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导纱针块,即相同的导纱针按针距固定在同一载体上形成的针块。包括载体和导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针块正、反面尺寸一致。所述载体上半部分为固定面,所述的固定面上设有固定孔。所述载体两侧设有两个定位凸台。所述导纱针固定在载体底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纱针块正反两面尺寸一致,在使用中纱线从送纱机构送出后,通常均从导纱针的左侧穿过针孔,送达成圈区域。当导纱针孔进纱一侧被纱线磨出凹槽,导致纱线起毛或断裂,即可翻一面安装,纱线进纱的位置又为光滑表面,继续使用,直至这一侧也被磨出沟槽才需更换。该导纱针块比普通导纱针块多了一倍的使用寿命,减少导纱针的浪费,降低了材料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导纱针块,即相同的导纱针按针距固定在同一载体上形成的针块,包括载体和导纱针,所述载体上半部分为固定面,所述的固定面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导纱针固定在载体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两侧设有两个定位凸台,所述导纱针块正、反面尺寸一致。
设计方案
1.一种导纱针块,即相同的导纱针按针距固定在同一载体上形成的针块,包括载体和导纱针,所述载体上半部分为固定面,所述的固定面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导纱针固定在载体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两侧设有两个定位凸台,所述导纱针块正、反面尺寸一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纱针,特别是一种经编机使用的导纱针,属于纺织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地梳栉在梳栉横移中是必不可少的,其运动的准确性对织物的形成非常关键,地梳栉中的导纱针块引导纱线实现针前针背垫纱进行成圈编织。在使用中,导纱针块固定在梳栉上,纱线从送纱机构送出后,通常均从导纱针的左侧穿过针孔,送达成圈区域。近年来,经编机的速度一直增长,甚至达到4000转\/分钟。在垫纱过程中,纱线便不断的在针孔的进纱位置上摩擦(如图3),即针孔的左侧,大约3~5个月时间,针孔的左侧便被纱线磨出一条沟槽。如继续使用,纱线与凹槽摩擦会起毛,甚至引起断纱,影响坯布美观,同时也影响经编机工作效率,所以需要更换导纱针,故导纱针块属于易耗品。
然而导纱针块更换成本高。通常导纱针紧密的排列在梳栉上,一把200英寸的地梳就需要装有200个导纱针块,目前一个高机号导纱针块的市场价格大概为五十元,所以更换一把梳栉的导纱针块的成本都在一万元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提高导纱针块的使用寿命,减少导纱针的浪费,降低了材料成本,特别发明了一种导纱针块。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导纱针块,即相同的导纱针按针距固定在同一载体上形成的针块,包括载体和导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针块正、反面尺寸一致。
进一步,所述载体上半部分设有固定面,所述的固定面上设有固定孔。载体下半部分设有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载体两侧设有两个定位凸台。所述导纱针固定在载体底部。
进一步,导纱针块安装时,利用所述的载体上的定位凸台将导纱针块精确的定位到梳栉上,再用螺钉通过固定孔锁住。
进一步,在使用中,纱线从送纱机构送出后,通常均从导纱针的左侧穿过针孔,送达成圈区域。当导纱针孔进纱一侧被纱线磨出凹槽,导致纱线起毛或断裂,即可翻一面安装,纱线进纱的位置又为光滑表面,继续使用,直至这一侧也被磨出沟槽才需更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导纱针块,可正、反两面使用,当一面导纱针受损的时候,即可翻一面继续使用。该导纱针块比普通导纱针块多了一倍的使用寿命,减少导纱针的浪费,降低了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导纱针块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纱针进纱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导纱针块安装在梳栉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孔 2—载体 3—定位凸台 4—导纱针 5—纱线 6—针孔进纱侧 7—梳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附图1、3,一种导纱针块,即相同的导纱针按针距固定在同一载体上形成的针块。包括载体(2)和导纱针(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针块正、反面尺寸一致。
参见附图1、3,所述载体(2)上半部分设有固定面,所述的水平面上设有固定孔(1),载体(2)下半部分设有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载体两侧设有两个定位凸台(3),所述导纱针(4)安装在载体(2)斜面底部。
参见附图3,导纱针块安装时,利用所述的载体(2)上的定位凸台(3)将导纱针块精确的定位到梳栉上,再用螺钉通过固定孔(1)锁住。
参见附图2、3,在使用中,纱线(5)从送纱机构送出后,通常均从导纱针(4)的左侧穿过针孔,送达成圈区域。当导纱针孔进纱一侧(6)被纱线磨出凹槽,导致纱线(5)起毛或断裂,即可翻一面安装,纱线进纱的位置(6)又为光滑表面,继续使用,直至这一侧也被磨出沟槽才需更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导纱针块,可正、反两面使用,当一面导纱针(4)受损的时候,即可翻一面继续使用。该导纱针块比普通导纱针块多了一倍的使用寿命,减少导纱针的浪费,降低了材料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41340.X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686029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D04B27/26
专利分类号:D04B27/26
范畴分类:24D;
申请人:福建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福建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50212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湖南镇航空港工业集中区鹏程路30号
发明人:郑依福;赖秋玉;徐少军
第一发明人:郑依福
当前权利人:福建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