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激光论文_董伟伟,林健,许海亮,符寒光,雷永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薄片激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薄片,激光,激光器,畸变,熔池,载频,不锈钢。

薄片激光论文文献综述

董伟伟,林健,许海亮,符寒光,雷永平[1](2019)在《SUS304不锈钢超薄片脉冲激光焊接工艺及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激光功率(140~420 W)和焊接速度(10~30 mm·s~(-1))(即不同热输入)下对SUS304不锈钢超薄片(厚度0.2mm)进行脉冲激光搭接焊,研究了热输入对焊缝成形的影响,并分析了最优成形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热输入在9~20J·mm~(-1)时可获得成形良好的焊缝,其中在激光功率320 W、焊接速度20mm·s~(-1)(热输入16J·mm~(-1))条件下的成形性能最优;最优成形接头焊缝中心为等轴晶组织,熔合线处为细小柱状晶组织,近熔合线的焊缝中形成了胞状树枝晶;最优成形接头熔合线处的硬度最高,其次为焊缝区;不同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所得接头均在热影响区发生断裂,最优成形接头的抗拉强度最高,达到790.1MPa,接近于母材的,其拉伸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张元昊,朱广志,高佳鹏,王牧,陈永骞[2](2019)在《基于空间载频干涉的薄片激光晶体热畸变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空间载频干涉方法在精确测量薄片激光晶体热畸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射流冲击冷却系统对薄片激光晶体热畸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射流冲击冷却系统引起薄片激光晶体的畸变主要是球面形变。随着抽运功率的增加,薄片激光晶体的热畸变越发严重,在抽运区中心部分,以球面形变为主,其光焦度随抽运功率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而在抽运区的边缘,以非球面形变为主,抽运功率越高,非球面畸变就越严重。给出了493 W抽运条件下热畸变的波前畸变曲线,其均方根的重复测量精度为1.153 nm。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该研究为薄片固体激光器谐振腔的设计和热畸变的补偿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4期)

周建,张新洲,任乃飞[3](2018)在《不锈钢粉末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圆薄片温度场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316L不锈钢粉末和尼龙12(PA12)粉末混合材料,在综合考虑热传导、热辐射及对流等热现象的基础上,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平台,对316L不锈钢混合PA12粉末激光选择性烧结成型圆薄片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10 W,扫描速度2 000 mm/s,预热温度100℃工艺参数下,激光烧结混合粉末快速达到粘结剂PA12粉末的熔点,在烧结过程中起到粘结剂的作用。当激光功率升高时,最高温度相应升高;激光扫描速度加快时,薄片整体温度下降。(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黄永德,毛锦荣,周兴汶,陈玉华,何鹏[4](2018)在《光斑直径对纯钛薄片激光封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Nd:YAG低功率脉冲激光对0.4 mm纯钛薄片的微孔进行封焊,研究光斑直径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作用于封接区的激光能量变化。研究表明,当光斑直径不大于0.4 mm时小孔能够完全封接,封接区有效厚度随着光斑直径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最大有效封接厚度约为352μm,封接接头主要由不同形态的α晶粒组成,在封接区边缘存在较大的热影响区。另外,随着光斑直径的增大,封接区上表面熔化面积基本不变,但封接模式由匙孔型向热导型转变,其中热导型模式更适合小孔封接。对作用于封接区的激光能量计算发现,理论能量值与光斑直径成正相关,而实际金属熔化量与光斑直径成反相关,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小孔边缘熔化的金属在重力等力的作用下向小孔内流动,从而可以吸收更多的激光能量。(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8年08期)

曹礼强,雷军,于益,吕文强,王昭[5](2017)在《Nd:YAG薄片激光增益介质封装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Nd:YAG薄片激光器的高功率、高光束质量,需解决薄片增益介质封装后的均匀散热、低波前畸变等关键问题。分析了封装过程中薄片增益介质的热应力,模拟了连接界面无缺陷条件下薄片增益介质的热分布,对封装工艺技术进行改进。优化的封装技术将薄片激光增益介质与微通道冷却器连接在一起,采用超声扫描显微镜、激光干涉仪对薄片激光器的焊接界面与增益介质表面面形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封装技术实现了直径Φ80 mm的大口径YAG薄片与冷却器焊料层均匀、无空洞的界面连接,同时减小了焊接后薄片的波前畸变,Φ60 mm口径内面形畸变PV值小于1μm,均方根RMS值小于0.15μm。该技术封装的单模块Nd:YAG薄片激光器输出功率达到2.3 k W。(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7年12期)

毛锦荣[6](2017)在《纯钛薄片激光封孔工艺及封接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加剧,针对老龄人易患疾病的可植入医疗器件的研发已成为医疗保健业新兴的趋势。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典型的植入式医疗器件。在心脏起搏器中,电源主要采用锂-碘电池,电解液从电池的小孔中注入后需要对该小孔进行封焊。目前,采用最多的办法是锡封焊该小孔,然后再激光封焊盖片。这种保护性封焊结构可靠性不高,且影响电池的寿命。为实现电解液注入后,直接对该小孔进行激光封焊,提高小孔的封接效果。文中采用低功率脉冲激光对0.4mm厚CP-Ti薄片的0.1mm小孔进行封焊试验。分别从激光功率、光斑直径和脉冲宽度叁个方面研究工艺参数对激光封孔的影响规律,并通过高速摄影观察激光封孔过程中的熔池动态变化,结合封接区成形形貌及液态金属受力情况,深入分析小孔封接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功率脉冲激光可以实现0.40mm厚CP-Ti的小孔封接,当激光功率为20.8W、脉冲宽度为6.0ms、光斑直径为0.4mm时,小孔基本被完全封接。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熔核尺寸逐渐增大,且封接区(焊缝)上表面平均硬度值呈上升趋势,封接区及热影响区显微硬度高于母材,封接区最大硬度值为239HV。封接接头主要由锯齿状α晶、柱状α晶、针状α晶粒和板条状α晶粒组成。随着光斑直径增大,封接区上表面熔化面积基本不变,但封接模式由匙孔型向热导型转变,且热导型模式更适合小孔的封接,其理论最大封接有效厚度约为386μm。对作用于封接区的激光能量计算发现,计算的理论能量值与光斑直径成正相关,而实际金属熔化量与光斑直径成反相关。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小孔边缘部分熔化的金属在激光反冲力等力的作用下向小孔内流动,从而可以吸收更多的激光能量。另外,增大脉冲宽度,封接区厚度也逐渐增大,但当脉冲宽度大于等于7.0ms时,封接区底部会出现中心金属凸出而两侧有凹槽的特征,分析认为是由封接区域熔池维持熔化状态时间增长,中心区域液态金属继续向下流动,而周边液态金属在Marangoni回流作用下向上迁移所导致。通过高速摄影观察激光封孔过程的熔池特征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激光功率为17.6W、20.8W、22.4W的纯钛表面熔池由凸出状逐渐过渡为平整状态,熔池亮度出现由亮变暗,然后再转亮的现象,在转亮之前熔池体积有所减小,且熔池中心可以看到部分孔洞阴影。熔池过渡为平整状态后,熔池表面液体开始下降。激光封孔过程中,激光作用阶段小孔未被填充,激光消失后液态金属开始填充小孔,液态金属填满小孔后,金属液面再逐渐下降。整个激光封孔过程中,熔池表面动态变化是一个先扩展再回填小孔,最后液面逐渐下降(凝固收缩)的过程。小孔的封接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激光作用初期,小孔周围金属局部熔化;其次,随着激光作用时间增长,液态金属向金属内部及小孔外围扩展;再次,激光消失后,熔池在表面张力等力的作用下开始填充小孔,液态金属在小孔中心相互接触;第四,汇聚中心的液态金属开始向上或向下迁移;第五,液态金属填充小孔完成,中心区域与周围熔池金属的液面基本持平;最后,熔池液面开始下降,进入凝固收缩阶段。通过建立简易的熔池动态变化物理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小孔的封接过程,并且可以说明Y形、V形和X形封接区特征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7-06-01)

王柯,涂波,尚建力,安向超,易家玉[7](2017)在《千瓦级浸入式直接液冷Nd:YAG多薄片激光谐振腔》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工作在准连续状态下的直接液体冷却的侧面抽运Nd:YAG多薄片激光谐振腔,装置中选用20片Nd:YAG薄片作为增益介质,由激光二极管阵列在其侧面进行抽运,流动的硅氧烷溶液作为冷却液在其端面进行冷却,振荡激光以布儒斯特角穿过多层薄片和冷却液实现增益。设计了层流冷却流场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其对来流不均匀性的耗散能力。根据之前报道的层流冷却能力测量实验建立数值模型,模拟了流场的冷却效果,实验结果证明了模型的置信性,进而基于模型对激光器中薄片的热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在抽运能量为49.9J时,获得了15.7J的最大脉冲能量输出,对应光-光效率和斜率效率分别为31.4%和39.2%;在抽运脉宽为250μs,重复频率为100Hz,平均抽运功率为5kW时,获得了1440 W的平均输出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7年08期)

毛锦荣,黄永德,陈玉华,张昊,何鹏[8](2016)在《功率对纯钛薄片激光封孔成形及接头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直径为0.1 mm微孔的良好封接,采用低功率脉冲激光对0.40 mm厚的工业纯钛(CP-Ti Grade 1)进行了封焊,采用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及光学显微镜,研究了激光功率对焊缝表面成形、焊接接头横截面形貌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不低于19.2 W时,微孔可以实现完全封接,且熔核直径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激光功率增大,焊缝凹陷和烧蚀现象越加严重;当激光功率增大时,焊缝表面显微硬度呈上升趋势,激光功率为19.2 W时,焊缝成形良好,且最大显微硬度值可以达到290 HV;焊缝中心微观组织为针状α、锯齿状α以及板条状α晶,焊缝上边缘为锯齿状α晶,而焊缝下边缘为细小的锯齿状α和针状α晶.(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艺》期刊2016年05期)

傅炳炎[9](2016)在《不锈钢薄片微小孔光纤激光回转打孔方法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厚度小于0.2mm的不锈钢薄片上,加工直径小于0.5mm的微小孔,无论采用传统的机械加工、化学蚀刻、还是电铸成型等方法均难以保证加工质量,且加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激光打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而且非接触、加工精度高、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已经在SMT模板微小孔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市场对激光打孔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通用的激光复制法打孔方式已难以满足孔的质量要求,而激光回转法打孔,具有打孔孔边缘热影响小、孔型精度高、锥度小和重铸层小等优点,因此正被应用于SMT模板打孔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激光打孔的方式,分析了激光回转打孔中激光与材料的热物理过程,讨论了影响激光回转打孔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以SUS304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 APDL编程技术对激光回转打孔过程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通过单因素控制变量法依次分析了激光切割速度、激光功率、占空比对激光回转打孔温度场的影响,为激光回转打孔工艺参数的选取奠定了基础。模拟分析表明:熔池温度、出入孔径随着切割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激光功率和占空比的增大而增大。切割速度对减小激光回转打孔过程中的热积累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发现激光回转打孔孔型具有一定锥度。其次,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规格为30mm×30mm×0.12mm的SUS304材料,利用光纤激光器进行激光回转打孔实验研究。通过单因素控制变量法分析了激光功率比、占空比、切割速度、重复频率、辅助气压对打孔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小孔入孔径随切割速度、重复频率、辅助气压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占空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功率比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微小孔的出孔径随切割速度、重复频率、辅助气压的增大而减小,随占空比、功率比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发现随着切割速度的增大,微小孔边缘重铸层(热影响区)会减小,但孔边缘会出现波纹状,变粗糙,孔圆滑度会变差;随着重复频率的增大,光斑重迭率增大,孔边缘越来越光滑,孔圆滑度会变好。并将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拟分析的可行性;数值模拟中熔池深度方向呈现一定锥度与实验中孔具有一定锥度现象相吻合。最后,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实验的基础上,对激光打孔各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打孔锥度的因子显着性顺序为:切割速度>占空比>功率比>重复频率>辅助气压;并得到了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切割速度12mm/s,占空比8%,重复频率1.5KHz,功率比85%,辅助气压0.8MPa;在此优化参数下得到的最小打孔锥度为0.05°,且微孔边缘热影响区较小,孔圆滑度较好,可以保证较高的打孔质量。(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6-05-01)

许彦亭,尚新春[10](2016)在《激光辐照高温镍基合金薄片的非傅里叶热传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辐照热冲击下金属会产生瞬时过热甚至过烧,从而使金属内部产生损伤。为了研究过烧过热瞬时高温对孔洞形成的影响,给出了高温镍基合金DD6薄片激光穿孔时孔口附近的热冲击条件。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理论,得到了激光穿孔时薄片内温度场的解析解。(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1-09)

薄片激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空间载频干涉方法在精确测量薄片激光晶体热畸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射流冲击冷却系统对薄片激光晶体热畸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射流冲击冷却系统引起薄片激光晶体的畸变主要是球面形变。随着抽运功率的增加,薄片激光晶体的热畸变越发严重,在抽运区中心部分,以球面形变为主,其光焦度随抽运功率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而在抽运区的边缘,以非球面形变为主,抽运功率越高,非球面畸变就越严重。给出了493 W抽运条件下热畸变的波前畸变曲线,其均方根的重复测量精度为1.153 nm。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该研究为薄片固体激光器谐振腔的设计和热畸变的补偿提供了重要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薄片激光论文参考文献

[1].董伟伟,林健,许海亮,符寒光,雷永平.SUS304不锈钢超薄片脉冲激光焊接工艺及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9

[2].张元昊,朱广志,高佳鹏,王牧,陈永骞.基于空间载频干涉的薄片激光晶体热畸变测量[J].中国激光.2019

[3].周建,张新洲,任乃飞.不锈钢粉末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圆薄片温度场模拟[J].铸造技术.2018

[4].黄永德,毛锦荣,周兴汶,陈玉华,何鹏.光斑直径对纯钛薄片激光封孔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

[5].曹礼强,雷军,于益,吕文强,王昭.Nd:YAG薄片激光增益介质封装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

[6].毛锦荣.纯钛薄片激光封孔工艺及封接过程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7

[7].王柯,涂波,尚建力,安向超,易家玉.千瓦级浸入式直接液冷Nd:YAG多薄片激光谐振腔[J].中国激光.2017

[8].毛锦荣,黄永德,陈玉华,张昊,何鹏.功率对纯钛薄片激光封孔成形及接头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6

[9].傅炳炎.不锈钢薄片微小孔光纤激光回转打孔方法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6

[10].许彦亭,尚新春.激光辐照高温镍基合金薄片的非傅里叶热传导分析[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6

论文知识图

重频1 MHz下的腔倒空薄片激光输...直接液体冷却Nd∶YAG薄片激光谐振...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薄片激光焊...具有代表性的MAPbI3薄片的激光特性直接液体冷却侧泵Nd∶YAG薄片激光光热还原和肼还原石墨烯氧化物的SEM图

标签:;  ;  ;  ;  ;  ;  ;  

薄片激光论文_董伟伟,林健,许海亮,符寒光,雷永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