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考古重大发现见证前周文化

周元考古重大发现见证前周文化

一、周原考古重大发现见证先周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武杏杏[1](2021)在《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徐旭生一生着述颇丰,涉及哲学、历史、考古、教育等诸多领域。其学术思想渊源有自,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又极具行动的自觉。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新式教育的影响,又受西方近现代哲学、史学、社会学等学术的训练,并在西北考察的实践中逐渐体悟而成。在中国考古学初创之际,徐氏挺进陕西,促进陕西考古会的成立。此间形成的思路和理念,影响至今。斗鸡台遗址的发掘,虽然在技术和方法上尚属探索阶段,但将调查和发掘相结合、重点发掘兼顾他期遗存的发掘理念,为后世学者直接继承。他通过瓦鬲认定沣都的位置、对墓葬方向的思索、对史前期陶器形制的分类等,为苏秉琦器物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指南。丰镐考古和先周文化的探索取得的丰硕成果,无不建立在徐氏陕西考古的基础上。徐旭生对疑古学说扬弃的同时,继承民国史家关于古史多元的研究成果,提出上古时期三大变革的认识体系。他揭橥“新信古”的大旗,实是疑信之间的考释。“传说时代”概念的提出和史料形成过程的分析,成为其信史观的依据。他提出分级整理史料的方法,较早阐释了历史和考古的关系,为后世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与蒙文通和傅斯年相比,他综合多学科研究成果,提出的古史多元论更具说服力。在新的学术视野下,其“三集团”及其冲突、“大禹治水”等观点,或被证明或被纠正,凸显了方法论在其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其学术思想通过苏秉琦、张光直的学术体系对古史重建和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疑古学者对夏代史事的极端质疑,徐旭生走出书斋到夏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展开田野调查本身即是开拓之举。豫西调查和二里头作为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典范,直接引发了考古学的族属认定、考古与历史的整合以及考古学的学科使命等学术思考。二里头最有可能是夏文化,表明历史学与考古学是可以整合研究的。徐氏对二里头族属的推测虽有偏差,但将哲学的思辨融入考古和历史的研究,进而探索考古学上比较文化类型的方法,是他留给后世的宝贵的学术遗产。不论当今学术界如何定义夏文化,如何判断二里头文化的性质,都没有否定徐旭生的发现,都是在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

高杨[2](2020)在《西周国家西北边境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空间》文中认为陇东地区自古便是一个多民族互动的区域。陇山位于今甘肃东部、宁夏南部、陕西西部三省交界地区,包括今固原、庆阳、平凉、宝鸡、天水等地市,是泾河、千河、葫芦河、清水河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以陇山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地理环境复,在政治上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区域,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它南接秦岭,是护卫关中的重要屏障。从公元前1000年至前400年是中国北方游牧社会兴起的时期,商周时期这一区域是一个农业与畜牧业混合区。政体之间明确的边界彼时可能并不存在,而是一种诸种文化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区域。此时的周之西北边疆是一个生态、族群、文化、政治多样性并存的图景。近十几年来,围绕“早期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研究”课题,相关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带动了陇东及周边地区商周时期寺洼文化、西周文化聚落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一些共识,也带来了更多问题。公元前1千纪正是中国北方地带从农业向畜牧业转变的过程,是北方地带社会形成及与中原王朝社会互动关系形成的重要历史进程。由于历史学问题与考古学问题交织,商周时期的陇山地区涉及较多课题,比如:秦文化渊源及早期秦史;西周王朝的西北边疆经营和统治策略;寺洼文化及其生业经济、社会组织结构问题;文献记载中周、秦、戎之间的区域互动和文化交流问题;等等。以上共同构成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本文聚焦于身份认同和政治空间两个问题,首先总结了目前关于如何从物质文化讨论身份认同、政治控制的相关理论,然后从具体的考古材料出发,分析目前学界对相关问题产生分歧的原因,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情境考古学方法和历史考古学进路,就其中一部分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主要包括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选题背景、使用的材料和理论方法;第二章为地理环境,主要介绍地貌和气候两个方面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第三章为考古学文化的年代与分期,奠定文章的基本时空框架;第四章为族群与认同,从考古材料出发探讨物质文化反应的认同问题;第五章为空间与政治,探讨了自先周时期至东周时期区域地缘政治空间的变化过程。第六章为结语。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文献记载的歧异和考古材料的碎片化特征以及相关理论探讨的不足,在很多结论方面只是揭示了历史本身的复杂性,更确切的结论还要仰赖于更多的考古发现和理论深入。

陈雅文[3](2020)在《黄河流域夏商周墓地性别分布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尝试以性别考古和聚落考古的理论方法与研究手段,理解性别对于早期墓地规划是否具有关联性以及具有何种作用和多大的意义。合葬墓按性别可分为同性合葬和异性合葬,即性别于墓葬内部就呈现出了“性别的对立两分”和“同性的聚类聚群”的特征;而墓地也因不同的墓位形态和墓葬的聚散分布,也呈现出“两分结构”和“群聚形态”。所以本文以黄河流域夏商周三代时期的墓地材料为依托,以“性别聚类”为切入点,将人骨性别保存条件较好及墓地信息公布完整者分成黄河流域上游地区、黄河流域中游地区、北方地区、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结合墓地选址的地理环境以及墓向、墓位分列等因素分别从墓主性别的角度重新审视墓地的结构性规律。进而探讨墓主性别分布存在着几种规则性的位置形态和墓葬性别分布的规律。在多个地区、时间段内被不同的人群用以规划象征着“死后居住世界”的墓地,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社会的两性态度、等级观念以及墓地规划中的设计美学。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墓地分区视角——性别角度。虽然在实际操作中会限制于人骨保存条件,但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解决以往从空白带、墓向、葬俗角度探讨墓地结构过程中对个别“散墓”的忽视问题。

杨岐黄[4](2020)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璧贯穿了我国古代玉器发展的全过程,是古代玉器发展演变及玉文化滥觞繁盛的实践者与见证者,在玉文化的发展演变及考察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玉璧承载了近万年来人们对自然、社会、人伦的观察,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生死观、伦理观、等级观、价值观等意识观念,可以说玉璧的演变史就是古代玉文化发展的缩影。本文以全国范围内新石器至汉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玉璧为对象,兼以部分有明确出土地点的征集、采集标本,以时代为序,从形制、制作工艺、使用、功能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历史文献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玉璧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厘清玉璧在形制、制作工艺、功能、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发展演变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玉璧的起源、定名、所蕴含的观念等相关问题进行多维思考与探讨。玉璧的形制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经历了数次演变,大型圆璧逐渐成为主要玉璧种类,多孔璧及其他造型的单孔壁,如牙璧、璜联璧、有领璧等衰落。纹饰璧替代素面璧成为玉璧主要类型。玉璧的形制变化逐步由器物形态的差异,转变为玉璧纹样的差异。玉璧在出现伊始的制作方式承袭新旧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方法。切割、管钻技术的应用,是玉璧制作的第一次技术提升,为玉璧的量化、器形规范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两种制作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应该还有赖于旋转工具的辅助。春秋时期铁质砣具的出现与使用是玉璧的制作又一次技术提升,从技术层面促成了东周时期及汉代玉璧的大量出现,纹饰玉璧比例的大幅提高,并且纹样更为丰富、复杂。璧的出现基于先民原始的、朴素的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观察与模仿。玉璧的概念在发展中不断变化与完善,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改变。各时期的流行观念与思想对玉璧的功能衍生与转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玉璧的使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使用制度与等级制度在西周时形成,并在汉代完备。璧的承载形式逐渐多样化,玉璧的地位也随着时代与功能的改变而得到逐步提升。通过对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可将这一阶段玉璧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是玉璧的起源及定型阶段,规范玉璧的形制;第二阶段为商周时期,是玉璧的延伸发展阶段,规范玉璧的功能;第三阶段为汉代,是玉璧的鼎盛发展阶段:玉璧的形制及功能完备。玉璧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政权组织形式的演变,三个发展阶段与我国文明演进的古国、王国、帝国阶段大致相合。玉璧作为被选中的权力象征物,随着社会结构复杂化,接纳、赋予自身更多的功能与意义以适应权力拥有者的需求,在古人对玉器种类不断的摒弃、调整、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发展。其背后所蕴藏的动因是玉璧研究的意义所在。

杨文昱[5](2020)在《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文中提出张亚初先生是当代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学术造诣颇深,尤其擅长金文研究,在学术界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张亚初先生研究古文字所取得的成就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汉字理论、有关专着等方面的成就。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张亚初先生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成就,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及意义。这一部分内容,对张亚初先生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活动的特点进行了简短的概括。第二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文字学考释与研究”,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分类讨论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成就。在甲骨文考释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甲骨文中“铸”、“(?)”、“挞”、“讯”等字的理解;在金文考释与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金文中“免”、“(?)”等字的考释成果以及对多友鼎、太保罍、作册嗌卣等器铭文的研究成果;在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乙辛时期青铜容器、对商周青铜盉及卣壶等内容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撰写的包括《西周金文官制研究》《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商周古文字源流疏证》《商周金文姓氏通考》在内的诸多着作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三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提出的关于古文字形体、造字法以及古文字考释方法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评析,另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所做的包括编写年鉴在内的其它工作进行了梳理。第四部分“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为“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附录部分搜集、整理了张亚初先生发表、合作发表论文以及会议发言稿42篇,按发表年代先后顺序升序排列,并选用较为清晰的古文字形体代替了部分模糊形体,将部分手抄本文章录入为更加清晰的印刷体文章,以方便读者阅读与推进后续研究的深入发展。

张煜珧[6](2019)在《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祭祀遗存是考古遗存类型的一种,这类遗存已有众多发现。夏商周三代处于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阶段,社会管理方式由血缘管理过渡至地缘管控,是古代社会制度、国家结构和思想观念变化的重要时期,与之存在紧密关联的祭祀活动被赋予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故而,对这一时期祭祀遗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夏商周祭祀遗存的梳理,以文献资料为基础,根据祭祀遗存所在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五大类十三小类,对各代和各类祭祀遗存的区位特征、地层和共存物、结构、形制、用牲、用器等指标进行了定性或定量考察,结合动物考古、聚落考古和生业环境研究等成果,辅之以甲骨文、金文、简牍等文字资料对祭祀遗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五大类祭祀遗存中,被确认为祭天的四处遗存,因年代和地域跨度较大暂未呈现出明显的关联性和继承性。祭地遗存中,所发现的一组商时期从早到晚的社祀祭祀遗迹实例,其形态应为商人“立石为社”特征之呈现,而另一组西周中晚期诸侯卿大夫级别的社祀遗存,则显示出周人祭地“攒土为社”的特征,这两组祭祀遗存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等级性。祖先祭祀分为庙祭和墓祭,梳理各时代宗庙的结构、位置、祭祀坑和规格等信息,可以看出宗庙也存在等级性,此外,各时代的宗庙结构完全不同,但都有祭祀坑的同时,在选址上也逐渐呈现“左祖右社”的趋势;墓祭按照形态分为墓上建筑、墓祭坑和墓内祭祀,考察墓祭遗存的位置和层位关系,可以确定墓祭发生的时间均晚于墓葬。山川祭祀遗存的各项指标因年代和地域跨度较大,受这两个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南方用器北方用牲是其中显着的特征,同时,通过对遗存位置的梳理,可以看出祭山和祭川是两个明显不同的祭祀体系。奠基遗存是以建筑或夯土基址为中心,由打地基、安门、置柱、立阶等不同建筑环节的前置祭祀活动而产生,其层位一般不打破夯土或地面,商时期的奠基人牲与房屋朝向呈十字交叉状,房屋的所有指标均与奠基遗存的存在与否没有相关性。城门祭祀遗存发现较少,其埋藏位置较为特殊,正对城门并于路土之下,祭牲摆放极有规律,是典型的的祭祀坑;城墙祭祀遗迹亦较少见,埋藏零散无规律,因此这类祭祀遗存是否存在尚需进一步考察。通过分辨作坊的文化属性,作坊内祭祀应当是商特有的传统,其遗存规模受到作坊规模的影响。盟誓遗址的多个特征与文献记载对应度较高。一般而言,祭祀坑和祭祀场中所用的祭牲和祭器皆较符合所在时代和地域祭祀用牲用器的规律,其中少量的特殊现象,究其实质,也是受到当时当地生业环境的影响。从夏时期开始,祭祀遗存的各类特征组合就有了明显的地域性分野。商时期,商政权核心区和控制区所见的祭祀遗存表现出明显的等级性,聚落级别的高低与祭祀遗存的规模和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西周早期,商周祭祀文化并行。随着周王朝实现了对全国的强力控制,到了西周中晚期,列国祭祀遗存特征与周王朝基本保持一致。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的祭祀则是在周祭祀文化基础上吸收各自的地域传统,形成了诸侯国区域内祭祀亚文化体系。祭祀遗存明显的等级性说明其与国家统治权紧密相连,祭祀活动是由统治阶级主导、参与和进行的。相关文献和秦简牍的内容均说明国家对祭祀活动的管控力量在秦时已深入基层。祭祀遗存的外在形态特征反映出,祭祀文化发展的突变性较为明显,与政权更替相呼应,但实质是与不同族群秉承的祭祀传统和制度直接关联。至秦统一中国后,秦政权继承了周祭祀传统并增益发展成体系,其以统治力量所推行的国家祭祀,最终又在西汉初期被新政权全面接纳并继承。

蔡雨彤[7](2019)在《先秦仪式文学纂辑与研究》文中认为在自觉的文学意识尚未完全觉醒之前,仪式文学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所谓仪式文学,也就是产生於仪式的文学作品,是专门爲某一仪式而创作的文字。本文旨在辑录散见於先秦文献中的仪式文学作品,并详细考证它产生於何种仪式的何种仪节。论文共八章。第一章爲吉礼与文学。吉礼之一爲宗庙祭祖,祭祖仪式产生了行礼乐歌与祝嘏辞。周人的宗庙祭祖乐歌主要存於《周颂》,祝辞则多见於铜器铭文,以颂扬先祖之德、以己之成功告於神明爲主要内容。嘏辞内容以赐福於子孙爲主。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祭祖祝辞呈逐渐韵文化的趋势已初具一定文学性。吉礼之二爲祭天典礼,产生了行礼乐歌及祝辞。包括祭祀上帝的乐歌,以及以后稷、先王配祭上帝的乐歌。周王巡狩时祭祀山川,所用乐歌爲《时迈》《般》。此外,周王的农业典礼及民间的农神祭祀都有文学作品产生。第二章爲嘉礼与文学。嘉礼之一爲燕飨之礼,燕飨乐歌多存於《诗经》大小雅,除《仪礼·燕礼》所载的燕飨通用乐歌之外,本文论证了《湛露》《彤弓》等多首诗歌爲燕飨乐歌。礼射需以乐歌爲节,其中诸侯所用的《狸首》已佚,本文考证《狸首》即《周南·鹊巢》。嘉礼之二爲周王登基典礼,产生了行礼乐歌及策祝之文。周王登基典礼的乐歌以自儆爲主要内容,部分诗歌是大臣儆戒天子之辞。落成礼亦属嘉礼,《斯干》《无羊》都是落成礼所用乐歌。新钟落成则有颂祷之辞,这些文辞散见於钟铭,与诗体相近。封建册命也是嘉礼的重要内容。封建命书的数量庞大,现今所见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周王册命大臣的命书多见於铜器铭文。第三章爲军礼与文学。军礼包括誓师、献俘、饮至等仪式。产生了大量誓师辞,献俘时的告献之辞、燎祭告庙之辞、史官读书之辞以及饮至乐歌。第四章爲朝觐会同仪式与文学。周王视朝听政时有臣子献诗,献诗是一种具有较强仪式性的活动,产生了大量的讽諌诗。周王和诸侯的外朝与内朝皆有文辞产生。聘觐之礼亦有礼辞,礼辞并不固定,但必须符合聘礼谦逊和悦的礼义。第五章爲祝盟仪式与文学。祝祷仪式包括祷疾、祷灾、祷旱、祷兵、祷梦以及祖道仪式。秦简中保留了大量的祝祷辞。盟誓则必有盟书,盟书散见於《左传》《国语》等文献,以及出土的侯马盟书和温县盟书。法律仪式产生的文辞与盟书性质相似,都带有强制约束性。在双方诉讼的过程中,有被告者的盟誓之辞,有双方的陈述之辞。这些诉讼文辞多存於西周的铜器铭文以及楚简《疋狱》、秦简《封诊式》。第六章爲占卜仪式与文学。占卜仪式产生了命龟、命筮之辞,以及卦辞、繇辞及解説词。第七章爲楚地祭祀与《九歌》,主要论证了《九歌》篇章具体的祭祀对象,以及祭祀乐歌的表演形式。第八章爲丧礼与文学。在正式的丧礼之前,有顾命辞与招魂辞,在正式的丧礼仪程中则有挽歌、諌辞、讣辞、吊辞、虞祭祝辞等。

刘亚楠[8](2019)在《商周时期北方地区中原系青铜礼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从器物整理和现象研究两个层面展开对北方地区出土商周时期中原系青铜礼器的研究。第一,构建中原系青铜礼器在中原势力控制之外的北方地区的年代框架和空间体系,探讨该地区铜礼器的来源,进一步揭示商周时期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的互动。第二,通过铜器在墓葬及窖藏中的摆放位置、组合及与其他器类的搭配,探讨北方地区在商周时期对中原礼制接受程度的动态变化。通过对以上两个层面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北方地区出土商周时期中原系青铜礼器的地点。目前出土过中原系铜礼器的遗迹基本上集中于长城沿线的中段及东段地区,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分别是:陕北、晋北地区;冀北、京、津地区;内蒙古东南部地区;辽宁南部及西南部地区。二、商周时期北方地区中原系铜礼器的形制、器类、组合、纹饰及铭文。根据出土资料,北方地区商周时期中原系铜器与中原地区相近时段的器物在形制、器类、组合、纹饰及铭文方面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同时一些器物带有邻近地区青铜文化的风格特征。三、中原系青铜礼器的分期。根据对商周时期北方地区出土器物器类、器型的演变分析,本文将铜器分为四期:商代前期后段到商后期为第一期、商末到西周前期早段为第二期、西周后期晚段至春秋早期为第三期、春秋中期晚段至战国前期为第四期,各期之间存在缺环,分布地域也有明显差异。四、商周时期长城地带青铜文化的构成。出土中原系青铜礼器的墓葬规模全部为中型以上,墓主为部族首领及其配偶以及其他高级贵族。这些墓葬随葬礼器的器物组合符合商文化重酒、周文化重食的特征。随葬的其他器物及器类则没有明显的组合及数量对应关系。北方各族受到商、周礼制的影响有限。西周后期晚段之后,北方地区出现了带有北方青铜文化因素特征的器型。五、商周时期北方地区中原系青铜礼器的来源、铸造地以及其作为礼器在功能上与中原地区的差异。北方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中原系青铜礼器大部分来自中原王朝或诸侯国的馈赠。殷商时期,北方地区中原系铜礼器与殷墟地区出土的同类器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商代末期至西周前期,器物开始带有周文化风格。进入东周以后,北方地区诸地发现的中原系铜礼器明显受到邻近地区青铜文化因素的影响。一些器物上的铭文表明,其本身是中原地区或诸侯国上层贵族的器物,由于战争、外交、婚嫁等原因来到此地。六、北方地区商周时期的器用制度。北方地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器用制度受到中原地区不同时期礼制文化的影响。殷商时期器物组合以酒器为主,两周时期则以鼎、簋为核心。整个商周时期,北方地区并未实行严格的列鼎列簋制度。此外,在商、周之际,喀左地区出现了用以祭祀山川的铜器窖藏。七、礼制视角下中原地区与北方民族的交流与互动。北方地区在整个商周时段内受到礼制影响基本上是有限的、单向的。一方面,随葬品中的其他器类并未受到中原列鼎制度的影响而表现出特定的形制、组合。另一方面,北方地区产生的新器型也鲜见于中原及邻近诸侯国地区墓葬的礼器组合中。

刘树满[9](2019)在《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诸侯国青铜容器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诸侯国青铜器展开研究。一是对该地区政治地理环境的论述,试图通过考古、文献资料理清西周王畿地区与诸侯国在空间分布上的关系。二是对目前资料比较丰富的诸侯国青铜器进行系统分析,理清各诸侯国的发展演变脉络、组合关系及风格特点。三是对诸侯国青铜器进行文化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各诸侯国之间以及各区域间的文化差异,并揭示产生地域差异的原因。现将主要的发现和结论摘要如下:一、黄河中下游诸侯国的政治地理环境分析。西周时期的黄河中下游地处中原腹地,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从自然环境看,该区域地貌类型多样,山脉和河流相间分布,自古以来是中国粟作农业文化的腹地,是当时人类生活的理想场所。从政治环境看,该地既是周王朝的权力中心,也是诸侯国的主要分布区,王畿以外尤其以黄河的支流汾河谷地和太行山两翼的山前平原最为重要,是西周诸侯国的重要分布区,以晋国、卫国、邢国等为代表的姬姓大国,成为周王朝经营“北土”的重要据点。二、汾河谷地诸侯国青铜器的分析。汾河谷地西周诸侯国青铜器与王畿地区接近,无论形制、纹饰还是组合形式都几近同步,体现了中原地区西周文化的统一性。此外,该地区还出土了不见于其它地区的器类和器形,表明该地区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文化的统一性与创新性,为东周时期晋系青铜器的高度繁荣奠定了基础。三、太行山西翼诸侯国青铜器分析。该地区青铜器数量较少,但就当前资料看,该地区诸侯国的青铜器,尤其是黎国的青铜器,在形制、纹饰、铭文字形书体方面,与周王室并无二致。这一特点或与西周王朝对此地的经略有关。四、太行山东麓诸侯国青铜器分析。从形制、纹饰以及器物组合看,无论燕、邢、卫还是其它地区出土的青铜礼器,都与同时期王畿地区相同,尤其是西周早期墓葬重视食器的同时,保留了较多的酒器。就邢、卫、燕三国青铜器来看,燕国的特殊性比较明显。五、诸侯国青铜器比较研究。黄河中下游地区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文化面貌也保持着共性大于个性的趋势,但太行山东麓的卫国、燕国、邢国之间的共性要远超过它们与晋国的共性,这或与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以及族群构成有关。六、诸侯国青铜器文化因素分析。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诸侯国特殊器主要出现在西周早中期之际和西周晚期前段,其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中原传统文化、戎狄文化、土着文化等,虽各期文化构成不同,但中原传统文化一直居于主体地位。需要说明的是,除中原传统文化因素外,各诸侯国青铜器文化因素的其它来源也稍有不同,其中汾河谷地的诸侯国青铜器较多来源于土着文化,而太行山两翼的诸侯国文化因素相对比较纯粹,未见土着文化。此外,北方草原文化在汾河谷地占有一定比例。七、基于青铜器之上的诸侯国文化认同研究。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各诸侯国的青铜器都与王畿地区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不见于王畿地区特殊器类或器型,各诸侯国的文化认同存在差异。姬姓诸侯国中,晋国在周王朝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戎狄和土着的文化因素;燕国在保持与周王室一致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并较多的沿用商文化;卫国比较保守,发展相对滞后,当然这可能与墓葬被盗比较严重有关。非姬姓诸侯国中,都与周王室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具有地域特色的器物大都与土着文化有关。八、陇东地区青铜器研究。陇东地区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以兵器和车马器等为主,青铜礼器的数量不多,且年代不晚于西周中期,可能与西周中期以后周王朝政治中心的东移有关。从目前资料分析,尚不能确定西周时期陇东地区的国族分布,但从青铜文化面貌分析,我们可以肯定,最迟在西周中期,陇东地区尤其是泾河上游地区属于周王朝的控制之下,至于是否属王畿地区,还有待于商榷。九、结语。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诸侯国青铜器在保持与周王朝发展一致的同时,各自创造的特殊青铜文化因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周青铜文化的全面繁荣。尽管西周王朝封邦建国后,试图通过“礼制”等方式来实现文化上的统一,但由于每个诸侯国所处的生态环境不同、所继承的历史文化也不同,必然会形成与其生态环境状况相适应的、特定形态的地域文化。同时由于每个诸侯国具有相对较高的自主权,各自在长期的经营中,逐渐形成了以各诸侯国的都城和主要城市为中心的地域文化。

汤洁娟[10](2017)在《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遗存研究》文中提出中原地区手工业发展源远流长,技术先进,在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中原地区西周、东周时期的手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空间范围集中在西周都邑、东周王城及主要封国列国控制区,视野涵盖今河南省全境、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关中平原等地。文章依据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存,运用地层学、类型学等考古学研究方法,采用统计比较分析法、二重证据法等方法,并注重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对两周时期手工业的门类、操作链、区域特征、发展演变及特点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与界定本文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回顾与梳理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介绍本文的目的、意义及方法。第二章依据手工业生产遗存的判别标准,确认各个手工业作坊的属性,并对其内涵进行分析。第三章探讨了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主要对铸铜、冶铸铁、制陶、制骨、玉石器加工这五类有明确生产遗存的手工业门类的操作流程进行研究,以期复原真实状态的生产面貌。第四章和第五章基于前文手工业作坊内涵和操作链的分析,对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进行分区和分期研究。第六章进一步探讨了两周手工业的相关问题,如手工业的分工、形态、组织管理及手工业者身份地位。第七章是结语,总结全文主要观点。本文认为,所谓手工业遗存,是指手工业生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能反映当时手工业生产各方面状况的生产设施、生产场地、生产制品等。手工业遗存往往以作坊的形式存在,而各个门类的手工业作坊不是不证自明的。故通过作坊标准的设定来判别出两周手工业作坊的数量和门类,明确有考古遗存证明的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作坊有:铸铜作坊13个,铸铁作坊12个,制陶作坊24个,制骨作坊10个,玉石器作坊6个。对有明确生产遗存的手工业门类,提取作坊所反映的动态信息,探讨不同门类手工业的操作链,能够复原孤立的生产环节。分析发现,铸铜业的操作链包括制范、浇铸和成品处理三个环节。冶铁业操作链流程包括构筑熔炉、制作铸范、烘范、浇铸成型及成型后的加工处理(退火脱碳处理)。制陶操作链包括选料、淘洗(练泥)、存储坯泥、成型、阴干、修整装饰、入窑烧制。骨器生产操作链一般流程包括选材、取料、坯料成形、坯料细加工和制成成品、装饰等工序。玉石器操作链包括:采掘、运输石料—制坯—加工(分割、打孔、雕刻、琢磨等)—修整成型。以手工业作坊的门类分布及手工业操作链分析为基础,比较手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表现层面,对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进行分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关中区、郑洛区、晋南豫西区、冀南豫北区、豫南区等五个区域。关中区以西周时期手工业遗存为主,从手工业种类、数量、比例、规模等方面明显体现出其处于都邑中心的位置。郑洛区手工业门类齐全,年代覆盖整个两周时期,整个区域又可以分为洛阳和新郑两个子中心,两地手工业的发展态势对比反映出王权的衰落和列国势力的崛起。晋南豫西区主要作坊遗存为东周时期,主要反映的是晋国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冀南豫北区冶铸铁业突出,说明该区域在战国中后期冶铸铁业的发达与普及,其背后既有技术的原因,又有社会的动因。豫南区手工业分布较散、规模不大。基于对两周手工业各门类生产遗存的分析,依据手工业种类、工艺水平、产品、手工业者身份、组织管理、手工业形态等方面的差别判断,春秋中期和战国中期是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分界点,因而可以将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的发展分为三期。第一期为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从门类、技术水平乃至手工业者都与晚商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有细微的发展,但本质不变,可以视作是晚商手工业的延续发展期。第二期为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手工业门类较第一期有明显增多,冶铸铁、琉璃等新门类开始出现,其他手工业技艺水平发生较大转变,尤其体现在铸铜业方面,工艺技法因批量化生产出现较大变革,手工业与商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可以视为转型期。战国中期以后为第三期,上一期末出现冶铸铁业到此期获得快速发展,成为手工业中最为重要的门类,其他传统手工业生产技术基本定型,但风格有所转变,尤其是多种装饰工艺的运用,然而就技术本质而言,并无实质性的变化。手工业与商品贸易关系愈发密切,尤其体现在铸币行业。手工业形态基本定型,私营手工业蓬勃发展,所以此期可谓是定型期。

二、周原考古重大发现见证先周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原考古重大发现见证先周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的两大阶段
        (二)专题性研究成果
        (三)总结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学术思想渊源
    一 学术生涯与志趣
    二 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宋明理学的熏陶
        (二)王夫之思想的影响
    三 西方学术的训练
    四 徐旭生与西北考察
    五 小结
第二章 学术研究的基础——周秦考古
    一 陕西考古会与周秦考古调查
        (一) 陕西考古会成立的动因
        (二) 徐旭生与陕西考古会的成立
        (三) 周秦考古调查(酝酿期)与斗鸡台发掘点的选定
    二 斗鸡台遗址的发掘
        (一)第一次发掘及其相关问题
        (二)第二次发掘及其相关问题
        (三)发掘期间的调查
        (四)第三次发掘概况
    三 周秦考古的学术影响
        (一)推动中国考古类型学的诞生
        (二)推动丰镐遗址的发掘
        (三)推动先周文化的探索
    四 小结
第三章 上古史体系的建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一该书的撰写缘起及内容
    二 上古史体系建构的路径与方法
        (一)疑信之间考释
        (二)分级整理史料的方法和科学实证
        (三)“不约而同”与“同中有异”:与蒙文通、傅斯年古史多元论的比较
    三 现代学术视野下对上古史体系的审视
        (一)“古代部族三集团”的划分
        (二)“三集团”的冲突
        (三)“大禹治水”传说
    四 上古史体系的影响
        (一) 苏秉琦的文明起源研究
        (二) 张光直的“史前文明互动圈”论
        (三) 颛顼“绝地天通”和萨满教关于文明起源的研究
    五 小结
第四章 上古史体系的展拓——夏文化的探索
    一 从顾颉刚的夏史研究说起
    二 夏代史事研究
    三 夏文化的探索及其影响
    四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西周国家西北边境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考古发现
        1.2.2 相关研究
    1.3 使用的材料
    1.4 理论与方法
        1.4.1 文献的应用
        1.4.2 物质文化与身份认同
        1.4.3 考古背景分析
第二章 地理环境
    2.1 地貌
    2.2 气候
    2.3 评价
第三章 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分布
    3.1 周系文化的年代问题
    3.2 寺洼文化的年代问题
第四章 族群与认同
    4.1 理论检讨
    4.2 秦人族源:历史文献与考古证据
    4.3 考古背景分析
第五章 空间与政治
    5.1 途径
    5.2 过程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黄河流域夏商周墓地性别分布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1.1 女权运动与性别考古
        1.1.2 聚落形态与墓地形态
    1.2 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说明
        1.3.1 时空界定
        1.3.2 “墓地”概念及选择
        1.3.3 “性别”及“性别形态”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局限性
第二章 各地区墓地性别分布梳理统计
    2.1 黄河上游地区
        2.1.1 区域概况
        2.1.2 典型墓地分析
    2.2 北方地区
        2.2.1 区域概况
        2.2.2 典型墓地分析
    2.3 黄河中游地区
        2.3.1 区域概况
        2.3.2 典型墓地
    2.4 黄河下游地区
        2.4.1 区域概况
        2.4.2 典型墓地分析
第三章 墓地性别形态研究
    3.1 形态
        3.1.1 基本形态
        3.1.2 特殊形态—对称
    3.2 边界
        3.2.1 墓地边界
        3.2.2 墓区边界
    3.3 中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4)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时空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研究
    2.1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2.2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2.2.1 东北北部地区
        2.2.2 燕辽地区
        2.2.3 海岱地区
        2.2.4 长江中游地区
        2.2.5 长江下游地区
        2.2.6 中原地区(黄河中游地区)
        2.2.7 甘青地区(黄河上游地区)
    2.3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型式分析
        2.3.1 单孔壁
        2.3.2 联璧
    2.4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制作方式
        2.4.1 成坯
        2.4.2 钻孔及成形
        2.4.3 修整成器
    2.5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使用
        2.5.1 玉璧的出土位置
        2.5.2 玉璧的出土组合
        2.5.3 玉璧的使用方式
    2.6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功能愈用途
        2.6.1 佩饰
        2.6.2 身份、地位的象征
        2.6.3 沟通天地、神灵的法器
        2.6.4 财富货币
        2.6.5 随葬
        2.6.6 乐器
    2.7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分期与特征
第三章 商代玉璧研究
    3.1 商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3.2 商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3.2.1 商文化地区
        3.2.2 四川地区
        3.2.3 湘江与资江下游地区
        3.2.4 赣鄱流域
        3.2.5 闽粤地区
    3.3 商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3.3.1 圆璧
        3.3.2 有领璧
        3.3.3 牙璧
        3.3.4 有领牙璧
    3.4 商代玉璧制作工艺
    3.5 商代玉璧的使用
        3.5.1 商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3.5.2 商代玉璧出土位置
        3.5.3 商代玉璧出土组合
        3.5.4 商代玉璧使用方式
        3.5.5 商代玉璧的等级关联
    3.6 商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3.6.1 祭祀用器
        3.6.2 财富宝货
        3.6.3 身份地位象征
        3.6.4 纳贡之物
        3.6.5 随葬用器
        3.6.6 乐器
    3.7 商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3.7.1 商代玉璧的分期
        3.7.2 商代玉璧的分区
第四章 西周玉璧研究
    4.1 西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4.2 西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4.2.1 周原地区
        4.2.2 丰镐地区
        4.2.3 洛邑及周边地区
        4.2.4 晋及其周边地区
        4.2.5 燕及其周边地区
        4.2.6 鲁及其周边地区
        4.2.7 其他诸侯国
        4.2.8 四川地区
        4.2.9 湖湘地区
    4.3 西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4.3.1 圆璧
        4.3.2 有领璧
        4.3.3 牙璧
        4.3.4 璜联璧
    4.4 西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4.5 西周玉璧的使用
        4.5.1 西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4.5.2 西周玉璧出土位置
        4.5.3 西周玉璧出土组合
        4.5.4 西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4.6 西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4.6.1 礼仪用器
        4.6.2 祭祀用器
        4.6.3 宾赠用器
        4.6.4 丧葬用器
    4.7 西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4.7.1 西周玉璧的分期
        4.7.2 西周玉璧的分区
第五章 东周玉璧研究
    5.1 东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5.2 东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5.2.1 成周及其周边地区
        5.2.2 晋及其周边地区
        5.2.3 齐鲁及其周边地区
        5.2.4 秦及其周边地区
        5.2.5 吴越及其周边地区
        5.2.6 楚及其周边地区
        5.2.7 燕及周边地区
        5.2.8 滇及其他地区
    5.3 东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5.3.1 圆璧
        5.3.2 出廓璧
        5.3.3 有领璧
        5.3.4 牙璧
        5.3.5 双联璧
    5.4 东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5.5 东周玉璧的使用
        5.5.1 东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5.5.2 东周玉璧出土位置
        5.5.3 东周玉璧出土组合
        5.5.4 东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5.6 东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5.6.1 礼仪用器
        5.6.2 祭祀用器
        5.6.3 盟誓用器
        5.6.4 宾赠用器
        5.6.5 丧葬用器
        5.6.6 财富货币
        5.6.7 佩饰
        5.6.8 陈设用器
    5.7 东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5.7.1 东周玉璧的分期
        5.7.2 东周玉璧的分区
第六章 汉代玉璧研究
    6.1 汉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6.2 汉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6.2.1 陕西地区(关中地区)
        6.2.2 河南地区
        6.2.3 河北、山西地区
        6.2.4 山东地区
        6.2.5 江苏地区
        6.2.6 两湖地区
        6.2.7 云贵地区
        6.2.8 福建、两广地区
        6.2.9 其他地区
    6.3 汉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6.3.1 圆璧
        6.3.2 出廓璧
        6.3.3 有领璧
        6.3.4 其他玉璧种类
    6.4 汉代玉璧的制作工艺
    6.5 汉代玉璧的使用
        6.5.1 汉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6.5.2 汉代玉璧出土位置
        6.5.3 汉代玉璧出土组合
        6.5.4 汉代玉璧使用方式
        6.5.5 汉代玉璧的使用制度
    6.6 汉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6.6.1 礼仪用器
        6.6.2 祭祀用器
        6.6.3 丧葬用器
        6.6.4 财富货币
        6.6.5 馈赠用器
        6.6.6 佩饰
        6.6.7 陈设用器
        6.6.8 建筑装饰用器
    6.7 汉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6.7.1 汉代玉璧的分期
        6.7.2 汉代玉璧的分区
第七章 相关问题探讨
    7.1 玉璧的起源问题探讨
    7.2 玉璧形器的定名
    7.3 玉璧的形制演变
    7.4 玉璧制作工艺的发展脉络
    7.5 玉璧的使用习俗与制度
    7.6 玉璧功能的发展演变
        7.6.1 玉璧的出土位置与玉璧功能的关联
        7.6.2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基础功能的转化
        7.6.3 各时期的流行观念对玉璧功能的影响
    7.7 玉璧承载形式的转变
    7.8 玉璧在玉器中的地位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张亚初先生生平及其学术成就述略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目的、意义
第二章 张亚初先生文字学考释与研究
    第一节 甲骨文考释
    第二节 金文考释和研究
    第三节 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
    第四节 有关专着
第三章 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
    第一节 汉字理论
    第二节 其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
    附录说明
    附录1 吴史新证
    附录2 《对扬补释》质疑
    附录3 周厉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论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
    附录4 从商周八卦数学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
    附录5 甲骨金文零释
    附录6 谈多友鼎铭文的几个问题
    附录7 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
    附录8 殷墟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
    附录9 两周铭文所见某生考
    附录10 《北京图书馆所藏青铜器铭文拓片汇编》序
    附录11 张亚初先生关于淅川下寺楚墓的发言稿
    附录12 论鲁台山西周墓的年代和族属
    附录13 论楚公(?)钟和楚公逆镈的年代
    附录14 于省吾先生在学术方面的贡献
    附录15 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
    附录16 解放后出土的若干西周铜器铭文的补释
    附录17 宋代所见商周金文着录表
    附录18 对妇好之好与称谓之司的剖析
    附录19 对商周青铜盉的综合研究
    附录20 商代职官研究
    附录21 殷代乙辛时期青铜容器的形制
    附录22 论商周王朝与古蜀国的关系
    附录23 谈古文字中的变形造字法
    附录24 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
    附录25 金文研究(1988)
    附录26 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纪要
    附录27 金文研究(1990)
    附录28 蔡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附录29 从古文字谈胡、胡国与东胡
    附录30 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
    附录31 太保罍、盉铭文的再探讨
    附录32 金文新释
    附录33 金文研究(1992)
    附录34 现代已故史学家于省吾
    附录35 疑难铭文拟定字一览表——摘自《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附录36 金文考证例释
    附录37 商周卣壶考述
    附录38 甲骨文字新解(二则)
    附录39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订补
    附录40 燕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附录41 谈四种整体文字及其意义
    附录42 古文字源流疏证释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祭祀遗存研究综述
        1.2.1 夏时期祭祀遗存考古研究情况
        1.2.2 商时期祭祀遗存考古研究情况
        1.2.3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研究
    1.3 目前祭祀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1.4.1 研究对象及时间范围
        1.4.2 研究的空间范围
    1.5 研究设计、内容
        1.5.1 研究设计
        1.5.2 研究内容
        1.5.3 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及其性质
    2.1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
        2.1.1 河南地区
        2.1.2 其他地区
    2.2 小结
第三章 商时期祭祀遗存发现与性质判断
    3.1 商政权核心及控制区
        3.1.1 以郑州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2 以郑州小双桥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3 以洹北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4 以殷墟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5 以偃师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6 盘龙城
        3.1.7 垣曲商城
        3.1.8 藁城台西遗址
        3.1.9 其它地点
    3.2 商代其它区域的祭祀遗存
        3.2.1 湖南宁乡、黄材地区
        3.2.2 江西清江吴城遗址
        3.2.3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3.3 小结
        3.3.1 商时期祭祀遗存分布特征
        3.3.2 商代祭祀遗存的基本特征
        3.3.3 其它区域内祭祀遗存基本特征
第四章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与性质判断
    4.1 周王朝直接控制区祭祀遗存
        4.1.1 关中地区
        4.1.2 洛阳地区
    4.2 两周封国祭祀遗存
        4.2.1 晋国祭祀遗存
        4.2.2 宋国祭祀遗存
        4.2.3 秦国祭祀遗存
        4.2.4 卫国祭祀遗存
        4.2.5 魏国祭祀遗存
        4.2.6 郑国祭祀遗存
        4.2.7 中山国祭祀遗存
        4.2.8 鲁国祭祀遗存
        4.2.9 齐国祭祀遗存
        4.2.10 邿国祭祀遗存
        4.2.11 楚国祭祀遗存
        4.2.12 徐国祭祀遗存
        4.2.13 安徽地区祭祀遗存
    4.3 两周时期其它地区的祭祀遗存
        4.3.1 内蒙古大山前遗址
        4.3.2 成都金沙遗址
        4.3.3 湖南宁材等地
    4.4 小结
        4.4.1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分布及其性质
        4.4.2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夏商周祭祀遗存分类研究
    5.1 祭祀遗存的分类
    5.2 天地祭祀
        5.2.1 祭天遗存的发现
        5.2.2 祭天遗存的性状特点
        5.2.3 祭天遗存的祭牲祭器
        5.2.4 文献所见祭天
        5.2.5 祭地遗存的发现
        5.2.6 祭地遗存的性状特征
        5.2.7 祭地遗存的祭牲祭器
        5.2.8 文献所见的社祀
        5.2.9 小结
    5.3 祖先祭祀
        5.3.1 宗庙祭祀的发现
        5.3.2 宗庙祭祀区位特征分析
        5.3.3 宗庙建筑的结构特征
        5.3.4 宗庙用牲特点(已排除相关建筑奠基坑)
        5.3.5 宗庙用器特征
        5.3.6 文献所见宗庙祭祀
        5.3.7 墓祭的发现及类型
        5.3.8 墓祭的区位特征
        5.3.9 墓祭的用牲用器
        5.3.10 文献所见的墓祭
        5.3.11 小结
    5.4 山川祭祀
        5.4.1 山川祭祀区位特征
        5.4.2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总体特征
        5.4.3 湖南地区用器种类
        5.4.4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用器组合
        5.4.5 湖南地区用器摆放方式
        5.4.6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器种类
        5.4.7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器摆放
        5.4.8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用牲
        5.4.9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牲
        5.4.10 湖南与北方地区山川祭祀坑性状特征的共性与差异性
        5.4.11 文献所见的山川祭祀
        5.4.12 湖南两处青铜器窖藏坑性质之辨
        5.4.13 小结
    5.5 其它祭祀遗存
        5.5.1 奠基遗存
        5.5.2 城墙与城门祭祀
        5.5.3 作坊祭祀
        5.5.4 盟誓遗址
        5.5.5 祭祀场与祭祀坑
第六章 夏商周祭祀遗存综合研究
    6.1 史前祭祀遗存与夏商周祭祀遗存关系
        6.1.1 史前祭祀遗迹概况
        6.1.2 史前祭祀遗存与夏商周祭祀遗存的关系
    6.2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基本认识
        6.2.1 祭祀类型
        6.2.2 祭牲
        6.2.3 祭器
        6.2.4 小结
    6.3 商时期祭祀遗存的综合研究
        6.3.1 商王畿及相邻区的祭祀遗存分级现象
        6.3.2 祭祀用牲特点
        6.3.3 祭祀用器的特点
        6.3.4 商代周边地区的祭祀遗存
        6.3.5 小结
    6.4 两周时期的祭祀遗存的综合分析
        6.4.1 周王朝直接控制区祭祀遗存
        6.4.2 两周封国诸侯祭祀遗存分析
        6.4.3 周王朝外围地区的祭祀遗存
        6.4.4 周代祭祀遗存的区域特点
        6.4.5 小结
第七章 祭祀的相关问题分析
    7.1 关于祭祀用牲的问题
        7.1.1 人牲使用的变化
        7.1.2 祭牲种类与“牢”的认识
    7.2 关于祭祀用器的问题
        7.2.1 祭祀用器的属性
        7.2.2 玉器的特殊组合
        7.2.3 车马祭祀坑
    7.3 祭祀遗迹形态与名称
        7.3.1 祭坛类遗迹
        7.3.2 祭祀坑形制与祭祀坎
    7.4 认知考古学与祭祀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先秦仪式文学纂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吉礼与文学
    第一节 宗庙祭祖所用乐歌与文辞
        一、殷商族的祭祖乐歌
        二、周王朝的祭祖乐歌
        三、鲁国的宗庙祭祀乐歌
        四、烝祭所用乐歌
        五、祭祖仪式与祝嘏辞
        六、高禖祭祀与诗歌
    第二节 祭天典礼所用诗文
        一、南郊祭天所用诗文
        二、明堂祭文王以配上帝
    第三节 天子巡守祭山川所用乐歌
    第四节 农事典礼所用诗文
        一、周王祈、报社稷所用乐歌
        二、蜡祭所用乐歌
        三、先农祭祀及祝辞
第二章 嘉礼与文学
    第一节 燕飨仪式与诗歌
        一、燕礼、飨礼所用乐歌
        二、无算乐与春秋时期的赋诗言志
    第二节 天子登基典礼所用诗文
        一、武王登基典礼所用诗文
        二、周公摄政称王的仪式
        三、成王登基典礼所用乐歌
        四、康王登基典礼所用文辞
    第三节 昏冠之礼所用文辞
        一、冠礼所用文辞
        二、昏礼所用文辞
    第四节 射礼所用诗文
        一、射礼等级与所用乐歌
        二、投壶所用诗文
        三、逸诗《狸首》考证
    第五节 落成仪式及其所用诗文
        一、落成礼的仪式仪节
        二、落成礼所用诗文
    第六节 封建册命之礼与命书
        一、封建诸侯与命书
        二、册命大臣与命书
第三章 军礼与文学
    第一节 誓师仪式与散文
        一、西周前的誓师之辞及其真伪:
        二、西周誓师仪式与散文
        三、春秋时期的誓师之辞
        四、军令
    第二节 献俘礼所用文辞
    第三节 饮至礼与诗歌
        一、天子饮至礼与清华简《耆夜》
        二、诸侯饮至礼与《鲁颂·泮水》
        三、天子飨有军功将帅与所用诗歌
    第四节 田猎仪式与诗文
        一、大田礼所用乐歌
        二、马神祭祀与马禖祝辞
        三、田猎祝辞
第四章 朝觐会同仪式与诰誓
    第一节 聘觐之礼与礼辞
        一、聘礼礼辞
        二、觐礼礼辞
    第二节 西周前的诰誓号令
    第三节 周代朝觐会同之礼与文辞
        一、朝觐会同的仪式
        二、周王的诰誓号令
    第四节 三朝制度与文学
        一、周王的治朝与诗歌、诰令
        二、诸侯国的外朝与内朝
第五章 祝盟与文学
    第一节 祝祷仪式与文辞
        一、祷旱仪式与祝祷辞
        二、祷灾仪式与祝辞
        三、祷疾仪式与祝辞
        四、祷兵仪式与祝辞
        五、祷梦仪式与祝辞
        六、祖道仪式与诗文
    第二节 盟誓仪式与文辞
        一、盟誓仪式
        二、西周的盟誓之辞
        三、春秋时期的盟誓之辞
        四、战国时期的盟誓之辞
        五、私誓
    第三节 法律仪式与狱讼文辞
        一、诉讼仪式与誓辞
        二、听狱与诉讼辞
第六章 占卜仪式与文辞
    第一节 卜筮仪节
    第二节 命龟、命筮之辞
        一、甲骨卜辞中的命龟辞
        二、两周时期的命龟、命筮之辞
    第三节 占卜仪式中的繇辞、兆辞和解说辞
        一、《周易》中的繇辞及解说辞
        二、《周易》之外的繇辞与占辞
第七章 楚地祭祀仪式与《九歌》
    第一节 天神祭祀与乐歌
        一、祭祀上帝的乐歌《东皇太一》
        二、日神祭祀与《东君》
        三、雨神祭祀与《云中君》
        四、司命神的祭祀乐歌
    第二节 地只祭祀与乐歌
        一、湘水神的祭祀乐歌
        二、山神的祭祀乐歌
        三、河神的祭祀乐歌
    第三节 人鬼祭祀与送神曲
        一、祭兵死者与《国殇》
        二、送神曲《礼魂》
第八章 丧礼与诗文
    第一节 临终顾命之仪与文辞
    第二节 招魂仪式与诗歌
    第三节 丧礼所用诗文
        一、诗歌
        二、诔文
        三、讣辞、吊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先秦仪式文学作品集
作者简历

(8)商周时期北方地区中原系青铜礼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拟解决问题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研究简史与现状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商周时期北方地区历史地理情况概述
第一章 商周时期北方地区中原系青铜礼器的整理
    第一节 出土概况
        一、东北地区
        二、内蒙古地区
        三、京津冀地区
        四、陕北、晋北地区
    第二节 形制
        一、容器
        二、乐器
    第三节 分期与年代推断
        一、分组
        二、分期
        三、年代推断
    第四节 纹饰
        一、动物类纹饰
        二、植物类纹饰
        三、几何类纹饰
    第五节 铭文
        一、氏族名号
        二、表明功能
    第六节 组合
        一、墓葬中礼容器的组合及演变情况
        二、窖藏中礼容器的组合及演变情况
第二章 商周时期北方地区中原系青铜礼器研究
    第一节 文化因素分析
        一、形制
        二、礼器组合
        三、纹饰
        四、小结
    第二节 来源及铸造地分析
    第三节 器用制度
        一、商代前期后段至商后期
        二、商末周初至西周前期早段
        三、西周后期晚段至春秋前期
        四、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
        五、商周时期北方地区中原系青铜礼器的器用制度
    第四节 中原青铜礼器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一、影响的时空脉络
        二、中原系青铜礼器的来源及途径
        三、影响程度
        四、受影响人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诸侯国青铜容器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确定及研究意义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选题的确定与研究意义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第二节 研究简史与现状
        一 研究简史
        二 研究现状
第一章 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一 河道概述
        二 自然环境概况
    第二节 政治地理环境
        一 西周王畿的相关问题
        二 西周诸侯国概况
    小结
第二章 汾河谷地西周诸侯国青铜器研究
    第一节 汾河谷地西周诸侯国青铜器概况
        一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二 西周遗存与青铜器的发现
        三 诸侯国青铜器概况
        四 研究概况
    第二节 晋国青铜器
        一 类型学分析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三 器物组合分析
    第三节 霸国青铜器
        一 类型学研究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三 器物组合分析
    第四节 倗国青铜器
        一 类型学分析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三 器物组合分析
    第四节 杨国青铜器
        一 类型学研究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三 器物组合分析
    第五节 汾河谷地西周诸侯国青铜器的特点
        一 汾河谷地其他国族青铜器研究
        二 汾河谷地西周诸侯国青铜器的特点
    小结
第三章 太行山西麓西周诸侯国青铜器研究
    第一节 太行山西麓西周诸侯国青铜器概况
        一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二 西周遗存与青铜器的发现
        三 诸侯国青铜器概况
        四 研究概况
    第二节 黎国青铜器
        一 类型学分析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三 器物组合分析
    第三节 其它国族青铜器
        一 长子青铜器
        二 长治屯留青铜器
    小结
第四章 太行山东麓西周诸侯国青铜容器研究
    第一节 太行山东麓西周诸侯国青铜器概况
        一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二 西周遗存与青铜器概况
        三 诸侯国青铜器概况
        四 研究概况
    第二节 卫国青铜器
        一 类型学研究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三 器物组合分析
    第三节 邢国青铜器
        一 类型学研究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三 器物组合分析
    第四节 燕国青铜器
        一 类型学分析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三 器物组合分析
    第五节 太行山东麓西周诸侯国青铜器综合研究
        一 卫、邢、燕国以外青铜器概况
        二 太行山东麓诸侯国青铜器的特点
    小结
第五章 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诸侯国青铜器比较研究
    第一节 姬姓诸侯国比较
        一 晋国与黎国
        二 晋国与卫国
        三 晋国与邢国
    第二节 非姬姓诸侯国比较
        一 形制分析
        二 组合关系分析
    第三节 姬姓与非姬姓诸侯国比较
        一 晋国与霸国
        二 晋国与倗国比较
第六章 黄河中下游地区诸侯国青铜器文化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与王畿地区文化因素比较分析
        一 汾河谷地诸侯国
        二 太行山西翼诸侯国
        三 太行山东麓诸侯国
    第二节 诸侯国青铜文化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互动
        一 周边地区青铜文化对黄河中下游诸侯国的影响
        二 黄河中下游诸侯国青铜文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小结
第七章 基于青铜器之上的诸侯国文化认同研究
    第一节 姬姓诸侯国对周王室的文化认同
        一 文化认同概况
        二 文化认同的差异分析
    第二节 非姬姓诸侯国的文化认同
        一 文化认同概况
        二 文化认同的差异分析
    第三节 文化认同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 文化认同的特点
        二 原因初探
附论 陇东地区西周青铜器整理与研究
    第一节 陇东地区西周青铜器概况
        一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二 陇东地区西周遗存与青铜器的发现
        三 陇东地区政治地理概况
        四 研究简史及现状
    第二节 青铜器研究
        一 类型学分析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三 青铜器组合研究
    第三节 相关问题研究
        一 灵台青铜器
        二 崇信于家湾与其它地区青铜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1: 陇东地区西周遗存统计表
    附表1-2: 汾河谷地西周遗存统计表
    附表1-3: 太行山西翼西周遗存统计表
    附表1-4: 太行山东翼西周遗存统计表——豫北地区
    附表1-5: 太行山东翼西周遗存统计表——河北地区
    附表1-6: 太行山东翼西周遗存统计表——北京地区
    附表2-1: 晋国墓地随葬器物统计表
    附表2-2: 霸国随葬器物统计表
    附表2-3: 倗国随葬器物统计表
    附表2-4: 杨国随葬器物统计表
    附表2-5: 卫国随葬器物统计表
    附表3: 汾河谷地青铜器分期演变表
    附表4-1: 晋国与卫国类型比较表
    附表4-2: 晋国与邢国青铜器类型比较表
    附表4-3: 晋国与燕国青铜器类型比较表
    附表4-4: 晋国与霸国青铜器类型比较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研究历史
        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小结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第一节 铸铜业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两周铸铜业
        二、铸铜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三、遗存分析
    第二节 冶铸铁业
        一、我国冶铁起源问题的文献记载与分析
        二、铸铁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三、遗存分析
    第三节 制陶业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两周制陶业
        二、制陶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三、遗存分析
    第四节 骨器制造业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两周制骨业
        二、制骨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三、遗存分析
    第五节 玉石器加工制造业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玉石器加工业
        二、玉石器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三、遗存分析
    第六节 其他类手工业
        一、漆器制造业
        二、纺织业
        三、琉璃加工业
        四、原始瓷制造业
    小结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第一节 铸铜业操作链
        一、制范环节遗存构成及程序
        二、浇铸环节遗存的构成与程序
        三、成品处理
    第二节 冶铸铁业操作链
        一、构筑熔炉
        二、制作模范
        三、烘范浇铸成型
        四、成型后的加工处理
    第三节 制陶业操作链
        一、选料
        二、陶洗和练泥
        三、器物成型
        四、修整装饰
        五、入窑烧制
    第四节 制骨业操作链
        一、选材
        二、取料
        三、坯料成形
        四、坯料细加工
        五、废片废料的填埋
    第五节 玉石器加工业操作链
        一、采掘、运输石料
        二、制坯
        三、精加工(打孔、切割、雕琢)
        四、修整成型
    小结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第一节 关中区
        一、类别构成
        二、区域特征
        三、原因分析
    第二节 郑洛区
        一、类别构成
        二、区域特征
        三、原因分析
    第三节 晋南豫西区
        一、类别构成
        二、区域特征
        三、原因分析
    第四节 冀南豫北区
        一、类别构成
        二、区域特征
        三、原因分析
    第五节 豫南区
        一、类别构成
        二、区域特征
        三、原因分析
    小结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第一节 分期
        一、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
        二、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
        三、战国中期以后
    第二节 手工业发展特征
        一、门类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交流性
        二、专业化生产趋势明显
        三、从非商品生产向商品化过渡
        四、冶铸业的空前发展
        五、手工业变革滞后于社会变革
    小结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手工业分工
        一、分工的意义与作用
        二、手工业与商业的关系
    第二节 手工业形态
        一、形态类型
        二、手工业形态的阶段性发展
        三、手工业形态转型背景
        四、手工业形态转型的过程
    第三节 手工业者的身份地位
        一、官营手工业作坊的手工业者构成及地位
        二、民间手工业者的身份与地位
    第四节 手工业组织管理
        一、组织管理模式
        二、产品的管理
        三、生产者的管理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周原考古重大发现见证先周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D]. 武杏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西周国家西北边境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空间[D]. 高杨. 山东大学, 2020(10)
  • [3]黄河流域夏商周墓地性别分布形态研究[D]. 陈雅文. 山西大学, 2020(01)
  • [4]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D]. 杨岐黄. 西北大学, 2020(07)
  • [5]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D]. 杨文昱.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6]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D]. 张煜珧. 西北大学, 2019(04)
  • [7]先秦仪式文学纂辑与研究[D]. 蔡雨彤. 浙江大学, 2019(01)
  • [8]商周时期北方地区中原系青铜礼器研究[D]. 刘亚楠.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9]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诸侯国青铜容器整理与研究[D]. 刘树满.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遗存研究[D]. 汤洁娟. 郑州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周元考古重大发现见证前周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