化现状、特征及其发展模式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D]. 成瑞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2]新疆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赵朋.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D]. 张凯.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4]智慧社区的差异化应对——基于我国城市社区不同类型的研究[J]. 黄一倬,张天舒. 城市学刊, 2019(02)
- [5]新疆南疆地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D]. 刘杰. 新疆大学, 2017(02)
- [6]新疆棉花秸秆资源化的潜力研究[D]. 田童.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2)
- [7]塔里木盆地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协调性研究[D]. 李现彩. 新疆师范大学, 2015(03)
- [8]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9]塔里木河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J]. 王长建,杜宏茹,张小雷,汪菲,张利,李雪梅. 生态学报, 2015(09)
- [10]新疆农二师二十九团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D]. 高慧.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2)
标签:秸秆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