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对于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和“工匠涵养班”的学员来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实训中心的教师团队完成了一年的探索实践,为今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构建起了基本框架,而“工匠涵养班”的学员结束了一年的强化学习,综合素质有了“质”的飞跃,多数学员高起点地走上工作岗位……
一年前大胆创新成立的“工匠涵养班”,已从一个创新理念变成了“1234”的工匠涵养体系,形成了一套政策机制,探索出两个培养模式,构建起三支师资队伍,创立了四维课程体系。可以说,“工匠涵养”创新工程是天津市乃至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探索,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会为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发挥积极示范引领作用;与此同时,也是对有志成为技能型人才的年轻人,实施从校园到企业“最后一公里”的“托举”,为他们就业、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一个目标两种模式
实训中心在培养与时俱进的技能型人才时大胆创建“工匠涵养班”,首先得益于天津市人力社保局与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的政策支持。每人每年2万元的培训投入,是他们经过量身定做后的严格测算。实训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之所以这样做,是能将目前国家有关人力社保政策与之打包,形成政策合力,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红利作用,既助力有志成为技能型人才的青年人,从学校到企业“最后一公里”的加速提升,也惠及所有相关用工企业,减少培训时间与资金,得到水平较高、能尽快发挥作用的技术骨干。
虽然资金保障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他们意识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可相互促进,产教融合可发挥产业链、人才链有机衔接的作用,对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具有实际意义。因此,他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努力促进“融合”,着力“搭台”让企业和院校“唱戏”,从而沟通了企业与院校的联系,实现了工厂与教室的有机衔接,师傅与学生角色转换,岗位和课堂的相互补充,构建起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实训中心,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政企校”三元制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模式。即,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和经济发展三大要素,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院校基础”作用,通过政策杠杆效应,与企业、院校共同建立“企业提目标、学校育基础,中心训技能”协同培养模式,实施对象共选、方案共定、资源共享、课程共建、质量共督、就业共促等“六共”协同机制,铺就校企间“最后一公里”的“快速路”,使“产教融合”真正进入到2.0时代。
创新来源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目前,三星电机、理工中环学院的“技能梦工厂”已落地,“培训+就业”的直通车已启动;与京东物流集团共同打造的“智慧物流实训场”已就绪,正在与各相关院校进行对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工匠涵养,关键在“师”。为使学员们对工匠精神有可见可感的体会,他们依托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面向国内外、面向企业、面向院校,遴选了一批具有工匠精神、技艺高超、影响力广的技能大师和技术能手,组成了“工匠涵养”师资队伍,通过大师们的口传身授,带师魂、带师德、带师能。这些大师在对“工匠涵养班”学员的教学、指导实践过程中,除了传授技能外,还很好地通过自身的行为规范、技术标准、严谨态度,潜移默化地熏陶引导学员提升了思想政治、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水平。
罗扎诺夫的早期著作《论理解》,明显是19世纪初黑格尔式的概念和语言,在整个理性主义的构架下探讨问题,并非“神言”。 他后来一步步向“神言”过渡,直到《落叶》和《当代启示录》达到“大成”。 如何才能进入作家的言语世界真正领略诗的意味?罗扎诺夫在《落叶》中说:
实行回避制度有利于保证评估活动的公正性。评估专业人员与委托人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及评估对象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向评估机构说明情况,不负责该项评估业务的办理。这里的“其他相关当事人”是指委托人之外,与该项评估活动有关的公民、法人,如房地产评估中,涉及买卖房产的双方当事人,一方为委托人,另一方即为“其他相关当事人”。
他们利用多年来为院校、企业提供培训、鉴定、大赛等公共服务的成果、经验和影响力,根据技术发展、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尝试将“职业锚理论”应用到首期“工匠涵养班”中,按照职业定位,把以培养专技人才为主的本科院校和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组团”进行实训,他们相互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智力技能和动手技能相互促进,让明天的技师和工程师们,在今天的实训过程中完成“沟通”,贯通了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关键节点。
为使“工匠涵养班”学员的综合素质在一年内有较大提升,实训中心为他们专门设立了一项实训内容,即半军事化的生活作息安排,除正常技术实训外,必须做到集体起床、跑操、班前会、晚总结。通过这种强化实训,达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目的。所以,坚持每天晨跑2000米,是“工匠涵养班”学员必须完成的任务。刚开始时,有些学员不理解也做不到,也有人不积极不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带班老师以身作则,不仅准时到场,而且还与他们一起跑。记者也曾置疑这种要求能否坚持住,但事实是学员们坚持住了,而且很多人养成了跑步习惯,即使放假回家也能坚持跑步。实践证明,学员们坚持晨跑后,其精神状态、工作效率明显高于生活不规律、作风懒散的人。
一种精神贯穿始终
△求购《风尘才女柳如是》(台湾版),胡良清、刘敬堂合著,花城出版社出版。要求内页完整,封面无破损。价格可谈。联系人:良清(QQ:550623123)
于是,他们又大胆地设计了“技师+工程师”两种人才融合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模式,让“工匠涵养班”的学员与清华机电学院的高才生一起研究完成老师布置的“生产任务”,在实践中取长补短,收到非常好的成效。负责此次实训任务的王传龙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工匠涵养班”的学员与清华的大学生,虽然所受的教育不同,但在实训中却可以很好地配合,他们各有所长,如果有机会让他们合作,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9月4日,由汽车后市场新技术峰会(CATS)组委会、广东省道路运输协会机动车维修检测分会、中国机械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笛威欧亚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社主办,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配件工作委员会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连锁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车盟链aa.vin、放心联合认证中心与CAASA软件联盟联合承办的维修连锁与供应链发展论坛暨中国汽车维修配件产业白皮书全国巡回研讨会第一站,作为广州汽车零部件及后市场展览会(AAG)中国汽车后市场店面运营综合解决方案展的同期活动在广州成功举办。
记者在实训中心采访过几位技能大师,在谈到“大国工匠”的培养时,虽然他们的专业不同、来自的单位不同,但却有相同的理念——打好基础。何为基础?技能大师们解释说,一是爱岗敬业有上进心;二是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三是动脑筋求真知;四是肯干肯吃苦。
截止2018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手机网民规模的快速壮大提示我们,移动端将成为未来融合发展的一个全新的制高点。在创新中,侧重移动端的创新与人财物投入,创新开发技术,对移动端的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构建出一个符合现代人们生活习惯的技术支持体系,使其成为一个可移动采编及移动管理的全新媒体模式,发挥地市级媒体“中央厨房”的作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注重其吸纳能力培养,推出更多适应用户、吸引且符合移动端发展的具有聚合效应的现象级产品。
从“工匠涵养班”开班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将工匠精神在学员身上的传承与扎根当成最重要的内容。用实训中心副主任贺琼义的话说,对于“工匠涵养班”的学员来说,工匠精神的养成,应该比学会一两门技术重要。从职业的角色看,工匠最需要的是踏实肯干的品格、严谨自律的作风和知难而进的态度。他们可以不够“聪明”,但必须够“执著”,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短短一年的时间,学员们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工匠习惯”,树立了工匠应有的意识与行为。比如,进车间前准时召开的班前会、自觉做到的相互检查工作服、下班前主动去整理擦拭工具、每天结束前写工作日志等等,可以说他们做每件事情给人的感觉都井然有序、严谨认真、踏踏实实。这无疑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企业要求,有助于今后他们职业技能的快步提升。
一支队伍全程负责
“用心良苦”,是一年来记者跟踪采访“工匠涵养班”的深刻体会。实训中心为什么要全方位投入地办好“工匠涵养班”呢?实训中心主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刘玉亮在“工匠涵养班”结业式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工匠涵养”创新工程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探索,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许多做法和经验都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可见,他们是将此作为一种使命、一项事业去探索前行。
课程设计和体系构建是实现涵养目标、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最基础、最深远的渠道,事关“工匠涵养”创新工程的成败。一直以来,实训中心依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组织企业技术骨干、院校优秀师资、社会知名专家、政府相关官员等,以高质量就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强调企业主体作用,坚持“科学、创新、适应、协调”原则,强化“融合、渗透、熏陶”,围绕思想、心理、精神、技能四个维度,构建应用混合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工匠涵养”生态课程体系,重点强化职业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通过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工匠涵养”创新工程的实施,为在新科学技术和制造业产业链支撑下,如何传承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的工匠品质和精神,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又一新举措,得到了企业和院校等社会各界认可。
“强化”二字,是专业负责老师对学员贯穿始终的要求。一年来,他们要求学员在要求的时间内,看懂弄通图纸。通过日积月累的强化,提升识图用图水平。据了解,数控班在专业识图方面,学员们通过几百张A1大小,标有96个尺寸、30至50个图素的图纸,使看图的能力大幅提高,产生了由量到质的变化。不仅如此,他们在这种“磨炼”中,懂得了遇到问题如何查找资料、怎么查找文献,这意味着今后他们在遇到问题时,知道如何去应对、怎么去应对。
首期“工匠涵养班”学员毕业前夕,记者再次采访了数控专业的学员,看得出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也对“工匠”两字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他们表示,一年来,接受了多维度、多技能的实训,这将成为他们不断前行的基石。在实训中心记者了解到,得知首期“工匠涵养班”已经结业,有的企业早早来实训中心“抢人”,甚至开出了试用期满后月工资“万元”的待遇。学员基本被大火箭、松正电器、肯拓自动化等知名企业录用。在和学员交流中,有一句话记者印象很深刻,“以前是企业挑我,现在我可以选企业了”。
看得出,即将离开“工匠涵养班”的学员,对实训中心有诸多难忘和不舍。但他们说今天的离开,不等于涵养的结束。实训中心是他们永远的“家”,因为实训中心永远是培养、涵养、成就、汇聚“新时代、新工匠”的摇篮。
标签:工匠论文; 涵养论文; 实训论文; 学员论文; 三星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劳动科学论文; 职业培训论文; 《求贤》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